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HK1/S1P信号通路探讨灰树花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杜晗 金雪 +6 位作者 马贤德 雷萍 董墨思 陈杰 许欣竹 张雨晴 韩晓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7-853,共7页
目的:探讨灰树花提取物通过鞘氨醇激酶1(SPHK1)/鞘氨醇-1-磷酸(S1P)信号通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炎症反应的免疫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治疗组(SASP组)、灰树花提取物治疗组... 目的:探讨灰树花提取物通过鞘氨醇激酶1(SPHK1)/鞘氨醇-1-磷酸(S1P)信号通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炎症反应的免疫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治疗组(SASP组)、灰树花提取物治疗组(GF组)、柳氮磺吡啶联合灰树花提取物治疗组(SASP+GF组)。应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法建立UC模型。1周后,各治疗组分别进行柳氮磺吡啶0.3 g(/kg·d)、灰树花提取物10 mg(/kg·d)以及两种药物联合灌胃治疗。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统计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PHK1、S1P、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TNF-α的蛋白含量及阳性表达水平;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PHK1、S1P、TRAF2、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欠佳,DAI评分显著升高,结肠组织SPHK1、S1P、TRAF2和TNF-α蛋白阳性表达、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一般状态明显好转,DAI评分降低(P<0.01),各目标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GF组与SASP+GF组下降更为明显;SPHK1和TRAF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或P<0.05),而S1P和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GF组和SASP+GF组下降明显(P<0.01)。与SASP组相比,GF组仅SPHK1蛋白表达、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SASP+GF组数据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GF组相比,SASP+GF组SPHK1蛋白阳性表达及含量、S1P mRNA表达水平和TNF-α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灰树花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SPHK1/S1P通路激活,减轻UC大鼠结肠组织炎症反应,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UC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spHK1 s1p 黏膜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瑟酮调节LKB1-AMPK-mTOR-p70S6K通路改善大鼠少弱精子症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利帮 沈炳香 +3 位作者 何春远 赵为陈 常伟 王桐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6-1301,共6页
目的研究非瑟酮对少弱精子大鼠的睾丸及精子保护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少弱精子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非瑟酮低、中、高剂量治疗组、LKB1激动剂组,每组各10只。ELISA法检测各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目的研究非瑟酮对少弱精子大鼠的睾丸及精子保护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少弱精子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非瑟酮低、中、高剂量治疗组、LKB1激动剂组,每组各10只。ELISA法检测各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s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细胞凋亡;HE染色检测大鼠睾丸组织损伤;透射电镜检测精子细胞超微结构;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KB1、AMPK、mTOR、p70S6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LKB1激动剂组FSH、LH、PRL、T等激素水平明显降低,精子细胞出现凋亡,睾丸损伤严重,LKB1、p-AMPK/AMPK表达明显上调,mTOR、p-p70S6K/p70S6K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非瑟酮治疗后,精子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FSH、LH、PRL、T等激素水平明显上升,LKB1、p-AMPK/AMPK明显下调,mTOR、p-p70S6K/p70S6K明显上调(P<0.05)。结论非瑟酮可有效治疗少弱精症大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LKB1-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瑟酮 少弱精症 AMpK MTOR p70s6K LK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n-GaN/p-Zn_(x)Cu_(1-x)S异质结的制备及紫外探测性能研究
3
作者 杜志伟 贾伟 +5 位作者 贾凯达 任恒磊 李天保 董海亮 贾志刚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6-1336,共11页
