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5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0条的教义学展开
1
作者 尤佳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6,共8页
研究目的:针对《土地管理法》第60条适用中的问题,从教义学角度分析该规范的功能定位,并以此为逻辑探讨第60条的规范展开,以求对实践疑问有所回应。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第60条规范内容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研究目的:针对《土地管理法》第60条适用中的问题,从教义学角度分析该规范的功能定位,并以此为逻辑探讨第60条的规范展开,以求对实践疑问有所回应。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第60条规范内容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自主性利用,该方式具有非市场化的本质属性。(2)适用第60条的唯一情形是集体兴办企业,包括集体自办企业、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方式的共办企业及租赁土地合同型的联营企业。(3)适用第60条时集体可就闲置宅基地、公共事业用地等集体建设用地申请。(4)适用第60条的权利取得程序应遵循公共利益逻辑而非市场逻辑,无需进行公开竞价程序。(5)适用第60条取得的集体兴办企业用地不得进行出租、转让、单独抵押等各种变相市场化的行为。研究结论:《土地管理法》第60条与第63条均为利用集体土地兴办企业的路径,但二者的用地主体及用地方式有根本区别,在规范解释中应当严格区分,以防止出现由第60条向第63条逃逸之“变相入市”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法》第60 集体兴办企业用地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磁钻具表面强化的Ni60合金激光熔覆工艺研究
2
作者 刘丽兰 李思聪 +2 位作者 杨帆 韩飞燕 吴子英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12,共10页
无磁钻具材料为316L不锈钢,在其表面激光熔覆高硬质合金可有效提高耐磨耐蚀性。采用激光同轴送粉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熔覆Ni60合金粉末,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为影响因素,开展激光熔覆正交试验。首先,进行3因素4水平的单层单... 无磁钻具材料为316L不锈钢,在其表面激光熔覆高硬质合金可有效提高耐磨耐蚀性。采用激光同轴送粉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熔覆Ni60合金粉末,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为影响因素,开展激光熔覆正交试验。首先,进行3因素4水平的单层单道激光熔覆试验,根据所制备的16组熔覆层的裂纹密度、稀释率和成形系数筛选出8组无裂纹熔覆层的工艺参数;再以显微硬度、稀释率和成形系数为质量评价指标,提出了综合加权赋分的方法并优选出3组工艺参数;最后,采用优选出的工艺参数在50%搭接率下进行单层多道激光熔覆试验。通过熔覆层横截面形貌分析可知,单层多道熔覆层均在首道出现较高的稀释率,后继道数的稀释率降低并趋于平稳,成形良好的熔覆层的稀释率在15%~20%。通过熔覆层横截面显微硬度测量可知,单层多道熔覆层硬度略高于单层单道熔覆层,前者熔覆层横截面的显微硬度是基体硬度的4倍左右。通过观察单层多道熔覆层横截面显微金相组织发现,熔覆层从结合区到表面,组织形态呈现出从连续平面晶、树枝晶到等轴晶的转变,成形良好,无明显气孔、裂纹等缺陷。最后,根据熔覆层金相组织和几何形貌确定了满足无磁发射短节熔覆层要求的最佳工艺参数。所得结论为后续井下无磁钻具服役环境下的Ni60熔覆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磁钻具 NI60合金 综合加权赋分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大连市60岁及以上人群跌倒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3
作者 周毅恒 张瑜 姜杰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 研究辽宁省大连市60岁及以上人群跌倒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8—2022年在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门、急诊首次就诊,且被诊断为跌倒伤害的60岁及以上人群流行特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 目的 研究辽宁省大连市60岁及以上人群跌倒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8—2022年在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门、急诊首次就诊,且被诊断为跌倒伤害的60岁及以上人群流行特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特征,计算构成比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8—2022年大连市共收集60岁及以上人群跌倒伤18 596例,占总伤害病例的52.65%;年度跌倒伤病例的占总伤害病例的比例逐年上升。男性病例7264例,女性11 332例,男女性别比为1:1.56。60~<65岁人群跌倒伤占比最高(28.88%),其次为65~<70岁(23.61%)和70~<75岁(15.26%)人群。跌倒伤害发生家中和公路/街道占比最多,分别为36.67%和30.07%。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43.50%)和骨折(33.34%),其中85岁及以上人群骨折占比(43.23%)最高,且占比与年龄的增长正相关(r=0.99,P<0.05)。受伤部位集中在下肢、头部和躯干,占比分别为29.64%、22.88%和22.47%。临床严重程度主要为轻度(58.68%)和中度(39.59%)。结论跌倒伤害是大连市60岁及以上人群首要伤害原因,且占总伤害病例的比例逐年上升,女性和85岁以上人群是重点人群,应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跌倒特征开展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岁及以上人群 跌倒 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线粒体嵴重构及其结构蛋白Mic10、Mic60、Mic19的影响
