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环境中Cd(Ⅱ)/Pb(Ⅱ)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鑫 谯华 +3 位作者 郭伟强 钱彦君 张书豪 朱龙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221-226,231,共7页
吸附法常用于修复环境中Cd(Ⅱ)/Pb(Ⅱ)的复合污染。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生物炭成为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但存在吸附常量有限、选择性差等缺点,为此常采用改性来增强其吸附固定效果。综合分析了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镉、铅的影响因素,包括生... 吸附法常用于修复环境中Cd(Ⅱ)/Pb(Ⅱ)的复合污染。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生物炭成为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但存在吸附常量有限、选择性差等缺点,为此常采用改性来增强其吸附固定效果。综合分析了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镉、铅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炭的原料、改性方法及改性剂种类和浓度、热解温度、Cd(Ⅱ)/Pb(Ⅱ)的竞争、投加量、pH值和干扰离子及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的机理。最后强调通过调控条件改变生物炭性质提高吸附能力,展望指出需深化复合污染环境下改性方法、生物炭在环境中长期稳定性的研究,实现更有效的重金属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Cd()/Pb()复合污染 影响因素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及其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自平 刘倩 +2 位作者 徐昌青 王文奇 贾欣永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其Ⅱ型受体(IGF-ⅡR)表达与胃癌分型、分期、浸润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胃癌、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异型增生(CAGD)组织中I...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其Ⅱ型受体(IGF-ⅡR)表达与胃癌分型、分期、浸润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胃癌、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异型增生(CAGD)组织中IGF-Ⅱ和IGF-ⅡR的表达。结果:胃癌组IGF-Ⅱ阳性表达率为76.1%(51/67),较CAGD组及CAG组明显增高(P<0.05,P<0.01),且CAGD组较CAG组有明显差异(P<0.05),IGF-Ⅱ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0.01);胃癌组IGF-ⅡR阳性表达率为59.7%(40/67),较CAG组明显升高(P<0.01),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但与其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及TNM分期均无密切相关。结论:IGF-Ⅱ过表达与胃癌发生有关,是胃癌发生过程中一个较早期的分子事件,并影响其生物学行为,而IGF-ⅡR过表达对胃癌发生、分化有促进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胃癌手术治疗及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及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琦琳 孙明 +5 位作者 杨天■ 李元建 汤参娥 彭振宇 贺石林 陈方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5-489,共5页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HUVECs)细胞活力(cell viability)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HUVECs)细胞活力(cell viability)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处理内皮细胞30min后加入AngⅡ10-6mol/L孵育HUVECs24h,观察细胞活力变化的量效关系。选择一个最佳浓度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处理内皮细胞30min后加入AngⅡ10-6mol/L孵育HU-VECs24h观察TF,AngⅡ1型受体(AT1) mRNA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浓度(NO),并予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内皮细胞30min后,再加入通心络含药血浆和AngⅡ,观察孵育24h细胞活力,TF,AT1,NOS及NO变化。结果: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力,以10%浓度作用最明显,通心络能降低TF及AT1水平及提高NOS活性和NO浓度;L-NAME可明显抑制通心络对血管内皮的作用。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上调NOS-NO通路提高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力及抗血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血管紧张素 内皮细胞 细胞活力 组织因子 Ang1型受体 NOS-NO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紧张素Ⅱ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智 杨曦明 +1 位作者 李艳君 郭欣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 :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浓度变化 ,并探讨二者之间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9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 ,4 3例为糖尿病肾病组(DN) ,5 5例为糖尿病非肾病组... 目的 :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浓度变化 ,并探讨二者之间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9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 ,4 3例为糖尿病肾病组(DN) ,5 5例为糖尿病非肾病组 (NDN)。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化血红蛋白(GHbAlc)及尿微白蛋白 (UmALB)的含量。