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asonal population trend and relative occurrence of pest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among cotton species and cultivars in India
1
作者 NAGRARE V.S. NAIKWADI Bhausaheb +4 位作者 FAND Babasaheb B. NAIK V.Chinna Babu TENGURI Prabhulinga GOKTE‑NARKHEDKAR Nandini WAGHMARE V.N.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5年第2期178-192,共15页
Background Cotton crop is infested by numerous arthropod pests from sowing to harvesting,causing substantial direct and indirect yield losses.Knowledge of seasonal population trends and the relative occurrence of pest... Background Cotton crop is infested by numerous arthropod pests from sowing to harvesting,causing substantial direct and indirect yield losses.Knowledge of seasonal population trends and the relative occurrence of pest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is required to minimize the pest population and yield losses.In the current study,analysis of the seasonal population trend of pests and natural enemies and their relative occurrence on cultivars of three cotton species in Central India has been carried out.Results A higher number and diversity of sucking pest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vegetative cotton growth stage(60 days after sowing),declining as the crop matured.With the exception of cotton jassid(Amrasca biguttula biguttula Ishida),which caused significant crop damage mainly from August to September;populations of other sucking insects seldom reached economic threshold levels(ETL)throughout the studied period.The bollworm complex populations were minimal,except for the pink bollworm(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which re-emerged as a menace to cotton crops during the cotton cropping season 2017–2018 due to resistance development against Bt-cotton.A reasonably good number of predatory arthropods,including coccinellids,lacewings,and spiders,were found actively preying on the arthropod pest complex of the cotton crop during the early vegetative growth stage.Linear regression indicate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en boll infestations and pink bollworm moths in pheromone traps.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 showed mean weekly weather at one-or two-week lag period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ucking pest population(cotton aphid,cotton jassid,cotton whitefly,and onion thrips)fluctuation.Gossypium hirsutum cultivars RCH 2 and DCH 32,and G.barbadense cultivar Suvin were found susceptible to cotton jassid and onion thrips.Phule Dhanvantary,an G.arboreum cotton cultivar,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tolerance among all evaluated cultivars against all sucking pests.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est management in cotton crops.Susceptible cultivars warrant more attention for plant protection measures,making them more input-intensive.The choice of appropriate cultivars can help minimize input costs,thereby increasing net returns for cotton far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PESTS Population trend Relative occurrence CULTIVARS Natural enem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duction and trade trend of oils and oilseeds in BRICS countries
2
作者 ZHANG Hong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In order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rade cooperation among BRICS countries,and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oils and oilseeds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in China and the world,the produ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rade cooperation among BRICS countries,and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oils and oilseeds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in China and the world,the production,consumption,trade trend,and cooperation potential of oils and oilseeds in BRICS countries were expounded,an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Most of the BRICS countries are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ers,and they are also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duct consumption markets in the world.In 2023/2024,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oilseeds in BRICS countries account for nearly half of the world's total;the production of vegetable oils exceeds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total,and the consumption of vegetable oils accounts for 40%of the world's total.In 2023/2024,th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of oilseeds exceeds half of the world's total;vegetable oil imports account for 40%of the world's total,and exports account for about one tenth of the world's total.China's imports of oilseeds and oils from BRICS countries account for 68%and 29%of its global imports in 2023,respectively.BRICS countries are rich in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s,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oils and oilseeds production,obviou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in trade structure,and huge space for future cooper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Brazil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Belt and Road"co-construction category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It is suggested to explore reg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agreements among BRICS countries,promote currency settlement and exchange among BRICS countries,and enhance the facilitation and stability of BRICS trade.