4
作者 常红波 王振涛 +1 位作者 吴鸿 曾垂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87,I0024-I0027,共9页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小鼠心肌线粒体内膜嵴重构及其线粒体内膜嵴结构蛋白10(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 ridge structure protein 10,Mic10)、线粒体内膜嵴结构蛋白60(Mitochondrial inner...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小鼠心肌线粒体内膜嵴重构及其线粒体内膜嵴结构蛋白10(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 ridge structure protein 10,Mic10)、线粒体内膜嵴结构蛋白60(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 ridge structure protein 60,Mic60)、线粒体内膜嵴结构蛋白19(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 ridge structure protein 19,Mic19)的影响,探讨其保护DCM线粒体嵴结构,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cTnTR141W转基因DCM小鼠分为模型组、抗纤益心方低剂量组、抗纤益心方中剂量组、抗纤益心方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每组8只,另设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8只,各组小鼠灌胃8周后,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缩短率(Fraction shorting,FS),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血清氨基端前脑钠素(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分别检测心肌线粒体嵴Mic10、Mic60、Mic19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NT-proBNP含量增加(P<0.01),LVESD和LVEDD升高、FS和EF降低(P<0.05),心肌病理损伤,细胞凋亡数增加(P<0.01),ATP含量降低(P<0.01),线粒体嵴结构受损、排列紊乱,线粒体嵴结构蛋白Mic10、Mic60、Mic19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益心方组NT-proBNP含量降低(P<0.05),LVESD和LVEDD降低、FS和EF增加(P<0.05),心肌损伤减轻,细胞凋亡减少,ATP含量增加(P<0.05),线粒体嵴受损及排列紊乱改善,线粒体嵴Mic10、Mic60、Mic19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结论抗纤益心方能够改善DCM小鼠线粒体嵴排列紊乱,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线粒体嵴结构蛋白Mic10、Mic60、Mic19表达,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益心方 扩张型心肌病 线粒体 Mic10 Mic60 Mic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秆抗倒极早熟油葵杂交种F60的选育与应用
5
作者 王德兴 宋殿秀 +5 位作者 依兵 赵明珠 刘晓宏 刘金刚 曹瑀轩 冯良山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0-92,共3页
油葵F60是以雄性不育系150A和恢复系298R组配的矮秆、抗倒伏、极早熟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在2006、2007年油葵产量比较试验中籽粒产量达216.93 kg/667m^(2),增产6.53%;生产示范试验中籽粒产量217.60 kg/667m^(2),增产4.30%。在辽宁沈阳... 油葵F60是以雄性不育系150A和恢复系298R组配的矮秆、抗倒伏、极早熟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在2006、2007年油葵产量比较试验中籽粒产量达216.93 kg/667m^(2),增产6.53%;生产示范试验中籽粒产量217.60 kg/667m^(2),增产4.30%。在辽宁沈阳、朝阳及吉林、内蒙古、宁夏、新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油葵适应性试种、示范试验中,籽实产量高,表现突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杂交种 极早熟 F60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添加量对激光熔覆Ni60A/TC4复合层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尹燕 赵奎安 +3 位作者 李辉 何明明 刘颖波 张瑞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124,共6页
由于以往对添加CeO_(2)对TC4表面镍基/钛基熔覆层影响的研究较少,为解决TC4钛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通过同轴激光送粉熔覆技术在TC4表面制备了CeO_(2)/(70%Ni60A+30%TC4)复合熔覆层。利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对熔覆层组织形貌和晶粒... 由于以往对添加CeO_(2)对TC4表面镍基/钛基熔覆层影响的研究较少,为解决TC4钛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通过同轴激光送粉熔覆技术在TC4表面制备了CeO_(2)/(70%Ni60A+30%TC4)复合熔覆层。利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对熔覆层组织形貌和晶粒大小进行了分析对比,用XRD和EDS分析了熔覆层相组成。分析了CeO_(2)不同添加量对熔覆层成型质量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eO_(2)的加入抑制了熔覆层裂纹的产生,且添加量为0.3%时,熔覆层无裂纹,成型质量最好。CeO_(2)的添加并未改变熔覆层的基本相组成。随着添加量增加,熔覆层组织呈现先细化后又变粗大的规律,当添加量为0.3%时,组织最细小。熔覆层显微硬度明显高于基体,当添加量为0.3%时效果最显著,为883 HV左右,约为基材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CeO_(2) TC4 NI60A TIC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射诱变创制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7
