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tural Crisis in Rural Areas and Its Influence upon Revolutions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1
作者 Qiao Xiayang Shi Xiangj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9-273,共5页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ccelerates the decline of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 pausing malignant changes of the rural culture,such as lack of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chaos and so on.Such cultural crisis in rural are...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ccelerates the decline of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 pausing malignant changes of the rural culture,such as lack of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chaos and so on.Such cultural crisis in rural areas results in incredibility of the public power.As a social class farmers are marginalized.On the contrary,the decline of the rural culture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ooting of the revolutionary ideas.Led and influenc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armers become the principal part of modernization and revolution and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and hard core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having great effect upon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村地区 文化危机 现代化 进程 中国近代史 农村文化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体系的建构思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严 姚旺 +1 位作者 张玉坤 尚筱玥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9,共10页
山海关长城是明长城九边军防“巨系统”的缩影,被列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保护建设区段,其公园体系建构具有全线示范作用。根据防御体系的梳理,绘制出明代长城九边-蓟镇-山海关防御体系“巨系统”分布与结构;借助1962年山海关航照、190... 山海关长城是明长城九边军防“巨系统”的缩影,被列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保护建设区段,其公园体系建构具有全线示范作用。根据防御体系的梳理,绘制出明代长城九边-蓟镇-山海关防御体系“巨系统”分布与结构;借助1962年山海关航照、1901至1945年近代历史地图,揭示尘封百年的城池遗存、水系和历史道路的空间分布;依据长城防御体系构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体系,防御体系对应公园总体布局、屯兵城层次对应景观点设置、驿传路线对应游览路径、烽传视线对应景观视廊,进行可见与不可见遗址点全貌展示与系统关系还原。“让历史说话”,为长城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关 长城 国家文化公园 防御体系 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炳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F0002,共16页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之中,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根基。探索发展规律、追求大同梦想,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提供了心...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之中,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根基。探索发展规律、追求大同梦想,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提供了心理认知基础;民为邦本、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文化品格;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提供了精神滋养;诚实守信、忠人之事的道德情操,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强大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入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是...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入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在一百多年党史发展中,伟大建党精神的谱写和传承,引领各族人民形成了对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文化、伟大祖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新时代新征程依然要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引领各族人民汇聚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中,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化研究阐释,拓展宣传主体,丰富教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变革与政治安全:新趋势、新特征与新要求
5
作者 赵磊 刘常瑜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2,127,共10页
当今时代,科技、政治与安全三要素关联互动的复杂性上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交织叠加的背景下,科技在一国政治安全维度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当今时代,科技、政治与安全三要素关联互动的复杂性上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交织叠加的背景下,科技在一国政治安全维度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科技变革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新技术应用推动国家主权范围延伸,非国家行为体对国家政权影响力增强,科技治理呈现不同制度的竞争较量,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对此,以科技善治保障国家政治安全,以科技治理合作推动全球共同安全,构筑内外联动的新时代国家政治安全科技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革命 国家安全 政治安全 大国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城文化旅游带生态承载力时空分异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6
