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血栓素B2、可溶性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郑富霞 苗丽君 +4 位作者 黄凤祥 黄仕夫 高增艳 张瑞霞 孟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栓素B2(TXB2)、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研...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栓素B2(TXB2)、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研究组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判定病情程度,分为低危患者、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对研究组随访30 d,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亚组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偏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外周血APC水平低于对照组,TXB2、sB7-H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根据CURB-65评分判定病情程度,其中轻度患者33例,中度患者39例,重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外周血APC水平低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TXB2、sB7-H3水平高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与CURB-65评分呈负相关,TXB2、sB7-H3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随访30 d,预后不良亚组外周血AP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XB2、sB7-H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偏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752、0.738、0.761,敏感度为66.67%、76.19%、66.67%,特异度为78.48%、67.09%、78.48%;三者联合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918,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7.34%,较各指标单独预测价值显著提升(Z=2.207、2.666、2.109,P=0.027、0.008、0.035)。结论老年肺炎外周血APC、TXB2、sB7-H3与病情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联合检测时能较为可靠地预测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活化蛋白c 血栓素b2 可溶性b7-H3 病情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2
作者 林秋梅 王冬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补体系统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清除生理碎片、协调免疫反应以及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异常的补体活动是病理性疼痛发病的重要诱因。补体成分3(complement 3,C3)是病理性疼痛诱发过程中补体系统激活的... 补体系统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清除生理碎片、协调免疫反应以及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异常的补体活动是病理性疼痛发病的重要诱因。补体成分3(complement 3,C3)是病理性疼痛诱发过程中补体系统激活的重要指标。实验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多种病理性疼痛中周围与中枢神经C3异常升高,通过结合特异性C3受体直接或间接通过补体信号调控神经元对神经病变的反应。C3可以通过在神经元质膜上表达的特异性补体受体直接调节神经元的生命和死亡的各个方面,也可以通过募集胶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经各种机制将补体信号传递给神经元间接调节,补体信号指导神经元对组织损伤、神经创伤和神经病变的反应。本文主要对C3在病理性疼痛涉及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机制进行综述,探讨C3成为镇痛靶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病理性疼痛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核转录因子-Κb 补体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N_(5)/NH_(2)-MIL-125(Ti)改性混凝土砂浆光催化和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光明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为了解决有机染料和汽车尾气NO_(x)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C^(3)N_(5)/NH_(2)-MIL-125(Ti)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 为了解决有机染料和汽车尾气NO_(x)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C^(3)N_(5)/NH_(2)-MIL-125(Ti)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稳态荧光光谱(PL)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等表征技术对复合材料的晶型形貌、元素组成、光谱吸收、光电子-空穴复合和电荷传质阻力等进行了表征。