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血CD133^+细胞体外短期培养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郝思国 孙关林 +1 位作者 邬维礼 吴英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9-575,共7页
为了解脐血CD133+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体外短期扩增培养中的变化 ,探讨其体外扩增的可行性 ,初步观察了脐血CD133+细胞的免疫表型、细胞周期、端粒酶活性以及粘附分子的表达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体外扩增中的动态变化并与CD34+细胞进... 为了解脐血CD133+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体外短期扩增培养中的变化 ,探讨其体外扩增的可行性 ,初步观察了脐血CD133+细胞的免疫表型、细胞周期、端粒酶活性以及粘附分子的表达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体外扩增中的动态变化并与CD34+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新鲜脐血CD133+和CD34+细胞的含量分别为 ( 1.0 5±0 73) %和 ( 1.4 0± 0 .5 6 ) % ,CD34+细胞中 79.6 2 %为CD133+CD34+细胞 ,而CD133+细胞中 97%以上为CD133+CD34+细胞。短期扩增培养结果显示 ,CD133+细胞组扩增第 10天 ,CD133+,CD133+CD34+和CD34+CD38-细胞以及第 6天的CFU mix ,HPP CFC和CD34+CD38-细胞的扩增倍数要高于CD34+细胞组 ( P <0 .0 5 ) ;扩增中 ,CD133+CD34+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 ,而CD133-CD34+和CD133-CD34-细胞的比例则逐渐上升。新鲜脐血CD133+和CD34+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较低 ,但高于CD34-细胞。扩增 1周后 ,端粒酶活性明显上调 ,15天以后又逐渐下降 ;90 %以上脐血CD133+细胞表达CD11a ,CD4 9d和CD5 4 ,约 5 0 %表达CD6 2L。扩增早期 ,CD4 9d表达上调 ,CD11a表达无明显变化 ,而CD5 4和CD6 2L则有下调趋势 ,随着扩增时间的延长 ,各种粘附分子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在整个扩增过程中 ,大部分CD34+细胞仍然表达CD11a,CD4 9d和CD5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cd133^+细胞 生物学 细胞周期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鉴定CD133^+人肝癌干细胞以及^(131)I-CD133mAb对其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侯妍利 唐敏 +4 位作者 陈兴月 段丽群 康强强 舒锦 李少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分离、鉴定CD133+人肝癌干细胞以及131I-CD133mAb对其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为选择最适的细胞系,流式细胞仪检测Huh-7和HepG2细胞中CD133表达率;磁珠分选Huh-7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后CD133表达率;体外成球、克隆形成实验及体内... 目的分离、鉴定CD133+人肝癌干细胞以及131I-CD133mAb对其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为选择最适的细胞系,流式细胞仪检测Huh-7和HepG2细胞中CD133表达率;磁珠分选Huh-7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后CD133表达率;体外成球、克隆形成实验及体内成瘤实验验证干细胞特性;氯胺T法制备131I标记CD133单克隆抗体(131ICD133mAb)并鉴定;取分选后的CD133+-Huh-7细胞、Huh-7细胞和HepG2细胞进行实验,将每种细胞分成4组(131ICD133mAb组、131I组、CD133mAb组、131I+CD133mAb组);MTT法检测各组对CD133+-Huh-7细胞生长抑制的最适剂量和各组在最适剂量作用后24、48、72 h对3组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131I-CD133mAb作用3组细胞72 h时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Huh-7和HepG2细胞系CD133表达率分别为18.8%和5.2%,故选用Huh-7细胞进行分选;磁珠分选后CD133+-Huh-7细胞CD133的表达率为99.28%,与分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33+-Huh-7细胞相对于CD133--Huh-7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成球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体内成瘤能力。131I-CD133mAb标记率为87.92%,放射化学纯度为97.54%,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免疫活性。当131I 4.8 MBq/100μL、CD133mAb 4.8μg/100μL时对CD133+-Huh-7细胞抑制率最高(P<0.05),取此放射性浓度进行实验。24、48、72 h时各组对CD133+-Huh-7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Huh-7和HepG2细胞组,131I-CD133mAb组对3种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抑制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1)。131I-CD133mAb作用CD133+-Huh-7细胞72 h后凋亡率为31.21%,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CD133+-Huh-7细胞G0/G1期减少54.77%,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 CD133+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131I-CD133mAb能特异性结合CD133+-Huh-7细胞,调控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肝癌干细胞 ^^131I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安及四藤方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干细胞CD133^+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祝利民 沈克平 +2 位作者 周浩 潘传芳 姚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5,171,共6页
