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瘀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勇明 吕晓东 +6 位作者 庞立健 臧凝子 王靖宇 王佳然 梁元钰 邹吉宇 郑钰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3,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慢性纤维化致死性间质性肺疾病,目前除肺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活化、病理性血管新生等方面讨论IPF发病机制。中医理论认...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慢性纤维化致死性间质性肺疾病,目前除肺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活化、病理性血管新生等方面讨论IPF发病机制。中医理论认为“瘀”贯穿于IPF病程始终,故将活血化瘀法确立为治疗IPF的重要方法,结合益气、养阴、祛痰等治法。研究发现从瘀论治对IPF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从瘀论治IPF主要通过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干预血小板活化、减少血管新生等多重机制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从中医学和对现代医学IPF之“瘀”的认识、从瘀论治IPF相关治法和现代生物学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揭示从瘀论治IPF的科学内涵,同时为丰富中医治瘀方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血瘀 活血化瘀 生物学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
作者 王新志 高颖 +5 位作者 周红霞 王菁婧 宋研博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起草组 荆志伟 赵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8-258,共11页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CH)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中医药在ICH治疗方面的特色优势,对ICH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活血化瘀法治疗ICH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但是目前对其临床应用安全性仍存在不同声音,对临床...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CH)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中医药在ICH治疗方面的特色优势,对ICH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活血化瘀法治疗ICH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但是目前对其临床应用安全性仍存在不同声音,对临床常用的治疗ICH的活血化瘀治法及其方药,以及具体应用原则、应用时机等方面尚缺乏规范的指导和建议。共识文件遵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通过系列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研、名义组法等,在充分总结临床医生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循证证据,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共集中解决了临床广泛关注的17个共识问题,明确了活血化瘀法治疗ICH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禁忌、常用方药、优势环节、应用原则与时机、安全性问题等,旨在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ICH提供指导和参考,以提高临床疗效,避免安全风险,促进临床受益。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师在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ICH时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专家共识 脑出血 循证医学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视角探析“血不利则为水”的辨治
3
作者 谭辉 刘宝利 许钒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3-627,632,共6页
“血不利则为水”是张机对于血瘀水停病机的重要概括。血瘀则水不通,水留则血不行,血与水俱为有形之阴,邪之有形则碍气乏动,邪之为阴则耗阳难蒸。阳与气皆属无形之阳,气之推动、阳之蒸化既趋于无力,必使血、水诸阴者无推而成瘀,失温而成... “血不利则为水”是张机对于血瘀水停病机的重要概括。血瘀则水不通,水留则血不行,血与水俱为有形之阴,邪之有形则碍气乏动,邪之为阴则耗阳难蒸。阳与气皆属无形之阳,气之推动、阳之蒸化既趋于无力,必使血、水诸阴者无推而成瘀,失温而成凝,终致“阳气虚-瘀水并-癥积成”之互因互致的病理结果。张机法“津血同源”之义,从血与水的生理病理关系辨治临证水肿诸证的开创性论述,深刻影响了后世以活血通络利水、温阳活血利水、益气活血利水、温阳化积利水等“虚-瘀-水”并治诸法用于多种水肿病的治疗。而对于“血不利则为水”的现代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多从线性思维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去探讨,未能体现“活血、利水、温阳”等中医综合治法的多层次、多靶点、交联与动态的作用特点,并且与中医秉承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不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不利则为水 水肿 瘀血 瘀水互结 阳虚癥积 辨证论治 活血利水 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瘀毒”理论探析铁死亡与冠心病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4
作者 沈月红 裴可 +2 位作者 汪树林 王新东 沈建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8-1172,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心肌缺血损伤是其持续发生的病理改变。铁死亡是一种非凋亡性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参与了冠心病心肌损伤的病理发展。中医学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独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心肌缺血损伤是其持续发生的病理改变。铁死亡是一种非凋亡性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参与了冠心病心肌损伤的病理发展。中医学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独到,铁死亡的发病特点及其加重冠心病心肌损伤的机制符合中医“瘀毒互结”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和药理学对铁死亡和冠心病的深入研究,以“瘀毒”理论为着眼点探讨铁死亡与冠心病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挖掘冠心病心肌铁死亡的中医内涵,阐述活血解毒中药治疗心肌铁死亡损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铁死亡 代谢机制 瘀毒 病机内涵 活血解毒 中医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堃教授运用补肾活血法辨治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经验
