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50年杂交水稻育种回顾、成就及展望
1
作者 邓国富 戴高兴 陈韦韦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广西是我国最早开展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省(区)之一,50年来,广西水稻育种工作者在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优质化育种及机理解析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就。在三系杂交水稻配套中最早筛选出6个一代恢复系中的4个(泰引1号、IR24、IR665和IR2... 广西是我国最早开展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省(区)之一,50年来,广西水稻育种工作者在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优质化育种及机理解析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就。在三系杂交水稻配套中最早筛选出6个一代恢复系中的4个(泰引1号、IR24、IR665和IR26),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次利用野生稻血缘育成优质强恢复系桂99,以之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达405个,成为全国第二代三大恢复系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率先育成达国标优质米标准的秋优1025、美优998、百优838等系列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成为华南稻区乃至全国优质杂交水稻主推品种;近年来育成的以野香优莉丝、又香优丝苗等为代表的香型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成为全国高档香型优质杂交籼稻标杆,多次获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获奖数量居全国首位;克隆了Os MKK3、GNP12等粒型和垩白新基因并阐述了香型杂交水稻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50年来,广西共育成杂交水稻品种1187个,在全国乃至东盟国家累计推广应用超过4081.00万hm2,为推动我国杂交水稻科技进步尤其是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广西杂交水稻育种将面向产业需求,突出特色优势,创新“香软优、丰抗美”育种目标,创建“一增、二提、三降”育种方法,采用多性状协同改良育种技术,重点培育香型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和市场对高档香型优质稻米的多元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优质化 育种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时可延展水稻辅助授粉无人飞机设计与作业参数优选
2
作者 姜锐 林键沁 +3 位作者 林宗辉 刘爱民 邓孔洪 周志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无人飞机在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电动农用无人飞机续航时间短,换电频次高,难以充分利用短暂的有效授粉时间窗口,影响授粉效率。为解决无人飞机辅助授粉续航时间短的问题,同时优选作业参数以提高辅助授粉作业效果... 无人飞机在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电动农用无人飞机续航时间短,换电频次高,难以充分利用短暂的有效授粉时间窗口,影响授粉效率。为解决无人飞机辅助授粉续航时间短的问题,同时优选作业参数以提高辅助授粉作业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多电池组分时并联配电方案的航时可延展辅助授粉无人飞机,最大续航时间达到50 min。采用基于LBM(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样机旋翼产生的下洗风场进行了仿真,优选出飞行速度4.5 m/s和飞行高度2 m(距离父本冠层)的作业参数。为验证样机辅助授粉效果和优选作业参数的有效性,设计了样机、四旋翼、六旋翼3种机型杂交水稻制种田间辅助授粉对比试验,并通过采集单视野平均花粉粒数、结实率、制种产量以及续航时间4个维度数据进行离差标准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试验续航时间(42 min)、辅助授粉作业效率(10.5 hm^(2)/架次)、单视野平均花粉粒数(6.98粒,农艺上要求至少3粒)和制种产量(1996.5 kg/hm^(2))以及综合评分均优于另外两种对照机型。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无人飞机辅助授粉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飞机 杂交水稻制种 辅助授粉 续航时间 风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粉专用型晚籼杂交稻新品种澜优151的选育与应用
3
作者 游晴如 王洪飞 +6 位作者 陈春霞 董瑞霞 郑菲艳 涂诗航 房贤涛 周鹏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澜优15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育的高直链淀粉含量水稻三系不育系澜达A与高配合力恢复系江恢151配组培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澜优151具有良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中抗稻瘟病... 澜优15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育的高直链淀粉含量水稻三系不育系澜达A与高配合力恢复系江恢151配组培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澜优151具有良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中抗稻瘟病,直链淀粉含量高达29.3%,可作为米粉加工专用稻。介绍了澜优151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的关键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 杂交水稻 澜优151 高直链淀粉含量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77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4
作者 祁永斌 王林友 +2 位作者 吕向朝 蒋根水 张浩迪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38-842,共5页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77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种业集团合作选育的中熟三系籼粳杂交稻组合,以长粒粳型不育系浙杭K68A(浙75A)为母本、广亲和偏籼型恢复系浙恢F27...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77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种业集团合作选育的中熟三系籼粳杂交稻组合,以长粒粳型不育系浙杭K68A(浙75A)为母本、广亲和偏籼型恢复系浙恢F27为父本配组而成,202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浙审稻2024017)。浙优77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浙江省及周边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本文对浙优77的选育、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优77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稻Y两优919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夏祥华 任代胜 +2 位作者 丁卫东 翁同相 汤修竹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期14-17,共4页
