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U过程和Vine-Copula的多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东风 张博洋 +1 位作者 李青博 黄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9-538,共10页
针对风电场各风电机组风速间复杂的时空相关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rnstein-Uhlenbeck,OU)过程与Vine-Copula建模的多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风速的物理特性,研究风速与湍流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各季节风速的不同分布... 针对风电场各风电机组风速间复杂的时空相关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rnstein-Uhlenbeck,OU)过程与Vine-Copula建模的多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风速的物理特性,研究风速与湍流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各季节风速的不同分布确立其相应的OU随机过程实现风速模拟;然后,通过构建Vine-Copula模型对风电场内多风电机组风速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将模拟值归一化处理后代入Vine-Copula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实现各风电机组的短期风速预测。应用OU随机过程,可为准确的风速预测奠定基础;通过Vine-Copula建模,可解决风速空间相关性问题。以中国北方某电场风电机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在单步和多步预测中,所提方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相较于传统方法分别降低了2.68%、9.94%、23.79%、32.10%,提高了风速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电机组 风速 预测 随机过程 Vine-Copula 奥恩斯坦-乌伦贝克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参数优化和误差修正的STAGN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潘超 王超 +1 位作者 孙惠 孟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7-129,共13页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数据关联性与误差修正适应性问题,提出基于超参数优化和误差修正单元切换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构建时空注意力门控网络预测模型,利用改进开普勒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然后,考虑风电场数据与预测误差之...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数据关联性与误差修正适应性问题,提出基于超参数优化和误差修正单元切换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构建时空注意力门控网络预测模型,利用改进开普勒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然后,考虑风电场数据与预测误差之间的非线性关联,构建误差修正自适应单元。同时挖掘风速时序变化特征,构建深度学习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风速矩阵梯度的误差修正单元切换策略。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实际风场的功率预测并与其他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预测精度上优于其他方法,且在风速复杂多变的风场仍具有较高预测精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改进开普勒算法 误差修正 风速矩阵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WO和WOA的VMD-LSTM短期风速预测
3
作者 贾世会 刘立夫 +1 位作者 迟晓妮 李高西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共8页
针对风电机组组网运行存在的功率波动性和随机性,为提高风速预测的精度和风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白鲸优化算法和鲸鱼优化算法的VMD-LSTM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白鲸优化算法对VMD中的模态数及惩罚因子进行优化,得到... 针对风电机组组网运行存在的功率波动性和随机性,为提高风速预测的精度和风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白鲸优化算法和鲸鱼优化算法的VMD-LSTM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白鲸优化算法对VMD中的模态数及惩罚因子进行优化,得到分解的子序列;其次,对于LSTM中的隐含层节点数、最大训练次数和初始学习率等参数,使用鲸鱼优化算法进行确定;最后,利用LSTM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对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上的RMSE、MAE、MAPE分别为0.2234,0.1727,0.0837,均低于其他对比模型,验证了所提模型在短期风速预测问题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鲸优化算法 鲸鱼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LSTM 风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海域多模式海面风速预报评估
4
作者 张弛 王久珂 +4 位作者 魏立新 郭安博宇 黄焕卿 刘晓燕 陈剑桥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由于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中国近海海域风场预报研究相对不足。研究评估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改进的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在2023年1-7月对中国近海海域海面风速的预报性能。选取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成预... 由于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中国近海海域风场预报研究相对不足。研究评估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改进的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在2023年1-7月对中国近海海域海面风速的预报性能。选取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成预报系统模式(IFS)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模式(GFS)作为对比,预报时效包括24 h、48 h、72 h、96 h和120 h,采用中国近海浮标观测实况数据作为对比基准。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的预报精度在多个预报时效下均优于GFS,在部分预报时效内优于IFS模式;对于高风速区间,WRF模式在24 h和48 h的预报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海面风 风速预报 浮标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模型的非平衡风速预报订正