作者 方正 梁龙兵 +5 位作者 陈俊锟 张燕 韩宏仕 陈汁雯 李岩 向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4-665,共12页
为创制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应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甘蓝型油菜优良杂交品种的亲本以及优异品系的种子,分析辐射对成苗率、营养体生长及全生育期变异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剂量,并筛选突变体新种质。结果显示,随着^(60)Co-γ辐... 为创制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应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甘蓝型油菜优良杂交品种的亲本以及优异品系的种子,分析辐射对成苗率、营养体生长及全生育期变异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剂量,并筛选突变体新种质。结果显示,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大,成苗率、苗期鲜重和叶面积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且变异率明显增大。甘蓝型油菜不同材料进行^(60)Co-γ辐射诱变的最适剂量约为1000 Gy;处理的4个材料对辐射的敏感性依次为GRD328>YY300A>YY300R>GRI1626,其中GRD328得到子叶、茎秆、花期和花朵突变体材料最多,变异频率分别达0.07%、1.18%、1.87%和0.37%;YY300R得到真叶突变体材料最多,变异频率为0.96%;YY300A得到含油率变异材料最多,变异频率为0.69%。通过优化针对田间直播油菜的辐射诱变方法,获得了早熟、多子叶、高含油率、多主茎等性状的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60)Co-γ射线 诱变育种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γ^(60)Co辐照技术原位制备高性能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基准固态电解质
8
作者 李新宇 杨学英 +5 位作者 陈琦琛 李睿洋 李伟 邓翊 张鹏 赵金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目的]为解决固态电解质中离子传输缓慢、电极和电解质界面接触不良等问题,通过γ^(60)Co辐照技术原位制备高性能准固态电解质.[方法]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diacrylate,PEGDA]为单体,碳酸酯基液态电解质为增塑剂... [目的]为解决固态电解质中离子传输缓慢、电极和电解质界面接触不良等问题,通过γ^(60)Co辐照技术原位制备高性能准固态电解质.[方法]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diacrylate,PEGDA]为单体,碳酸酯基液态电解质为增塑剂和氧化铝涂覆的聚酰亚胺(PI@Al_(2)O_(3))隔膜为支撑膜,利用γ射线电离辐照技术实现原位固化,制得PEGDA基准固态电解质(PEGDA-based quasi solid electrolyte,PEGDA-QSE),考察PEGDA的质量分数和辐照剂量对制备的PEGDA-QSE性能的影响,并对优化条件下制得的PEGDA-QSE进行物性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液态高亲和性单体PEGDA经过γ射线辐照之后原位交联形成三维结构,并将液态小分子固定在其中,减少泄露以及燃烧风险.内部的小分子起到辅助离子传输、提升离子传导的作用.在PEGDA质量分数为10%、辐照剂量为30 kGy的条件下制备的PEGDA-QSE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其室温离子电导率为0.69 mS/cm,电化学窗口为4.7 V.所组装的磷酸铁锂半电池在0.5 C倍率下稳定循环300圈,循环后容量为147.3 mAh/g.软包电池在机械断裂条件下依然可以正常工作.[结论]本研究基于γ^(60)Co辐照技术原位制备的PEGDA-QSE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优异的界面接触和安全性能等特点,为高性能固态锂电池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固态电解质 γ^(60)Co辐照 原位固化 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着色剂与抗氧化剂对^(60)Co-γ射线辐照辣椒红油的协同护色作用研究
9
作者 周新雨 王子欢 +3 位作者 杨小平 王志新 贾利蓉 段飞霞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辐照导致的类胡萝卜素褪色现象是制约非热杀菌技术^(60)Co-γ射线辐照在辣椒红油及辣椒红油调味预制食品领域应用的瓶颈问题。文章研究了商用杀菌剂量6~10 kGy辐照后,辣椒红油的变色特点:红绿色度值a^(*)剂量依赖性下降38.40%~54.78%,... 辐照导致的类胡萝卜素褪色现象是制约非热杀菌技术^(60)Co-γ射线辐照在辣椒红油及辣椒红油调味预制食品领域应用的瓶颈问题。文章研究了商用杀菌剂量6~10 kGy辐照后,辣椒红油的变色特点:红绿色度值a^(*)剂量依赖性下降38.40%~54.78%,亮度值L^(*)和黄蓝色度值b^(*)小幅升高。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4种天然着色剂和5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护色作用,发现0.1 g/kg红曲红、0.7 g/kg虾青素、0.2 g/kg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7 g/kg迷迭香提取物可部分抑制6~10 kGy辐照导致的辣椒红油褪色,而β-胡萝卜素、赤藓红、萝卜红、抗坏血酸钙和抗坏血酸钠无明显作用。