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0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骨脂异黄酮调控SIRT1/NF-κB依赖的信号通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
1
作者 谭敏 黄丽端 +5 位作者 侯艳红 胡香月 陈靖 王宪庆 黄珊 蔡轶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2-1148,共7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并给予Corylin预处理。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肥大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 目的探讨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并给予Corylin预处理。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肥大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采用Western blot、酶活性试剂盒检测SIRT1表达和酶活性。结果Corylin能够明显减轻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基因表达上调和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加。同时,Corylin可上调AngⅡ诱导的SIRT1蛋白表达及去乙酰化酶活性的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Corylin还可抑制AngⅡ所致NF-κB转录活性增加及其下游靶基因TNF-α、IL-6、L-1β的上调。而沉默SIRT1则取消了Corylin的心肌肥大保护作用及对SIRT1/NF-κB依赖通路的调控。结论Corylin通过调控SIRT1依赖的NF-κB信号通路抑制心肌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异黄酮 心肌肥大 SIRT1 NF-ΚB 血管紧张素 组蛋白去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R-Bmal1轴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和血管纤维化
2
作者 薛灵霞 龙瑶琳 +6 位作者 冯佳艳 毛田 郭娇 王卓玺 李杨 王晓晖 王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55-1164,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自身抗体(AT1R autoantibody,AT1-AA)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生物钟蛋白BMAL1异常表达诱导细胞表型转换以及血管纤维化的作用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自身抗体(AT1R autoantibody,AT1-AA)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生物钟蛋白BMAL1异常表达诱导细胞表型转换以及血管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6~8周的SD雄性大鼠(体质量180~22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对照组以及使用AT1R细胞外第二环(extracellular loopⅡof 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ECLⅡ)主动免疫SD大鼠建立的AT1-AA阳性组。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2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结构变化和纤维化情况(n=3)。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以及原代VSMCs中纤维化标志蛋白CollagenⅠ、表型转换相关蛋白SM22、α-SMA、OPN以及MMP2的表达(n=4),此外,还检测了CT0、CT4、CT8、CT12、CT16、CT20时生物钟蛋白BMAL1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VSMCs的增殖迁移能力(n=3),使用si-RNA技术敲低Bmal1后检测BMAL1、CollagenⅠ、表型转换相关蛋白的表达(n=3)。另外,构建AT1-AA阳性的AT1R敲除(AT1R-KO)大鼠模型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胸主动脉血管组织BMAL1的表达(n=4)。结果AT1-AA阳性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壁增厚[(140±9)%vs(120±5)%,P<0.05],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Masson染色蓝染明显,且CollagenⅠ表达较Control组表达上调(P<0.05)。AT1-AA阳性大鼠胸主动脉以及AT1-AA处理的VSMCs中收缩表型相关蛋白α-SMA、SM22表达下降(P<0.05),合成表型相关蛋白OPN、MMP2表达上调(P<0.05);AT1-AA诱导VSMCs划痕愈合能力以及迁移能力都显著增强。进一步发现,Bmal1的mRNA表达(0.67±0.26 vs 1.03±0.17)以及蛋白表达(0.46±0.06 vs 0.85±0.26)均在CT12时显著上调(P<0.05),且Bmal1的节律性消失(P<0.05)。敲低BMAL1后,AT1-AA诱导的VSMCs表型转换现象得到部分改善。与AT1-AA阳性的WT大鼠比较,AT1-AA阳性的AT1R-KO大鼠胸主动脉血管中BMAL1表达明显降低(1.35±0.06 vs 0.86±0.07,P<0.001);细胞水平发现AT1-AA诱导的VSMCs表型转换及胶原蛋白CollagenⅠ高表达的现象在AT1R-KO的VSMCs中得到部分改善。结论AT1-AA通过AT1R-Bmal1轴促进VSMCs表型转换以及血管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自身抗体 BMAL1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血管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黄连苷Ⅱ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冠心病大鼠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倩 宋昱 赵林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5-1821,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胡黄连苷Ⅱ(P-Ⅱ)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冠心病(CHD)大鼠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CHD组、P-Ⅱ低、中、高剂量组、P-Ⅱ高剂量+DEX组(P-Ⅱ... 目的:初步探讨胡黄连苷Ⅱ(P-Ⅱ)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冠心病(CHD)大鼠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CHD组、P-Ⅱ低、中、高剂量组、P-Ⅱ高剂量+DEX组(P-Ⅱ高剂量+HMGB1/RAGE信号通路激活剂DEX),除control组外,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法建立CHD大鼠模型,灌胃或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次/d,连续4周。