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厢内部噪声的地铁钢轨波磨自监督快速识别方法
1
作者 马超智 王阳 +2 位作者 张淑芳 钟杰 肖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2-290,共9页
钢轨波磨快速识别是轨道交通运维部门制定养修计划的基础,使用车厢内部(车内)噪声数据进行钢轨波磨快速识别具有显著优势。为解决车内噪声标签数据无法大量获取的问题及少标签样本通用学习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包含“预训练+精调”两阶段... 钢轨波磨快速识别是轨道交通运维部门制定养修计划的基础,使用车厢内部(车内)噪声数据进行钢轨波磨快速识别具有显著优势。为解决车内噪声标签数据无法大量获取的问题及少标签样本通用学习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包含“预训练+精调”两阶段的钢轨波磨自监督识别模型。首先,获取了地铁列车运行时大量车内噪声数据,并利用小波降噪与小波变换技术建立了车内噪声时频图数据集;然后,预训练阶段采用降噪卷积自编码器对大量无标签车内噪声时频图进行表征学习,获取预训练最优参数;在精调阶段利用“编码器+分类器”对少量有标签的车内噪声时频图进行监督学习;最后,开展了模型试验及钢轨波磨识别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钢轨波磨自监督识别模型能够自动有效抽取时频图主要特征,模型针对“无波磨”、“30~100 mm波磨”、“100~300 mm波磨”和“30~100 mm+100~300 mm波磨”的检测精度分别为95.62%、96.46%、92.38%和9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钢轨波磨 车厢内部噪声 快速检测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拖板拓扑优化设计
2
作者 袁忠阳 邹明龙 刘世豪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为提高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对其拖板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研究。先对拖板进行静动态分析,发现拖板薄弱位置,以固有频率为目标对拖板进行拓扑优化,结合静动态分析和拓扑优化结果对拖板结构进行改进;再通过灵敏度分析找出... 为提高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对其拖板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研究。先对拖板进行静动态分析,发现拖板薄弱位置,以固有频率为目标对拖板进行拓扑优化,结合静动态分析和拓扑优化结果对拖板结构进行改进;再通过灵敏度分析找出对性能影响较大的主要尺寸参数,结合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优设计尺寸。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拖板对比原拖板的质量减轻了3%,最大变形量减小了20%,最大等效应力减小了15%,动态性能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拖板 拓扑优化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对地铁车厢送回风环境下火灾探测影响的仿真研究
3
作者 李行 周汛 +3 位作者 罗江果 杨贵森 陆童 陈长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7-222,共6页
[目的]地铁车厢火灾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地铁车厢火灾早期探测可有效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必要开展不同季节地铁车厢送回风环境下的火灾早期探测研究。[方法]建立了全尺寸地铁车厢数值仿真模型及包含送风系统、废排系统、... [目的]地铁车厢火灾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地铁车厢火灾早期探测可有效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必要开展不同季节地铁车厢送回风环境下的火灾早期探测研究。[方法]建立了全尺寸地铁车厢数值仿真模型及包含送风系统、废排系统、回风系统的空调系统,分析了地铁车厢在自然通风、不同季节正常运营通风及车厢火灾三种场景下,不同季节空调系统送回风对地铁车厢内流场以及火灾早期探测的影响。[结果及结论]地铁车厢不同季节运营通风下的内流场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冬季风模式下向车厢内供暖,在稳定时刻形成车厢上下层不同温度的气流场分层循环流动,而夏季风模式下向车厢内部供冷,稳定时刻车厢内部气流场相比冬季风较均匀;火灾发生时,夏季风模式下的火灾烟气具有更快的烟气层沉降速度,而冬季风模式下的火灾烟气具有向车厢两侧更快的蔓延速度;所建数值仿真模型中,夏季风模式相比冬季风模式所需的火灾响应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车厢空调系统 火灾早期探测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旋式激光雷达点云的车厢冻煤残留测量实验技术
4
作者 莫祥伦 吴祥庚 +1 位作者 董书琪 刘洋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3,共10页