目的观察胃肠安和四藤方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480、HT-29及其干细胞CD133^+的抑制作用。方法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480、HT-29)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胃肠安(500 mg/L和1 000mg/L)、四藤方(100 mg/L和200 mg/L)干预组,干预... 目的观察胃肠安和四藤方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480、HT-29及其干细胞CD133^+的抑制作用。方法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480、HT-29)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胃肠安(500 mg/L和1 000mg/L)、四藤方(100 mg/L和200 mg/L)干预组,干预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胃肠安和四藤方对HCT-116、SW480、HT-29中CD133^+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胃肠安及四藤方干预HCT-116、SW480、HT-29细胞后,细胞活力均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胃肠安及四藤方干预24 h,HCT-116、SW480、HT-29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体积缩小,遮光性差,细胞悬浮、脱落而死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HCT-116、SW480、HT-29中CD133^+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2.52%、10.98%、2.33%;胃肠安方1 000 mg/L干预24 h后,CD133^+细胞比例分别下降为7.49%、5.36%、0.11%;四藤方组200 mg/L干预24 h后,CD133^+细胞比例分别下降为7.83%、6.45%、0.18%。结论不同结肠癌细胞株中CD133^+细胞比例有差异。胃肠安及四藤方均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480、HT-29增殖的作用;但在同样的干预时间内,较高浓度胃肠安(1 000 mg/L)及四藤方(200 mg/L)才具有抑制3种细胞株干细胞CD133^+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安 四藤方 结肠癌干细胞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对脐血CD133^+细胞体外扩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毛平 曾进龙 +1 位作者 王彩霞 杜庆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19-323,共5页
为了探讨胚胎骨髓基质细胞(FBMSC)联合细胞因子对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中CD133+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将新鲜脐血(CB)中分离出来的MNC接种于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培养14天。实验分为4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含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S组为单用基质... 为了探讨胚胎骨髓基质细胞(FBMSC)联合细胞因子对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中CD133+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将新鲜脐血(CB)中分离出来的MNC接种于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培养14天。实验分为4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含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S组为单用基质细胞组;F组为单用细胞因子组;SF组为联合使用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组。在第0,6,10及14天检测有核细胞总数、CD133+细胞数及集落形成单位(CFU)数。结果表明:各时间点SF组有核细胞总数的扩增倍数均高于其它组;除了第14天外,SF组在第6、10天时CD133+细胞数、CFU数的扩增倍数均高于其它组。结论:胚胎骨髓基质细胞对延缓造血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可以有效的扩增脐血单个核细胞及其中的CD133+细胞,这是一种比较接近于临床移植要求的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造血干细胞 细胞扩增 ^cd133^+细胞 脐血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标记CD133单链抗体对人肝癌CD133^+ HepG2干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侯妍利 陈兴月 +4 位作者 段丽群 唐敏 康强强 舒锦 李少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研究131I标记CD133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rariable fragment,ScFv)在体外对人肝癌CD133+HepG2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选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前后HepG2细胞的CD133表达率,克隆形成实验及体内成瘤实验验证CD133... 目的:研究131I标记CD133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rariable fragment,ScFv)在体外对人肝癌CD133+HepG2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选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前后HepG2细胞的CD133表达率,克隆形成实验及体内成瘤实验验证CD133+HepG2细胞的"干性"。氯胺T法131I标记CD133 ScFv并测定标记率、比活度、放射性浓度。