应用于染料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通过C^(3)N_(5)/NH_(2)-MIL-125(Ti)实现对混凝土砂浆的内掺改性,应用于汽车尾气NO_(x)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XPS表征证明了C3N5和NH_(2)-MIL-125(Ti)之间异质结的成功构建,实现了光电子-空穴的高效分离,光谱吸收范围拓宽,电荷传质阻力显著降低,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单一的C3N5和NH_(2)-MIL-125(Ti),可见光照射60 min内RhB降解率达到了98.5%,且循环使用5次仍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C^(3)N_(5)/NH_(2)-MIL-125(Ti)的少量掺杂使得普通混凝土砂浆表现出NO_(x)降解活性,且有利于砂浆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N_(5) NH_(2)-MIL-125(Ti) 混凝土砂浆 光催化 NO_(x)降解 罗丹明b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Fc/C3b受体活性和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晗 戴浩然 +1 位作者 郭彬 刘群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目的】探究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为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及畜禽用药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干燥粉碎后分别制备浸膏,按照比例制备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 【目的】探究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为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及畜禽用药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干燥粉碎后分别制备浸膏,按照比例制备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1∶1∶2)、复方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1∶1∶2∶2)及穿心莲口服液,调节pH为7.0,生药浓度为1 g/mL。3种药物作用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3种药物安全浓度,将药物最大安全浓度以二倍稀释法稀释为3个浓度;采用脂多糖(LPS)和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HCSS)作用于RAW264.7细胞模拟机体炎症和免疫抑制状态,3种药物作用于这2种状态的细胞和正常细胞,采用YC、EA玫瑰花环法及中性红吞噬法检测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和吞噬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能力。【结果】复方双黄连、双黄连、穿心莲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25~2.5、3.125~12.5和0.625~2.5 mg/mL。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双黄连、穿心莲作用于巨噬细胞,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复方双黄连可降低LPS巨噬细胞RAW264.7活跃的吞噬能力,增强HCSS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能力;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可使活化的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下降,低下的Fc/C3b受体活性增强;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溶菌酶(LZM)的作用,抑制LPS巨噬细胞NO、TNF-α、IFN-γ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结论】复方双黄连可通过活化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炎能力,同时对已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功能起到抑制作用,以减少由于免疫功能亢进造成的机体损伤。研究结果为中兽药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双黄连 巨噬细胞Fc/c3b受体 吞噬能力 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KC-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立 程仕萍 +4 位作者 易惺钱 周平生 刘静 陶添明 陈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8-1182,1188,共6页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C(PKC)-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构建坐骨神经慢性限...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C(PKC)-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构建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CCI)模型。术后第8天针刺组与电针组接受针刺与电针干预,连续7 d。于术前、术后3 d、5 d、7 d、10 d、12 d、14 d对各组进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与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测试。术后15 d处死所有小鼠,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形态,ELISA检测脊髓组织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PKC、P2X3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脊髓神经元PKC、P2X3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元细胞大小不一,细胞膜完整,细胞质呈细小颗粒状,细胞核大而圆,核仁居中清晰可见;模型组可见萎缩的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紊乱,轴突肿胀,神经元间形成间隙;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电针组萎缩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有髓神经纤维排布情况改善,电针组较针刺组改善更为明显。