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遗址锚固用PS-(C+F)浆液性能与结石体耐久性室内试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景科 谌文武 +2 位作者 李最雄 郭青林 孙满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02-1809,共8页
为科学揭示土遗址本体锚固用PS-(C+F)浆液的凝结固化特征和结石体的长期性能,针对标准稠度试验确定的最佳水灰比(0.39)的浆液,通过龄期强度、龄期含水率、龄期波速、收缩特性等试验,查明了浆液的凝结固化特征;通过温湿度循环、冻融循环... 为科学揭示土遗址本体锚固用PS-(C+F)浆液的凝结固化特征和结石体的长期性能,针对标准稠度试验确定的最佳水灰比(0.39)的浆液,通过龄期强度、龄期含水率、龄期波速、收缩特性等试验,查明了浆液的凝结固化特征;通过温湿度循环、冻融循环、水稳定性、安定性和耐碱性等耐候性试验手段,研究了结石体的耐久性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本浆液龄期强度满足施工工艺的需求,结石体在外观、密度、孔隙率、强度上和土体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较低的收缩率保证了锚固界面的性能,结石体具有典型的弹脆性力学特征;结石体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可以有效的抵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但在硫酸钠高含量遗址土体中不适用。研究证明,配合比为C∶F=1,PS∶(C+F)=0.39的PS-(C+F)浆液适宜于中国西北地区土遗址本体锚固,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ps-(c+F)浆液 凝结固化 耐久性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遗址裂隙注浆材料PS-(C+F)与SH-(C+F)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谌文武 刘建 +3 位作者 崔凯 韩宁 杨光 任晓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6,共7页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保存有大量的土遗址,裂隙、淘蚀、洞穴、冲沟、坍塌等一系列病害对遗址的破坏作用明显。就裂隙注浆材料而言,本研究基于PS-(C+F)的成功应用,为使注浆材料多元化,对比研究SH-(C+F)浆液作为注浆材料的适用性。通过室...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保存有大量的土遗址,裂隙、淘蚀、洞穴、冲沟、坍塌等一系列病害对遗址的破坏作用明显。就裂隙注浆材料而言,本研究基于PS-(C+F)的成功应用,为使注浆材料多元化,对比研究SH-(C+F)浆液作为注浆材料的适用性。通过室内对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水理性质、抗冻性、抗老化性的比较以及现场对裂隙加固效果的检测,最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SH-(C+F)与PS-(C+F)的力学性能相当,但SH-(C+F)的抗渗性、抗崩解性、抗冻性、抗老化性等略好一些。因此,SH-(C+F)浆液适宜作为注浆材料应用于土遗址裂隙加固中。试验结果对西北地区土遗址裂隙加固材料的多元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注浆 SH-(c+F) ps-(c+F) 强度 贯入阻力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河故城PS-C灌浆加固材料可灌性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璐 孙满利 +2 位作者 黄建华 曾涛 高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7-400,共4页
为了研究交河故城保护灌浆加固材料,在不同水灰比PS-C浆液实际灌浆过程中,对不同裂隙的渗透能力及灌注效果做了初步探讨。在实验室模拟灌浆墙体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施工条件分别配置了不同水灰比的PS-C浆液,并对其灌浆过程中的灌浆压力及... 为了研究交河故城保护灌浆加固材料,在不同水灰比PS-C浆液实际灌浆过程中,对不同裂隙的渗透能力及灌注效果做了初步探讨。在实验室模拟灌浆墙体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施工条件分别配置了不同水灰比的PS-C浆液,并对其灌浆过程中的灌浆压力及灌注效果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了现场施工中不同裂隙宽度对浆液水灰比的选择依据。对大于1 cm宽度的裂隙应使用0.6水灰比的浆液;对介于0.75~1.0 cm的裂隙应使用0.65水灰比的浆液;当裂隙宽度在0.5~0.75 cm时应使用0.7水灰比的浆液,而当裂隙小于0.5 cm时应使用0.75水灰比的浆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c 交河故城 可灌性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检测GPC/SEC技术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应用 II.C_(70)/PS共聚物的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怿 卜乐炜 +3 位作者 张德震 苏诚伟 徐种德 蔡瑞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用SEC/RI/RALLS/DV 三检测技术表征了C70/PS 共聚物。解决了用传统SEC/RI不能解释的现象,提出了C70 - PS共聚物的大致结构。结果表明C70 - PS共聚物/THF体系不符合普适标定。
