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干细胞因子/C-kit信号通路探讨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的润肠通便作用
1
作者 项芳琴 李玉星 李柏良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6,共7页
目的:基于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C-kit信号通路探讨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低剂量(1.5×10^(6)CFU/只)、中剂量(1.5×10^(7... 目的:基于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C-kit信号通路探讨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低剂量(1.5×10^(6)CFU/只)、中剂量(1.5×10^(7)CFU/只)和高剂量(1.5×10^(8)CFU/只)组,各组小鼠分别连续灌胃相应的药物15 d后,灌胃盐酸洛哌丁胺混悬液(4 mg/kg)建立便秘模型,测定各组小鼠的体质量、首粒黑便排出时间、5 h内黑便排出数量及质量、小肠推进率、血清中胃肠调节肽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小鼠结肠组织SCF、C-kit转录水平,并观察结肠病理结构。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的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均能缩短小鼠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P<0.001),增加小鼠5 h内排黑便的粒数和质量(P<0.01、P<0.001),提高小肠内的墨汁推进率(P<0.001);升高小鼠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P物质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的质量浓度,降低内皮素1、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和IL-6的质量浓度;增加结肠组织中SCF和C-kit mRNA相对表达量(P<0.01、P<0.001);修复受损结肠屏障。结论: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能够通过调节SCF/C-kit通路,进而影响胃肠调节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其促进胃肠蠕动的功能,改善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 便秘 润肠通便效果 炎性细胞因子 胃肠调节肽 干细胞因子/c-ki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IT受体蛋白在犬皮肤肥大细胞瘤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康静静 蔡茂 +3 位作者 焦静旖 秦永敏 杨静亚 宋予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皮肤肥大细胞瘤(MCT)是犬发生率较高的皮肤肿瘤类型之一,多发于老年犬,是危害犬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c-KIT受体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调控肥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本文旨在阐明c-KIT受体蛋白在犬皮肤MCT中的作用及... 皮肤肥大细胞瘤(MCT)是犬发生率较高的皮肤肿瘤类型之一,多发于老年犬,是危害犬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c-KIT受体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调控肥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本文旨在阐明c-KIT受体蛋白在犬皮肤MCT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总结了c-KIT受体蛋白在肥大细胞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深入探讨了c-KIT受体蛋白检测在犬皮肤M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明确了c-KIT受体蛋白在犬皮肤MC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c-KIT受体蛋白在犬皮肤MCT中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肥大细胞瘤 作用机制 c-kit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胃阳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肥大细胞活化及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税典奎 黎舒婷 +4 位作者 黄慧花 龙海华 杨健 罗诗雨 覃凌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基于肥大细胞活化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信号通路探讨温胃阳汤治疗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目的:基于肥大细胞活化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信号通路探讨温胃阳汤治疗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不予造模,其他各组采用夹尾刺激加不规则喂养复合番泻叶法建立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则分别用温胃阳汤(0.743 g/mL、1.485 g/mL和2.970 g/mL)及盐酸雷尼替丁胶囊(3 g/L)灌胃。治疗结束后,以碳墨推进法测定小肠推进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十二指肠组织肥大细胞并计数;ELISA测定大鼠十二指肠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和组胺(histamine,HA)的含量;RT-qPCR检测十二指肠中SCF和c-Ki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十二指肠中SCF和c-Ki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胃阳汤治疗显著提高大鼠的小肠推进率(P<0.05);ELISA结果显示,温胃阳汤治疗可减少大鼠十二指肠黏膜组织肥大细胞数量及MCT和HA含量(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温胃阳汤治疗可上调大鼠十二指肠组织c-Kit和SCF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SCF和c-Kit阳性细胞数(P<0.05);RT-qPCR结果显示,WWYD治疗可上调大鼠十二指肠组织c-Kit和SCF mRNA的表达(P<0.01)。而且,小肠推进率分别与MCT和HA含量呈负相关,与SCF和c-Kit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温胃阳汤能促进大鼠十二指肠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十二指肠MCT和HA的生成,及激活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温胃阳汤 肥大细胞 ScF/c-kit信号通路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60例中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贺慧颖 项一宁 +3 位作者 李燕 钟镐镐 吴秉铨 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 探讨c kit基因和PDGFRA基因在我国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突变状况。