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SGA-Ⅲ的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陶洁 王沛霖 +2 位作者 王辉 袁建文 左其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9,共9页
为优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配置,构建了以经济效益最大、缺水量最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优选出了4种侧重不同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 为优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配置,构建了以经济效益最大、缺水量最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优选出了4种侧重不同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淮水的引入可极大地缓解受水区供需矛盾,规划年2030年、2040年缺水率可分别降至10.43%、5.47%,并有助于优化供水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耦合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度最大的方案4为最优方案,方案4规划年地下水供水占比分别下降至53.32%、46.59%;A-NSGA-Ⅲ在解决多目标高维水资源配置问题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优化方案可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耦合协调 A-NSGA-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GA-Ⅲ算法在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建美 田军仓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6,81,共6页
针对红延河调水工程规划中多水源、多受水子区、多决策者间相互协调难的问题,建立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红延河调水工程的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数学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选择机制的遗传算法NSGA-Ⅲ得到受水区水资源多目标配置的Pa... 针对红延河调水工程规划中多水源、多受水子区、多决策者间相互协调难的问题,建立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红延河调水工程的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数学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选择机制的遗传算法NSGA-Ⅲ得到受水区水资源多目标配置的Pareto解集。遗传算法NSGA-Ⅲ的SP值总是小于NSGA-Ⅱ的SP值,说明NSGA-Ⅲ更能提高Pareto解集分布的均匀性,进而维持种群的多样性;分析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3个目标中任意2个目标解集的分布情况,得出NSGA-Ⅲ对3个目标函数的优选能力更强。表明NSGA-Ⅲ算法适用于求解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问题,可为决策者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延河 多目标 水资源优化配置 NSGA-算法 南水北调西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ECTRE Ⅲ的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微尘 余朕天 +1 位作者 李春晖 李慧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探讨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建立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准则决策方法——ELECTRE III,对淮河流域四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2006-2012年水资源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净可信度得分排序。结果显示:水资源安全性(1)... 为探讨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建立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准则决策方法——ELECTRE III,对淮河流域四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2006-2012年水资源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净可信度得分排序。结果显示:水资源安全性(1)就不同省份而言,江苏省相对最好,其次为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相对最差;(2)就不同年份而言,2011年最好,最高达7.62,最低为-0.82,全部处于较危机等级,而2006年相对较差,最高达-2.03,最低为-18.37,除江苏省外全部处于危机水平;(3)就同一省份不同年份而言,随着时间的变化,四省份的水资源安全性评价结果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转而再下降的"M"型趋势。该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合理水资源安全评价定量和趋势分析,可为淮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ELECTRE 淮河流域 熵权法 净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需水的水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澎喆 赵志轩 +3 位作者 吴皓天 金鑫 杨苗 耿雷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共10页
水资源配置是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均衡水与发展的关键措施。根据新时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户为对象,基于分层需水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提出了刚性需水、弹性需水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 水资源配置是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均衡水与发展的关键措施。根据新时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户为对象,基于分层需水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提出了刚性需水、弹性需水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构建了面向分层需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NSGA-Ⅲ算法与EMW-TOPSIS法求解得到4种效益配置方案;以用水基尼系数表征配置单元间、用水户间的用水公平性,对非劣解集内配置方案的用水公平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兼顾用水公平和效益的均衡配置方案;最后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典型研究区,进行案例应用。结果表明:均衡配置方案下,2025年宁夏全区总缺水量为10.74×10^(8)m^(3),经济效益为2182.6×10^(8)元,污染物排放量为162.78 t,该方案对应的全区用水基尼系数为0.98,配置单元间、不同用水户间用水公平性较高;与现状年相比,均衡配置方案对应的全区地下水开采量减少了0.91×10^(8)m^(3),降幅超过16.1%,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比例下降1.3%,进一步优化了自治区供水结构。本研究提出的水资源均衡配置思路与方法可为水资源短缺地区均衡配置提供借鉴,也可为新时期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需水量 NSGA- EWM-TOPSIS 用水基尼系数 用水公平性指标 水资源均衡配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苏时鹏 黄森慰 +1 位作者 孙小霞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3-809,共7页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水生态退化问题,高效、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为了通过省域之间的相互比较来提高我国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本文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要求出发,以国土面积和Ⅲ类以下水资源量...