5
作者 曹阳 翟俊海 韩玲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针对风速预报订正中的数据非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回归层次结构的订正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分治策略,逐步解决风速数据中的非平衡问题.在分类层中,使用了重加权策略来初步解决数据中的非平衡问题.在回归层中,提出了一种... 针对风速预报订正中的数据非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回归层次结构的订正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分治策略,逐步解决风速数据中的非平衡问题.在分类层中,使用了重加权策略来初步解决数据中的非平衡问题.在回归层中,提出了一种分组扩展的训练策略,有效纠正了受非平衡影响而被错误分类的样本,从而进一步解决数据非平衡问题.此外,还基于贪心策略设计了一种概率加权方法,目的是对有把握的样本输出更加准确的预测.该模型在山东沿海14个地区的风速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并与相关方法进行了比较.订正后的风速预报整体和极端风速事件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34.4%和69.0%,表明该模型在提高极端风速事件预测能力的同时,也保持了对稳定事件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报订正 层次模型 数据非平衡 极端风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铁沿线风速风向联合预测研究
6
作者 肖图刚 王涵玉 +2 位作者 文旭光 洪彧 蒲黔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8,94,共7页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铁沿线的大风风速和风向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及时地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目前高铁大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的预测,尚未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铁沿线的大风风速和风向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及时地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目前高铁大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的预测,尚未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长短记忆(LSTM)模型,提出独立预测法、分量预测法和多变量预测法等3种风速与风向联合预测方法,并利用兰新高铁大风监测实测数据对沿线多个基站的短期风速和风向进行同步联合预测。首先,通过归一化预处理原始风向和风速序列,并运用控制变量法确定最优时间步长和模型参数。其次,采用BPTT(Backpropagation Through Time)和Adam算法进行迭代训练,并结合早停法控制收敛,得到优化后的网络结构。最后,利用训练好的LSTM网络,采用3种方法对风速和风向进行联合预测。4个基站的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STM模型可以有效提取风速风向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特征,结合联合预测方法能够实现对风速和风向的高精度同步预测;3种联合预测方法都能在较小范围内准确预测风速和风向,除5520基站外,风速预测误差在15%以内,风向预测误差在20%以内,其中多变量预测法表现出最优的整体预测精度,独立预测法次之。本研究为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保障高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风速风向联合预测 大风监测 控制变量法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温度分布及其功率预测模型研究
7
作者 冯钰贻 曾弋凡 +4 位作者 丁慕琛 顾欣宇 王子轩 李英峰 李美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3-390,共8页
为解决不断发展的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带来的调度问题,该文基于流体力学与热力学理论,提出一种用于预测光伏组件温度分布及其功率的模型。与传统的基于大数据与神经网络预测组件表面平均温度的方法相比,该模型一方面不依赖于历史... 为解决不断发展的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带来的调度问题,该文基于流体力学与热力学理论,提出一种用于预测光伏组件温度分布及其功率的模型。与传统的基于大数据与神经网络预测组件表面平均温度的方法相比,该模型一方面不依赖于历史测量数据,缺少相关数据也不妨碍其高精度的预测;另一方面可预测光伏组件表面的温度分布,并据此预测功率,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电池 光伏组件 风速 温度分布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SA优化LSTM-KF旋翼式无人机风速预测
8
作者 黄家煌 李斌 +1 位作者 常青 王耀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4-109,114,共7页
为了提高旋翼式无人机对风速和风向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优化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多策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MISSA)与卡尔曼滤波(KF)相结合的预测模型。首先,根据无人机动力学模型选取与风场相关的数据,作为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分... 为了提高旋翼式无人机对风速和风向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优化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多策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MISSA)与卡尔曼滤波(KF)相结合的预测模型。首先,根据无人机动力学模型选取与风场相关的数据,作为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分量。然后,通过佳点集、黄金正弦、灰狼等级制度及平滑开发变异策略改进SSA,提高了传统SSA在神经网络中对学习率和正则化参数的寻优能力。接着,将优化好的风速预测网络与KF更新方程结合,修正了预测的结果。结果表明,在MISSA-LSTM-KF预测网络中,对风速预测的RMSE和MAE分别为0.492 m/s和0.370 m/s,风向预测的RMSE和MAE分别是9.415°和6.613°,相较于SSA-RF、SSA-CNN和SSA-LSTM预测网络的误差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动力学模型 风速预测 麻雀搜索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算法的海上风速预测研究
9