方法: 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60例GISTc kit基因9号、11号、13号和17号外显子突变以及PDGFRA基因12号和18外显子突变。结果: 60例GIST中kit基因突变率... 目的: 探讨c kit基因和PDGFRA基因在我国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突变状况。方法: 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60例GISTc kit基因9号、11号、13号和17号外显子突变以及PDGFRA基因12号和18外显子突变。结果: 60例GIST中kit基因突变率为63. 3%,绝大多数为杂合性突变,少数为纯合性突变。其中以编码近膜区的11号外显子突变最为常见(58. 3% );其次为编码胞外区的9号外显子突变(3. 3% );偶见编码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13号外显子突变(1. 7% ),是一个新的突变位点L641P;未检出17号外显子突变。11号外显子的突变位点多集中在5′端的经典热点(42. 9% ),表现为密码子第557 -560的点突变和框内缺失。第二个热点位于11号外显子的3′端,为框内串联重复。后者主要发生在胃部,女性患者多见。60例GIST中PDGFRA基因突变率为5%,表现为编码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18号外显子D842V点突变,且均为CD117阴性。未见编码近膜区的12号外显子突变。结论:CD117阳性GIST主要表现为c kit突变,分布在11号外显子经典热点和3′端热点,后者与老年女性胃GIST相关。PDGFRA基因突变主要见于CD117阴性GIST,多发生在后腹膜,具高度侵袭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检测 c-kit基因 外显子突变 cD117 GIST FRA基因 基因突变率 酪氨酸激酶 突变位点 PcR扩增 直接测序 女性患者 主要表现 老年女性 PDG 结构域 点突变 编码 热点 杂合性 胞外区 密码子 后腹膜 多发生 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天枢穴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c-kit、SCF基因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19
5
作者 孙建华 郭慧 +4 位作者 裴丽霞 彭拥军 陆斌 吴晓亮 李浩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电针天枢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饲喂复方苯乙哌啶饲料建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每组各6只。予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穴,疗程...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电针天枢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饲喂复方苯乙哌啶饲料建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每组各6只。予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穴,疗程14 d。治疗结束后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结肠c-kit和SCF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结肠c-kit和SCF的基因表达率分别是正常大鼠的(0.37±0.03)倍和(0.24±0.09)倍,电针组结肠c-kit和SCF的基因表达率分别是正常大鼠的(0.48±0.06)倍和(0.38±0.07)倍;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结肠c-kit和SCF的基因表达率都有所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TC模型大鼠的结肠c-kit和SCF基因表达下调,c-kit/SCF系统受损。电针天枢穴对结肠c-kit和SCF的基因表达有上调作用,可能是针灸治疗慢传输便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治疗 天枢穴 慢传输型便秘 c-kit S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皂苷对化疗贫血小鼠骨髓细胞c-Kit、SHP2、c-MPL等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乔铁 梁可 +5 位作者 马进 林蔗茹 郑冰元 李芳潇 张立德 裴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05-3007,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对化疗贫血小鼠骨髓细胞INF-α、TGF-β、INF-γ和c-kit、SHP2、c-MPL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从环磷酰胺所致的化疗贫血小鼠中,获取单个骨髓细胞,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式培养小鼠骨髓细胞至第四代,并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对化疗贫血小鼠骨髓细胞INF-α、TGF-β、INF-γ和c-kit、SHP2、c-MPL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从环磷酰胺所致的化疗贫血小鼠中,获取单个骨髓细胞,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式培养小鼠骨髓细胞至第四代,并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皂苷组和EPO组。采用ELISA法,观察黄芪皂苷对小鼠骨髓细胞中INF-α、TGF-β、INF-γ的影响;RT-PCR法观察黄芪皂苷对小鼠骨髓细胞中c-kit、SHP2、c-MPL的m RNA达的影响。结果:黄芪皂苷可以降低小鼠骨髓细胞中INF-α、INF-γ(P<0.05)的含量,提高TGF-β(P<0.05)的含量;还可以提高小鼠骨髓细胞中c-kit(P<0.05)的m RNA水平,降低SHP2(P<0.05)的m RNA水平,而对c-MPL(P>0.05)作用不明显。结论:黄芪皂苷能够改善TNF-α,TGF-β,INF-γ三种负性调节因子的水平,调节造血细胞的功能;上调c-kit,下调SHP2的基因水平,激活造血细胞的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 c-kit SHP2 c-MPL 化疗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糖尿病性膀胱病逼尿肌中c-kit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云飞 丁国富 +2 位作者 蔡志强 范勇洪 王勤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5-348,共4页