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到10 kGy辐照的最佳护色方案为迷迭香提取物0.170 g/kg、虾青素0.155 g/kg、红曲红0.095 g/kg。此条件下实测a^(*)值为52.54,a^(*)值下降率为10.25%,ΔE^(*)值为8.39;虾青素与红曲红、迷迭香提取物有协同交互作用。迷迭香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表明迷迭香提取物的辐照护色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性相关,而红曲红和虾青素与其着色性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素 ^(60)Co-γ射线辐照 非热杀菌 护色 抗氧化 迷迭香提取物 红曲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荸荠采后贮藏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高原 李飞 +2 位作者 李洁 严守雷 曹逍 《中国果菜》 2025年第5期16-23,共8页
以广西荔浦的荸荠为研究对象,以失重率、色泽、硬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固形物(SSC)、总酚、类黄酮和醌含量等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辐照剂量^(60)Co-γ射线(0、2、4、6、8 kGy)对新鲜荸荠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d... 以广西荔浦的荸荠为研究对象,以失重率、色泽、硬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固形物(SSC)、总酚、类黄酮和醌含量等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辐照剂量^(60)Co-γ射线(0、2、4、6、8 kGy)对新鲜荸荠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d的贮藏期中,2 kGy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组的失重率为0.18%,硬度为3810 g,相对电导率为17.2%,MDA含量为0.002~0.0026μmol/g FW,减少SSC损失,降低总酚、类黄酮和醌含量,抑制细菌生长,有效延缓荸荠品质下降。因此,2 kGy的^(60)Co-γ射线辐照是广西荔浦地区新鲜荸荠采后保鲜的最佳剂量,以期为荸荠采后辐照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60Co-γ射线 辐照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60在双峰驼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及排卵前后生殖器官中的表达与定位
11
作者 成力童 南京宏 +4 位作者 李天安 颜秋 王琪 赵兴绪 张勇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38,共9页
为探究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双峰驼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及排卵前后卵巢、子宫及输卵管的影响及调控作用,以双峰驼睾丸为材料,克隆HSP60的CDS区序列,利用ProParam及MEGA 7.0等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苏木精... 为探究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双峰驼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及排卵前后卵巢、子宫及输卵管的影响及调控作用,以双峰驼睾丸为材料,克隆HSP60的CDS区序列,利用ProParam及MEGA 7.0等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探究其表达规律。克隆结果显示:HSP60的编码区(CDS)长度为1722 bp,编码537个氨基酸,双峰驼HSP60基因与单峰驼及羊驼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近。qPCR结果显示:HSP60在双峰驼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均有表达,且性成熟后(3,5,7岁)睾丸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3月龄;排卵前后卵巢、子宫及输卵管中均有HSP60的mRNA表达,且排卵后卵巢和子宫中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排卵前,而在输卵管中排卵前后无显著差异。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SP60在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趋势与mRNA水平相似,随着年龄的递增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排卵后卵巢、子宫及输卵管中HSP60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排卵前。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HSP60蛋白主要定位于双峰驼的睾丸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及部分生精细胞,卵巢的颗粒细胞,子宫内膜的腺细胞以及肌细胞等。结果表明,HSP60参与双峰驼睾丸发育及精子生成过程,同时参与诱导排卵及减数分裂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HSP60 睾丸 诱导排卵 表达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嫁接效应分析
12
作者 邓立宝 万雯 +4 位作者 何新华 田荣雄 时德举 苏方贵 苏天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9-42,72,共5页
