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current Design Study of the Petroleum Equipment CAD System
1
作者 CHEN Yong-guang, CHEN Xu, WANG Jia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 44,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69-270,共2页
Military petroleum equipment, as the special device a nd tool for petroleum storage, transportation, filling, chemical analysis, detec tion and maintenance for the army, i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basis of petroleum in... Military petroleum equipment, as the special device a nd tool for petroleum storage, transportation, filling, chemical analysis, detec tion and maintenance for the army, i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basis of petroleum indemnificatory. To adapt to modern war in high-tech conditions, the petroleum equipment have to develop towards higher reliability, adaptability, maneuverabil ity, standardization, container and cell type with versatile multi-functions. As a new design theory and design process, concurrent engineering may prod uce remarkable benefit when applying to product development. With the aid of the state-of-the-ar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it foresees the future or even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the products designed. Based on wide statistics and survey, the product design period is reduced by 1/2~1/3 with concurrent des i gn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of concurrent design process in new petroleum equi pment development shall greatly accelerate the petroleum equipment updating an d promote their indemnifica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equipment concurrent engineering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水肥一体化设备混肥系统混合均匀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文宇 蔡家斌 +2 位作者 熊贤沙 李擎 李家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39,共7页
针对目前施肥设备吸肥通道吸肥量不稳定、水肥混肥的均匀程度低等问题,对文丘里管并联分布式多通道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工作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FloEFD软件对文丘里管吸肥特性进行仿真,并通过最大吸肥量试验验证了仿真过程中相关边界... 针对目前施肥设备吸肥通道吸肥量不稳定、水肥混肥的均匀程度低等问题,对文丘里管并联分布式多通道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工作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FloEFD软件对文丘里管吸肥特性进行仿真,并通过最大吸肥量试验验证了仿真过程中相关边界条件、材料属性的合理性;然后,运用Fluent软件对混肥系统进行多相流仿真,确定管内水肥混合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多通道文丘里管吸肥系统中的各通道吸肥量和水肥入口端的压差呈正相关;水肥在文丘里管内初次混合,在混肥桶内再次混合,可以增加水肥的混合均匀性。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水肥一体化设备混肥系统的混合均匀性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设备 混合均匀性 数值模拟 多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金丝球焊机的CAD/CAE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延风 何惠阳 +2 位作者 孙宝玉 宋文荣 刘延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6-470,共5页
全自动金丝球焊机是微电子封装设备中的核心设备 ,它是集精密机械、自动控制、图像识别、计算机应用、光学、超声波焊接等多领域技术于一体的现代高技术微电子生产设备。工作原理是通过X_Y工作台和焊头的三维运动控制 ,定位并拉出设定... 全自动金丝球焊机是微电子封装设备中的核心设备 ,它是集精密机械、自动控制、图像识别、计算机应用、光学、超声波焊接等多领域技术于一体的现代高技术微电子生产设备。工作原理是通过X_Y工作台和焊头的三维运动控制 ,定位并拉出设定的金丝线型 ,采用超声波热压球焊方法焊接芯片管脚。技术路线是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采用CAD/CAE技术手段进行研制与开发。超声球焊和高速高精度运动定位技术是关键技术。为使球焊机达到高速高精度焊接的要求 ,应用CAD/CAE技术对球焊机关键部件 X_Y 工作台及焊头进行CAD建模的概念设计、有限元力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金丝球焊机 微电子封装设备 cad CAE 机电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与C#的火炮CAD系统开发和优化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罗炳华 高跃飞 +1 位作者 刘荣华 赵鹏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MATLAB和C#语言都能把各自的源程序编译为.NET程序集,并支持对.NET程序集的调用,藉此可实现MATLAB和C#语言混合编程,弥补单一语言功能不足的缺点。