为解决中高纬度地区冬季铁路煤炭运输中的车厢冻煤残留检测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自旋式激光雷达的车厢冻煤残留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在点云数据预处理方面,针对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根据雷达和车厢的相对位置关系提... 为解决中高纬度地区冬季铁路煤炭运输中的车厢冻煤残留检测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自旋式激光雷达的车厢冻煤残留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在点云数据预处理方面,针对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根据雷达和车厢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取车厢范围内的点云数据,对点云进行轮廓倾斜校正和去除运动畸变;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利用移动位移融合算法拼接单帧点云;接着,采用统计滤波和体素化网格法对提取的点云数据进行过滤和精简;同时,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对点云进行平滑处理,消除点云“重影”问题。针对点云数据切片,该方法采用相等间距对车厢进行分割,将分割的点云投影后滤波,利用射线360度算法和alpha算法提取点云轮廓;针对点云体积计算,利用Shoelace定理计算点云轮廓截面面积,与分割间距相乘以获得车厢点云的体积大小。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车厢冻煤存量检测技术准确率达到86.9%以上,可以有效解决人工估计精确度较差的问题,为冻煤清除作业计划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冻煤体积测量 点云处理 火车车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分类清运多车型多车厢车辆路径优化研究
5
作者 倪智铖 杨臻 +2 位作者 王能民 曹真 郑爽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8,共8页
降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清运成本是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制度的关键。基于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清运现状的调研,本文研究了多车型多车厢车辆混合清运路径问题,构建了研究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数学模型,以优化清运车辆的装载以及行驶路径,从而极小... 降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清运成本是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制度的关键。基于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清运现状的调研,本文研究了多车型多车厢车辆混合清运路径问题,构建了研究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数学模型,以优化清运车辆的装载以及行驶路径,从而极小化总清运成本。针对研究问题的特性,设计了适合垃圾分类清运问题的摧毁算子以及修复算子,提出了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以获得问题的近似最优解。参考我国各类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及相对比例,生成了不同规模以及服从不同分布规律的仿真算例,并进行了大量的算法测试以及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混合车队清运模式较之当前的联合清运模式,能更有效地降低清运成本,而所提出的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可在合理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近似最优解,满足实际清运需求。本研究丰富了垃圾清运系统的研究体系,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清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 车辆路径问题 多车型多车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薄板的振动响应及辐射特性与尺寸效应研究
6
作者 司志强 张磊磊 +3 位作者 贾尚帅 胡晓军 高攀 宋雷鸣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随着高铁技术的持续发展,降低车厢内部的噪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由于结构的隔声性能与尺寸效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导致无法获得准确的隔声量。本研究推导出了薄板的尺寸基于等比例变化的振动响应幅值关系,并对该关系进行了... 随着高铁技术的持续发展,降低车厢内部的噪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由于结构的隔声性能与尺寸效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导致无法获得准确的隔声量。本研究推导出了薄板的尺寸基于等比例变化的振动响应幅值关系,并对该关系进行了模态分析;选择具有材料一致而尺寸不一样的矩形铝板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软件仿真运算了在简谐激励力作用下的稳态响应,进而建立了不同薄板的振动响应关系。当板结构受到强迫振动时,它会向两侧释放能量,推导出了声辐射效率与板形状特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降噪 振动响应 尺寸效应 辐射特性 固有频率 辐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站台聚集风险的地铁车厢预留策略与列车跳站协同优化
7
作者 谭家明 刘伟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9,共10页
