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广西50年杂交水稻育种回顾、成就及展望 |
邓国富
戴高兴
陈韦韦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航时可延展水稻辅助授粉无人飞机设计与作业参数优选 |
姜锐
林键沁
林宗辉
刘爱民
邓孔洪
周志艳
|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米粉专用型晚籼杂交稻新品种澜优151的选育与应用 |
游晴如
王洪飞
陈春霞
董瑞霞
郑菲艳
涂诗航
房贤涛
周鹏
黄庭旭
|
《福建稻麦科技》
|
2025 |
0 |
|
|
4
|
高产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77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
祁永斌
王林友
吕向朝
蒋根水
张浩迪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5
|
两系杂交中籼稻Y两优919高产制种技术 |
夏祥华
任代胜
丁卫东
翁同相
汤修竹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
3
|
|
|
6
|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稻扬籼优77的选育与应用 |
段圣省
薛莲
余启芝
董华林
李爱宏
殷得所
李忠正
王红波
孙阳
郭英
徐得泽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7
|
优质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软华优197选育及应用 |
程雄
张晶晶
陈雄辉
张泽民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8
|
高产优质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粳嘉优710的选育 |
张馨月
叶胜海
董俊杰
富昊伟
李友发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9
|
优质抗病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嘉优10号的选育 |
张呈祥
李柏
陆金根
高荣村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10
|
两系杂交水稻秋两优新占的选育和应用 |
汪军
章万东
王伍梅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
0 |
|
|
11
|
简析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的原理和优化发展 |
邱磊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巧两优晶香丝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胡宗兵
胡德洋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
0 |
|
|
13
|
抗病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山两优明占的选育与应用 |
唐江霞
邓则勤
林成豹
苏荣理
黄显波
梁水金
|
《福建稻麦科技》
|
2025 |
0 |
|
|
14
|
长粒优质水稻新品种志两优332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
王业文
吴合周
杨霄
李小梅
郭明星
黄重
|
《种业导刊》
|
2025 |
0 |
|
|
15
|
耐热型水稻新组合荃两优98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洪军
翟春节
|
《园艺与种苗》
|
2025 |
0 |
|
|
16
|
香型杂交中籼稻荃香优89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
夏祥华
翁同相
任代胜
汤修竹
陶永寿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
0 |
|
|
17
|
两系杂交稻爽两优182的选育与应用 |
罗健
许国冬
|
《福建稻麦科技》
|
2025 |
0 |
|
|
18
|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81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
王珍珍
向关伦
甘雨
郝留根
郭慧
张宏伟
易崇粉
杨春苗
姜敬伟
杨占烈
李双琴
|
《贵州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19
|
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的选育及其应用 |
秦元忆
伍祥
蒙秀菲
张上都
彭菊
石邦志
周乐良
|
《贵州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20
|
杂交中籼稻福两优晶玉的选育过程及栽培制种技术 |
夏婷婷
刘鹏
陈周兵
陈超伟
程高祺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