Y两优919是以Y58S为母本,R919为父本选育出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本文介绍了其亲本特性以及高产制种技术。Y58S是配合力优良、制繁种产量高的广适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R919是抗倒、抗病且配合力强的优势恢复系。Y两优919可在闽西北海拔... Y两优919是以Y58S为母本,R919为父本选育出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本文介绍了其亲本特性以及高产制种技术。Y58S是配合力优良、制繁种产量高的广适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R919是抗倒、抗病且配合力强的优势恢复系。Y两优919可在闽西北海拔300~500 m的地区进行烟后制种。高产制种技术包括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以父本5月中旬、母本6月中旬播种为宜;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且肥力水平中上的田块作秧田,采用适宜的播种量,药剂浸种消毒,同时施足基肥,适时适量追肥,科学管水和适时防治病虫草害,以培育壮秧;烟叶采收后及时打田除草移栽,设置父母本行比1∶8;大田全生育期做到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寸水孕穗以及干湿壮籽;施足基肥,视秧苗长势适当追肥;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和当地病虫害测报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穗颈瘟等病虫害;该品种制种的理想花期相遇标准以父本始穗期较母本迟2 d为佳,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花期;见穗25%~30%时,喷施“九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确保齐穗和授粉,提高结实率;及时除杂保纯,去除早熟和异形株;拉花结束后及时割除父本,田间90%籽粒黄熟时收割。本文为相关杂交水稻高产制种及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系组合 Y两优919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稻扬籼优77的选育与应用
6
作者 段圣省 薛莲 +8 位作者 余启芝 董华林 李爱宏 殷得所 李忠正 王红波 孙阳 郭英 徐得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5-28,共4页
扬籼优7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洪山实验室、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不育系扬籼9A与恢复系HD37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熟偏迟籼型杂交中稻品种,具有高产稳... 扬籼优7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洪山实验室、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不育系扬籼9A与恢复系HD37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熟偏迟籼型杂交中稻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综合抗性好等显著特点,于202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籼稻 扬籼优77 高产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软华优197选育及应用
7
作者 程雄 张晶晶 +1 位作者 陈雄辉 张泽民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8-21,共4页
软华优197是华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感温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型优良、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202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西桂南、桂中地区种植。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和制... 软华优197是华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感温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型优良、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202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西桂南、桂中地区种植。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软华优197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粳嘉优710的选育
8
作者 张馨月 叶胜海 +2 位作者 董俊杰 富昊伟 李友发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30-833,共4页
浙粳嘉优710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三系粳型不育系浙粳7A和籼型恢复系DR610进行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广适、米质优等特点,2022年... 浙粳嘉优710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三系粳型不育系浙粳7A和籼型恢复系DR610进行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广适、米质优等特点,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浙粳嘉优710 高产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嘉优10号的选育
9
作者 张呈祥 李柏 +1 位作者 陆金根 高荣村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34-837,共4页
嘉优10号是利用BT型早熟中粳不育系嘉57A和恢复系嘉恢10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嘉优10号具有综合抗性好、米质优、制繁种产量高等特点,2022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对嘉优10号的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稻米... 嘉优10号是利用BT型早熟中粳不育系嘉57A和恢复系嘉恢10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嘉优10号具有综合抗性好、米质优、制繁种产量高等特点,2022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对嘉优10号的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稻米品质及抗病性进行分析,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嘉优10号 优质 抗病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秋两优新占的选育和应用
10
作者 汪军 章万东 王伍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1期1-4,共4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秋两优新占的选育过程、种植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该品种是以两系不育系Q201S为母本、强恢复系新龙占为父本组配育成,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种植,表现出产量高、田间长势良好、抗倒伏性较好、品... 本文总结分析了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秋两优新占的选育过程、种植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该品种是以两系不育系Q201S为母本、强恢复系新龙占为父本组配育成,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种植,表现出产量高、田间长势良好、抗倒伏性较好、品质优良等特性。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5月中下旬),秧龄30 d以内,叶龄5.5~6.0叶时移栽;种植密度以75万~90万株/hm^(2)为宜;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孕穗期施钾肥,水分以干湿交替管理为主;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改土,播种前采用适宜药剂拌种消毒,以有效防治病虫害。高产制种技术包括选择海拔300~800 m的丘陵或平原地区作制种基地;合理安排播差期,以父、母本播期相差10 d为宜,关注幼穗分化期,及时调节花期;安排父、母本行比2∶12,播种量分别为6和30 kg/hm^(2);合理施肥,及时追施穗肥、喷施叶面肥;母本抽穗25%时喷施赤霉素“九二○”,采取竹竿等方式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根据病虫害预报,施用75%肟菌·戊唑醇、三氟苯嘧啶等药剂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严格隔离去杂;适时分期收获父、母本。本文为该品种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秋两优新占 品种选育 高产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的原理和优化发展
