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TV、MATV技术的车内低频噪声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解建坤 王东方 +1 位作者 苏小平 伍纲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4期145-148,170,共5页
车内低频结构噪声是汽车NVH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判断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降低车内低频噪声水平对于控制车内噪声有着重要意义。运用声传递向量(ATV)技术,对车内低频噪声进行预测仿真,得到场点频响函数并针对该场点进行面板贡献度分析;... 车内低频结构噪声是汽车NVH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判断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降低车内低频噪声水平对于控制车内噪声有着重要意义。运用声传递向量(ATV)技术,对车内低频噪声进行预测仿真,得到场点频响函数并针对该场点进行面板贡献度分析;运用模态声传递向量(MATV)技术,进行车身结构模态贡献量分析,提取贡献较大的模态结果,进而预测对场点声压影响较大的车身结构。经过车身结构改进后,车内低频噪声得到一定程度抑制。为改进车内噪声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车内低频噪声 声传递向量 模态声传递向量 贡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V技术在SF480型柴油机机体结构声辐射预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玉梅 袁文华 潘立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94-1298,共5页
结合有限元法(FEM)和边界元法(BEM),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内燃机噪声辐射的频域特性进行预测分析。其步骤为: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结构动态特性分析;建立机体、曲轴和连杆、活塞等组成整机多体动力学模型,求解传递给机体的各种激励力;采... 结合有限元法(FEM)和边界元法(BEM),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内燃机噪声辐射的频域特性进行预测分析。其步骤为: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结构动态特性分析;建立机体、曲轴和连杆、活塞等组成整机多体动力学模型,求解传递给机体的各种激励力;采用声学分析软件SYSNOISE建立机体的边界元模型,分析其表面振动速度与声场间的声学传递向量(ATV)。研究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其机体裙部是主要噪声辐射部位;辐射声功率级较突出的峰值频率与整机固有频率基本对应,在中高频段其噪声辐射效率比低频段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机体 噪声辐射 声学传递向量 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V的车底高速气流引起的车内噪声计算 被引量:5
3
作者 戴志腾 汪怡平 +1 位作者 苏楚奇 王庆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0-297,共8页
鉴于随着后视镜、A柱、天窗等部位的气动噪声源得到有效控制,汽车车底高速气流对车内噪声的影响逐渐凸显,本文中对汽车底部高速气流引起的车内噪声进行研究。首先,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有限元分析(FEA)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实车模型车体... 鉴于随着后视镜、A柱、天窗等部位的气动噪声源得到有效控制,汽车车底高速气流对车内噪声的影响逐渐凸显,本文中对汽车底部高速气流引起的车内噪声进行研究。首先,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有限元分析(FEA)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实车模型车体高速气流引起的车内气动噪声,结果表明,声压激励的传递效率明显高于湍流压力激励,车内噪声随频率升高先增后减,主要集中于100至300 Hz的中低频段。接着,引入模态声传递向量方法(MATV),基于实车模型进行仿真,并与试验和FEA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与试验结果很好吻合,而其计算效率比FEA提升了96%。最后,基于MATV方法分别计算了实车模型添加发动机底护板和气坝后车内同一监测点的噪声,总声压级分别降低了2.8和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底高速气流 车内噪声 模态声传递向量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驾驶室低频噪声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剑 蒋丰鑫 肖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124-2129,共6页