在火炮CAD软件的开发中,用MATLAB语言编写火炮CAD模型计算程序并使用Builderfor.NET工具... MATLAB和C#语言都能把各自的源程序编译为.NET程序集,并支持对.NET程序集的调用,藉此可实现MATLAB和C#语言混合编程,弥补单一语言功能不足的缺点。在火炮CAD软件的开发中,用MATLAB语言编写火炮CAD模型计算程序并使用Builderfor.NET工具编译为.NET程序集,然后利用C#语言编写软件界面,利用树形结构组织火炮的内弹道、炮口制退器和制退机等功能模块,各个模块相应调用由MATLAB生成的.NET程序集实现其功能,使用多线程预加载技术对程序进行优化以提高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火炮 cad系统 混合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矿工艺设备配置图智能CAD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荩 王毓华 +1 位作者 周龙廷 陈松乔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1-43,共3页
对近年来选矿厂CAD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探讨了智能CAD技术在选矿工艺设备配置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选矿工艺 设备配置 cad 智能系统 选矿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结构的电器工厂施工设计CAD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武安波 张国刚 +1 位作者 耿英三 王建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157-158,共2页
简要说明了电器CAD系统在成套电器工厂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设计了基于C/S结构的网络化施工设计CAD系统,多个设计人员可以在共享工程数据库基础上在网上同时进行施工设计,为并行设计提供了技术准备。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客户机/服务器 成套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测试技术在换热设备CAD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敏珊 董其伍 李军杰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07-210,共4页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该文对软件测试技术的核心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利用面向对象测试技术对换热设备CAD系统的测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传统测试 面向对象测试 换热设备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CAD/CAE/CAM一体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随先 殷国富 +1 位作者 吴天智 廖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7,共4页
结合水轮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提出了水轮机CAD/CAE/CAM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 ,实现了水轮机设计的数字化定义、计算模型建立、边界条件处理、交互作业、结果分析与图形化处理、性能预测等功能的软件集成和数据共享 ,实现了水轮机的水力... 结合水轮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提出了水轮机CAD/CAE/CAM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 ,实现了水轮机设计的数字化定义、计算模型建立、边界条件处理、交互作业、结果分析与图形化处理、性能预测等功能的软件集成和数据共享 ,实现了水轮机的水力设计、流体动力分析、结构刚强度分析、动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E/CAM 水轮机 软件集成 数据共享 水力设计 数控编程 仿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现实的装备体系能力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程磊 肖刚 +1 位作者 李泽民 卜广志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0,共7页
针对传统装备体系能力展示方式存在的多维数据关联弱、因果导航直观性不足,以及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在军事领域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MR的装备体系能力可视化系统。该系统通过虚实融合、多维交互和实时响应... 针对传统装备体系能力展示方式存在的多维数据关联弱、因果导航直观性不足,以及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在军事领域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MR的装备体系能力可视化系统。该系统通过虚实融合、多维交互和实时响应特性,使用户能够通过自然手势和语音与虚拟装备交互,从而有效提升装备体系的态势感知和决策效率。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和主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了室内空间融合位姿计算、多模态自然交互显示、系统安全性和离线模型实现等关键技术,确保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具备高效、精确的可视化能力。通过某装备编队的案例分析,系统展示了对装备体系的全维态势、单装和编组能力的可视化分析,验证了系统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沉浸式交互和实时辅助决策功能,显著提升了装备体系管理与作战运用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为装备体系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体系能力 可视化系统 混合现实 位姿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设备CAD施工图软件包的开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文辉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3年第3期63-64,共2页
