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93b-5p靶向CD44v6调控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热孜宛古丽·约麦尔 买买提·司马义 +2 位作者 张晓玲 叶勒丹·马汉 周玲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2-530,共9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93b-5p(miR-193b-5p)对宫颈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8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宫颈癌肿瘤组织及同期38例来源于我院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RT-qPCR检测两种组织中miR-193b-5p表达水平;将SiHa... 目的:探究微小RNA-193b-5p(miR-193b-5p)对宫颈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8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宫颈癌肿瘤组织及同期38例来源于我院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RT-qPCR检测两种组织中miR-193b-5p表达水平;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mimics NC组、miR-193b-5p mimics组、inhibitorsNC组、miR-193b-5pinhibitors组,进行相应转染后,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93b-5p表达水平,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各组SiHa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侵袭,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iHa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等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和验证miR-193b-5p与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号拼接变异体v6(CD44v6)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193b-5p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与对照组、mimics NC组比较,miR-193b-5p mimics组SiHa细胞中miR-193b-5p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减少(P<0.05),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N-cadherin、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而与对照组、inhibitors NC组比较,miR-193b-5p inhibitors组SiHa细胞中miR-193b-5p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增加(P<0.05),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N-cadherin、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miR-193b-5p与CD44v6的3′-非翻译区(3′-UTR)存在结合位点,且与mimics NC组比较,将miR-193b-5p mimics转染至SiHa细胞中显著抑制了CD44v6野生型(WT)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193b-5p在人宫颈癌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提高其表达能够抑制细胞增殖活性、迁移、侵袭及EMT等恶性行为,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CD44v6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iR-193b-5p cd44V6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DH^1+、CD44^+/CD24^-重叠与乳腺癌基因亚型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曾妮 韩明利 +4 位作者 屈洪波 朱志坤 蔡建英 陈力学 吴诚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比较ALDH1+和CD44+/CD24-作为人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时在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及与临床相关因素相关方面的异同,并了解两种标志物互补后在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染、双染技术检测203例未接受放化... 目的比较ALDH1+和CD44+/CD24-作为人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时在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及与临床相关因素相关方面的异同,并了解两种标志物互补后在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染、双染技术检测203例未接受放化疗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重叠表达ALDH1+、CD44+/CD24-表型的情况。结果所有乳腺癌组织中重叠表达ALDH1+/CD44+/CD24-表型为5%,主要存在于HER-2(18%)型和Triple negativ型(45%),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其2年无病生存率低于其他表型(P<0.05)。结论少数乳腺癌患者(5%)为ALDH1+/CD44+/CD24-/low表型,主要存在于Triple negative型,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2年无病生存率低于其他表型。ALDH1+和CD44+/CD24-可能标志不同层次的乳腺癌干细胞,未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互补检测ALDH1+和CD44+/CD24-可能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标志物 乳腺癌 ALDH1 cd44 cd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N-cadherin与CD44^+/CD24^(-/low)表型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包俊杰 吴诚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601,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可以诱导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表达CD44+/CD24-/low表型细胞,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是分别表达于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两个重要... 背景与目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可以诱导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表达CD44+/CD24-/low表型细胞,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是分别表达于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两个重要钙黏蛋白,癌细胞从E-cadherin表达向N-cadherin表达转移是EMT的一个重要机制,此钙黏蛋白转移增加了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CD44+/CD24-/low表型、E-cadherin及N-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癌癌旁组织(癌边缘2~5cm)、58例乳腺癌组织及18例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D44+/CD24-/low表型、E-cadherin及N-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和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D44+/CD24-/low表型表达率分别为6.7%、10.0%、41.4%和44.4%,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0.0%、51.7%和33.3%,N-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5.0%、44.8%和55.6%,3种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和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24-/low表型表达与E-cadherin及N-cadherin表达有显著差异,且与E-cadherin表达关联程度较强,与N-cadherin表达关联程度相对较弱。