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4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erty analysis of bistatic forward-looking SAR with arbitrary geometry 被引量:2
1
作者 Ziqiang Meng Yachao Li +1 位作者 Mengdao Xing Zheng B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111-127,共17页
Bistatic forward-look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has many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s owing to its twodimensional imaging capability.There could be various imaging configurations because of the geometric flexi... Bistatic forward-look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has many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s owing to its twodimensional imaging capability.There could be various imaging configurations because of the geometric flexibility of bistatic platforms,resulting in kinds of models built independently among which there could be some similar even the same motion features.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such systems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general point of view is required to address their difference and consistency.Property analysis of bistatic forwardlooking SAR with arbitrary geometry is achieved including stripmap and spotlight modes on airborne platform,missile-borne platform,and hybrid platform of both.Emphasis is placed on azimuth space variance of some key parameters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the subsequent imaging processing,based on which the frequency spectra are further described and compared considering respective features of different platforms for frequency imaging algorithm developing.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and correctness of our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tatic forward-look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comprehensive research property analysis azimuth space vari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tribological parameters over WC-12%Co laser alloyedpearlitic ductile iron using Taguchi base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2
作者 N.JEYAPRAKASH YANG Che-hua TSENG Sheng-p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736-751,共16页
Pearlitic ductile irons(PDIs)are used in transportation and nuclear energy industries.In heavy loading situation,the service life of PDI is affected by numerous tribo aspects.In this study,surface of the PDI is alloye... Pearlitic ductile irons(PDIs)are used in transportation and nuclear energy industries.In heavy loading situation,the service life of PDI is affected by numerous tribo aspects.In this study,surface of the PDI is alloyed with WC-12%Co powder using a high power fibre laser.The wear properties of the base material and laser alloying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ribometer with various parameters,i.e.,temperature,load and sliding speed.Based on experimental test,the load has maximum percentage of contribution and followed by sliding speed and working temperature.The optimized tribological parameters by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were established and those values are closely matched with predicted values.Besides,base material and laser alloying surfaces were examined through Vickers hardness machin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roughness tester.The laser altered specimen shows no defects and improves the