关键词 共聚物 碳70 聚苯乙烯 SEc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筑土遗址中基于PS-(F+C)浆液的木锚杆锚固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景科 王南 +3 位作者 谌文武 李最雄 郭青林 陈鹏飞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0,共9页
基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原位锚固试验,对基于高模数硅酸钾溶液-(粉煤灰+粉土)(PS-(F+C))浆液的木锚杆锚固系统在夯土介质中进行了拉拔测试与杆体-浆体界面应变监测,研究了该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与破坏模式、杆体-浆体界面剪应力... 基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原位锚固试验,对基于高模数硅酸钾溶液-(粉煤灰+粉土)(PS-(F+C))浆液的木锚杆锚固系统在夯土介质中进行了拉拔测试与杆体-浆体界面应变监测,研究了该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与破坏模式、杆体-浆体界面剪应力分布与传递特征。结果表明:该锚固系统室内试验极限锚固力(24~38 k N)远大于现场试验值(2.5~8 k N);锚固系统具有低弹性强塑性特征,表现出极强的延性;在荷载进程中杆体-浆体界面的应力分布与传递特征具有多峰值分布、高值往往出现在锚固末端、压应力出现等特征,表明该锚固系统兼有拉力型和压力型全长黏结性锚固系统的特点;该系统适合于夯筑土遗址锚固,与遗址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筑土遗址 木锚杆 高模数硅酸钾溶液-(粉煤灰+粉土)(ps-(F+c))浆液 极限锚固力 界面剪应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Ni[(C_4H_9O)_2PS_2]_2与氮碱的加合反应(Ⅱ) 被引量:3
6
作者 贺敏强 张文莉 +1 位作者 程晓农 俞运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用光谱法研究了NiL2 在 30℃时与乙胺、正丙胺、正丁胺和正戊胺在乙醇溶液中的加合反应。伯胺类氮碱 (B)与NiL2 生成 1∶1的五配位NiL2 ·B和 1∶2的六配位NiL2 ·B2 两种加合物。所有五配位NiL2 ·B和六配位NiL2 ·B2... 用光谱法研究了NiL2 在 30℃时与乙胺、正丙胺、正丁胺和正戊胺在乙醇溶液中的加合反应。伯胺类氮碱 (B)与NiL2 生成 1∶1的五配位NiL2 ·B和 1∶2的六配位NiL2 ·B2 两种加合物。所有五配位NiL2 ·B和六配位NiL2 ·B2 加合物的吸收光谱分别由NiNS4和NiN2 S4发色基团所产生。实验测定了反应的平衡常数lgβn 及加合分子数n。lgβn 随胺类碱度 pKa值增加而增大 ,且可以经验公式来描述lgβ1 =- 9 6 9+1 15pKa ;lgβ2 =- 18 73+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Ni[(c4H9O)2ps2]2 氮碱 二硫代磷酸酯合镍 加合反应 UV-VIS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_6H_(11)O)_2PS_2]_2·2Py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5
7
作者 贺敏强 沈小平 +3 位作者 张文莉 吴云龙 程晓农 俞运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39-743,共5页
Oxidation process of Co(C 6 H 11 O) 2 PS 2 2 and substitute-reduction reaction of Co C 6 H 11 O) 2 PS 2 3 with pyridine have been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 tric methods,respectively.The equ ilibrium constant was found... Oxidation process of Co(C 6 H 11 O) 2 PS 2 2 and substitute-reduction reaction of Co C 6 H 11 O) 2 PS 2 3 with pyridine have been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 tric methods,respectively.The equ ilibrium constant was found to be K=0.63±0.02(mol·dm -3 ) -3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o 6 H 11 O) 2 PS 2 2·2Py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space groupP1,with cell parameters:a=6.944(2)?,b=9.277(3)?,c=15.981(6)?,α=91.79(3)°,β=99.55(3)°,γ=94.44(3)°,V=1011.2(6)? 