5
作者 马堃 钟观兰 +4 位作者 王越 张涵 罗洁 李佳妮 孙立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HA)是一种排除下丘脑、垂体的器质性病变,多发于年轻女性的中枢性闭经,特征为循环中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和低雌激素水平。马堃教授认为FHA属于排卵障碍性疾病,发病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密切相关,以肾虚血瘀为主... 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HA)是一种排除下丘脑、垂体的器质性病变,多发于年轻女性的中枢性闭经,特征为循环中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和低雌激素水平。马堃教授认为FHA属于排卵障碍性疾病,发病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密切相关,以肾虚血瘀为主要病理过程,以肾精不足,冲任不充为基本病机,瘀血阻络,胞脉不通贯穿始终。临证治疗以补肾益精,充养冲任为基本治法,用药须注意平补肾中阴阳,使肾中精气旺盛,善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配伍行气、温阳之法以活血化瘀,通利胞脉,兼以疏肝健脾,调和气血,并根据月经周期的气血阴阳变化情况,分期论治,调理冲任。卵泡期以经验方补肾促卵方补肾益精,活血通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出,黄体期以寿胎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减补肾益精,活血调经,随症加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下丘脑闭经 肾虚血瘀 补肾益精 活血化瘀 补肾促卵方 分期论治 @马堃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谷远洋 梅伟 殷松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总结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理论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正气亏虚抗邪能力减弱,风、寒、湿邪侵袭,邪恋瘀阻,久病入络,夹湿夹痰,血瘀血虚,互为因果。从瘀论治退... 总结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理论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正气亏虚抗邪能力减弱,风、寒、湿邪侵袭,邪恋瘀阻,久病入络,夹湿夹痰,血瘀血虚,互为因果。从瘀论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以祛瘀生新为其治疗大法,养血活血并重,临床应用时将其分为瘀前期、瘀滞期、瘀后期,分别以祛邪通络、行气活血、培补肝肾为治则治法,将活血化瘀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致衰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骨痹 祛瘀生新 养血活血 周福贻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向积伟 张志雄 +4 位作者 陈星 周兴茂 桑莉莉 吴俊哲 苏培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目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相关性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系统综述性文章报道。本文通过对该研究方向进行系统性综述,以期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在基础以及临床防治OP方面提供新... 目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相关性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系统综述性文章报道。本文通过对该研究方向进行系统性综述,以期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在基础以及临床防治OP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通过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以“骨质疏松”“骨痿”“血瘀”“瘀血”“osteoprosis”“traditional medicine”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中英文等为主题词,检索近五年来活血化瘀类中药与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方面的研究,最后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以“虚瘀”为核心的OP中医发病机制理论探讨、中药复方对血瘀型OP的防治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单体,通过现代相关生物分子通路和铁代谢机制,从抑制氧化应激、降低破骨细胞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双向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这四个方向防治OP,是目前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的三大方向。结论目前活血化瘀类中药单体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较少。后期对于“活血化瘀类中药单体”防治OP的研究可以与现代纳米材料或其他领域新材料相结合,发展新型药物载体,更新药物递送途径,实现药物最佳疗效的发挥,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活血化瘀 骨质疏松症 血瘀证 中药单体: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心同治”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天地人三才”诊疗
8
作者 周凯龙 刘陆阳 +7 位作者 苏克雷 李汇博 孙月 顾晓通 梁帅 仲伟伟 杨漪 孙慧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199,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常见的共病状态,呈进行性发展,也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形成的关键环节。中医药治疗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和不良反应小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常见的共病状态,呈进行性发展,也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形成的关键环节。中医药治疗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和不良反应小的优势。稳定期是决定疾病预后转归的关键。张仲景首创“心肺同治”之法,程玠基于前人经验提出“心肺同归一治”的学术思想,“肺心同治”是“心肺一体观”的具化,蕴含着深刻的标本兼治和既病防变思维。基于肺心经络相连,共司气血;肺心同位上焦,阴阳相应;肺心统于宗气,相系营卫的生理学基础,阐明肺心不足、痰瘀内生是COPD稳定期合并PH的核心病机,施以气血同调、温运阳气、培补宗气的“天地人三才”治法,以期为COPD稳定期合并PH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同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气血同调 温阳化饮 活血化瘀 天地人三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的当归化学成分鉴定及活血作用机制