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水生态退化问题,高效、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为了通过省域之间的相互比较来提高我国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本文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要求出发,以国土面积和Ⅲ类以下水资源量为投入变量,以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数量为产出变量,应用DEA(BCC)-Tobit两步法测算了中国26个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对效率,分析了影响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规模偏大与不合理用水导致我国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总体较低,综合效率均值为0.303,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92,规模效率均值为0.51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很大,综合效率值的变异系数达1.010,效率提升的潜力很大。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单位国土面积环保投资额和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是影响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的3个关键因素,影响系数依次为0.015 7、0.014 2和0.004 9。综合分析可知,在充分保护和持续利用耕地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加大环保投资有利于提高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效率 类以下水资源量 地区生产总值 人口 DEA(BCC)-Tobit两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功能区划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王超 朱党生 程晓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1,共5页
在分析中国水资源保护状况和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 ,系统地研究了地表水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分级分类系统及区划成果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提出了水功能区的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 .按流域将水域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 在分析中国水资源保护状况和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 ,系统地研究了地表水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分级分类系统及区划成果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提出了水功能区的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 .按流域将水域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及生态环境恢复区 ,为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有效解决行政边界水污染纠纷和矛盾提供了技术支持 .提出了将一级区划中的开发利用区细划为饮用水源区、调输水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生态环境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航运用水区10个二级功能区 ,明确制定了各级功能区的指标体系和水质管理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水资源保护 水功能区划 一级区划 二级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集对分析法在水资源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宏伟 张鑫 邱俊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9-214,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熵权法和模糊集对分析法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为水资源安全的评价及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结合评价区域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等指标选取原则,构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等级标准,并由熵... 【目的】建立基于熵权法和模糊集对分析法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为水资源安全的评价及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结合评价区域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等指标选取原则,构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等级标准,并由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利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榆林市水资源安全评价中,并分别与多目标决策分析和模糊聚类评判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基于熵权法和模糊集对分析法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对榆林市水资源安全的评价结果表明,榆阳区的水资源处于较安全范围,神木、靖边和定边属于临界安全范围,其余8县均属于较不安全范围;榆林市整体处于较不安全状态,水资源安全形势严峻。不同方法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利用模糊集对分析法与其他2种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模糊集对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客观合理,方法简单,易实现计算机编程,对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模糊集对分析法 水资源安全 水资源评价 安全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01年-2010年水资源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华鑫 许新宜 +1 位作者 汪党献 王红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9,共5页
根据2001年-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水资源量与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的45年系列成果,分析了中国近10年水资源的变化情况,认为:通过论证全国一级区的45年的天然径流量及其延长系列,表明45年系列成果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全国水资源... 根据2001年-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水资源量与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的45年系列成果,分析了中国近10年水资源的变化情况,认为:通过论证全国一级区的45年的天然径流量及其延长系列,表明45年系列成果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全国水资源一级区上看,大部分区域偏枯,仅有淮河区和西北诸河区偏丰,地表水资源量的丰枯分布情况决定了水资源总量的丰枯分布;近1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使北方地区水资源情势进一步恶化,枯水时段进一步延长,北少南多的水资源分布格局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 二级区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力吉木仁河三级区水资源变异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谢平 刘媛 +3 位作者 杨桂莲 章树安 许斌 刘静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43,39,共5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越来越显著,大量水文序列的统计规律不再满足一致性要求而出现了变异。水资源日益重要的社会地位,要求在对水文变异进行检测的同时,需进一步量化影响其变异的因素.但目前归因分析的研究仍以定性...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越来越显著,大量水文序列的统计规律不再满足一致性要求而出现了变异。水资源日益重要的社会地位,要求在对水文变异进行检测的同时,需进一步量化影响其变异的因素.但目前归因分析的研究仍以定性或半定量为主。由于降雨和径流是水循环中关键的水文要素。且分别可以反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利用降雨一径流关系提出了定量研究水资源变异的归因分析方法。结合乌力吉木仁河三级区1956~2000的年径流和年降雨序列。在对其分别进行变异诊断的基础上,定量地分析了造成该区水文变异的原因。计算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鸟力吉木仁河三级区水资源变异的贡献率为24%,而人类活动影响的贡献率为76%,可见人类活动是造成该区水资源变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文变异 归因分析 降雨径流关系 乌力吉木仁河三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系统等级评价的一种非参数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金菊良 汪明武 +1 位作者 魏一鸣 丁晶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4-809,共6页
