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es and luminescence of four Cd(Ⅱ)/Zn(Ⅱ)complexes constructed by 1,3-bis(4H-1,2,4-triazole)benzene
1
作者 PENG Yanfen WANG Xinyue +2 位作者 LIU Tianbao WU Xiaoshuo WEI Yuji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6-1426,共11页
Four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Cd(mbtx)(4OHphCOO)]NO_(3)}n(1),{[Zn(mbtx)(1,4-bdc)_(0.5)(H_(2)O)_(2)]·(1,4-bdc)_(0.5)·4H_(2)O}n(2),{[Cd2(mbtx)(5NO_(2)-bdc)_(2)(H_(2)O)_(3)]·4.5H_(2)O}n(3),and{[Zn(H_(2)... Four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Cd(mbtx)(4OHphCOO)]NO_(3)}n(1),{[Zn(mbtx)(1,4-bdc)_(0.5)(H_(2)O)_(2)]·(1,4-bdc)_(0.5)·4H_(2)O}n(2),{[Cd2(mbtx)(5NO_(2)-bdc)_(2)(H_(2)O)_(3)]·4.5H_(2)O}n(3),and{[Zn(H_(2)O)6][Zn_(2)(mbtx)_(2)(btc)_(2)(H_(2)O)_(4)]·2H_(2)O}n(4)(mbtx=1,3-bis(4H-1,2,4-triazole)benzene,4OHphCOO-=p-hydroxybenzoate,1,4-bdc2-=1,4-benzenedicarboxylate,5NO_(2)-bdc2-=5-nitro-isophthalate,btc3-=1,3,5-benzenetricarboxylate),were synthesized under room temperature condi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elemental analyses,an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complexes 1 and 3 are 2D networks.In 1,the adjacent 2D networks are linked to a 3D network byπ-πstacking interaction.2 and 4 exhibit 1D chains,and the 1D chains are connected into a 3D network byπ-πstacking interaction and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Luminescence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of the four complexes were discussed.CCDC:2416406,1;2416407,2;2416408,3;24164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bis(4H-1 2 4-triazole)benzene π-πstacking interaction LUMINESCENCE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 hydrogen bo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添加剂桐油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
2
作者 丁丽芹 张彦平 +3 位作者 钟又皆秀 梁生荣 钟汉斌 徐海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2-552,共11页
以桐油酸(EA)为原料,引入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苄酯(BzMA),采用Schlenk技术合成了桐油酸-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PEBz)和桐油-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PTBz),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共聚物的结构,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共聚物的相... 以桐油酸(EA)为原料,引入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苄酯(BzMA),采用Schlenk技术合成了桐油酸-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PEBz)和桐油-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PTBz),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共聚物的结构,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多分散性指数,采用热重分析仪测定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并对共聚物的抗磨和降凝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比m(EA)∶m(BzMA)为2∶8、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 h的条件下,PEBz收率为52.98%,相对分子质量为3.388×10^(4),多分散性指数为1.5。在润滑油馏分(350~395℃)中添加质量分数1.0%的PEBz后,磨斑直径降低0.584 mm,凝点降低14℃。PEBz抗磨和降凝效果均优于PTBz,可作为一种兼有抗磨和降凝双重功能的润滑油添加剂代替传统石油基润滑油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桐油酸 甲基丙烯酸苄酯 共聚物 抗磨 降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桐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翔宇 高贵田 +3 位作者 赵金梅 谷留杰 马文娟 薛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2-56,共5页
α-桐酸是共轭十八碳三烯酸的一种异构体,是天然存在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桐油和苦瓜籽油中。α-桐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癌(细胞毒性)、抗致癌(抑制癌症形成)和改变脂代谢等效应。对α-桐酸的化学结构、制备、表... α-桐酸是共轭十八碳三烯酸的一种异构体,是天然存在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桐油和苦瓜籽油中。α-桐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癌(细胞毒性)、抗致癌(抑制癌症形成)和改变脂代谢等效应。对α-桐酸的化学结构、制备、表征、吸收代谢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α-桐酸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桐酸 吸收代谢 药理作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流动相添加剂法分离测定积雪草总苷元中的羟基积雪草酸 被引量:5
4
作者 潘见 开桂青 +3 位作者 袁传勋 周蓓蓓 金日生 袁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6-318,共3页