9
作者 焦文星 魏江霞 +3 位作者 郭晶晶 杨志军 杨锡仓 杨秀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目的研究当归的化学成分及其活血作用机制。方法UPLC-Q-TOF-MS鉴定化学成分;观察大鼠证侯学和心脏病理切片变化;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蛋白质组学。结果当归共鉴定出270个化合物;给药后,大鼠弓背、耸毛,蜷缩少动,爪尾部紫暗,耳缘及鼻唇发... 目的研究当归的化学成分及其活血作用机制。方法UPLC-Q-TOF-MS鉴定化学成分;观察大鼠证侯学和心脏病理切片变化;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蛋白质组学。结果当归共鉴定出270个化合物;给药后,大鼠弓背、耸毛,蜷缩少动,爪尾部紫暗,耳缘及鼻唇发白,饮水、进食量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等证候有很大改善;心肌纤维排列轻度紊乱,较模型组紧密,心肌纤维较窄,接近正常,周围可见轻度水肿、渗出,炎性细胞浸润;颈总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左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P<0.05)。共筛选出62个差异蛋白,GO功能集中在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蛋白结合和蛋白水解的负调节等,KEGG通路富集在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白细胞经内皮细胞迁移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当归可能是通过蛋白的表达,调控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及血管平滑肌收缩等信号通路达到补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化学成分 蛋白质组学 急性血瘀证 活血作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急性踝关节扭伤肿胀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章继刚 王德伟 +1 位作者 陈海燕 雷小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急性踝关节扭伤肿胀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自2020年2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54例为观察组,采用...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急性踝关节扭伤肿胀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自2020年2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54例为观察组,采用自拟活血化瘀水方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另54例为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踝关节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踝关节功能状况[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变化及治疗后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和AOF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IL-1β、IL-6和TNF-ɑ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如疼痛改善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ESW治疗急性踝关节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冲击波治疗 急性踝关节扭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
11
作者 唐木聪 卢泳 +5 位作者 甘国兴 邓桂珠 龙国斌 宋飞 陈小锐 陈海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142,共9页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选择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急性血瘀大鼠模型,以凝血...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选择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急性血瘀大鼠模型,以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方法炮制后益母草中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略有下降,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含量明显下降;不同方法炮制后益母草能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本研究表明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较小,对黄酮类成分的影响较大;不同炮制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增强益母草的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方法 益母草 化学成分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瑜善 冯晓桃 邢楠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9,共8页
瘀血贯穿于脂质代谢紊乱发展全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瘀血阻滞是脂质代谢紊乱重要病机。从瘀论治能有效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其潜在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肠道脂质消化吸收、增加脂质排泄;限制肝脏和脂肪组织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 瘀血贯穿于脂质代谢紊乱发展全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瘀血阻滞是脂质代谢紊乱重要病机。从瘀论治能有效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其潜在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肠道脂质消化吸收、增加脂质排泄;限制肝脏和脂肪组织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利用和白色脂肪棕色化,减轻脂质沉积;调控肝脏、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等脂质转运和血脂运输,减少细胞脂质含量。