将分选出的CD133+HepG2细胞分为131I-CD133抗体治疗组、131I治疗组、CD133抗体治疗组和131I+CD133抗体治疗组,MTT法检测各组中对CD133+HepG2细胞生长抑制的最适剂量和不同药物在12、48、72 h三个时间点对CD133+HepG2干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分选的HepG2细胞的CD133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分选细胞[(97.71±1.13)%vs(1.52±0.78)%,t=1.13、P=0.000]。CD133+HepG2细胞相对于CD133-HepG2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成球、克隆形成能力[(45.03±1.35)%vs(7.4±0.54)%;t=3.92,P=0.000]和体内成瘤能力。131I-CD133 ScFv的标记率为88.92%,放射化学纯度为98.63%。当131I为3.7 MBq/100μl、CD133抗体为1μg/100μl时,对CD133+HepG2细胞的抑制率最高,达(89.58±0.74)%;在此剂量下131I-CD133 ScFv治疗组对CD133+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余各实验组,且呈时间依赖性。131I-CD133 ScFv治疗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27.50±1.12)%,较其余各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成功制备的131I-CD133 ScFv在体外能有效抑制人肝癌CD133+HepG2干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干细胞 cd133 ^^131I 单克隆抗体 单链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胶质瘤干细胞化疗耐受机制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毕长龙 方加胜 +2 位作者 陈风华 王延金 伍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讨ABC超家族转运体蛋白在CD133+胶质瘤干细胞多药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人脑胶质瘤标本,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标本中的CD133+胶质瘤干细胞(悬浮细胞)和CD133-肿瘤细胞(黏附细胞),并进行分选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传代... 目的:探讨ABC超家族转运体蛋白在CD133+胶质瘤干细胞多药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人脑胶质瘤标本,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标本中的CD133+胶质瘤干细胞(悬浮细胞)和CD133-肿瘤细胞(黏附细胞),并进行分选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传代与鉴定,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中MDR1和MRP1的蛋白及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3例胶质母细胞瘤来源的CD133+细胞能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并进行1~3次传代;MDR1与MRP1耐药蛋白在CD133+细胞中高度表达,阳性细胞比例范围分别为18%~67%和23%~73%;MDR1与MRP1在CD133+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分别为在CD133-细胞中的16.1倍和19.6倍;多药耐药蛋白的阳性细胞比例和其表达活性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而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的病理级别无关;MDR1与MRP1在CD133+细胞中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神经上皮肿瘤中仅有小部分细胞亚型(CD133+胶质瘤干细胞)具有内在耐药性(天然耐药性),而ABC超家族转运体蛋白MDR1与MRP1在CD133+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共同过度表达是胶质瘤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CD133+细胞是胶质瘤化疗的关键性治疗标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 免疫磁珠 化疗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CD133^+细胞具有LTC-IC集落启动细胞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虹麟 陈代雄 +5 位作者 方宁 章涛 刘祖林 刘金伟 万卫红 祁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本研究从功能上评价人胎盘CD133+细胞是否具有长期造血重建功能。采用免疫磁珠激活分选系统(MACS)富集胎盘CD133+细胞作为测试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LDA)设置4种不同浓度的测试细胞,用胎儿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制备的饲养层细胞共培养于长期... 本研究从功能上评价人胎盘CD133+细胞是否具有长期造血重建功能。采用免疫磁珠激活分选系统(MACS)富集胎盘CD133+细胞作为测试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LDA)设置4种不同浓度的测试细胞,用胎儿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制备的饲养层细胞共培养于长期培养体系中,以检测测试细胞中长期培养启动细胞(LTC-IC)的发生率及其增殖分化能力。结果表明:人胎盘CD133+细胞群中含有LTC-IC,其发生率为1/645;LTC-IC具有增殖分化为粒-单集落形成单位(CFU-GM)和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Mix)的能力;在所有LTC-IC阳性孔中,产生CFU-GM的孔占总阳性孔的71.4%,产生CFU-GM和CFU-Mix的孔占总阳性孔的28.6%。结论:人胎盘组织CD133+细胞群中存在LTC-IC,并具有造血早期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细胞 长期培养启动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磁珠激活细胞分选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nti-TK介导间充质干细胞对鼻咽癌CD133^+干细胞的靶向迁移及杀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冠雪 申聪香 +3 位作者 文忠 钟品能 杨柯柯 张沈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胸苷激酶(lentivirus-thymidine kinase,Lenti-TK)/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鼻咽癌CD133+干细胞的靶向迁移及杀伤作用。