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狭缝引导配体1-3’非翻译区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的作用
1
作者 王娅 伍华燕 +5 位作者 高原 吴茹诗 关佩莹 李晖 方俊涛 单志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6-474,共9页
【目的】研究狭缝引导配体1(Slit1)的3’非翻译区序列部分片段(Slit1-3’UTR)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的调节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在ICR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序列(Slit1-3’UT... 【目的】研究狭缝引导配体1(Slit1)的3’非翻译区序列部分片段(Slit1-3’UTR)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的调节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在ICR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序列(Slit1-3’UTR 1526nt),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评估mCFs中胶原Iα1/(COL1A1)、胶原IIIα1/(COL3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等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合EdU和Trans-well实验评估对mCF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血管紧张素II(AngⅡ)处理mCFs,检测Slit1-3’UTR 1526nt对于AngⅡ处理mCFs中纤维化表型的影响。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后转染miR-34a-5p的类似物,放线菌素D干预实验检测Slit1-3’UTR 1526nt的mRNA的稳定性。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检测mCFs中miR-34a-5p及其靶基因SIRT1的水平。分别转染miR-34a-5p和靶向SIRT1基因的小干扰RNA(si-SIRT1),检测对Slit1-3’UTR 1526nt调控mCFs纤维化表型的影响。【结果】利用腺病毒可在mCFs中有效介导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过表达Slit1-3’UTR1526nt可显著抑制mCFs纤维化基因的表达和mCFs增殖、迁移能力,抑制AngⅡ诱导mCFs的纤维化表型。放线菌素D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34a-5p降低mCFs中Slit1-3’UTR1526nt的稳定性,而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时mCFs中miR-34a-5p水平降低。转染miR-34a-5p可促纤维化表型,并可逆转Slit1-3’UTR 1526nt对mCFs纤维化表型的抑制作用。在mCFs中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显著升高miR-34a-5p靶基因SIRT1水平,在mCFs中分别转染miR-34a-5p和siRNA可一致性地逆转Slit1-3’UTR 1526nt抑制mCFs的纤维化表型。【结论】Slit1-3’UTR1526nt通过特异结合miR-34a-5p并增加其靶基因SIRT1表达发挥抑制mCFs纤维化表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狭缝引导配体1(Slit1) 3’非翻译区(3utr) 微RNA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mRNA 3′非翻译区最新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昊玉 闫晓红 +1 位作者 牟芳 王宁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624,共9页
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是真核生物mRNA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其3′最末端。3′UTR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3′UTR调控mRNA的加尾、稳定性、翻译效率及定位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 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是真核生物mRNA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其3′最末端。3′UTR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3′UTR调控mRNA的加尾、稳定性、翻译效率及定位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多种组学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人们发现3′UTR还具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真核生物3′UTR的新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3′UTR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全面深入地研究真核生物基因功能及调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3′非翻译区 转录后调控 独立3′非翻译区 蛋白多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引导配体13′UTR通过miR-34a-5p/SIRT1轴调节内皮细胞表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欧涛 胡志琴 +5 位作者 高原 伍华燕 陈凯茵 徐金东 方咸宏 单志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72,共11页