本文首先采用紫外光辅助电化学刻蚀(UV-EC)方法制备出了孔隙密度为1.51×10^(10)cm^(-2)、平均孔径为38 nm的多孔n-GaN薄膜;随后在其上通过水浴法沉积了一系列Zn_(x)Cu_(1-x)S复合薄膜,x为0.0、0.2、0.4、0.6、0.8、1.0,形成的多孔n... 本文首先采用紫外光辅助电化学刻蚀(UV-EC)方法制备出了孔隙密度为1.51×10^(10)cm^(-2)、平均孔径为38 nm的多孔n-GaN薄膜;随后在其上通过水浴法沉积了一系列Zn_(x)Cu_(1-x)S复合薄膜,x为0.0、0.2、0.4、0.6、0.8、1.0,形成的多孔n-GaN/p-Zn_(x)Cu_(1-x)S异质结带隙在2.34~3.51 eV调控;最后基于这些异质结构建出p-n结型紫外探测器。I-V曲线结果表明这些探测器均具有良好的整流特性,特别是n-GaN/p-Zn_(0.4)Cu_(0.6)S探测器性能最优。在暗态下,I_(+3 V)/I_(-3 V)约为1.78×10^(5);在偏压为-3 V、光功率密度为432μW/cm^(2)(365 nm)的条件下,光暗电流比超过10^(3),上升/下降时间为0.09/39.8 ms,响应度(R)为0.352 A/W,外量子效率(EQE)为119.6%,探测率(D^(*))为3.21×10^(12)Jones。I-t曲线结果表明,多孔n-GaN/p-Zn_(x)Cu_(1-x)S异质结紫外探测器在连续开-关光循环过程中拥有稳定的光电流响应。该研究为制备异质结紫外探测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n_(x)Cu_(1-x)s 多孔n-GaN 异质结 紫外探测器 光暗电流比 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狼疮小鼠中S1P/S1PRs通路变化与行为学、血瘀证目征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李建斌 吴锐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1127,共7页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小鼠中S1P/S1PRs通路变化及其与NPSLE血瘀证目征积分、周细胞凋亡、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的关系。方法 将12只MRL/lpr雌性小鼠分为NPSLE组(通过神经行为学测试与基线比较,若行为学表现超过20%的变化定义为NP...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小鼠中S1P/S1PRs通路变化及其与NPSLE血瘀证目征积分、周细胞凋亡、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的关系。方法 将12只MRL/lpr雌性小鼠分为NPSLE组(通过神经行为学测试与基线比较,若行为学表现超过20%的变化定义为NPSLE小鼠)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各6只;6只MRL/mpj小鼠作为对照组。所有小鼠接受血瘀证积分和血瘀证目征积分的评估,并通过取血和提取脑组织进行后续分析。比较NPSLE与SLE小鼠在S1P/S1PRs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探讨其与NPSLE小鼠血瘀证目征积分、周细胞凋亡、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紧密连接蛋白以及S1P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PSLE小鼠相比,SLE和MRL/mpj小鼠中央区活动频率、行走总距离以及中央区停留时长更高(P<0.01),在水中静止时间减少,游泳与攀爬行为时长显著增加(P<0.01),对新物体的探索活动增加(P<0.01);在血瘀证目征总积分上,NPSLE小鼠显著高于SLE和MRL/mpj小鼠(P<0.01);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与NPSLE小鼠相比,MRL/mpj和SLE小鼠S1P和S1PR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S1PR1、ZO-1、Cadherin和PDGFR-B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MRL/mpj小鼠相比,NPSLE小鼠中S1PR2 mRNA表达上调(P<0.01),PDGFR-β、S1PR1、ZO-1和Cadherin mRNA表达下调(P<0.01)。结论 S1P/S1PRs通路的异常活化可能与NPSLE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和血瘀证目征积分的增加有关,为NPSLE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狼疮 s1p/s1pRs通路 血瘀证目征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抗小鼠脑自然衰老及其对mTOR/p70S6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彭沛 宋志明 +9 位作者 刘勇 郝宝顺 余舒杰 周彬 刘定辉 牛海名 熊肇军 朱洁明 吴伟康 钱孝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小鼠脑组织自然衰老的作用,并探讨mTOR/p70S6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27只C57/B6雌性小鼠购于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其中7只3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青年组,20只22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老年组,青年组小鼠予...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小鼠脑组织自然衰老的作用,并探讨mTOR/p70S6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27只C57/B6雌性小鼠购于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其中7只3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青年组,20只22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老年组,青年组小鼠予生理盐水(PBS)腹腔注射,老年组小鼠分别予PBS(对照)、低剂量Rb1(10 mg·kg-1·d-1)、高剂量Rb1(20 mg·kg-1·d-1)腹腔注射。6周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单胺氧化酶(MAO)活性,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p-m TOR/mTOR、p-p70S6K/p70S6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青年小鼠比较,老年对照组小鼠脑组织中的MDA含量增多,MAO活性增加,PAI-1蛋白表达增多,m TOR蛋白、p70S6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注射Rb1的两组小鼠脑组织MAO活性,m TOR蛋白、p70S6K蛋白磷酸化水平均降低;此外,高剂量Rb1组MDA含量、PAI-1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高剂量(20 mg·kg-1·d-1)人参皂苷Rb1可以减轻小鼠脑自然衰老;人参皂苷Rb1的这一抗衰老作用可能与m TOR/p70S6K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自然衰老 小鼠 脑组织 mTOR/p70s6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痹活血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SphK1-S1P信号传导通路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叶 洪鸣鸣 +1 位作者 高越 王晓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94-2696,共3页
