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时变模态仅输出辨识的递推动态模式分解方法研究
1
作者 范霆威 马志赛 +2 位作者 丁千 祁峰 王檑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6,共10页
针对工程结构的激励难以测量、时变模态辨识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模式分解(DMD)的时变模态仅输出递推辨识方法。借鉴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算法和滑动窗思想对现有DMD方法进行理论拓展,提出DMD方法的递推格式,能够对系统... 针对工程结构的激励难以测量、时变模态辨识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模式分解(DMD)的时变模态仅输出递推辨识方法。借鉴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算法和滑动窗思想对现有DMD方法进行理论拓展,提出DMD方法的递推格式,能够对系统矩阵和本征正交分解基进行递推更新,可用于时变模态的仅输出递推辨识。设计时变质量三自由度结构系统数值算例,搭建变质量充液筒结构系统实验平台,分别对所提递推DMD方法进行数值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递推DMD方法能够仅基于结构系统的振动响应数据准确辨识得到其时变模态,具备良好的仅输出递推辨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系统 模态辨识 动态模式分解 仅输出递推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RVME参数的汽车传动轴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取
2
作者 于军 张亚男 +3 位作者 平静艳 沈涛 金哲明 林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7-326,共10页
针对强背景噪声干扰下的汽车传动轴轴承复合故障特征难以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蜘蛛蜂优化(Spider wasp optimizer,SWO)算法优化递归变分模态提取参数的汽车传动轴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利用SWO确定惩罚因子和中心频率的最优值,采... 针对强背景噪声干扰下的汽车传动轴轴承复合故障特征难以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蜘蛛蜂优化(Spider wasp optimizer,SWO)算法优化递归变分模态提取参数的汽车传动轴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利用SWO确定惩罚因子和中心频率的最优值,采用有效权重峭度指标选取模态分量进行信号重构,降低强背景噪声的干扰;引入二维切比雪夫-逻辑-无限折叠映射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和随机性,避免SWO陷入局部最优,缩短运行时间,增大故障特征系数;根据快速非支配排序将种群划分为多个子群,采用自适应分组策略来加快SWO的收敛速度。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信号中的干扰噪声,较好地兼顾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传动轴轴承 复合故障 特征提取 蜘蛛蜂优化(SWO) 递归变分模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在轨操作地面试验平台质心动态调控方法研究
3
作者 尤博 安玉民 +1 位作者 侯玮杰 张慧博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9,共10页
在进行在轨操作的地面模拟试验中,受操作机械臂运动影响,试验平台的质心会发生偏移,由此产生的时变扰动重力矩会严重影响卫星地面模拟试验的准确性.面向试验平台时变质心动态调控需求,提出了一种联合质量特性实时辨识结果的高精度高抗... 在进行在轨操作的地面模拟试验中,受操作机械臂运动影响,试验平台的质心会发生偏移,由此产生的时变扰动重力矩会严重影响卫星地面模拟试验的准确性.面向试验平台时变质心动态调控需求,提出了一种联合质量特性实时辨识结果的高精度高抗扰质心动态调控方法.构建了考虑时变偏心重力矩影响下的试验平台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基于并发递推算法的质量特性实时辨识研究,提出了一种双闭环滑模质心调控方法.进行了试验平台质量特性辨识与质心调控仿真验证,在机械臂以3(°)/s等典型地面模拟试验工况进行运动时,前置辨识误差可以稳定在4.1%以下,基于辨识结果进行调控,平台姿态角控制在0.04°以内,开展了地面试验,结果表明,动态调控中的平台姿态角可以稳定在0.1°以内.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本文所提质心调控方法能实时消除重力扰动力矩,可为后续模拟在轨操作等任务提供可靠的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试验平台 质心调控 质量特性辨识 并发递推 双闭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MO 模式超时空的“食品化学”课程双线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时晓磊 奚春宇 +3 位作者 黄卉 庄红 刘新鑫 杨彬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109-111,116,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带来了机遇,将丰富的网络资源融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独特的混合式教学,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灵活、便携的课程体系。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3个方面,将OM...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带来了机遇,将丰富的网络资源融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独特的混合式教学,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灵活、便携的课程体系。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3个方面,将OMO模式超时空融合于“食品化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建立3个维度、3个层次的立体考核评价模式,完善适合OMO模式超时空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适合未来的高素质食品专业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O模式 超时空 食品化学 双线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全数据驱动化递归模态参与因子的精细化阻尼调控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馨 王鑫太 +3 位作者 杨德友 高晗 蔡国伟 江守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161-9173,I0004,共14页
