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首剂肝素ACT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冯婕 鲍志鹏 +6 位作者 周丽华 赵雅凡 宋雯 周燕 陈思彤 渠强 何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5-1722,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给予首剂肝素30 min后测得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30 min-AC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行导管射频消融... 目的:建立并验证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给予首剂肝素30 min后测得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30 min-AC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 090例,以3∶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比较其基线特征。通过LASSO回归及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30 min-ACT的因素,据此建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30 min-ACT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果。结果:多因素结果分析提示卒中史、华法林、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基础ACT、基础ACT^(2)、首剂肝素剂量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首剂肝素ACT的独立预测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训练集65.9%,测试集74.6%)和较高的灵敏度(训练集77.4%,测试集83.0%)。结论:根据卒中史、华法林、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基础ACT、基础ACT^(2)、首剂肝素剂量构建的30 min-ACT列线图模型可以预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首剂肝素的抗凝效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肝素抗凝 首剂肝素act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2
作者 阳富强 李皓腾 +1 位作者 高云 安百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0-244,250,共6页
为探究高校大学生心理因素对实验室本质安全的影响及个人不安全行为诱发机制,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为理论框架,提出包含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设路径,构建完整的JD-R模型。通过对某高校192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AMOS数据... 为探究高校大学生心理因素对实验室本质安全的影响及个人不安全行为诱发机制,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为理论框架,提出包含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设路径,构建完整的JD-R模型。通过对某高校192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AMO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学业需求作为损耗因素负向影响实验室安全管理,学习资源作为激励因素正向影响实验室安全管理。基于此,提出了“降损增激”双过程提升策略,以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不安全行为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损耗因素 激励因素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对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傅贵 薛宇敬阳 +1 位作者 佟瑞鹏 栗继祖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不安全动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明确和统一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及判定标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梳理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建立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应关系,并以实际事故为... 不安全动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明确和统一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及判定标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梳理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建立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应关系,并以实际事故为例论述对应关系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HFACS定义的不安全动作可以通过对应关系与24Model定义的不安全动作相对应;所建立的对应关系统一了不安全动作的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 对比分析 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 不安全动作 事故致因模型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以新闻图像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宁海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3-167,共5页
图像在现代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看似简单明了,实际上却是一种文化表征,隐含着不少"迷思",把握起来并不容易。本文将图像作为文本,基于符号学理论和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提出了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即从吸引... 图像在现代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看似简单明了,实际上却是一种文化表征,隐含着不少"迷思",把握起来并不容易。本文将图像作为文本,基于符号学理论和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提出了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即从吸引注意(Attention)、引向内容(Content)、展现主题(Theme)和积淀为符号(Symbolic)四个层面来解析视觉传播机制,从而在一般意义上揭示了图像从视知觉形式层面到文化意义层面的传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图像 视觉说服 actS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CS与24 Model:不安全动作原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建豪 傅贵 +1 位作者 闫明伟 项原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590,共5页
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分类与识别尚未有统一标准,这给事故分析与预防带来许多困难。基于此,对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 Model中的不安全动作层面进行对比研究。在不安全动作对应方面:HFACS中的不安全动作均能对应到24 Model中的不... 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分类与识别尚未有统一标准,这给事故分析与预防带来许多困难。基于此,对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 Model中的不安全动作层面进行对比研究。在不安全动作对应方面:HFACS中的不安全动作均能对应到24 Model中的不安全动作,但HFACS没有涉及24 Model中不违章、未引起事故但高风险的不安全动作,因而无法实现事前预防。在间接原因对应方面,HFACS中不安全动作的产生原因均可与24 Model中的1个或多个间接原因相对应;HFACS中不安全动作的产生涉及较多生理、心理层面的原因,而考虑到实用性原则,24 Model暂未给出该两方面原因的具体分类方法。在不安全动作发出者方面:24 Model涉及组织内各层级人员,而HFACS仅指一线员工。在实际应用方面:两种模型均可用于不安全动作原因的统计分析;24 Model给出的不安全动作分类范围较HFACS广,在事故分析时所受局限性小,但易造成不安全动作遗漏;在用24 Model进行不安全动作分析时,应尽量细化动作分类及分析的深入程度,以及动作发出者的员工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HFACS 24 model 不安全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ACT-R认知行为建模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雁飞 吴朝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57-1662,共6页