wear properties than substrates.The identified optimal tribological parameters are load of 30 N,speed of 0.5 m/s and working temperature of 300℃,and load of 30 N,speed of 0.5 m/s and working temperature of 200℃ for base metal and laser alloying sample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12%Co laser alloying microstructure wear resistance Grey technique analysis of variance OPTIMIZATION rough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NCS-ANOVA的八大民窑颜色聚类与应用偏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宇渊 莫雁婷 +2 位作者 黄超逸 冯娜娜 陈赟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6,共12页
中华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颜色作为陶瓷的一种装饰,可以表达不同的设计理念、情感意识、地域特征和服务对象。为了更好地传承陶瓷艺术文化,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NCS-ANOVA的颜色分类研究方法。首先,采用K-means颜色聚类、NCS颜色... 中华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颜色作为陶瓷的一种装饰,可以表达不同的设计理念、情感意识、地域特征和服务对象。为了更好地传承陶瓷艺术文化,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NCS-ANOVA的颜色分类研究方法。首先,采用K-means颜色聚类、NCS颜色体系提取宋代八大民窑的颜色特征,分析八大瓷窑的区域特征及设计理念;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制作问卷调查;并利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探究现代设计师对八大民窑颜色的应用偏好。由实验结果可知,设计师性别、专业、工龄也会对八大民窑颜色的应用偏好产生影响;景德镇窑的颜色最受现代设计师欢迎,而耀州窑、磁州窑、定窑的颜色已经不太符合现代审美。本研究采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八大民窑特征,调研现代设计师对八大民窑颜色的使用偏好,为文物识别、陶瓷文化传承及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颜色聚类 NCS颜色体系定位 描述性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八大民窑 颜色应用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航金字塔多尺度分解多属性融合方法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预测
4
作者 陈雨茂 刘浩杰 +1 位作者 盖姗姗 杨宏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裂缝作为地质构造中的常见元素,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裂缝往往因其埋藏深、尺度小、数量大等特点而难以准确预测,这成为了当前地质研究领域的难题。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原始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不足以满足对裂缝准确... 裂缝作为地质构造中的常见元素,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裂缝往往因其埋藏深、尺度小、数量大等特点而难以准确预测,这成为了当前地质研究领域的难题。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原始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不足以满足对裂缝准确预测的需求。传统的多属性融合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预测精度,但难以有效保留最优属性,预测结果不够准确。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金字塔导航处理地震数据,获取并筛选多层级中的最优数据,以强化结构特征并精确定位断裂不连续;基于该最优数据提取并融合多种地震属性,实现高精度的裂缝分布预测,从而显著提升裂缝发育区的预测准确性。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以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义184区块沙河街组四段(沙四段)储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沙四段储层中由不同成因引发的裂缝的构造形态与走向。研究成果不仅为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后续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析 裂缝预测 导航金字塔 方差属性 曲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不同椰子品种AP2/ERF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5
作者 李静 孙熹微 +4 位作者 刘小妹 丁浩 闫恒芳 冯紫菁 杨耀东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7-998,共12页