本文阐述了化工设备CAD施工图软件包开发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编程依据和核心技术,介绍了化工设备CAD施工图软件包的主要功能及特点、程序结构、运行环境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化工设备 cad软件 施工图 软件包 开发 功能 特点 程序结构 运行环境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设备常用结构的参数化CAD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小华 董金善 尹侠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15-21,共7页
采用Autolisp语言开发了绘图环境初始化设计、固定管板换热器中管板的参数化设计以及化工设备焊接节点图的参数化设计程序。程序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保证了设计质量。
关键词 化工设备 结构 参数化设计 cad AUTO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混合设备三维参数化CAD系统的研制
12
作者 李玉林 吴伟中 +1 位作者 吴群雄 刘德波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实现搅拌混合设备工艺计算、选型、设计流程化和规范化,对该设备的CAD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规划了系统的设计流程,以知识库和三维参数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CAD系统,给出了实例数据库的模型结构,并讨论了系统具体... 为实现搅拌混合设备工艺计算、选型、设计流程化和规范化,对该设备的CAD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规划了系统的设计流程,以知识库和三维参数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CAD系统,给出了实例数据库的模型结构,并讨论了系统具体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搅拌混合设备cad系统 三维参数化设计 专业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小企业的低成本CAD图档管理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淑营 张瑞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3-205,208,共4页
对面向中小企业的图档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混合架构的系统实现框架。在零部件统一编码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结构关系自动生成零部件编码,完成了产品零部件向系统的添加过程及图档修改后的更新问题;建立了图纸搜索引擎,实现按图纸... 对面向中小企业的图档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混合架构的系统实现框架。在零部件统一编码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结构关系自动生成零部件编码,完成了产品零部件向系统的添加过程及图档修改后的更新问题;建立了图纸搜索引擎,实现按图纸名称、图纸编号、图纸结构特征等多种方式的搜索机制,并实现了图纸的在线浏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cad图档 混合架构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产品的CAD与快速报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4
作者 温淑鸿 李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6,共4页
以膜产品为研究对象,提出并研究了膜产品的CAD与快速报价系统的关键技术.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适用性、分层递进的膜产品报价应用系统.提高企业工程设计及工程开发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膜产品 cad 报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口装置闸阀CAD系统软件研究
15
作者 吕志鹏 周思柱 +1 位作者 李美求 李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4,93,共5页
分析了阀门设计的国内外现状,提出以三维设计软件Inventor为平台开发井口装置闸阀CAD的必要性。从闸阀设计特点入手,利用可视化编程软件VB对Inventor三维设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编制出从模块化设计、系列化设计到参数化设计,直至工程图... 分析了阀门设计的国内外现状,提出以三维设计软件Inventor为平台开发井口装置闸阀CAD的必要性。从闸阀设计特点入手,利用可视化编程软件VB对Inventor三维设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编制出从模块化设计、系列化设计到参数化设计,直至工程图输出、有限元分析等相结合的专用井口装置闸阀CAD系统软件。该软件与其它CAD软件相比,具有功能集成性、功能针对性和界面友好性等优点。最后提出了系统软件今后的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口装置 闸阀 cad INVENTOR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齐接管长度自动计算方法及其在AutoCAD平台上的实现
16
作者 金文 金志浩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介绍了过程装备中常见的平齐接管长度自动算法。提出了柱壳、球壳及椭球壳上平齐接管长度计算的解析式。利用对话框控制语言DCL、可编程对话框机制PDB、VisualLISP语言等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在AutoCAD平台上平齐接管的长度自动计算。
关键词 工程设计 过程装备 平齐接管 长度 自动计算 AUTOcad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工程CAD优化方法
17
作者 刘振凯 贵忠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7-19,42,共4页