高峰期间,特大城市地铁过饱和车站因运力供需失衡导致车站极端拥挤,严重威胁运营安全,降低乘客出行体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站台聚集风险的地铁车厢预留策略与列车跳站策略协同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为验... 高峰期间,特大城市地铁过饱和车站因运力供需失衡导致车站极端拥挤,严重威胁运营安全,降低乘客出行体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站台聚集风险的地铁车厢预留策略与列车跳站策略协同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杭州地铁1号线工作日的AFC数据为基础,将常规方案、仅采用车厢预留策略、仅采用列车跳站策略和协同优化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案相比,协同优化模型能够在不额外增加乘客总旅程时间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列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性:站台总风险值下降99.3%,最大候车乘客数下降59.1%,站台候车乘客分布均衡度提高40.8%,为地铁运营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流管控 聚集风险 车厢预留 跳站策略 协同优化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车库梁柱节点受拉翼缘焊缝疲劳性能分析
8
作者 潘康 贺拥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1,共9页
为研究新型钢结构立体车库在服役过程中因频繁搬运、存取车辆而产生的高周疲劳问题,先后建立了整体钢框架梁单元模型和梁柱节点实体单元模型,通过dload子程序模拟车辆沿导轨梁匀速运动的过程,运用等效结构应力法分析局部焊缝的疲劳特性... 为研究新型钢结构立体车库在服役过程中因频繁搬运、存取车辆而产生的高周疲劳问题,先后建立了整体钢框架梁单元模型和梁柱节点实体单元模型,通过dload子程序模拟车辆沿导轨梁匀速运动的过程,运用等效结构应力法分析局部焊缝的疲劳特性,探究焊缝形式、焊缝根部间隙、坡口角度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了双车位车厢和三车位车厢形式立体车库的疲劳损伤和使用年限。结果表明:钢结构立体车库的疲劳控制部位在底层靠近后轮处的梁柱节点受拉翼缘对接焊缝处,梁翼缘焊缝与焊缝孔相交区域属于应力高度集中区;相较于单面焊,采用双面焊连接形式的结构应力更为均匀,疲劳性能更好;焊缝的疲劳寿命随着根部间隙和坡口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且根部间隙的影响占主导因素;三车位车厢形式的立体车库荷载工况更为复杂,工程建设时需重点关注其疲劳性能;等效结构应力法仅通过主疲劳强度-疲劳寿命曲线评估疲劳,具有网格不敏感性,适用于大型重要结构的疲劳寿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车库 高周疲劳 dload子程序 车辆移动荷载 焊缝形式 车厢形式 等效结构应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水泥自动装车机车厢尺寸测量系统
9
作者 张枫吟 李永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2,168,共4页
针对袋装水泥运输过程中车厢尺寸多样且装车工况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自动装车机车厢尺寸测量系统。首先,利用双目摄像头采集运输车辆图像并进行背景差分去除无关环境信息;然后,利用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检测复杂装... 针对袋装水泥运输过程中车厢尺寸多样且装车工况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自动装车机车厢尺寸测量系统。首先,利用双目摄像头采集运输车辆图像并进行背景差分去除无关环境信息;然后,利用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检测复杂装车工况下的车辆边缘轮廓,接着通过霍夫变换提取车厢特征并确定车厢测量点;最后,结合立体匹配技术完成车厢尺寸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可以满足袋装水泥自动装车机在复杂装车工况下对车厢尺寸的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运输 自动装车 双目视觉 车厢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地铁车厢内火灾高温烟气蔓延及热辐射分布特性研究
10
作者 吴敏思 董克 +2 位作者 翟月 韩新竹 朱小龙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5-662,共8页
鉴于地铁车厢内火灾对人员生存条件相关的全尺寸试验研究匮乏,本文以沈阳地铁车厢结构为依据,通过全尺寸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地铁车厢内部火灾场景中的环境条件变化。从温度、有毒气体、能见度和热辐射4个方面分析火灾对人体的危害。研... 鉴于地铁车厢内火灾对人员生存条件相关的全尺寸试验研究匮乏,本文以沈阳地铁车厢结构为依据,通过全尺寸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地铁车厢内部火灾场景中的环境条件变化。从温度、有毒气体、能见度和热辐射4个方面分析火灾对人体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封闭地铁车厢内,由于供氧量受限,可燃物的燃烧功率显著小于开放空间下的燃烧功率。高温烟气在车厢顶部均发生匀速蔓延,且蔓延速度与燃烧功率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全尺寸燃烧试验得出了可燃物上方温度分布无量纲拟合方程和车厢顶部温度轴向分布无量纲拟合方程。本研究所设置的3种可燃物中,对人体危害程度顺序为:1 000 mL油盘火>500 mL油盘火>行李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地铁车厢 火灾 烟气蔓延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列车亲子车厢设计策略研究
