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3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Schem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Based on DEA Model for Punjab(Pakistan) 被引量:3
1
作者 Zeeshan Ahmad Meng Ju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2期87-91,共5页
DEA is a nonparametric method used in operation researches and economics field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duction frontier. It has distinct intrinsic which is worth coping with assessment problems with multiple inp... DEA is a nonparametric method used in operation researches and economics field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duction frontier. It has distinct intrinsic which is worth coping with assessment problems with multiple inputs in particular with multiple outputs. This paper used D~ C2 R model of DEA to assess the comparative efficiency of the multiple schem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t the end we chose the most favorable also known as "OPTIMAL" scheme. In addition to this, using some functional insights from DEA model non optimal schemes or less optimal schemes had also been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Assessment and selection of optimal schem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using DEA model gave a greater and better insigh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was the first of such researches in Pakist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linear programming DEA PUNJ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Scheme Sele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Based on DEA Model; Punjab(Pakistan) 被引量:1
2
作者 Zeeshan Ahmad Meng Jun +3 位作者 Muhammad Abdullah Mazhar Nadeem Ishaq Majid Lateef Imran Kh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4期48-52,共5页
This paper used the modern evaluation method of 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assess the comparative efficiency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this among multiple schemes chose the optimal scheme of agricultural prod... This paper used the modern evaluation method of 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assess the comparative efficiency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this among multiple schemes chose the optimal schem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DEA model, we dissected scale advantages of each discretionary scheme or plan. We examined scale advantages of each discretionary scheme, tested profoundly a definitive purpose behind not-DEA efficient, which elucidated the system and methodology to enhance these discretionary plans. At the end, another method had been proposed to rank and select the optimal scheme. The research was important to guide the practice if the mod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was carded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DEA efficient DMU's ranking PUNJ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饲草产业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加亭 撒多文 +1 位作者 邵麟惠 王宗礼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总结了粮改饲政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成效,解读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从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增饲草、增牛羊以及提升饲草科技支撑水平等方面展望了饲草产业发展的前景,为我国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产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结构 粮改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海军 邹银 袁嘉慧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0,共12页
基于2011—2021年的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定量模型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显示,农业经济韧性呈波动增长态势,地区差异性较大并出现多极分化现象;农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分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 基于2011—2021年的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定量模型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显示,农业经济韧性呈波动增长态势,地区差异性较大并出现多极分化现象;农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分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创新显著提高农业经济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农业技术创新通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农业技术创新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较强,而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效果不显著;农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韧性。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立足于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为增强农业经济韧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韧性 技术创新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否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支农再贷款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楚尔鸣 李源 +1 位作者 易雨瑶 李逸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4,共15页