随着互联系统规模和复杂度增大,区域间弱阻尼低频振荡是影响系统安全稳定的关键因素。通过发电机有功定向调制改善区域间模式阻尼时,准确定位调控机组及估计调控量是实现高效阻尼调控的关键。以环境激励下随机响应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 随着互联系统规模和复杂度增大,区域间弱阻尼低频振荡是影响系统安全稳定的关键因素。通过发电机有功定向调制改善区域间模式阻尼时,准确定位调控机组及估计调控量是实现高效阻尼调控的关键。以环境激励下随机响应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该文提出的递推子空间动态模式分解方法(recursive subspace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Re-SDMD)在线提取递归模态参与因子(recursive mode participation factor,ReMPF),在线跟踪系统运行动态并量化发电机有功输出与模式阻尼之间关系,准确定位提升弱阻尼模式的关键调控机组。其次,在评估小干扰稳定约束下区域间最大传输功率基础上,精准估计提升系统阻尼至小干扰稳定安全边界所需的最小有功调制量,进而设计了参调发电机组有功调制量最优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全数据驱动化基于发电机有功精准调制的互联电网阻尼提升策略。IEEE 16机5区域系统和某实际电网仿真分析,验证该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阻尼模式 阻尼调控 递推子空间动态模式分解算法 递归模态参与因子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变分模态分解的渭河流域多步径流预报 被引量:6
6
作者 邱绪迪 王坤 +2 位作者 陈飞 相里宇锡 王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6,95,共9页
针对渭河流域月径流序列的非平稳性日益加剧而难以对其进行精准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变分模态分解(OVMD)、随机配置网络(SCN)和递归多步预测策略的月径流序列多步预测模型。首先,利用OVMD将径流数据投影到不同频率的子序列中;... 针对渭河流域月径流序列的非平稳性日益加剧而难以对其进行精准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变分模态分解(OVMD)、随机配置网络(SCN)和递归多步预测策略的月径流序列多步预测模型。首先,利用OVMD将径流数据投影到不同频率的子序列中;然后通过SCN对每个分解部分进行预测,叠加得到单步预测结果;最后通过递归多步预测方法对未来较长时间的径流数据进行预测,得到多步预测结果。选取渭河流域华县水文站和咸阳水文站1970~2019年的实测月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实例分析,并与其他常用模型进行对比,选取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以及纳什效率系数NSE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县水文站和咸阳水文站的单步预测试验中,OVMD-SCN模型的NSE分别达98.15%和98.52%,显著高于其他流行模型;在两个水文站的多步预测试验中,OVMD-SCN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流行模型,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精准预测5个月后的径流量。研究成果可为渭河流域的月径流精准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报 最优变分模态分解 随机配置网络 递归多步预测 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回归”数学理解模型的引介与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余瑶 张春莉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8,102,共8页
数学理解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国际数学教育界,“超回归”数学理解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该模型具有以下特征:返回原处、活动与表达的互补、不需要边界、通过干预促进学生理解发展.该模型的启示有:一... 数学理解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国际数学教育界,“超回归”数学理解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该模型具有以下特征:返回原处、活动与表达的互补、不需要边界、通过干预促进学生理解发展.该模型的启示有:一是对数学理解研究方面重视每一个理解层级的价值,基于此针对性展开教学;其次,学生数学理解是一个折回往返过程,要重点研究学生数学理解中的折回和增厚现象;再次,充分发挥活动与表达在学生数学理解中的互促作用;最后,教师要学会借助不同干预手段解决学生理解困难点,打通学与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理解 超回归模型 内涵 特征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推PCA的变工况中央空调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家浩 邱爱兵 +2 位作者 缪杰 王寅涛 彭晓京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由于节能以及用户需求等原因,中央空调系统(HVAC)设定温度和风量等工况时常发生改变,这会导致系统模态发生变化,给故障诊断增加难度。为此开展了中央空调变工况下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首先为了准确模拟HVAC系统变工况及其典型故障,通过... 由于节能以及用户需求等原因,中央空调系统(HVAC)设定温度和风量等工况时常发生改变,这会导致系统模态发生变化,给故障诊断增加难度。为此开展了中央空调变工况下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首先为了准确模拟HVAC系统变工况及其典型故障,通过专用建筑能源模拟器TRNSYS软件进行建模,并实时采集HVAC系统各传感器数据,随后针对传统PCA算法模型无法适应系统工况变化,容易出现大量误报的问题,发展一种递推主元分析(RPCA)方法,通过利用传感器输出的新数据在线更新原始的PCA模型,即对数据矩阵的均值、方差等进行更新,解决了HVAC系统变工况时参数动态变化所引发的误报的问题,最后基于TRNSYS和MATLAB联合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空调系统 变工况 故障诊断 递推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归量化分析的CFRP超声检测缺陷识别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军 王涛 俞慈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04-1617,共14页