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a should increase its investment in BRICS countries and export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to benefit lo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a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CS countries oils and oilseed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rade trend agricultural potent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修剪机械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佳 杨莉玲 +2 位作者 马文强 买合木江·巴吐尔 沈晓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68,共7页
林果整形修剪对实现果园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调节果品品质、稳定果品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是果园生产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其季节性强,需要劳动力多。为此,通过分析国内外修剪技术装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论述了相... 林果整形修剪对实现果园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调节果品品质、稳定果品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是果园生产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其季节性强,需要劳动力多。为此,通过分析国内外修剪技术装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论述了相关修剪机械的工作原理及现有修剪机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林果修剪机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修剪装备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蔬菜市场形势分析和2025年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晶 周向阳 +2 位作者 迟亮 吴建寨 刘继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2024年,我国蔬菜市场价格总体基本符合常年季节性波动规律,但夏秋季节偏高位运行。受不利天气及其延续性影响,预计2024年冬季、2025年春季菜价上行较往年偏缓,上涨区间可能相对较长。考虑到2024年菜价整体偏高,在田面积同比增加,预计202... 2024年,我国蔬菜市场价格总体基本符合常年季节性波动规律,但夏秋季节偏高位运行。受不利天气及其延续性影响,预计2024年冬季、2025年春季菜价上行较往年偏缓,上涨区间可能相对较长。考虑到2024年菜价整体偏高,在田面积同比增加,预计2025年春季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市场形势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五常优质稻区2008—2022年水稻育种趋势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洪儒 杨传铭 +7 位作者 赵北平 张喜娟 肖明纲 杨贤莉 张擘 王立志 孙中义 姜树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4,共8页
受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五常大米香气芬馥、口感优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本文汇总了2008—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五常试验基地15年水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960份(次)数据,涵盖了品种(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等信... 受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五常大米香气芬馥、口感优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本文汇总了2008—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五常试验基地15年水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960份(次)数据,涵盖了品种(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等信息,研究分析了5个组别(第一积温带早熟组、第一积温带晚熟组、第一积温带早熟香稻组、第一积温带晚熟香稻组和第一积温带晚糯稻组)参试水稻品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年早熟和晚熟品系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得益于千粒重和每穗实粒数的增加,但是其有效穗数、耐冷性和株高均呈下降趋势。早熟香稻品系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演变规律与早熟品系相似,但产量略低;晚熟香稻品系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演变规律也基本与晚熟品系相同;与晚熟品系相比,糯稻品系除千粒重和株高呈下降趋势外,其余产量及农艺性状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本研究结果可为五常地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育种趋势 五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春江 马晨 +1 位作者 李瑾 王小萌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作为丘陵山地种植历史最久、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农作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推进整个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关键技术为“切口”,在梳理国内丘陵山地的特征与丘... 作为丘陵山地种植历史最久、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农作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推进整个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关键技术为“切口”,在梳理国内丘陵山地的特征与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水稻耕、种、收等主要环节的生产机械化开展技术前沿与态势分析,剖析国内外水稻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差距,提出不同环节下国内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发展态势,以期为推动水稻全程全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补齐丘陵山地农机化发展短板、建设现代农业强国提供新思路、新方向。研究表明:1)2022年国内丘陵山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0.8%,并且在不同的环节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2)与先进国家相比,国内的水稻耕种收机械研发与应用起步较晚、基础不牢、产品的综合性能不高,特别是针对丘陵山地的轻量、高效、高稳定性的水稻耕种收机械相对匮乏,发动机高功率低排放设计制造技术、刀具抗损降耗优化设计技术、车架轻量化设计技术等关键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攻克;3)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是未来国内丘陵山地水稻生产作业装备发展方向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 水稻机械化 关键技术 主要挑战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系矿产近现代地质研究进展与走向 被引量:6