此外,从瘀论治还能通过以下途径改善包括肝脏、脂肪组织在内的脂质代谢: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肠道渗透性和恢复肠壁完整性;通过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等途径而抗氧化;调节免疫细胞、抑制炎症细胞趋化和极化、控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κB,NF-κB)信号通路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而改善炎症反应;通过改善自噬而影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探讨有关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理作用机制,这将有助于为临床推广应用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提供新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 血瘀证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血化瘀理论”针刺联合汤剂辅助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永前 白会丽 李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活血化瘀理论”针刺联合汤剂辅助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 目的探究基于“活血化瘀理论”针刺联合汤剂辅助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汤剂合“活血化瘀理论”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0%(93/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82/100)(χ^(2)=5.531,P=0.019)。观察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4/100),略低于对照组7.00%(7/100),但两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6,P=0.352)。结论基于“活血化瘀理论”针刺联合汤剂辅助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和提升患者临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理论 针刺 汤剂 辅助 急性脑梗死 溶栓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89
14
作者 李伟霞 黄美艳 +5 位作者 唐于平 郭建明 尚尔鑫 刘欣 钱大玮 段金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筛选出最适宜评价活血化瘀药物的急性血瘀模型。方法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不同水平的盐酸肾上腺素剂量、冰浴时间、取血时间和大鼠性别进行排列组合,得到不同的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造模方法,... 目的通过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筛选出最适宜评价活血化瘀药物的急性血瘀模型。方法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不同水平的盐酸肾上腺素剂量、冰浴时间、取血时间和大鼠性别进行排列组合,得到不同的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造模方法,以血液流变学为检测指标,优选最佳的急性血瘀模型,并对最优模型灌胃给药佛手散和阳性对照药复方丹参滴丸及阿司匹林来评价活血化瘀药物对该模型的改善作用。结果♀大鼠皮下注射0.8 mg.kg-1盐酸肾上腺素、冰浴时间4 min、最后一次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后间隔12 h取血为最优模型。佛手散、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对最优模型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结论盐酸肾上腺素剂量、冰浴时间、取血时间和大鼠性别等因素是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能否成功复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实验设计时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模型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盐酸肾上腺素剂量 冰浴时间 取血时间 大鼠性别 急性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活血中药对ApoE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53
15
作者 文川 徐浩 +3 位作者 黄启福 陈可冀 李萍 盛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4-867,共4页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观察几种常用活血中药丹参、赤芍、川芎、三七、桃仁和酒大黄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主动脉根部,取4个切面,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斑块面积、血管横截面积、...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观察几种常用活血中药丹参、赤芍、川芎、三七、桃仁和酒大黄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主动脉根部,取4个切面,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斑块面积、血管横截面积、脂质中心面积、胶原面积,最小纤维帽厚度,计算校正斑块面积(斑块面积/血管横截面积)及脂质中心面积占斑块面积百分比,校正胶原面积(胶原面积/血管横截面积)。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酒大黄组可显著降低经血管横截面积校正以后的斑块面积;丹参组、桃仁组和酒大黄组可明显减少脂质中心面积及脂质中心在AS斑块中的百分比(P<0.05,P<0.01);三七组亦可明显减少脂质中心在AS斑块中的百分比(P<0.05)。赤芍组、川芎组、桃仁组和酒大黄组的最小纤维帽较厚(P<0.05,P<0.01)。结论提示上述活血中药可能干预ApoE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结构,稳定斑块,其作用与上述各味中药活血化瘀功效强弱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对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被引量:59
16
作者 刘剑刚 谢雁鸣 +2 位作者 徐哲 赵晋宁 邓文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6-49,24,共5页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胶囊对大鼠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对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利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造成大鼠“血瘀”模型,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血液黏度、红细胞功能、血小板聚集、粘附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和...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胶囊对大鼠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对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利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造成大鼠“血瘀”模型,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血液黏度、红细胞功能、血小板聚集、粘附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利用维甲酸造成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骨碎补总黄酮胶囊具有降低大鼠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碎补总黄酮对肾上腺素造成大鼠微动脉收缩具有抑制作用,并抑制微动脉血流的减慢,使血流状态得到改善;并提高大鼠的骨密度含量,提高大鼠的血钙浓度。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能促进微循环的血流,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有良好的预防和改善的作用;具有升高大鼠的骨密度和提高血钙含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骨质疏松症 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血竭总酚活血化瘀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及初步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芳 戴荣继 +2 位作者 邓玉林 刘秀洁 吕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0,共3页