采用认知行为建模方法,建立符合真实驾驶认知行为的认知模型并应用于车辆辅助驾驶系统,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基于对交通安全及驾驶行为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阐明认知科学是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理论,以及驾驶认知行为建模是驾驶任... 采用认知行为建模方法,建立符合真实驾驶认知行为的认知模型并应用于车辆辅助驾驶系统,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基于对交通安全及驾驶行为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阐明认知科学是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理论,以及驾驶认知行为建模是驾驶任务研究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典型认知体系结构的比较和对ACT-R及其研究的分析,提出了认知体系驾驶认知行为建模方法;借助ACT-R建模工具,以高速公路驾驶超车认知行为为例,基于模型的驾驶行为预测以及基于实验的模型有效性验证,证明了认知行为建模方法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和灵活性.通过对认知体系驾驶行为建模的优势分析表明,交通安全领域驾驶认知行为建模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建立起来并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建模 认知体系 ac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段论关系结构的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7
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3 位作者 吴成国 周戎星 崔毅 白夏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2-69,共8页
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是沟通水资源安全风险理论认识与防御实践的桥梁,科学、合理、有效的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一直是水资源安全风险防御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难点。在分析由水资源安全致险因子危险性、孕险环境孕险性、... 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是沟通水资源安全风险理论认识与防御实践的桥梁,科学、合理、有效的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一直是水资源安全风险防御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难点。在分析由水资源安全致险因子危险性、孕险环境孕险性、抗险措施抗险性、承险体脆弱性和水资源安全损失风险5个子系统及其指标作用关系形成的区域水资源安全风险传导关系结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测度的确定,定性指标定量化,单指标评价函数、评价指标权重和综合指标评价函数的确定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分析等区域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方法系统要素中评价对象a、评价指标b和评价目标c分别对应亚里士多德三段论逻辑结构中的小项、中项和大项,由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组成的评价论据关系ab、评价指标和评价目标组成的评价论证关系bc、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组成的评价结果关系ac,分别对应亚里士多德三段论逻辑关系结构中的小前提、大前提和结论关系,区域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底层逻辑就是完整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逻辑推理过程,评价论据关系ab、评价论证关系bc和评价结果关系ac组成了该逻辑推理过程的三段论关系结构。通过ab与bc的关系合成作用ac=ab@bc,既可实现三段论推理、得到评价结果关系ac,进行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实证分析,又可检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形成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过程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戴明循环。通过不断更新、完善评价方法,可为不断深化上述基于三段论关系结构的区域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提供普适的研究途径,在资源环境风险评价及其他相关评价方法构建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风险评价方法 建模方法 三段论关系结构 PDCA戴明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ACT)理论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佟瑞鹏 王彪 +2 位作者 孙宁昊 胡向阳 王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29,共6页
为减少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提高现场作业安全绩效,以案例教学和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为指导,结合策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理论,构建以事故-原因-培训(ACT)为关系链的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亦称ACT安全培训法。该方法将... 为减少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提高现场作业安全绩效,以案例教学和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为指导,结合策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理论,构建以事故-原因-培训(ACT)为关系链的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亦称ACT安全培训法。该方法将事故案例贯穿培训全程,发挥案例教学优势,利用事故致因24Model追溯导致事故的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不安全因素,基于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以有限空间作业课程培训体系设计实施为例,验证ACT安全培训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参训人员数量及考核成绩均呈整体上升趋势,受训人员参与积极性及学习效果都得到有效提高,验证了ACT安全培训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原因-培训(act)安全培训法 行为追溯 “2-4”模型(24model) 安全管理 安全绩效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UNIFIED INTER-SPHERICAL ACTING OF CONTINENTAL COLLISION OF TIBET PLATEAU
9
作者 Bi Siwe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41-341,共1页
At first, the paper reviews, analyses and discusses uplifting mechanism and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of Tibet plateau. Coal\|bearing strata and coal seam were discovered by surveying and many rocks samples and struc... At first, the paper reviews, analyses and discusses uplifting mechanism and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of Tibet plateau. Coal\|bearing strata and coal seam were discovered by surveying and many rocks samples and structur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which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ing. From all above, the paper has studied strata system, time\|spatial evolution, magma activity and its regularity of continental collision of Tibet plateau and rock’s mechanical