结果 :DN组和NDN组患者ATⅡ、VEGF、GHbAlc及U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DN组ATⅡ、VEGF及UmALB明显高于NDN组 (P <0 0 1) ,但是GHbAlc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各组糖尿病患者血浆ATⅡ和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 4 6 5 ,P <0 0 5 ) ,血浆VEGF水平与尿微白蛋白呈高度正相关 (r =0 5 4 0 ,P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浆ATⅡ和VEGF明显升高 ,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Ⅱ对肝癌细胞MHCC97-H癌基因C-myc和N-ra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姬媛媛 王志东 +5 位作者 杨正安 王宝太 史敏 惠博 雷妮娜 岳卫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4-599,共6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对肝癌细胞MHCC97-H中癌基因C-myc和N-ras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肝癌细胞株MHCC97-H,用IGF-Ⅱ(50ng/mL)作用48h后,分别采用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C-myc和N-ras的...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对肝癌细胞MHCC97-H中癌基因C-myc和N-ras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肝癌细胞株MHCC97-H,用IGF-Ⅱ(50ng/mL)作用48h后,分别采用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C-myc和N-ras的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C-myc及N-ras蛋白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对照组、IGF-Ⅱ组MHCC97-H细胞中C-myc荧光表达量分别为(100.00±2.89)%、(254.00±35.57)%,N-ras荧光表达量分别为(100.00±14.43)%、(257.30±22.43)%。与对照组相比,IGF-Ⅱ组MHCC97-H细胞中C-myc及N-ras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IGF-Ⅱ组MHCC97-H细胞中C-myc和N-ras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Ⅱ可上调肝癌细胞MHCC97-H中癌基因C-myc和N-ras的蛋白及mRNA表达,这可能是IGF-Ⅱ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之一,这为临床上肝癌防治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肝癌 增殖 C-myc N-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对溶液中汞(Ⅱ)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49
6
作者 张启伟 王桂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研究不同竹炭对溶液中Hg2+的吸附能力,包括接触时间、pH值、投料量、吸附温度和溶液中汞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汞;在pH值3.2~6.2的范围内,竹炭对溶液中的汞均有较大的吸附能力,最佳的吸附酸度为p... 研究不同竹炭对溶液中Hg2+的吸附能力,包括接触时间、pH值、投料量、吸附温度和溶液中汞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汞;在pH值3.2~6.2的范围内,竹炭对溶液中的汞均有较大的吸附能力,最佳的吸附酸度为pH=5.9;吸附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小,说明吸附是放热过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用水和微波加热的方法对吸附后的竹炭进行再生试验,竹炭的吸附能力可恢复到原来的97%以上.竹炭可作为理想的除汞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吸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与活化凝血因子Ⅹ的结合性质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吴双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 (ACFⅡ )与活化凝血因子Ⅹ (FⅩa)在钙离子作用下形成了 1∶1的复合物 ,从而延长凝血时间 .这个复合反应是依赖于钙离子的 ,ACFⅡ在没有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不能与FⅩa形成复合物 .ACFⅡ是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 (ACFⅡ )与活化凝血因子Ⅹ (FⅩa)在钙离子作用下形成了 1∶1的复合物 ,从而延长凝血时间 .这个复合反应是依赖于钙离子的 ,ACFⅡ在没有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不能与FⅩa形成复合物 .ACFⅡ是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子Ⅹ结合蛋白家族中一个新发现的成员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 946 8 1.ACFⅡ分子中含有 2 5 1个氨基酸残基 ,其氨基酸组成与这一家族中其他成员十分相似 .ACFⅡ在抗凝血反应中存在一临界浓度 (12nmol/L) ,只有在高于其临界浓度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因子 活化凝血因子Ⅹ 钙离子 蛇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Ⅱ板层可塑性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4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陈彦红 刘苏 A.Takeda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W013,共5页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探讨了针刺促进脊髓 板层可塑性过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 :针刺侧备用背根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阳性中 (4 2~ 5 7μm)、小 (<42 μm)型神经元的百分数有...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探讨了针刺促进脊髓 板层可塑性过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 :针刺侧备用背根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阳性中 (4 2~ 5 7μm)、小 (<42 μm)型神经元的百分数有所增加 (P<0 .0 5 ) ;脊髓 板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阳性神经膨体密度明显增多 (P<0 .0 1)而阳性神经元百分数无变化 (P>0 .0 5 ) ;针刺后脊髓 板层未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m RNA的杂交信号。提示针刺促进脊髓 板层可塑性可能与背根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板层 可塑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 Ⅱ与GnRH 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间质细胞分泌VEGF作用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凤英 刘秋红 +1 位作者 王焕萍 邹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9-418,共10页