目的:检测豚鼠糖尿病性膀胱病(DCP)逼尿肌中酪氨酸蛋白激酶生长因子受体(c-kit)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c-kit表达与DCP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实验组40只,实验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豚鼠模... 目的:检测豚鼠糖尿病性膀胱病(DCP)逼尿肌中酪氨酸蛋白激酶生长因子受体(c-kit)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c-kit表达与DCP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实验组40只,实验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豚鼠模型,2组豚鼠饲养10周后运用尿动力学检测并将实验组筛选出DCP组和糖尿病性非膀胱病(NDCP)组,应用RT-PCR、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分别检测各组膀胱组织c-kit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DCP组c-kit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及NDCP组(P<0.05),相对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4.65±0.47、5.66±0.54、5.54±1.28。糖尿病性膀胱病组c-ki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NDCP组(P<0.01),c-kit蛋白荧光值分别为548.69±48.51、844.67±59.24、856.52±53.03。结论:豚鼠DCP逼尿肌中c-kit mRNA、c-kit蛋白表达减少,导致c-kit信号通路异常,从而使Cajal样细胞在膀胱中的功能减弱而导致逼尿肌功能障碍发生DCP,因此c-kit表达异常可能是DCP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细胞 糖尿病膀胱病 c-kit ScF/c-ki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便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c-kit和MLC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乐音子 王晓鹏 +3 位作者 甄曙光 孙明明 吴本升 颜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5-1220,共6页
目的 探讨通便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组织c-kit、MLCK蛋白及其他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洛哌丁胺混悬液灌胃法复制ST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便汤低、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各组予以不同药物干预2周后,检... 目的 探讨通便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组织c-kit、MLCK蛋白及其他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洛哌丁胺混悬液灌胃法复制ST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便汤低、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各组予以不同药物干预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粪便含水率、小肠活性炭推进率;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病理学特征;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酶(NOS)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c-kit、MLCK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质地干硬,含水率明显下降,小肠活性炭推进率显著下降(P<0.05),结肠组织正常结构被破坏,炎性细胞浸润,结肠组织NO和NOS含量明显上升, c-kit和MLCK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便汤各剂量组增加粪便含水率以及结肠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P<0.05),提高小肠活性炭推进率,显著上调结肠组织c-kit和MLCK蛋白表达,同时降低结肠组织NO和NOS含量(P<0.05)。结论 通便汤能提高STC大鼠小肠活性炭推进率,增加粪便含水率,改善结肠病理形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O、NOS水平,上调结肠c-kit、MLCK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便汤 慢传输型便秘 一氧化氮 c-kit ML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c-Kit^+lin-骨髓细胞移植生成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唐浩 廖彩仙 +5 位作者 周杰 金浩生 谭远飞 苏俊 张春兴 张守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评价小鼠c-Kit+Lin-骨髓细胞的肝干细胞潜能,为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临床运用提供可行性实验依据。方法供体为纯系BALB/C雄性小鼠,c-Kit+Lin-骨髓细胞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细胞。受体为行35Gy全肝照射处理后的同龄同系BALB/C雌性小... 目的评价小鼠c-Kit+Lin-骨髓细胞的肝干细胞潜能,为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临床运用提供可行性实验依据。方法供体为纯系BALB/C雄性小鼠,c-Kit+Lin-骨髓细胞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细胞。受体为行35Gy全肝照射处理后的同龄同系BALB/C雌性小鼠,立即移植供体c-Kit+lin-骨髓细胞。接受c-Kit+lin-骨髓细胞移植1月后,活杀取肝做常规病理学检查、Y染色体的原位杂交检查、甲胎蛋白与白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移植1月后小鼠肝脏的组织结构已恢复正常,肝组织细胞中存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均呈阳性反应的双阳性细胞。结论小鼠c-Kit+Lin-骨髓细胞具有肝干细胞潜能,移植后可以在肝内定居并分化形成肝细胞。可做为肝病细胞移植疗法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细胞 c-kit^+lin-骨髓细胞 骨髓衍生肝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传输性便秘乙状结肠c-kit蛋白和mRNA表达 被引量:9
10