7
作者 秦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5,共24页
【背景】煤系矿产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回顾中国煤系矿产地质研究进展与走向,极具历史意义,也有现实价值,还可能为未来研究提供启迪。【进展】考证史实,梳理脉络,将研究进展凝练为4个方面。一是煤系矿产地质学理论体系日... 【背景】煤系矿产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回顾中国煤系矿产地质研究进展与走向,极具历史意义,也有现实价值,还可能为未来研究提供启迪。【进展】考证史实,梳理脉络,将研究进展凝练为4个方面。一是煤系矿产地质学理论体系日趋完善,中国煤田地质经典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后半叶,进入21世纪以来逐渐形成了以煤、煤系气和煤系关键金属为主的煤系矿产地质学理论体系。二是煤起源和成因研究成果推动了国际煤地质学发展,提出新的煤变质作用学说,发现世界上最年轻软褐煤,揭示晚期煤化作用跃变,建立了普通有机岩石学分支学科,全面揭示了煤的形成演化机理。三是煤系矿产聚集分布成矿理论独具特色,建立了多种沉积控煤模式和构造控煤模式,揭示了海域聚煤作用基本格局,发现多种类型煤系关键金属矿床,提出控煤大地构造和煤系关键金属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形成了煤层气地质理论体系。四是特殊用煤资源地质调查与评价成果显著,建立了特殊煤种、优质环保型、洁净煤炭资源地质预测评价方法体系,以及富油煤和煤炭地下气化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初步摸查了相关用途煤炭资源家底。【展望】分析认为,国家重大需求决定煤系矿产地质研究走向,建议未来地质研究聚焦在煤炭资源精准勘查开发、煤系气勘查和有序开发、关键金属矿产勘查开发以及煤炭原位流态化开采地质保障4个方向。同时,也应关注煤系氦气富集机理探索和资源预测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矿产 地质 进展 走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动物福利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永才 王上 +4 位作者 高腾云 田亚东 李国喜 孙桂荣 康相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6,124,共8页
选取2001-2022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4328篇动物福利研究文献为样本,基于知识图谱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中国动物福利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并探索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动物福利研究大致可分为加速起步、平稳发展、迈入转型3个阶段... 选取2001-2022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4328篇动物福利研究文献为样本,基于知识图谱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中国动物福利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并探索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动物福利研究大致可分为加速起步、平稳发展、迈入转型3个阶段,呈现出成熟稳定的发展态势;动物福利的研究氛围不浓、年度发文数量有限,专业研究人员较少、团队规模小且合作不紧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贸易壁垒、动物福利立法、实验动物、动物伦理、动物福利教育、动物福利技术及评价等方面。环境丰容、福利技术、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对生物安全、生长性能的影响将是国内动物福利未来一定时期的研究重点,动物福利立法和国民教育及专业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知识图谱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3年中国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歌 陈涛 徐沅鑫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8,共9页
为水土流失预防和科学治理提供参考,基于1961—2023年中国均一化逐日降水资料对降雨侵蚀力进行估算,并结合侵蚀性降雨特征开展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和成因分析,并探讨降雨侵蚀力的极端变化,在此基础上,摸清中国及十大流域降雨侵蚀力变化... 为水土流失预防和科学治理提供参考,基于1961—2023年中国均一化逐日降水资料对降雨侵蚀力进行估算,并结合侵蚀性降雨特征开展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和成因分析,并探讨降雨侵蚀力的极端变化,在此基础上,摸清中国及十大流域降雨侵蚀力变化危险状况,并基于Hurst方法预估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61—2023年,中国及东南诸河、西北诸河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西南诸河流域则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其余大多数流域增加趋势不明显;2)中国及十大流域大多年侵蚀性降雨量、雨日、平均降雨强度增加,其中平均降雨强度和/或降雨量的变化为大多数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变化的主要成因;3)中国大部地区年最大日降雨侵蚀力增加,10年一遇次降雨侵蚀力1961—2023年相比1961—1990年呈增加的站点比例多达64.3%;4)近60年来,中国大部地区降雨侵蚀力变化具有危险性,站点比例达80%,其中降雨侵蚀力总量及极端都呈增加变化的类型在各流域均最为突出、范围最大;5)除西南诸河流域外,预估大多数流域年降雨侵蚀力未来变化趋势将均以持续增加为主。目前和未来气候条件对中国水土流失治理不容乐观,需根据降雨侵蚀力变化特点,因地制宜制定长期规划和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侵蚀 变化 极端 趋势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育的政策研究:国际动向与本土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小勇 张雅慧 +1 位作者 李艺凡 刘晓红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0,共9页
科学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着师资不足、资源分散、协同不畅等发展性问题。该文基于战略计划要素理论建构了“动因、目标、重点、行动、保障”五维分析框架,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 科学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着师资不足、资源分散、协同不畅等发展性问题。该文基于战略计划要素理论建构了“动因、目标、重点、行动、保障”五维分析框架,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发达国家科学教育发展战略的26份政策文本,得出结论:实施科学教育的战略动因涉及教育系统的内外部因素,其目标以创造机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加强教师能力和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通过优先关注社会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未来人才培养及教育体系完善等方向,采取优化师资力量、加强科教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强化协同育人等行动,在安全管理、财政资金、监督评估、师资队伍和政策体系五方面提供保障。结合国际动向研判和中国本土发展需求,研究从提效能、增动能、激潜能视角提出了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科学教育多元合作机制的策略性建议,以期为我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政策文本 国际动向 本土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的服装时尚趋势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涛 田蜜 +3 位作者 刘军平 张自力 胡新荣 何儒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针对传统时尚趋势预测方法效率低,高度依赖专家和用户的主观意志,训练数据难以反映真正的时尚趋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STM和时装周图像信息的时尚趋势预测模型。该方法首先通过爬取时尚网站vogue中2013到2021年的四大时装周的秀场图片... 针对传统时尚趋势预测方法效率低,高度依赖专家和用户的主观意志,训练数据难以反映真正的时尚趋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STM和时装周图像信息的时尚趋势预测模型。该方法首先通过爬取时尚网站vogue中2013到2021年的四大时装周的秀场图片,然后分析图片信息,将秀场图片信息与时尚内部知识相结合,最后利用基于注意机制的LSTM模型从时间序列中寻找时尚关系,从而进行时尚趋势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趋势预测 时尚分析 时装周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及战略趋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易信 彭慧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3,共13页