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又是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从支农再贷款的视角,采用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 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又是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从支农再贷款的视角,采用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农再贷款余额每增加1%,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增加1.4%。机制分析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需求侧缓解信贷约束和供给侧改善消费环境两个方面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异质性分析显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资产低、受教育程度低、有社会保障的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效果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支农再贷款工具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支农再贷款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技术对乡村治理结构的重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罗一斌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随着全球农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和人口增长等的多重挑战,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智慧农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然而,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变... 随着全球农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和人口增长等的多重挑战,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智慧农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然而,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也对乡村治理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智慧农业技术如何重塑乡村治理结构,以期为乡村振兴和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乡村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协作。研究的实际贡献在于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推动了智慧农业在乡村治理中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智慧农业技术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和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乡村治理 技术应用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皮侧耳覆土栽培对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7
作者 弥春霞 许澍 +3 位作者 王守现 刘宇 宋庆港 宋爽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5-343,共9页
【目的】探究利用食用真菌覆土栽培模式降低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丰度的可行性。【方法】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覆土栽培模式下土壤细菌中ARG... 【目的】探究利用食用真菌覆土栽培模式降低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丰度的可行性。【方法】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覆土栽培模式下土壤细菌中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丰度,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出菇前后土壤细菌群落差异,并通过网络分析揭示ARGs、MGEs和细菌群落之间的共现模式。【结果】糙皮侧耳覆土栽培后,土壤中ARGs总相对丰度降低34.62%(P<0.01),总绝对丰度降低48.56%(P<0.01),其中氨基糖苷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林肯酰胺类-链阳性菌素类和四环素类ARGs削减效果显著。MGEs总相对丰度下降20.63%,总绝对丰度降低32.99%(P<0.01)。细菌群落结构变化显著(P<0.01),解释了31.50%的ARGs变异,细菌群落结构与MGEs共同解释了8.01%的ARGs变异。【结论】糙皮侧耳菌丝在土壤中的增殖和发育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达到了削减ARGs丰度的效果。利用糙皮侧耳覆土栽培的方法无需高温和发酵处理,实施操作简便,不仅能够降低土壤中ARGs丰度,而且能够正常收获食用的子实体,产生经济效益,为受ARGs污染的农业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污染 农业土壤 食用真菌 微生物群落结构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英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商品蔬菜种植为中心的考察
8
作者 陈立军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于近代兴起的商品蔬菜种植业,是英国摆脱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重要基础。它的兴起与发展,是消费革命与新的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与传统农业相比,商品蔬菜种植业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为种植者带来了财富,... 于近代兴起的商品蔬菜种植业,是英国摆脱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重要基础。它的兴起与发展,是消费革命与新的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与传统农业相比,商品蔬菜种植业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为种植者带来了财富,从而产生了报酬递增效应。通过不断地自我强化,到19世纪末,商品蔬菜种植业实现了规模化和职业化,对近代英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英国商品蔬菜种植业的历史考察,不仅可以深入探究近代英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与路径,而且可以引导我们进一步探讨农业转型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英国 商品蔬菜种植业 传统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影响——基于CLDS数据的分析
9
作者 李道和 龙佩 陈江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4,共10页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小农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强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基于2014年和2016年CLDS两期数据构造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种植结构...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小农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强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基于2014年和2016年CLDS两期数据构造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显著促进粮食生产,使种植结构呈现“趋粮化”特征,在解决样本自选择性偏误、改变样本容量、更换模型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土地转入和非农劳动力转移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与种植结构“趋粮化”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种植结构“趋粮化”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种植结构的影响具有年龄与地区异质性,显著促进60岁以下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户粮食种植决策。据此,提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外包服务市场功能;健全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策略等建议,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社会化服务 种植结构 粮食安全 趋粮化 CLD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0
作者 叶露 梁伟红 +3 位作者 李玉萍 刘燕群 邓春梅 李娜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29-133,共5页
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但并不意味着农业资源会绝对减少。为确定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推动二者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基于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和农业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 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但并不意味着农业资源会绝对减少。为确定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推动二者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基于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和农业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省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农业经济受产业结构升级冲击后第一期开始上升,第四期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产业结构升级序列有助于预测农业经济增长序列,可以解释农业经济增长约76%的变动方差。研究结果可为海南省民族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增长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的原型类型及结构特征