本文针对工程CAD中的混合离散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迅速而有效的优化方法──改进正交试验法。该方法是一种直接优化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对目标函数无特殊要求等优点,适合于既有连续变量、又有离散变量的复杂工程问题。大型变压器... 本文针对工程CAD中的混合离散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迅速而有效的优化方法──改进正交试验法。该方法是一种直接优化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对目标函数无特殊要求等优点,适合于既有连续变量、又有离散变量的复杂工程问题。大型变压器和感应电机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工程CAD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设计 cad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设备用全氟异丁腈环保绝缘气体检测技术
18
作者 何洁 颜湘莲 +1 位作者 刘伟 黄印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1,共7页
全氟异丁腈(C_(4)F_(7)N)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较低的温室效应,是当前用于电气设备绝缘的主流环保气体。由于C_(4)F_(7)N与SF_(6)的理化特性差异较大,现有SF_(6)检测技术及设备无法满足C_(4)F_(7)N混合气体的应用需求。本文参考运行设备... 全氟异丁腈(C_(4)F_(7)N)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较低的温室效应,是当前用于电气设备绝缘的主流环保气体。由于C_(4)F_(7)N与SF_(6)的理化特性差异较大,现有SF_(6)检测技术及设备无法满足C_(4)F_(7)N混合气体的应用需求。本文参考运行设备中SF_(6)气体的带电检测技术,开展C_(4)F_(7)N/CO_(2)气体的检测方法研究。提出了采用基于高精度氦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检测气体纯度和组分、采用热导原理检测C_(4)F_(7)N占比和阻容传感器法监测微水含量、采用非分光红外技术结合朗伯-比尔定律定量监测漏气故障等现场检测方案,开发了相应的检测装置,并对气体状态开展检测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检测方案都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可支撑C_(4)F_(7)N环保电气设备的运维检测和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腈 环保电气设备 纯度 混合比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场景化特征的电力系统薄弱点两阶段精确辨识方法
19
作者 蒋天伦 刘文霞 +1 位作者 李承泽 曹宇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I0001,共11页
由于场景化特征的差异性会导致电力系统脆弱点的不同,提出一种考虑场景化特征的电力系统薄弱点两阶段精确辨识方法。首先,考虑厂、站内设备毁伤对厂站功能损伤和修复时间影响,设备间可靠性关联关系,以及设备的地理聚集特征,建立子模块... 由于场景化特征的差异性会导致电力系统脆弱点的不同,提出一种考虑场景化特征的电力系统薄弱点两阶段精确辨识方法。首先,考虑厂、站内设备毁伤对厂站功能损伤和修复时间影响,设备间可靠性关联关系,以及设备的地理聚集特征,建立子模块毁伤后果和厂站失能故障集。其次,考虑目标失能区域与预期恢复时间,建立电力系统关键厂站和子模块的两阶段优化辨识模型。进而,针对第一阶段采用KKT条件法并利用大M法将非线性约束做线性化处理,把问题转化成单层混合整数线性模型,利用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通过IEEE-3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其获得的精确薄弱区域对支持防御者制定不同场景下的防御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防御策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脆弱性 薄弱点辨识 薄弱设备辨识 电力系统场景化特征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减碳装置多目标最优配置研究
20
作者 刘继彦 王瑞琪 +3 位作者 朱峰 王者龙 刘政 胡文博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8,共15页
面对日益凸显的能源危机以及全球变暖等问题,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系统是改善环境污染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减碳装置最优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对多能减碳装... 面对日益凸显的能源危机以及全球变暖等问题,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系统是改善环境污染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减碳装置最优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对多能减碳装置进行减碳特性建模,并提出系统加权平均碳势概念,通过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碳流计算得到反映各能源子系统碳排放强度的支路碳流率,采用支路碳流率的占比作为各子系统的平均碳势权重,系统加权平均碳势克服了各子系统之间负荷节点数目和量级不对等的缺陷,可以合理表征系统整体碳排放水平,避免优化过程中只选择单一子系统的极端境况;然后以经济性成本最低和系统加权平均碳势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最优配置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最优多能减碳装置建设方案与成本;最后采用综合能源系统测试算例进行验证,算例根据加权平均碳势的变化得到不同减碳效果下的多能减碳装置最优配置与成本,以及各装置减碳量与全域总减碳量,验证所提减碳方法的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系统加权平均碳势的概念,可作为一种减碳灵敏度指标,引导每一个能源子系统公平合理地参与减碳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多能减碳装置 碳捕集封存设备 天然气掺氢 最优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