方法:构建包含TK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TK,感染MSC后得到Lenti-TK-MSC... 目的:观察慢病毒-胸苷激酶(lentivirus-thymidine kinase,Lenti-TK)/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鼻咽癌CD133+干细胞的靶向迁移及杀伤作用。方法:构建包含TK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TK,感染MSC后得到Lenti-TK-MSC,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Lenti-TK-MSC中HA-TK的表达。免疫磁珠法从鼻咽癌5-8F细胞中分选CD133+细胞;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Lenti-TK-MSC对CD133+5-8F细胞的趋向性;Lenti-TK-MSC联合更昔洛韦(ganciclovir,Lenti-TK-MSC/GCV)与CD133+5-8F细胞共培养,CCK-8试剂盒检测其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结果: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i-TK,其滴度为1×108UT/ml,Lenti-TK(MOI=50)感染MSC 72 h时,感染效率达(95.1±0.1)%。Lenti-TK-MSC迁移至CD133+5-8F细胞组的细胞数明显多于CD133-5-8F细胞组、未分选5-8F细胞组[(83.0±8.7)vs(29.6±5.3)、(38.3±5.2),P=0.000]。Lenti-TK-MSC/GCV处理组与单独GCV处理组、Lenti-TK-MSC/GCV条件培养液(即Lenti-TK-MSC加入1 mg/L GCV培养48 h的培养上清)处理组相比,CD133+5-8F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37.2±2.3)%vs(98.5±3.1)%、(83.8±3.4)%,P=0.000]。Lenti-TK-MSC数量达到混合细胞总数(Lenti-TK-MSC和CD133+5-8F细胞)的20%时,CD133+5-8F细胞存活率为(68.2±2.3)%,表现出明显的旁观者杀伤效应。结论:Lenti-TK感染后MSC对鼻咽癌CD133+5-8F细胞具有靶向迁移及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d133+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肿瘤靶向基因治疗 旁观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骨肉瘤细胞的获取及其干细胞特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毓婧 何爱娜 +2 位作者 孙元珏 沈赞 姚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9-734,共6页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目前应用化疗联合手术的治疗策略5年生存率仅为40%~60%,近期多项研究认为骨肉瘤细胞株中可能存在肿瘤干细胞。本研究旨在分离和鉴定骨肉瘤细胞株MG-63中的骨肉瘤干细胞样细胞。方法:...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目前应用化疗联合手术的治疗策略5年生存率仅为40%~60%,近期多项研究认为骨肉瘤细胞株中可能存在肿瘤干细胞。本研究旨在分离和鉴定骨肉瘤细胞株MG-63中的骨肉瘤干细胞样细胞。方法: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中的CD133+细胞,应用流式细胞学分析、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和免疫荧光染色测定CD133+细胞的纯度,应用CCK-8法、平板集落形成试验、划痕试验及Transwell侵袭小室试验,研究CD133+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研究成功地从MG-63中获得CD133+细胞。流式细胞学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细胞群中高表达CD133(纯度约90%~95%);CD133+细胞的增殖、平板集落形成能力、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均强于CD133-细胞(P<0.05)。结论:人骨肉瘤MG-63细胞株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D133可能是骨肉瘤的干细胞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肿瘤干细胞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HCT116结肠癌细胞系中CD133^+结肠癌干细胞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克力 梁后杰 +3 位作者 江恒 陈建芳 裴莉 郑晨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从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中分离鉴定结肠癌干细胞,并观察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RT-PCR、免疫荧光、流式细胞等技术检测HCT116细胞中CD133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CD133+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分选后的CD133+... 目的从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中分离鉴定结肠癌干细胞,并观察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RT-PCR、免疫荧光、流式细胞等技术检测HCT116细胞中CD133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CD133+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分选后的CD133+细胞鉴定其体外增殖特性;采用含血清培养基诱导干细胞克隆球分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K20表达情况鉴定其分化特性。结果HCT116细胞系中存在CD133+细胞,免疫磁珠能有效的分选CD133+细胞,分选后的阳性含量为91.92%,分选后的阳性细胞具有典型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特性。结论CD133+结肠癌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和普通干细胞类似的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同时它们也表达ABCG2等耐药相关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T116 结肠癌干细胞 cd133 分离及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鼻咽癌细胞株分选CD133^+细胞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国彪 姚平 张锡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99-902,共4页