【目的】模拟低温环境,探讨海南高种椰子和绿矮椰子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下的耐寒性,旨在为耐寒椰子新品种的筛选以及培育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探究椰子低温应答机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抗寒性较强的海南高种椰子以及低... 【目的】模拟低温环境,探讨海南高种椰子和绿矮椰子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下的耐寒性,旨在为耐寒椰子新品种的筛选以及培育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探究椰子低温应答机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抗寒性较强的海南高种椰子以及低温较敏感材料绿矮椰子的6月龄幼苗为试验材料,8℃胁迫条件下,在0 h、2 h、8 h、2 d和7 d 5个时间点取样,并对样品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拟从基因表达和代谢物水平研究不同品种椰子叶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在8℃低温胁迫下,海南高种椰子和绿矮椰子叶片形态发生轻微变化,进一步的生理生化分析发现,耐寒品种海南高种椰子比寒敏感品种绿矮椰子响应低温胁迫更迅速,耐寒性更强。随着低温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海南高种椰子和绿矮椰子的叶片电导率上升,而丙二醛含量随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下降。从海南高种椰子和绿矮椰子低温胁迫不同时间下的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到172个AP2/ERF转录因子,对其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的36个AP2/ERF转录因子进行结构域以及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发现,36个AP2/ERF转录因子包括31个ERF、2个RAV、3个AP2亚家族成员。CnAP2/ERF转录因子蛋白序列长度为150~1275 aa,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多数成员定位于细胞核。对36个AP2/ERF基因家族成员表达分析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其中17个AP2/ERF基因的表达量在低温胁迫2 d时达到最高,在7 d时下降,11个AP2/ERF基因的表达量在7 d时达到最高。选取6个在海南高种椰子和绿矮椰子中差异显著的AP2/ERF基因进行定量PCR验证,发现其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数据结果一致。CBF1/DREB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CBF2基因的表达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低温胁迫2 d时达到最高。【结论】通过探索海南高种椰子和绿矮椰子中不同AP2/ERF基因家族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明确海南高种椰子和绿矮椰子耐寒性差异提供参考。最终挑选出6个响应低温胁迫的CnAP2/ERF候选基因,为进一步探索椰子低温应答机制及培育耐寒能力更强的椰子品种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低温胁迫 AP2/ERF CBF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强度与撞击位置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行为和病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鹏 宋学伟 +3 位作者 邱金龙 朱细燕 王楠 赵辉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0-950,969,共12页
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正面碰撞与侧面碰撞所导致的头部伤害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撞击位置不同所致。为深入探讨不同撞击强度下头部撞击位置对伤害程度的具体影响,采用大鼠为实验对象实施了针对颅顶和颞叶部位的撞击实验。依据L_... 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正面碰撞与侧面碰撞所导致的头部伤害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撞击位置不同所致。为深入探讨不同撞击强度下头部撞击位置对伤害程度的具体影响,采用大鼠为实验对象实施了针对颅顶和颞叶部位的撞击实验。依据L_4(2~3)正交表建立实验方案,综合考虑了撞击强度和撞击位置两个变量,利用BIM-IV型大鼠头部撞击机致伤大鼠。通过伤后大鼠的行为表现及关键脑区的病理学检测结果,系统评估撞击因素及其水平对TBI的伤害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撞击强度是决定头部损伤程度的主导因素,但撞击位置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相同的撞击强度下,相较于颞叶撞击,颅顶撞击更易引发大鼠的昏迷、运动与记忆功能障碍以及焦虑行为。此外,颅顶撞击所导致的病理学损伤高于颞叶撞击的非冲击侧,但低于冲击侧。行为表现与病理学结果的线性拟合分析表明,大鼠脑损伤后的行为变化与病理学检测结果较小的一侧更为吻合。本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头部伤害机制、制定科学的伤害评价准则以及构建有效的防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行为学表现 病理学结果 撞击位置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沙漏形FPSO海冰载荷特性研究
7
作者 李昊 刘俊 王文华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储备丰富,然而海冰环境给极地海洋装备作业带来了重大挑战。当前对极区油气开发核心装备FPSO的冰载荷特性研究并不充分。为了实现平台在极地区域安全运行,提出将沙漏形FPSO投入极区使用。利用平台和海冰相互作用的离散... 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储备丰富,然而海冰环境给极地海洋装备作业带来了重大挑战。当前对极区油气开发核心装备FPSO的冰载荷特性研究并不充分。为了实现平台在极地区域安全运行,提出将沙漏形FPSO投入极区使用。利用平台和海冰相互作用的离散元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沙漏形FPSO与典型海冰的作用过程,分析不同装载吃水下的沙漏形FPSO冰载荷时域特性,并选取多工况与相同功能的传统圆筒形FPSO的冰载荷进行对比;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讨论典型冰况下的海冰速度、海冰密集度、海冰厚度等冰况参数对沙漏形FPSO所受冰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装载吃水位于沙漏形FPSO的腰线以上时,冰载荷较小且FPSO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沙漏形FPSO基于其外形特点相较圆筒形FPSO在抗冰性能上具备显著优势;典型冰况中海冰速度对沙漏形FPSO的冰载荷影响最显著,海冰密集度次之,且两者相互作用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极区FPSO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漏形FPSO 海冰载荷 DEM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8