11
作者 邱磊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95,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系杂交水稻育种中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水稻的遗传特性和杂交育种原理,分析与此方面知识相关的高考试题,并概括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稻的优化发展前景,以期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育种 遗传特性 生物学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巧两优晶香丝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胡宗兵 胡德洋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5-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巧两优晶香丝占的选育过程,并对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巧两优晶香丝占是以喜08S为母本,晶香丝占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和中... 本文介绍了巧两优晶香丝占的选育过程,并对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巧两优晶香丝占是以喜08S为母本,晶香丝占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和中抗稻瘟病等特点。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药剂浸种和适量播种;适期移栽;施足底肥,早施、重施分蘖肥,增施磷、钾肥;水稻移栽后5~7d,选择适宜药剂进行化学除草;适期适药防治稻曲病、稻蓟马等病虫害。本文为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及相关地区作为一季中稻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巧两优晶香丝占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山两优明占的选育与应用
13
作者 唐江霞 邓则勤 +3 位作者 林成豹 苏荣理 黄显波 梁水金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山两优明占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选的温敏核不育系山S与改良的双抗明占(Pi9)配制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具有分蘖力强、中抗稻瘟病、粒型长、碱消值高、米质优等特点,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述了山两优明占的... 山两优明占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选的温敏核不育系山S与改良的双抗明占(Pi9)配制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具有分蘖力强、中抗稻瘟病、粒型长、碱消值高、米质优等特点,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述了山两优明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山两优明占 抗病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粒优质水稻新品种志两优332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14
作者 王业文 吴合周 +3 位作者 杨霄 李小梅 郭明星 黄重 《种业导刊》 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
志两优332是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不育系志S作母本与恢复系R332作父本组配育成的中稻迟熟类型两系杂交稻,具有籽粒细长、抗病性强、丰产性好、转色好、抗倒伏等特点。志两优332的米质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3级,... 志两优332是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不育系志S作母本与恢复系R332作父本组配育成的中稻迟熟类型两系杂交稻,具有籽粒细长、抗病性强、丰产性好、转色好、抗倒伏等特点。志两优332的米质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3级,于2020年通过长江上游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志两优332 选育过程 栽培技术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型水稻新组合荃两优98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洪军 翟春节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7期89-91,共3页
荃两优985是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荃银高科不育系荃211S和自主选育恢复系YR985配组杂交,历经多年多代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耐热性强、高温结实率高、熟相落色好、抗倒性强,米质达到部颁标准一级。2022—2023年,该... 荃两优985是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荃银高科不育系荃211S和自主选育恢复系YR985配组杂交,历经多年多代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耐热性强、高温结实率高、熟相落色好、抗倒性强,米质达到部颁标准一级。2022—2023年,该品种参加金色大地国家水稻联合体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9344.55 kg/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35%,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285 kg/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6%。202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中主要对荃两优985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耐热 荃两优985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型杂交中籼稻荃香优89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16
作者 夏祥华 翁同相 +2 位作者 任代胜 汤修竹 陶永寿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11-14,共4页