目的观察CD133在人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CD133+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及分化能力从而确定鼻咽癌肿瘤干细胞的标志。方法使用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鼻咽癌CNE2Z细胞株中的表达,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肿瘤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其... 目的观察CD133在人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CD133+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及分化能力从而确定鼻咽癌肿瘤干细胞的标志。方法使用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鼻咽癌CNE2Z细胞株中的表达,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肿瘤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其增殖及分化能力。结果鼻咽癌CNE2Z细胞株中有0.168%呈微量阳性表达,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细胞的百分比为87.2%,免疫磁珠富集的CD133+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1、3、5、7天的吸光度均高于相同条件下未分选细胞和CD133-细胞;CD133+在培养体系中的比例逐日下降,至培养的第12天,由第1天的87.2%下降至0.1%。结论鼻咽癌CNE2Z细胞株中,CD133+癌细胞有比其他细胞亚群强的体外分化和增殖能力,具有自我更新、生成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等干细胞样特性,CD133可能是肿瘤起始细胞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干细胞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A549肺癌细胞的分选及其肿瘤干细胞和间质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任涟萍 王佳 郭雪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6-740,共5页
目的分离CD133+A549细胞并对其肿瘤干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变(EMT)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并鉴定A549细胞,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分离的细胞。Real-Time PCR法测定CD133+A549和CD133-A549细胞中肿瘤干... 目的分离CD133+A549细胞并对其肿瘤干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变(EMT)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并鉴定A549细胞,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分离的细胞。Real-Time PCR法测定CD133+A549和CD133-A549细胞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XCR4、Oct4、CD44、Bmi1、EpCam)和EMT标志物(E-Cadherin和Zeb1)mRNA的表达。分选后的CD133+A549和CD133-A549细胞经不同浓度(0、0.25、0.5、1.0μg/mL)阿霉素处理72 h,采用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的相对存活率。结果经CD133微小磁珠分离后,成功获得CD133+A549和CD133-A549细胞,CD133+A549细胞的CD133表达明显高于CD133-A549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CD133+A549细胞中Oct4、CD44、Bmi1、EpCam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D133-A549细胞[(1±0.16)vs(0.66±0.12)、(1±0.07)vs(0.48±0.04)、(1±0.03)vs(0.49±0.06)以及(1±0.14)vs(0.38±0.12)(P<0.05)],但CXC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3)vs(0.73±0.14),P>0.05];CD133+A549细胞中Zeb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D133-A549细胞[(1±0.09)vs(0.39±0.05),P<0.05],但E-Cadher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CD133-A549细胞[(1±0.02)vs(4.98±0.04),P<0.05]。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采用0.5和1.0μg/mL阿霉素处理后,CD133+A549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均显著高于CD133-A549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9.4)%vs(67±13.1)%,P<0.05;(80±14.9)%vs(56±6.3)%,P<0.01]。结论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可成功分离CD133+A549和CD133-A549细胞;CD133+A549细胞中有其他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并表现出EMT特性。