作者 袁丹 王莹 +4 位作者 王英鹏 许莉 薛佳 程晶晶 王海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高发,及时恢复脑血流是治疗的关键,超时间窗就诊患者无更多促进脑血流恢复的治疗手段。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就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究RIPostC... 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高发,及时恢复脑血流是治疗的关键,超时间窗就诊患者无更多促进脑血流恢复的治疗手段。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就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究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患者干预的影响,为超时间窗就诊的AIS患者寻求安全、有效的脑血流恢复治疗方式。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法进行试验。选取2021-09-02—2022-08-31于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超溶栓时间窗(发病时间>6 h)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期+随访期共90 d,均使用同等的一般治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IPostC治疗14 d(28次),对照组给予模拟的RIPostC治疗14 d(28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0 d、干预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精神状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脑血流速度,以白介素(IL)-6反映炎症情况。结果122例患者中,最终完成试验及随访99例,其中试验组49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基线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时间与组别对MMSE、MoCA、mRS、NIHSS、脑血流速度、IL-6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MMSE、MoCA、NIHSS、脑血流速度、IL-6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mRS、SAS、SDS、IADL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干预后30、90 d MMSE、MoCA评分及脑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mR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30、90 d SDS、I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30 d SAS评分高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P<0.05)。99例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17例,对照组6例,两组皮肤瘀点、头晕、心慌、胸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皮肤瘀斑发生率[4.00%(2/50)与12.24%(6/4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6/50)与34.69%(17/49)]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RIPostC治疗可降低AIS患者的炎症反应,对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抑郁情绪及颅内血流速度可起到积极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远隔缺血后适应 超时间窗 炎症反应 随机对照试验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分析我国畜牧养殖饲料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9
作者 焦世奇 王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试验选取2012年1月—2023年1月共133个月度为样本数据,运用VAR模型,从畜牧养殖饲料自身价格、供给侧及需求侧方面出发,探究畜牧养殖饲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畜牧养殖饲料价格波动受自身价格影响最大,到第10期仍有48.01%的贡... 试验选取2012年1月—2023年1月共133个月度为样本数据,运用VAR模型,从畜牧养殖饲料自身价格、供给侧及需求侧方面出发,探究畜牧养殖饲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畜牧养殖饲料价格波动受自身价格影响最大,到第10期仍有48.01%的贡献率。从畜牧养殖饲料供给侧来看,玉米存量、豆粕存量、畜禽存栏量和种畜存栏量均能对畜牧养殖饲料价格波动产生显著影响,其中豆粕存量对畜牧养殖饲料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最高。从畜牧养殖饲料需求侧来看,牛肉价格、鸡肉价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能对畜牧养殖饲料价格产生影响,其中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对畜牧养殖饲料价格波动影响贡献率最高。研究表明,我国畜牧养殖饲料价格波动受自身影响最大,其他影响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豆粕存量、牲畜存栏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种畜存栏量、牛肉价格、玉米存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鸡肉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模型 畜牧养殖业 饲料价格波动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4)^(+)和CO_(2)复合胁迫对水蕴草及其生长水体的影响
10
作者 常雅军 王巍 +3 位作者 刘吉祥 李韵涵 孙林鹤 姚东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共11页