生化分析仪分析大鼠血脂水平;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清和冠状动脉组织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水平;试剂盒检测大鼠冠状动脉组织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冠状动脉组织病理损伤;TUNEL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冠状动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MGB1、RAGE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control组,CHD组大鼠TC、TG、LDL-C、ET-1、AngⅡ、TNF-α、IL-1β、IL-6、ROS、内皮细胞凋亡率及HMGB1、RAGE表达显著升高,HDL-C、NO、GSH-Px及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CHD组,P-Ⅱ低、中、高剂量组TC、TG、LDL-C、ET-1、AngⅡ、TNF-α、IL-1β、IL-6、ROS、内皮细胞凋亡率及HMGB1、RAGE表达显著降低,HDL-C、NO、GSH-Px及VEGF表达显著升高(P<0.05);HMGB1/RAGE信号通路激活剂DEX可减弱P-Ⅱ对CHD大鼠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P-Ⅱ能有效减轻CHD大鼠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RAGE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苷 HMGB1/RAGE 冠心病 内皮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黄连苷Ⅱ调节RIP1/RIP3/MLKL信号对地塞米松诱导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鹏 李杨 欧阳鹏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2-667,683,共7页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1/RIP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信号对地塞米松(DEX)诱导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OB 1.1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DEX组、DEX+胡黄连苷Ⅱ组、DEX+RIP1过表达组、DEX+...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1/RIP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信号对地塞米松(DEX)诱导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OB 1.1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DEX组、DEX+胡黄连苷Ⅱ组、DEX+RIP1过表达组、DEX+空载质粒组、DEX+胡黄连苷Ⅱ+RIP1过表达组,分组处理后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凋亡率、活性氧(ROS)相对水平、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6释放量、BCL-2及BAX相对表达、RIP1/RIP3/MLKL信号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X组细胞活力、BCL-2相对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ROS相对水平、LDH及IL-1β、TNF-α、IL-6释放量、细胞BAX及RIP1、RIP3、MLKL蛋白相对表达升高(P<0.05)。与DEX组相比,DEX+胡黄连苷Ⅱ组细胞活力、BCL-2相对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ROS相对水平、LDH及IL-1β、TNF-α、IL-6释放量、细胞BAX及RIP1、RIP3、MLKL蛋白相对表达降低(P<0.05);DEX+RIP1过表达组细胞活力、BCL-2相对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ROS相对水平、LDH及IL-1β、TNF-α、IL-6释放量、细胞BAX及RIP1、RIP3、MLKL蛋白相对表达升高(P<0.05);DEX+空载质粒组细胞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RIP1可减弱胡黄连苷Ⅱ对DEX诱导的hFOB 1.19细胞的作用。结论胡黄连苷Ⅱ可通过下调RIP1/RIP3/MLKL通路而减轻炎症,从而抑制DEX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苷 RIP1/RIP3/MLKL DEX 成骨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E/AngⅡ/AT1R通路探讨补肾降压方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刘巍 熊兴江 +4 位作者 刘红旭 张竹华 王阶 褚福永 谭玉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9-1275,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降压方对盐敏感性高血压DS大鼠肾纤维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CE-AngⅡ-AT1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其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Dahl salt-sensit... 目的:探讨补肾降压方对盐敏感性高血压DS大鼠肾纤维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CE-AngⅡ-AT1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其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Dahl salt-sensitve,DS)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盐组、高盐组、缬沙坦组和补肾降压组,喂食以不同浓度钠盐饲料造模后,予药物干预8周。于干预前后测量血压。干预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血清中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Masson染色观察肾纤维化程度。反转录PCR(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肾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喂食3周不同浓度盐后,喂食高盐各组收缩压均较低盐组升高(P<0.01)。干预后,与低盐组比较,高盐组收缩压升高,Cr、BUN升高,血清AngⅡ及TGF-β_(1)水平升高,HE及Masson染色显示肾脏纤维化程度加重,肾脏ACE及AT1R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与高盐组比较,缬沙坦组及补肾降压组收缩压降低,Cr、BUN降低,血清AngⅡ及TGF-β_(1)水平降低,肾脏纤维化程度减轻,肾脏ACE及AT1R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肾降压方有平稳降压,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CE/AngⅡ/AT1R轴进而抑制TGF-β_(1)达到延缓肾纤维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敏感性高血压 补肾降压方 高血压肾损害 肾纤维化 ACE/Ang/AT1R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2/STAT3/PDL1通路研究白术内酯Ⅱ对肺癌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云辉 蒋宗蓥 王艳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7-1463,共7页