CD133可能是肺癌肿瘤干细胞和EMT特征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肿瘤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变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牙移动初期大鼠牙周组织CD133^+血管内皮祖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慧 孙新华 刘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8-470,474,共4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牙移动初期大鼠牙周组织中CD133+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表达。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牙移动动物模型。于加力后1、3、5、7、14 d处死动物并制作以上颌第一磨牙为中心近远中向的组织切片,进行... 目的研究实验性牙移动初期大鼠牙周组织中CD133+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表达。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牙移动动物模型。于加力后1、3、5、7、14 d处死动物并制作以上颌第一磨牙为中心近远中向的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CD13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大鼠正常牙周组织中未见CD133表达的新生血管。实验性牙移动初期,实验组牙周组织新生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CD133阳性染色,牙周组织CD133表达于加力后1 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33+EPC参与了实验性牙移动牙周组织早期的血管改建,但其直接参与牙周组织血管生成较少,可能大多通过旁分泌作用参与新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牙移动 牙周组织 血管内皮祖细胞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G2细胞系CD133^+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抗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平凡 张东生 +1 位作者 徐杨 马艳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5-600,共6页
目的:探讨Hep G2中CD133^+细胞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的抗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磁珠分选实验对Hep G2细胞中CD133^+细胞进行分选,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细胞阳性率,MTT法检测CD133^+细胞对DOX诱导凋亡的抗性,免疫荧光实验检... 目的:探讨Hep G2中CD133^+细胞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的抗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磁珠分选实验对Hep G2细胞中CD133^+细胞进行分选,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细胞阳性率,MTT法检测CD133^+细胞对DOX诱导凋亡的抗性,免疫荧光实验检测DOX处理各组细胞后P65激活转运情况,q RT-PCR检测各组细胞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D133^+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磁珠分选可以高效地富集Hep G2细胞中CD133^+细胞。与CD133-细胞相比,CD133^+细胞对DOX具有更强的抗性(P<0.05);与CD133-细胞、Hep G2细胞相比,CD133^+细胞中P65激活速度与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均P<0.05);CD133^+细胞中BCRP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D133-细胞和Hep G2细胞(均P<0.05);与Hep G2、CD133-组相比,CD133^+细胞组Bax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Hep G2细胞中CD133^+细胞亚群对DOX高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在于高表达存活相关蛋白NF-κB、Bcl-2、Survivin以及耐药性转运蛋白BCRP,而低表达促凋亡相关蛋白p53、B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EPG2细胞 ^cd133^+细胞 多柔比星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CD133^+亚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康非吾 王开 +3 位作者 吴湣 王佐林 朱炎 闵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0-564,共5页
目的研究CD133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中的表达,观察纯化的CD133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特性。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观察单细胞体外增殖的能力;利用超低黏附板,观察舌鳞癌Tca8113细胞体外悬浮肿瘤细胞成球;流式细胞仪检测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中... 目的研究CD133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中的表达,观察纯化的CD133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特性。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观察单细胞体外增殖的能力;利用超低黏附板,观察舌鳞癌Tca8113细胞体外悬浮肿瘤细胞成球;流式细胞仪检测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中的CD133表达;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133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并观察其增殖及分化能力。结果单细胞体外增殖12 d后,仅有5.23%的细胞具有持续增殖的能力。体外观察发现,超低黏附96孔培养板中细胞悬浮生长,部分可以形成肿瘤球;Tca8113细胞系中有占肿瘤部分0.95%的CD133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且分选出的CD133+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高于CD133-肿瘤细胞及未分选的肿瘤细胞;CD133在培养体系中的比例逐日下降,由培养第1天的92.45%下降至第12天的1.62%。结论 Tca8113细胞系中肿瘤细胞具有异质性,且CD133+细胞占肿瘤细胞比例较低,在体外分化和增殖能力较强,CD133可能是肿瘤起始细胞的表型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肿瘤干细胞 免疫磁珠分选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H7细胞系CD13^+CD133^+HCC细胞分选及CSCs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世龙 黄中荣 +7 位作者 陈华 余天雾 曹洪 龙运全 周健 李鹤 苟毅 廖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58-1662,共5页