作者 童卫东 刘宝华 +3 位作者 熊仁平 刘苹 张连阳 张胜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 探讨c kit蛋白和mRNA在慢传输性便秘结肠的表达。方法 乙状结肠标本取自 12例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和 8例年龄相匹配的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c kit蛋白表达 ,用RT 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情况。结果 聚丙烯凝胶... 目的 探讨c kit蛋白和mRNA在慢传输性便秘结肠的表达。方法 乙状结肠标本取自 12例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和 8例年龄相匹配的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c kit蛋白表达 ,用RT 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情况。结果 聚丙烯凝胶电泳结果显示c kit蛋白质一 14 5× 10 3 的条带 ,与对照组相比 ,慢传输性便秘结肠c ki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2 1) ;RT 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c kit基因和 β actin(内参照 )两条带 ,经半定量分析发现c kitmRNA表达降低 (P =0 .0 2 9)。结论 慢传输性便秘乙状结肠c kit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提示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cAJAL间质细胞 c-k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驳病c-kit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林志淼 徐哲 +1 位作者 卜定方 杨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34-636,共3页
目的:检测2例散发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例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c-kit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针对所发现的突变位点以TaqⅠ酶及SmaⅠ酶... 目的:检测2例散发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例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c-kit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针对所发现的突变位点以TaqⅠ酶及SmaⅠ酶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检测。结果:2例患儿c-kit基因分别于第1862位C→A及第1784位T→C,使密码子GCT→GAT和CTG→CCG,导致Ala621Asp及Leu595Pro突变。2例患儿父母以及50名健康对照者不存在此两种基因突变。结论:Ala621Asp及Leu595Pro均为新生(denovo)突变,此突变是2例散发斑驳病患儿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驳病 基因 c-kit 突变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型便秘大鼠结肠组织ICC及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建民 李明 +4 位作者 唐冉 王培森 徐烈娟 张润 韩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4-158,I000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CC表达的影响及对SCF/c-kit信号通路的修复作用,从理论上揭示益气健脾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慢传输型便秘...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CC表达的影响及对SCF/c-kit信号通路的修复作用,从理论上揭示益气健脾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慢传输型便秘大鼠动物模型,分别运用益气健脾通便方低、中、高剂量干预,并与西药聚乙二醇4000散对比。观察造模及治疗过程中各组大鼠粪便粒数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CC的表达量及Western-Blot、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c-kit、SCF蛋白的表达及c-kit、SC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聚乙二醇组、益气健脾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慢传输型便秘大鼠24 h粪便粒数(P<0.05);与模型组比较,聚乙二醇组、益气健脾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ICC、c-kit、SCF蛋白及c-kit、SCF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聚乙二醇组比较,益气健脾通便方中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ICC及c-kit、SCF蛋白表达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健脾通便方中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c-kit、SCF mRNA表达水平较聚乙二醇组明显升高(P<0.05);益气健脾通便方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c-kit、SCF mRNA表达水平较聚乙二醇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结肠组织ICC的表达量及修复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从而改善便秘症状,以中、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通便方 慢传输型便秘 Icc ScF/c-kit信号通路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SCF/C-kit信号的变化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9
13
作者 柴玉娜 唐洪梅 +1 位作者 黄育生 秦崇臻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CF/C-kit)系统的变化及其与IBS-D免疫功能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12只新生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大鼠采用母婴分离、醋酸刺激、束缚应激三因素法制备IB... 目的探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CF/C-kit)系统的变化及其与IBS-D免疫功能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12只新生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大鼠采用母婴分离、醋酸刺激、束缚应激三因素法制备IBS-D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大鼠结肠组织中SCF和C-kit的蛋白表达;q PCR法检测SCF和C-kit的mRNA表达;统计学分析SCF和C-kit的表达与IBS-D脾系数、胸腺系数、TNF-α、IL-8、IL-10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SCF和C-kit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减少,同时二者的mRNA表达降低。SCF的表达与脾系数、TNF-α、IL-8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C-kit的表达与胸腺系数、脾系数、TNF-α呈负相关。结论 IBS-D大鼠SCF/C-kit系统异常,可能与IBS-D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干细胞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 免疫功能 相关性 三因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过敏性休克IgE和C5复合物分布及c-kit蛋白表达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郭薇 陈玉川 +1 位作者 成建定 刘水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4,F002,共3页