目的:测定GnRH Ⅱ与GnRH 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离体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GnRH Ⅱ对EMs患者可能的作用。方法:给予原代培养的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不同浓度的GnRH Ⅱ,GnRH Ⅰ... 目的:测定GnRH Ⅱ与GnRH 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离体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GnRH Ⅱ对EMs患者可能的作用。方法:给予原代培养的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不同浓度的GnRH Ⅱ,GnRH Ⅰ类似物(戈舍瑞林,goserelin)处理,同时设对照组(不加GnR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ⅠSA)测定培养液中VEGF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EMs患者离体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48 h培养,能分泌VEGF,分泌量与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相近,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GnRH Ⅱ对EMs患者离体培养的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VEGF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且较GnRH Ⅰ类似物(戈舍瑞林)的作用更强(P<0.05)。不同浓度的GnRH Ⅱ对EMs患者离体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VEGF分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在位(P<0.05)。结论:EMs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具有分泌VEGF的功能,分泌量与在位子宫内膜的相近,这对EMs的形成和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Gn-RH Ⅱ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VEGF,其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在位,且GnRH Ⅱ明显强于GnRH Ⅰ,为寻找EMs抗血管形成方面的新药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Ⅰ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膜间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双材料Ⅱ型界面裂纹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维阳 张少琴 +1 位作者 李俊林 马玉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7-555,共9页
探讨正交异性双材料Ⅱ型界面裂纹问题,给出了它的力学模型.将控制方程化为广义重调和方程,借助复变函数方法推出了含两个应力奇异指数的应力函数.基于边界条件得到了两个八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在双材料工程参数满足适当的... 探讨正交异性双材料Ⅱ型界面裂纹问题,给出了它的力学模型.将控制方程化为广义重调和方程,借助复变函数方法推出了含两个应力奇异指数的应力函数.基于边界条件得到了两个八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在双材料工程参数满足适当的条件下确定了两个实应力奇异指数.根据极限的唯一性定理推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公式和裂纹尖端应力场的理论解.作为特例,当两种正交异性材料相同时,可以推出正交异性单材料Ⅱ型断裂的已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界面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双材料 正交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加载率下Ⅱ型裂纹试样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及断裂行为 被引量:9
11
作者 董新龙 虞吉林 +2 位作者 胡时胜 王悟 王礼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Hopkinson单压杆技术对单边平行双裂缝试样进行高速剪切加载,用实测的试样加载面上的载荷p(t)结合有限元计算确定其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同时还发展了一种用实测的裂尖动态应变,通过在准静态下标定的裂尖应变与应力强... 采用Hopkinson单压杆技术对单边平行双裂缝试样进行高速剪切加载,用实测的试样加载面上的载荷p(t)结合有限元计算确定其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同时还发展了一种用实测的裂尖动态应变,通过在准静态下标定的裂尖应变与应力强度因子间的关系来确定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近似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稳定裂纹在无边界反射应力波干扰的情况下,两种方法获得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吻合得相当好。对40Cr钢和Ti6Al4V钛合金两种材料的动态Ⅱ型断裂实验结果显示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剪切破坏模式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应力强度因子 型裂纹 绝热剪切 加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双材料的Ⅱ型界面裂纹尖端场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雪霞 崔小朝 +1 位作者 杨维阳 李俊林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99-1414,共16页
通过引入含16个待定实系数和两个实应力奇异指数的应力函数,再借助边界条件,得到了两个八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在双材料工程参数满足适当条件下,确定了两个实应力奇异指数.根据极限唯一性定理,求出了全部系数,得到了应力函... 通过引入含16个待定实系数和两个实应力奇异指数的应力函数,再借助边界条件,得到了两个八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在双材料工程参数满足适当条件下,确定了两个实应力奇异指数.根据极限唯一性定理,求出了全部系数,得到了应力函数的表示式.代入相应的力学公式,推出了当特征方程组两个判别式都小于0时,每种材料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应力场和位移场的理论解.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和位移有混合型断裂特征,但没有振荡奇异性和裂纹面相互嵌入现象.作为特例,当两种正交异性材料相同时,可以推出正交异性单材料Ⅱ型断裂的应力奇异指数、应力强度因子公式、应力场、位移场表示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界面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双材料 正交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转化生长因子-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9
13