【目的】探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嫁接效应。【方法】采用不同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金华’‘巴顿’和‘肖尼’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进行辐射处理后嫁接到原品种砧木,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对... 【目的】探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嫁接效应。【方法】采用不同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金华’‘巴顿’和‘肖尼’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进行辐射处理后嫁接到原品种砧木,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长、叶宽、叶面积等指标的影响,并通过最优回归方程求出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半致死辐照剂量。【结果】随着^(60)Co-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嫁接成活率、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对^(60)Co-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不同,供试的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对^(60)Co-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肖尼’‘巴顿’‘金华’,对应的半致死辐照剂量分别为16.77、21.69、23.31 Gy。【结论】薄壳山核桃对^(60)Co-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较高,低剂量辐照可以使薄壳山核桃枝条产生生物损伤的同时维持较高的嫁接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60)Co-γ 辐照 嫁接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新冬60号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然 帕丽旦·艾木都拉 +1 位作者 王怡琼 徐宇强 《农村科技》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新冬60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选育的冬小麦品种,在喀什地区广泛推广,其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等特性。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苗期管理、返青至拔节期管理、拔节至抽穗期管... 新冬60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选育的冬小麦品种,在喀什地区广泛推广,其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等特性。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苗期管理、返青至拔节期管理、拔节至抽穗期管理、抽穗至成熟期管理、及时收获等方面,详细阐述新冬60号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为提升该品种种植技术和产量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冬60 滴灌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金莲花种子的诱变效应
14
作者 方玉静 韩荣 +2 位作者 黄泽维 董梦涵 张芹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
为深入了解^(60)Co-γ射线对金莲花的诱变效应,采用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金莲花干种子分别进行处理,并利用形态学、细胞学、染色体压片技术和生理生化测定等技术对金莲花诱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金莲花的发芽率、... 为深入了解^(60)Co-γ射线对金莲花的诱变效应,采用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金莲花干种子分别进行处理,并利用形态学、细胞学、染色体压片技术和生理生化测定等技术对金莲花诱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金莲花的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株高、叶面积、根长以及花朵直径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降低。随着辐射剂量增加,变异率逐渐升高,且^(60)Co-γ射线剂量为40 Gy时金莲花变异率最高。此外,研究还发现^(60)Co-γ射线诱导金莲花半致死剂量为42.50 Gy。(2)显微镜观察发现,各处理的保卫细胞和气孔均小于对照。各处理的下表皮细胞、上下表皮厚、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厚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逐渐减小。(3)通过根尖染色体压片试验观察到金莲花混倍体21株。(4)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各处理的色素含量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不断下降,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综上所述,在辐射剂量率为2 Gy/min时,^(60)Co-γ射线对金莲花的形态特征、叶片结构、染色体、生理指标等产生显著影响。金莲花较适宜的诱变剂量为40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60)Co-γ射线 染色体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0合金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蠕变应力门槛值预测
15
作者 赵翰博 张建宇 +1 位作者 刘浩 龚愉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9,共11页