通过观察白术内酯Ⅱ(atractylenolideⅡ,AT-Ⅱ)对Lewis肺癌小鼠JAK2/STAT3/PDL1通路的影响,探究其对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建立肺癌小鼠模型,成瘤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白术内酯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白... 通过观察白术内酯Ⅱ(atractylenolideⅡ,AT-Ⅱ)对Lewis肺癌小鼠JAK2/STAT3/PDL1通路的影响,探究其对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建立肺癌小鼠模型,成瘤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白术内酯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白术内酯Ⅱ低、中、高剂量组灌胃0.2 mL白术内酯Ⅱ(剂量依次为25、50、100 mg/kg),1次/d,模型组灌胃等体积溶剂,1次/d。各组连续干预21 d,末次给药后24 h,处死小鼠,分离肿瘤组织、脾组织。观察各组肿瘤体积随时间变化,计算脾指数、肿瘤生长抑制率;采用TUNEL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肿瘤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PDL1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测定p-JAK2、p-STAT3、F4/80^(+)、CD206^(+)表达。于脾指数而言,给药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术内酯Ⅱ低、中、高剂量组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显著减小(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明显提高;TUNEL法荧光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白术内酯Ⅱ低剂量组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术内酯Ⅱ中剂量组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白术内酯Ⅱ高剂量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给药组肿瘤组织中p-JAK2、p-STAT3、PDL1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免疫荧光实验测定p-JAK2、p-STAT3、CD206^(+)给药组显著降低(P<0.01)、F4/80^(+)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AT-Ⅱ能够基于JAK2/STAT3通路调控PDL1表达,影响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小鼠 白术内酯 PDL1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窦癌组织中LAG-3 FGL1 MHC-Ⅱ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戚颖 黄子祺 +2 位作者 别鸿宇 颜次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tric antral cancer,GAC)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GAC的67例患者病理标本,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制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G-3、FGL1、MHC-Ⅱ三个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LAG-3、FGL1、MHC-Ⅱ的表达水平与GA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GAC患者中,肿瘤大小<4 cm的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LAG-3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女性患者MHC-Ⅱ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好(P<0.05);肿瘤细胞中MHC-Ⅱ高表达的患者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较差(P<0.05);而FGL1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OS、DF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AC患者LAG-3、MHC-Ⅱ在不同区域的表达量存在差异,GAC患者LAG-3及其配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提示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可以作为GAC患者预后标志物,为临床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 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的三种镉(Ⅱ)配合物晶体结构、荧光表征和Hirshfeld表面分析
8
作者 张力杨 杨冬冬 +2 位作者 李宁 杨元宇 马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3-1952,共10页
基于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Hppb)配体,成功合成3种溴离子参与配位的不同Cd(Ⅱ)配合物[Cd(Hppb)_(2)Br_(2)](1)、[Cd_(2)(ppb)_(2)Br_(2)](2)和[Cd(Hppb)Br_(2)]n(3),并确定了其结构特征。在3种配合物中,Cd(Ⅱ)离子、配体、溴离... 基于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Hppb)配体,成功合成3种溴离子参与配位的不同Cd(Ⅱ)配合物[Cd(Hppb)_(2)Br_(2)](1)、[Cd_(2)(ppb)_(2)Br_(2)](2)和[Cd(Hppb)Br_(2)]n(3),并确定了其结构特征。在3种配合物中,Cd(Ⅱ)离子、配体、溴离子的比例分别为1∶2∶2、1∶1∶1、1∶1∶2,最终得到单核(0D)、双核(0D)、一维骨架的不同结构。配合物1中的Cd(Ⅱ)配位环境为轻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结构,而配合物2和3的中心离子则显示出扭曲的四方锥几何结构。3个配合物的ppb-或Hppb配体的连接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在配合物1中,2个Hppb配体为μ_(1)⁃κN,N'配位模式。