与相同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 d、5 d、7 d、10 d、12 d、14 d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患侧后肢的MWT、TWL值明显下降(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后10 d、12 d、14 d针刺组、电针组MWT、TWL值明显上升(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与针刺组相比,术后10 d、12 d、14 d电针组MWT、TWL值升高(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能减轻CCI模型小鼠神经炎症反应,降低PKC、P2X3表达水平,改善坐骨神经细胞形态与有髓神经纤维排布情况,缩小神经元间间隙,提升MWT、TWL值,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 电针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多孔TiO_(2)/C、N掺杂Fe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倩祎 程爱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将TiO_(2)加入NH_(2)-MIL-101(Fe)前驱体中,采用溶剂热法制备TiO_(2)/NH_(2)-MIL-101(Fe),进一步经高温热处理得到TiO_(2)/C、N掺杂Fe_(2)O_(3)复合材料(TiO_(2)/C、N-Fe_(2)O_(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电子能... 将TiO_(2)加入NH_(2)-MIL-101(Fe)前驱体中,采用溶剂热法制备TiO_(2)/NH_(2)-MIL-101(Fe),进一步经高温热处理得到TiO_(2)/C、N掺杂Fe_(2)O_(3)复合材料(TiO_(2)/C、N-Fe_(2)O_(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分光漫反射(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特征、组成及光谱特性进行表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RhB)溶液进行降解,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N均匀掺杂在Fe_(2)O_(3)中,TiO_(2)复合C、N掺杂Fe_(2)O_(3)后禁带宽度减小,模拟太阳光照射2.5 h后,在0.1 g/L TiO_(2)/C、N-Fe_(2)O_(3)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作用下,10 mg/L罗丹明B的去除率达到95%,速率常速为0.0192 min^(-1),效果较TiO_(2)和C、N-Fe_(2)O_(3)有明显提高。所得复合材料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MOFs衍生多孔C、N掺杂Fe_(2)O_(3)与TiO_(2)的复合缩短了带隙,强化了空穴与电子的分离从而提高可见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MOFs 光催化 TiO_(2)/c、N掺杂Fe_(2)O_(3)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调控pSmad3C/pSmad3L发挥抗肝纤维化-肝细胞癌作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马滢 方萌 +6 位作者 伍超 徐媛媛 陶相明 汪亭君 罗镇 杜保根 杨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肝细胞癌进程的影响,并探讨Sal B经由p Smad3C/p21介导的抑癌信号、p Smd3L/PAI-1/c-Myc介导的促肝纤维化-肝癌信号转换机制。方法...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肝细胞癌进程的影响,并探讨Sal B经由p Smad3C/p21介导的抑癌信号、p Smd3L/PAI-1/c-Myc介导的促肝纤维化-肝癌信号转换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分组,DEN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肝细胞癌模型,不同剂量Sal B(15、30mg·kg^(-1)·d^(-1),ig)及阳性药秋水仙碱(0.2 mg·kg^(-1)·d^(-1),ig)干预。于造模第12周、第16周分批处死小鼠,肝脏活检,苏木精-伊红(HE)染色、Van Gieson(VG)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特征,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p Smad3C、p S-mad3L、p2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及c-Myc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肝脏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模型组第12周时肝脏表面粗糙、质地变硬,第16周时肝脏表面可见弥漫性结节、质地坚硬;而丹酚酸B干预组以上病变明显改善。HE及VG染色显示,正常组肝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第12周时肝组织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生,形成假小叶结构;第16周时肝小叶结构紊乱,细胞核变大、分裂相增多、异型性明显;Sal B干预组肝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组肝组织中p Smad3C、p Smad3L、PAI-1表达均较少,p21、c-Myc几乎不表达;模型组第12周时肝组织中p Smad3C无明显变化,p S-mad3L、PAI-1、p21表达增多,第16周时p Smad3C、p Smad3L、p21、PAI-1、c-Myc表达皆有增加;而Sal B干预组第12周时p Smad3C、p21表达明显增加,p Smad3L、PAI-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第16周时p Smad3C表达明显增加,p21几乎无变化,p Smad3L、PAI-1、c-Myc表达明显降低。结论Sal B延缓DEN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肝细胞癌进程,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 Smad3C/p21、p Smad3L/PAI-1/c-Myc信号转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细胞癌 pSmad3c pSmad3L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c-MYc P21 丹酚酸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加入量对Al_2O_3-SiC-C铁沟浇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涂军波 魏军从 李朝云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电熔棕刚玉为骨料,碳化硅、白刚玉、硅粉、球沥青、硅微粉、氧化铝微粉及高铝水泥为细粉,按大颗粒、中颗粒、细粉的质量比为55∶15∶30配料,分别外加0、0.2%、0.4%、0.6%的碳化硼细粉,加水和少量减水剂共混后,振动成型为160 mm×4... 以电熔棕刚玉为骨料,碳化硅、白刚玉、硅粉、球沥青、硅微粉、氧化铝微粉及高铝水泥为细粉,按大颗粒、中颗粒、细粉的质量比为55∶15∶30配料,分别外加0、0.2%、0.4%、0.6%的碳化硼细粉,加水和少量减水剂共混后,振动成型为160 mm×40 mm×40 mm的试样。