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昆布多糖对C57BL/6小鼠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蕾 张素梅 +7 位作者 杨振 胡韦康 白红枚 周文静 王子涵 李名聪 张胜权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8,共7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糖治疗(LAM)组,每组8只小鼠。在建模8周后,LAM组接受为期4周的LAM腹腔注射治疗。记录3组小鼠血糖体质量变化,HE染色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采用RNA-seq挖掘STZ及LAM作用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键差异基因(DEGs)。结果使用STZ可以成功建立DR模型,而LA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并改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结构疏松的病理形态。经过RNA-seq对DEG挖掘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视网膜共有214个DEGs,通过富集分析发现DR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病变程度。Model组与LAM组小鼠视网膜共有DEGs 42个,富集后显示LAM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改善其病变程度。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FBJ骨肉瘤致癌基因(Fos),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盐诱导激酶1(Sik1)受STZ调节,而LAM能显著回调其表达,可能与LAM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密切相关。结论DEG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LAM可以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Egr1、Fos、Nr4a1、Sik1是LAM治疗STZ诱导DR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昆布多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57B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尼龙6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沈登雄 赵文宇 +2 位作者 周子玥 王超 司道然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8,共10页
尼龙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热熔预浸料法和原位聚合法。相较于原位聚合法,热熔预浸料方法制备其复合材料成本高、效率低。针对尼龙热塑性复合材料高效、低成本制造的迫切需求,本文以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原... 尼龙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热熔预浸料法和原位聚合法。相较于原位聚合法,热熔预浸料方法制备其复合材料成本高、效率低。针对尼龙热塑性复合材料高效、低成本制造的迫切需求,本文以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原位聚合制备尼龙6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的工艺方法包括浇注、离心与旋转、拉挤以及液体模塑成型,着重论述了该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方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热塑性 复合材料 工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茴香荧光碳点的制备及水中Cr^(6+)的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珍 张利娜 +2 位作者 杨冬业 黄晓艳 覃思银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1,257,共6页
以自然界中生物质为前体合成功能性碳量子点(C-CDs)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策略。本研究以小茴香阴干草质茎作为碳源,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水溶性良好的C-CDs。该C-CDs在紫外灯照射下能够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 以自然界中生物质为前体合成功能性碳量子点(C-CDs)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策略。本研究以小茴香阴干草质茎作为碳源,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水溶性良好的C-CDs。该C-CDs在紫外灯照射下能够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分别为381nm和460nm。实验发现,C-CDs具有良好的抗光漂白性,以及优秀的pH稳定性。此外,C-CDs对金属Cr^(6+)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在460nm处的荧光强度随Cr^(6+)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具有显著的荧光猝灭效应。C-CDs的荧光猝灭与Cr^(6+)浓度在0~10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2)=0.9964),最低检出限为0.30nmol/L。在实际应用中,自来水和湖水中的Cr^(6+)检测回收率在97.1%~100.25%。因此,小茴香C-CDs可作为荧光探针检测Cr^(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 荧光碳点 水热法 荧光探针 Cr^(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粉6号”粉蕉宿根连作高效栽培及其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
4
作者 赵明 莫天利 +8 位作者 龙芳 武鹏 黄相 邹瑜 何海旺 盛静文 苏祖祥 青钟准 高营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0,104,共6页