水资源系统等级评价是目前水资源系统工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常规评价方法需要根据先验知识预先设定评价函数的具体结构形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评价系统。为此,提出了一种非参数评价新方法(NGEM)。NGEM无需假定评价函数的具体... 水资源系统等级评价是目前水资源系统工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常规评价方法需要根据先验知识预先设定评价函数的具体结构形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评价系统。为此,提出了一种非参数评价新方法(NGEM)。NGEM无需假定评价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直接挖掘评价标准数据本身所隐含的评价信息,它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客观地确定各指标权重,用非参数回归方法建立评价函数。实例计算结果说明,NGEM直观简便、有效通用,在各种系统预测与模拟中也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等级评价 评价函数 非参数评价方法 投影寻踪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的宁夏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学智 李王成 +3 位作者 赵自阳 王霞 王帅 董亚萍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6-51,55,共7页
针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和维灾问题,利用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将高维指标投影到低维子空间,通过寻求最佳投影方向来判断各评价指标的贡献值和方向性,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判定。利用该方法探讨2015年宁夏5市农业水资... 针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和维灾问题,利用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将高维指标投影到低维子空间,通过寻求最佳投影方向来判断各评价指标的贡献值和方向性,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判定。利用该方法探讨2015年宁夏5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选取与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相关的18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优化评价标准的最佳投影方向,确定样本投影值,根据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对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各指标对综合评价目标的贡献性和方向性以及各评价子单元的利用效率,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利用效率 等级评价 投影寻踪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31年长江上中游与汉江流域水资源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月华 王海军 高贤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4-749,共6页
利用中国500年旱涝分布图集及汉江和长江上中游流域10个代表站1953--2000年5~9月降水总量资料,建立了汉江和长江上中游流域近531年的旱涝等级序列,分析了两江旱涝变化特征及汉江流域旱涝等级与水量的关系。使用x^2检验分析两江旱涝... 利用中国500年旱涝分布图集及汉江和长江上中游流域10个代表站1953--2000年5~9月降水总量资料,建立了汉江和长江上中游流域近531年的旱涝等级序列,分析了两江旱涝变化特征及汉江流域旱涝等级与水量的关系。使用x^2检验分析两江旱涝一致性,得出汉江为大旱或长江为大涝时,两江一致性最好。通过年代水资源的丰枯指数分析表明,两江同时出现丰水年的几率较大,汉江干旱具有相对集中且持续时间长的特征。长江上中游和汉江水资源分别是18和19世纪最丰沛,17和20世纪相应短缺,两江水资源的世纪变化具有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与汉江流域 旱涝等级 丰枯频率 水资源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的流域水资源短缺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琳琳 王红瑞 +2 位作者 刘凤丽 来文立 洪思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4,共6页
为了分析我国各流域的水资源短缺现状,引入欧盟开发改进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系数(Water Exploitation Index Plus,简称WEI+),以全国10个水资源一级区作为研究对象,计算2003—2012年各水资源一级区的水资源短缺情况。结果表明:(1)WEI+指数... 为了分析我国各流域的水资源短缺现状,引入欧盟开发改进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系数(Water Exploitation Index Plus,简称WEI+),以全国10个水资源一级区作为研究对象,计算2003—2012年各水资源一级区的水资源短缺情况。结果表明:(1)WEI+指数最小的是西南诸河区,其均值为1.9%;WEI+指数最大的是海河区,其均值为130%;且南方4区的WEI+指数均小于北方6区,说明我国北方比南方面临更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2)南方4区的WEI+指数在2003—2012年间波动不大,而北方6区的WEI+指数波动剧烈;大部分地区的WEI+指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说明区域的水资源短缺情况有所缓解。(3)WEI+指数与流域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基本类似,这说明WEI+指数能够有效反映区域的水资源短缺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 改进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系数(WEI+) 水资源一级区 南方4区 北方6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原经济区流域水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义 曹娜 +1 位作者 王园园 孙文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6-944,共9页
为了在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制约下制订人水和谐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以我国中原经济区这一重点开发区域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水系统自然条件、水系统服务功能及人类活动影响三要素(共计20项指标)为基础的流域水系统健康评价... 为了在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制约下制订人水和谐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以我国中原经济区这一重点开发区域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水系统自然条件、水系统服务功能及人类活动影响三要素(共计20项指标)为基础的流域水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并以2011年作为评价年,将中原经济区的水资源二级区作为基本流域单元对水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9个水资源二级区中,除了淮河上游水资源二级区(3.20分,完全健康状态为5.00分)为基本健康状态、汉江水资源二级区(2.77分)和三门峡至花园口水资源二级区(2.18分)为亚健康状态以外,其余水资源二级区(0.55-1.77分)均为不健康及极不健康状态.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影响是影响中原经济区内各流域水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人口众多、工农业开发活动强度大使得其对水资源需求巨大.部分水资源二级区对地下水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造成不同程度的地下水超采现象.伴随着高强度水资源利用的是水污染物的高强度排放,部分河流水污染状况严重,甚至在局部地区造成了地下水污染.这种不健康的状态在中原经济区内由南向北随着水系统自然条件和水系统服务功能的降低呈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水资源二级区 层次分析法 流域水系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质量资源定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俊能 许振成 +2 位作者 彭晓春 胡习邦 张修玉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1期80-84,共5页