作者 张润锋 王晓菲 +1 位作者 薛冬阳 吴以宁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复杂气象海况条件直接影响船舶的航海安全,海上风速作为气象海况中的主要因素,其预测的精准性对航行安全以及航迹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高海上风速预测的精准度,克服单一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对连云港站点海上风场数据进行实例研究... 复杂气象海况条件直接影响船舶的航海安全,海上风速作为气象海况中的主要因素,其预测的精准性对航行安全以及航迹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高海上风速预测的精准度,克服单一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对连云港站点海上风场数据进行实例研究,采用Adaboost集成算法融合多模型优势构建海上风速组合预测模型。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BP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等4种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风速预测。考虑单一模型预测效果,应用Adaboost算法对GA-BPNN模型和WOA-SVR模型进行集成,进而构建海上风速组合预测模型,并与Bagging算法集成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daboost集成算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均方根误差相较单一模型均方根误差降低了约13%,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约16%,试验结果有效地验证了组合预测模型在海上风速数据预测方面的优越性,对提高航海安全性与航迹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安全 风速预测 集成算法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SD-WTSSA-DELM模型的铁路沿线短期风速预测方法
10
作者 尼比江·艾力 张林鍹 +5 位作者 李奕超 景雨啸 高金山 王渊 谢明浩 罗晓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3-556,共14页
我国西北地区铁路沿线风速较强且存在非平稳性和波动性,导致风速预测精确度不高、模型泛化性差。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AMSD-WTSSA-DELM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高度非平稳的原始风速序列、分量的长期相关表现、分量所包含的潜在模式及... 我国西北地区铁路沿线风速较强且存在非平稳性和波动性,导致风速预测精确度不高、模型泛化性差。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AMSD-WTSSA-DELM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高度非平稳的原始风速序列、分量的长期相关表现、分量所包含的潜在模式及趋势和周期性等内在信息,进行每步分解处理,分别建立分解条件以及自适应更新阈值;为避免过度分解加入自适应重构方法,分解至无高复杂度分量为止,从而实现适应性较强的自适应多步分解。其次,提出WTSSA算法,即通过在麻雀搜索算法(SSA)中融入混沌映射、自适应权重和自适应t分布扰动策略,提升SSA全局搜索和局部探索能力,加快收敛速度,并通过测试函数验证WTSSA算法的卓越性。然后针对AMSD输出的各分量,分别建立由WTSSA优化权重和偏置的深度极限学习机(DELM)模型。最后汇总所有分量的预测数据,合成最终的预测输出。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2组实际铁路沿线风速数据预测性能上提升效果明显,以第1组实验数据为例,本文方法与DELM相比,平均绝对误差(E_(mae))和均方根误差(E_(rmse))分别降低90.32%和82.25%,决定系数(R^(2))提升43.00%。综上所述,研究成果有效克服了风速的非线性特征导致的时迟问题,具有高泛化性能,能够预测短期风速变化,从而帮助铁路系统做出更有效的安全决策,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速预测 自适应多步分解 深度极限学习机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铁路沿线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速波动特性划分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1
作者 乔倜傥 谢丽蓉 +2 位作者 叶家豪 高阳 代兵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5,共8页
为解决风速剧烈变化导致风电功率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速波动特性划分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文中通过设定风速波动阈值将历史数据集中的大波动序列划分为上升风、波动风、下降风三个阶段,动态时间归整算法挖掘历史数据... 为解决风速剧烈变化导致风电功率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速波动特性划分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文中通过设定风速波动阈值将历史数据集中的大波动序列划分为上升风、波动风、下降风三个阶段,动态时间归整算法挖掘历史数据中的波动风相似数据,结合相应历史风电功率构建训练样本数据集,利用饥饿博弈搜索算法优化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的超参数,建立三种波动阶段的组合预测模型,将不同风速波动过程的风电功率预测值在时序上进行重新组合,得到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结果。采用新疆风电场实际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够提高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饥饿博弈搜索 门控循环单元 动态时间规整 风速波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MD-LDBO-BiGRU的风速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禹 陈磊 +1 位作者 张怡 张志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7,共20页
针对风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二次模态分解、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以及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针对蜣螂优化算法(DBO)中存在的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全局搜索能力差等问题,引入拉丁超... 针对风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二次模态分解、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以及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针对蜣螂优化算法(DBO)中存在的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全局搜索能力差等问题,引入拉丁超立方抽样、切线飞行等策略对DBO进行改进,并将改进算法(LDBO)用于BiGRU的参数寻优;其次,利用二次模态分解降低原始数据的复杂度,为后续建模提供稳定的序列数据;然后,使用BiGRU分别对二次模态分解后所得到的各模态分量分别进行预测,叠加各模态分量的预测结果作为最终预测结果;最后,将所提出的QMD-LDBO-BiGRU预测模型与其他4种主流预测模型(CNN-LSTM、TCN-RVM、ELM-Adaboost、BiTCN-SVM)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QMD-LDBO-BiGRU模型的评价指标R^(2)达到98.086%,与对比模型相比分别提高21.396、19.525、11.474、5.457个百分点,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及适用性,为进一步提高风速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二次模态分解 CEEMDAN VMD 蜣螂优化算法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BO-LSTM的高铁沿线短期风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兆吉 李德仓 +1 位作者 胥如迅 陈晓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80-3887,共8页
