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0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指向、现实悖论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赵俊芳 范家宝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3,共9页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高等教育协同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助推高等教育治理精准化和建构高等教育韧性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凝聚数字之“力”以打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载体,夯实数字之“制”塑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规范,彰显数字之“智...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高等教育协同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助推高等教育治理精准化和建构高等教育韧性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凝聚数字之“力”以打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载体,夯实数字之“制”塑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规范,彰显数字之“智”营造高等教育治理新生态构成了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指向。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数字化重构、治理流程的数字化再造以及治理效能的数字化重塑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偏差,呈现“数字包容”与“数字排斥”、“数字融合”与“数字粘贴”、“数字赋能”与“数字负能”三重悖论。对此,应全面激发主体活力,系统优化治理流程以及充分释放数治效能,优化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 高等教育数字化 数字赋能 现实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合有术:创新型制造企业如何应对双元创新悖论?——基于圣泉集团的单案例研究
2
作者 王琳 周昕怡 +3 位作者 张心舒 陈志军 刘振 张月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0,共15页
创新型制造企业通常面临着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带来的悖论张力,有效应对双元创新悖论、实现平衡是其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基于圣泉集团的创新发展实践,试图解开企业双元创新悖论的动态应对过程,分析管理者的作用机制并提炼悖论应对... 创新型制造企业通常面临着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带来的悖论张力,有效应对双元创新悖论、实现平衡是其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基于圣泉集团的创新发展实践,试图解开企业双元创新悖论的动态应对过程,分析管理者的作用机制并提炼悖论应对过程背后的主导逻辑。研究发现:创新型制造企业对双元创新悖论的应对策略呈现“结构分离—间断整合—全面协同”的动态过程,从而实现悖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平衡;双元创新悖论应对策略在不同阶段的动态演变,是受到高管创新认知的驱动作用,具体通过兼容性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赋能和引领行动升级;企业有效应对双元创新悖论的过程受到更深层的非对称性平衡逻辑的主导。研究结论解开了创新型制造企业双元创新悖论的应对过程,弥补了现有研究视角单一化、静态性的不足,为企业有效处理双元创新悖论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创新悖论 高管创新认知 悖论分离 悖论整合 非对称性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中互补者悖论关系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晶晶 胡伟 郝喜玲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71,共14页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正成为新兴商业基础设施,由于权力和信息的不对称,系统内互补者面临新型悖论关系。已有研究在理解数字平台中多边关系复杂性与互补者战略权变性规律上仍显不足,尚未形成对互补者悖论关系管理的系统性认知。为此,在对国...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正成为新兴商业基础设施,由于权力和信息的不对称,系统内互补者面临新型悖论关系。已有研究在理解数字平台中多边关系复杂性与互补者战略权变性规律上仍显不足,尚未形成对互补者悖论关系管理的系统性认知。为此,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追溯互补者悖论关系形成的理论渊源,对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中互补者所面临的“互补与依赖”“竞争与合作”“合法性与独特性”3组悖论关系进行系统性梳理。进一步探讨悖论关系的影响因素、管理策略、绩效与结果,旨在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中互补者悖论关系管理的整合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从悖论视角对互补者的创业过程进行微观层面的剖析,不仅能进一步挖掘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情境特点,整合已有互补者创业研究,而且对于拓展悖论的应用范围,推动悖论理论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互补者 悖论关系 价值创造 价值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革命周期与我国算力竞争战略选择——基于DeepSeek复杂经济系统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晓野 代栓平 李克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1,共7页
算力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大国博弈利器。算力竞争战略选择关乎一国能否抓住新技术新产业革命机遇,实现综合国力跃迁式增长。以技术-经济范式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实践,本文提出我国目前处于算... 算力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大国博弈利器。算力竞争战略选择关乎一国能否抓住新技术新产业革命机遇,实现综合国力跃迁式增长。以技术-经济范式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实践,本文提出我国目前处于算力技术革命从导入期过渡到展开期的关键节点,算力发展战略重点应从算力基础设施转移至算力经济领域。高质量算力经济通过整体配置社会资源引领我国进入算力技术革命展开期,充分释放算力市场潜力。以DeepSeek为代表的自主可控产业链、创新性创业主体、经济生态赋能、经济逻辑引导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发展中国式算力经济的复杂算力经济系统,为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伴随算力市场的扩张,需要提前完善算力市场机制并拓展市场功能。本文认为,应关注“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前瞻性布局与高质量算力经济匹配的算力设施建设;积极完善研发引领长期盈利的竞争机制,以集成创新驱动算力经济,推动完善价值共创机制,壮大算力商品市场和匹配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 技术革命周期 算力经济 竞争战略 DeepSeek 复杂经济系统 杰文斯悖论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应用能否促进产学研合作——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常洪 王海艳 郭嘉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47,共10页
