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ements in energ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 salts, and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Predictive models for detonation velocity, heat, and pressure
1
作者 Mohammad Hossein Keshavarz Nasser Hassanzadeh Mohammad Jafar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96-112,共17页
Recent advancements have led to the synthesis of various new metal-containing explosives,particularly energ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EMOFs),which feature high-energy ligands within well-ordered crystalline structu... Recent advancements have led to the synthesis of various new metal-containing explosives,particularly energ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EMOFs),which feature high-energy ligands within well-ordered crystalline structures.These explosives exhibit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compounds,including higher density,greater heats of detonation,improved mechanical hardness,and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ir detonation performance,it is crucial to have a reliable method for predicting detonation heat,velocity,and pressure.This study leverages experimental data and outputs from the leading commercial computer code to identify suitable decomposition pathways for different metal oxides,facilitating straightforward calculations for the detonation performance of alkali metal salts,and metal coordination compounds,along with EMOFs.The new model enhances predictive reliability for detonation velocities,aligning more closely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as evi-denced by a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of 0.68 km/s compared to 1.12 km/s for existing methods.Furthermore,it accommodates a broader range of compounds,including those containing Sr,Cd,and Ag,and provides predictions for EMOFs that are more consistent with computer code outputs than previous predictiv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 salt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 Detonation performance Decomposition pathway Predictive reli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t and Pepper Noise Filter Based on GA-BP Algorithm Noise Detector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寅卯 李晓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4,共6页
基于噪声检测的中值滤波器已广泛用于消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然而在高噪声密度情况下,对噪声像素的定位不准确很容易造成图像边缘的模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A-BP的椒盐噪声滤波算法,克服了这一缺陷。算法首先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 基于噪声检测的中值滤波器已广泛用于消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然而在高噪声密度情况下,对噪声像素的定位不准确很容易造成图像边缘的模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A-BP的椒盐噪声滤波算法,克服了这一缺陷。算法首先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对图像中的噪声像素定位,然后引入保边函数和PRP算法求目标函数的极值进而实现图像的去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滤波算法效果有明显改善,且具有良好的泛化性、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P算法 椒盐噪声 噪声检测 保边函数 PR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for in 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
3
作者 CAO Hui-li GAO Mei +5 位作者 Andebet G.Tamirat ZHAO Hong-bin ZHOU Xing-tai HUANG Yu-ying LEI Qi WEN Wen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8-1617,共10页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rotatory apparatus for in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s,facilitating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rotatory apparatus for in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s,facilitating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structural materials and molten salts.The apparatus enables accurate detection of every phase change during hightemperature experiments,including