准确的高铁沿线风速预测是铁路灾害预警系统的基础需求,为了提升应对和处理强风灾害致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减法平均优化(subtraction average based optimizer,SABO)算法优化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 准确的高铁沿线风速预测是铁路灾害预警系统的基础需求,为了提升应对和处理强风灾害致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减法平均优化(subtraction average based optimizer,SABO)算法优化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高铁沿线短期风速预测方法。首先,针对风速非线性和非平稳特性,采用极小化极大(min-max,MM)方法对风速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其次,采用SABO算法中的“-v”方法对LSTM模型的关键参数搜索寻优,并构建风速预测模型;最后,以中国宝兰高铁沿线风速采集点采集的实测风速数据为例,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实验结果表明:SABO算法的寻优效果更加良好,预测精度更高,所建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和均方根误差(route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仅为11.96%、1.23%和16.47%,决定系数(r-square,R^(2))为0.995。与其他模型相比,通过SABO算法优化后的LSTM神经网络在短期风速预测上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高铁沿线大风预测预警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风速预测 减法平均优化算法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评估的深远海风储接入系统优化调度
14
作者 杨帆 黄冬梅 +3 位作者 时帅 李媛媛 李东东 Kwok Lun Lo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伴随着更高的风速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深远海海上风电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为解决风速和风功率波动影响下深远海海上风电接入海上平台电力系统时面临的可靠性和优化问题,首先研究海上不同高度层风速的相关性,建立不同高度层风速和1... 伴随着更高的风速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深远海海上风电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为解决风速和风功率波动影响下深远海海上风电接入海上平台电力系统时面临的可靠性和优化问题,首先研究海上不同高度层风速的相关性,建立不同高度层风速和10 m高度层风速的关系;随后提出一种风储优化调度方法,考虑系统可靠性、储能限制等约束条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应用Roy Billinton可靠性测试系统(Roy Billinton test system,RBTS)验证风电接入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和所提风储调度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轮毂高度的风速修正对系统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性意义,合理利用储能并调度其储能的出力可以显著提升其可靠性,为深远海海上风电可靠性评估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海上风电 可靠性评估 风速 海上平台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1960-2020年风动力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预测
15
作者 赵嘉琪 张春来 王雪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7,共9页
河西走廊12个气象站1960-2020年逐时风速数据统计表明,河西走廊西部区域属于中、高风能环境,东部属于低风能环境,且东、西部年均风速、起沙风概率和输沙势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各站点历年逐时风速累积概率分布均满足WeibullCum分布函数,... 河西走廊12个气象站1960-2020年逐时风速数据统计表明,河西走廊西部区域属于中、高风能环境,东部属于低风能环境,且东、西部年均风速、起沙风概率和输沙势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各站点历年逐时风速累积概率分布均满足WeibullCum分布函数,且函数中的常数项B、C、D分别具有周期性波动和趋于减小的年际变化特征,据此建立了河西走廊东、西部区域风速累积概率分布预测方程.模拟结果和统计结果对比显示,预测方程对年均风速和起沙风概率的模拟效果较好,对输沙势的模拟结果整体小于实际. 2021-2024年实际统计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河西走廊东、西部区域风力变化周期存在差异,未来10 a东部区域年均风速和起沙风概率峰值预计出现在2025年,西部区域峰值晚于20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风速累积概率分布 WeibullCum分布函数 预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解和RIME-CNN-BiLSTM-AM的风速预测方法
16
作者 朱婷 颜七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514-8525,共12页
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在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方面充当着重要作用。然而,风速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在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方面充当着重要作用。然而,风速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与霜冰优化算法(r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RIME)-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M)的短期风速预测组合模型CEEMDAN-RIME-CNN-BiLSTM-AM。首先,对初始风速序列采用CEEMDAN算法,得到一系列较平稳的子模态,以降低风速序列的波动性;然后,采用RIME霜冰优化算法优化CNN超参数,建立CNN-RIME模型,对风速数据进行自适应提取和挖掘;接着,采用BiLSTM-AM模型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以某地实际风速数据集进行对比试验,该模型在单步与多步预测中均展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可以为制定调度计划提供参考,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霜冰优化算法(RIME) 卷积神经网络(CNN)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 注意力机制(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WO-VMD-EMD-KELM联合预测模型的海上短期风速预测