自然干燥24 h脱模后,再自然干燥24 h,在空气气氛中分别于800、1 000、1 200、1 550℃下热处理3 h。检测各温度热处理后试样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耐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抗氧化性,高温抗折强度是在空气气氛中于1 400℃0.5 h进行检测,并利用XRD分析部分试样经高温抗折试验后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由于B4C在较低温度下氧化产生少量液相,一方面促进了材料的烧结,增大了中温强度;另一方面在材料表面形成防氧化膜,阻碍了炭素材料的氧化,利于次生β-SiC的形成,因而增大了浇注料的高温抗折强度。在本试验条件下,B4C加入量为0.4%时,浇注料的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 AL2O3 -Sicc 铁沟浇注料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红细胞C_(3b)受体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德成 陈恩义 +4 位作者 吴润培 李进昌 陈国强 马志秋 张旭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17,共2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鸡的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990年9月末,杭州市郊某养鸡场,突然暴发该病,发病率极高,使一鸡舍5600只肉用鸡全部感染,病程持续了1个月,死亡率高达30%。在进行临床观察、尸体剖检和细菌学检查的同时,...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鸡的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990年9月末,杭州市郊某养鸡场,突然暴发该病,发病率极高,使一鸡舍5600只肉用鸡全部感染,病程持续了1个月,死亡率高达30%。在进行临床观察、尸体剖检和细菌学检查的同时,随机取样15例病鸡,测定了其红细胞上的C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气管炎 红细胞 c3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NF-κBHER2 VEGF-C与VEGFR3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春友 付金瑞 +1 位作者 刘妍菊 姚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探讨HER2、NF-kB、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人乳腺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HER2、ER、NF-kB、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F-kB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探讨HER2、NF-kB、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人乳腺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HER2、ER、NF-kB、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F-kB的阳性率分别为45.0%(18/40)和30.0%(3/10),差异无显著性(P>0.05),NF-kB与HER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2,P=0.004)。Ⅲ级乳腺癌的NF-kB表达显著增强(P=0.018)。VEGF-C和VEGFR-3的表达显著增强,阳性率分别为70.0%(28/40)和57.5%(23/40),两者呈正相关(r=0.761);NF-kB和HER2与VEGF-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3和0.342)。淋巴结转移组VEGF-C和VEGFR-3的阳性率分别等于90.0%和82.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6.5%和39.1%)。VEGFR-3阳性脉管数平均为8.44±2.5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12±3.75)。结论:NF-kB与HER2的表达为正相关,NF-kB和HER2蛋白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核因子Κb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人类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消毒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C_3b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学魁 董艳 +1 位作者 刘亚威 于新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五味消毒饮 c3b受体 Yc-花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脓散对浅部化脓性炎症中性粒细胞FC受体、C3b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桂英 石志强 +3 位作者 班秀芬 李元奎 丁鑫 王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43-2646,I0020,共5页
目的:研究透脓散对浅部化脓性炎症血中性粒细胞FC受体、C3b受体、C5a与局部愈合情况的影响,探讨透脓散与透托法扶正托毒的作用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病模对照组、透脓散高、中、低剂量组、头孢拉定组,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局部注射... 目的:研究透脓散对浅部化脓性炎症血中性粒细胞FC受体、C3b受体、C5a与局部愈合情况的影响,探讨透脓散与透托法扶正托毒的作用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病模对照组、透脓散高、中、低剂量组、头孢拉定组,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局部注射致大鼠背部浅部化脓性炎症模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观察脓肿愈合情况,于3、6、9 d取血检测血中性粒细胞FC受体、C3b受体与C5a。结果:透脓散可促进脓肿愈合;给药9 d,透脓散组可降低中性粒细胞比值,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明显优于病模对照组与头孢拉定组;透脓散组能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C3b受体水平,且给药6 d,明显优于头孢拉定组;给药3 d,透脓散组能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FC受体水平;并且可以影响血C5a水平,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炎症早中期降低C5a水平,炎症中后期升高C5a水平。结论:透脓散可促进脓肿愈合,降低中性粒细胞比值,促进炎症消退;升高中性粒细胞C3b、FC受体水平,促进中性粒细胞黏附与吞噬,双向调节血中C5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脓散 浅部化脓性炎症 中性粒细胞 Fc受体 c3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维生素B_3和维生素C吸附与缓释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洪正源 郭嘉 +2 位作者 袁军 池汝安 费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742-1745,共4页