目的:探讨骨痹活血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Sph K1-S1P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及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1检测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Sph K1、S1P、NF-κB,MMP-3因子水平,与78例健康体检者做比较。280例膝骨关节OA早期、中期患者,采用SPSS软件随... 目的:探讨骨痹活血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Sph K1-S1P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及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1检测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Sph K1、S1P、NF-κB,MMP-3因子水平,与78例健康体检者做比较。280例膝骨关节OA早期、中期患者,采用SPSS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2次/d,连续4周。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骨痹活络汤口服。观察两组前后血清Sph K1、S1P、NF-κB,MMP-3因子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Sph K1、S1P、NF-κB、MMPs-3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均与膝关节临床状态积分存在相关性(r=0.766,P=0.000;r=0.854,P=0.000;r=0.771,P=0.000;r=0.818,P=0.000)。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Sph K1、S1P、NF-κB,MMP-3含量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Sph K1、S1P、NF-κB,MMP-3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h K1-S1P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参与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骨痹活血汤通过抑制Sph K1/S1P信号传导通路,临床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 K1 s1p NF-κB 膝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E-BP1、p70S6K在RAD001抑制胃癌MKN-28、N-87细胞生长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莹 朱祖安 崔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结合蛋白1(4E-BP1)、核糖体40S小亚基S6K蛋白激酶p70S6K在RAD001抑制胃癌MKN-28、N-87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MKN-28、N-87细胞,给予RAD001干预后通过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结合蛋白1(4E-BP1)、核糖体40S小亚基S6K蛋白激酶p70S6K在RAD001抑制胃癌MKN-28、N-87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MKN-28、N-87细胞,给予RAD001干预后通过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分布及p70S6k、4E-BP1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情况。结果:细胞计数结果显示RAD001作用于胃癌细胞株MKN-28,N-8724h即开始出现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至48、72h,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AD001作用24h后MKN-28、N-87细胞株细胞周期发生改变,停滞在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在实验中显示细胞系N87对于RAD001作用相对敏感。Western-blot结果显示RAD001作用24h后MKN-28、N-87的4E-BP1和p70S6K表达下降,同时去磷酸化。结论:RAD001是通过抑制mTOR的活性,进而阻断4E-BP1及p70S6K的磷酸化和蛋白质翻译进而调节着细胞周期以发挥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 MKN-28 N-87 p70s6K p-p70s6k 4E—-Bp1 p-4EB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P1、XPG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吕红英 李启才 +3 位作者 卫红军 项金瑜 姚如永 梁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9-617,共9页
背景与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A105G和人着色性干皮病G组(xeroderma pigmentatosum group G,XPG)基因C46T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对以... 背景与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A105G和人着色性干皮病G组(xeroderma pigmentatosum group G,XPG)基因C46T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对以铂类药物为主方案的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85例,化疗前取静脉血采用DNA测序法检测GSTP1 A105G和XPG C46T多态性,给予以铂类药物为主方案的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RECIST标准)并统计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分析GSTP1 A105G和XPG C46T多态性与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85例晚期NSCLC患者中,GSTP1 A/G+G/G基因型和A/A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3.59%和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8,P<0.05);XPG C/C基因型和C/T+T/T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2.86%和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6,P<0.05);联合多态性分析显示,同时携带GSTP1 A/G+G/G和XPG C/C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率最高为44.