E-cadherin表达与N-cadherin表达有显著差异,且具有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CD44+/CD24-/low表型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及N-cadherin蛋白反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E-cadherin向N-cadherin转化及CD44+/CD24-/low表型表达增加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44+/cd24-/low表型 E-CADHERIN蛋白 N-cadherin蛋白 双重免疫组织 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乳腺组织中CD44^+/CD24^-细胞的数量与分布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新全 金湘东 +3 位作者 吕会艳 徐珂佳 索振河 李惠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检测CD44+/CD24-细胞在乳腺正常组织及良恶性肿瘤中的数量与分布特点,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双染法,检测了30例乳腺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NT),30例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60例乳腺浸润性... 目的检测CD44+/CD24-细胞在乳腺正常组织及良恶性肿瘤中的数量与分布特点,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双染法,检测了30例乳腺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NT),30例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的CD44及CD24的共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NT及FA中,可见CD44+/CD24+,CD44+/CD24-,CD44-/CD24-3种表型,而在IDC中,除上述3种表型外,尚可见CD44-/CD24+表型。从NT,FA到IDC,CD44+/CD24-细胞的阴性率(-,阳性率<1%)依次降低(40.0%→36.7%→35.0%);而强阳性率(▲,阳性率>60%)依次升高(0.0→6.7%→21.7%)。结论 CD44+/CD24-可能作为一种阶段性祖细胞标记,参与了正常乳腺的分化及乳腺肿瘤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d44 cd24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比例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斌 熊健 只向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55-558,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比例与乳腺癌远处转移之间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30例转移组及30例非转移组(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 目的:旨在探讨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比例与乳腺癌远处转移之间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30例转移组及30例非转移组(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检测60例患者石蜡切片中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所占比例,分析其与远处转移之间关系。结果:转移组与对照组中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所占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1.334,P<0.05)。骨转移中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比例有显著性差异(χ2=9.250,P=0.01)。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5年无瘤生存期比例有显著性差异(χ2=8.058,P=0.005)。结论: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所占比例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特别是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cd24-细胞 乳腺癌干细胞 远处转移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SATB1上调乳腺癌干细胞表型CD44^+/CD24^-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忠清 张乔安 +2 位作者 包芸 周仲文 许祖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富含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special A-T 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1,SATB1)对乳腺癌干细胞表型CD44+/CD24-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SATB1相关小干扰RNA(SATB1related small interfering RNA,SATB1-siR...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富含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special A-T 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1,SATB1)对乳腺癌干细胞表型CD44+/CD24-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SATB1相关小干扰RNA(SATB1related small interfering RNA,SATB1-siRNA)双链寡核糖核酸干扰MDA-MB-231细胞;pEGFP-N1-SATB1-GFP真核表达质粒瞬时转染MCF7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SATB1对乳腺癌干细胞表型CD44+/CD24-表达的影响。结果 MCF7细胞转染SATB1后,表达CD44+/CD24-的细胞比例明显升高;MDA-MB-231细胞在SATB1-siRNA干扰后,表达CD44+/CD24-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 SATB1可能在形成并维持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特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SATB1) 乳腺癌干细胞(BrCSC) cd44+/cd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CD44^+/CD24^-表型及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林帅 吴诚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CD44+/CD24-表型在乳腺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和乳腺癌分子亚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回顾分析217例乳腺癌患者,根据ER、PR、Her-2及CK5/6的水平划分为5个分子亚型。