作者 韩立赤 戚孟春 +3 位作者 孙红 胡静 邹淑娟 李继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000με,40min)。检测MSCs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结果机械张应力刺激下,MSCs的增殖活力、ALP活性以及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TGF-β和IGF-Ⅱ的mRNA水平在加力后瞬时达最高水平;与对照细胞比较,分别增加了51.44和8.92倍。除加力后6h有少许增高外,TGF-β和IGF-Ⅱ的表达随时间逐步下降,并于加力后12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机械张应力刺激可促进MSCs增殖,提高其ALP活性,使TGF-β和IGF-Ⅱ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并最终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机械力学刺激是MSCs骨向分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牵张成骨骨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机械牵张 转化生长因子-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园 邱健 +3 位作者 洪长江 顾晓龙 冼江 张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63-466,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厄贝沙坦(Irbesarta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产生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HUVEC,采用改良后一期凝血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RT-PCR测各组细胞TF促凝血活性、含量...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厄贝沙坦(Irbesarta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产生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HUVEC,采用改良后一期凝血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RT-PCR测各组细胞TF促凝血活性、含量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3种浓度的AngⅡ组HUVEC TF促凝血活性、含量和TF mRNA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ngⅡ的浓度越高,HUVEC TF促凝血活性和含量越明显;②3种浓度厄贝沙坦+AngⅡ组与对照组相比,TF促凝血活性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TF mRNA未见表达;HUVEC TF促凝血活性、含量和TF mRNA表达显著降低,与单独AngⅡ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厄贝沙坦浓度的升高,HUVEC TF促凝血活性和含量进一步降低。结论:AngⅡ可诱导内皮细胞产生TF,影响内皮细胞抗血栓特性,厄贝沙坦通过抑制TF的产生,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提高抗血栓功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血管紧张素 组织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心衰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和NO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齐红 覃数 +1 位作者 汪华玲 肖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缬沙坦对培养的正常人和CHF患者单核细胞(PBMC)分泌TNF-α、NO的影响,探讨CHF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细胞因子的联系以及...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缬沙坦对培养的正常人和CHF患者单核细胞(PBMC)分泌TNF-α、NO的影响,探讨CHF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细胞因子的联系以及缬沙坦治疗CHF的细胞因子机制。方法:取16例Ⅲ-Ⅳ级的CHF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TNF-α、NO含量;分离PBMC,置24孔培养板中,分别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0.01、0.1、1μmol/L,另外一孔加入0.1μmol/L的AngⅡ和0.1μmol/L的缬沙坦,经24h孵化后,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NO。结果:CHF患者血清TNF-α、NO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Ⅳ级组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P<0.01)。不同病因CHF患者之间TNF-α、NO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AngⅡ对正常人和CHF患者PBMC分泌TNF-α、NO均有促进作用,缬沙坦抑制AngⅡ诱导的PBMC分泌TNF-α、NO。结论:AngⅡ促进PBMC产生TNF-α、NO,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TNF-α、NO存在一定的联系,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TNF-α、NO的产生在CHF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紧张素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的稀土离子荧光探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解永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07-1812,共6页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 ( ACF )分子中有两个钙离子结合位点 ,钙离子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增强作用 ,稀土离子 ( Nd3 +,Sm3 +,Eu3 +,Gd3 +和 Tb3 +)能取代 ACF 分子中的钙离子 ,并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 ,其中 Tb3 ...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 ( ACF )分子中有两个钙离子结合位点 ,钙离子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增强作用 ,稀土离子 ( Nd3 +,Sm3 +,Eu3 +,Gd3 +和 Tb3 +)能取代 ACF 分子中的钙离子 ,并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 ,其中 Tb3 +接受 ACF 分子中 Trp残基传递的能量后 ,特征荧光增强 .