在550℃高温环境下,对Ti60合金试件开展疲劳-蠕变交互试验,在疲劳应力σ_(max)=450 MPa、应力比R=0.1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蠕变应力对钛合金疲劳蠕变行为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基于Norton模型提出一种能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仅通过短时... 在550℃高温环境下,对Ti60合金试件开展疲劳-蠕变交互试验,在疲劳应力σ_(max)=450 MPa、应力比R=0.1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蠕变应力对钛合金疲劳蠕变行为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基于Norton模型提出一种能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仅通过短时间的试验来预测较长时间的蠕变应力门槛值的预测模型。将该模型预测结果与最大轴向应力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将两者预测结果均与升降法所得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相对误差均在2%以内,表明该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疲劳蠕变试验条件下蠕变应力门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0合金 疲劳-蠕变 蠕变应力门槛值 蠕变应力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应用
16
作者 王亚雯 戚正阳 +6 位作者 尤佳琦 聂新辉 曹娟 杨细燕 涂礼莉 张献龙 王茂军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8-1188,共11页
棉花是最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同时是重要的油料来源。功能位点基因芯片作为一种可以提高育种值评估准确性和育种效率的工具,在棉花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制备了一款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该芯片制备基于已获得的棉花不同品种的Assa... 棉花是最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同时是重要的油料来源。功能位点基因芯片作为一种可以提高育种值评估准确性和育种效率的工具,在棉花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制备了一款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该芯片制备基于已获得的棉花不同品种的Assay for Transposase 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TAC-seq)、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 (ChIP-seq)、High-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Hi-C)等组学数据,相较棉花领域已有的基因芯片,包含了更多经过多维组学数据注释的功能遗传变异的位点,所携带的有效功能信息更多。本研究将该芯片应用于棉花群体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鉴定到40个与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相关的显著SNP位点,其中与纤维伸长率(FE)相关的显著位点共25个,与马克隆值(FM)相关的显著位点共5个,与纤维强度(FS)相关的显著位点共2个,与纤维长度(FL)相关的显著位点共4个,与纤维整齐度(FU)相关的显著位点共4个。本研究中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可应用于棉花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定位及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方面,助力棉花基因组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育种 基因芯片 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驯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7L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Ni60-WC涂层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崔乘鑫 刘岩 +1 位作者 赵萍 李登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1,共7页
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17L不锈钢表面制备Ni60-WC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及电阻炉等研究不同激光功率对Ni60-WC涂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物相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及耐高温性能的... 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17L不锈钢表面制备Ni60-WC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及电阻炉等研究不同激光功率对Ni60-WC涂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物相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及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2.0 kW时,Ni60-WC涂层颗粒细密且分布均匀,涂层呈现面心立方(FCC)结构,涂层中的镍晶体尺寸最小。此外,在激光功率为2.0 kW时,Ni60-WC涂层显微硬度最大,其平均显微硬度为851.6HV。同时,该涂层摩擦因数和磨损量最小,其平均值分别为0.64和24.6 mg。此外,在激光功率为2.0 kW时,Ni60-WC涂层的耐高温性能最佳。经35次热震循环后,涂层表面无显著改变,其平均失质量率仅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i60-WC涂层 表面形貌 耐磨性能 耐高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离子渗氮时间对Ti60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信灿尧 刘靓 +1 位作者 闫钊鸣 薛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5,共9页