strong reaction processes like corrosion.Molten salts,such as chlorides or fluo⁃rides,together with the structure materials,are inserted into either quartz or boron nitride capillaries,wher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can be continuously collected,as the samples are heated to high temperature.The replacement re⁃action,when molten ZnCl2 are etching Ti3AlC2,can be clearly observed through changes in diffraction peak intensity as well as expansion in c-axis lattice parameter of the hexagonal matrix,due to the larger atomic number and ionic ra⁃dius of Zn2+.Furthermore,we investigated the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process when GH3535 alloy is in FLiNaK molten salt,and can help to optimize its stability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olten salt reactor.Additionally,this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is fully compatible with the combined usage of X-ray diffraction and Raman technique,providing both bulk and surface structural information.This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has been open to users and is extensively used at BL14B1 beamline of the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X-ray diffraction rotary micro-diffractometer rotary high-temperature apparatus molten s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和Rec-Net的图像隐蔽通信主动防御方法
4
作者 马媛媛 赵颖澳 +2 位作者 张祎 张倩倩 罗向阳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5-1011,共27页
近年来,隐蔽通信在社交网络中的广泛应用加剧了网络安全风险,使得可靠防御面临新的挑战。在防御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写检测等被动防御。然而,目前被动防御存在一些漏洞,一方面,在低负载率下,隐写检测的虚警率和漏检率过高,使得... 近年来,隐蔽通信在社交网络中的广泛应用加剧了网络安全风险,使得可靠防御面临新的挑战。在防御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写检测等被动防御。然而,目前被动防御存在一些漏洞,一方面,在低负载率下,隐写检测的虚警率和漏检率过高,使得隐写检测尚未达到百分百正确率,导致无法可靠判别;另一方面,因在社交网络等现实场景中无法获得载密图像的负载率、质量因子和隐写算法种类等先验知识,导致隐写分析人员难以对秘密信息进行定位和提取。因此,隐写检测为主的被动防御无法及时应对实际应用场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针对图像隐写的隐蔽通信主动防御方法,使得在通信双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彻底阻断秘密信息的传输。首先,分析不同噪声模型对载密图像的破坏程度,选取效果最好的椒盐噪声(Salt-and-Pepper noise,S&P)进行秘密信息的破坏,得到噪声图像;其次,通过对中值滤波层和高斯滤波层的原理性分析,发现中值滤波层和高斯滤波层适用于恢复噪声图像质量和破坏秘密信息,基于此,设计一个端到端的图像恢复网络(Recovery Network,Rec-Net),得到高质量的“干净”图像。Rec-Net既维持社交网络通信双方传递图像的视觉效果和秘密信息破坏效果,又不改变图像的存储空间大小;最后,鉴于误码率和清除率准则在未知隐写和完整秘密信息序列等先验知识前提下无法度量主动防御效果,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改变率的隐写主动防御图像评价准则,同时能够快捷准确度量图像中秘密信息破坏的主动防御效果。所提方法不仅对不同隐写的隐蔽通信具有通用性,而且满足社交网络实时性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数据集下,本文方法均具有高秘密信息破坏效果和高图像质量,能够达到100%的防御成功率,阻断社交网络中的隐蔽通信,其中“干净”图像的误码率最高可达到53%。同时,在不同负载率的数据集下,本方法与SC-Net方法和AONet方法进行对比,在秘密信息破坏方面各提升5.61%和0.56%;在图像质量方面各提升4.44%和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御 鲁棒隐写 卷积神经网络 S&P噪声 隐蔽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发电储能熔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广 付一川 +4 位作者 余海存 杨鹏辉 魏莹 喇培清 顾玉芬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5,共10页
光热发电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可实现电力能源的梯次利用,还能与风电、光电等互补运行。基于国内外对光热发电技术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光热发电用储能熔盐的研究进展。熔盐是光热发电热能存储系统中理想的传储能介质,具有... 光热发电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可实现电力能源的梯次利用,还能与风电、光电等互补运行。基于国内外对光热发电技术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光热发电用储能熔盐的研究进展。熔盐是光热发电热能存储系统中理想的传储能介质,具有高热容量、高导热性和低黏度等优异的热物理性质。熔盐储能具有储能容量大、储存周期长和成本低等优点,在光热发电、熔盐反应堆、供暖和余热回收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热发电技术的优势和发展,接着归纳总结了光热发电用储能熔盐的主要特性和发展,并对新开发配比的熔盐以及熔盐纳米流体热物理性质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和展望了下一代光热发电储能熔盐的发展。期望了解光热发电储能熔盐的技术发展,为下一代热能传储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发电 熔盐 储能熔盐 熔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37份葡萄幼苗生物量与离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勇刚 孙艳 +5 位作者 贾楠 刘长江 王新宇 韩树立 李敏敏 韩斌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葡萄耐盐性的评价是筛选耐盐种质进而开展耐盐育种的前提。