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典型POPs对紫贻贝不同组织DNA损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海龙 张林宝 +4 位作者 曲莹 邵立娜 刁晓平 郑继平 薛钦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7,共6页
采用彗星电泳技术,比较研究了Aroclor 1254、BaP、DDT三种典型POPs对紫贻贝(Mytilus edulis)鳃、性腺、消化腺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的差异,以期为进一步评价这三种典型POPs遗传毒理机制及其预警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Tail DNA%是评价... 采用彗星电泳技术,比较研究了Aroclor 1254、BaP、DDT三种典型POPs对紫贻贝(Mytilus edulis)鳃、性腺、消化腺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的差异,以期为进一步评价这三种典型POPs遗传毒理机制及其预警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Tail DNA%是评价DNA损伤的理想指标,另外,在急性毒性试验中,这三种POPs对紫贻贝鳃、性腺、消化腺细胞的DNA损伤作用均存在显著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其中,BaP的DNA损伤作用最大,鳃和消化腺细胞对毒性作用较敏感。同时,对不同组织细胞的敏感性差异原因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S 紫贻贝(mytilus edulis) 彗星电泳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