基于2016—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开放悖论视角考察企业区块链应用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并结合非正式制度和动态能力理论剖析信任的中介作用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企业区块链应用能促进产学研合作,... 基于2016—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开放悖论视角考察企业区块链应用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并结合非正式制度和动态能力理论剖析信任的中介作用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企业区块链应用能促进产学研合作,且在大企业、国有企业和衰退期企业中更为显著;②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区块链应用主要通过信任增强效应,推动产学研合作;③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借助区块链不仅可以构建陌生人关系网络内的信任机制,而且在熟人关系网络中更能实现情感信任与数字信任的双重加固,从而有力助推产学研合作;④吸收能力能增强企业区块链应用与产学研合作之间的关系,且该调节作用部分通过信任增强效应实现。研究结论为数字化时代下区块链应用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应用 产学研合作 开放悖论 非正式制度视角 动态能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市5家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创新行为的潜在剖面分析
6
作者 刘洪梅 李晴 +3 位作者 时忠丽 高淑红 李玉翠 杨学荣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分析护士创新行为潜在类别及特征现状,探讨不同类别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激发护士创新行为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23年11月—12月选取济宁市5家三级综合医院的1 05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 目的:分析护士创新行为潜在类别及特征现状,探讨不同类别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激发护士创新行为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23年11月—12月选取济宁市5家三级综合医院的1 05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悖论式领导行为量表、心理授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护士创新行为的潜在类别进行划分,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各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创新行为得分为(33.12±6.62)分,可分为高创意-积极型(28.86%)、低支持-消极型(16.38%)、中等水平型(54.76%)3个潜在剖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心理授权和悖论式领导是护士创新行为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创新行为水平存在个体异质性,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对护士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性实施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创新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行为 潜在剖面分析 悖论式领导 心理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混沌:动态情境下数字技术如何推动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
7
作者 贾宁 尚路 +1 位作者 李东红 韩思齐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7,共13页
专精特新为中小企业指明了成长方向,然而现有文献尚未对动态情境下数字技术推动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的过程展开深入研究。基于悖论理论与资源行动理论,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心智医的成长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 专精特新为中小企业指明了成长方向,然而现有文献尚未对动态情境下数字技术推动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的过程展开深入研究。基于悖论理论与资源行动理论,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心智医的成长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数字技术推动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的过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小企业历经“专业进入—精细扎根—特色扩张—新颖突破”四个阶段逐步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其间悖论要素不断转化,经历“根本悖论—内生悖论—外生悖论—核心悖论”的层层迭代;(2)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数字链接—数字协同—数字驱动—数字预测”指引相关资源行动,帮助中小企业有效应对悖论,沉淀专精特新能力;(3)基于对悖论要素的识别和对数字技术核心功能的解码,企业的资源行动方式不断升级,采取“创业资源拼凑—利用式资源编排—探索式资源编排—整合式资源编排”的资源行动策略。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过程模型丰富了悖论和资源行动相关理论,并为中小企业制定管理策略和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 数字技术 悖论 资源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推免制度的“拔尖”悖论——一项基于整合性学生发展分析框架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亚婷 潘仁同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1,共9页