目的探讨CD13、CD133双荧光标志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分选人肝癌HuH7细胞系CD13+CD133+HCC细胞方法及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特征。方法 CD13、CD133双标志,采用FACS从人肝癌HuH7细胞系分选出... 目的探讨CD13、CD133双荧光标志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分选人肝癌HuH7细胞系CD13+CD133+HCC细胞方法及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特征。方法 CD13、CD133双标志,采用FACS从人肝癌HuH7细胞系分选出CD13+CD133+HCC、CD13+CD133-HCC、CD13-CD133+HCC、CD13-CD133-HCC等4种细胞亚群;通过CD13+CD133+HCC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形成肿瘤球和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及对5-FU、吡柔比星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分析CD13+CD133+HCC细胞是否具有CSCs生物学特征。结果人肝癌HuH7细胞系CD13+CD133+HCC细胞占23.8%,3.1%分选为CD13+CD133+HCC细胞,78.45%的CD13+CD133+HCC细胞处于G0/G1期;CD13+CD133+HCC细胞增殖明显快于其他3个细胞亚群;在裸鼠103个CD13+CD133+HCC细胞就可以成瘤,而1.0×105个CD13-CD133-HCC只有2只成瘤(2/5),干细胞培养CD13+CD133+HCC细胞8~15 d形成肿瘤球;CD13+CD133+HCC细胞对5-FU和吡柔比星具有抵抗特性,而其他3个亚群较易于杀灭。结论 CD13、CD133双标志FACS从HuH7分选的CD13+CD133+HCC细胞具有CSCs特征,可能成为HCC治疗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癌干细胞 cd13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b通过下调HAX-1的表达提高CD133^+ SW480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海强 沈锋 +2 位作者 崔焌辉 蔡珂 都志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5b在CD133^+结直肠癌细胞中发挥的作用并研究其是否和顺铂的体外治疗有关。方法:用RT-qPCR方法检测miR-125b在常规SW480肿瘤细胞及CD133^+ SW480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25b和顺铂对SW480细胞系中CD13... 目的:探讨miR-125b在CD133^+结直肠癌细胞中发挥的作用并研究其是否和顺铂的体外治疗有关。方法:用RT-qPCR方法检测miR-125b在常规SW480肿瘤细胞及CD133^+ SW480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25b和顺铂对SW480细胞系中CD133^+ 细胞比例的影响。MTT法检测miR-125b对顺铂杀伤CD133^+ SW480细胞能力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及Western blot方法验证miR-125b是否调节CD133^+ SW480细胞中HAX-1的表达。运用JC-1染色、Annexin V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研究miR-125b影响顺铂疗效的信号通路的效应。结果:CD133^+ SW480细胞中的miR-125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系FHC和常规SW480肿瘤细胞。顺铂体外单独治疗能提高SW480细胞系中CD133^+细胞的比例,然而联用miR-125b模拟物后CD133^+ SW480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MTT实验结果表明miR-125b可显著增强顺铂对CD133^+ SW480细胞的杀伤活性。Western blot实验表明miR-125b的靶基因可能为HAX-1。miR-125b联合顺铂可引起CD133^+ SW48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并诱导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的释放,进而引起细胞凋亡。转染HAX-1表达载体后miR-125b联合顺铂对CD133^+ SW480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显著降低。结论:miR-125b通过下调HAX-1的表达提高CD133^+结直肠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b HAX-1 细胞色素C 顺铂 cd133+结直肠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CD133^+Colo205大肠癌细胞可高表达ALDH1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丽旋 张珊珊 +4 位作者 梁芬芬 林英豪 李润华 陈楚弟 肖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89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培养的Colo205细胞,研究其对CD133与ALDH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对Colo205细胞进行培养,以含血清培养基(serum-supplimented medium,SSM)组作为对照... 