为了探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水蕴草〔Elodea densa(Planch.)Casp.〕对水体NH_(4)^(+)胁迫的响应机制,设置2个NH_(4)^(+)质量浓度水平(1和6 mg·L^(-1))和3个CO_(2)流量水平(0.0、0.4和1.0 m^(3)·h^(-1),分别对应环境CO_... 为了探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水蕴草〔Elodea densa(Planch.)Casp.〕对水体NH_(4)^(+)胁迫的响应机制,设置2个NH_(4)^(+)质量浓度水平(1和6 mg·L^(-1))和3个CO_(2)流量水平(0.0、0.4和1.0 m^(3)·h^(-1),分别对应环境CO_(2)、低流量CO_(2)和高流量CO_(2)),对胁迫0、3、10和17 d时6个处理组的水体物理化学指标及水蕴草的生长量和生理生化指标〔包括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胁迫0 d和NH_(4)^(+)单一胁迫处理组相比,胁迫3、10和17 d时,4个复合胁迫处理组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和pH值显著(P<0.05)下降,而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盐度、NH_(4)^(+)含量和HCO_(3)^(-)含量多显著升高,并且,CO_(2)流量对上述水体指标的影响以及NH_(4)^(+)质量浓度对水体NH_(4)^(+)含量的影响在0.001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交互作用对水体NH_(4)^(+)含量的影响在0.05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6个处理组的水蕴草生长量均为负值;在同一CO_(2)流量下,1和6 mg·L^(-1)NH_(4)^(+)处理组间的水蕴草生长量差异较小,而在同一NH_(4)^(+)质量浓度下,低流量和高流量CO_(2)处理组的水蕴草生长量显著低于环境CO_(2)处理组;并且,仅CO_(2)流量对水蕴草生长量的影响在0.001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4个复合胁迫处理组水蕴草的叶绿素含量均随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环境CO_(2)处理组相比,整体而言,4个复合胁迫处理组水蕴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胁迫3 d时显著下降、在胁迫10和17 d时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胁迫3、10、17 d时升高;在同一NH_(4)^(+)质量浓度下,高流量CO_(2)处理组水蕴草的MDA含量在胁迫10和17 d时显著低于低流量CO_(2)处理组。总体来看,在同一NH_(4)^(+)质量浓度下,低流量和高流量CO_(2)处理组水蕴草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在胁迫3 d时高于环境CO_(2)处理组,而GS、GDH、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和碳酸酐酶活性在胁迫10和17 d时低于环境CO_(2)处理组。以上研究结果显示:CO_(2)浓度升高可促进水蕴草的碳氮协同代谢,从而缓解水中NH_(4)^(+)对水蕴草的毒性效应,但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溶解在水中的HCO_(3)^(-)不断累积,导致水体酸化,反而加剧了NH_(4)^(+)对水蕴草的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蕴草 CO_(2) NH_(4)^(+) 复合胁迫 双因素方差分析 碳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下古红橘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及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
11
作者 冉春霞 胡江 +1 位作者 邓惠玲 李长凤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古红橘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古红橘橘皮为对照、不同干燥方式下的橘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精油并分析比较其提取率差异,GC-MS、venn图、类别分析结合OPLS-DA模型比较其挥发性成...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古红橘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古红橘橘皮为对照、不同干燥方式下的橘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精油并分析比较其提取率差异,GC-MS、venn图、类别分析结合OPLS-DA模型比较其挥发性成分的种类、相对质量分数差异,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合相关性热图分析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古红橘橘皮精油的提取率、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相对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其中精油提取率最高为WB(5.000±0.026)%、其次为HW(4.800±0.006)%,6种样品中共鉴定出8大类88种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为主,其中HW种类最多(29种)、SG最少(21种),相对质量分数依次为SG(97.77%)、YG(96.98%)、HW(96.84%)、WB(96.81%)、DR(95.70%)、XX(93.40%),通过建立OPLS-DA模型分析筛选出9种VIP>1的特征挥发性差异成分,可实现不同干燥方式下精油样品的判别;不同精油样品的特征挥发性差异成分与2种自由基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不一,但经比较可知HW对2种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红橘橘皮精油 干燥方式 挥发性成分 差异分析 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2
作者 李怿慧 朱文琰 +2 位作者 杜晓军 刘龙昌 王宇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79,共11页