作者 姚丽芬 王苏珊 程瑞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旅游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对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带为研究对象,基于DPSIR和障碍度模型,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构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评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带生态承载力状况,分析比较2009—202... 旅游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对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带为研究对象,基于DPSIR和障碍度模型,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构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评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带生态承载力状况,分析比较2009—2020年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布规律,揭示影响生态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带生态承载力呈现逐步上升态势,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显著分异,呈“东高西低”“燕山高,太行山低”的不均衡态势。(2)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带生态承载力关键障碍子系统是影响子系统、压力子系统和驱动力子系统,关键单项障碍因素是旅游收入占比、旅游景区密度、游居比、科研投入强度等。(3)从文旅融合、科技投入、设施建设、品牌体系、社区参与、生态监管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带生态可持续承载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文化旅游带 生态承载力 时空演变 障碍因素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语境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趋向与策略
7
作者 傅才武 秦然然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4,共11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进程中,文化体制改革肩负着破解传统文化行业“效率困境”、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使命。面对数字化浪潮中的“时间压缩”挑战,依托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支撑,探索“技术创新反哺并...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进程中,文化体制改革肩负着破解传统文化行业“效率困境”、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使命。面对数字化浪潮中的“时间压缩”挑战,依托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支撑,探索“技术创新反哺并主导制度变革”的新范式,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选择。这一路径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更彰显了后发国家在数字文明新时代的战略智慧。建立文化体制改革新范式可从国家文化科技治理体系构建、人工智能伦理与法治保障、文化供给模式重构、支持文化平台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数字文化国际传播战略、构建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范式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长城军事河防空间格局解析——以黄河山西段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天莲 李哲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河防是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以黄河为防御前线的河防空间格局充分体现了古人因地制宜、因势利险、用险制塞的营建智慧。对河防空间格局的解析可完善长城防御体系的理论构建,充分整合长城与黄河的多重资源价值。[方... [目的]河防是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以黄河为防御前线的河防空间格局充分体现了古人因地制宜、因势利险、用险制塞的营建智慧。对河防空间格局的解析可完善长城防御体系的理论构建,充分整合长城与黄河的多重资源价值。[方法]通过梳理史籍文献、实地调查遗产资源、使用低空无人机航测采集图像数据生成实景三维模型,结合历史航片等多源数据,对明长城军事河防空间格局进行解析,并借助ArcGIS平台对河防空间地理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研究发现:1)河防空间在明长城防御体系之下,重点加强了边墙系统、军事聚落、烽传系统的建设,以承担沿河御敌、据点设防、信息传递三大核心功能;2)军事防御设施依据地理形胜可分为3种空间分布模式:高地——因山设险,依山据守;平地——封锁河岸,设墙据守;河口——扼守河谷,重点防御;3)城防设施与边墙节点设施针对河防需求做出了适应性改变,包括增扩角台以正面御敌,边墙设置关口及水门以控制水路。[结论]明代河防空间的建设在复杂的水环境与军事防御需求的影响下,形成了从河道向腹地逐层递进的军事防御网络,并巧妙利用自然地形环境构建防御格局。揭示了长城军事河防空间建设与河流水系自然环境要素高度耦合关系,对于推动以河防空间为依托的长城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整体性建设和系统性展示利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明长城 军事防御 河防 空间格局 国家文化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城景观资源的徒步旅游模式与游步道优化研究——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为例
9
作者 王天莲 李哲 +1 位作者 张梦迪 李严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59,共8页
徒步旅游是长城遗产的重要游览方式,对促进长城地区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为研究区域,提取该地区GPS徒步轨迹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法,发掘轨迹空间分布、形态特征与长城景观资源的耦合关系;... 徒步旅游是长城遗产的重要游览方式,对促进长城地区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为研究区域,提取该地区GPS徒步轨迹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法,发掘轨迹空间分布、形态特征与长城景观资源的耦合关系;结合不同的景观资源特征与徒步者动机需求,总结出遗产历史游览、自然风光游览、村落人文游览和山地健身游览4类长城徒步游览模式。以八达岭石峡段长城为例,在全线资源特色视角下总结提炼该段资源优势和保存现状,并进行游览步道的系统规划,针对单一景观、线性景观、组团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多种游览线路与墙上、墙下等多种观景方式的游步道综合优化。研究结果可为长城景区发展建设与结构优化、游览模式与路线规划,以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工程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遗产 长城 徒步旅游 景观资源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民》对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宣传的贡献
10
作者 张漫忆 夏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2,共4页
《中国农民》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理论性刊物。从1926年1月到1927年7月一年半的出版时间里,《中国农民》报道披露农民疾苦,阐明农民运动的现实依据,揭示中国社会性质,指明农民革命对象;该刊着重研究农民问题... 《中国农民》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理论性刊物。从1926年1月到1927年7月一年半的出版时间里,《中国农民》报道披露农民疾苦,阐明农民运动的现实依据,揭示中国社会性质,指明农民革命对象;该刊着重研究农民问题,宣传农民革命思想,总结农民运动经验,鼓舞和动员农民奋起革命,并具体指导农民开展革命实践。《中国农民》的宣传报道及提出的深入开展农民运动的良方,对提高农民思想觉悟,推动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中国农民》 农民运动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
11
作者 陈黎黎 余凤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7-78,共12页