目的通过观察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培养的Colo205细胞,研究其对CD133与ALDH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对Colo205细胞进行培养,以含血清培养基(serum-supplimented medium,SSM)组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表达的阳性率;流式分选SFM组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CD133和ALDH1的表达;分别将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NOD/SCID小鼠皮下进行成瘤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肿瘤组织检测ALDH1表达。结果 SFM组CD13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SSM组(P<0.05);CD133+细胞在SFM中可以形成肿瘤干细胞球,而CD133-则不能形成;CD133+细胞高表达CD133和ALDH1,且两者共表达,而CD133-细胞则是阴性表达;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成瘤后,CD133+细胞组肿瘤组织ALDH1阳性表达,而CD133-细胞组阴性表达。结论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CD133+Colo205大肠癌细胞能够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及高表达ALDH1,ALDH1可能是大肠癌干细胞候选的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大肠癌干细胞 cd133 ALD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CD133^+和CD13_-CD133_-肝癌细胞的生物学差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金世龙 黄中荣 +8 位作者 陈华 余天雾 曹洪 龙运全 周健 李鹤 苟毅 李远 廖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61-664,共4页
目的比较HuH7细胞系CD13+CD133+和CD13-CD133-肝细胞癌(HCC)细胞的生物学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CD13+CD133+HCC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周期、培养10d分化情况、裸鼠体内成瘤能力,以及对5-FU和吡柔比星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生物... 目的比较HuH7细胞系CD13+CD133+和CD13-CD133-肝细胞癌(HCC)细胞的生物学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CD13+CD133+HCC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周期、培养10d分化情况、裸鼠体内成瘤能力,以及对5-FU和吡柔比星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分析CD13+CD133+HCC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结果 CD13+CD133+HCC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CD13-CD133-HCC细胞,78.45%的CD13+CD133+HCC细胞处于G0/G1期,2.19%处于G2/M期,19.36%处于S期;62.18%的CD13-CD133-HCC细胞处于G0/G1期,11.88%处于G2/M期,25.95%处于S期。在裸鼠体内,1×103个CD13+CD133+HCC细胞即可成瘤,而1×105个CD13-CD133-HCC才可成瘤。CD13+CD133+HCC细胞对5-FU和吡柔比星具有抵抗特性,而其他3种亚群较易被杀灭。FACS分选的CD13+CD133+HCC和CD13-CD133-HCC细胞经过10d培养后,CD13+CD133+HCC亚群的CD13、CD133标志表达与HuH7细胞系相近,而CD13-CD133-HCC细胞不具有此能力。结论 CD13+CD133+HCC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征,可能与临床肝癌复发和转移有关,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尤其需要杀灭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干细胞 抗原 cd13 抗原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和鉴定CD133^+CD200^+大肠癌干细胞相关基因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珊珊 黎丽旋 +2 位作者 黄载伟 辛小敏 肖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87-1791,共5页
目的筛选CD133+CD200+大肠癌细胞并鉴定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流式细胞术分选CD133+CD200+和CD133-CD200-大肠癌细胞,应用Affymetrix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这两群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初步筛选CD133+CD200+与CD133-CD200-大肠癌细胞... 目的筛选CD133+CD200+大肠癌细胞并鉴定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流式细胞术分选CD133+CD200+和CD133-CD200-大肠癌细胞,应用Affymetrix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这两群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初步筛选CD133+CD200+与CD133-CD200-大肠癌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而寻找与大肠癌干细胞特异性相关的主效基因,最后利用qRT-PCR实验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以确定芯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芯片结果显示差异在3倍以上的基因共655个,CD200+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290个,表达下调的基因共365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GENEMANIA共表达构建,筛选出3条(MDM2;PRKACG;CACNA1G)有特异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完全相符。结论基因芯片技术通过筛选和鉴定CD133+CD200+大肠癌干细胞相关基因,建立了特异性大肠癌干细胞基因表达谱,为大肠癌基因靶向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cd200 大肠癌干细胞 基因芯片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