在高等生物的进化过程中,mRNA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序列显著增加,提示3′UTR在生物功能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发现狭缝引导配体1(slit guidance ligand 1,SLIT1)3′UTR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中水... 在高等生物的进化过程中,mRNA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序列显著增加,提示3′UTR在生物功能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发现狭缝引导配体1(slit guidance ligand 1,SLIT1)3′UTR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中水平降低,但其对肥厚心肌中血管功能调节的作用机制不清楚。利用腺病毒介导在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中过表达SLIT13′UTR,检测HAECs中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s,e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表达。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基于Matrigel胶的管腔形成实验检测HAECs的迁移和成管腔能力。结果发现,过表达SLIT13′UTR会升高HAECs中p-eNOS、eNOS和VEGFA水平(P<0.01),并促进HAECs迁移和成管腔能力(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提示,SLIT13′UTR上有多个微RNA(miRNA)的潜在结合位点,反义RNA纯化技术(RNA antisense purification,RAP)筛选和利用Ago2抗体进行RNA结合蛋白质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结果显示,SLIT13′UTR与miR-34a-5p存在结合作用,而过表达SLIT13′UTR的HAECs中miR-34a-5p水平显著降低(P<0.05)。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miR-34a-5p可逆转过表达SLIT13′UTR对去乙酰化酶SIRT1的上调作用(P<0.05)。在HAECs中转染miR-34a-5p和si-SIRT1,可一致地抑制过表达SLIT13′UTR引起的p-eNOS、eNOS和VEGFA增加(P<0.05,P<0.01),及促进HAECs迁移和成管腔的能力(P<0.01,P<0.001)。因此,SLIT13′UTR可以特异性吸附miR-34a-5p,通过miR-34a-5p/SIRT1轴发挥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引导配体1 3′非翻译区 血管内皮细胞 微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基因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静 王永华 +3 位作者 于仑 牛海涛 刘勇 孙立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关卡点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基因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 目的:探讨免疫关卡点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基因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PCR-LDR技术分别检测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213例BUC患者和25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PD-L1基因3’UTR的rs4143815位点和rs2297136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BUC发病风险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UC组PD-L1基因3’UTR的rs4143815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GG基因型个体发生BUC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2.83倍(95%CI:1.82~4.64,P<0.01),携带G突变基因(CG/GG基因型)个体BUC发病风险是CC型基因个体的1.53倍(95%CI:1.01~2.24,P<0.01),同时BUC组rs4143815位点携带G突变基因频率与BUC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而在rs2297136位点,BUC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CC、CT及TT基因型个体之间发生BUC的风险亦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PD-L1基因3’UTR的rs4143815位点SNP与BUC的发病风险和恶性进展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程序性死亡配体1 3’端非翻译区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蛋白编码基因3’UTR中IRPRE1元件的鉴定及其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为民 曹静 +5 位作者 邢菲 王丽 任守文 付言峰 李碧侠 方晓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6-342,共7页
为鉴定猪全基因组范围内蛋白编码基因3’UTR(3’-untranslated region)中反向重复PRE1(inverted repeated PRE1,IRPRE1)元件,对猪全基因组的22342个蛋白编码基因的3’UTR序列进行重复序列元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猪蛋白编码基因... 为鉴定猪全基因组范围内蛋白编码基因3’UTR(3’-untranslated region)中反向重复PRE1(inverted repeated PRE1,IRPRE1)元件,对猪全基因组的22342个蛋白编码基因的3’UTR序列进行重复序列元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猪蛋白编码基因的3’UTR序列中短散在重复序列与简单重复序列在重复序列的类别中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7.58%与31.08%;在SINE/t RNA的重复元件中,Pre0_SS和PRE1x元件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1.83%和37.51%;共有1 094个候选蛋白编码基因的3’UTR中含有IRPRE1元件;GO分析发现这些候选基因主要参与m RNA经由剪接体的剪接、细胞分裂、RNA通过酯交换反应发生的剪接、T细胞激活、RNA剪接、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对糖苷反应、甘油三酯稳态、外源性凋亡信号通路的正调节及胆固醇合成等生物过程;KEGG