稀土离子与 ACF 荧光滴定表明 ,ACF 分子中有两个稀土离子结合位点 ,稀土离子和钙离子在 ACF 分子中两个结合部位是共同的竞争结合部位 .ACF 与不同稀土离子之间有相近的表观结合常数 K1 或 K2 .Tb3 +与 RE3 +( RE=Nd,Sm,Eu或 Gd)间线性自由能关系表明 ,稀土离子与 ACF 结合时 ,没有明显的空间效应 .ACF 分子中的两个结合位点在结构上都有较大的柔性 ,这种结构柔性为钙离子在 ACF 与活化凝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抗凝血因子 荧光探讨 金属离子 结合位点 尖吻蝮蛇 蛇毒 抗凝血机理 抗栓药物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F参与Ang 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晓歌 陶小玲 +1 位作者 张贤锐 苏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激活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并鉴定新生SD大鼠CFs。蛋白免疫印迹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LGF和磷酸化ERK1/2(p-ERK1/2),免疫荧光观察α-SM...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激活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并鉴定新生SD大鼠CFs。蛋白免疫印迹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LGF和磷酸化ERK1/2(p-ERK1/2),免疫荧光观察α-SMA的表达,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检测PLGF、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Ang Ⅱ组PLGF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用替米沙坦后,PLGF mRNA表达水平下降;Ang II组PLG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PLGF诱导CFs增殖及α-SMA蛋白表达增加(P<0.05);PLGF干预CFs 60 min后,p-ERK1/2蛋白水平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Ang Ⅱ+anti-PLGF组与Ang Ⅱ组比较,细胞增殖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水平亦下调(P<0.05)。结论:PLGF可能参与Ang Ⅱ诱导的CFs增殖和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胎盘生长因子 心脏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艳芳 刘宇扬 +2 位作者 梁铁彪 王建龙 成万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9-55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Wistar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5只3月龄、12、18和24月龄Wistar大鼠血清IGF-ⅡI、NS和胰岛素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餐后血清IGF-Ⅱ在...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Wistar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5只3月龄、12、18和24月龄Wistar大鼠血清IGF-ⅡI、NS和胰岛素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餐后血清IGF-Ⅱ在3月龄大鼠明显高于12、18和24月龄大鼠(P<0.05,P<0.01,P<0.05)。餐后的INS水平在12、18和24月龄均较3月龄大鼠明显升高(P<0.01)。4组大鼠餐后的胰岛素抗体水平均<5%,为阴性。结论餐后IGF-Ⅱ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但在中年以后(12月龄大鼠)则处于稳定水平;餐后的INS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中年以后INS也处于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抗体 胰岛素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地区Ⅱ型糖尿病人群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凯旋 陈平 +4 位作者 傅东波 朱美英 邱桦 柳胜生 傅华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松江地区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为该类地区人群Ⅱ型糖尿病干预对策与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 1 5 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 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 ,糖尿病家族史 (OR =4 1 3 )、高血压... 目的 探讨松江地区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为该类地区人群Ⅱ型糖尿病干预对策与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 1 5 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 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 ,糖尿病家族史 (OR =4 1 3 )、高血压 (OR =1 87)、高血脂 (OR =3 0 3 )和腰臀比 (OR =2 1 7)为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具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肥胖者应加强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地区 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猪链球菌Ⅱ型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华雷 王君玮 +4 位作者 赵永刚 赵云玲 范伟兴 陈义平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22,共3页
猪链球菌Ⅱ型是导致许多国家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自90年代晚期江苏发生猪链球菌Ⅱ型感染 以来已成为我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一种重要的新病原菌。最近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猪源人畜 共患病,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我们从病死... 猪链球菌Ⅱ型是导致许多国家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自90年代晚期江苏发生猪链球菌Ⅱ型感染 以来已成为我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一种重要的新病原菌。最近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猪源人畜 共患病,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我们从病死猪的病料中成功分离到三株猪链球菌分离株,经革兰氏染色、生化试 验、血清凝集试验和PCR鉴定,最终证实为猪链球菌Ⅱ型。通过对其毒力因子进行鉴定,结果发现MRP和EF 均为阳性。进一步的药敏试验证实:分离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Ⅵ、羧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肤肟 等抗菌药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毒力因子 MRP EF 猪链球菌病 分离株 四川省 生物学特性 人畜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