3 ,Z =2,M r =803.94,D c =1.320Mg ·m -3 ,F(000)=425,μ=0.747mm -1 ,final R=0.0700and w R=0.1988for 3626re-flections with I≥2σ(I).The cobalt atom in the title complex has a octahedral geometry with four Co-S bonds and two Co-N bonds.The central atom P is t etrahedrally surrounded by two sulp hur atoms and two oxygen atoms in the dicyclohexyldithiophosphate liga nd.The six carbon atoms of cyclohexyl take the chair co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6H11O)2ps2]2·2Py 合成 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酯 钴配合物 吡啶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_4H_9O)_2PS_2]_2与胺类化合物加合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8
作者 贺敏强 程晓农 俞运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4-556,F003,共4页
Additive reactions of Ni[(C 4H 9O) 2PS 2] 2 with ethylamine,diethylamine and triethylamine were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in ethanol at several tempertures.With ethylamine,the adduct formation of NiL 2... Additive reactions of Ni[(C 4H 9O) 2PS 2] 2 with ethylamine,diethylamine and triethylamine were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in ethanol at several tempertures.With ethylamine,the adduct formation of NiL 2·B and NiL 2·B 2 was established.For diethylamine and triethylamine,being of their steric hindrance effect,the formation of NiL 2·B only was concluded.Their additive equilibrium constants(lg β n)and additive molecular number(n) were discussed.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 r H  m and △ r S  m were found by the least square method.The additive equilibrium constants in the range 278 0~303 0K were described by empirical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4H9O)2ps2]2 胺类化合物 加合反应 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酯 热力学参数 UV-VIS光谱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3C陆地反射PS转换波CMP成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宁 蔡明刚 姚陈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87-2694,共8页
三维三分量(3D3C)陆地反射PS转换波共中心点(CMP)叠加成像方法,虽然抽道集简单,但是对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往往不理想.尤其当反射界面为三维倾斜界面时,其成像质量较差.本文提出有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其成像质量:第一,转换点离散.运用实例计... 三维三分量(3D3C)陆地反射PS转换波共中心点(CMP)叠加成像方法,虽然抽道集简单,但是对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往往不理想.尤其当反射界面为三维倾斜界面时,其成像质量较差.本文提出有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其成像质量:第一,转换点离散.运用实例计算得出,转换点离散度随着纵横波速度比、偏移距和界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相同界面倾角,不同测线方位的转换点离散度不同,视倾角的绝对值越大离散度也越大;第二,道集内静校正量差异增大.CMP道集中,由于转换点离散使得转换点横向跨度较大,经倾斜界面反射转换的S波出射到近地表地层时的角度差异也较大,导致静校突出;第三,加大动校叠加复杂性.三维倾斜界面PS波CMP道集近炮检距时距方程可表示为双曲形式,但是曲线的顶点位置和动校速度同时随测线方位变化,使得CMP道集同相轴很难校平,动校叠加过程很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3c 三维倾斜界面 转换点离散度 ps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带有不定位势Kirchhoff方程多重解的存在性
10
作者 陈林松 胡天群 周鉴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研究R^(N)中一类带有不定位势的Kirchhoff方程,其中位势函数是可变号的.利用Morse理论和变分学原理,得到方程多重解的存在性.