以某挖掘机驾驶室为例,建立结构有限元与声学边界元模型,基于频域逆矩阵方法求解工况下的激励载荷,利用基于模态的强迫响应法求得该激励下驾驶室振动速度响应。以此速度响应为边界条件,将声学传递向量(ATV)法与边界元法相结合计算驾驶... 以某挖掘机驾驶室为例,建立结构有限元与声学边界元模型,基于频域逆矩阵方法求解工况下的激励载荷,利用基于模态的强迫响应法求得该激励下驾驶室振动速度响应。以此速度响应为边界条件,将声学传递向量(ATV)法与边界元法相结合计算驾驶员右耳处的声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对峰值频率处驾驶室面板声学贡献量进行计算,确认贡献显著的板件,对相应板件进行形貌优化和添加阻尼处理,结果表明,驾驶室内声压在对应峰值位置有较明显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载荷识别 声学传递向量(atv) 边界元法 面板贡献量 形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模态声学贡献量与板面声学贡献量的减速箱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晋鹏 常山 +2 位作者 刘更 吴立言 张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0-216,共7页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肋板有效添加区域的方法。首先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接着在分析了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基础上划分了板面并进行了板面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肋板有效添加区域的方法。首先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接着在分析了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基础上划分了板面并进行了板面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出了声学贡献量较大的区域。最后对箱体进行了结构改进确定出了肋板的有效添加区域。结果表明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板面划分提供依据,使得板面划分更有针对性,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声学贡献量较大的区域,为有效添加区域的确定提供基础,在有效添加区域上添加肋板可以明显降低对应场点上的辐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声传递向量 模态声学贡献量 板面声学贡献量 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边界元法的内燃机噪声源识别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舒歌群 陈达亮 +1 位作者 梁兴雨 马维忍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68,共6页
对内燃机复杂噪声源进行识别和排序是内燃机噪声控制的关键.基于逆边界元法(IBEM)的噪声源识别技术,利用边界元法建立了声场与结构表面振动速度之间的声学传递向量(ATV).将常规的声压测量作为输入数据,在逆向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够... 对内燃机复杂噪声源进行识别和排序是内燃机噪声控制的关键.基于逆边界元法(IBEM)的噪声源识别技术,利用边界元法建立了声场与结构表面振动速度之间的声学传递向量(ATV).将常规的声压测量作为输入数据,在逆向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精确地重构出结构表面法向振动速度,进而获得源面详细的振声特征信息.针对某轿车柴油机,测试了额定工况下近场144个场点声压,应用该方法在发火频率点处,重构出了柴油机表面法向振动速度分布.通过对比预测和实测声场点声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噪声面板贡献量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柴油机各功能部件的噪声贡献量进行了排序,并得知额定工况下该柴油机的机体裙部是主要的噪声辐射部位.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对复杂噪声源识别易于实施,具有更广的工程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声源识别 逆边界元法 声学传递向量 振动速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身板件声学贡献分析的声振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二兵 周鋐 +2 位作者 徐刚 封珺 石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降低车内低频结构噪声为目标,优化车身板件.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的方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并以其在实车工况下的振动响应作为声学边界元模型的边界条件,以车内驾驶员右耳位置为目标响应点,结合计算得到的声传递向量,对汽车车身进行板... 以降低车内低频结构噪声为目标,优化车身板件.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的方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并以其在实车工况下的振动响应作为声学边界元模型的边界条件,以车内驾驶员右耳位置为目标响应点,结合计算得到的声传递向量,对汽车车身进行板件声学贡献分析.通过计算得到车身各板件对车内噪声的声学贡献,分析出影响比较显著的关键面板,根据分析结果对车身相应板件进行振动抑制.经试验验证,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在频率为20~100 Hz范围内的声压级水平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主要峰值频率最大降幅5.70 dB,整体噪声水平下降了3.89 dB.结果表明:板件贡献分析方法可以为控制车内低频噪声提供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件声学贡献 子结构模态综合 声传递向量 声学贡献 噪声控制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结构振动噪声预测与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谢素明 李涛 +1 位作者 李晓峰 兆文忠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83,共7页