以β-环糊精为流动相添加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于C18反相柱上拆分了羟基积雪草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建立了积雪草样品中羟基积雪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了β-环糊精浓度、流动相pH对同分异构体分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动相... 以β-环糊精为流动相添加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于C18反相柱上拆分了羟基积雪草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建立了积雪草样品中羟基积雪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了β-环糊精浓度、流动相pH对同分异构体分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65:35),pH为4时,同分异构体的分离度随着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羟基积雪草酸在0.1~5.0g/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r^2=0.9989),说明该法适用于羟基积雪草酸的含量检测及有关药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Β-环糊精 羟基积雪草酸 terminolic acid 同分异构体 积雪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包装材料中的全氟辛酸及其盐类物质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利兵 吕刚 +1 位作者 冯智劼 赵好力宝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HPLC—MS/MS) 快速溶剂萃取(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 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包装材料(packaging mater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油脂肪酸组分GC-MS分析及产地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郑国灿 王晶 +4 位作者 刘毅 朱美文 陈江 李贤良 王国民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6期14-16,共3页
通过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桐油中的脂肪酸进行酯交换反应甲酯化,采用GC‐M S联用技术对脂肪酸甲酯进行了分析鉴定,鉴定了桐油中α‐桐酸、β‐桐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13种桐油脂肪酸组分。通过比较各产地桐油中的脂肪... 通过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桐油中的脂肪酸进行酯交换反应甲酯化,采用GC‐M S联用技术对脂肪酸甲酯进行了分析鉴定,鉴定了桐油中α‐桐酸、β‐桐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13种桐油脂肪酸组分。通过比较各产地桐油中的脂肪酸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油中桐酸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桐酸含量介于70.03%~82.00%之间;不同产地桐油中α‐桐酸、β‐桐酸、油酸、亚油酸等单个组分的脂肪酸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不同桐油中脂肪酸含量具有一定的产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桐酸 脂肪酸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青果三萜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7
作者 杨兰苹 朱靖博 +2 位作者 丁燕 王振中 肖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194-196,共3页
研究西青果中三萜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利用薄层色谱指导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筛选模型的方法进行活性研究。本实验从乙酸乙醅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三萜类化合物,经鉴定为adunicacid,arjunoll... 研究西青果中三萜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利用薄层色谱指导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筛选模型的方法进行活性研究。本实验从乙酸乙醅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三萜类化合物,经鉴定为adunicacid,arjunollcacid,arjungenin,其中arjunicacid(IC50=2.97umol/mL),arjunollc acid(IC50=0.82μmoVmL)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青果 Α-葡萄糖苷酶 高效液相色谱 arjunic acid adunolic ac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羟基-β-对甲苯磺酰氨基羧酸甲酯的质谱研究
8
作者 俞振培 贺晓然 +1 位作者 赵永华 王剑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8-119,共2页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在有机合成及生物代谢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物质.特别是α-羟基-β-氨基酸是一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单元,例如著名的抗癌药紫杉醇的侧链.本文讨论5个α-羟基-β-氨基酸衍生物在EI和MALDI-TOF条件下的...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在有机合成及生物代谢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物质.特别是α-羟基-β-氨基酸是一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单元,例如著名的抗癌药紫杉醇的侧链.本文讨论5个α-羟基-β-氨基酸衍生物在EI和MALDI-TOF条件下的质谱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xy - amino - acid esters MALDI - TOF - MS EI -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油高压水解制备α-桐酸的工艺研究
9
作者 唐克华 成江 +2 位作者 张小勇 任春明 刘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3-76,共4页