pathway分析发现这些候选基因参与了缬草碱、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途径、TNF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吞噬体、剪接体、胆汁分泌、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凋亡;对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3’UTR中的IRPRE1元件进行鉴定发现,其在多个组织中广泛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编码基因 3utr IRPRE1元件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卵黄膜蛋白基因BmVMP23的3'-UTR变异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安利 夏定国 +3 位作者 裘智勇 高鹏 唐顺明 赵巧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4,共7页
BmVMP23已被预测为一种编码家蚕卵黄膜蛋白的基因,该基因在家蚕"明"死卵突变体(l-em)中呈显著下调表达,并已证明其终止密码子后的序列发生了变异。为研究变异位点是否位于BmVMP23的3'-UTR区段及序列变异对该基因表达的影... BmVMP23已被预测为一种编码家蚕卵黄膜蛋白的基因,该基因在家蚕"明"死卵突变体(l-em)中呈显著下调表达,并已证明其终止密码子后的序列发生了变异。为研究变异位点是否位于BmVMP23的3'-UTR区段及序列变异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RACE扩增获得BmVMP23的全长cDNA序列,证实突变位点位于BmVMP23的3'-UTR区段。在此基础上,以突变体l-em及正常型的BmVMP23 3'-UTR序列为实验模型,构建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载体pMD18-T(A3-EGFP-SV40)、pMD18-T[A3-EGFP-3'UTR(WT)]和pMD18-T[A3-EGFP-3'UTR(l-em)],并将其分别转染BmN细胞观察EGFP的表达。结果显示,转染pMD18-T(A3-EGFP-SV40)和pMD18-T[A3-EGFP-3'UTR(WT)]质粒的细胞均能检测到绿色荧光,而转染pMD18-T[A3-EGFP-3'UTR(l-em)]质粒的细胞检测不到绿色荧光。上述结果证实BmVMP23的正常表达须具有完整的3'-UTR,由此认为"明"死卵突变体中BmVMP23基因表达量的降低是因其3'-UTR的变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卵黄膜蛋白 BmVMP23基因 3′端非翻译区序列 基因表达 卵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IRS1基因3’UTR的克隆、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清 李中举 +2 位作者 孟志鹏 牛梦宇 李万利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奶牛乳腺组织为材料,采用3’RACE技术克隆到奶牛IRS1基因3’UTR的全长,进一步对测得的序列进行了验证,同时利用Target Scan 7.0和Pic Tar软件预测可能结合的microRNA,并对多个软件预测结合的microRNA,进行最小结合自由能分析。结果表... 以奶牛乳腺组织为材料,采用3’RACE技术克隆到奶牛IRS1基因3’UTR的全长,进一步对测得的序列进行了验证,同时利用Target Scan 7.0和Pic Tar软件预测可能结合的microRNA,并对多个软件预测结合的microRNA,进行最小结合自由能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1 327 bp的牛IRS1 3’UTR全长,与NCBI上的预测序列一致率达到99%;miR-128、miR-96、miR-27a为2个软件共同预测到的结合microRNA;3个结合位点的最小自由能分别为-89.58、-87.91、-100.88 k J·mol-1,表明牛IRS1基因表达可能受到这3个microRNA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基质1 3’非翻译区 3’RACE 最小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b直接靶向3’-UTR调控HIF-1α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贺龙 罗玉岚 +4 位作者 陶象男 汪忆梦 何晶 郭术俊 宋传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0b(micro RNA-20b/miR-20b)是否直接靶向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信使RNA的3’-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调控其基因表达。方法:采用Target Scan和miRanda算法预测H... 目的:探讨微小RNA-20b(micro RNA-20b/miR-20b)是否直接靶向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信使RNA的3’-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调控其基因表达。方法:采用Target Scan和miRanda算法预测HIF-1α3’-UTR区是否存在miR-20b的配对序列;构建并鉴定表达HIF-1α3’-UTR的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pmiRRB-ReportTM-HIF-1α3’-UTR),将重组质粒(recombinant plasmid,RP)与mimics-miR-20b(M)或NC-miR-20b(N)共转染He La细胞,本研究共分为RP、RP+M、RP+N、P、P+M和P+N六组,24 h后检测各组双荧光素酶活性的比值。结果:HIF-1α3’-UTR区存在miR-20b配对区域;成功构建了含HIF-1α3’-UTR序列的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重组质粒与mimics-miR-20b共转染的He La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其他对照组(P=0.022)。结论:miR-20b可以直接靶向结合HIF-1α3’-UTR区负向调控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3’-非编码区 miR-20b 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b直接靶向3′-UTR负性调节VEGF的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陶象男 汪忆梦 宋传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miR-20b是否直接靶向VEGF 3′-非编码区(3′-UTR)而调控其表达。方法采用miRanda软件预测VEGF 3′-UTR是否存在miR-20b的结合位点;使用PCR方法扩增RAW264.7细胞VEGF基因3′-UTR序列,经双酶切后克隆到pmiR-RB-Report^(TM)质粒海... 