关键词 KIRcHHOFF方程 不定位势 (ps)条件 MORSE理论 变分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传统色彩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11
作者 丁满 冯光宇 +1 位作者 王鹏博 谷泽杨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67,共12页
目的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传统色彩创新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解决传统色彩创新设计中缺乏文化底蕴,设计效率不高等问题。方法首先采用网络爬虫、聚类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构建显性传统色彩库与隐性文化意象库,并结合语意差异法和ResNe... 目的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传统色彩创新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解决传统色彩创新设计中缺乏文化底蕴,设计效率不高等问题。方法首先采用网络爬虫、聚类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构建显性传统色彩库与隐性文化意象库,并结合语意差异法和ResNet18构建传统色彩文化数据集;其次,采用C-WGAN构建一个生成传统色彩创新设计方案的模型,该模型能够创造性地生成符合色彩搭配规则且富有文化意象的产品色彩设计方案;最后,以武强年画为传统色彩文化研究对象,以旅游观光车为设计应用对象,进行传统色彩创新设计,并搭建设计系统,以验证论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传统色彩创新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快速设计出符合文化意象的产品色彩设计方案,实现传统色彩、文化底蕴、现代产品的交融。结论论文验证了深度学习技术在传统色彩创新设计中的应用潜力,为传统色彩创新设计提供一种可行且可靠的思路,促进了传统色彩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色彩 创新设计 文化意象 条件Wassertein生成对抗网络(c-WGAN) 残差网络ResNet-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老年斑的病变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英 高璐 +6 位作者 马丽香 林芮禾 刘惠婷 姚君如 陈祖林 李瑞锡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5-231,共7页
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是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病理特点,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是其行为学的重要变化。为探讨老年斑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本实验用17、28、44周C57系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各4只,同龄野生型C57小鼠做对照,... 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是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病理特点,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是其行为学的重要变化。为探讨老年斑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本实验用17、28、44周C57系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各4只,同龄野生型C57小鼠做对照,用Y-型迷宫方法比较不同年龄的AD模型鼠和C57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大脑皮质老年斑的病理变化,并比较AD模型鼠脑内老年斑的病变与其学习记忆能力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7周和28周AD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各测试指标与对照组相应指标间均相差不显著(P>0.05),而44周AD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P<0.01)。17周AD模型鼠脑切片上,可见大脑皮质内有少量老年斑的形成,而44周AD鼠皮质内斑块数量明显增多,体积明显增大。本结果提示老年斑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行为学的改变,这可能与β-淀粉样蛋白沉积继发的神经元缺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ps1双转基因 大脑皮质 老年斑 Y-型迷宫 c57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NO_x气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超 李丽 +2 位作者 张国 广新颖 史克英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7,62,共5页
为制备在室温条件下对NOx的检测具有低检测线、响应迅速、灵敏度高的材料,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孔SnO2/C复合材料,采用TEM、SEM、XRD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形貌及结构.研究表明:SnO2/C复合材料表面存在丰富的微孔、介孔和大孔,且以... 为制备在室温条件下对NOx的检测具有低检测线、响应迅速、灵敏度高的材料,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孔SnO2/C复合材料,采用TEM、SEM、XRD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形貌及结构.研究表明:SnO2/C复合材料表面存在丰富的微孔、介孔和大孔,且以10 nm左右的介孔居多.室温下(16~18℃)对SnO2/C复合材料NOx气敏性的检测研究发现,SnO2/C复合材料对NOx有很好的气敏响应,最低检测体积分数可达0.97×10-7.放置48 h后再重复进行相同浓度的气敏性检测时,复合材料的气敏响应重复性较好.复合材料的气敏机理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氧气吸附于多孔SnO2/C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的氧负离子有助于提高NOx气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纺丝 聚苯乙烯(ps) SnO2/c复合材料 NOx气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资料反映的日本东北M_W9.0地震的孕震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光齐 武艳强 +2 位作者 江在森 刘晓霞 赵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8-856,共9页