为探索利用桐油高压水解制备α-桐酸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桐油水解率和α-桐酸保留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对高压水解桐油的水解条件(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水油体积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桐油高压水解制备α-桐酸的... 为探索利用桐油高压水解制备α-桐酸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桐油水解率和α-桐酸保留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对高压水解桐油的水解条件(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水油体积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桐油高压水解制备α-桐酸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水解温度230℃、水解时间4 h、水油体积比3∶1,该工艺条件下桐油的水解率为90.26%,α-桐酸保留率为9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α-桐酸 高压水解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 -桐酸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抗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江 谢普军 +1 位作者 黄立新 张彩虹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4,共7页
为了寻求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α-桐酸酰胺衍生物,以α-桐酸为原料,制备得到了一系列α-桐酸酰胺衍生物:α-桐酸-3-甲基苯酰胺(3a)、α-桐酸-4-甲氧基苯酰胺(3b)、α-桐酸-4-三氟甲氧基苯酰胺(3c)、α-桐酸-4-氟苯酰胺(3d)、α-桐酸-3-氯... 为了寻求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α-桐酸酰胺衍生物,以α-桐酸为原料,制备得到了一系列α-桐酸酰胺衍生物:α-桐酸-3-甲基苯酰胺(3a)、α-桐酸-4-甲氧基苯酰胺(3b)、α-桐酸-4-三氟甲氧基苯酰胺(3c)、α-桐酸-4-氟苯酰胺(3d)、α-桐酸-3-氯苯酰胺(3e)、α-桐酸-2,3-二氯苯酰胺(3f)、α-桐酸-2-甲基环己酰胺(3g),并用FT-IR、^(1)H NMR、^(13)C NMR和HPLC-MS对产物进行了确证。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c对肝癌细胞HepG2、直肠癌细胞DLD-1和乳腺癌细胞MCF-7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55.58μmol/L)和5-氟尿嘧啶相近。所有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菌活性,IC 50为0.022μmol/L,与氨苄青霉素钠的抗菌效果相近,具有成为动物饲料中抗生素替代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桐酸 酰胺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及其寡糖对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如月 余讯 +3 位作者 徐静静 朱莉 詹晓北 张洪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5-91,97,共8页
燕麦β-葡聚糖(oatsβ-glucans,OGs)及其水解寡糖(oatsβ-glucan oligosaccharides,OGOs)被认为是具有潜在益生元特性的功能性物质。从燕麦麸皮中提取得到分子质量为1.34×10^5 Da的β-葡聚糖(OGs),并通过OGs酸水解得到聚合度范围为... 燕麦β-葡聚糖(oatsβ-glucans,OGs)及其水解寡糖(oatsβ-glucan oligosaccharides,OGOs)被认为是具有潜在益生元特性的功能性物质。从燕麦麸皮中提取得到分子质量为1.34×10^5 Da的β-葡聚糖(OGs),并通过OGs酸水解得到聚合度范围为3~11的β-葡寡糖(OGOs)。分别以OGs和OGOs为培养基碳源,进行健康人和2型糖尿病人来源粪便菌群的体外厌氧发酵,研究OGs和OGOs对不同来源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人和2型糖尿病人粪便菌群均可以较好地利用OGs和OGOs,在经过48 h发酵后利用率均可以达到93%以上。以OGs和OGOs为碳源对健康人和2型糖尿病人粪便菌群发酵48 h后,发酵液pH均显著降低,乙酸和丙酸含量均显著增加。相比于OGOs,以OGs为碳源发酵粪便菌群48 h后,粪便菌群中产丁酸菌相对总细菌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相应地,发酵液中丁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OGs相比,以OGOs为碳源则显著增加了粪便菌群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相对含量(P<0.05),并且明显增加了发酵液中乙酸和丙酸含量。研究结果显示,OGs和OGOs对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有不同的改善作用,OGs和OGOs可能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2型糖尿病人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相关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β-葡寡糖 肠道微生物 2型糖尿病 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富集苦瓜籽油中α-桐酸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帅晓艳 王惠玲 +5 位作者 张瑞 杨宁 吴慕慈 叶树芯 李玉保 何静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76,共5页
以超临界CO;萃取的苦瓜籽油为原料,经皂化酸解法制得混合脂肪酸,再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其中的α-桐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富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α-桐酸的最佳富集工艺条件为:采用95%乙醇作为尿素溶剂,混合... 以超临界CO;萃取的苦瓜籽油为原料,经皂化酸解法制得混合脂肪酸,再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其中的α-桐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富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α-桐酸的最佳富集工艺条件为:采用95%乙醇作为尿素溶剂,混合脂肪酸与尿素质量比1∶3,尿素与95%乙醇质量比1∶5,包合温度4℃,包合时间2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α-桐酸纯度从苦瓜籽油中的28.83%提高至60.03%,产物中共轭亚麻酸相对含量达到7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籽油 共轭亚麻酸 α-桐酸 尿素包合法 富集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发酵液中D-3-苯基乳酸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青云 程俊 +1 位作者 崔春霞 朱益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5,共7页