目的探讨miR-20b是否直接靶向VEGF 3′-非编码区(3′-UTR)而调控其表达。方法采用miRanda软件预测VEGF 3′-UTR是否存在miR-20b的结合位点;使用PCR方法扩增RAW264.7细胞VEGF基因3′-UTR序列,经双酶切后克隆到pmiR-RB-Report^(TM)质粒海肾荧光素酶的下游,得到pmiR-RB-Report TM-VEGF 3′-UTR双荧光素酶重组质粒,使用电泳法和测序法进行验证;将重组质粒或空质粒与miR-20b模拟物或其对照共转染HeLa细胞,24h后检测相应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VEGF 3′-UTR存在miR-20b的结合位点;获得了含VEGF 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重组质粒与miR-20b模拟物共转染组HeLa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空质粒转染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小鼠VEGF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miR-20b可以直接靶向VEGF 3′-UTR而负性调控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非编码区 miR-20b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和T-ALL患者BCL11B-3’UTR miRNA结合位点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突变情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帅 何子凡 +5 位作者 廖紫薇 曾成武 杨力建 陈少华 Suming HUANG 李扬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B基因3’端非翻译区(BCL11B-3’UTR)微小RNA(miRNA)结合位点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突变的方法,并初步分析健康人和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的SNP/突变情况。方法:通过Target Scan等... 目的:建立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B基因3’端非翻译区(BCL11B-3’UTR)微小RNA(miRNA)结合位点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突变的方法,并初步分析健康人和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的SNP/突变情况。方法:通过Target Scan等生物学软件对Gen Bank数据库中BCL11B-3’UTR序列的miRNA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分析;设计扩增包含主要BCL11B-3’UTR中miRNA结合位点区域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20例健康人和21例T-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的相应片段并送核苷酸序列分析后比对其序列变化情况。结果:根据context++score和seed match类型等评价标准筛选得到BCL11B-3’UTR中24个高度保守的潜在miRNA结合位点;发现1例T-ALL患者存在BCL11B-3’UTR第2 402位点核苷酸替换(T>C),该突变已在db SNP数据库登记(rs184678181);健康人BCL11B-3’UTR miRNA结合位点区域未检测到SNP/突变。结论:健康人和TALL患者BCL11B-3’UTR序列突变罕见。本研究率先发现1例T-ALL患者BCL11B-3’UTR的第2 402位点存在T>C改变,涉及hsa-miR-6814-5p结合位点区域。该SNP对BCL11B表达调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为BCL11B在T-ALL中的作用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B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端非翻译区 微小RNA 单核苷酸多态性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的多态性及其与蛋壳品质的关联性
11
作者 罗华伦 王春源 +2 位作者 吴燕 向进 张依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目的】探索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85只健康蛋鸡,测定其第45周龄产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质量5个指标;使用NCBI和PrimerPremier ... 【目的】探索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85只健康蛋鸡,测定其第45周龄产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质量5个指标;使用NCBI和PrimerPremier 3.0设计引物,采用正向测序法筛选GRIN1基因在3′UTR区域的SNP位点。【结果】GRIN1基因的3′UTR检测到4个SNP位点:g.30871C>T、g.31017A>G、g.31158A>C和g.31166G>C,其中仅g.31158A>C和g.31166G>C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且g.30871C>T和g.31017A>G都极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1)。g.31017A>G与蛋壳品质的关联分析中,GG基因型的蛋质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4个SNP位点共产生5个单倍型(H1、H2、H3、H4、H5)和8个双倍型(H1H1、H1H2、H1H3、H2H2、H2H3、H2H4、H3H5、H4H4),双倍型H3H5的蛋质量显著高于双倍型H2H2和H2H3(P<0.05),双倍型H3H5的蛋壳质量显著高于双倍型H2H2(P<0.05),其他双倍型指标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与蛋壳品质存在显著关联;g.31017A>G对蛋壳品质有显著影响,能够作为改善蛋壳品质的分子标记位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顺绿壳蛋鸡 GRIN1基因 3′非翻译区 SNP位点 蛋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ptm5 3'UTR对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艳青 李艳 +4 位作者 朱明明 丁懿 庞磊 王继军 郁多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稳定过表达溶酶体相关穿膜蛋白5(lysosomal 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 5,Laptm5)3'不翻译区(3'UTR)的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株,探讨Laptm5 3'UTR对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荧... 