11
作者 程志宇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9,共15页
原型化策略有利于品牌讲好故事,建立消费者价值。故事原型存在文化差异,中国农产品品牌与其来源地文化背景紧密关联,需总结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类型,以便讲好品牌故事,提高营销效果。选取典型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对这些品牌的代表性... 原型化策略有利于品牌讲好故事,建立消费者价值。故事原型存在文化差异,中国农产品品牌与其来源地文化背景紧密关联,需总结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类型,以便讲好品牌故事,提高营销效果。选取典型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对这些品牌的代表性品牌故事文本进行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抽象出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构建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模型。从模型看出,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由“延续生命”“生产革命”和“英雄崛起”等为核心的6大类17个故事原型及其变形,按照“导入情境”“问题出现”“对抗过程”和“问题解决”的叙事结构组合而成,具有“天人合一”“阴阳对反”和“循环往复”等特点。中国农产品品牌可结合品牌故事主题,优选核心故事原型类型,优化故事原型组合结构,讲好品牌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 品牌故事 故事原型 叙事结构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农产品区域品牌:作用机制与路径研究
12
作者 熊曦 宁泷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1,共8页
依据2013—2022年中国83个农产品主产区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与中介效应模型,系统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通过质量追溯、市场扩展与文化赋能直接提升品牌价值,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形成... 依据2013—2022年中国83个农产品主产区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与中介效应模型,系统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通过质量追溯、市场扩展与文化赋能直接提升品牌价值,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形成双重传导路径,正向效应突出且稳定性强。鉴于此,应加强数字基础建设差异化布局,以推动产业链数字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产融合),并完善人才培育与数据共享机制,从而为农产品区域品牌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产品区域品牌 产业结构优化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红 万丽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8-295,304,共9页
为深入探究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程度,基于我国2005—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分析我国农业全... 为深入探究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程度,基于我国2005—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分析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进趋势及县域差异,进一步结合基准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动力源泉主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全国趋势基本一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幅作用存在差异;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则分别减少0.26、0.22和0.43个单位。因此,应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增强规模效率潜能,因地制宜施策,促进农业资源配置和要素合理流动,进而推动农业实现可持续和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模型 基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无人机结构拓扑优化与增材制造研究
14
作者 卞青青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7-201,共5页
为了提高无人机载重、减少整体质量、实现机身轻量化设计,以农用无人机机翼为研究对象,基于围绕增材制造的核心拓扑结构折叠固化的薄复合材料壳,采用类似桁架的内部结构和折叠的薄复合材料壳进行制造,实现高度复杂且无需模具的无人机结... 为了提高无人机载重、减少整体质量、实现机身轻量化设计,以农用无人机机翼为研究对象,基于围绕增材制造的核心拓扑结构折叠固化的薄复合材料壳,采用类似桁架的内部结构和折叠的薄复合材料壳进行制造,实现高度复杂且无需模具的无人机结构。通过优化设计和增材制造的结合,成功提高了农用无人机的载重能力和续航能力。机翼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和模拟结果的吻合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可为农用无人机结构的拓扑优化和增材制造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无人机 结构拓扑优化 增材制造 性能改进 载重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增收的中介效应分析
15
作者 刘威 王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7-865,共9页
【目的】探讨新质生产力是否以及如何促进粮食生产安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考察新质生产力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粮食生产... 【目的】探讨新质生产力是否以及如何促进粮食生产安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考察新质生产力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且该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粮食安全高水平地区>低水平地区,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地区>低水平地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在新质生产力促进粮食生产安全中具有中介效应。门槛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受到农地经营规模单一门槛影响,且促进作用在跨越门槛值后边际递减。【结论】强化对粮食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支持,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的中介传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粮食安全 农业产业结构 农户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特点、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大食物观视角下的分析
16
作者 张淑静 燕子笑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9,共12页
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结构一定程度上符合大食物观背景下的食物消费结构。研究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问题对于支撑中国大食物观和促进中欧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增速较快且有巨大发展潜力,其中绝大部分是非粮食物进口,... 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结构一定程度上符合大食物观背景下的食物消费结构。研究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问题对于支撑中国大食物观和促进中欧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增速较快且有巨大发展潜力,其中绝大部分是非粮食物进口,粮食进口占比很小。中国关税与非关税政策、粮食安全政策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远大于对非农产品进口的限制,不断升级的食物消费结构对肉奶酒等高品质欧盟特色食物进口的需求拉动作用很大。中国需要在严格控制口粮进口的前提下酌情增加饲料粮进口,继续增加高品质非粮食物进口,提高农产品进口管控灵活度,建立健全以国内高质量循环为主、国际循环为辅的食物安全综合保障体系,鼓励并支持食品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贸易 农产品进口 大食物观 消费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时间与收入双重视角