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结束,81例患者中位TTP为6.5个月,其中GSTP1 A/G+G/G基因型为8.0个月,A/A基因型为6.0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4.688,P<0.01);XPG C/C基因型为7.5个月,C/T+T/T基因型为6.0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897,P<0.01);联合多态性分析显示,同时携带GSTP1 A/G+G/G和XPG 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TTP最长为8.0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78例患者中位OS为9.0个月,其中GSTP1 A/G+G/G基因型为11.0个月,A/A基因型为9.0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4.522,P<0.01);XPG C/C基因型为10.5个月,C/T+T/T基因型为9.0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136,P<0.01);联合多态性分析显示,同时携带GSTP1 A/G+G/G和XPG 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OS最长为11.0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STP1 A105G和XPG C46T多态性可单独及联合用于预测晚期NSCLC患者对以铂类药物为主方案的化疗疗效及生存期,初步提示可以根据患者基因型来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多态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人着色性干皮病G组 铂类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前列腺癌组织中DNMT1、GSTP1和APC的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伟杰 别良玉 +3 位作者 陆士新 王瑞林 赵培荣 王留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检测人前列腺癌(PCa)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前列腺癌(高分化癌9例、中分化癌17例、低分化癌30例)组织和10例良性前列腺增... 目的:检测人前列腺癌(PCa)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前列腺癌(高分化癌9例、中分化癌17例、低分化癌30例)组织和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DNMT1、GSTP1和APC的表达。结果:4种组织中3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PH,高、中、低分化癌组织中DNMT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55.6%、70.6%和86.7%(P=0.005),GST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44.4%、29.4%和13.3%(P<0.001),AP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55.6%、47.6%和23.3%(P=0.037)。PCa组织中DNMT1的表达与GSTP1表达的列联系数为0.874,P<0.001,与APC表达的列联系数为0.797,P<0.001。结论:DNMT1的表达增高和GSTP1、APC的表达降低可能在PCa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DNA甲基转移酶1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K-1在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耐药株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莹 田美丽 宋丽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5,187,共5页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1-磷酸鞘氨醇(S1P)、NFκB p65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耐药细胞中发挥其耐药性的作用。方法建立肺癌耐药细胞株H460/DDP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通过Western blot、RT-PCR实验检测并比较耐药株和亲...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1-磷酸鞘氨醇(S1P)、NFκB p65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耐药细胞中发挥其耐药性的作用。方法建立肺癌耐药细胞株H460/DDP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通过Western blot、RT-PCR实验检测并比较耐药株和亲本细胞中的SPHK-l、S1P及NFκB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肺癌耐药细胞株H460/DDP,并对其进行了耐药性评估(IC50H460/DDP=50.62μg/mL,RIH460/DDP=2.95);在药物浓度为10~80μg/mL时,肺癌耐药细胞株H460/DDP的细胞存活率高于肺癌细胞株H46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H460耐药细胞中SPHK-1、S1P及NFκB p65表达水平较亲本细胞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 5、P=0.046 5、P=0.021 8,P<0.05);且耐药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也显著增高。结论 SPHK-1/S1P、NFκB p65信号通路在肺癌H460耐药细胞中对发挥其耐药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鞘氨醇激酶-1(spHK-1) 1-磷酸鞘氨醇(s1p)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SphK-1/S1P信号通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文荣 王立生 +4 位作者 王华 段海峰 李庆芳 高春记 达万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30-733,共4页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以髓系细胞受累为主的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为探讨SphK-1/S1P信号通路元件在CM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研究P210bcr/abl是否涉及到SphK-1/S1P信号通路,首先采用RT-PCR检测bcr/abl阳性的K562细胞和bcr/abl...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以髓系细胞受累为主的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为探讨SphK-1/S1P信号通路元件在CM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研究P210bcr/abl是否涉及到SphK-1/S1P信号通路,首先采用RT-PCR检测bcr/abl阳性的K562细胞和bcr/abl阳性的原代CML细胞中SphK-1和S1P受体mRNA的表达。进一步利用P210bcr/abl特异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处理bcr/abl阳性的K562细胞和CML原代细胞,然后通过32P-ATP掺入法测定细胞内SphK-1的酶活性。结果表明:K562细胞经2.5μmol/L甲磺酸伊马替尼处理0.5、2、6、24和48小时后,对SphK-1活性抑制强度分别为0.007%、38.9%、34.6%、28.1%和76.1%;CML原代细胞在使用2.5μmol/L甲磺酸伊马替尼处理后SphK-1活性较对照下降(16.8-41.9)%。结论:CML细胞中存在SphK-1和S1P的表达,P210bcr/abl具有激活SphK-1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p210^bcr/abl融合蛋白 鞘氨醇激酶-1 sphK-1/s1p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GSTM1基因多态性与p53突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泽民 熊密 +3 位作者 马志明 郝春荣 袁永辉 杨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3,144,234,共5页