17
作者 刘轲 张潇阳 +4 位作者 贾子晖 周彩凤 程浩宇 林瑞阳 魏子宸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222-228,共7页
准确、可靠的风速预测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融合变分模态分解(VMD)、经验模态分解(EMD)、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以及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IGWO对VMD参数进行智能优化。之... 准确、可靠的风速预测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融合变分模态分解(VMD)、经验模态分解(EMD)、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以及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IGWO对VMD参数进行智能优化。之后利用VMD将风速数据分解为若干子序列和残差项。针对残差项具有较强非平稳性的问题,利用EMD对残差项进一步分解。最后对各子序列分别利用KELM模型进行预测,并将各子序列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指标R 2达到了98.865%,相较于其他对比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经验模态分解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核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分解和PCG-BiLSTM的风速短期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毕贵红 黄泽 +3 位作者 赵四洪 谢旭 陈仕龙 骆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为降低风速的随机性对风力发电的影响,提高风速短期预测的精准度,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分解、双通道输入、多分支PCG-BiLSTM深度学习模型的短期风速预测方法。首先,将全年风速数据分为春、夏、秋、冬4个季度,选取春季作为主要实验对象;其次... 为降低风速的随机性对风力发电的影响,提高风速短期预测的精准度,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分解、双通道输入、多分支PCG-BiLSTM深度学习模型的短期风速预测方法。首先,将全年风速数据分为春、夏、秋、冬4个季度,选取春季作为主要实验对象;其次,利用奇异谱分解(SSD)和变分模态分解(VMD)以降低原始春季风速数据复杂度,生成具有不同模态且复杂度低的子分量,两种不同模式子分量组合为混合分量,实现不同模式分解算法的优势互补;最后,将混合分量以双通道的形式输入到多分支PCG-BiLSTM深度学习模型中,其模型的每个分支由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并联组成时空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两种分解分量组合的混合分量的时空特征,各分支提取对应混合分量的时空特征经聚合后再由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进一步提取风速信号的正向和反向双向波动规律,进而得到最终的风速预测结果。多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预测方法在短期风速预测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泛化能力,优于其他传统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深度学习 混合分解 并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鲸鱼算法优化回声状态网络的风速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非 李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70-1777,共8页
风速受多种因素影响常伴随着随机性和非平稳性,给风电接入电网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准确的风速预测对风力发电有着极大的研究意义。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鲸鱼算法优化回声状态网络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风速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变分模态... 风速受多种因素影响常伴随着随机性和非平稳性,给风电接入电网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准确的风速预测对风力发电有着极大的研究意义。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鲸鱼算法优化回声状态网络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风速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风速序列分解成多个分量以减少风速内部信号间的耦合性,降低建模难度。然后对这些分量分别建立对应的回声状态网络预测模型。针对回声状态网络模型性能受储备池参数影响较大的问题,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储备池参数进行优化。风速的最终预测值由分解后各分量预测值相加得到。最后,将实际采集的短期风速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4种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风速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更好地对风速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回声状态网络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5-744,共10页
针对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为突出短期风速的局部特征并降低建模难度,通过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短期风速分解为若干个稳定分量。然后... 针对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为突出短期风速的局部特征并降低建模难度,通过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短期风速分解为若干个稳定分量。然后,利用信息熵和近似熵来判定各分量的复杂度,高复杂度分量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低复杂度分量选择随机配置网络作为对应的预测模型。利用Stacking算法对每个模型的预测值进行融合,使预测精度得到提升。最后,通过一组实际的短期风速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将提出的预测模型应用于其预测。对比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可提高短期风速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短期风速 组合预测 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多模型 Stacking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