【目的】探索过敏性休克法医学客观诊断标准。【方法】建立豚鼠异种血清过敏性休克模型 ,采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模型鼠脏器IgE ,c kit蛋白以及C5复合体的分布。【结果】过敏性休克豚鼠肝 ,脾未检出IgE ,肺、肾检见大量IgE ,胃黏膜层c... 【目的】探索过敏性休克法医学客观诊断标准。【方法】建立豚鼠异种血清过敏性休克模型 ,采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模型鼠脏器IgE ,c kit蛋白以及C5复合体的分布。【结果】过敏性休克豚鼠肝 ,脾未检出IgE ,肺、肾检见大量IgE ,胃黏膜层c kit蛋白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各脏器均未检测出C5复合物。【结论】过敏性休克时 ,肺小血管壁及管周 ,肾小管内检见大量IgE ,可作为法医检案客观诊断标准。同时提示 ,肺和肾是病变最严重的脏器 ,补体C5未参与异种血清造成的过敏性休克过程。胃黏膜层c kit蛋白阳性细胞增多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IGE c5复合物 c-kit蛋白 分布 豚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羽色斑嘴野鸭毛囊中Tyr,Tyrp1及C-kit基因的表达及调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黎 沈军达 +3 位作者 李国勤 范益飞 马建胜 卢立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9-733,共5页
斑嘴野鸭羽毛呈褐色,少数个体会呈现出黄白羽及白羽表型。Tyrosinase(Tyr)、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1(Tyrp1)以及C-kit(Th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基因与黑色素合成密切相关,研究利用Real-time PCR对这3个基因在褐羽、黄白羽... 斑嘴野鸭羽毛呈褐色,少数个体会呈现出黄白羽及白羽表型。Tyrosinase(Tyr)、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1(Tyrp1)以及C-kit(Th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基因与黑色素合成密切相关,研究利用Real-time PCR对这3个基因在褐羽、黄白羽以及白羽3种表型斑嘴野鸭毛囊组织中进行表达分析;同时利用在线软件分别预测调控这3个基因的microRNA。结果发现,Tyr,Tyrp1在褐羽斑嘴野鸭中表达量最高,黄白羽中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而在白羽中则完全不表达。C-kit在褐羽及黄白羽中表达量类似,而在白羽中表达则显著下降(P<0.01)。同时,预测到调控Tyr,Tyrp1和C-kit基因的microRNA数分别为9,25和18个。结果表明,毛囊组织中Tyr,Tyrp1以及C-kit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导致了斑嘴野鸭出现了黄白羽及白羽两种表型,这些候选microRNA可能参与了这3个基因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嘴野鸭 毛囊 Tyr Tyrp1 c-kit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去甲基化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SHP-1和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孟真 王东梅 +3 位作者 李英华 刘晓 郭素青 罗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3-61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SHP-1及C-kit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三氧化二砷(As2O3)去甲基化作用对SHP-1及C-kit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药物处理的HL-60细胞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 本研究旨在探讨SHP-1及C-kit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三氧化二砷(As2O3)去甲基化作用对SHP-1及C-kit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药物处理的HL-60细胞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HL-60细胞中SHP-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原本不表达SHP-1 mRNA的HL-60细胞中,经过As2O3的去甲基化作用后,SHP-1得到表达,而使原来高表达的C-kit mRNA的表达水平随之下降。当1.0μmol/L、2.5μmol/L、5.0μmol/L As2O3分别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时,去甲基化作用增强,SHP-1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C-kit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经两两比较,二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60细胞株中SHP-1 mRNA表达缺如,经去甲基化作用后表达恢复,说明SHP-1基因高度甲基化与白血病发生有关;在白血病形成中可能存在C-kit mRNA表达的异常增高。As2O3对SHP-1与C-kit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浓度越高,SHP-1平均表达水平越高,C-kit mRNA表达水平越低,在特定的浓度下,呈现时间依赖性;SHP-1 mRNA与C-kit mRNA表达呈负相关,提示白血病细胞中SHP-1表达降低或缺如削弱了对C-ki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而在白血病形成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SHP-1 c-kit 白血病 去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SHP-1与c-kit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颖 罗建民 +3 位作者 贾晓辉 王福旭 姚丽 杜行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67-871,共5页