本文结合荃香优89生产实践,总结分析了其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栽培技术要点及高产制种技术。该品种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宜、米质优和产量高等特性;其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云南省中低海拔籼稻区等稻瘟病低... 本文结合荃香优89生产实践,总结分析了其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栽培技术要点及高产制种技术。该品种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宜、米质优和产量高等特性;其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云南省中低海拔籼稻区等稻瘟病低发地区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重施底肥,及时追肥;干湿交替管水以及适时病虫害防治等。高产制种技术包括在海拔250~500m地区烟后制种;根据制种季节不同,确保父、母本播差期在6.5~7.5叶;药剂浸种、喷施多效唑等,以促进秧苗健康、矮壮和多分蘖;安排父母本行比为1∶8;根据田间秧苗生长情况进行肥水管理;根据田间实际调查情况和当地病虫害测报及时防治穗颈瘟、稻飞虱等病虫害;采取幼穗剥查法预测花期,以幼穗分化初期父、母本同期为宜;见穗15%时喷施赤霉素;制种全过程注意除杂保纯;75%籽粒黄熟时开始收割,收割后及时烘干。本文为荃香优89高产制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荃香优89 品种选育 高产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爽两优182的选育与应用
17
作者 罗健 许国冬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2期9-12,共4页
爽两优182是西科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不育系爽1S与自育恢复系天龙恢182配组育成的绿色优质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中抗稻瘟病,米质达优质二级,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爽两优182... 爽两优182是西科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不育系爽1S与自育恢复系天龙恢182配组育成的绿色优质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中抗稻瘟病,米质达优质二级,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爽两优18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及高产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爽两优182 选育 栽培技术 高产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81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王珍珍 向关伦 +8 位作者 甘雨 郝留根 郭慧 张宏伟 易崇粉 杨春苗 姜敬伟 杨占烈 李双琴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满足贵州省中、低海拔区域水稻种植需求。【方法】以自育优质籼型常规稻筑香19为父本,以自育优质两系不育系886S为母本,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并以F优498为参试对照(CK)品种,明确水稻新...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满足贵州省中、低海拔区域水稻种植需求。【方法】以自育优质籼型常规稻筑香19为父本,以自育优质两系不育系886S为母本,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并以F优498为参试对照(CK)品种,明确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与栽培、制种技术要点。【结果】筑香19与886S杂交组配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两优819,202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230014)。两优819株高112.8 cm,有效穗231.0万穗/hm2,总粒数191.0粒/穗,结实率80.7%,千粒重28.4 g,全生育期145.9 d,较F优498早熟4.0 d。在贵州省2021—2022年迟熟组区域试验中,两优819两年平均产量9869.2 kg/hm2,较F优498减产0.1%。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301.0 kg/hm2,较F优498增产2.8%。两优819出糙率80.4%,精米率70.6%,整精米率63.9%,垩白粒率6.0%,垩白度1.8%,粒长6.9mm,粒型长宽比3.1,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15.4%,碱消值6.5,透明度1级,米质达部标2级,优于F优498(米质为普通)。两优819中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F优498中感稻瘟病,耐冷性弱。【结论】两优819优质、稳产、抗逆性好,宜在贵州中、低海拔区域作一季中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819 品种选育 籼型 两系不育系 杂交水稻 稻瘟病 耐冷性 综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的选育及其应用
19
作者 秦元忆 伍祥 +4 位作者 蒙秀菲 张上都 彭菊 石邦志 周乐良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7-12,共6页
【目的】选育配合力强、优质、不育起点温度低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两系杂交水稻选育提供优质亲本。【方法】用1892S作母本与Y58S杂交,再与360S复交,经4年8代选育出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结果】2022年9月兴1S通过贵州省农作... 【目的】选育配合力强、优质、不育起点温度低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两系杂交水稻选育提供优质亲本。【方法】用1892S作母本与Y58S杂交,再与360S复交,经4年8代选育出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结果】2022年9月兴1S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其株型紧凑,花时集中,花粉不育度99.45%,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不育起点温度低(23.5℃),稻米品质优,达部标优质一等食用稻标准,测配组合产量表现优。兴1S与自育恢复系贵香578配组的迟熟籼型杂交水稻兴两优578,口感好、食味佳、米质优,宜在贵州省海拔1100m以下区域种植,2023年兴两优578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230021)。【结论】兴1S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柱头外露率高,米质达部标一级,属于优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遗传育种 光温敏核不育系 兴1S 兴两优578 配合力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籼稻福两优晶玉的选育过程及栽培制种技术
20
作者 夏婷婷 刘鹏 +2 位作者 陈周兵 陈超伟 程高祺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195-198,共4页
福两优晶玉是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两系不育系福7112S为母本、以恢复系晶玉为父本自主选育的两系中籼稻,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等特点,于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32021)。详细介绍了福两... 福两优晶玉是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两系不育系福7112S为母本、以恢复系晶玉为父本自主选育的两系中籼稻,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等特点,于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32021)。详细介绍了福两优晶玉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亲本繁殖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福两优晶玉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