从大历史观出发,可由三重历史向度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人民主体性的生成:长时段,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精神生产论说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产物;中时段,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接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 从大历史观出发,可由三重历史向度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人民主体性的生成:长时段,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精神生产论说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产物;中时段,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接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短时段,它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因应。结合当下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词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是文化生产的需求主体、文化传承创新与繁荣发展的推动主体、文化治理的参与主体、文化权益的享有主体以及文化交流的传播主体。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指导着当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现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惠民;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为民;三是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育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人民主体性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塑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晴雪 孙博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是对传统思政课模式的思想性升华、系统性改革、体系化完善,是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重要改革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化“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价值导向、拓展立德树人综合育人框架、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提供...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是对传统思政课模式的思想性升华、系统性改革、体系化完善,是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重要改革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化“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价值导向、拓展立德树人综合育人框架、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价值导向体现为五个方面: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政治遵循,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归宿,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三大原则立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底色,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引领。基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衔接点,构建包括把握大方向、塑造大格局、构建大师资、创新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推动大教改等在内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理论分析框架,从强化顶层设计、拓展“三全”育人格局、健全大师资体系、构建思政教研智慧平台以及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塑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实践创新路径,以形成一个由理论指导到实践落实、由内生动力到外部支持的完整“大思政课”建设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思政课 育人新格局 价值取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问题及策略——以研读《大学》之“道”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骁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0-53,共4页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名作数不胜数,具有培养大学生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其中,《大学》之“道”德育价值突出。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出现的问题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教师运用...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名作数不胜数,具有培养大学生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其中,《大学》之“道”德育价值突出。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出现的问题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教师运用经典之“道”能力不足、现行的德育方式缺乏吸引力。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应加大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期汲取经典之“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大学》之“道” 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方式 文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文化润疆保障民生福祉作用研究
14
作者 谢卫国 马斌锋 刘剑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7,共6页
健康文化建设是公共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惠及新疆广大人民群众民生工作的重要动能之一。发挥健康文化在新疆民生工作中的铸魂培基作用,需要明确健康文化融入治疆方略和医疗援疆的必... 健康文化建设是公共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惠及新疆广大人民群众民生工作的重要动能之一。发挥健康文化在新疆民生工作中的铸魂培基作用,需要明确健康文化融入治疆方略和医疗援疆的必要性,分析其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逻辑起因。具体分析梳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党中央医疗卫生援疆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剖析新时代文化润疆视域下健康文化润疆存在着医疗条件弱、卫生健康问题突出,基层民众健康思想意识的缺乏,“大健康”文化的教育、建设、培养、训练、养成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和挑战。通过落实国家卫生健康规划,加强公共健康卫生技能人才的教育,建立完善新疆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树立“大健康”文化理念,实现治疆方略与健康文化润疆的衔接与融合,进而保障新疆民生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润疆 健康文化润疆 公共健康 大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新文学家的“黑幕小说批判”
15
作者 杨天宏 胡一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7,207,208,共14页
“黑幕小说”于民初兴起并迅速流行,但其概念却甚模糊。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家批判“黑幕小说”,对这一概念的变化及后来的文学史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黑幕小说”概念模糊,但新文学家的批判对象却十分明确。新文学家... “黑幕小说”于民初兴起并迅速流行,但其概念却甚模糊。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家批判“黑幕小说”,对这一概念的变化及后来的文学史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黑幕小说”概念模糊,但新文学家的批判对象却十分明确。新文学家并不关心坊间以“黑幕”为噱头的“投机出版物”,而是专注于批评当时流行的作者和刊物。其目的也不是简单地将“黑幕小说”污名化,而是希望借此破旧立新,完成新文学的自我塑造,将这一批判并入“文学革命”议程中。虽其批判对象对此缄默无言,但新文学家区别人我、破旧立新的目标并未实现。为摆脱困境,新文学家改从“器”的层面展开批判,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民初“黑幕小说批判”从侧面展现了“文学革命”的具体实施情景及其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期 黑幕小说 新文学家 文学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抗战文学的“大西南”书写看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共同感”的形成