在对海洋板块俯冲型地震孕震模式的分阶段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震位错反演结果分析了MW9.0级地震的同震变形特征,分析过程中通过精度检验讨论了该反演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震前和同震GPS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二者的差异性.GP... 在对海洋板块俯冲型地震孕震模式的分阶段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震位错反演结果分析了MW9.0级地震的同震变形特征,分析过程中通过精度检验讨论了该反演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震前和同震GPS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二者的差异性.GPS应变(率)结果表明,震前日本岛应变积累主要反映了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俯冲作用,同震结果表现为指向震源方向拉张应变的释放,对日本岛的主要影响区域介于35°N和43°N之间.震前和同震GPS剖面结果反映的变形特征具有互补性,但量值相差上百倍.震前的GPS速度、应变率剖面和时间序列结果表明靠近日本岛东海岸一侧可能存在变形趋于极限现象.通过对此次地震可能前兆的分析表明,中长期预测方面、震前GPS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偏离、前震活动、震源区b值降低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次地震的孕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震模式 同震位错反演 Gps应变率场 Gps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长及C、N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郝兴宇 李萍 +2 位作者 杨宏斌 韩雪 林而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4-798,共5页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长及C、N吸收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未来气候变化下绿豆养分平衡的变化。利用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系统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物量及C、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使绿豆...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长及C、N吸收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未来气候变化下绿豆养分平衡的变化。利用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系统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物量及C、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使绿豆叶、茎、荚、根、地上部分生物量、总生物量及根冠比增加。各发育期地上部分含N量下降10.39%~21.06%,含C量增加0.41%~1.13%,C/N增加12.23%~26.68%;籽粒中N、C含量及C/N无显著变化。植株地上部分吸N量和吸C量分别增加1.99%~50.87%和14.43%~92.69%。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绿豆将通过生物量的增加固定更多的C,并增加对N素的吸收,未来的绿豆生产应考虑增加土壤的施肥水平以保证其养分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绿豆 N、c含量 N、c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样条曲线及曲面的光滑拼接与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鹏 李原 +1 位作者 刘平 张开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0-895,共6页
论文在对C-B样条基函数及端点性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C-B样条曲线间拼接的充要条件;同时给出C-B样条曲面的几何模型,分析了两片C-B样条曲面片拼接的几何条件,并通过合理选取控制参数,简化了拼接条件,给出了相关算法及实例。最后,利用C-... 论文在对C-B样条基函数及端点性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C-B样条曲线间拼接的充要条件;同时给出C-B样条曲面的几何模型,分析了两片C-B样条曲面片拼接的几何条件,并通过合理选取控制参数,简化了拼接条件,给出了相关算法及实例。最后,利用C-B样条分割和拼接技术构造工程曲面,所得结论可应用于CAD/CAM建模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样条曲线 c—B样条曲面 拼接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SiC材料不同制动速率下的湿式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专 肖鹏 +1 位作者 岳静 熊翔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76,共6页
以炭纤维针刺毡为预制体,先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炭基体,然后采用熔融渗硅法制备SiC基体,得到C/C-SiC摩擦材料;利用MM-1000型惯性试验台研究了C/C-SiC材料在不同制动速度下干态和CD15W-40柴油机油润滑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 以炭纤维针刺毡为预制体,先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炭基体,然后采用熔融渗硅法制备SiC基体,得到C/C-SiC摩擦材料;利用MM-1000型惯性试验台研究了C/C-SiC材料在不同制动速度下干态和CD15W-40柴油机油润滑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C-SiC摩擦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为80.5°左右,为亲油性材料;C/C-SiC材料在CD15W-40柴油机油润滑状态下,随制动速度从3000r/min升高到6000r/min,其摩擦因数和线性磨损量在4000r/min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是0.21μm/cycle和1.1μm/cycle,而在5000r/min和6000r/min时,其摩擦因数均为0.17,线性磨损量均为0;C/C-SiC摩擦材料在湿态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摩擦因数,制动曲线平稳,磨损率低,可作为新一代工程机械和重型车辆湿式离合器用摩擦材料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c-Sic 湿式 摩擦磨损 炭纤维 制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lacian方程无穷多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尧天 李周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0-123,共4页
考虑了一类p-Laplacian方程的D irichlet问题的解.在比(AR)条件更弱的条件下,先证明方程相应的泛函满足(PS)c条件,再应用山路引理得到了该问题无穷多解的存在性.