研究活性炭吸附维生素B3和维生素C以及在模拟体内环境中的释放过程。探讨了活性炭孔结构对吸附维生素B3和维生素C的影响,并对活性炭缓释维生素B3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初步探讨了吸附和释放机制。实验所用活性炭对维生素B3有较强吸附能力... 研究活性炭吸附维生素B3和维生素C以及在模拟体内环境中的释放过程。探讨了活性炭孔结构对吸附维生素B3和维生素C的影响,并对活性炭缓释维生素B3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初步探讨了吸附和释放机制。实验所用活性炭对维生素B3有较强吸附能力,吸附量达到了94.9 mg/g,对维生素C的吸附量仅38.5 mg/g。采用活性炭对维生素B3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其整个释放过程符合药物体外释放一级动力学模型为Q=38.25-36.90 e-0.049 24t。所用活性炭适于作为缓释维生素B3的载体,而由于维生素C的不稳定性,不适宜使用活性炭缓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维生素b3 维生素c 吸附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C57BL/6J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小建 张洁钰 +4 位作者 杨帆 王丽 张真真 唐琳 赵洛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目的:建立由柯萨奇病毒B3(CVB3)Nancy株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C57BL/6J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6周龄C57BL/6J小鼠各50只,每个年龄组随机选取15只作为对照(腹腔注射PBS),剩余35只腹腔接种含CVB3 Nancy株的病毒悬液(1×10^... 目的:建立由柯萨奇病毒B3(CVB3)Nancy株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C57BL/6J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6周龄C57BL/6J小鼠各50只,每个年龄组随机选取15只作为对照(腹腔注射PBS),剩余35只腹腔接种含CVB3 Nancy株的病毒悬液(1×10^5PFU/只),于感染后第14天取心脏,行HE染色和CD3、CD45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学评价,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做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Ik Bα、GSK3β的表达。结果:4周龄小鼠造模过程中有19只(54.3%)死亡;与对照小鼠比较,模型小鼠心肌呈现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和片状心肌细胞变性坏死,CD3、CD45阳性细胞弥漫浸润于心肌间质,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磷酸化AKT、Ik Bα、GSK3β表达增高(P〈0.05)。6周龄小鼠造模过程中有3只(8.6%)死亡,模型小鼠心肌组织中炎症反应轻于4周龄模型小鼠(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VMC的C57BL/6J小鼠模型,4周龄C57BL/6J小鼠更适用于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3 病毒性心肌炎 c57bL/6J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加入量对Si_3N_4结合SiC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志华 王文武 吴吉光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提高Si_3N_4结合SiC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在黑碳化硅(粒度1.43~0.5和≤0.5 mm的颗粒料及粒度≤0.064 mm细粉)、硅粉(粒度≤0.043 mm)的基础配料中引入不同含量的B4C,以木质素磺酸钙为结合剂,经混练、成型、烘干后,在N2气氛下1 450℃保... 为提高Si_3N_4结合SiC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在黑碳化硅(粒度1.43~0.5和≤0.5 mm的颗粒料及粒度≤0.064 mm细粉)、硅粉(粒度≤0.043 mm)的基础配料中引入不同含量的B4C,以木质素磺酸钙为结合剂,经混练、成型、烘干后,在N2气氛下1 450℃保温10 h热处理,制备了Si_3N_4结合SiC材料。研究了900℃水蒸气气氛下,B_4C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4%、0.8%、1.2%、1.6%)对Si_3N_4结合Si C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_3N_4结合SiC材料中加入B_4C后,材料的体积密度增大,显气孔率减小,质量变化率改变,体积变化率减小,材料的抗氧化性得到显著提高,最合适的B_4C加入量(w)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结合SIc b4c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红细胞C3b受体与E花环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浩明 苏彩女 姜秀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28-29,共2页