为更大限度地发挥“育粉6号”粉蕉新品种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益,本研究设置“育粉6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及“金粉1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4个处理,即T1—T4,比较不同处理的枯萎病发生率、寒冬害情况、产量、果实品质... 为更大限度地发挥“育粉6号”粉蕉新品种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益,本研究设置“育粉6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及“金粉1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4个处理,即T1—T4,比较不同处理的枯萎病发生率、寒冬害情况、产量、果实品质、生长周期及种植效益等。结果表明,第一造,T1(“育粉6号”高效栽培)的枯萎病发病率2.4%,分别比T2(“育粉6号”常规栽培)、T3(“金粉1号”高效栽培)和T4(“金粉1号”常规栽培)发病率显著低48.9%、71.8%和95.1%;T1生长周期390~425 d,分别比T2、T3、T4短12.5、52.5、85 d;每667 m^(2)产量2572.8 kg,分别比T2、T3和T4显著高7.4%、11.2%和62.6%;T1单位产量投入成本1.20元/kg,分别比T2、T3和T4低7.7%、14.3%和36.8%;T1每667 m^(2)净收入4509.4元,分别比T2、T3和T4高8.4%、5.2%和96.6%。第二造,T1枯萎病发病率1.3%,分别比T2、T3显著低53.6%、93.7%;单位产量投入成本0.90元/kg,分别比T2、T3低10.0%、30.8%;每667 m^(2)净收入5217.3元,分别比T2、T3高8.8%、65.9%。T4第一造枯萎病发病率高达48.9%,T3第二造发病率达20.5%,不宜宿根种植。说明“育粉6号”具有较强的宿根能力,在高效栽培技术支撑下可留芽宿根种植,进一步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粉6 粉蕉 宿根 高效栽培 种质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合金钢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广涛 李赞 +1 位作者 王维川 裴慧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104,共5页
采用KLA G200纳米压痕仪对18CrNiMo7-6合金钢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压痕测试,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载荷-深度曲线。采用接触刚度-接触深度/Oliver-Pharr分析方法对载荷-深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到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和弹... 采用KLA G200纳米压痕仪对18CrNiMo7-6合金钢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压痕测试,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载荷-深度曲线。采用接触刚度-接触深度/Oliver-Pharr分析方法对载荷-深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到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数值拟合给出了弹性模量和硬度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结果表明:18CrNiMo7-6合金钢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硬度下降的趋势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18CrNiMo7-6合金钢弹性模量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在250~300℃该合金钢的杨氏模量有较大的下降,在300~350℃弹性模量随温度下降趋势较为平缓;超过350℃以后,该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又快速下降。该合金钢弹性模量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呈现明显的分段式特性。对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硬度和弹性模量等的研究有助于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合金钢 高温压痕测试 硬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龙薯6号的选育
6
作者 高云飞 李庆全 +4 位作者 王乔 牛志敏 王悦 南相日 盛万民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215,共4页
龙薯6号是以CIP397100.9为母本、克新17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早熟鲜食与加工兼用型品种,生育期75 d(从出苗到茎叶正常枯黄的时间),植株半直立。块茎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商品薯率82.0%。平均6... 龙薯6号是以CIP397100.9为母本、克新17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早熟鲜食与加工兼用型品种,生育期75 d(从出苗到茎叶正常枯黄的时间),植株半直立。块茎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商品薯率82.0%。平均667 m^(2)产量2288.16 kg。块茎干物质含量(w,后同)210.0 g·kg^(-1),粗蛋白含量29.4 g·kg^(-1),还原糖含量5.9 g·kg^(-1),维生素C含量335.0 mg·kg^(-1),符合加工要求,食味品质优。适宜在黑龙江省各地春季种植。于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龙薯6 鲜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农抗120防治苹果病害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霞 李宏飞 +3 位作者 刘来喜 袁筱 王莉 乔磊 《落叶果树》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2023年进行了生物农药6%农抗120水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苹果锈病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月9日刮除苹果树腐烂病病斑后涂抹6%农抗120水剂15倍液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200倍液1次,11月25日调查发现,6%农抗120具有明显的促... 2023年进行了生物农药6%农抗120水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苹果锈病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月9日刮除苹果树腐烂病病斑后涂抹6%农抗120水剂15倍液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200倍液1次,11月25日调查发现,6%农抗120具有明显的促进病斑愈合的作用,形成的愈合组织平均宽度1.64 cm,愈合度20.13%,病斑无复发,防治效果好于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200倍液。防治苹果锈病,分别于5月13日、24日,6月19日3次叶面喷施6%农抗120水剂800倍液和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第1、2次药后10 d调查,6%农抗120水剂苹果锈病的防效分别达到85.28%、92.72%,低于多·福·溴菌腈的防效87.55%、95.63%,第3次药后40 d调查,6%农抗120水剂的防效92.99%,略低于多·福·溴菌腈的防效96.88%;果实着色成熟期,喷6%农抗120水剂800倍液,果实着色早,色泽鲜艳,果面光洁,提高了果实外观品质。综合效果看,生物农药6%农抗120水剂可在苹果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6%农抗120 苹果树腐烂病 苹果锈病 防治效果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砂梨新品种浙梨6号的选育