应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CD44/CD24双染的情况,分析CD44+/C... 目的探讨CD44+/CD24-表型在乳腺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和乳腺癌分子亚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回顾分析217例乳腺癌患者,根据ER、PR、Her-2及CK5/6的水平划分为5个分子亚型。应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CD44/CD24双染的情况,分析CD44+/CD24-表型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乳腺癌分子亚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217例乳腺癌病例中,luminal A型130例,luminal B型15例,Her-2过表达型21例,basal-like型29例,Normalbreast-like型22例。CD44+/CD24-表型在所有乳腺癌阳性表达率为38%。CD44+/CD24-表型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干细胞表型(CD44+/CD24-)在乳腺癌中只占一小部分,在人类乳腺癌中CD44+/CD24-表型无临床病理意义;5种分子亚型中luminal A型所占比例最高,其他亚型所占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亚型 cd44+/cd24-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D44^+/CD24^-表达的差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耿丹 柳青峰 +1 位作者 景士兵 王燕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1,共3页
收集我院经手术治疗、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初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11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44+/CD24-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发现CD44+/CD24-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表达情... 收集我院经手术治疗、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初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11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44+/CD24-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发现CD44+/CD24-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表达情况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月经状况、年龄、脉管癌栓、肿瘤大小、分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P53、Ki67表达无关(P>0.05)。因此认为CD44+/CD24-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情况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44+ cd24-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培养与贴壁培养对乳腺癌MCF-7细胞形态及CD44、CD2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曹露 李传伟 +4 位作者 于爱莲 王兆辉 牛丽婷 吴开祥 王学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9-971,975,共4页
目的采用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两种方法分别孵育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观察细胞形态及干细胞标志物CD44、CD24的变化。方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株同时进行第一代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悬浮细胞及贴壁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收集... 目的采用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两种方法分别孵育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观察细胞形态及干细胞标志物CD44、CD24的变化。方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株同时进行第一代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悬浮细胞及贴壁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收集贴壁细胞及第二代悬浮细胞,对其表面分子CD24及CD44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亚群的细胞数量。结果悬浮细胞以大小不等的微球方式进行生长,并在第二代悬浮培养中维持此生物学特性;贴壁细胞呈单层贴壁簇状生长。与贴壁细胞相比,CD44分子在悬浮细胞中表达含量增高,CD24分子表达含量减少。CD44+/CD24-/low表型细胞在悬浮细胞和贴壁细胞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7.0±0.43)%和(40.1±1.05)%(P<0.05);CD44+/CD24+表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1.7±0.39)%和(57.2±0.75)%(P<0.05)。结论悬浮培养法可使乳腺癌MCF-7细胞株贴壁细胞去分化,可富集CD44+/CD24-/low表型的乳腺癌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干细胞 悬浮微球细胞 cd44 cd24 - low表型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ABCG2及CD44^+/CD24^-细胞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白玲 张昶 +3 位作者 王红霞 吉亚君 孟健 陈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观察ABCG2以及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癌旁及3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CD44+/CD24-细胞的表达并应用单染技术检测ABCG2。结果:ABCG2在乳腺癌、癌旁和增生组织的阳... 目的:观察ABCG2以及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癌旁及3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CD44+/CD24-细胞的表达并应用单染技术检测ABCG2。结果:ABCG2在乳腺癌、癌旁和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16.67%和60.00%,乳腺癌及增生组织表达均高于癌旁(P<0.01);CD44+/CD24-细胞在3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3.33%和26.67%;增生组织表达高于乳腺癌及癌旁(P<0.01)。两者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复发与否、间质有无淋巴反应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G2表达与无瘤生存期相关(P<0.05),CD44+/CD24-细胞表达与无瘤生存期不相关(P>0.05)。ABCG2表达与CD44+/CD24-细胞无相关性(P>0.05)。结论:ABCG2阴性患者无瘤生存期长;CD44+/CD24-细胞并非只存在于乳腺癌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d44+/cd24-细胞 ABCG2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霉素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MMP-2、9降低CD44+/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被引量:9