在水环境质量资源的价格分析中,引入"级差地租"理论,以水质差异而造成的水价不同作为水环境质量资源的定量依据,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一种新的适用于复杂且模糊的多指标评价体系的环境质量资源定价方法。以广州流溪河为例... 在水环境质量资源的价格分析中,引入"级差地租"理论,以水质差异而造成的水价不同作为水环境质量资源的定量依据,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一种新的适用于复杂且模糊的多指标评价体系的环境质量资源定价方法。以广州流溪河为例,分析了各河段的水质价格,分析表明,本文提供的模型可为合理调整水价,修正水资源核算,制定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资源 定价模型 水质价格 级差价格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系统及其概念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素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5156-15157,15182,共3页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和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系统是由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水资源本身系统组成,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发展和发展规模有重要的影响。...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和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系统是由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水资源本身系统组成,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发展和发展规模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生态学理论和系统理论,从水资源系统的内涵、特征、构成及其等级体系等方面入手,分析水资源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特征与内涵,构建了水资源系统的等级体系和概念模型,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概念模型 水资源系统 等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干旱区社会经济子系统需水量协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姬宏 田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2-44,共3页
在全国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背景下,在干旱区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这对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下,以干旱区为边界,在干旱区已实施的节水措施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前提下,为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满足社... 在全国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背景下,在干旱区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这对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下,以干旱区为边界,在干旱区已实施的节水措施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前提下,为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用灰色关联度多目标求解方法为手段,建立多目标协调模型,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社会经济各子系统需水量。在上述基础上,以宁夏为例,在水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用协调模型计算出宁夏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总量,为宁夏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水量分配方案实施、水资源激励机制建立等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灰色关联度 协调 节水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压力指数的水资源利用状况评估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欢迎 付泳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56,共4页
水资源利用状况评估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水资源利用状况评估的Falkenmark指数与水压力指数方法进行评述,鉴于水压力指数法所需资料易获取并具有指导意义的特性,运用水压力指数法,基于收集整理的... 水资源利用状况评估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水资源利用状况评估的Falkenmark指数与水压力指数方法进行评述,鉴于水压力指数法所需资料易获取并具有指导意义的特性,运用水压力指数法,基于收集整理的全国水资源一级区2006-2015年的水资源总量与总用水量资料,定量评价全国水资源一级区压力指数,分析了全国水资源利用的低压力、中等压力与高压力状态下的空间区域比例,为大时空尺度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一级区 水资源利用 水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梯级利用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柳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8-141,共4页
水资源是生态工业园区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园区中的水资源用户也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由于供给量的限制和国家的排污政策逐渐趋紧,生态工业园区中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分配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 水资源是生态工业园区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园区中的水资源用户也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由于供给量的限制和国家的排污政策逐渐趋紧,生态工业园区中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分配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矛盾日渐凸现。本文试图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一个水资源管理的梯级利用模式,探讨生态工业园区内水质要求不同的企业间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使之既符合企业的需要,又符合整个园区的供给限制,同时对环境的损害最小。之后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各利益主体参与水资源梯级利用的动因和积极性进行了经济学上的分析,得出生态工业园区中水资源梯级利用体系能否达成"物尽其用、废物最小化"的目标,取决于不同利益者的博弈结果。水资源价格和排污收费价格的提高,可以减少新鲜水资源的购买量和最终的排污量,有利于促进园区内企业间的水资源梯级利用;而梯级利用的过程,也是各级消费者之间的一场博弈,博弈结果将决定再生水资源的售出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水资源 梯级利用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散区交互的高节度水资源优化配置
20
作者 刘尚争 刘勇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0-603,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散区交互牵引的高节度性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将全域的资源配置目标分配为多散区效能模型,通过多散区之间的交互牵引,实现各个散区数据的交互。以节度性作为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不断反馈控制,提高整体配置效果。采... 提出一种基于多散区交互牵引的高节度性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将全域的资源配置目标分配为多散区效能模型,通过多散区之间的交互牵引,实现各个散区数据的交互。以节度性作为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不断反馈控制,提高整体配置效果。采用某局部地区水资源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散区交互牵引的方法,水资源配置的节度性大大提高,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散区模型 交互牵引 高节度性 水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