8
作者 戴美松 蔡丹英 +2 位作者 王月志 魏春艳 施泽彬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4-1637,共4页
浙梨6号(原代号A14,又名晚翠)是从翠冠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鲜食中熟砂梨新品种。经SNP分子标记鉴定浙梨6号的父本为清香。果实近圆形、萼端隆起,果皮绿色、有锈斑、无蜡质。果肉白色、肉质细脆、味甜多汁;平均单果质量355.0 g,最大单果质... 浙梨6号(原代号A14,又名晚翠)是从翠冠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鲜食中熟砂梨新品种。经SNP分子标记鉴定浙梨6号的父本为清香。果实近圆形、萼端隆起,果皮绿色、有锈斑、无蜡质。果肉白色、肉质细脆、味甜多汁;平均单果质量355.0 g,最大单果质量750.0 g,果形指数0.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0%,高者可达15.5%,果肉硬度3.1 kg·cm^(-2),品质上。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自交不亲和,S基因型为S3S7。在浙江嘉兴海宁地区8月上中旬成熟,在福建建宁地区7月底成熟,均比当地栽培的翠冠晚成熟20 d左右。适合在砂梨适宜区栽培,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新品种 浙梨6 中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O通过调控pri-miR-139的m^(6)A修饰抑制乳头状甲状腺癌转移
9
作者 李家乐 周平 +3 位作者 杜鹃 沈宏伟 赵永锋 于姗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5-826,共12页
目的:低风险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检出增加与过度诊断和治疗有关。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导致的微RNA(microRNAs,miRNA)失调在肿瘤转移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m^(6)... 目的:低风险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检出增加与过度诊断和治疗有关。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导致的微RNA(microRNAs,miRNA)失调在肿瘤转移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m^(6)A靶向miRNAs在PTC中的功能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m^(6)A-miR-139-5p在PTC中的表达调控机制,明确其与PTC转移的关联,并评估其作为PTC转移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力,为PTC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GSE130512队列筛选与PTC转移相关的候选靶向m^(6)A-miRNA分子。收集13例PTC转移患者和18例非转移患者的临床标本,检测m^(6)A-miR-139-5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转移的相关性。通过实验探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pri-miR-139甲基化水平及加工过程的影响,明确其对miR-139-5p表达的调控作用。在TPC-1细胞中,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检测miR-139-5p过表达对FTO过表达介导的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细胞侵袭实验验证miR-139-5p对PTC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并探究其是否通过靶向ZEB1/E-钙黏蛋白轴发挥功能。结果:通过比较TCGA和GSE130512队列,发现血清循环m^(6)A-miR-139-5p可作为检测PTC转移的生物指标。对13例转移和18例非转移临床标本的检测表明,FTO通过降低其甲基化水平抑制pri-miR-139的加工,导致miR-139-5p在PTC中表达失调(P<0.05)。在TPC-1细胞中,MTT实验显示miR-139-5p过表达可部分逆转FTO过表达介导的细胞增殖(P<0.05)。此外,miR-139-5p通过靶向ZEB1/E-钙黏蛋白轴抑制PTC细胞的侵袭能力,而FTO过表达可部分削弱这种抑制效应。结论:血清循环miR-139-5p可作为评估PTC转移的潜在标志物,FTO通过调控pri-miR-139的m^(6)A修饰影响miR-139-5的表达及功能,但其临床价值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N^(6)-甲基腺苷修饰 m^(6)A靶向微RNA 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血清循环微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渗碳钢超声滚压工艺及疲劳性能研究
10
作者 刘治华 刘鸿宇 +3 位作者 李建鹏 张鸣文 郭鹏 周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59,164,共6页