11
作者 邱利伟 龙思雨 李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5-54,69,共11页
目的随着亲子出行需求的增加,传统列车车厢在支持亲子出行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有效满足儿童及其家长在旅途中多层次的实际需求。方法基于积极心理学中的PERMA模型,提出以提升亲子幸福感为导向的车厢设计理念。通过实地观察与深度访谈... 目的随着亲子出行需求的增加,传统列车车厢在支持亲子出行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有效满足儿童及其家长在旅途中多层次的实际需求。方法基于积极心理学中的PERMA模型,提出以提升亲子幸福感为导向的车厢设计理念。通过实地观察与深度访谈,构建涵盖正向、负向及期望的3类体验画布,并提炼出与PERMA五大维度(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与成就)相对应的情感需求指标。随后结合观察法与案例分析,归纳影响亲子幸福体验的设计因子,运用KANO模型识别其属性与优先级,最终构建“PERMA×KANO”策略矩阵,实现情感需求与功能配置的有机整合。结果积极情绪与人际关系是影响亲子幸福体验的关键维度,儿童影音、阅读空间,以及家庭包厢类设计则是用户普遍关注的期望方向。同时,面向婴幼儿的部分魅力型设计因子在提升情绪价值与用户满意度方面表现出较大潜力。结论既为亲子友好型列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路径,又为构建更具人文关怀的儿童友好型公共交通环境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车厢 PERMA模型 KANO模型 设计因子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车用轻量化重组杨桉混杂复合板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关明杰 武梦钰 +3 位作者 车璞璘 刘旭 翟通军 卢艳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3,共7页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汽车对车体减重降耗、增加续航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其整车材料进行轻量化。因此,新能源车用车厢底板的轻量化引起了重视。为了实现车厢底板的轻量化,以薄壳结构为轻量化设计基础,以速生杨木和桉木...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汽车对车体减重降耗、增加续航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其整车材料进行轻量化。因此,新能源车用车厢底板的轻量化引起了重视。为了实现车厢底板的轻量化,以薄壳结构为轻量化设计基础,以速生杨木和桉木的高密度重组木薄板为表板,以4种结构的低密度杨桉复合板为芯材,研究了复合方式、热压压力对重组杨桉复合板吸水率、静曲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强重比为轻量化指标,优选出轻量化的结构和压制工艺:芯材结构桉-杨-桉(E/P),热压压力1.2 MPa。结果表明,薄壳结构的重组杨桉混杂复合板24 h吸水率和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均有所降低,胶合性能和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均有所增强,并且与竹质车厢底板板材相比,芯材结构为E/P结构的复合板在1.2 MPa热压压力下表现出最大强重比,达到了137.73 MPa·cm^(3)/g,强度性能更优,密度减轻了25%,重量减轻,强重比提高了22.4%,实现了车厢底板的轻量化,为新能源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底板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车 杨桉复合板 轻量化设计 车厢底板 重组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纯电微卡车厢及车门轻量化设计
13
作者 王娜 田延芳 郭继文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4期63-67,共5页
针对某纯电微卡车厢和车门轻量化及刚度不足问题,采用拓扑优化和形貌优化方法对车厢及车门进行轻量化设计和刚度提升,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车厢和车门的降重。首先,建立车厢和车门的有限元模型,对车厢的约束模态、扭转刚度及弯曲刚度... 针对某纯电微卡车厢和车门轻量化及刚度不足问题,采用拓扑优化和形貌优化方法对车厢及车门进行轻量化设计和刚度提升,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车厢和车门的降重。首先,建立车厢和车门的有限元模型,对车厢的约束模态、扭转刚度及弯曲刚度进行了分析,对车门的约束模态工况、车门过开工况、车门下垂工况、车门扭转工况及车门对角工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对车厢和车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根据优化结果,综合考虑工艺性及装配性能,解读出新结构。最终,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得出,车门和车厢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实现车厢降重31.7 kg,降重比为16.3%,车门降重2.6 kg,降重比为18.7%。研究成果为纯电微卡车的开发设计和轻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卡 轻量化 车厢及车门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矿用自卸车厢斗装载程序分析及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蕾 杨国彪 +2 位作者 纪昊男 孟文俊 王朝华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3-510,共8页