目的 探讨谷胱苷肽 S转移酶 μ1(GSTM1)基因的多态性与抑癌基因 p5 3突变在人肺癌发生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 4 8例人肺癌标本 ,HE染色做病理诊断 ,抽提基因组 DNA,PCR扩增 GSTM1基因的第 4外显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基因的多态性... 目的 探讨谷胱苷肽 S转移酶 μ1(GSTM1)基因的多态性与抑癌基因 p5 3突变在人肺癌发生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 4 8例人肺癌标本 ,HE染色做病理诊断 ,抽提基因组 DNA,PCR扩增 GSTM1基因的第 4外显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基因的多态性。对相应的肺癌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做突变型 P5 3蛋白表达的检测 ,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人的肺癌组织中 ,GSTM1基因的缺失率较高 ,达 5 4 .2 % ;突变型 P5 3蛋白总的表达率为 5 6 .3% ,其中GSTM1基因缺失者与非缺失者的 p5 3突变率分别为 73.1%和 36 .4 % ,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在人肺癌组织中 ,GSTM1基因的多态性与 p5 3基因突变明显相关 ,GSTM1基因的缺失可能会导致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谷胱苷肽s转移酶μ1 基因多态性 p53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38/p-STAT1(s727)信号通路探讨阳和汤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任翠翠 叶凯 +4 位作者 余骁 黄芊 曹睿琳 孙苗 窦建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115,I0026,共5页
目的以p38/p-STAT1(s727)信号通路为基础,探究阳和汤含药血清对乳腺癌BT549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阳和汤药液,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阳和汤低、中、高剂量组(4.5、9、18 g·kg^(-1))灌胃后制备阳... 目的以p38/p-STAT1(s727)信号通路为基础,探究阳和汤含药血清对乳腺癌BT549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阳和汤药液,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阳和汤低、中、高剂量组(4.5、9、18 g·kg^(-1))灌胃后制备阳和汤含药血清。各组按10%含药血清和90%RMPI-1640完全培养基均匀混合,对细胞进行干预。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划痕实验观察BT-549细胞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38、p-p38、p-STAT1(s727)、p21、CDK4的表达情况。结果MTT实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和汤各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增加,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P<0.01);阳和汤含药血清干预BT-549细胞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和汤低、中、高剂量组在12 h及24 h的划痕愈合率逐渐降低(P<0.01);Western blot实验表明,阳和汤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内p38表达无明显差异,细胞内p-p38、p-STAT1(s727)、p21表达升高,而CDK4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阳和汤含药血清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BT-549增殖,抑制细胞迁移,其内在机制可能与p38/p-STAT1(s727)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和汤 乳腺癌 p38/p-sTAT1(s727)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对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欢 熊建军 +2 位作者 陈培良 周师洁 李卫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3-427,共5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1-磷酸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对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通过制备S1P脂质体使S1P转运到骨骼肌成肌细胞内或直接加入外源性S1P,采用3 H-TdR渗入法检测S1P进入... 目的观察外源性1-磷酸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对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通过制备S1P脂质体使S1P转运到骨骼肌成肌细胞内或直接加入外源性S1P,采用3 H-TdR渗入法检测S1P进入细胞内和在细胞外对骨骼肌成肌细胞DNA的合成;进一步使用磷酸神经鞘氨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phK)活性抑制剂N,N-二甲基鞘氨醇(N,N-dimethyl sphingosine,DMS)和HACPT[2-(p-hydroxyanilino)-4-(p-chlorophenyl)thiazole],观察其对S1P促进DNA合成作用的影响。结果 S1P脂质体转入可明显促进骨骼肌成肌细胞DNA合成。100~1 000nmol/L剂量范围内S1P脂质体使细胞胸腺嘧啶核苷(3 H-TdR)的摄入量较对照组增加12.3%~50.7%(P<0.01),并与剂量呈正相关。该促进作用不会被SphK活性抑制剂DMS和HACPT所阻断。S1P直接加入培养液同样能促进细胞DNA合成(P<0.01),500和1 000nmol/L剂量组3 H-TdR的摄入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8.8%(P<0.05)和26.5%(P<0.05),增幅低于同剂量的S1P脂质体。该促进作用可被DMS和HACPT所阻断。结论外源性S1P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与细胞内SphK活性增加引起细胞内S1P生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 磷酸神经鞘氨醇激酶(sphK) 骨骼肌成肌细胞 DNA合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秀梅 李烁烯 +2 位作者 明智慧 张丛笑 刘文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7-351,I0006,共6页