11
作者 尹燕雪 李传伟 +3 位作者 于爱莲 李玲玉 曹露 王学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分析盐霉素对CD44^+ /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通过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技术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收集两种细胞,对其CD24、CD44标志物进行荧光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 目的分析盐霉素对CD44^+ /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通过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技术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收集两种细胞,对其CD24、CD44标志物进行荧光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 /CD24^(-/low)亚群细胞的比例;盐霉素培养MCF-7细胞株和CD44^+ /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MTT法筛选出引起CD44^+ /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细胞凋亡低于IC50的浓度;Transwell技术检测MCF-7和CD44^+ /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以筛选出的浓度诱导CD44^+ /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以排除盐霉素对该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Transwell技术检测该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GFβ1、Smad2、Smad3、p-Smad2、pSmad3、MMP-2、MMP-9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CD44^+ /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和有血清培养中的比例分别为(86.93±0.53)%和(19.98±0.62)%(P<0.01),CD44^+ /CD24^+ 表型细胞的比例分别是(12.68±0.59)%和(79.90±0.57)%(P<0.01);MTT法筛选出低于IC50的浓度是1、3、5、7μmol/L;Transwell技术检测CD44^+ /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高于MCF-7细胞株,并随盐霉素浓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P<0.05)。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GFβ1、Smad2、Smad3、p-Smad2、p-Smad3、MMP-2、MMP-9蛋白水平下调(P<0.01)。结论盐霉素可能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下调MMP-2、MMP-9蛋白水平,从而降低CD44^+ /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干细胞 cd44+/cd24-/low表型干细胞 盐霉素 迁移能力 侵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TRIM24、TAGLN-2、ER、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章青波 卢玫瑰 +6 位作者 徐宝福 王拴 赵丽 周巧霞 严赫 王超群 黄飞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分子CD44、TRIM24、TAGLN-2、ER、P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7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TRIM24、TAGLN-2、ER、P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分子CD44、TRIM24、TAGLN-2、ER、P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7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TRIM24、TAGLN-2、ER、P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CD44、TRIM24、TAGLN-2、ER、P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CD44与TAGLN-2表达呈正相关(r=0.311,P=0.007);TRIM24与TAGLN-2表达呈正相关(r=0.421,P=0.000);CD44与ER表达呈负相关(r=-0.285,P=0.015);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r=0.598,P=0.000)。CD44阳性组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CD44阴性组(P=0.002);ER阳性组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ER阴性组(P=0.026)。结论在乳腺癌中CD44、TRIM24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TAGLN-2表达,CD44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ER表达。CD44、ER有望成为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辅助因子,联合检测CD44、ER、PR的表达有助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治疗策略的选择及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cd44 TRIM24 TAGLN-2 ER PR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AM、CD44和CD2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世斌 肖隆斌 +3 位作者 许峰峰 吴文辉 李守智 李明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4-1229,共6页
目的:联合检测95例胃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和白细胞分化抗原24(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这3种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经手术切除并有明确病理诊断... 目的:联合检测95例胃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和白细胞分化抗原24(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这3种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经手术切除并有明确病理诊断为胃癌的标本中EPCAM、CD44和CD24的表达。分析95例胃癌临床病理资料与这3种蛋白阳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EPCAM阳性56例(58.95%),CD44阳性41例(43.16%),CD24阳性56例(58.95%)。其中EPCAM+CD44+30例(31.58%),EPCAM+CD24+45例(47.37%),CD44+CD24+32例(33.68%),EPCAM+CD44+CD24+25例(26.32%)。(2)EPCAM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WHO组织学分型有关;CD44与BORRMANN分型、WHO组织学分型、CEA值有关;CD24与浸润深度、肿瘤位置、WHO组织学分型、脏器侵犯有关;三者阳性与浸润深度、肿瘤位置、WHO组织学分型有关(P<0.05)。(3)EPCAM、CD44阳性组的生存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EPCAM+CD44+CD24+与EPCAM-CD44-CD24-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CD44+CD24+与EPCAM-CD44-CD24-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CAM、CD44和CD2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初筛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cd44 cd24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CD44和CD24的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晶 李爱军 +2 位作者 王丽萍 张斌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9-732,共4页