为探析不同葡萄种质在盐胁迫下生长表现与生理特征,本研究选择37份具有代表性葡萄种质的一年生幼苗,比较分析了盐胁迫与对照处理下各葡萄种质叶、茎、根干质量与叶片中Na^(+)、K... 葡萄耐盐性的评价是筛选耐盐种质进而开展耐盐育种的前提。为探析不同葡萄种质在盐胁迫下生长表现与生理特征,本研究选择37份具有代表性葡萄种质的一年生幼苗,比较分析了盐胁迫与对照处理下各葡萄种质叶、茎、根干质量与叶片中Na^(+)、K^(+)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葡萄总体生物量降低,叶片中Na^(+)含量增加,叶、茎、根干质量与叶片中离子含量在不同种质之间存在差异;叶片Na^(+)含量与叶干质量、茎干质量和总干质量显著负相关;Valiant、Fercal、‘山河二号’在盐胁迫下生物量积累较高,Dogridge、CR1生物量积累较低,但这些种质叶片中Na^(+)含量低而K^(+)含量高,可作为潜在的耐盐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生物量 盐胁迫 离子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沈会芳 杨祁云 +4 位作者 张景欣 蒲小明 孙大元 刘平平 林壁润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1,296,共8页
为明确辣椒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基于病原菌致病性、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分离获得形态特征一致的17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 为明确辣椒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基于病原菌致病性、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分离获得形态特征一致的17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灰绿色,分生孢子器暗褐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径为72.50~158.80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椭圆、圆柱形,单孢或双孢,大小为(3.15~7.84)μm×(1.58~3.45)μm。基于rDNA-ITS、LSU、RPB2和TUB2基因序列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病原菌与Stagonosporopsis pogostemonis单独聚成一支。15%咪鲜胺微乳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 50在0.2~0.4 mg/L之间。研究结果可为辣椒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叶斑 病原鉴定 药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稠杂环季铵盐的合成及其酸化缓蚀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业飞 王婧 +3 位作者 杨华 杨震 杨秋雯 吴佳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5,共7页
以喹啉、氯化苄和亚硝酸钠为原料,经“一锅法”两阶段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稠杂环季铵盐(BQD),并评价其单独作为酸化缓蚀剂的应用潜力。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AFM(原子力显微镜)表面形貌和接触角分析等研究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 以喹啉、氯化苄和亚硝酸钠为原料,经“一锅法”两阶段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稠杂环季铵盐(BQD),并评价其单独作为酸化缓蚀剂的应用潜力。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AFM(原子力显微镜)表面形貌和接触角分析等研究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90℃、15%HCl溶液中,“一锅法”得到的最终产物BQD在单独加量0.5%(质量分数)时,对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仅为2.48 g·m^(-2)·h^(-1),达到了行业一级标准要求,明显优于该“一锅法”的中间产物喹啉季铵盐BQC的缓蚀效果;该稠杂环季铵盐缓蚀剂能在N80钢片表面形成致密吸附层,且吸附模式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规律,属于一种混合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杂环季铵盐 喹啉季铵盐 合成 酸化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研究
9
作者 汪军 陈平亚 +4 位作者 刘建 周游 黄俊生 梁昌聪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对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潜在危害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为检疫部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确定境外输华胡椒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共有127种,包括真菌27种、细菌6种、线虫24种、昆虫68种、杂草2... 对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潜在危害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为检疫部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确定境外输华胡椒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共有127种,包括真菌27种、细菌6种、线虫24种、昆虫68种、杂草2种。根据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未分布或分布未广)、是否官方管制、随胡椒种苗携带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14种,包括真菌5种,细菌2种,线虫2种,昆虫5种。从入境、定殖、扩散可能性、经济影响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对这14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极高风险有害生物4种、高风险有害生物9种、中风险有害生物1种。最终确定有害红皮孔菌(Pyrrhoderma noxium)等14种有害生物为输华胡椒种苗需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提出风险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种苗 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盐混凝剂对地表水的混凝性能及残留铝形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玮 徐翠萍 +4 位作者 赵勤政 杨晶晶 许晓毅 黄天寅 吴兵党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深入解析残留铝形态与混凝剂种类和水质的关系,研究了氯化铝(AlCl_(3))、硫酸铝[Al_(2)(SO_(4))_(3)]和聚氯化铝(PAC)对夏秋季及冬春季苏州市阳澄湖水的混凝性能及其残留铝形态的影响。