为了探讨造血细胞磷酸酶(SHP-1)基因和原癌基因c-kit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AL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33名正常对照者单个核细胞的SHP-1、c-kitmRNA的表达... 为了探讨造血细胞磷酸酶(SHP-1)基因和原癌基因c-kit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AL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33名正常对照者单个核细胞的SHP-1、c-kit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SHP-1在AML细胞中表达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缓解组、初治组、复发组,c-kit表达阳性率则相反,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HP-1在AML细胞中表达阳性率比ALL细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c-kit在AML细胞中表达阳性率比ALL细胞中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SHP-1与c-kit表达成负相关(r=-0.502,P<0.05);30例初治AML患者SHP-1+与SHP-1-的完全缓解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kit+与c-kit-的完全缓解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HP-1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抑癌基因,它负性调节c-kit基因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同时监测二者的表达可作为判断AL治疗转归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SHP-1 c-kit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斑汤对HaCat细胞、黑素细胞SCF/C-kit信号途径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贺倩倩 李耀耀 +2 位作者 曹毅 杨晓红 吴蓓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研究祛斑汤对Ha Cat细胞、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SCF/C-kit信号通路与黄褐斑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MTT法观察0、5、15、25、50、100 mg/m L浓度祛斑汤对Ha Cat细胞、黑素细胞的抑制情况,选取... 目的:研究祛斑汤对Ha Cat细胞、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SCF/C-kit信号通路与黄褐斑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MTT法观察0、5、15、25、50、100 mg/m L浓度祛斑汤对Ha Cat细胞、黑素细胞的抑制情况,选取最佳抑制浓度;根据最佳抑制浓度,将Hacat细胞分为1640培养基组、0.03 J/cm2UVB照射组、15 mg/m L祛斑汤组、0.03 J/cm2UVB照射+15 mg/m L祛斑汤组,黑素细胞分为Mel M-2培养基组、0.03 J/cm2UVB照射组、25 mg/m L祛斑汤组、0.03 J/cm2UVB照射+25 mg/m L祛斑汤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acat细胞SCF蛋白表达水平,各组黑素细胞的C-kit受体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祛斑汤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acat细胞/黑素细胞增殖,15 mg/m L时对Hacat细胞的抑制效应达到峰值(P<0.01),25 mg/m L时对黑素细胞的抑制效应达到峰值(P<0.01);祛斑汤抑制Hacat细胞SCF蛋白的表达和黑素细胞C-kit受体蛋白的表达,并下调UVB对Ha Cat细胞、黑素细胞SCF、C-kit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祛斑汤能有效抑制Hacat细胞、黑素细胞的增殖,可能与抑制SCF/C-kit信号途径的SCF、C-kit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斑汤 黄褐斑 HAcAT细胞 黑素细胞 ScF/c-kit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与干细胞因子/c-kit信号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9
作者 田姣 王宝西 江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5-388,共4页
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是一类分布于消化道各个部位的特殊间质细胞,它和肠神经系统、平滑肌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构成了"肠神经-ICCs-平滑肌细胞"的网络结构,其中ICCs是该网络重要的协调者,与... 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是一类分布于消化道各个部位的特殊间质细胞,它和肠神经系统、平滑肌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构成了"肠神经-ICCs-平滑肌细胞"的网络结构,其中ICCs是该网络重要的协调者,与肠道慢波的形成密切相关。胃肠道ICCs的特异性受体c-kit,与其配体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SCF)结合后启动的信号途径,在ICCs的生长、发育及表型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从SCF/c-kit信号系统入手,有望拉开治疗ICCs相关性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新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干细胞因子 ckit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c-ki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红 李劲松 +3 位作者 姜晓刚 燕春艳 崔文 王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c-kit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检测c-kit基因的突变状态,为临床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骨肉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it蛋白在40例普通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肿...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c-kit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检测c-kit基因的突变状态,为临床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骨肉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it蛋白在40例普通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c-kit基因第11、1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c-kit在普通型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2.5%(25/40);c-kit高表达者更易局部复发,术后生存时间显著低于c-kit低表达组。未在38例普通型骨肉瘤标本中检测到SSCP银染异常条带,进一步测序证实无基因突变。结论c-kit在普通型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c-kit外显子的突变在骨肉瘤中是低概率事件,不能成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预后 c-kit受体(cD117) c-kit基因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