目的:检测CD44和CD24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30例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CD44和CD24的表达。结果:CD44和CD24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20/30)和60.0%(18/30),高于正... 目的:检测CD44和CD24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30例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CD44和CD24的表达。结果:CD44和CD24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20/30)和60.0%(18/30),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0%(0/10)和0%(0/10)(P均<0.001)。CD44与CD24的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CD44与CD24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关联(r P=0.397,P=0.018)。结论:CD44和CD24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促进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浸润、转移,两者在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性卵巢癌 cd44 cd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44及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磊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CD44+/CD24-细胞与HER-2、ER、PR、CK5/6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单染及双染法检测4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及1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CD44+/CD24-细胞与HER-2、ER、PR、CK5/6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单染及双染法检测4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及1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及CD24的表达情况,检测1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ER-2、ER、PR、CK5/6表达状况以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1)CD44阳性定位于癌细胞膜。在浸润癌中阳性率为56.3%,在导管原位癌中阳性率为85.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乳腺浸润性癌中,CD44阳性率分别为69.2%、58.1%及44.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CD24阳性表达于非癌性乳腺组织中小管的腔缘;在癌组织中除腔缘阳性外,可出现膜质阳性。在浸润癌中阳性率为32.5%,在导管原位癌中阳性率为64.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126例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CD24-者65例,占51.6%;CD44+/CD24-阳性细胞在Luminal A型为47.5%、Luminal B型为42.9%、HER-2过表达型为13.0%、基细胞型为80.9%。各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CD24-在基底细胞型乳腺癌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CD44+/CD24-在乳腺原位癌中的表达高于浸润性癌,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癌;CD24由非癌组织的腔缘型向癌组织的膜质型转变提示CD24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d44 cd24 cd44+/cd24-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中Wnt信号分子β-catenin、GSK-3β及靶基因CD44v6、VEGF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孙海涛 贺松其 +3 位作者 文彬 贾文燕 樊尔艳 郑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4-145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HepG2中Wnt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及靶基因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G2,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HepG2中Wnt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及靶基因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G2,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分子β-catenin、GSK-3β和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靶基因CD44v6、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可以降低肝癌细胞HepG2中β-catenin表达水平,下调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明显抑制CD44v6、VEGF的表达。结论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肝癌细胞HepG2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β-catenin及磷酸化GSK-3β的表达水平并有效降低靶基因CD44v6、VEGF的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这可能是鳖甲煎丸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黏附及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鳖甲煎丸 Β-连环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cd44V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CD_(44v6)、MMP-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罗仪 陈双郧 +2 位作者 刘永珍 宋鑫 张昌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方法检测Survivin、CD44v6、MMP-2在10例正常宫颈、10例宫...