为了探究18CrNiMo7-6渗碳钢的超声滚压工艺及超声滚压对试样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关于静压力、振幅、滚压遍数的正交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分别针对表面残余压应力、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的单工艺目标和多... 为了探究18CrNiMo7-6渗碳钢的超声滚压工艺及超声滚压对试样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关于静压力、振幅、滚压遍数的正交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分别针对表面残余压应力、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的单工艺目标和多工艺目标的显著性影响顺序、最优单目标和综合最优加工参数,综合最优组试样较原始试样的表面残余压应力提升了3.88倍,表面硬度提升了14.8%,表面粗糙度降低了75.7%。通过拉伸试验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得到综合最优参数组试验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1225.4 MPa、1902.7 MPa,较原始试样提升了12.5%和7.4%,疲劳极限较原始试样提高了超过190 MPa,最优参数组在应力水平1200 MPa时疲劳寿命为714656次,疲劳性能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渗碳钢 超声滚压 灰色关联分析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和IL-6的免疫佐剂活性及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成伟伟 容维中 +5 位作者 杨明 李元新 赵子惠 陈伯祥 王佳 周瑶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验证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免疫佐剂活性以及研究其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扩增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并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分别克隆至载体p CDNA3.1-His-C和p ET-32a(+),且诱... 为验证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免疫佐剂活性以及研究其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扩增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并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分别克隆至载体p CDNA3.1-His-C和p ET-32a(+),且诱导表达了IL-6蛋白。将构建的GM-CSF基因的重组载体、诱导表达的IL-6重组蛋白联合畜禽疫病防控技术研发课题组前期构建的TGEV DNA疫苗载体p-N-His分组免疫小鼠(设置p-N-His为对照),运用间接ELISA检测了特异性抗体水平。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和PBS分组免疫小鼠,测定了小鼠的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克隆的GM-CSF和IL-6基因大小分别为579 bp和576 bp,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GM-CSF和原表达载体p ET-IL-6,诱导表达的IL-6重组蛋白大小为38 ku。载体p-GM-CSF、IL-6蛋白联合p-N-His免疫小鼠后,p-N-His+p-GM-CSF、p-N-His+IL-6蛋白和p-N-His均刺激机体产生了特异性抗体,且p-N-His+IL-6蛋白抗体水平高于p-N-His+p-GM-CSF(P<0.05)。IL-6蛋白、p-GM-CSF和PBS分组免疫小鼠后,p-GM-CSF和IL-6蛋白组小鼠的生长性能指标均高于PBS组,且末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p-GM-CSF、IL-6蛋白、PBS组小鼠的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IL-6蛋白组小鼠的葡萄糖显著升高(P<0.05),p-GM-CSF、IL-6蛋白、PBS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文章以p-N-His为靶载体验证出GM-CSF和IL-6具有较强免疫佐剂活性,且IL-6蛋白的效果强于GM-CSF。p-GM-CSF和IL-6蛋白能够提升小鼠的生长性能指标,对血液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免疫佐剂活性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长6段特低渗油藏水驱特征
12
作者 段文标 张永强 +5 位作者 高春宁 张洁 王靖华 周晋 张传保 曾山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59,共7页
为了解安塞油田长6段特低渗油藏的水驱波及状况和水洗特征,在WY区W16-15井不同方位系统部署9口密闭取心检查井,利用录井、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储集层的水洗特征、波及程度和微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强水洗段主要为长6_(1)^(1-2)小层中... 为了解安塞油田长6段特低渗油藏的水驱波及状况和水洗特征,在WY区W16-15井不同方位系统部署9口密闭取心检查井,利用录井、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储集层的水洗特征、波及程度和微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强水洗段主要为长6_(1)^(1-2)小层中物性较好层段,而物性较差的长6_(1)^(1-3)小层弱水洗或未水洗;油水井方位与主应力方向夹角越小或与注水井距离越近,水洗程度越高,且水洗厚度越大;检查井组长6_(1)亚段纵向波及系数为0.51,原井组计算波及系数为0.55,吻合度较高;长6段储集层中水洗段和强水洗段在注入水长期冲刷下,黏土矿物发生运移和膨胀,造成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6 特低渗油藏 水驱特征 水洗程度 波及系数 储集层 微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车铣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切削力试验研究
13
作者 王栋 郑锐 +1 位作者 廖明杰 李子腾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
使用车铣工艺加工旋转弯曲疲劳试样,试样表面会产生轴向纹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切向车铣加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切向力F_(x)、径向力F_(y)和轴向力... 使用车铣工艺加工旋转弯曲疲劳试样,试样表面会产生轴向纹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切向车铣加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切向力F_(x)、径向力F_(y)和轴向力F_(z),得到切削参数对车铣力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三个方向切削力关于铣刀转速n_(c)、工件转速n_(w)、铣刀每齿进给量f_(z)和切削深度a_(p)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 切向车铣 切削力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NX-6对高脂血症模型斑马鱼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