自主装卸是智能矿山建设中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电铲-矿用自卸车合理的装载程序能够显著降低电铲装卸作业难度,降低复杂动态载荷对厢斗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型号矿用自卸车厢斗为研究对象,依据厢斗容量标定方法建立了厢斗的堆装模型,确... 自主装卸是智能矿山建设中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电铲-矿用自卸车合理的装载程序能够显著降低电铲装卸作业难度,降低复杂动态载荷对厢斗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型号矿用自卸车厢斗为研究对象,依据厢斗容量标定方法建立了厢斗的堆装模型,确定厢斗堆装容积;分析了厢斗安装特点及结构特征,结合现场实际装载经验,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装载程序,并利用离散元方法对三种装载程序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装载程序下厢斗装载量、物料均匀性及底板承受的压力等;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研究厢斗满载工况下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厢斗装载过程中将装载位置放在厢斗满载重心及前侧位置可提升装载量,各铲装载位置尽量靠近厢斗横向方向的中轴线,本文提出的装载程序二的装载量最大,物料可通过自身堆积特性装满厢斗,并在厢斗内部的均匀性更好,且物料装满后厢斗底板的总压力最小,当满载后厢斗的最大变形量为7.50 mm,最大应力为326.85 MPa,满足刚度、强度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自卸车 厢斗 装载程序 离散元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视觉的货车车厢完整尺寸测量
15
作者 张勇 唐彪 刘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4,共7页
针对货车车厢完整尺寸的快速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测量方法。依据相机成像模型和标定原理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实验,使用标定后的双目相机从货车侧后方采集货车车厢图像,再采用U 2-Net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对采集的货车车厢图像进... 针对货车车厢完整尺寸的快速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测量方法。依据相机成像模型和标定原理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实验,使用标定后的双目相机从货车侧后方采集货车车厢图像,再采用U 2-Net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对采集的货车车厢图像进行车厢轮廓提取,通过改进的基于图像分块的线段检测算法提取车厢边缘,结合车厢轮廓特征利用车厢边缘线段计算出特定的角点坐标,由三维坐标恢复后的车厢角点间距得到车厢尺寸。试验结果表明,车厢尺寸检测的平均误差小于4.06%,体积检测平均误差小于5.83%,可用于实际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厢尺寸 双目视觉 轮廓提取 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劝导式思维的地铁车厢空间设计策略
16
作者 何灿群 刘珂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9-307,共9页
目的从劝导式思维出发,通过设计介入寻求合理的地铁车厢布局,借助行为导向来规避公共环境下的不良行为习惯。方法首先,梳理劝导设计和可供性作用机制的构成内涵,归纳出劝导设计与可供性的结合特性;其次,利用劝导式设计思维,探讨地铁乘... 目的从劝导式思维出发,通过设计介入寻求合理的地铁车厢布局,借助行为导向来规避公共环境下的不良行为习惯。方法首先,梳理劝导设计和可供性作用机制的构成内涵,归纳出劝导设计与可供性的结合特性;其次,利用劝导式设计思维,探讨地铁乘客行为及其发生机制,寻找地铁车厢空间设计的劝导机会点;最后,通过调研和实地观察,找出造成车厢人流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结果通过剖析车厢空间设计三要素,结合FBM模型和可供性作用机制,构建地铁车厢空间设计框架和劝导式设计模型,最终提出以乘客行为为中心的地铁车厢劝导式设计策略,即利用不同功能件的差异化舒适度调整区域吸引率;利用系统内部元素透明性进行路径劝导;利用视觉传达系统的符号暗示性实现行为触发。结论在车厢空间设计中引入劝导式思维,可有效缓解车厢人流分布不均的情况,为地铁空间设计改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导设计 可供性 FBM模型 地铁车厢 乘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纵向风及列车侧门开启方式对车厢内火灾温度场影响研究
17
作者 徐志胜 程昕菲 +3 位作者 陈俊伟 赵家明 刘邱林 谢宝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72-3683,共12页