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方法检测Survivin、CD44v6、MMP-2在10例正常宫颈、10例宫颈原位癌、40例宫颈鳞癌、11例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从正常宫颈上皮到原位癌再到浸润癌,Survivin、CD44v6、MMP-2阳性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或(和)间质侵袭、年龄小于35岁患者的Survivin、CD44v6、MMP-2阳性表达量较其对应组增多(P<0.05);腺癌Survivin阳性表达量高于鳞癌,而CD44v6、MMP-2的表达在鳞癌中高于腺癌(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异常表达在宫颈癌的恶化、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它与宫颈癌组织细胞生物学特点密切相关,并与CD44v6、MMP-2共同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组织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URVIVIN基因 cd44V6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D_(44v6)表达对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鸿雁 张学斌 +1 位作者 邓元 王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47,260,共4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及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0例乳腺癌及 10例乳腺增生病中MMP 9及CD44v6的表达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表达的吸光度值 (A)。结...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及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0例乳腺癌及 10例乳腺增生病中MMP 9及CD44v6的表达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表达的吸光度值 (A)。结果 乳腺癌MMP 9和CD44v6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增生病。淋巴结转移与MMP 9表达有关、与CD44v6表达有相关趋势。MMP 9与PR有负相关性、与ER有负相关趋势。MMP 9与CD44v6间无相关关系。MMP 9表达的吸光度值在生存 3年以上组低于 3年以下组 ,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有负相关关系。结论 有MMP 9表达的乳腺癌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发生较早、预后差 ,MMP 9表达的测定可作为乳腺癌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d44V6 乳腺癌 肿瘤转移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CD24^+表型的宫颈癌Siha细胞对顺铂的耐药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红 王玉净 +4 位作者 边磊 黎海莉 房朝晖 吴小华 程建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5-79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是肿瘤细胞抗拒化疗的原因之一。该研究探讨CD44+/CD24+宫颈癌Siha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iha细胞,流式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分选CD44+/CD24+Siha细胞,噻唑蓝(thiazolyl blue,MTT)法检... 背景与目的: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是肿瘤细胞抗拒化疗的原因之一。该研究探讨CD44+/CD24+宫颈癌Siha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iha细胞,流式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分选CD44+/CD24+Siha细胞,噻唑蓝(thiazolyl blue,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对细胞的体外抑制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μg/m L顺铂作用于CD44+/CD24+Siha细胞24、48和72 h时的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u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D44+/CD24+Siha细胞中Oct-4、ABCG2、Bcl-2的表达,同时设立亲代Siha细胞作为对照。结果:不同浓度顺铂(0.1、1、5、10、15和20μg/m L)对CD44+/CD24+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亲代Siha细胞小[(88.4±1.5)%vs(92.9±1.5)%,(79.9±1.0)%vs(84.7±1.1)%,(69.8±0.8)%vs(75.1±2.9)%,(59.0±0.7)%vs(65.8±2.7)%,(49.6±0.9)%vs(52.1±0.5)%,(45.1±0.7)%vs(48.8±1.0)%,P<0.05];与亲代细胞相比,当10μg/m L顺铂作用于CD44+/CD24+Siha细胞时,发现在24、48和72 h时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小[(3.05±0.16)%vs(5.17±0.27)%,(17.94±2.02)%vs(32.60±4.28)%和(40.14±3.01)%vs(56.62±5.32)%,P<0.05]。q 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均显示CD44+/CD24+Siha细胞高表达Oct-4、ABCG2和Bcl-2,与亲代Siha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CD44+/CD24+Siha细胞可以抵抗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化疗抵抗性,并且高表达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如Oct-4和ABCG2,该结果在宫颈癌肿瘤干细胞的有效分选以及肿瘤靶向治疗方面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干细胞 cd44+ cd24+ 顺铂 耐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2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D44和E-sele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雪 徐锦堂 +1 位作者 崔浩 胡琦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491-494,共4页
目的研究TGFβ2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D44和Eselectin的mRNA合成的影响,探求其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一组给予TGFβ2(浓度为1mg·L-1)局部滴眼,每日3次,一组未给予TGFβ2治疗。于角膜碱... 目的研究TGFβ2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D44和Eselectin的mRNA合成的影响,探求其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一组给予TGFβ2(浓度为1mg·L-1)局部滴眼,每日3次,一组未给予TGFβ2治疗。于角膜碱烧伤后3d和2周应用RTPCR方法检测TGFβ2治疗组与未治疗组角膜CD44和Eselectin的mRNA合成情况。结果角膜碱烧伤3d时CD44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碱烧伤2周时CD44表达量增加,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TGFβ2治疗组3d和2周时CD44的mRNA合成同未治疗组相比均有增加,2组差异显著。角膜碱烧伤3d时EselectinmRNA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碱烧伤2周时Eselectin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TGFβ2治疗组3d和2周时Eselectin的mRNA合成同未治疗组相比均有增加,3d时增加明显,差异极显著。结论TGFβ2能促进急性期和营养紊乱期CD44和EselectinmRNA的合成,减轻碱烧伤后的炎症反应。TGFβ2能够通过影响角膜局部粘附分子的合成和表达来减轻病理损伤,促进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2 角膜碱烧伤 cd44 E-SELE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