相同投加量下,对夏秋季地表水的除浊性能由大到... 为深入解析残留铝形态与混凝剂种类和水质的关系,研究了氯化铝(AlCl_(3))、硫酸铝[Al_(2)(SO_(4))_(3)]和聚氯化铝(PAC)对夏秋季及冬春季苏州市阳澄湖水的混凝性能及其残留铝形态的影响。相同投加量下,对夏秋季地表水的除浊性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AlCl_(3)、Al_(2)(SO_(4))_(3)、PAC,冬春季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PAC、AlCl_(3)、Al_(2)(SO_(4))_(3)。残留铝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和冬春季3种混凝剂残留铝主要形态为总溶解性铝,夏秋季出水残留溶解性铝约占总铝的40%~80%、冬春季约占30%~90%。溶解性有机铝在总溶解性铝中所占比例较大(夏秋季约占80%~90%、冬春季约占50%~70%),而溶解性有机单体铝的含量低于10µg/L,可忽略不计。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残留铝组分中总溶解性铝受铝盐种类影响较大(相关性系数为+0.996),其与水质中浊度、温度及有机物的相关性较强。结合混凝性能、残留铝形态分析结果,对不同季节地表水混凝处理条件的建议是:阳澄湖水夏秋季建议使用AlCl_(3),剂量为1.50~2.00mg/L;冬春季建议使用PAC,剂量为1.00~1.50mg/L,其最佳pH均为7。相关结果为不同水质地表水铝盐的适配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盐混凝剂 混凝性能 残留铝 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茄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志国 邓晨 冯雪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以北京大红袍和山东大红袍2个茄子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叶片喷施50、100μmol·L^(-1)和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进行预处理,施加50 mmol·L^(-1) NaCl溶液作为盐胁迫环境,测定其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浓... 以北京大红袍和山东大红袍2个茄子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叶片喷施50、100μmol·L^(-1)和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进行预处理,施加50 mmol·L^(-1) NaCl溶液作为盐胁迫环境,测定其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2个茄子品种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盐胁迫对照相比,喷施100μmol·L^(-1)的外源褪黑素能使盐胁迫下茄子幼苗株高、茎粗均显著增高,分别增加了28.16%、34.33%和51.28%、29.59%;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细胞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强SOD和POD活性,提高GA和IAA含量,降低ABA含量。综上,喷施100μmol·L^(-1)的外源褪黑素可以有效缓解盐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盐胁迫 外源褪黑素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椒生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2
作者 张善文 孙永元 +4 位作者 张永吉 戴敏 缪宏 张燕军 高吉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为了提升小米椒的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对小米椒的物理及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通过测量,小米椒在15天内的含水率为86%~90%,且中部最高、首部次之、尾部最低。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小米椒断裂时的抗拉强度为0.679 MPa±0.03 MPa。... 为了提升小米椒的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对小米椒的物理及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通过测量,小米椒在15天内的含水率为86%~90%,且中部最高、首部次之、尾部最低。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小米椒断裂时的抗拉强度为0.679 MPa±0.03 MPa。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确定了加载速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极显著,小米椒直径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加载速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显著。通过轴向压缩和剪切试验,确定了小米椒首部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2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72 MPa;中部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4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3.17 MPa;尾部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1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64 MPa,小米椒剪切强度平均值为0.3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椒 力学特性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间页岩油结盐原因与增产措施研究
13