为了解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超声检测缺陷识别不准确、不可靠的问题,提出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VMD)与递归量化分析技术(RQAT)特征提取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方法.实验预埋6种模拟缺陷,使用超声相控阵检测后,每种缺陷取500个A扫... 为了解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超声检测缺陷识别不准确、不可靠的问题,提出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VMD)与递归量化分析技术(RQAT)特征提取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方法.实验预埋6种模拟缺陷,使用超声相控阵检测后,每种缺陷取500个A扫描波形信号数据,利用蝠鲼智能优化算法优化出变分模态分解(VMD)所需的K、Alpha,使用优化参数的VMD得到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筛选高频噪声部分,对剩余IMF分量使用递归量化分析技术.每个信号得到72个特征值,将特征值组成特征向量,输入CNN进行识别,训练集识别正确率为99.94%,验证集识别正确率为98.09%,测试集识别正确率为98.27%.结果表明,AVMD与RQAT、CNN的结合解决了CFRP超声检测中缺陷的识别分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 无损检测 变分模态分解 递归量化分析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局部化时间序列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尧 柯栋梁 +2 位作者 黄东晓 汪凤翔 张祯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2-1032,共11页
在复杂环境、多变负载工况中,由于时变电感参数、磁场耦合、铁心饱和等影响,电机控制精度及可靠性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该文充分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反映电机电压、电流等状态变量之间关系,消除传统参数化建模的影响,提出基于超局部化时... 在复杂环境、多变负载工况中,由于时变电感参数、磁场耦合、铁心饱和等影响,电机控制精度及可靠性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该文充分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反映电机电压、电流等状态变量之间关系,消除传统参数化建模的影响,提出基于超局部化时间序列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滑模控制(SMC)方法。该方法将时间序列数据驱动模型超局部化,提升传统超局部模型精度,并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RLS)在线估计和更新模型中全部待定系数,实时精准响应当前系统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结合超局部时间序列模型,生成滑模控制函数,并设计Lyapunov方法验证函数趋近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提出方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更优的电流质量和较低的系统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滑模控制 超局部化时间序列模型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数据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双惯量系统无模型递归终端滑模控制
11
作者 吕玉映 赵凯辉 +3 位作者 游鑫 谯梦洁 何颖燊 涂麟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29-139,共11页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双惯量系统在不确定性扰动影响下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无模型递归终端滑模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存在不确定性扰动的永磁同步电机双惯量系统模型,并结合无模型控制与递归终端滑模控制设计无模型递...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双惯量系统在不确定性扰动影响下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无模型递归终端滑模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存在不确定性扰动的永磁同步电机双惯量系统模型,并结合无模型控制与递归终端滑模控制设计无模型递归终端滑模控制器,使系统状态直接从滑模面开始运动,缩短了状态误差的收敛时间,有效抑制抖振。其次,通过构造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负载速度并反馈到改进型扩展扰动滑模观测器中,构成双扰动观测器。同时,双扰动观测器精确估计总扰动信号并前馈补偿到所设计的控制器,进一步提高系统稳态性能和抗扰动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得出,所提出的控制方案相较于比例积分控制和改进型无模型滑模控制方法更具有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惯量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 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 无模型递归终端滑模控制 双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辆转向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12