目的:通过建立稳定过表达溶酶体相关穿膜蛋白5(lysosomal 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 5,Laptm5)3'不翻译区(3'UTR)的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株,探讨Laptm5 3'UTR对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B细胞及38B9细胞中Laptm5 mi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将小鼠Laptm5 3'UTR及其含有的microRNA结合位点突变的突变型基因片段构建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 MSCV-PIG,包装成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38B9,流式细胞术检测逆转录病毒感染率,细胞计数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Laptm5 3'UTR或其突变型过表达后389B9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结果:相比小鼠B细胞,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Laptm5的miRNA及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成功获得稳定过表达Laptm5 3'UTR(突变型)的38B9细胞株。Laptm5 3'UTR细胞株比Laptm5 3'UTR突变型过表达细胞株的增殖能力显著减慢,凋亡率显著增加[(7.87±1.08)%vs(0.45±0.07)%,P<0.01]。结论:小鼠Laptm53'UTR具有抑制B细胞淋巴瘤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影响相关microRNA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相关跨膜蛋白5 3'不翻译区 B细胞淋巴瘤细胞 3889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猪·家猪及其杂种猪ACSL4基因3′UTR区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晓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327-5328,共2页
[目的]为猪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酚-氯仿法从野猪、民猪、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和杂种猪的耳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上猪ACSL4基因cDNA全序列设计3对引物,进行PCR-SSCP和测序,分析ACSL4基因3UTR区的多态性... [目的]为猪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酚-氯仿法从野猪、民猪、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和杂种猪的耳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上猪ACSL4基因cDNA全序列设计3对引物,进行PCR-SSCP和测序,分析ACSL4基因3UTR区的多态性。[结果]3对引物中,仅K3引物的PCR-SSCP产物有多态性,检测到3种基因型(AA、BB和AB)。在ACSL4基因3′UTR区3862 bp处发生T→C碱基突变。仅在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和杂种猪中发现多态性位点,而在民猪和野猪中未发现。杜洛克、大白猪和杂种猪间不同基因型的分布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长白猪和大白猪各基因型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为丰富猪种的种质特性资料库和充分利用种质资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SL4基因 3'utr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岭牛MSTN基因3'-UTR与bta-miR-27b的靶向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贤君 许厚强 +1 位作者 许家利 阮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5-1243,共9页
【目的】明确关岭牛bta-miR-27b与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的结合位点及靶向调控关系,为通过调控miRNA改良关岭牛产肉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贵州地方黄牛分子遗传改良工作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通过TargetScan预测牛MSTN基因3'端... 【目的】明确关岭牛bta-miR-27b与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的结合位点及靶向调控关系,为通过调控miRNA改良关岭牛产肉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贵州地方黄牛分子遗传改良工作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通过TargetScan预测牛MSTN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的潜在miRNA结合区域及互作miRNA,对比关岭牛与不同关岭牛杂交品种的生理表型及MSTN基因和3'-UTR端miRNA表达差异,并分析bta-miR-27b在不同关岭牛杂交群体中的靶位点特异性。