为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D-3-苯基乳酸(D-3-phenyl lactic acid,PLA),利用重组大肠杆菌E.coli p ET-28aldhY52V转化底物苯丙酮酸(phenylpyruvic acid,PPA)合成PLA,采用离子交换法对PLA纯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6种常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为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D-3-苯基乳酸(D-3-phenyl lactic acid,PLA),利用重组大肠杆菌E.coli p ET-28aldhY52V转化底物苯丙酮酸(phenylpyruvic acid,PPA)合成PLA,采用离子交换法对PLA纯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6种常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对PLA的静态吸附容量测定,确定了D315具有较强的PLA吸附性能。在固定床上样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上样流速为4 BV/h、径高比为1∶7时,上样吸附效果较好。利用二阶段洗脱工艺:第一阶段用100 mmol/L HCl进行洗脱,第二阶段用200 mmol/L Na Cl在5 BV/h流速下洗脱。洗脱验证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洗脱液中PLA/PPA的质量浓度比值由初始的4.2上升到10.3,PLA收率为66.4%。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采用离子交换法纯化发酵液中PLA的工艺优化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苯基乳酸(D-3-phenyl LACTIC acid PLA) 离子交换 阶段洗脱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α-桐酸酰基)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
14
作者 成江 谢普军 +2 位作者 黄立新 张彩虹 刘璐婕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3,共7页
以α-桐酸为原料,制备得到一系列N-(α-桐酸酰基)三唑类化合物:N-(α-桐酸酰基)-3,5-二溴-1,2,4-三唑(3a)、N-(α-桐酸酰基)-1,2,4-三唑(3b)、N-(α-桐酸酰基)-3-巯基-1,2,4-三唑(3c)、N-(α-桐酸酰基)-5-硝基-1,2,4-三唑(3d)、N-(α-... 以α-桐酸为原料,制备得到一系列N-(α-桐酸酰基)三唑类化合物:N-(α-桐酸酰基)-3,5-二溴-1,2,4-三唑(3a)、N-(α-桐酸酰基)-1,2,4-三唑(3b)、N-(α-桐酸酰基)-3-巯基-1,2,4-三唑(3c)、N-(α-桐酸酰基)-5-硝基-1,2,4-三唑(3d)、N-(α-桐酸酰基)-1,2,3苯骈三唑(3e)、3-α-桐酸酰基-1,2,4-三唑(3f)、4-α-桐酸酰基-1,2,4-三唑(3g),并用FT-IR、^(1)H NMR、^(13)C NMR和MS对产物进行了确证。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a和3e对肝癌细胞Hep G2、直肠癌细胞DLD-1和乳腺癌细胞MCF-7均有抑制效果,化合物3d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25.12μmol/L)优于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5-Fu)的抗肿瘤效果。所有目标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不显著。化合物3e对白色念珠菌的IC^(50)达到22.69 mg/L,与阳性对照5-氟胞嘧啶的抗菌效果相近,具有作为药物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桐酸 三唑 生物活性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桐酸对人绒毛膜上皮癌JEG-3细胞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赵婉茹 谢煜萍 +1 位作者 王际辉 王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10-315,共6页
目的:研究β-桐酸对人绒毛膜上皮癌JEG-3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β-桐酸处理体外培养的绒癌JEG-3细胞,应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相对活力;应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法检测β-桐酸对JEG-... 目的:研究β-桐酸对人绒毛膜上皮癌JEG-3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β-桐酸处理体外培养的绒癌JEG-3细胞,应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相对活力;应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法检测β-桐酸对JEG-3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细胞凋亡的变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通过对2',7'-二氯荧光素(2',7'-dichlorofluorescein,DCF)荧光强度的检测确定;应用ROS抑制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分析ROS在β-桐酸对JEG-3细胞活力影响中的作用。结果:β-桐酸对JEG-3细胞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β-桐酸显著促进LDH的释放和JEG-3细胞的凋亡(P<0.05),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与Bax/Bcl-2的表达比例均上调,进一步证明β-桐酸能够诱导JEG-3细胞凋亡;β-桐酸处理后,JEG-3细胞内ROS的含量上升,NAC能够显著拮抗β-桐酸对JEG-3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β-桐酸能够诱导JEG-3细胞的凋亡,其作用可能与ROS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桐酸 人绒毛膜上皮癌 细胞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年桐优良种质资源筛选与综合评价
16
作者 曹杰 米小琴 +5 位作者 熊波 黄会猛 许剑萍 高凌 曾传圣 陈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112,共8页