为了探究隧道纵向通风、列车侧门开启方式对车厢内部火灾烟气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建立1∶15缩尺寸“车-隧”耦合试验模型,以及着火车厢侧门双侧开启时“车-隧”耦合区间车厢内部考虑无量纲纵向风速、无量纲侧门开口因子、无量纲火源热... 为了探究隧道纵向通风、列车侧门开启方式对车厢内部火灾烟气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建立1∶15缩尺寸“车-隧”耦合试验模型,以及着火车厢侧门双侧开启时“车-隧”耦合区间车厢内部考虑无量纲纵向风速、无量纲侧门开口因子、无量纲火源热释放速率的无量纲烟气回流长度分段函数关系式。定性分析车厢顶部烟气温度分布规律,定量分析车厢内烟气回流长度数据,从而揭示烟气回流长度随纵向风速、侧门开启方式和火源热释放速率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纵向风速下,火源上游烟气温度分布在贯通门位置处发生明显降低。不同侧门开启方式下,着火车厢侧门双侧开启工况的火源上游温度衰减速率大于侧门单侧开启的工况;随着车厢每侧侧门开启数量增加,着火车厢侧门单侧开启工况与双侧开启工况的火源上游温度衰减速率差距随之增大。着火车厢、非着火车厢侧门均单侧开启时,烟气回流长度变化规律受贯通门停滞影响较大,当火源热释放速率增大至5.7 kW,纵向风速大于0.8 m/s后,烟气回流长度不再随纵向风速的增大而变化。着火车厢侧门双侧开启、非着火车厢侧门单侧开启时,烟气回流长度符合加速衰减区、停滞区、缓慢衰减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列车火灾烟气防治效果,加强区间隧道烟气控制及运营安全提供经验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隧”耦合区间 车厢火灾 侧门开启方式 纵向通风 温度分布 烟气回流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料动态安息角对矿用自卸车厢斗结构影响规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国彪 王朝华 +2 位作者 王志霞 赵炎龙 马立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99-2104,共6页
针对矿用自卸车行驶过程中的厢斗内物料稳定性问题,研究厢斗内物料动态安息角对厢斗结构设计的影响。首先,基于离散元方法,分析煤颗粒在自然状态下的安息角;进一步,建立厢斗简化模型,研究不同安装角度下矿车正常行驶及爬坡过程中物料的... 针对矿用自卸车行驶过程中的厢斗内物料稳定性问题,研究厢斗内物料动态安息角对厢斗结构设计的影响。首先,基于离散元方法,分析煤颗粒在自然状态下的安息角;进一步,建立厢斗简化模型,研究不同安装角度下矿车正常行驶及爬坡过程中物料的动态安息角,并分析物料滑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水平路面行驶工况下物料动态安息角随厢斗安装角度增加而减小,而爬坡过程中由于厢斗内物料的滑动导致动态安息角随安装角度的增加先缓慢减小再变大再快速减小;当安装角度为10°时可有效避免厢斗内物料的滑动;最后,以确保厢斗稳定性装载及不撒料为目标,提出厢斗侧板后端的角度设计公式,为厢斗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自卸车 厢斗 安息角 安装角度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速列车硬卧车厢新型布局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国闯 张芳燕 +2 位作者 张磊 郭佳佳 于世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1-176,共6页
为提升普速列车硬卧车厢乘客舒适性及安全性,根据乘客坐姿、高处行李放置及上下爬梯3种姿势的人机场景,以及人机工程软件Jack的仿真分析结果,发现现有25G型硬卧车厢存在无法满足中、上铺乘客坐姿休息、行李架与爬梯易用性和安全性较差... 为提升普速列车硬卧车厢乘客舒适性及安全性,根据乘客坐姿、高处行李放置及上下爬梯3种姿势的人机场景,以及人机工程软件Jack的仿真分析结果,发现现有25G型硬卧车厢存在无法满足中、上铺乘客坐姿休息、行李架与爬梯易用性和安全性较差等问题;结合TRIZ理论中物理冲突、技术冲突及物质-场模型的对应解工具确定设计改进方案,对改进方案进行人机合理性及仿真分析校核。改进后,中铺和上铺乘客起坐空间高度增大,高处行李放置区域高度减小,可满足不同百分位乘客中、上铺坐姿及个人行李放置需求;乘客上下爬梯的踏板视野盲区及RULA舒适度评分等级减小,爬梯过程中的铺位扶手可达性及上肢舒适性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 25G型硬卧车厢 JACK TRIZ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磨床砂轮架模态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俊生 姚振强 汤振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8-272,291,共6页
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轴承滚动结合部接触模型,采用弹簧阻尼单元代替轴承滚子结合部,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复合磨床砂轮架转塔有限元模型,对转塔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利用LMS结构试验系统对转塔结构进行模态测试与分析。试验表明... 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轴承滚动结合部接触模型,采用弹簧阻尼单元代替轴承滚子结合部,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复合磨床砂轮架转塔有限元模型,对转塔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利用LMS结构试验系统对转塔结构进行模态测试与分析。试验表明,采用弹簧阻尼单元模拟轴承滚动结合部的有限元模态分析与动态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弹簧阻尼单元替代轴承可以减小建模难度,并为砂轮工作转频和转塔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磨床 有限元 砂轮架转塔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