乙肝患者红细胞C3b受体与E花环关系的初步探讨江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何浩明,苏彩女,姜秀云有关乙肝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1)。但对乙肝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关... 乙肝患者红细胞C3b受体与E花环关系的初步探讨江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何浩明,苏彩女,姜秀云有关乙肝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1)。但对乙肝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关系国内尚未见有报道,为此,我们对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红细胞 c3b 受体 E花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3C4510B uClinux实现网络化数据采集和传输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健 张慧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315-317,共3页
介绍了利用S3C4510BuClinux实现网络化数据采集和传输。采取合理任务分配策略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并将网络数据传输率需求控制在应用需求范围内。并分析了以太网传输、HPI等相关关键技术,该技术应用于机床设备检测系统,取得了良好... 介绍了利用S3C4510BuClinux实现网络化数据采集和传输。采取合理任务分配策略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并将网络数据传输率需求控制在应用需求范围内。并分析了以太网传输、HPI等相关关键技术,该技术应用于机床设备检测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c4510b UcLINUX 数据采集 以太网 H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Al_2O_3/TiC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军龙 刘长霞 何士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29,共3页
利用热压烧结工艺成功制备了B4C/Al2O3/TiC复合陶瓷。探讨了TiC含量对B4C/Al2O3/TiC复合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B4C/Al2O3/TiC复合陶瓷的增韧机制。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B4C与TiC发生原位反应,生成了TiB2。发生原位反... 利用热压烧结工艺成功制备了B4C/Al2O3/TiC复合陶瓷。探讨了TiC含量对B4C/Al2O3/TiC复合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B4C/Al2O3/TiC复合陶瓷的增韧机制。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B4C与TiC发生原位反应,生成了TiB2。发生原位反应有效的降低了B4C/Al2O3复合陶瓷的致密化烧结温度;B4C/Al2O3复合陶瓷烧结温度为2150℃,B4C/Al2O3/TiC复合陶瓷的烧结温度为1900℃。而且,原位反应提高了B4C/Al2O3/TiC复合陶瓷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裂纹偏转和裂纹钉扎是B4C/Al2O3/TiC复合材料主要增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 AL2O3 TIc 热压烧结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红细胞C3b受体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浩明 苏彩女 +3 位作者 姜秀云 赵长新 郭敏 仇福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89-90,共2页
自SEigel氏等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概念以来,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已相继进行了有关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应用红细胞C3b酵母多糖法检测了各型乙肝患者红细胞C3b受体功能,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 自SEigel氏等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概念以来,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已相继进行了有关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应用红细胞C3b酵母多糖法检测了各型乙肝患者红细胞C3b受体功能,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1.正常人36人,平均年龄25.6岁(20~33岁),既往无肝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红细胞c3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B/C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在轨初期传递函数的评价和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闵敏 白玉 +1 位作者 胡秀清 郭建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38-1844,共7页
针对极轨气象卫星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极地冰雪目标进行风云(FY)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传递函数(MTF)测试的刃边方法。该方法沿着冰雪和海洋之间的边缘进行取样,然后将获得的点扩展函数经过傅里叶变换得到最后Nyquist频率点处的MT... 针对极轨气象卫星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极地冰雪目标进行风云(FY)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传递函数(MTF)测试的刃边方法。该方法沿着冰雪和海洋之间的边缘进行取样,然后将获得的点扩展函数经过傅里叶变换得到最后Nyquist频率点处的MTF值。该方法能够应用于绝大多数MERSI通道。MTF测试结果表明:在轨初期,FY-3B/C-MERSI图像在卫星飞行方向的MTF结果都在0.31左右,图像质量较高,能够满足设计指标。但两颗卫星的MERSI传感器图像空间频率特性沿扫描方向都不是很好,1 000m分辨率的FY-3C图像测试结果集中在0.12左右,FY-3B集中在0.10左右,且FY-3C星结果系统偏高于B星,B星250m分辨率的测试结果只有0.07。分析认为导致这种图像频率特征质量在扫描方向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设计MERSI时为保证信噪比保留的像元重叠扫描,建议在下一代FY-3号气象卫星设计时考虑这种重叠扫描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3b/c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 调制传递函数 重叠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