旨在为千年桐产业良种化提供科学依据,以经筛选的29份千年桐优良母株为试验对象,测量其树体表型性状(树高、冠幅和胸径)、果实表型性状(30个鲜果质量、30个干果质量、单株鲜果总质量和干籽出仁率)及油脂性状(干仁含油率,油酸、亚油酸、... 旨在为千年桐产业良种化提供科学依据,以经筛选的29份千年桐优良母株为试验对象,测量其树体表型性状(树高、冠幅和胸径)、果实表型性状(30个鲜果质量、30个干果质量、单株鲜果总质量和干籽出仁率)及油脂性状(干仁含油率,油酸、亚油酸、α-桐酸含量和α-桐酸/β-桐酸),并对各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评选出优良种质资源。结果表明:29份千年桐的12个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0.82%~45.84%,其中单株鲜果总质量变异最大;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46~1.97;相关性分析表明30个鲜果质量与树高、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单株鲜果总质量与胸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干仁含油率与干籽出仁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鲜果总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与亚油酸呈显著正相关,α-桐酸与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α-桐酸/β-桐酸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千年桐优良母株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Ⅱ中的种质具有筛选树体矮化、高产、高含油率良种的潜力;通过综合指标与经济指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AF-7和YZQ-6为最优母株。综上,初步构建了千年桐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AF-7和YZQ-6可作为今后千年桐良种选育的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桐 种质资源 综合评价 良种 α-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油酸保存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敏 曹庸 +2 位作者 彭密军 李松林 贺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22-126,共5页
初步研究了桐油酸的保存方法,以α-桐油酸含量为指标,将桐油酸与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桐油酸含量,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结构。研究了容器材质、温度、保存条件对桐油酸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抗氧化剂种类... 初步研究了桐油酸的保存方法,以α-桐油酸含量为指标,将桐油酸与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桐油酸含量,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结构。研究了容器材质、温度、保存条件对桐油酸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抗氧化剂种类、用量及温度等对桐油酸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剂及其用量、冷藏温度对桐油酸含量影响较小,因此桐油酸在真空包装、温度低于25℃条件下保存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酸 含量测定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丝前后烟丝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江生 李跃锋 +2 位作者 洪伟岭 姜焕元 陈河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80-281,共2页
  烟草中的多元酸对抽吸品质有重要影响,它们能与生物碱结合成盐,调节烟草中碱性成分的挥发性.高级脂肪酸可分成饱和与不饱和两类,饱和脂肪酸能增加烟气的脂肪味、腊味并使之圆和;不饱和脂肪酸增加烟气的丰满度和粗糙感[1].……
关键词 DRYING GC - MS Nonvolatile organic acids High fatty ac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与钠离子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胜明 杨松成 +6 位作者 王杰 王鸿丽 刘炳玉 李爱玲 何昆 魏开华 张学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6-67,共2页
  实验研究中常常观察到钠离子与一些多肽或蛋白质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这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可能与生物的一些功能和活性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结合作用,我们应用电喷雾质谱研究了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与钠离子在溶液中的非共价...   实验研究中常常观察到钠离子与一些多肽或蛋白质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这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可能与生物的一些功能和活性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结合作用,我们应用电喷雾质谱研究了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与钠离子在溶液中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实验研究中发现脯氨酸和苯丙胺酸与钠离子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ion Amino acids Non - covalent interaction ESI -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叶南星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中林 韦英杰 叶文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 :对异叶南星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对异叶南星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 ,并用理化常数和光谱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异叶南星中分离出 4个化合物 ,分别为十八酸单甘酯 (glycerolmonostearicacid ,Ⅰ ) ,β ... 目的 :对异叶南星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对异叶南星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 ,并用理化常数和光谱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异叶南星中分离出 4个化合物 ,分别为十八酸单甘酯 (glycerolmonostearicacid ,Ⅰ )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Ⅱ )、葫萝卜甙 (daucosterol,Ⅲ )、琥珀酸 (succinicacid ,Ⅳ ) ,结论 :化合物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叶南星 十八酸单甘酯 GLYCEROL monostearic acid 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葫萝卜苷 DAUCOSTEROL 琥珀酸 succinic ac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