而在配合物2中,2个ppb-配体为μ_(2)⁃κN,N'∶κO配位模式,并且作为2个μ1,1桥连接2个Cd(Ⅱ)离子形成双核结构单元,2个Cd离子之间的距离为0.4091(4)nm。在3中,中性Hppb配体为μ_(2)⁃κN,N'∶κO配位模式,并通过μ1,6桥连接Cd(Ⅱ)离子,沿b轴形成一维无限延长的链。利用Hirshfeld表面分析和二维指纹图对这3种配合物进行了研究。此外,配合物1~3的光致发光特性表明,配位阴离子Br-对Cd(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 Cd()配合物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结合蛋白3和上游移码蛋白1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刘玉莹 万浩然 +3 位作者 江泽宇 陈红丽 魏文迎 杨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再狭窄情况分为ISR组21例和非ISR组11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数据,检测IMP3、UPF1及VE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VEGF、IMP3及UPF1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患者血清VEGF、IMP3水平低于非ISR组,血清UPF1水平高于非ISR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OR=1.095,95%CI:1.034~1.151,P=0.001)、IMP3(OR=3.413,95%CI:1.824~6.381,P=0.014)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保护因素,UPF1(OR=0.252,95%CI:0.047~0.965,P=0.006)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MP3与VEGF呈正相关(r=0.665,P=0.000),UPF1与VEGF呈负相关(r=-0.580,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UPF1和IMP3及VEGF联合是预测ISR的最优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796~1.000,P=0.000),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3.33%。结论IMP3可通过促进VEGF表达,抑制ISR的发生;UPF1可抑制VEGF的表达,导致ISR的发生。UPF1和IMP3及VEGF联合可有效预测PCI术后ISR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冠状动脉再狭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RNA结合蛋白3 上游移码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上游表层沉积物对Mn(Ⅱ)/Cd(Ⅱ)的吸附和运移特征
10
作者 李鹏飞 杨婵 +4 位作者 宋凤敏 赵航航 李巧云 齐文博 刘智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1-1622,共12页
为研究汉江上游沉积物对Mn(Ⅱ)/Cd(Ⅱ)的吸附特性和运移规律,自汉江上游某干流段采集供试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静态-动态吸附方法,结合Hydrus-1D软件进行实验。批平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对Mn(Ⅱ)/Cd(Ⅱ)的吸附主要受溶液pH的影响,... 为研究汉江上游沉积物对Mn(Ⅱ)/Cd(Ⅱ)的吸附特性和运移规律,自汉江上游某干流段采集供试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静态-动态吸附方法,结合Hydrus-1D软件进行实验。批平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对Mn(Ⅱ)/Cd(Ⅱ)的吸附主要受溶液pH的影响,随着溶液pH升高,沉积物对Mn(Ⅱ)/Cd(Ⅱ)的吸附量和吸附率均增大,当pH=7时,沉积物对Mn(Ⅱ)/Cd(Ⅱ)的吸附量与吸附率较为理想。在吸附过程中,沉积物对Mn(Ⅱ)/Cd(Ⅱ)的吸附行为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在Mn(Ⅱ)/Cd(Ⅱ)的吸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化学吸附,该模型下Mn(Ⅱ)的相关系数为0.9999,Cd(Ⅱ)的相关系数为0.9995,且通过吸附量和t1/2计算Mn(Ⅱ)/Cd(Ⅱ)在沉积物上的颗粒内扩散系数发现颗粒内扩散在吸附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柱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迁移主要受重金属浓度的影响,淋溶液中重金属浓度越大,穿透土柱和迁移完成的时间越短,出流液浓度峰值到达越早,Mn(Ⅱ)在40~300 mg·L^(-1)不同浓度下穿透土柱和迁移完成的时间逐渐降低,最短为132 h和540 h,Cd(Ⅱ)在50~200 mg·L^(-1)不同浓度下穿透土柱和迁移完成的时间逐渐降低,最短为94 h和556 h,表明重金属离子在水体沉积物中易迁移,造成水体中更深度的污染。沉积物吸附Mn(Ⅱ)/Cd(Ⅱ)前后的FT-IR表征结果表明,离子交换、络合反应和沉淀反应是沉积物吸附Mn(Ⅱ)/Cd(Ⅱ)的主要机制。批平衡吸附实验与柱实验的分析结果证实重金属离子在表层沉积物中易迁移,造成水体更深程度的污染,FT-IR与XPS表征分析发现Mn(Ⅱ)/Cd(Ⅱ)可与Fe氧化物和碳酸盐发生沉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Mn()/Cd() 吸附实验 HYDRUS-1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水缓纤方调控CD38/NAD^(+)-SIRT1轴延缓AEC2s细胞衰老抗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蔡宇 王宇 +3 位作者 沈俊岭 游梦月 韩瑞婷 余海滨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53-1162,共10页
目的:探讨金水缓纤方通过CD38/NAD^(+)-SIRT1轴调控AEC2s细胞衰老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金水缓纤方组、阳性对照组和CD38抑制剂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滴注博来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 目的:探讨金水缓纤方通过CD38/NAD^(+)-SIRT1轴调控AEC2s细胞衰老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金水缓纤方组、阳性对照组和CD38抑制剂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滴注博来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28 d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后取材;采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评估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评估肺组织中αSMA、COLⅢ的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21及SPC的表达;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测定肺组织细胞衰老情况;QPCR检测IL-1α、IL-8、P53、P21、CD38、SIRT1基因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E-cad、N-cad、p21、p53、CD38、SIRT1的蛋白表达。