17
作者 汪兴东 肖丹 +1 位作者 刘庚 张广来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7-317,共11页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扩大农村内需,提升农村消费品质。在构建理论经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扩大农村内需,提升农村消费品质。在构建理论经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的消费结构升级,且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挤出”农业生产时间后,会通过时间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条路径影响农户的消费结构升级,且时间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中部与西部地区更为明显,且在教育水平与健康水平更高的农户群体中影响更为显著。据此提出,应持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的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挤出农业生产时间配置到闲暇与非农就业,以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提升农村消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 消费结构升级 时间配置 非农收入 闲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建驱动农业经济韧性提升: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聂书承 王桂霞 钟凤英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基建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新基建显著提升农业经济韧性,且主要是信息基建和创新基建产生赋能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新基建可以通过促进农业...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基建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新基建显著提升农业经济韧性,且主要是信息基建和创新基建产生赋能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新基建可以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两个渠道提升农业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东部、中部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新基建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基建对农业经济韧性的驱动作用呈现边际效益递增的网络效应。据此,建议积极推动技术接入和信息共享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鼓励农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扶持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发展新业态,逐步强化农业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农业经济韧性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产业结构 网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RCEP成员国主要热带农产品贸易竞合关系及优化对策
19
作者 张慧坚 刘顺星 黄浩伦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38-152,共15页
【目的】深入探讨热带农产品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为加强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在热带农业贸易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建议。通过系统分析,揭示各成员国在热带农产品领域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促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贸易互利共赢... 【目的】深入探讨热带农产品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为加强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在热带农业贸易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建议。通过系统分析,揭示各成员国在热带农产品领域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促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贸易互利共赢。【方法】基于2014—2023年的15个国家数据,对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在主要热带农产品方面的贸易现状进行细致梳理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结合度指数(TII)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等分析指标,研究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近年来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在热带农产品贸易方面呈现出明显的逆差扩大趋势,从2014年的86.84亿美元扩大至2023年的152.7亿美元,中国的RCA指数一直在0.1左右,反映出中国热带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不足。而且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结合度存在不平衡现象,中国与澳大利亚、泰国、韩国、越南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在2014—2023年间一直保持在1.0以上,与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TII指数小于1.0。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热带农产品贸易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互补性,TCI指数均在1.0以上。【结论】为有效促进中国与RCEP成员国在主要热带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建议优化热带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出口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积极调整热带农产品产业和贸易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贸易多元化;推进热带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能和抗风险能力;加强热带农业技术合作与交流,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提升中国热带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国家 热带农产品贸易 贸易竞争与合作 贸易互补性 贸易发展潜力 贸易格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履式草方格铺设机器人的设计及分析
20
作者 刘林 孙守义 +1 位作者 刘源远 邓钢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2期75-79,85,共6页
荒漠化严重影响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发展,我国作为荒漠化严重的国家,急需高效治理手段。传统的草方格沙障铺设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大规模治理需求。因此,开发自动化草方格铺设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铺设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荒漠化严重影响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发展,我国作为荒漠化严重的国家,急需高效治理手段。传统的草方格沙障铺设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大规模治理需求。因此,开发自动化草方格铺设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铺设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设计了轮履式草方格铺设机器人。通过对比不同运动结构,选择轮履式底盘,结合轮式和履带式优点,提高越障能力和地形适应性。铺设机构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草帘铺设和剪切,电推杆完成压紧作业。硬件采用TC264D核心板,构建了完整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作业。实验在不同地形条件下验证了机器人的性能。实验表明,机器人在砾石地上的平均通过速度为0.125 m/s,展现出良好的越障能力。在沙地、粘土和砾石地上,自动播撒种子成功率均达92%,自动化功能可靠。尽管粘土地上铺设成功率略低(88%),但整体性能出色。未来将优化在复杂地形上的铺设效率和播撒功能,推动草沙障铺设机械向功能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荒漠化治理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农业用地 轮履式草方格铺设机器人 越障能力 减速电机 横向铺设结构 纵向铺设结构 自动化 嵌入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