featur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paper has also summerized tectonic features, studied geological process by time coordinate and proposed multidisciplinary geological model. The paper has proposed evolutinal model of modern structural stress field in early quaternary, modern structural stress field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xplored geophysical field features and deep structures from man\|mad earthquake, regional gravity field and electrical structures, thus established geophysical field model. In addition, the paper proposed overall dynamic model according to stress field, displacement orientation and velocity restriction condition, indoplate collision to Eurasia.Thoroughly, the paper has studied and stated mechanical system, non\|stability, multibody collision mechanics and mantle plume mechanical model and established mechanical model. Finally, the paper has studied numeral simulation about spheric inter\|acting during continental collision of Tibet plateau, from this, analysed and inferred its evolution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 PLATEAU CONTINENTAL collision UNIFIED inter\|spherical actING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巨噬细胞Act 1表达对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佳 李丽 +3 位作者 黎冰林 卢鑫 王丽京 杨永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本文通过建立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研究巨噬细胞NF-κB活化因子1(nuclear factor kappa B activator 1,Act 1)对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方法以抑制巨噬细胞Act 1表达的小鼠(anti-Act 1)为研究对象,通过尾静脉注射B16-F10细胞诱导肺... 目的本文通过建立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研究巨噬细胞NF-κB活化因子1(nuclear factor kappa B activator 1,Act 1)对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方法以抑制巨噬细胞Act 1表达的小鼠(anti-Act 1)为研究对象,通过尾静脉注射B16-F10细胞诱导肺转移模型,采用HE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的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白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与C57小鼠相比,在尾静脉注射B16-F10细胞20 d后,实验组anti-Act 1小鼠肺组织转移灶面积、数量较少;Ki67、CD45、CD68表达量较低。结论靶向抑制巨噬细胞Act 1表达能够显著减轻黑色素瘤肺转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act 1小鼠 黑色素瘤 肺转移模型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作用液压打桩锤液压系统建模及动态特性研究
11
作者 冯小星 李泽 +3 位作者 梅卫东 季鹏 彭熙伟 张百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78-183,共6页
针对液压打桩锤打击过程中流量、压力动态变化较大及流量、压力的非线性耦合特性,建立双作用液压打桩锤液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法求解液压打桩锤运动的动力学模型,以超大型液压打桩锤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液压系统参数匹配对锤... 针对液压打桩锤打击过程中流量、压力动态变化较大及流量、压力的非线性耦合特性,建立双作用液压打桩锤液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法求解液压打桩锤运动的动力学模型,以超大型液压打桩锤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液压系统参数匹配对锤芯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匹配蓄能器充气压力、液阻、液压油源流量等关键参数,可优化打桩锤的动态特性,实现打击速度快、系统稳定性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传动 双作用液压打桩锤 动态特性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创新性改革探索与实现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刚 师维 +2 位作者 陈润 琚生根 邱晓幼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29,共4页
针对当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过程中兼顾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优点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并且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的诸多不足,不仅有效地辅助... 针对当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过程中兼顾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优点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并且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的诸多不足,不仅有效地辅助了理论课的学习,更加锻炼了学生文献检索、归纳总结、主导学习的能力,训练了学生工程设计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创新 PBL教育法 模型机 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agent系统的抽象合作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毛新军 赵建民 王怀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7-795,共9页
合作是多agent系统的特征之一 ,研究了具有请求 /服务交互特征的多agent系统的抽象合作模型 ,根据服务请求强度和服务提供方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系统分析并提出了 6种基本抽象合作模型 ,提取了请求、承诺和通知 3个言语行为作为实现合... 合作是多agent系统的特征之一 ,研究了具有请求 /服务交互特征的多agent系统的抽象合作模型 ,根据服务请求强度和服务提供方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系统分析并提出了 6种基本抽象合作模型 ,提取了请求、承诺和通知 3个言语行为作为实现合作的原子通信行为 ,给出这些原子通信行为和抽象合作模型的严格语义定义 ,分析它们的实现机制 ,以描述多agent系统的合作方式和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 多AGENT系统 通信行为 合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贸易、相对收入与污染物排放——基于我国省级单位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红 彭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基于ACT(2001)贸易环境效应模型,采用面板数据SUR估计,对2000—2010年中国省级单位各经济要素的贸易环境效应、不同相对收入地区的贸易环境效应以及不同相对收入情况下由贸易引致的规模、结构、技术和贸易强度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弹性... 