作者 吴坤 王明威 魏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为抑制智能车辆在路径跟踪过程中车辆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对控制系统鲁棒性的影响,提出一种递归滑模控制方法。基于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车辆与期望位置之间的横向误差构造递归滑模面,设计递归滑模控制器。考虑系统不确... 为抑制智能车辆在路径跟踪过程中车辆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对控制系统鲁棒性的影响,提出一种递归滑模控制方法。基于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车辆与期望位置之间的横向误差构造递归滑模面,设计递归滑模控制器。考虑系统不确定性对控制系统鲁棒性的要求,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设计了估计器,用于反馈回路补偿。与现有控制方法仿真对比,本文中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快速跟踪到期望路径且不发生超调,当车辆遭受外部扰动时,可以有效抵抗外部扰动,在跟踪蛇形路径时性能指标提高86.65%,跟踪连续换道路径时提高81.35%,极大改善了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改善无人车辆路径跟踪动态响应性能,能够满足稳定跟踪期望路径要求,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路径跟踪 横向位置 递归滑模控制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意义的呈现:历史顺序与“超回归”倒序的统一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光明 李健 康癑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39,共6页
按照历史发生原理与Pirie和Kieren的超回归理解模型,数学教材中分数意义的呈现应兼顾分数意义演变的历史顺序与其理解的"超回归"倒序。中国和新加坡的代表性教材中的分数意义呈现都体现出历史发生顺序与"超回归"倒... 按照历史发生原理与Pirie和Kieren的超回归理解模型,数学教材中分数意义的呈现应兼顾分数意义演变的历史顺序与其理解的"超回归"倒序。中国和新加坡的代表性教材中的分数意义呈现都体现出历史发生顺序与"超回归"倒序的统一,而美国的代表性教材中关于分数意义的呈现没有很好地遵循历史发生顺序与体现"超回归"倒序的思想。小学教材在呈现分数的意义时,既要依次引入"部分/整体""测量"以及"除法"意义,又要注意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的"超回归"倒序材料的组织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分数 历史发生原理 “超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回归”数学理解模型及其启示 被引量:56
14
作者 李淑文 张同君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Pirie和Kieren关于数学理解的超回归模型(Transcendent Recursive Model)由原始认识、产生表象、形成表象、性质认知、形式化、观察评述、构造化、发明创造8个理解水平构成,具有超越性、回归性以及“不必要的边界”等特点.给我们的启示... Pirie和Kieren关于数学理解的超回归模型(Transcendent Recursive Model)由原始认识、产生表象、形成表象、性质认知、形式化、观察评述、构造化、发明创造8个理解水平构成,具有超越性、回归性以及“不必要的边界”等特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螺旋式”地安排知识;应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材料;应给学生反省的机会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理解模型 “超回归”模型 数学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功率串联谐振注入式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 被引量:12
15
作者 荣飞 罗安 唐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127,共7页
提出一种兼具改善功率因数、滤除谐波电流和抑制谐振等功能的大功率串联谐振注入式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分析了该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讨论了其谐波抑制能力及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递推的... 提出一种兼具改善功率因数、滤除谐波电流和抑制谐振等功能的大功率串联谐振注入式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分析了该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讨论了其谐波抑制能力及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递推的预测模型用于补偿时滞带来的影响,采用基于多模PID的控制算法进行电流跟踪控制,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精度,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理论分析和现场运行情况表明,该有源滤波器能有效解决实际工况下对电网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谐波抑制 预测模型 增量递推 多模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开关和母线故障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34
16
作者 陆志峰 周家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29,共4页
