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事态名词与学术知识构建——基于语料库的跨学科研究 |
王冰昕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汉语光杆常规宾语结构的两种性质及其分布——从天台话连读变调来看 |
金梦城
|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三音节同项合并简缩构式的形成和构式化——兼谈2+1式并列加名构式的内部分类 |
邢玉婷
郭伏良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汉语“副名构造”的认知构造语法分析法——基于“压制、突显、传承、整合”的角度 |
王寅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6
|
|
|
5
|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理据、句法操作及限制条件 |
胡学文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5 |
22
|
|
|
6
|
名词性状因子的构成与“副+名”框架提取的动因分析 |
杨海明
李振中
|
《语言科学》
|
2004 |
12
|
|
|
7
|
论修辞幻象在“副+名”组合中的生成与呈现 |
徐国珍
朱磊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8
|
语法的“副+名”和修辞的“副+名” |
邵桂珍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21
|
|
|
9
|
接受修辞视角下的“副+名”分析 |
徐国珍
朱磊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0
|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构式的评价功能分析 |
唐青叶
俞益雯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2 |
1
|
|
|
11
|
构式“给+VP”的语法功能 |
胡靓
石毓智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
12
|
形容词与名词的语义组合模型研究 |
赵春利
石定栩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
13
|
一种结构特殊的偏正式复合名词 |
徐正考
张烨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14
|
现代汉语“副名”和“比N还N”构式名词的异同分析 |
李瑛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5
|
从“就”类副词看“副+名”的表达功能 |
吴长安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6
|
“蒙古语名词语义信息词典”的开发与应用 |
海银花
那顺乌日图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7
|
“XX哥”类认知称谓名词的构造方式与理据 |
李军华
余蜜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8
|
从比较选择到建议:兼论成分隐含在语义演变中的作用 |
董秀芳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
19
|
导致受事名词前置的结构因素 |
石毓智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20
|
基于认知参照点和自主依存的概念融合模式研究——以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动前名词构式为例 |
赵永峰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