叶片功能性状响应环境产生的变化,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对河南省20个草地样点(按照土壤类型合并为5个地区)进行调查取样,测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叶片碳、氮、磷含量,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及叶片养分化学计量比等8种叶... 叶片功能性状响应环境产生的变化,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对河南省20个草地样点(按照土壤类型合并为5个地区)进行调查取样,测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叶片碳、氮、磷含量,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及叶片养分化学计量比等8种叶片功能性状,结合土壤养分、土壤水热条件及气候因子,探索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特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信阳平原地区的狗牙根叶片养分与叶干物质含量(0.215 g·kg^(-1))显著高于驻马店地区(0.045 g·kg^(-1))、南阳地区(0.057 g·kg^(-1))、信阳洼地地区(0.093 g·kg^(-1))及豫西地区(0.132 g·kg^(-1))(P<0.05)。2)狗牙根叶干物质含量与叶片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磷含量与叶片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3)土壤磷含量、土壤水分、土壤pH及气候因子(年均温、年均降水量)能够解释73.6%的叶片功能性状特征随环境的变化,其中土壤磷含量的载荷相对最大。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由土壤磷含量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叶片功能性状 土壤养分 单因素方差分析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坚硬顶板类岩石材料配比试验研究
13
作者 兰永青 乔元栋 +3 位作者 李永明 程虹铭 雷利兴 董川龙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6,共9页
针对煤系坚硬顶板类岩石材料配比问题,以水胶比、骨料粒径为影响因素,设计了2因素3水平的不同材料配比正交试验。将单轴抗压强度(σ_(c))、抗拉强度(σ_(t))、材料变形指标(E/σ_(c))和脆性指标(σ_(c)/σ_(t))作为试验响应变量,进行了... 针对煤系坚硬顶板类岩石材料配比问题,以水胶比、骨料粒径为影响因素,设计了2因素3水平的不同材料配比正交试验。将单轴抗压强度(σ_(c))、抗拉强度(σ_(t))、材料变形指标(E/σ_(c))和脆性指标(σ_(c)/σ_(t))作为试验响应变量,进行了基于上述正交试验类岩石材料配比主控因素敏感性和显著性分析,获取了响应变量随类岩石材料配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配比的类岩石试件应力—应变曲线及破裂形态与原岩试件一致;水胶比是控制类岩石试件力学参数响应的主控因素,对σ_(c)、σ_(t)和σ_(c)/σ_(t)具有极强的显著性影响,对E/σ_(c)具有较强显著影响;骨料粒径对σ_(c)、σ_(t)具有较强显著性影响,对E/σ_(c)、σ_(c)/σ_(t)无显著性影响。进一步,建立了类岩石材料4个力学响应量关于材料配比的二元多项式回归模型,获取了材料配比下各力学参数的拟合系数;并组建了4个力学响应量的二元多项式回归模型方程组,以测试值与计算值的最小残差平方和作为判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取了最佳类岩石材料水胶比和骨料粒径,其值分别为0.43和2 mm。最后,以最佳材料配比制备坚硬顶板类岩石试件,经测试配制的类岩石试件的σ_(c)。σ_(t)、E/σ_(c)和σ_(c)/σ_(t)相对原岩试件,其误差值分别为9.2%、4.2%、8.9%和5.2%,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岩石材料 正交试验 力学参数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OVA和BP神经网络的最优肌电信号测量位置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常铖 严余超 +4 位作者 曹青青 费飞 杨德华 徐宝国 宋爱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73-179,共7页
基于肌电信号的手部动作识别中,肌电信号测量位置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动作识别的准确率.本文以使用最少的肌电传感器和获得较高的动作识别率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ANOVA(方差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肌电信号测量位置优选方法.使用4个肌电传感器... 基于肌电信号的手部动作识别中,肌电信号测量位置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动作识别的准确率.本文以使用最少的肌电传感器和获得较高的动作识别率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ANOVA(方差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肌电信号测量位置优选方法.使用4个肌电传感器采集受试者做出指定动作时的肌电信号,提取肌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并按测量位置组合构成15个不同的样本进行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测量位置对动作识别结果影响的显著性,采用Tukey HSD将测量位置进行归类,并从动作识别率最高的子集中选择测量位置最少但识别准确率最高的测量位置组合作为最优的肌电信号测量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测量位置对动作识别的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测量位置数的增加,动作识别准确率呈上升趋势,最优的测量位置组合为P1+P3+P4,其动作识别准确率为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动作识别 神经网络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枳椇中无机元素含量测定及差异性分析
15
作者 闫章怡 刘丽萍 +6 位作者 包汇慧 刘洋 张磊 曹佩 陈绍占 王一鸣 李乾玉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97-1508,共12页