关键词 P-LAPLAcIAN方程 临界点 (ps)c条件 山路引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群岛新近纪白云岩形成条件的探讨:C、O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27
19
作者 魏喜 祝永军 +2 位作者 许红 赵国春 李玉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394-2404,共11页
西沙群岛在下中新统上部、中—上中新统和上新统产三层白云岩、C、O 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3层白云岩中,除第一层 X606号样品δ^(13)C 和δ^(18)O 为负值,分别为-1.71‰和-3.17‰外,其它样品δ^(13)C 和δ^(18)O 组成相似,均为正值,δ^(13... 西沙群岛在下中新统上部、中—上中新统和上新统产三层白云岩、C、O 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3层白云岩中,除第一层 X606号样品δ^(13)C 和δ^(18)O 为负值,分别为-1.71‰和-3.17‰外,其它样品δ^(13)C 和δ^(18)O 组成相似,均为正值,δ^(13)C 在0.80‰~3.16‰之间,平均为2.24‰;δ^(18)O 在0.56‰~5.23‰之间,平均为2.56‰。表明白云岩为准同生成因,与冰川事件引起的超浓缩海水有关。根据δ^(18)O 计算的海水盐度为34.52%~39.98%,平均为36.88%,温度为-8.80℃~14.89℃,平均为1.07℃。白云岩结构、矿物组成、包裹体类型和特征研究表明,白云石在后生成岩演化过程中,遭受埋藏成岩流体和热液流体的改造。根据包裹体测定,埋藏成岩流体盐度为2.07%~6.30%,平均为4.55%,温度为58.4℃~89.4℃,平均为72.8℃,密度为1.00~1.02g/cm^3,平均为1.01g/cm^3;热液流体盐度为0.53%~6.45%,平均为3.84%,温度为103.3℃~296℃,平均为155.6℃,密度为0.95~0.98g/cm^3,平均为0.96g/cm^3。测试结果表明,热液成分与地层水成分基本相同,大致与正常海水盐度相当或微咸。这说明岩浆作用主要为热液流体提供热量,并使地层水加热循环,而没有明显的物质成分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形成条件 c、O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西沙群岛 新近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装配条件的C/C复合材料指尖密封动态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莉娜 陈国定 +2 位作者 苏华 杨光美 张延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5-139,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装配条件影响指尖密封性能的问题,构建考虑装配条件的C/C复合材料指尖密封动态性能分析方法.根据指尖密封与转子间的力学行为构建多层叠置指尖密封的分布质量等效动力学模型;确定模型中等效质量、等效结构刚度系数、接触... 针对航空发动机装配条件影响指尖密封性能的问题,构建考虑装配条件的C/C复合材料指尖密封动态性能分析方法.根据指尖密封与转子间的力学行为构建多层叠置指尖密封的分布质量等效动力学模型;确定模型中等效质量、等效结构刚度系数、接触刚度系数、摩擦阻力以及转子激励等参数;借助等效动力学模型计算泄漏率和指尖梁/转子接触压力等指尖密封的动态性能.计算结果表明:依间隙配合、无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条件的顺序,指尖梁位移响应和指尖梁与转子之间的泄漏间隙均会随之降低,但其接触压力会随之增大,体现出指尖密封泄漏和磨损的"矛盾"性.在确定的装配条件下,可以通过结构设计改变指尖梁的结构刚度,以使指尖密封泄漏和磨损性能均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密封 航空发动机 等效动力学模型 c/c复合材料 装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