研究生推免制度运行至今为中国教育强国事业供给了一大批优秀的拔尖人才,既是提高中国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又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体系的重要部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成为新时代研究生推免制度承载的重要政策使命,结合吉... 研究生推免制度运行至今为中国教育强国事业供给了一大批优秀的拔尖人才,既是提高中国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又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体系的重要部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成为新时代研究生推免制度承载的重要政策使命,结合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理论与学生发展理论构建整合性学生发展分析框架,遵循“动机—过程—结果”的逻辑链条对保研生群体进行“意义-阐释”取向的深度访谈,有助于深描保研生与研究生推免制度的互动图景,探析保研生对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理性认知与行为策略,深刻反思研究生推免制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成效。研究发现,保研生在与研究生推免制度互动时,呈现出动机上资源优势触发理性选择、过程上“内卷”规则制约学习策略、结果上“拔尖创新”制度目标偏移的三重链式制度背离,指向了保研制度的“拔尖”悖论。研究生推免制度优化关涉理念、机制与元评价等方面,应革新“拔尖创新”的评价理念,着力创设多元自由的评价机制,加强对人才评价体系的元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推免制度 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悖论 学生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悖论式领导对纳谏的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韩翼 麻晓菲 王娟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0,共11页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利用实际调研数据,探讨悖论式领导对纳谏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悖论式领导更倾向于采纳员工谏言,自我损耗中介了悖论式领导与领导纳谏之间的关系;喜欢调节了自我损耗与领导纳谏的关系,即领导越喜欢下属,...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利用实际调研数据,探讨悖论式领导对纳谏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悖论式领导更倾向于采纳员工谏言,自我损耗中介了悖论式领导与领导纳谏之间的关系;喜欢调节了自我损耗与领导纳谏的关系,即领导越喜欢下属,自我损耗对纳谏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喜欢还调节了自我损耗在悖论式领导与领导纳谏之间的中介作用,即领导越喜欢下属,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越强。文章丰富了悖论式领导以及谏言采纳的相关研究,拓展了自我损耗理论的适用范围,同时对于提升谏言被采纳概率、促进组织健康发展也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悖论式领导 自我损耗 领导纳谏 喜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证据之于案件的迷思、悖反与建构
10
作者 宋远升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100,共12页
科学证据的适用在提高案件认定准确度以及防止错案发生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科学证据又是一把“双刃剑”,其也会导致错案发生,其中导致错案发生的诱因包括:鉴定过程不规范,侦查、司法人员对科学证据认知的偏差,科学证据的鉴定原理... 科学证据的适用在提高案件认定准确度以及防止错案发生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科学证据又是一把“双刃剑”,其也会导致错案发生,其中导致错案发生的诱因包括:鉴定过程不规范,侦查、司法人员对科学证据认知的偏差,科学证据的鉴定原理、技术不成熟,等等。同时,基于相关侦查、司法人员对科学证据的迷思,因科学证据发生的错案很难纠正。在科学证据对刑事案件认定的负面作用方面,中美两国基于不同的诉讼模式,具有一定的差异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因此,应当趋利避害,借鉴美国科学证据制度适用的有益因素,针对我国科学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适用,在法官对科学证据的审查、科学证据鉴定启动的模式等多方面予以综合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证据 迷思 风险 悖论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智交互情境下用户隐私悖论行为画像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11
作者 毛太田 汤淦 周之桢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5-1057,共13页
探究人智交互情境下用户隐私悖论行为的原因要素和行为结果,构建人智交互情境下用户隐私悖论行为模型并进行画像分析,可为用户体验的优化与隐私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采取网络调查法与半结构访谈法获取数据,通过扎根理论... 探究人智交互情境下用户隐私悖论行为的原因要素和行为结果,构建人智交互情境下用户隐私悖论行为模型并进行画像分析,可为用户体验的优化与隐私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采取网络调查法与半结构访谈法获取数据,通过扎根理论提取要素标签,结合SSO(stressor-strain-outcome)理论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人智交互情境下用户隐私悖论行为画像模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得出积极探索型、谨慎防御型、理性权衡型和被动回避型4种不同画像类型,为相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平台提供较为全面的用户隐私悖论行为画像类型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交互 人工智能 隐私悖论 用户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投资合作网络中存在结构洞悖论吗——基于个体与辛迪加的双层次分析
12
作者 肖小虹 赵俊茹 罗超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4-65,共12页
组织关系网络研究领域日益关注结构洞悖论现象,但该悖论是否存在于风险投资合作网络之中,在风险投资机构个体和风险投资辛迪加两个维度是否表现出一致性,其中的作用机制如何等问题尚不明晰。以2001—2022年中国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机构投... 组织关系网络研究领域日益关注结构洞悖论现象,但该悖论是否存在于风险投资合作网络之中,在风险投资机构个体和风险投资辛迪加两个维度是否表现出一致性,其中的作用机制如何等问题尚不明晰。以2001—2022年中国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机构投资和退出事件为样本,分别从风险投资机构个体和辛迪加(多家机构联合投资)两个层面检验结构洞悖论的存在性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风险投资机构占据的结构洞越多,其获得的投资机会越多,而辛迪加成员占据的结构洞越多,辛迪加获得的融资额越大;第二,风险投资机构占据的结构洞数量增加可有效提升其投资绩效,但辛迪加整体结构洞数量的增加则抑制辛迪加绩效;第三,结构洞水平较高的风险投资机构倾向于与结构洞水平同样高的风险投资机构合作,但强强联合的辛迪加绩效反而出现下降;第四,拥有高结构洞水平的风险投资机构倾向于投资创业初期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这种风险偏好在结构洞水平与投资绩效关系中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展了结构洞理论的应用场景,也可为风险投资机构优化合作策略、平衡资源获取与协同效率提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洞悖论 风险投资 辛迪加 合作网络 投资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幽默再现——以老舍和狄更斯作品翻译为例