枳椇是一种药食同源物质,其食用安全性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对于枳椇中常量、微量及有害元素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建立枳椇中31种元素的测定方法,分析评估枳椇样品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对有害元素进... 枳椇是一种药食同源物质,其食用安全性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对于枳椇中常量、微量及有害元素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建立枳椇中31种元素的测定方法,分析评估枳椇样品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对有害元素进行安全性评价。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事后多重检验(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枳椇中元素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1种元素在测定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各元素检出限为0.001~0.25 mg/kg,加标回收率为82.2%~10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经研究表明,方法适用于枳椇中多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枳椇样品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为K、Ca、Mg、Sr、Fe、Al、Rb、Mn、B、Ba、Cu、Zn等12种元素。有害元素Pb、Cd、Hg、As均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限量标准内,Cu含量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的限量要求。差异性分析显示,我国枳椇主产地陕西、湖北、贵州、云南、江西5个不同省份的枳椇中Sr、R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陕西枳椇中Sr含量最高,江西枳椇Rb含量最高,推测与该地区土壤和地球化学特征有关。枳椇中含有丰富的K、Ca、Mg和微量元素Sr和Rb,是较好的可用于预防心脑疾病及骨质疏松的药食同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 无机元素 差异性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事后多重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H^(+)浓度的因素
16
作者 胡思涛 秦磊 +4 位作者 王观石 蔡隆祥 罗嗣海 彭陈亮 龙平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67-4273,共7页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过程中H^(+)浓度是影响浸出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H^(+)浓度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柱浸实验,测试浸矿前和浸矿后溶液、矿土H^(+)质量,分析溶液中H^(+)浓度和矿土上H^(+)浓度对浸出液H^(+)浓度的影...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过程中H^(+)浓度是影响浸出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H^(+)浓度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柱浸实验,测试浸矿前和浸矿后溶液、矿土H^(+)质量,分析溶液中H^(+)浓度和矿土上H^(+)浓度对浸出液H^(+)浓度的影响。通过测试浸出液阳离子与H^(+)浓度,分析浸出液阳离子和H^(+)浓度的变化规律;使用正交实验极差法和方差法,分析酸性阳离子对浸出液H^(+)浓度的影响程度;通过水解理论计算酸性阳离子水解产生H^(+)浓度,验证酸性阳离子对浸出液H^(+)浓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浸矿后比浸矿前溶液中H^(+)质量增加了10-3.30g,矿土上H^(+)质量增加了10^(-3.40)g,说明浸出液中H^(+)不是矿土上H^(+)解吸产生的;由极差法和方差法分析,影响浸出液H^(+)浓度的主要因素是Al_(3)+(R=6.225、F=519.07)水解,其次是NH_(4)^(+)(R=1.093、F=16.45)水解、Re^(3+)(R=1.020、F=14.14)水解,浸出液中H^(+)是由矿土上的酸性阳离子水解产生的,Al_(3)+水解占主要因素;浸出液中Al_(3)+、NH_(4)^(+)、Re^(3+)三者浓度最高时水解产生H^(+)浓度之比为932∶20∶1,验证得出影响稀土浸出液H^(+)的主要因素是Al_(3)+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水解反应 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离析特性
17
作者 杨寒冰 何建新 +2 位作者 杨武 杨志豪 刘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602-5608,共7页
为探究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特性,开展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首先,对室内配制的沥青混凝土试样的密度比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其次,基于一元方差理论对现场不同工况下钻取的骨料最大粒径37.5 mm的沥青混凝土芯样上、下部的密度... 为探究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特性,开展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首先,对室内配制的沥青混凝土试样的密度比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其次,基于一元方差理论对现场不同工况下钻取的骨料最大粒径37.5 mm的沥青混凝土芯样上、下部的密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对不同工况下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芯样上、下部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心墙沥青混凝土离析影响相对较大的因素是骨料最大粒径,其次是试验温度,最小的是沥青用量,且心墙沥青混凝土离析的倾向性随骨料粒径增大、沥青用量增大和试验温度升高而增大。不同工况下成型的骨料最大粒径37.5 mm的沥青混凝土的离析倾向性由大到小分别是:工况二初碾温度145℃、摊铺厚度30 cm,工况一初碾温度130℃、摊铺厚度30 cm,工况三初碾温度145℃、摊铺厚度40 cm和工况四初碾温度130℃、摊铺厚度40 cm;其自身的离析倾向性会随着摊铺厚度的增大、初碾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上述4种工况下成型的骨料最大粒径37.5mm的沥青混凝土的芯样上、下部的马歇尔稳定度、马歇尔流值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差异均在6%以内,均匀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 离析 现场碾压试验 极差分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捷联导弹交班点目标捕获概率