将MSTN基因3'-UTR序列野生型(WT)和3'-UTR序列突变型(MUT)分别克隆至pMIR-REPORT Luciferase(H306)载体构建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与bta-miR-27b共转染293T细胞以验证bta-miR-27b与MSTN基因的作用关系,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bta-miR-27b对MST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在牛MSTN基因3'-UTR端发现7个miRNA结合位点;关岭牛各系杂交品种的3个miRNA(bta-miR-27a-3p、bta-miR-27b和bta-miR-128)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关岭牛(P<0.01,下同),MSTN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关岭牛,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围等生长指标却明显优于关岭牛。关岭牛及其杂交牛MSTN基因3'-UTR端的bta-miR-27b结合区域均无突变、无缺失;MSTN-3'-UTR(WT)与bta-miR-27b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后其相对荧光值下降53.80%,极显著低于MSTN-3'-UTR(MUT)+bta-miR-27bmimics共转染;转染bta-miR-27b mimics后,bta-miR-27b在关岭牛原代成肌细胞株(N2)中成功超表达,而MSTN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极显著下调趋势,表明bta-miR-27b能抑制MSTN基因表达。【结论】bta-miR-27b与MSTN基因的结合区域位于3'-UTR端第62~69位碱基处,且靶位点保守性较高。bta-miR-27b对MSTN基因有很强的靶向调控作用,表现为bta-miR-27b能抑制MSTN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岭牛 MSTN基因 3'端非翻译区(3'-utr) bta-miR-27b 双荧光靶向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mRNA 3′非翻译区的功能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海震 王莹 刘定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0-985,共6页
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的功能复杂多样,不仅能调控其mRNA的稳定性、控制mRNA的亚细胞定位,而且还在特定氨基酸的编码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一些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内的突变可引起疾病的发生.近几年的研究又发现,一些真核生物m... 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的功能复杂多样,不仅能调控其mRNA的稳定性、控制mRNA的亚细胞定位,而且还在特定氨基酸的编码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一些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内的突变可引起疾病的发生.近几年的研究又发现,一些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还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3′非翻译区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3′非编码区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宝昌 姜涛 +8 位作者 于曼 邓永强 彭文明 常国辉 司炳银 刘伯华 杨保安 祝庆余 秦鄂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7,共5页
分别对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株基因组 3′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然后应用Blast、DNAstarGeneQuest等软件对中国株的这段序列与其它SARS和非SARS冠状病毒的序列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所测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 3′非编码... 分别对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株基因组 3′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然后应用Blast、DNAstarGeneQuest等软件对中国株的这段序列与其它SARS和非SARS冠状病毒的序列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所测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 3′非编码区长度均为 339nt,与其它已测序SARS冠状病毒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 .SARS冠状病毒的非编码区含有冠状病毒保守的“伪结”结构 .在距末端 138nt处还存在 1个长约 32nt的Ⅱ型茎 环结构的序列 ,该序列在其它已知人冠状病毒中并不存在 ,而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星状病毒中的对应序列高度同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中国分离株 序列测定 3′非编码区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γmRNA 3′非翻译区可能存在基因表达负调控区 被引量:5
17
作者 戴冰冰 卢健 +3 位作者 王家敏 梅文瀚 王楚 钱关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0-635,共6页
为探索人磷脂酰肌醇 3 激酶γ(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PI3Kγ)基因 3′端非翻译区内AU富含区是否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 ,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其 3′端非翻译区 (UTR)内存在0 9kb的AU富含区 ,其中包括 4个AU富含元件 ,以... 为探索人磷脂酰肌醇 3 激酶γ(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PI3Kγ)基因 3′端非翻译区内AU富含区是否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 ,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其 3′端非翻译区 (UTR)内存在0 9kb的AU富含区 ,其中包括 4个AU富含元件 ,以及 1个与众多基因非翻译区高度同源的长 130个碱基的区域 .将AU富含区插入报告基因egfp的下游构建pcDNA3 egfp AUR表达载体 .