采用WST-8法检测肺组织中NAD+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肺组织中炎症及纤维化评分均显著升高;αSMA、COL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提示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的发生。肺组织N-cad蛋白表达显著上调,E-cad蛋白表达下降,提示肺组织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肺组织呈现显著SA-β-gal蓝染增多,p53、p2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IL-1α、IL-8 mRNA水平显著上调,肺组织中衰老细胞积累并高表达衰老蛋白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同时,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21与SPC共表达,p21高表达于AEC2s中。组织CD38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SIRT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NAD^(+)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提示肺纤维化的中可能伴随着NAD+的消耗。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肺组织中炎症及纤维化评分均明显降低,αSMA、COLⅢ蛋白表达显著下降;N-cad蛋白表达显著下调,E-cad蛋白增加;肺组织SA-β-gal蓝染明显减轻,细胞衰老程度得到明显改善,p53、p21、IL-1α、IL-8衰老相关基因及蛋白水平明显下调;CD38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下降,SIRT1表达水平及组织NAD+表达水平上升。结论:金水缓纤方能够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及肺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胶原沉积,可能与调控CD38表达,提高组织细胞NAD^(+)水平,激活SIRT1蛋白,延缓组织AEC2s细胞衰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缓纤方 肺纤维化 细胞衰老 CD38/NAD^(+)-SIRT1 型肺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通过调控PXR/NF-κB信号通路对TNBS诱导小鼠慢性结肠炎的影响
12
作者 陈山珊 宋冰冰 +3 位作者 龚先琼 赵杰 张开晴 王琼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9-1136,共8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小鼠慢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酮Ⅱ_(A)低、高剂量组(10、20 mg/kg),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肤外涂抹3.75 mg TNBS(48%乙醇溶解),涂抹TNBS后...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小鼠慢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酮Ⅱ_(A)低、高剂量组(10、20 mg/kg),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肤外涂抹3.75 mg TNBS(48%乙醇溶解),涂抹TNBS后第7、14、21天,经直肠给予TNBS 0.75、1.5、2.25 mg(40%乙醇溶解),诱导慢性炎症性肠病(IBD)模型。造模第7天开始,连续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4 d,计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测量结肠长度及质量,ELISA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IFN-γ、TNF-α水平。野生型(WT)小鼠和PX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酮Ⅱ_(A)组(20 mg/kg),同法造模及给药后,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肠道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ZO-1、Occludin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NF-κB p65表达。结果20 mg/kg丹参酮Ⅱ_(A)可降低模型小鼠DAI评分、结肠重量/长度比和结肠组织IFN-γ、TNF-α水平(P<0.05,P<0.01)。与WT小鼠对照组比较,WT小鼠模型组和PXR^(-/-)小鼠对照组结肠病理组织评分和纤维化面积均增加(P<0.01),ZO-1、Occludi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p-NF-κB p65表达均升高(P<0.01);与PXR^(-/-)小鼠对照组比较,PXR^(-/-)小鼠模型组结肠质量/长度比、病理组织评分和纤维化面积均增加(P<0.01),Occlud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WT小鼠模型组比较,WT小鼠丹参酮Ⅱ_(A)组结肠重量/长度比、结肠病理组织评分和纤维化面积均减少(P<0.01),ZO-1、Occlud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p-NF-κB p65表达均降低(P<0.01),而丹参酮Ⅱ_(A)对PXR^(-/-)模型小鼠的改善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20 mg/kg丹参酮Ⅱ_(A)可有效缓解TNBS诱导的小鼠慢性结肠炎,可能通过调控PXR/NF-κB信号通路来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慢性结肠炎 PXR^(-/-)小鼠 ZO-1 Occludin PXR/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种间杂种F1主要农艺和总苞性状的杂种优势特征
13
作者 李祥栋 陆秀娟 +5 位作者 郭超 魏心元 曾涛 潘虹 高爱农 石明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58-66,共9页
为探究野生—栽培薏苡种间F1杂种在主要农艺性状和总苞性状的杂种优势特征,选取六谷、安薏1号、义县薏苡和锦州薏米等4份栽培型材料为母本,六谷珠子、钢城念珠薏苡、铁薏苡和六角芦素等4份野生种为父本,按照NCⅡ遗传设计共配置16个种间... 为探究野生—栽培薏苡种间F1杂种在主要农艺性状和总苞性状的杂种优势特征,选取六谷、安薏1号、义县薏苡和锦州薏米等4份栽培型材料为母本,六谷珠子、钢城念珠薏苡、铁薏苡和六角芦素等4份野生种为父本,按照NCⅡ遗传设计共配置16个种间杂交组合,分析其8个主要农艺性状及5个总苞性状的中亲优势及超亲优势特点。结果表明,16个野生—栽培薏苡种间F1杂种8个农艺性状的中亲优势值为-35.1%~80.1%,超高亲优势为-50.0%~53.3%,在株高、着粒层、主茎粗、叶长、叶宽和主茎节数性状上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更为明显,分枝节位倾向于高值亲本,而分蘖数则表现为负向超亲优势。5个总苞性状的中亲优势值为-13.7%~69.8%,超高亲优势值为-45.1%~27.5%,总苞性状的百粒质量、长度、宽度和周长表现出较强的中亲优势;但是,总苞性状圆度具有超高亲优势,使杂种F1更为接近圆形。与双亲相比,野生—栽培薏苡种间F1杂种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出更强生长势,而且以南方亚热带栽培种为母本更容易出现超亲组合,总苞性状则更倾向于野生种而且表现超中亲优势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杂种 中亲优势 超亲优势 NC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多项式代理模型的压气机1维设计参数求解