应用Discovery Studio虚拟筛选软件,以凝血酶为受体,对龙血竭总酚活血化瘀有效成分进行了虚拟筛选.虚拟筛选确定的受试成分对体外凝血酶活性的影响数据表明,计算机辅助虚拟筛选结果与体外药理实验结果基本符合.受试成分龙血素A、龙血素... 应用Discovery Studio虚拟筛选软件,以凝血酶为受体,对龙血竭总酚活血化瘀有效成分进行了虚拟筛选.虚拟筛选确定的受试成分对体外凝血酶活性的影响数据表明,计算机辅助虚拟筛选结果与体外药理实验结果基本符合.受试成分龙血素A、龙血素B、龙血素C、7-羟基-4′-甲氧基黄烷、4′,7-二羟基高异黄烷能抑制体外凝血酶活性,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 活血化瘀 虚拟筛选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菝葜三种提取物活血化瘀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吕永宁 陈东生 +1 位作者 付磊 李玉倩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 :研究菝葜的活血化瘀药理作用。方法 :菝葜水煎液 ( )、正丁醇萃取物 ( )、正丁醇萃取剩余物 ( )高 ( 1 0 0 g/kg)、低 ( 5 0 g/kg)剂量对小白鼠灌胃给药 7d后 ,眼眶取血 ,采用凝固比浊法测定 APTT、PT,采用 derive法测定 F... 目的 :研究菝葜的活血化瘀药理作用。方法 :菝葜水煎液 ( )、正丁醇萃取物 ( )、正丁醇萃取剩余物 ( )高 ( 1 0 0 g/kg)、低 ( 5 0 g/kg)剂量对小白鼠灌胃给药 7d后 ,眼眶取血 ,采用凝固比浊法测定 APTT、PT,采用 derive法测定 FIB;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数 ,采用比浊法体外测定 、 、 对人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Ma、M1 、V1 的影响。结果 :1 0 0 g/kg剂量的 和 能显著延长 APTT( P<0 .0 5 ) ,5 0~ 1 0 0 g/kg剂量的 能使 FIB显著增加 ( P<0 .0 5 ) ,而 5 0 g/kg剂量的 能使 FIB显著减少 ( P<0 .0 5 )。稀释 8倍后的 和 能抑制体外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特别是对 V1 的影响更显著 ( P<0 .0 1 ) ,但三者对血小板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菝葜具有明显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延长内源性凝血时间及影响纤维蛋白原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菝葜 活血化瘀 药理作用 植物药 中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俊岩 郑思成 +7 位作者 何信用 陈文娜 杨芳 张林 宋囡 杜莹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47-2650,共4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应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k),万方数据库,纳入运用益气、活血、化瘀...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应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k),万方数据库,纳入运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中2种及以上为主要治疗方法,以中药为主要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或中成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并结合全文,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以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为主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0,95%Cl=[2.43,4.76],Z=7.15,P〈0.000 01);在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方面,以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为主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OR=2.61,95%Cl=[1.75,3.89],Z=4.69,P〈0.000 01)。结论: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水平由于常规疗法,但本次纳入的文献质量一般,本次分析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进一步进行合理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化瘀祛痰 冠心病心绞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种活血化瘀中药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淑美 徐晓玉 +2 位作者 陈伟海 季业伟 叶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01-403,407,共4页
目的: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CAM)法从26种活血化瘀中药中初筛血管生成抑制剂。方法:试验组分别为26种活血化瘀中药,所用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溶解成饱和溶液,汤剂制成含生药2g/ml的水煎醇沉液,注射液、... 目的: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CAM)法从26种活血化瘀中药中初筛血管生成抑制剂。方法:试验组分别为26种活血化瘀中药,所用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溶解成饱和溶液,汤剂制成含生药2g/ml的水煎醇沉液,注射液、口服液、膏剂用原药物浓度。种鸡蛋孵化7天,建立CAM模型,按20μl胚加药液于明胶海绵载体上,每日1次,连续3天。孵化第10天,计数CAM载体周围5mm的血管分支点。结果:15种活血化瘀中药CAM的血管分支点数量降低(P<0.05)。结论:榄香烯乳剂、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注射用阿魏酸钠、雷公藤多苷片、火把花根片、祖师麻片、复方斑蝥胶囊、大黄广廿灬虫虫丸、大活络丸、复方丹参滴丸、七厘散、活血通脉片、三棱丸及桃红四物汤Ⅱ号具有抑制CAM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中药 抗血管生成 鸡胚绒毛尿囊膜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