目的:检测舌鳞状细胞癌(舌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舌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舌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ks1、Skp2... 目的:检测舌鳞状细胞癌(舌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舌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舌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类型舌组织中各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分析Cks1、Skp2和p27kip1蛋白表达与舌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在舌癌组织中,Cks1和Skp2蛋白呈强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3.3%和62.2%,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舌黏膜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10.0%和36.7%、10.0%;在舌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或缺失,阳性表达率为24.4%,在癌旁组织中和正常舌黏膜组织中其阳性表达水平依次升高,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和70.0%;在舌癌组织中Cks1和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舌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舌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舌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舌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联(P>0.05);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结论:舌癌组织中Cks1和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Cks1、Skp2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舌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亚单位1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p27KIp1蛋白 舌鳞状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S肽转移酶P1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志明 张珍祥 +1 位作者 韩泽民 徐永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41-743,共3页
目的 :探讨谷胱甘S肽转移酶P1(GSTP1)基因外显子 10 5位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RFLP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 ,对 10 4例COPD患者和 44例非COPD人群GSTP1基因外显子 10 5位多态位... 目的 :探讨谷胱甘S肽转移酶P1(GSTP1)基因外显子 10 5位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RFLP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 ,对 10 4例COPD患者和 44例非COPD人群GSTP1基因外显子 10 5位多态位点进行检测 ,并根据性别、年龄及吸烟史对其易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 1)COPD组与对照组GSTP1基因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 62 5、0 5 2 2 ,二者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A/G基因型频率、G/G基因型频率也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COPD组与对照组GSTP1基因 10 5位A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78、0 73 ,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 2 )根据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吸烟史分析 ,COPD组与对照组之间GSTP1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结论 :GSTP1基因外显子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s肽转移酶p1 多态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GsTp1 易感性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S)-HETE对大鼠系膜细胞和肾小球内p27^(ki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英春 张捷 +5 位作者 刘庆鑫 郭桥艳 吴曼 张冬梅 苗里宁 许钟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探讨12-脂氧化酶的活性代谢产物12(S)-HETE对系膜细胞和肾小球内p27kip1表达的影响。方法:12(S)-HETE刺激的系膜细胞和皮下包埋的微型渗透泵长期持续恒速注入12(S)-HETE刺激的大鼠提取的肾小球来观察p27kip1的表达。采用总蛋白量/... 目的:探讨12-脂氧化酶的活性代谢产物12(S)-HETE对系膜细胞和肾小球内p27kip1表达的影响。方法:12(S)-HETE刺激的系膜细胞和皮下包埋的微型渗透泵长期持续恒速注入12(S)-HETE刺激的大鼠提取的肾小球来观察p27kip1的表达。采用总蛋白量/细胞数的比值作为细胞肥大的评价指标,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27kip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2(S)-HETE刺激能够直接诱导系膜细胞发生肥大。12(S)-HETE刺激的系膜细胞内p27kip1mRNA水平没有变化,而p27kip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然而,在微型渗透泵持续恒速注入12(S)-HETE刺激的大鼠提取的肾小球内p27kip1mRNA水平和蛋白的表达均增加。结论:12(S)-HETE能够通过促进p27kip1的高表达而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是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小球肥大、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s)-HETE p27KIp1 系膜细胞 肾小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CSF动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外周血CD4^+ T细胞S1P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海燕 达万明 +4 位作者 高春记 李猛 陈卫华 于力 黄文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27-430,共4页