目的探究Ti60合金在进行双辉离子渗氮时改变时间引起的表面性能变化,以提高表面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方法使用高4.8 m的双辉离子渗氮设备在900℃条件下分别进行8、12和16 h的渗氮处理,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 目的探究Ti60合金在进行双辉离子渗氮时改变时间引起的表面性能变化,以提高表面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方法使用高4.8 m的双辉离子渗氮设备在900℃条件下分别进行8、12和16 h的渗氮处理,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往复摩擦磨损试验及硬度测量等手段,分析了双辉离子渗氮时间对Ti60合金的表面形貌、相组成及性能变化的影响。结果双辉离子渗氮8、12、16 h后的硬度值分别660.5HV、737.85HV、935.57HV,渗氮层厚度分别为0、(8±1)、(12±2)μm,摩擦磨损的直径分别为(68±5)、(62±4)、(53±6)μm,粗糙度分别为0.28、0.27、1.97μm,摩擦因数分别为0.495、0.524、0.5。结论随着渗氮时间的延长,Ti60合金表面渗氮层逐渐增厚,表面成分由以TiN相为主导(8 h)逐步过渡为以Ti_(2)N相为主导(16 h),从而提高了Ti60合金的各项表面性能。因此,渗氮时间16 h为最佳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0 渗氮时间 表面性能 氮化层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60Ni添加量对WC-B_(4)C-Ni复合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滕达 高珊 +2 位作者 刘运峰 周秉文 张兴国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目的改善TC4钛合金表面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技术在TC4钛合金上制备含不同质量分数B_(4)C-60Ni的WC10Co4Cr-B_(4)C-60Ni复合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维氏硬... 目的改善TC4钛合金表面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技术在TC4钛合金上制备含不同质量分数B_(4)C-60Ni的WC10Co4Cr-B_(4)C-60Ni复合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维氏硬度测试和摩擦磨损实验,分析B_(4)C-60Ni含量对复合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显微硬度、耐磨性能的影响,以及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结果复合涂层的相组成相似,B_(4)C-60Ni的添加使得复合涂层组织更加致密,涂层孔隙率小于1%;涂层硬度随着B_(4)C-60Ni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其中B_(4)C-60Ni的质量分数为10%的复合涂层具有最高的显微硬度(1228HV0.3),约为基体的4倍;涂层的摩擦因数均低于0.5,且涂层的磨痕深度小于15μm,磨损量随着B_(4)C-60Ni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其中,WC10Co4Cr-10B_(4)C-60Ni涂层的耐磨性最好,其体积磨损率仅为4.588×10^(-7)mm^(3)/(N·m),相较于TC4基体(3.059×10^(-4)mm^(3)/(N·m))降低了3个数量级。结论适量添加B_(4)C-60Ni可提高涂层的致密度,B_(4)C-60Ni能够与金属黏结相相互支撑和填充,形成相互间钩爪式的锁定结构,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但是添加过量的B_(4)C-60Ni会导致WC分解,摩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AF 钛合金 B_(4)C-60Ni WC10Co4Cr涂层 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0钛合金高温氧化行为及其对超塑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孙维麒 周晚林 +2 位作者 殷宏亮 嵇书伟 武永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5-201,共7页
为探究高温下Ti60钛合金的氧化行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温度下氧化动力学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超塑性能进行了研究。氧化增重实验及EDS线扫描结果显示,氧化时间及氧化温度对氧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氧化时间为1~12 h,Ti60钛合金在... 为探究高温下Ti60钛合金的氧化行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温度下氧化动力学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超塑性能进行了研究。氧化增重实验及EDS线扫描结果显示,氧化时间及氧化温度对氧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氧化时间为1~12 h,Ti60钛合金在600℃下几乎不发生氧化。氧化温度为860~980℃时,氧化过程剧烈且发生氧化膜脱落现象,氧化增重及氧化时间大致符合由立方规律向直线-抛物线规律转化的过程。随着氧化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氧化层的主要成分由TiO_(2)向Al_(2)O_(3)转换。高温拉伸试验结果显示,Ti60钛合金的峰值应力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伸长率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氧元素会在试样表面形成脆性富氧层,从而影响到试样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0钛合金 高温氧化 氧化机理 高温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