作者 洪伟 杨溢 +2 位作者 吴洋 杨阳 鲁红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目的针对潜江组盐间页岩层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近井地带和井筒易发生盐结晶问题,以黄血盐为抑盐剂,采用单因素法对盐结晶形成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使用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盐结晶的主要成分,考查了温度、压力、流量的改变对采出水中盐结晶质... 目的针对潜江组盐间页岩层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近井地带和井筒易发生盐结晶问题,以黄血盐为抑盐剂,采用单因素法对盐结晶形成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使用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盐结晶的主要成分,考查了温度、压力、流量的改变对采出水中盐结晶质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抑盐剂用量、温度对NaCl增溶能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抑盐剂对岩心渗透率和注入压力的影响。结果当抑盐剂加量为4%(w)时,NaCl的增溶率为8.15%,抗温达150℃,岩心渗透率提升至24.72×10^(−3)μm^(2),注入压力降低至0.263 MPa,油井日产油量由0.8 t提高至5.7 t。结论明确了盐间页岩油储层结盐的关键因素,在工作液中加入适量抑盐剂可以有效抑制盐结晶,研究结果可为高矿化度油气井抑制盐结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间页岩层 盐结晶 温度 抑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宁椒15号的选育
14
作者 颜秀娟 赵云霞 +1 位作者 杨冬艳 王学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66,共4页
宁椒15号是以高代自交系9862为母本,以98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中早熟,露地栽培生育期192~197 d(天),保护地栽培生育期200~225 d(天);果形顺直,果面皱褶集中于果实上部,平均果长28.0 cm,横径3.6 cm,果肉厚0.2... 宁椒15号是以高代自交系9862为母本,以98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中早熟,露地栽培生育期192~197 d(天),保护地栽培生育期200~225 d(天);果形顺直,果面皱褶集中于果实上部,平均果长28.0 cm,横径3.6 cm,果肉厚0.24 cm,单果质量84.6 g;单株结果数30个左右,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VC含量1651.2 mg·kg^(-1),总辣椒素含量135 mg·kg^(-1);中抗疫病、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炭疽病,每667 m^(2)产量4500~4900 kg,适宜宁夏及环境条件相近区域露地和保护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宁椒15号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熔盐储热设备的热电联产系统性能分析及运行调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蔚 毛静宇 +3 位作者 李翱 胡一鸣 李明 肖颖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增加了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热电联产系统具备更强的灵活性,熔盐储热设备的应用能够提升热电联产系统的此性能。针对某耦合熔盐储热设备的“4炉2机”母管制热电联产系统,基于EBSILON仿真软件建立供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增加了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热电联产系统具备更强的灵活性,熔盐储热设备的应用能够提升热电联产系统的此性能。针对某耦合熔盐储热设备的“4炉2机”母管制热电联产系统,基于EBSILON仿真软件建立供电、供热的机理模型,分析熔盐储热设备对热电联产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耦合系统的优化调度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热电联产系统耦合熔盐储热设备可以增加系统调峰容量,扩大系统运行范围,拓宽机组运行区域;经过估算,一天内煤量可节省约4.16 t,碳排放量下降约8.25 t,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约1.76 kg,熔盐储热设备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储热 EBSILON建模 热电联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甜椒新品种冀研201的选育
16
作者 孟雅宁 张红肖 +3 位作者 范妍芹 张哲 李欣欣 严立斌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176,F0003,共5页
冀研201是以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FZ-1742为母本,以自交系CLY19-8-1-4-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彩色甜椒一代杂种。中熟,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株型较开展,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灯笼形,硬度高,耐贮运,果面光滑、有光泽,靑熟果绿色,商品成熟果红色... 冀研201是以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FZ-1742为母本,以自交系CLY19-8-1-4-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彩色甜椒一代杂种。中熟,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株型较开展,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灯笼形,硬度高,耐贮运,果面光滑、有光泽,靑熟果绿色,商品成熟果红色,平均果长9.8 cm,果肩宽8.9 cm,果肉厚0.6 cm,单果质量236 g,味甜质脆,鲜果可溶性糖含量33.47 mg·g^(-1)、VC含量1561 mg·kg^(-1)。耐低温弱光,对疫病、病毒病和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玛索,一般产量4000 kg·(667 m^(2))^(-1)左右,适宜河北石家庄、邯郸等地大棚春提早、日光温室秋延后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甜椒 冀研201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17
作者 程志芳 李丽 +3 位作者 史艳艳 韩娅楠 常晓轲 姚秋菊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2,共6页