18
作者 吴嘉杨 杨华波 +1 位作者 白锡斌 张士峰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24,共9页
针对机载捷联导弹打击地面移动目标场景下中末制导交班点处的目标捕获问题,研究了弹体位置散布、姿态散布和目标散布3个要素对于红外导引头捕获概率的影响,利用函数误差分析推导了视线角均方差的解析表达式,并建立了当前点和前置点两种... 针对机载捷联导弹打击地面移动目标场景下中末制导交班点处的目标捕获问题,研究了弹体位置散布、姿态散布和目标散布3个要素对于红外导引头捕获概率的影响,利用函数误差分析推导了视线角均方差的解析表达式,并建立了当前点和前置点两种攻击方式下导弹捕获概率解析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可以据此确定可打击目标的运动速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捷联导弹 函数方差分析 捕获概率 解析模型 目标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卫沙坡头机场昆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19
作者 徐志昭 刘宇嘉 +4 位作者 闫鹏 沈哲 王旭 张建英 贾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21,230,共10页
【目的】探究中卫沙坡头机场飞行区草坪昆虫分布及变化特征有助于从食物链角度控制机场鸟类数量,降低鸟击事件发生风险。【方法】采用灯诱法、网捕法和陷阱法于2022年5~11月调查中卫沙坡头机场飞行区草坪昆虫物种组成,并运用灰色系统关... 【目的】探究中卫沙坡头机场飞行区草坪昆虫分布及变化特征有助于从食物链角度控制机场鸟类数量,降低鸟击事件发生风险。【方法】采用灯诱法、网捕法和陷阱法于2022年5~11月调查中卫沙坡头机场飞行区草坪昆虫物种组成,并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和通径分析研究了气象因子与昆虫群落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共采集昆虫标本8630头,隶属于9目39科59属85种,以鞘翅目、膜翅目为优势类群。不同月份物种、个体数和昆虫群落特征指数总体均呈单峰型变化,Shannon-Wiener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9、0.34和0.75,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8月份达到最高值6.49,且7月与8月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最高,达0.72,为极相似;不同月份昆虫群落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昆虫群落特征指数受月降水量变化影响最大,表现为正相关的变化趋势,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风速次之。【结论】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风速与中卫沙坡头机场飞行区草坪昆虫群落特征的关联度较大,是影响群落特征月际变化的主要因素。且月降水量、月平均风速和月平均风向对中卫沙坡头机场飞行区草坪昆虫数量动态影响的直接作用大于通过其他气象因子影响的间接作用,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温对中卫沙坡头机场飞行区草坪昆虫数量动态影响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卫沙坡头机场 昆虫多样性 气象因子 群落特征 相似性分析 多元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储氢洞室模型试验中花岗岩相似材料的配合比试验研究
20
作者 陈祎 李树忱 +1 位作者 张博钦 袁超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0,共9页
为了满足地下储氢洞室模型试验中花岗岩相似材料容重、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均应较大的要求,以石英砂、重晶石粉、铁精粉为骨料,石膏为胶结材料,聚羧酸减水剂、粉煤灰为调节材料,水为拌合剂,制备花岗岩相似材料,通过正交设计开... 为了满足地下储氢洞室模型试验中花岗岩相似材料容重、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均应较大的要求,以石英砂、重晶石粉、铁精粉为骨料,石膏为胶结材料,聚羧酸减水剂、粉煤灰为调节材料,水为拌合剂,制备花岗岩相似材料,通过正交设计开展花岗岩相似材料配合比试验,测定不同配合比条件下花岗岩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分析各正交设计因素对花岗岩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花岗岩相似材料密度主要受铁精粉含量的影响,并且随着铁精粉含量的增大而增大;花岗岩相似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受各正交设计因素影响的规律相近,并且随着重晶石粉、铁精粉与骨料的质量比以及石膏与骨料的质量比即胶骨比的增大而增大;各正交设计因素对花岗岩相似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均不显著,不同配合比条件下泊松比的波动范围较小;花岗岩相似材料的黏聚力主要受胶骨比的影响,并且随着胶骨比的增大而增大;花岗岩相似材料的内摩擦角主要受石英砂与骨料的质量比以及胶骨比的影响,并且随着以上2个正交设计因素的增大而增大,石英砂与骨料的质量比对内摩擦角的影响极其显著,胶骨比对内摩擦角的影响显著;不同配合比条件下花岗岩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分布较广,可以满足大部分地下储氢洞室模型试验对花岗岩相似材料的要求,同时可作为硬岩质类相似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优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氢 花岗岩 相似材料 配合比试验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