16
作者 段从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6,226,227,共14页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大批文化人从华北、东南等地内迁进入了抗战大后方的“大西南”地区。他们以自己在内迁途中的见闻和进入大后方之后的实地生活经验为题材的“大西南”书写,综合运用故都风物、江南风景和野蛮古风等三个传统文化认识论...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大批文化人从华北、东南等地内迁进入了抗战大后方的“大西南”地区。他们以自己在内迁途中的见闻和进入大后方之后的实地生活经验为题材的“大西南”书写,综合运用故都风物、江南风景和野蛮古风等三个传统文化认识论范畴,把“大西南”从古代中国文史知识里的“异域”,改写成为现代中国亲密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从中发掘出了中华民族战胜敌人的伟大力量。传统文化也以这三个认识论范畴为形式,通过把“大西南”从“异域”改写成为现代中国亲密共同体有机组成部分的文化实践,把自己变成了现代中国“国家共同感”的深层文化根基,展示了它在现代中国国家认同中的重要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南”书写 国家认同 传统文化 抗战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唐“大一统”观念重构下的辞赋书写新变
17
作者 陈莜烨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41,共11页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廷亟需重构新的“大一统”观念以应对内外交迫的危局,辞赋书写亦随之产生新变,但学界对此话题关注阙如。中唐辞赋张扬春秋公羊学的“尊王”思想,赋予传统田猎赋反对藩镇动乱的时代意义,同时用天命论取代唐代前期以武...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廷亟需重构新的“大一统”观念以应对内外交迫的危局,辞赋书写亦随之产生新变,但学界对此话题关注阙如。中唐辞赋张扬春秋公羊学的“尊王”思想,赋予传统田猎赋反对藩镇动乱的时代意义,同时用天命论取代唐代前期以武功征伐叙述建唐历史的模式,以诠释皇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重振皇权威信。在“尊王”政治理念与儒学复兴思潮的合流下,士人推尊“先王之教”儒学,辞赋也出现批判佛教的内容,并且发扬推尊儒学的传统主题,呈现出排佛崇儒的思想倾向。中唐辞赋注重展现各族乐舞、冕服的不同,表现文化的“华夷之别”,还在移风易俗的书写中彰显“华夷互进”的观念。因此,辞赋成为中唐士人重建传统的天下秩序与重整文化体系思想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 “大一统”观念 辞赋书写 安史之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边界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55
18
作者 王建颖 张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2,共9页
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数字化转型既是机会又潜藏危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趋势,并引发其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技术媒介等方面的逻辑转向,表现为从集群化“思政课+专业课”到数字化“大思政课”,从思政... 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数字化转型既是机会又潜藏危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趋势,并引发其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技术媒介等方面的逻辑转向,表现为从集群化“思政课+专业课”到数字化“大思政课”,从思政知识“口耳相授”到数智思政“具身沉浸”,从思政课堂“云上平台”到课程思政“数字生态”。其间,亟待澄清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理性、内容理性与过程理性,秉持课程思政教育思维与数字思维,兼顾思政理论知识与虚拟仿真体验,协同“三全育人”与思政数字治理。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实现共生发展,需要警惕数字技术异化,重塑高校课程思政的制度体系;分类组建数字联盟,打造高校课程思政的数智生态;探索多元表达方式,构建课程思政的数字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 课程思政 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军事战略的人工智能化趋势及其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胜湘 李志豪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73,155,156,共25页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影响下,美国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人工智能化调整,试图沿袭技术制胜的军事思想传统,围绕在大国战略竞争中取胜这一目标,以新兴技术推进军事能力建设,打造一体化协同作战部队和军事情报系统,塑造针对特定目标进行...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影响下,美国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人工智能化调整,试图沿袭技术制胜的军事思想传统,围绕在大国战略竞争中取胜这一目标,以新兴技术推进军事能力建设,打造一体化协同作战部队和军事情报系统,塑造针对特定目标进行精准打击的能力。为此,美国发布了一系列战略文件和具体方案推动人工智能的军事化应用。美国国防部建立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和管理系统,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加大新技术研发的军费投入,推动军民产业和技术融合,加强与盟友的技术合作。美国军事战略的人工智能化调整会刺激其他国家进行相应变革,进而加剧以人工智能竞争为焦点的大国战略竞争。人工智能技术难以溯源和易于扩散的特点将削弱核威慑的效用,其广泛军事化应用将催生新的战争形态。基于此,中国应密切关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和美国军事战略变化的动向,做好应对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美国军事战略 科技革命 大国竞争 战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教育文化传统的解释与正名——“大器之谓”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明 路宝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2-39,共8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之下,中华优秀传统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每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中,人们总是习惯归咎于“君子不器”的文化传统,但却忽视了“经世致用”的文化取向。这实际上归结于对职业教...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之下,中华优秀传统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每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中,人们总是习惯归咎于“君子不器”的文化传统,但却忽视了“经世致用”的文化取向。这实际上归结于对职业教育文化传统的误读而不是文化传统本身的问题。据此,采介谱系学的基本范式,秉持后传统理论、民族性线索与复杂性场域等解释依据,在针对“君子不器”与“经世致用”文化“双螺旋构型”的审鉴中,解析出指向“大器”铸成的职业教育文化根脉,以此明晰“大器”的培养取向在于兼备德艺周厚、通艺通道的“中国式”博雅工匠。“大器”的当代价值,可在我国职业教育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治理、文化效用方面发挥新的牵引作用,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挖掘新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职业教育 文化传统 谱系学 文化双螺旋 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