14
作者 刘杰 刘太秋 +2 位作者 高海洋 王佳宇 李丽丽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0,共5页
主要设计参数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是压气机1维设计的重点,其参数间规律由经验公式获得。为论证压气机1维设计质量和速度以及选择1维设计参数,建立了流量系数为0.42的满足多级轴流压气机设计指标的数据库,同时建立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混... 主要设计参数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是压气机1维设计的重点,其参数间规律由经验公式获得。为论证压气机1维设计质量和速度以及选择1维设计参数,建立了流量系数为0.42的满足多级轴流压气机设计指标的数据库,同时建立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混沌多项式代理模型,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求解由混沌多项式构成的多元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给定性能参数求解出压气机1维设计参数。利用混沌多项式得到压气机气动性能与设计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式,量化描述设计参数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通过该方法得到最优解的工作点效率相对误差为0.4%、1.0换算转速的喘振裕度相对误差为1.85%、0.8转速喘振裕度的相对误差为0.66%。结果表明:基于数据库建立的混沌多项式蕴含了设计参数与气动性能间的规律,更容易找到符合给定气动性能的设计参数,且该方法的计算速度是直接采用遗传算法推荐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1维设计 NSGA-遗传算法 参数选择 混沌多项式 气动性能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Ⅱ优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华安 王乌齐 +5 位作者 黄庭旭 杨东 郑家团 肖承和 张水金 马宏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495-499,共5页
Ⅱ优航1号是用强恢复系“航1号”与三系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群体形态结构整齐、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等特点。2004-2005年先后通过了福... Ⅱ优航1号是用强恢复系“航1号”与三系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群体形态结构整齐、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等特点。2004-2005年先后通过了福建省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籼稻 1 优航1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自噬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姜辉 秦秀娟 +2 位作者 万磊 刘健 高家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66-1572,共7页
目的明确五味温通除痹胶囊(桂枝、茯苓、淫羊藿,等)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自噬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五味温通除痹胶囊(0.80、1.60、3.20 g/kg)组、... 目的明确五味温通除痹胶囊(桂枝、茯苓、淫羊藿,等)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自噬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五味温通除痹胶囊(0.80、1.60、3.20 g/kg)组、阳性药雷公藤多苷片(40 m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致炎后第12天灌胃给药,连续12 d。实验结束后,取非致炎侧踝关节,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实时定量荧光PCR测定滑膜组织中Beclin-1、LC3-Ⅱ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Beclin-1、LC3-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五味温通除痹胶囊(1.60、3.20 g/kg)不仅可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病理损伤程度,还可显著升高Beclin-1、LC3-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自噬,减少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从而减轻关节软骨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温通除痹胶囊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 BECLIN-1 L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锥形束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博文 王艳民 +3 位作者 宋芳 刘敏 段莹 周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oDental软件对CBCT片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线距和角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矢状向关节前间隙减小,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增大,冠状向关节上间隙增大(P<0.01);髁突高度、矢状向髁突角度、横断面髁突前后径增加(P<0.01)。结论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后,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和髁突部分骨性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髁突有新骨沉积,高度增加,在关节窝内的位置更向下和向前。