14
作者 何盈犀 许欣筑 +3 位作者 林淑娴 盛雯 许素哗 郭丽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07-215,共9页
目的:分析动物双歧杆菌NX-6的菌株特性,并通过代谢组学结合斑马鱼模式生物探究NX-6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测定并绘制NX-6生长曲线,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利用人工胃液和小肠液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评估NX-6的耐受性,进一步通过... 目的:分析动物双歧杆菌NX-6的菌株特性,并通过代谢组学结合斑马鱼模式生物探究NX-6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测定并绘制NX-6生长曲线,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利用人工胃液和小肠液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评估NX-6的耐受性,进一步通过全基因组学测序技术从基因层面评估其安全性和潜在功效,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NX-6代谢活动产生的代谢产物,分析与降脂相关的关键代谢物。运用高脂饲料喂食斑马鱼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通过油红O特异性脂肪染色观察斑马鱼脂质积累情况以研究NX-6及其关键代谢产物的降脂效果,明确降脂关键代谢物,通过斑马鱼高脂模型评价关键代谢物吲哚-3-甲酸的降脂作用。结果:与对照菌株动物双歧杆菌BB12相比,动物双歧杆菌NX-6的人工胃肠液耐受能力更高,NX-6的基因组无毒性基因,且具有丰富的脂质以及色氨酸代谢通路基因簇。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NX-6高度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斑马鱼总胆固醇与总甘油三酯的含量(P<0.001)。与BS培养基相比,NX-6发酵上清液中的吲哚-3-甲酸与2-吲哚酮含量显著增加。经NX-6处理后,斑马鱼体内的吲哚-3-甲酸含量高度显著增加(P<0.001)。吲哚-3-甲酸能高度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斑马鱼体内的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含量(P<0.001)。结论:动物双歧杆菌NX-6通过其代谢物吲哚-3-甲酸降低高脂血症斑马鱼模型的脂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NX-6 色氨酸代谢产物 吲哚-3-甲酸 斑马鱼 降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弯曲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壁厚减薄行为
15
作者 方军 尚文瑄 +3 位作者 万涛 向军淮 鲁世强 王克鲁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4,共8页
为了精确预测及有效控制小弯曲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壁厚减薄行为,实现精确弯曲成形,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小弯曲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壁厚减薄行为。结... 为了精确预测及有效控制小弯曲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壁厚减薄行为,实现精确弯曲成形,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小弯曲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壁厚减薄行为。结果表明:壁厚减薄率随着管材-芯棒的间隙C_(m)、压块助推速度v_(p)、管材-防皱块的摩擦因数f_(w)、管材-弯曲模的摩擦因数f_(b)的增大或芯棒伸出量e、管材-弯曲模的间隙C_(b)、管材-防皱块的间隙C_(w)、管材-芯棒的摩擦因数f_(m)的减小而减小,随着管材-压块的间隙C_(p)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而管材-压块的摩擦因数f_p和弯曲速度ω对壁厚减薄率的影响不明显;影响壁厚减薄率的工艺参数显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C_(m)、e、C_(p)、C_(b)、v_(p)、f_(w)、C_(w)和f_(b);建立了基于显著性工艺参数的小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最大壁厚减薄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预测值与正交试验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5.7%,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6-9不锈钢管 小弯曲半径 数控弯曲 壁厚减薄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差异富集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6_(1-4)段为例
16
作者 柳朝阳 姚东升 +6 位作者 辛毅超 荣亦鸿 顾开放 李莲庆 王丽 李世宏 徐文秀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3,56,共13页
延长组长6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的主要产油层位,但油藏分布复杂,成藏规律和成藏机制认识不清,成为制约石油勘探的关键因素。基于岩心观察、高压压汞和X全岩衍射等分析测试实验,并结合测井、录井资料对长6段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 延长组长6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的主要产油层位,但油藏分布复杂,成藏规律和成藏机制认识不清,成为制约石油勘探的关键因素。基于岩心观察、高压压汞和X全岩衍射等分析测试实验,并结合测井、录井资料对长6段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砂体规模、成岩作用和源储结构是控制长6段差异成藏的重要因素。砂体的厚度、物性和含油饱和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厚度较大的砂体往往物性更好,含油饱和度更高;压实作用是长6段中最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在“湖进砂退”的沉积背景下,纵向上不同亚段中塑性、刚性碎屑含量的差异控制着颗粒的原生孔隙破坏程度,使长6_(1-4)段自下而上压实减孔率逐渐减小,原生孔隙保存逐渐增多;此外,以砂地比40%和60%为标准可将志丹地区划分为储夹源型、源储互层型和源夹储型3种源储结构,其中储夹源型由于排替压力和中值压力较低,大孔径喉道占比较多,最利于致密砂岩油富集,其次是源储互层型,源夹储型最不利于致密砂岩油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因素 差异富集规律 成因机制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