将表达载体转导NIH 3T3,74 0 2及K5 6 2细胞 ,流式细胞检测egfp的表达情况 .PI3Kγ基因 3′非翻译区AU富含区可显著降低egfp的表达 2~ 3倍 (P <0 0 1) .利用放线菌素D阻断RNA转录后 ,North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egfp AURmRNA较egfpmRNA不稳定 .实验结果提示 ,PI3Kγ基因 3′非翻译区AU富含区内可能存在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负调控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负调控区 转录后调控 磷脂酰肌醇3—激酶γ基因 3′非翻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藻cbr基因启动子及其3'-非翻译区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贵星 潘卫东 +4 位作者 王宁 贾岩龙 陈小让 王建民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克隆盐藻cbr基因启动子和3' -非翻译区(3' -UTR)片段。方法:设计2对引物,通过2轮巢式PCR 反应,扩增cbr基因启动子,其中首轮PCR反应使用改良的降落PCR程序,第二轮巢式PCR反应的模板是第一轮 PCR产物,使用普通PCR程序;cb... 目的:克隆盐藻cbr基因启动子和3' -非翻译区(3' -UTR)片段。方法:设计2对引物,通过2轮巢式PCR 反应,扩增cbr基因启动子,其中首轮PCR反应使用改良的降落PCR程序,第二轮巢式PCR反应的模板是第一轮 PCR产物,使用普通PCR程序;cbr基因3' -UTR片段的克隆采用一对引物,通过一般PCR程序得到。结果:通过巢 式PCR得到长约1.1kb的cbr基因启动子片段,DNA测序结果表明碱基序列与文献记载完全相同,无任何碱基突 变;克隆的长0.3kb的cbr基因3' -UTR片段经人工比较,与收录的序列吻合,无碱基突变。结论:利用普通Taq酶 对用PCR方法克隆得到了盐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cbr的2个基因表达调控序列;结合使用巢式PCR和改 良降落PCR,可以非常有效地克隆具有复杂二级结构的DNA片段;通过两端人工添加的限制序列,将cbr基因启动 子和3' -UTR2个调控片段构建到同一个载体上,形成cbr基因表达盒,为构建转基因盐藻表达载体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 胡箩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启动子 3-非翻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s慢病毒文库筛选靶向EZH23'非翻译区的新型miRNAs及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萃萃 王璐璐 +4 位作者 赵卫卫 彭攸 王玉平 孙振亮 冯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重组过表达EZH2基因3'非翻译区的MCF-7细胞株中筛选靶向miRNAs,并进行细胞和组织定量分析。方法重组细胞株感染慢病毒文库,利用细胞毒性药物筛选后抽提细胞基因组,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出miRNA前体,测序确定miRNAs名称,并对其进行... 目的重组过表达EZH2基因3'非翻译区的MCF-7细胞株中筛选靶向miRNAs,并进行细胞和组织定量分析。方法重组细胞株感染慢病毒文库,利用细胞毒性药物筛选后抽提细胞基因组,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出miRNA前体,测序确定miRNAs名称,并对其进行PCR定量分析。结果在重组细胞株中共筛选出7种miRNAs,依次为miR-15b、miR-16-2、miR-181b2、miR-217、miR-224、miR-329-1、miR-487b,这些新型miRNAs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icTar和TargetScan无法预测。Real-time PCR发现,与乳腺癌细胞MCF-7相比,正常乳腺细胞株HBL-100中miR-217、miR-329-1、miR-487b高表达;乳腺癌组织中仅miR-15b及miR-16-2表达增加,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组过表达EZH2 3'-UTR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结合慢病毒文库可筛选出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未预测的新型靶向miRNAs,这些新型miRNA在正常乳腺细胞与肿瘤细胞及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ZH2 慢病毒文库 EZ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un1启动子Me13'非转录区的克隆及Hr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向云 王蒂 张金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采用PCR技术,分别从马铃薯、金花菊基因组DNA中扩增到了马铃薯损伤诱导启动子Wun 1,和对启动子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的Me1 3 非转录区。经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马铃薯损伤诱导启动子Wun 1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为96.86 %,Me1 3 非转录区的同... 采用PCR技术,分别从马铃薯、金花菊基因组DNA中扩增到了马铃薯损伤诱导启动子Wun 1,和对启动子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的Me1 3 非转录区。经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马铃薯损伤诱导启动子Wun 1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为96.86 %,Me1 3 非转录区的同源性达99 %。得到的Wun 1克隆与原序列有一定的差异,尤其在735~768处差异较大,为一新颖的启动子,现已注册到分子生物学GenBank数据库(GenBank, gi: AY485646)。利用来自欧文氏梨火疫病菌的Hrp基因与克隆的Wun 1启动子和Me1 3 非转录区构建了Wun 1-Hrp-Me1 3 植物表达载体pBI WHM,同时构建了CaMV 35S-Hrp-Me1 3 植物表达载体pBI HM,为下一步鉴定Wun 1启动子和Me1 3 增强子对Hrp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及通过遗传转化培育植物抗病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n 1启动子 ME1 3′非转录区 HRP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