为探索出一种准确、高效、适用的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以来自10个基因型的60个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系为试材,采用植株育性检测法和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并结合根尖细胞压片染色体计数法进行倍性鉴定,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 为探索出一种准确、高效、适用的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以来自10个基因型的60个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系为试材,采用植株育性检测法和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并结合根尖细胞压片染色体计数法进行倍性鉴定,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DNA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准确率为96.67%,该方法快速,便捷,但鉴定成本高,且易出现偏峰现象;花粉活力检测法在判断再生植株染色体奇偶倍性方面准确率为100%,但不能甄别再生植株的具体染色体倍性。花粉活力检测法和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结合使用可明显降低鉴定成本,提高准确率和效率,即对已现蕾的株系,采用花粉活力检测法确定其染色体奇偶倍性,便于早期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对现蕾较晚的株系,宜在苗期采用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仪 花粉活力 染色体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市售辣椒重金属特征分布与健康风险评估
18
作者 时鹏涛 张莉娟 +4 位作者 吴静娜 蓝唯 邓有展 罗景文 杨秀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5,共10页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果显示,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含量分别为0.018 0、0.031 0、0.002 2和0.020 7 mg/kg。辣椒中仅出现Cd超标情况,整体超标率为13.6%;其中指天椒和线椒Cd超标率分别为36.5%和9.4%,其余品种辣椒不超标;表明Cd是广西市售辣椒主要污染因子。辣椒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Cd>Pb>Cr>As,均小于0.7,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463,表明广西市售辣椒总体上处于安全级。但指天椒中Cd单因子污染指数达1.126,综合污染指数为0.797,处于警戒级;说明指天椒已受到Cd的轻度污染;其余辣椒品种尚处于安全级。单一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数(THQ)和4种重金属的复合健康风险指数(TTHQ)排序均为:Cd>Pb>Cr>As,均小于1,表明食用广西市售辣椒对居民没有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辣椒中Cd的THQ值最高,非致癌风险贡献最大。儿童的THQ值和TTHQ值均略大于成年人,儿童的风险略高于成人。总体而言,食用广西市售辣椒的膳食健康风险较低,处于安全级;但需加强对辣椒中Cd的风险监测,尤其是指天椒和线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重金属 污染指数 污染评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硒强化对辣椒硒累积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聂根新 陈徐俊 +5 位作者 涂田华 邬磊 黄启华 吴玲 卢坚雯 周瑶敏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189,共7页
为研究叶面硒强化对辣椒硒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丰田椒霸辣椒为试材,以亚硒酸钠为硒源,以去离子水为对照(CK),设置4个亚硒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以含硒量计)(2.0、4.0、6.0、8.0 mg·L^(-1),分别为T1、T2、T3、T4处理)叶面喷施试验,... 为研究叶面硒强化对辣椒硒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丰田椒霸辣椒为试材,以亚硒酸钠为硒源,以去离子水为对照(CK),设置4个亚硒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以含硒量计)(2.0、4.0、6.0、8.0 mg·L^(-1),分别为T1、T2、T3、T4处理)叶面喷施试验,共5个处理,以明确辣椒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的最佳浓度和富硒辣椒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叶面喷硒处理辣椒果实中总硒含量较CK显著提高,同时还能改善辣椒果实的营养品质。叶面喷硒处理辣椒有机硒占比均大于65%,与CK相比,总硒含量是CK的1.03~21.43倍,维生素C含量提升幅度最高达51.81%,辣椒素含量提升幅度最高为14.81%,蛋白质含量提升幅度最高达16.56%,还原糖含量提升幅度最高达8.69%。T2~T4处理第4次收获的辣椒果实中总硒含量高于其他时期收获的辣椒,而各处理第1次和第2次收获的辣椒果实中总硒含量均低于其他时期收获的辣椒。当硒喷施质量浓度为4.0 mg·L^(-1)时第3~6次收获的辣椒有机硒占比均较高,均高于80%。经过多次叶面喷硒后和提高硒喷施浓度,辣椒果实营养品质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辣椒对硒也有耐受性,当超过其耐受能力后,会降低其营养品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硒喷施质量浓度为4.0、8.0 mg·L^(-1)时第4次采摘的辣椒品质综合评价优于其他处理。因此,从富硒和营养品质综合考虑,辣椒叶面喷硒质量浓度选择4.0~8.0 mg·L^(-1)为宜,第4次采收的辣椒果实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叶面喷硒 营养品质 连续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干辣椒新品种甘椒101的选育
20
作者 朱惠霞 陶兴林 +1 位作者 张玉鑫 魏敏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213,共4页
甘椒101是以自交系P83为母本、自交系P22为父本配置而成的制干辣椒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70 cm,平均株幅68 cm;始花节位11节左右,中早熟。果实羊角形,老熟果暗红色;果实平均纵径14.5 cm、横径3.0 cm,平均果肉厚度0.18 cm,平均... 甘椒101是以自交系P83为母本、自交系P22为父本配置而成的制干辣椒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70 cm,平均株幅68 cm;始花节位11节左右,中早熟。果实羊角形,老熟果暗红色;果实平均纵径14.5 cm、横径3.0 cm,平均果肉厚度0.18 cm,平均单果质量26.2 g;红熟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1.4%,维生素C含量121.0 mg·100 g^(-1),总辣椒素含量59.3 mg·kg^(-1),蛋白质含量2.92 g·100 g^(-1),可溶性糖含量5.0 g·100 g^(-1)。抗疫病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中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炭疽病。667 m^(2)干椒产量522 kg左右,适合在甘肃省兰州市、金昌市、酒泉市及新疆乌鲁木齐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种植。2024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甘椒101 杂交1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