受外部环境深刻影响、内部条件深刻变化、新科技革命深刻驱动,“十五五”时期我国潜在经济增速仍能达到年均5.1%左右,2030年人均GDP有望达到1.7万美元,我国将进入发展水平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跨越的冲刺期,增长动力从“... 受外部环境深刻影响、内部条件深刻变化、新科技革命深刻驱动,“十五五”时期我国潜在经济增速仍能达到年均5.1%左右,2030年人均GDP有望达到1.7万美元,我国将进入发展水平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跨越的冲刺期,增长动力从“传统要素+投资驱动为主”向“新型要素+TFP+消费驱动为主”转变的攻坚期,工业化进程从“传统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换的巩固期,城镇化进程从“城镇化加速期”向“城镇化成熟期”转换的过渡期,以及绿色发展从“污染治理为主”向“低碳转型为主”转换的调整期。应顺应、适应、引领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变化,及时优化战略取向并强化战略支撑,合力确保“十五五”时期稳定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在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经济发展 战略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视角下世界粮食贸易网络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建军 崔欣苗 +2 位作者 侯婧祎 程玉 张佳豪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5,共8页
为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脆弱性,为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预判提供参考,基于1990—2020年的世界粮食贸易数据,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脆弱性理论,从模体的角度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局部结构脆弱性变化情况,并模拟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在随... 为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脆弱性,为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预判提供参考,基于1990—2020年的世界粮食贸易数据,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脆弱性理论,从模体的角度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局部结构脆弱性变化情况,并模拟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模式下的失效过程,将网络中的节点分级。结果表明: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局部结构中,V型结构占比较高,网络的稳定性较弱,但这种现象有减缓趋势;对比真实网络与随机网络,真实网络的结构更加稳定且贸易关系更复杂;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在面对随机攻击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面对蓄意攻击时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蓄意攻击对网络的破坏力远大于随机攻击;在蓄意攻击模式下,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节点根据失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其中第一层级节点对网络稳定性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贸易 复杂网络 脆弱性 格局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和小麦播种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宜涛 施彬彬 +3 位作者 王传奇 廖庆喜 武安阳 欧耀徽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6,共15页
中国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和小麦的机械化生产是解决南方地区冬闲田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国内粮油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受地形条件和种植模式影响,目前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仍处于“无机可用”或“无好机可... 中国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和小麦的机械化生产是解决南方地区冬闲田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国内粮油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受地形条件和种植模式影响,目前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仍处于“无机可用”或“无好机可用”状态。该文从生产区划、应用场景、技术装备3个方面分析了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生产现状,通过梳理油菜和小麦典型生产场景与实际应用机具之间的矛盾,明确了湿黏稻茬土壤、复杂丘坡地形、油菜和小麦种植农艺要求、区域经济落后、经营主体倾向和技术市场空缺等是影响南方丘陵山地各油麦产区机械化播种发展水平不充分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现阶段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装备应用、技术发展及南方丘陵山地油麦机械化播种的技术卡点和装备发展需求,提出了研发适应南方丘陵山地黏重湿烂土壤条件、丘坡地形和小地块播种的智能化油麦兼用联合直播机是提高油麦机播水平的装备基础,并明确黏重与湿烂土壤种床整备、丘陵山地起伏地表播深控制、油麦兼用精量排种、智能化播种控制等关键技术是研究重点。研究可为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丘陵山地 油菜 小麦 机械化播种 发展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新型载人飞船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慧东 王功波 张蕊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随着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近地轨道活动更加关注可持续性,同时航天强国将载人航天目标瞄准更远的月球和深空,在此背景下,国外正在积极推动新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以载人龙飞船、星际客船、猎户座飞船、雄鹰飞船、天空飞船等新型载人飞... 随着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近地轨道活动更加关注可持续性,同时航天强国将载人航天目标瞄准更远的月球和深空,在此背景下,国外正在积极推动新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以载人龙飞船、星际客船、猎户座飞船、雄鹰飞船、天空飞船等新型载人飞船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各型飞船的基本情况,然后从自逃逸、重复使用、对接机构、群伞系统、着陆缓冲、信息系统等方面分析其技术特点,最后从系统建设、系统性能、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国外新型载人飞船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载人航天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飞船 系统设计 技术特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9-2022年南极海冰范围变动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丽静 王慧 +2 位作者 金波文 吕江华 全梦媛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海冰是海洋-大气交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海冰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极海冰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1979-2022年南极以及周边5个子区域(威德尔海、印度洋海域、太平洋海域、罗斯海和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海冰范围... 海冰是海洋-大气交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海冰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极海冰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1979-2022年南极以及周边5个子区域(威德尔海、印度洋海域、太平洋海域、罗斯海和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海冰范围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式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从周期波动性和趋势稳定性两个方面来探索开展南极海冰范围变化特征和趋势性分析。