CD4+ T细胞主要通过其表面的S1P1受体与外界的第一信使1磷酸鞘氨醇(S1P)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供者外周血CD4+ T细胞S1P1表达的影响。17例allo-... CD4+ T细胞主要通过其表面的S1P1受体与外界的第一信使1磷酸鞘氨醇(S1P)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供者外周血CD4+ T细胞S1P1表达的影响。17例allo-HSCT供者于rhG-CSF动员前及动员后第4天采集外周血,使用磁珠分选法纯化CD4+ T细胞,提取微量RNA,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S1P1的表达。结果显示,rhG-CSF动员前后CD4+ T细胞均表达S1P1,且动员后S1P1在CD4+ T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动员前。结论:rhG-CSF动员使allo-HSCT供者外周血CD4+ T细胞S1P1的表达明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CD4%pLUs%T细胞 s1p1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S1PR2的活性可下调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phK1和MCP-1的表达
19
作者 雷莎 王秋月 +3 位作者 吕川 吴灿 袁琴 韩金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高糖及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特异性拮抗剂JTE-01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鞘氨醇激酶1(Sph K1)、S1PR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大鼠GMC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含5.5 mmol/L葡萄糖)、... 目的观察高糖及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特异性拮抗剂JTE-01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鞘氨醇激酶1(Sph K1)、S1PR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大鼠GMC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含5.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HM,含5.5 mmol/L葡萄糖、24.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HG,含30 mmol/L葡萄糖)、JTE-013干预组(HJ,含30 mmol/L葡萄糖、10μmol/L JTE-013)。实时定量PCR检测培养0、12、24、48 h的细胞中Sph K1、S1PR2、MCP-1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G组相比,高糖培养下的大鼠GMC中Sph K1、S1PR2 mRNA的表达在12 h下降,之后随着时间延长基因的表达量升高,48 h达最高。MCP-1 mRNA的表达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12 h表达已升高,24 h表达为最高,48 h的表达下降。高糖诱导大鼠GMC的MCP-1蛋白分泌增加,呈时间依赖性。GMC经JTE-013处理后,高糖继续培养24 h,与HG组相比,HJ组Sph K1、S1PR2、MCP-1 mRNA及MC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抑制S1PR2的活性可引起高糖培养下的大鼠GMC中Sph K1、MCP-1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spH K1/s1p信号通路 s1pR2 MCp-1 JTE-0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组织中DNMT1的表达与GSTP1、APC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张伟杰 马志俊 +3 位作者 陆士新 王瑞林 赵培荣 王留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02-160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的表达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P1,GSTP1)、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的表达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P1,GSTP1)、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56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和10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hyperplasia,BPH)组织中DNMT1和GSTP1、APC的mRNA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的方法检测GSTP1、APC的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大多数PCa组织中DNMT1 mRNA高表达(在低分化癌中阳性率为90.0%),而GSTP1和APC低表达(在低分化癌中阳性率分别为23.3%和33.3%),BPH组织中DNMT1 mRNA低表达(40.0%),而GSTP1和APC高表达(分别为90.0%和80.0%),低分化癌与BP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PCa组织中GSTP1、APC启动子区CpG岛呈高甲基化状态(在低分化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3.3%和73.3%),而BPH组织中呈低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0.0%和20.0%),低分化癌与BP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a组织中GSTP1、APC失活的机制可能与DNMT1的高表达导致其启动子区CpG岛异常高甲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DNA甲基转移酶1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