基于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以及声传递向量,运用ANSYS软件和SYSNOISE软件研究高速列车车体的结构模态与室内声腔声学模态,仿真分析高速列车结构—声场耦合系统的低频噪声,并对铺设吸声材料和涂敷阻尼材料的车身部件进行声学贡献分析,为高... 基于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以及声传递向量,运用ANSYS软件和SYSNOISE软件研究高速列车车体的结构模态与室内声腔声学模态,仿真分析高速列车结构—声场耦合系统的低频噪声,并对铺设吸声材料和涂敷阻尼材料的车身部件进行声学贡献分析,为高速列车的减振降噪提供理论依据。对某高速列车拖车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声学测试点的总声压级超出了TB 1809—86标准拖车客室的容许噪声值;在某些计算频率下,车体某些部件涂敷阻尼材料后对客室测试点的声学贡献由小变大,这说明阻尼材料不仅改变了这些部件的振动幅值,同时也改变了振动相位。因此,在采用阻尼材料减振降噪时,应对车体板件进行声学贡献分析,充分考虑阻尼材料对测试点声压级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乘客室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室内噪声 FEM/BEM 声传递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传递向量方法的车轮扁疤冲击噪声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尹镪 蔡成标 朱胜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4期110-114,174,共6页
建立一种基于声传递向量分析车轮扁疤冲击作用下轮轨噪声时频特性的模型。首先建立详细的车轮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模态质量,模态振型等参数。结合车轮模态特征,并将钢轨视为Timoshenko梁,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可以... 建立一种基于声传递向量分析车轮扁疤冲击作用下轮轨噪声时频特性的模型。首先建立详细的车轮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模态质量,模态振型等参数。结合车轮模态特征,并将钢轨视为Timoshenko梁,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可以考虑车轮弹性变形和轮轨接触非线性的时域车轨耦合振动模型。通过轮轨动力学计算得到车轮扁疤冲击下的车轮和钢轨时域振动速度,并由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获得轮轨接触点处轮轨振动速度的频谱;同时,采用边界元声传递向量(ATV)方法计算得到单位力作用下车轮与钢轨噪声辐射频谱。结合车轮扁疤引起的轮轨振动速度频谱、单位力作用下的速度导纳和噪声辐射频谱计算得到受声点处的声压谱,并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获得其声压时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轮轨冲击振动和噪声的时域与频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车轮扁疤 车轮弹性 冲击噪声 声传递向量(atv)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传递向量法的槽形梁结构低频噪声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林芽 秦佳良 +3 位作者 雷晓燕 刘全民 宋瑞 曾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32-138,152,共8页
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在列车动载作用下会辐射低频噪声,这种低频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以轨道交通30 m的简支槽形梁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列车荷载作用下槽形梁的振动响应,再利用声传递向量法分... 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在列车动载作用下会辐射低频噪声,这种低频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以轨道交通30 m的简支槽形梁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列车荷载作用下槽形梁的振动响应,再利用声传递向量法分析了槽形梁结构辐射噪声及其特性,最后对槽形梁结构各板件的噪声辐射贡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轨道交通槽形梁底板的垂向振动速度振级和腹板的横向振动速度振级的峰值频率均为63 Hz,且底板的垂向振动响应是最大的。槽形梁结构噪声的线性声压级的峰值频率在63 Hz附近,且当频率为63 Hz时,槽形梁结构噪声的辐射范围最广,衰减得最慢。槽形梁结构噪声辐射的主要区域在梁体的正上方和梁体的正下方,且梁体正上方的结构噪声要大于正下方。槽形梁底板对结构噪声的贡献量是最大的,其次是腹板,翼缘板对槽形梁结构噪声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形梁 有限元 声传递向量 结构噪声 面板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学传递向量法的车内低频噪声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献栋 司志远 单颖春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9-663,共5页
基于声学传递向量(ATV)法对声学贡献问题分析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针对某型轿车建立了车内空腔的有限元和边界元模型,并将边界元方法与ATV法结合起来研究了车身板件声学贡献的特点和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车内噪声进行了分析与控制。
关键词 声学传递向量 板件贡献 边界元法 车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内综合声场贡献分析的车身板件声振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靳畅 周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38-1444,1432,共8页