基于ACT(2001)贸易环境效应模型,采用面板数据SUR估计,对2000—2010年中国省级单位各经济要素的贸易环境效应、不同相对收入地区的贸易环境效应以及不同相对收入情况下由贸易引致的规模、结构、技术和贸易强度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弹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现行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导致了环境质量的恶化,技术的正效应超过结构的负效应,贸易自由化直接促进了环境水平的提高;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贸易弹性存在较大差异;贸易对收入较低地区的环境影响程度较大,收入较高地区的贸易开放度与环境污染相关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相对收入 污染物排放 SUR估计 ac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固定化细胞法降解含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艳 谭立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2-67,共6页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试验用菌种的固定化细胞制备最优操作条件,并对固定化细胞的降解含酚废水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的降解过程符合Monod模型,且固定化细胞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游离细胞。同时,采用添加硅...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试验用菌种的固定化细胞制备最优操作条件,并对固定化细胞的降解含酚废水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的降解过程符合Monod模型,且固定化细胞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游离细胞。同时,采用添加硅藻土成份和表面化学处理两种方法,对固定化细胞性能的改进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法 废水处理 含酚废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优化部署下的机动目标协同跟踪算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钦 刘峥 +1 位作者 刘韵佛 谢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4-309,共6页
针对资源有限的传感器网络中目标动态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自适应选择跟踪传感器的机动目标协同跟踪算法。首先,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传感器网络能耗与有效覆盖率,进行传感器位置部署;然后,以最大化候选传感器的Rényi信息增... 针对资源有限的传感器网络中目标动态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自适应选择跟踪传感器的机动目标协同跟踪算法。首先,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传感器网络能耗与有效覆盖率,进行传感器位置部署;然后,以最大化候选传感器的Rényi信息增量与最小化传感器间信息传递能耗为适应度函数,采用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自适应选择最佳跟踪传感器组;最后,利用交互多模型粒子滤波对机动目标位置进行估计并进行分布式融合。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在非高斯非线性环境下自适应选择最优跟踪传感器,显著提高目标跟踪精度,降低网络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协同跟踪 信息论 粒子群优化 交互多模型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Agent系统中Agent知识获取的合作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毛新军 陈火旺 刘凤岐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6-262,共7页
Agent的知识是 Agent计算的前提 .在动态、不确定的 Multi- Agent系统中 ,Agent必须具备及时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以求解问题 .现有的知识获取模型不能有效地支持在动态、不确定的 Multi- Agent系统中Agent对知识获取的要求 ,Agent... Agent的知识是 Agent计算的前提 .在动态、不确定的 Multi- Agent系统中 ,Agent必须具备及时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以求解问题 .现有的知识获取模型不能有效地支持在动态、不确定的 Multi- Agent系统中Agent对知识获取的要求 ,Agent的知识获取能力比较有限 .提出一个系统的、用于 Agent知识获取的合作模型KACM( knowledge- acquiring cooperation model)系列 ,包括被动模型、主动终止模型和主动非终止模型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和以分枝时序逻辑为基础的形式化框架 ,讨论了 KACM所涉及的 Agent通信行为 ,分析了 Agent如何响应这些通信行为以完成知识交互 ,定义了各通信行为以及 KACM的满足语义 ,最后讨论了研究工作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 MULTI-AGENT系统 合作模型 知识获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感转译的产品造型设计语言聚类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伟伟 许蕊 +1 位作者 廖轲 魏婷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4,共7页
针对产品造型设计语言感官属性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情感体验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通感转译的产品造型设计语言聚类方法。从设计者编码-用户解码双向角度展开研究,以通感转译认知原理为基础,通觉意象为切入点,关联属性为连接通道,运... 针对产品造型设计语言感官属性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情感体验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通感转译的产品造型设计语言聚类方法。从设计者编码-用户解码双向角度展开研究,以通感转译认知原理为基础,通觉意象为切入点,关联属性为连接通道,运用可感知化映射方法,将通觉意象推演为本觉意象,并提取出本觉产品造型设计语言,结合思维适应性控制(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ACT)模型进行逆向通感验证。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法突破了传统产品造型设计语言感官单向互动的局限与空间限制,对传达途径和获取范围进行拓展,从单一的视觉途径和获取范围扩展到视、触、听、嗅等多感官维度,同时提高了产品情感体验,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情感体验需求,为产品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通感转译 act模型 模糊评价 用户体验 情感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色块的工作流模型挖掘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卫东 戴伟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6-959,共4页
工作流挖掘可以从工作流日志中提取信息以获取工作流模型,但以往的研究得到的工作流模型基本上是基于活动的。首先对URPA模型进行了扩展,得到基于角色块的USPA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角色活动图RAD的工作流模型挖掘算法。该算... 工作流挖掘可以从工作流日志中提取信息以获取工作流模型,但以往的研究得到的工作流模型基本上是基于活动的。首先对URPA模型进行了扩展,得到基于角色块的USPA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角色活动图RAD的工作流模型挖掘算法。该算法利用管理者角色,以角色块结构表示工作流模型,满足US-PA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挖掘 角色 URPA模型 USPA模型 工作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时间配准的雷达融合跟踪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宪伟 方洋旺 +2 位作者 王洪强 王骏烈 王峰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0-843,共4页
针对不同数据率的雷达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型时间配准算法,同时将基于最佳线形无偏估计(BLUE)准则的量测转换算法和交互式多模型(IMM)的滤波方法结合起来,将它们运用在雷达的融合跟踪中。通过仿真跟踪一个机动目标,验证了算法的有... 针对不同数据率的雷达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型时间配准算法,同时将基于最佳线形无偏估计(BLUE)准则的量测转换算法和交互式多模型(IMM)的滤波方法结合起来,将它们运用在雷达的融合跟踪中。通过仿真跟踪一个机动目标,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当雷达采样周期比为4时,单模型配准和多模型配准误差相差不多,相应的融合误差相当;当雷达采样周期比为8时,多模型配准误差较单模型配准误差明显较小,相应的融合误差减小,融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时间配准 雷达融合跟踪 自动信息理论 BLUE准则 交互式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