结果表明:(1)南极海冰范围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一般夏季(2月)最小,冬季(9月)最大;1979-2022年,南极海冰范围变化趋势总体不显著,但阶段性特征明显,其间经历几次海冰急剧减少的突变,2022年南极海冰范围为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小值;1980-2009年,南极海冰范围在年代际尺度上呈阶梯增加,2010-2022年,南极海冰范围减少。(2)南极每个子区域海冰范围均存在1个突变点;南极海冰范围存在3个突变点,周边区域海冰范围的共同叠加造成了南极整体海冰范围更为频繁的变动。(3)南极海冰变化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未来需要强化观测和模拟,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海冰范围 趋势稳定性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20年陕西省暖季不同历时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新玲 蔡依晅 +3 位作者 叶殿秀 李茜 户元涛 胡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利用1981—2020年陕西省暖季(5—9月)9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小时降水量资料,结合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4个历时(1h、3h、6h、12h)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陕西省短历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4个历时强降水高发区均位于陕南秦巴山区... 利用1981—2020年陕西省暖季(5—9月)9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小时降水量资料,结合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4个历时(1h、3h、6h、12h)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陕西省短历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4个历时强降水高发区均位于陕南秦巴山区,稀发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和陕北长城沿线。(2)各历时降水极值的空间差异均较大,历时越短,极值分布的局地性越强。(3)近40a,陕西省各历时强降水均呈增多增强趋势,尤以3h强降水的增加最为显著。(4)各历时强降水的趋势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非均一性,陕北黄河沿线和陕南中南部强降水呈增多趋势,陕北南部和关中平原中部呈减少趋势,且历时越短,强降水呈增多趋势的范围越大。(5)强降水日变化南北不同,历时越短,强降水的日变化越明显,特别是陕北短历时强降水日变化最为突出,且在傍晚或夜间易发生强降水事件,其危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历时强降水 变化趋势 时空分布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与创新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路明 王薪淇 +2 位作者 张伟 郑淑波 刘文国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鲜食玉米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成为健康饮食的代表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优质营养成为鲜食玉米的市场新需求。本文旨在探讨鲜食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鲜食玉米品种朝向优质化、绿色化、适宜机械化和... 鲜食玉米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成为健康饮食的代表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优质营养成为鲜食玉米的市场新需求。本文旨在探讨鲜食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鲜食玉米品种朝向优质化、绿色化、适宜机械化和选育精准化等方向发展,下一步应加强鲜食玉米品质基础研究、现代关键育种技术应用、新一代优质高产新品种培育、优质高产技术综合方案构建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等创新路径。可为鲜食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育种 发展态势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纺织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能力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鹏飞 程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共10页
在升级改造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形势下,中国纺织产业面临着激烈竞争和转型压力。以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38295项发明申请专利数据,利用专利计量、专利指标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剖析中国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能力... 在升级改造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形势下,中国纺织产业面临着激烈竞争和转型压力。以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38295项发明申请专利数据,利用专利计量、专利指标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剖析中国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和技术生命周期等。研究发现:中国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与D01F、D06M、D01D、D04H、D06P和C08G等技术分类关联比较密切,涉及机械工程、化学、物理和电子电路大类等。其中,纺织新材料领域在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已经成为带动化纤产业和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目前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生命周期已经进入成熟期,预计2028年以后专利增长将进入衰退期。在中国提出的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目标影响下,绿色化、柔性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生产成为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也是提高纺织行业技术创新和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关键共性技术 技术生命周期 专利计量 创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统计测度、区域差异分解与来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钰芬 邓怡 胡思慧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0,共1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合理评估各省域现代化进程并识别其发展症结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明确统计含义,构建由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4个维度组成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合理评估各省域现代化进程并识别其发展症结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明确统计含义,构建由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4个维度组成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开展统计监测。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民生保障和生态保护程度持续加深;第二,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演进态势存在明显的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其中经济现代化发展不均衡是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三,省域现代化发展水平及特征存在空间异质性,各省份的优势和短板各异。本研究旨在客观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各省域现代化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以期为不同地区优化发展结构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测度逻辑 演进态势 差异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