在应用声传递向量技术对某商用客车的车内噪声进行板件声学贡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入特征频率计权系数和场点权重系数确定多特征频率下对车内综合声场声学贡献量最大的关键车身板件的方法。接着采用中心组合设计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建... 在应用声传递向量技术对某商用客车的车内噪声进行板件声学贡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入特征频率计权系数和场点权重系数确定多特征频率下对车内综合声场声学贡献量最大的关键车身板件的方法。接着采用中心组合设计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建立了以关键板件振速和1阶模态频率为目标,板件与阻尼层厚度为变量的非线性的响应面模型,通过优化确定了变量的最佳组合。优化方案的实车试验结果显示车内噪声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板件 声学贡献 声传递向量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乘客室内轮轨激励噪声的贡献度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肖友刚 康志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1,106,共5页
建立了高速列车头车一轨道的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车身的有限元模型、乘客室的声学边界元模型,计算出了由轨道不平顺引起的乘客室内的噪声分布状况,利用声传递矢量(ATV)技术。分析了乘客室面板对声压最大点的贡献度,得出了如下结... 建立了高速列车头车一轨道的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车身的有限元模型、乘客室的声学边界元模型,计算出了由轨道不平顺引起的乘客室内的噪声分布状况,利用声传递矢量(ATV)技术。分析了乘客室面板对声压最大点的贡献度,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列车运行速度为200km/h时,各场点的A声级在62.6—66.7dB之间变化;300km/h时,各场点的A声级在65.2~71.1dB之间变化;要降低声压最大场点的噪声,宜对后部端墙上的门及车底第三块板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轮轨激励 声传递矢量 噪声预测 贡献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结构辐射噪声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保成 左正兴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4,共4页
建立了“基于BEM理论,利用ATV技术,采用FEM—BEM联合求解策略”的内燃机结构辐射噪声预测分析方法。在内燃机多工况条件下,为结构声辐射问题的快速求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用该方法,对某型直列6缸柴油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通... 建立了“基于BEM理论,利用ATV技术,采用FEM—BEM联合求解策略”的内燃机结构辐射噪声预测分析方法。在内燃机多工况条件下,为结构声辐射问题的快速求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用该方法,对某型直列6缸柴油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通过试验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结构振动 结构声辐射 声传递向量 边界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圆柱壳结构振动与辐射噪声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美霞 陈乐佳 骆东平 《中国舰船研究》 2007年第5期1-5,9,共6页
采用传递函数法和声传递矢量(ATV)得到了加筋圆柱壳从结构测点加速度到声场测点声压的声辐射传递函数,以及结构测点加速度到辐射声功率之间的传递函数。通过对两个加筋圆柱壳结构的振动与辐射噪声关系的数值分析,讨论了结构测点加速度... 采用传递函数法和声传递矢量(ATV)得到了加筋圆柱壳从结构测点加速度到声场测点声压的声辐射传递函数,以及结构测点加速度到辐射声功率之间的传递函数。通过对两个加筋圆柱壳结构的振动与辐射噪声关系的数值分析,讨论了结构测点加速度与辐射噪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结构测点加速度与辐射声功率和辐射声压之间并非单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圆柱壳 结构振动 辐射噪声 传递函数 声传递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的准确性验证 被引量:11
16
作者 唐贵基 陈卓群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分析了混合TPA的计算方法,即将传统TPA方法,与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所得传递函数相结合,以达到减少计算工作量、缩短实验周期。论文针对某车型传动系统扭振引起的车内轰鸣问题,搭建混合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在准确识别副车架与车身耦结合处... 分析了混合TPA的计算方法,即将传统TPA方法,与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所得传递函数相结合,以达到减少计算工作量、缩短实验周期。论文针对某车型传动系统扭振引起的车内轰鸣问题,搭建混合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在准确识别副车架与车身耦结合处载荷力的基础上,确认贡献量较大的传递路径,并将各传递路径对目标点的声压贡献量进行矢量叠加,拟合出车内目标点声压谱图。