在中低压配电系统中 ,负荷点和系统的可靠性除了与线路的故障有关外 ,还与系统中各种开关、母线等元件的故障有关。文中给出了考虑开关和母线故障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程序的设计思路。采用故障模式及其后果分析方法( FMEA) ,对网络结... 在中低压配电系统中 ,负荷点和系统的可靠性除了与线路的故障有关外 ,还与系统中各种开关、母线等元件的故障有关。文中给出了考虑开关和母线故障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程序的设计思路。采用故障模式及其后果分析方法( FMEA) ,对网络结构进行故障后果区域划分 ,找出与负荷点停电模式相关的不同元件集合 ,从而计算了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和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该程序还采用了递归函数使能很方便地识别辐射型配电系统结构。通过对 IEEE 6母线可靠性测试系统 ( RBTS)及实际系统的可靠性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开关 母线 故障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频式谐振特高压试验电源拓扑结构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先勇 罗安 +3 位作者 方璐 涂春鸣 荣飞 王少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5-133,156,共10页
依据不同的试验需求分析了调频式谐振特高压试验电源的谐振方式,并结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提出三种新型拓扑结构:①基于模拟器件。②基于PWM整流-H桥逆变。③基于不可控整流-H桥逆变。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重点研究了拓扑结构一的功率放大... 依据不同的试验需求分析了调频式谐振特高压试验电源的谐振方式,并结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提出三种新型拓扑结构:①基于模拟器件。②基于PWM整流-H桥逆变。③基于不可控整流-H桥逆变。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重点研究了拓扑结构一的功率放大及过电流、击穿保护电路;同时针对拓扑结构二,提出了电源电压辨识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以及在建立逆变器及特高压谐振电路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以特高压谐振电容电压有效值为外环,以输出滤波器电容瞬时电流为内环的调幅、调频控制策略,其中针对内环被控量为正弦量,采用一种多模递推PID控制算法。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三种拓扑结构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试验电源 电压辨识 多模递推PID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行链与出行方式相互影响模式 被引量:22
18
作者 鲜于建川 隽志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2-796,共5页
通过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建立递归联立离散选择模型,从出行链至出行方式和出行方式至出行链2个方向,重点分析了工作出行链和出行方式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模型通过直接量化出行链和出行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了行为机制对预测分... 通过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建立递归联立离散选择模型,从出行链至出行方式和出行方式至出行链2个方向,重点分析了工作出行链和出行方式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模型通过直接量化出行链和出行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了行为机制对预测分析的指导.分析结果表明,出行链至出行方式的影响模式在工作出行决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出行者首先根据个人和家庭的需要将一日的活动和出行组织成以出行链为单位的片段,然后在出行链各种性质的约束下考虑选择何种交通方式.研究结果对出行需求预测和管理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链 出行方式 影响模式 递归联立离散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空气制动防滑控制及其仿真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哲明 曾京 罗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31,共7页
列车在制动过程中,如果轮轨间滑移率超过了最佳滑移率,车轮就会打滑甚至空转,损伤车轮和轨道。为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建立了制动气缸压力的非线性模型,利用干扰观测器对黏着系数进行估计,运用递归最小二乘法预测切向力系数与滑移率关系... 列车在制动过程中,如果轮轨间滑移率超过了最佳滑移率,车轮就会打滑甚至空转,损伤车轮和轨道。为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建立了制动气缸压力的非线性模型,利用干扰观测器对黏着系数进行估计,运用递归最小二乘法预测切向力系数与滑移率关系曲线的斜率,采用滑模变结构与逻辑门限值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使车轮圆周方向的切向力保持在最大值附近,使滑移率保持在最佳值附近,防止因车轮打滑而损伤轮轨,达到了期望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制动 防滑 递归最小二乘法 滑模控制 逻辑门限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任意数目裂纹梁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炜 毛崎波 聂彦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8-230,共3页
基于递推方法研究多种边界条件下含任意数目裂纹梁的振动分析。将梁的裂纹模拟为无质量的等效扭转弹簧。通过递推方法可以把裂纹梁的特征微分方程转换成递归代数公式,然后利用边界条件和裂纹位置的连续性条件推导可以得到该裂纹梁的无... 基于递推方法研究多种边界条件下含任意数目裂纹梁的振动分析。将梁的裂纹模拟为无质量的等效扭转弹簧。通过递推方法可以把裂纹梁的特征微分方程转换成递归代数公式,然后利用边界条件和裂纹位置的连续性条件推导可以得到该裂纹梁的无量纲固有频率以及相应的振形函数解析表达式。通过与参考文献中的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文中还给出了具体的算例,计算出了简支梁的模态振型,并分别讨论了裂纹的数量和深度对于固有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推方法 裂纹梁 固有频率 结构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