CBCT的应用使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得以量化,能对正畸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安氏1分类错胎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及肝硬化组织中ICAM-1和TopoⅡ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闽峰 孟加榕 +3 位作者 郑瑞丹 郭以河 刘会发 林明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和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作为判断肝硬化及肝癌发展程度及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32例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2 6例肝硬化和 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进行ICAM 1和TopoⅡ标记。结果...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和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作为判断肝硬化及肝癌发展程度及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32例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2 6例肝硬化和 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进行ICAM 1和TopoⅡ标记。结果 ICAM 1和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肝癌 84 3%、6 2 5 % (2 7/32 ,2 0 /32 ) ;癌旁组织为 6 8 7%、4 6 8% (2 2 /32 ,15 /32 ) ;肝硬化为 6 5 3% ,38 4 % (17/2 6 ,10 /2 6 )。 10例正常肝组织无表达及弱表达 ,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类相关 ,肝癌组织中I CAM 1和TopoⅡ含量明显高于癌旁及肝硬化组织 (P <0 0 1) ,而癌旁及肝硬化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肝组织中ICAM 1和TopoⅡ的过度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肝癌、肝硬化发展及细胞增殖活性 ,有可能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硬化 ICAM-1 Topo 基因表达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拓扑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回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萍 陈丽娜 +2 位作者 覃数 刘海燕 徐清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0-732,745,共4页
目的研究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gen-esisⅡtype 1,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宁夏地区回族1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12例正常血压者... 目的研究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gen-esisⅡtype 1,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宁夏地区回族1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12例正常血压者分别作为病例组(EH组)和对照组,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对以上人群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AT1R(A1166C)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该位点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 EH组AA和AC基因型分布频率为88.36%和11.64%,对照组中分别为93.75%和6.2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CC基因型;A1166与1166C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中分别为94.18%、5.82%,在对照组中分别为96.87%和3.13%,两组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EH组和对照组不同性别间上述基因型的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1R基因A1166C多态位点分子变异与宁夏回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易感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回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诊断指标的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东旭 张磊 +2 位作者 王春玲 张晓燕 郭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评价反映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13项指标的可靠性。方法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120例,男60例,女60例,年龄20—28岁。拍摄自然头位(NHP)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一金属链悬于头颅前方,其在胶片上的影像作为确定真性水平面(... 目的评价反映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13项指标的可靠性。方法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120例,男60例,女60例,年龄20—28岁。拍摄自然头位(NHP)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一金属链悬于头颅前方,其在胶片上的影像作为确定真性水平面(THP)的依据。X线头影测量项目包括ANB角、AB平面角、Wits值、AF-BF、AXB平面角、AB/SN4、AB/PP、AXD平面角、AD/SN、SGn/AB角、APDI角、FABA角、β角及A、B两点在THP上垂足间的距离(AB/HP)。计算各测量项目的相关系数;测量结果按最小相关系数指标分类法行聚类分析。所有测量结果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各项指标除Wits值和SGn/AB角外多数呈高度相关性;聚类分析采用最小相关系数指标分类,结果按0.60水准分为5类。结论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中,除Wits和SGn/AB外其他11项指标均可作为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的评价指标。AB/SN4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ANB角、AB平面角、β角、AF-BF、AXB平面角、FABA角、AB/PP、APDI角等指标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分类错(牙合) 基骨前后关系 X线头影测量 可靠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