分析得到的目标点噪声情况与试验测得结果能够很好的吻合,重现了问题频段的频谱特征,证明了混合TPA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混合TPA 载荷识别 逆矩阵法 声传递向量 贡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频率下槽形梁面板综合声学贡献量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林芽 曾峰 +1 位作者 许代言 姚忠達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槽形梁低频噪声综合面板声学贡献量,以某拟建30 m轨道交通槽形梁为研究对象,开展结构声辐射特性研究。基于有限元/边界元法分别建立槽形梁有限元模型、声学边界元模型,采用间接边界元法分析槽形梁的声辐射特性。在此... 为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槽形梁低频噪声综合面板声学贡献量,以某拟建30 m轨道交通槽形梁为研究对象,开展结构声辐射特性研究。基于有限元/边界元法分别建立槽形梁有限元模型、声学边界元模型,采用间接边界元法分析槽形梁的声辐射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声传递向量法对槽形梁的结构噪声进行面板声学分析,引入特征频率计权系数以及场点权重系数确定多特征频率下对综合声场声学贡献量最大的关键槽形梁面板。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槽形梁的结构噪声以20~80 Hz的低频为主,各场点在31.5 Hz和63 Hz处出现噪声峰值;槽形梁综合声场声压主要由底板贡献,翼缘板对综合声场声压贡献较小,腹板对综合远声场有负影响;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关键面板进行结构优化改善结构噪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激励 辐射噪声 声传递向量 面板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清晰度车身面板贡献量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发林 刘雅晨 胡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74,共7页
车身板面贡献量分析作为研究车身振动对车内噪声影响的重要内容,常用声学传递向量(acoustic transfer vector,ATV)仿真计算来实现。为了进一步探究车身振动对车内语音清晰度的影响,通过对语音清晰度客观参量与主观评价分值的比较,确定... 车身板面贡献量分析作为研究车身振动对车内噪声影响的重要内容,常用声学传递向量(acoustic transfer vector,ATV)仿真计算来实现。为了进一步探究车身振动对车内语音清晰度的影响,通过对语音清晰度客观参量与主观评价分值的比较,确定以非稳态加速工况下的语言可懂度指数(speech intelligibility index,SII)为指标,运用ATV仿真手段找出对语音清晰度影响最大的面板。分析结果显示车身顶棚面板对语音清晰度影响最大。针对分析结果,采用遗传算法搜寻和ATV逆运算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车身顶棚阻尼敷设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语音清晰度车身板面贡献情况的优化设计,有效地改善了非稳态全油门加速工况下的车内语音清晰程度,提高了车内声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板面贡献量 声学传递向量(atv)计算 语音清晰度 语言可懂度指数(SII)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NVH性能预测及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显坤 杨兴国 赖天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1-189,共9页
对某款处在产品设计阶段的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进行了性能预测及优化研究。在NVH性能预测方面,应用Romax软件预测齿轮-转子系统的振动响应,得到了6个轴承的力响应;以轴承响应力为激励,通过有限元法得到壳体的振动响应;采用MATV方法,对... 对某款处在产品设计阶段的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进行了性能预测及优化研究。在NVH性能预测方面,应用Romax软件预测齿轮-转子系统的振动响应,得到了6个轴承的力响应;以轴承响应力为激励,通过有限元法得到壳体的振动响应;采用MATV方法,对壳体的辐射噪声特性进行预测,得出该减速器有产生较大噪声的风险。提出采用轴-齿形-壳体的综合优化方法对减速器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使壳体的噪声辐射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H 传递误差 模态声传递矢量 齿轮修型 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空腔内声场分析的等效声传递向量法
20
作者 肖悦 陈剑 蒋丰鑫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853-2859,共7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封闭空腔内声场的计算方法——等效声传递向量法。采用位于腔体表面附近的若干虚构声源的叠加声场来等效由结构振动形成的封闭空腔声场,通过匹配振动结构表面上的法向振速获得虚构声源的源强,建立起结构表面的法向振速与... 提出了一种用于封闭空腔内声场的计算方法——等效声传递向量法。采用位于腔体表面附近的若干虚构声源的叠加声场来等效由结构振动形成的封闭空腔声场,通过匹配振动结构表面上的法向振速获得虚构声源的源强,建立起结构表面的法向振速与腔体内场点声压的联系,并推导了结构面板声学贡献度的计算公式。计算过程避免了边界元法中复杂的数值计算和奇异积分的处理,提高了计算效率。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源法 声传递向量 不规则封闭空腔 面板声学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