13
作者 吴庆军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0,共13页
幽默具有民族性,中西方幽默在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上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中文幽默的内庄外谐与英式幽默话语偏离的谐趣形成显著的共性,中英幽默均强调通过话语形式偏离产生豁人耳目的诙谐效果,构成幽默的可译性基础。老舍风趣的京味语言... 幽默具有民族性,中西方幽默在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上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中文幽默的内庄外谐与英式幽默话语偏离的谐趣形成显著的共性,中英幽默均强调通过话语形式偏离产生豁人耳目的诙谐效果,构成幽默的可译性基础。老舍风趣的京味语言与查尔斯·狄更斯诙谐的伦敦叙事彰显中英幽默艺术的异曲同工之妙。在幽默翻译中,译者须积极进行跨文化协调,在译入语中找到幽默的文化“关联物”,补偿幽默再现的文化差异;同时,译者须准确理解两种语言的文体形式和修辞艺术的幽默建构意义,探求幽默的可译性;此外,译者还须运用译入语相应的话语偏离形式,再现源语文体“偏离”及修辞“悖论”中的幽默效果,以实现民族幽默艺术的美美与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幽默的可译性 跨文化协调 文体偏离 修辞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象学“生活世界”的芝诺运动悖论新解
14
作者 文兴吾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将现象学方法(尤其是“生活世界”思想)运用于对芝诺运动悖论的研究,可以明确以下几点:芝诺运动悖论的提出与芝诺参与、观看或思考古希腊体育赛会密切相关;芝诺运动悖论是人类对运动概念的最早反思。据此审视芝诺运动悖论,可以发现,芝... 将现象学方法(尤其是“生活世界”思想)运用于对芝诺运动悖论的研究,可以明确以下几点:芝诺运动悖论的提出与芝诺参与、观看或思考古希腊体育赛会密切相关;芝诺运动悖论是人类对运动概念的最早反思。据此审视芝诺运动悖论,可以发现,芝诺否认运动的四个论证具有一个共同的深层结构,即“能移动的物体(随时间)穿越空间实现位置变化的过程”。这一深层结构正是隐含在芝诺运动悖论中的论证前提,它体现了芝诺的位移运动观。芝诺的位移运动观与亚里士多德对位移运动的理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无论黑格尔还是罗素,在解答芝诺运动悖论时都沿袭着这种位移运动观,因此不可能有效地消除芝诺运动悖论。一经摈弃这种位移运动观,代之以“物体的位移运动与物体的时空位置变化是同一的”的观念,芝诺运动悖论便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诺运动悖论 现象学 古希腊体育赛会 位移运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实物资源与数字化转型:促进还是抑制?
15
作者 张克群 陈子砚 +1 位作者 江昱坤 罗瑶瑶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5,共17页
企业的实物资源是企业正常经营和业务开展的重要保障,但较高的实物资源水平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带来更加丰富的资源基础还是不可忽视的负担?从企业战略制订和悖论分析的视角,基于2007—2021年我国第二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企... 企业的实物资源是企业正常经营和业务开展的重要保障,但较高的实物资源水平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带来更加丰富的资源基础还是不可忽视的负担?从企业战略制订和悖论分析的视角,基于2007—2021年我国第二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企业实物资源水平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较高的实物资源水平会加大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组织惯性,进而抑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倾向;而高管数字能力背景和企业组织敏捷性可以缓解这种抑制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实物资源水平对数字化转型倾向的抑制作用在大规模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高管数字能力背景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而对于初创企业而言,较高的实物资源水平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呈现出促进的作用,表明企业实物资源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存在多维性和复杂性。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前因的相关研究,为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并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资源 数字化转型 高管数字能力背景 组织敏捷性 悖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企业如何应对独特性与合法性悖论
16
作者 周文辉 朱赛 蔡佳丽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8,122,共12页
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打破了时空限制,降低了创业门槛,为企业提供了突破创业机会资源双重约束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独特性与合法性的悖论挑战:创业企业既需创造独特性以脱颖而出,又需寻求合法性以获得创业机会资源。本文以水羊公司为例,从... 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打破了时空限制,降低了创业门槛,为企业提供了突破创业机会资源双重约束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独特性与合法性的悖论挑战:创业企业既需创造独特性以脱颖而出,又需寻求合法性以获得创业机会资源。本文以水羊公司为例,从最优区分和创业共创的整合视角,探讨了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企业(DPBEEs)应对独特性与合法性悖论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DPBEEs遵循“悖论识别—最优区分—创业共创”的逻辑框架,在单栖初创、多栖成长和自主转型三阶段分别面临不同的悖论。通过实施合法性补偿的错位竞争战略、合法性门槛的多栖互补战略和合法性杠杆的差异定制战略,企业、数字平台和用户进行产品共创、渠道共创和品牌共创,最终有效应对了独特性与合法性悖论。本文揭示了DPBEEs应对独特性与合法性悖论的动态过程机理,丰富并整合了最优区分与创业共创理论,为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 独特性与合法性悖论 最优区分 创业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选择视角下新质生产力赋能劳动生产率的路径——理解“新索洛悖论”的新思路
17
作者 谢攀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3,共14页