17
作者 齐艳 张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4,共5页
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病毒多潜伏在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出现HHV-6的再激活。我国超过80%的健康成年人群可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HHV-6 DNA,但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发病较为罕... 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病毒多潜伏在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出现HHV-6的再激活。我国超过80%的健康成年人群可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HHV-6 DNA,但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发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HHV-6B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血液及脑脊液中高置信度的HHV-6B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6 感染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液化糖链抗原-6在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中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黄惠敏 刘晨昕 +1 位作者 方艳婷 郑佩燕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4-59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患儿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患儿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40例患儿,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根据疾病类型细分为IPH组(32例)、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组(22例)、肺炎(pneumonia,PN)组(60例),对照组为非肺部疾病(non-pulmonary disease,NPD)组(26例)。以上患儿检测血清KL-6水平,分析KL-6在各组患儿中的表达差异。结果KL-6阳性率在各组患儿中从高到低分别为IPH(68.75%)、ILD(45.45%)、PN(1.69%)和NPD(0.00%),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0,P<0.001)。IPH组患儿血清KL-6平均水平高于PN组患儿(Ζ=-6.92,P<0.001)。诊断试验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95%CI:0.89~1.00,P<0.001),截断值为392.00 U/mL,灵敏度为81.30%,特异度为95.00%。结论KL-6在鉴别IPH患儿与PN和NPD患儿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IPH辅助诊断的血液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6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儿童肺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合金钢表面变质层动态本构模型的分层反演方法
19
作者 徐广涛 李功 +2 位作者 常晓安 韩光照 赵明皞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4-61,共8页
针对18CrNiMo7-6合金钢表面变质层的静、动态力学行为表征问题,提出表面变质层(Surface-Modified Layer, SML)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分层反演方法。将SML进行分层处理,开展了含有不同表面变质层厚度的圆柱试样动态压缩试验;通过递... 针对18CrNiMo7-6合金钢表面变质层的静、动态力学行为表征问题,提出表面变质层(Surface-Modified Layer, SML)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分层反演方法。将SML进行分层处理,开展了含有不同表面变质层厚度的圆柱试样动态压缩试验;通过递进式参数反演,分别确定了SML各层深处的应变率敏感系数C;结合SML各层深处不同温度准静态薄板拉伸试验,确定了其对应的屈服强度A、应变硬化系数B、应变硬化指数n及热软化指数m。试验结果表明,18CrNiMo7-6合金钢SML呈明显的应变硬化、应变率强化及温度软化效应。此外,建立了J-C本构模型参数与无量纲深度h/hb(到SML表面的距离/SML有效深度)的关联模型,为后续的复合强化仿真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变质层 Johnson-Cook本构模型 渗碳 18CrNiMo7-6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热6号’咖啡的选育与优质抗锈稳定性研究
20
作者 赵明珠 赵萍香 +5 位作者 马关润 刘成 郭铁英 白学慧 李锦红 周华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3期13-21,37,共10页
为培育出拥有优良植株形态、优异品质、高产量潜力以及强抗锈病性的咖啡新品种,科研团队自葡萄牙热带研究所(IICT)咖啡锈病研究中心(CIFC)引入高世代育种材料‘SL11-Sarchimor’,并按照系统选育流程,成功培育出咖啡品种‘德热6号’。在... 为培育出拥有优良植株形态、优异品质、高产量潜力以及强抗锈病性的咖啡新品种,科研团队自葡萄牙热带研究所(IICT)咖啡锈病研究中心(CIFC)引入高世代育种材料‘SL11-Sarchimor’,并按照系统选育流程,成功培育出咖啡品种‘德热6号’。在区域性试验中,‘德热6号’平均鲜果产量为970.70~1174.66kg/666.7m^(2),较对照品种‘卡蒂姆7963’,增产幅度达-0.25%~15.09%;生产性试验中,平均鲜果产量达667.67~964.04kg/666.7m^(2),较对照实现-6.83%~18.29%的增产,产量优势明显。品质方面,区域性试验测定该品种平均杯品质量分数为80.76~82.51分,比对照增长0.64%~1.88%;生产性试验中,平均杯品质量分数为81.33~82.66分,较对照提升1.55%~2.17%。经过田间抗锈病鉴定,‘德热6号’展现高抗锈病特质,契合普洱、德宏、保山、临沧等咖啡产区推广需求。该研究成果可助力推动咖农增产、产业升级,为我国咖啡良种体系注入新活力,提升我国咖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热6号’ 咖啡 选育 高产 优质 抗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