针对劳动生产率增长与数智化发展背离之谜,基于任务的理论框架引入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将技术偏向指数内生化,推导实现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最优技术结构,为探索“新索洛悖论”成因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发现:技术选择与人力资本构成的适配... 针对劳动生产率增长与数智化发展背离之谜,基于任务的理论框架引入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将技术偏向指数内生化,推导实现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最优技术结构,为探索“新索洛悖论”成因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发现:技术选择与人力资本构成的适配关系变动引致实际技术结构对最优技术结构的偏离显著抑制劳动生产率增长,该影响不仅具有负向非线性特征,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实际技术结构偏离最优技术结构对西部及低市场化地区劳动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突出;反事实分析表明,从人力资本禀赋出发选择适宜技术优于根据实际技术演进方向优化人力资本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选择 人力资本构成 劳动生产率 数智化发展 新索洛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鹏 王向清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9,共8页
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具有多重实施路径,通过“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与“技术的现代化”,立体构成赋能进程的运作机理。... 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具有多重实施路径,通过“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与“技术的现代化”,立体构成赋能进程的运作机理。在赋能过程中所呈现的实践悖论具体表征为乡村数字化治理需求显现脱节情形、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伴生缺失风险、乡村数字化治理专业人才短缺、乡村数字化治理泛起内源动力不足、城乡之间数字鸿沟愈加凸显等客观现象,从而阻滞了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进程。为消解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偏差,应实现治理内容的有效融合与治理需求的有效对接,助推数字设施的广泛普及与乡村资源的充分开发,推动专业人才的重点培育与治理主体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内源动力的有效激活与公共合作精神的最终形成,提升新质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赋能发展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数字化治理 运作机理 实践悖论 风险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wman氏膜对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培荣 潘承思 +1 位作者 李龙标 张晓峰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 探讨Bowman氏膜在眼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中切削量、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改变值、实矫屈光度等参数与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读数下降值进行相关检验 ,并将术... 目的 探讨Bowman氏膜在眼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中切削量、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改变值、实矫屈光度等参数与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读数下降值进行相关检验 ,并将术中切削量、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改变值、实矫屈光度相当的 3组PRK和LASIK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读数下降值进行比较。结果 PRK和LASIK手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读数下降值与术中切削量、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改变值、实矫屈光度有相关性 ,当术中切削量、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改变值、实矫屈光度相当时 ,PRK和LASIK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读数下降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Bowman氏膜在眼压形成中并不起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man氏膜 眼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著名游泳教练员Bob Bowman的执教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小彬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88,共6页
文章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探究Bob Bowman教练的训练理念与训练过程组织特征。研究得出:(1)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对整个训练过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训练实践活动是训练理念的实现。在运动员选拔方面,不能仅仅关注个体的身体素质... 文章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探究Bob Bowman教练的训练理念与训练过程组织特征。研究得出:(1)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对整个训练过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训练实践活动是训练理念的实现。在运动员选拔方面,不能仅仅关注个体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也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运动团队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精神、组织等抽象、宏观方面,要在平时训练、生活中就有所体现;游泳项目要结合水中及陆上两种环境下合理安排训练时间、科学运用训练方法、针对复杂多变的竞赛环境及突发状况进行训练更易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2)训练过程组织特征:周期计划安排上采用高负荷的小周期循环训练模式让运动员在赛季中和赛季结束时都可能创造出较好成绩,满足赛事增多的需求;周训练安排上以周三、周六的高强度质量课为核心形成两个小循环;陆上训练安排在水上训练之后,保障水上强度的完成;采用典型负荷监控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 bowman教练 游泳 训练理念 训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