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DNDC模型的红壤旱坡花生地N_(2)O排放模拟研究 |
赵黎雯
左继超
聂小飞
刘士余
肖国滨
郑海金
|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等高植物篱笆条件下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发生特征 |
李新平
陈欣
王兆骞
马琨
张如良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1
|
|
|
3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
王飞
陈安磊
彭英湘
谢小立
尹春梅
王卫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
4
|
降水特征与农作处理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动态研究 |
邱学礼
段宗颜
胡万里
付斌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
5
|
横厢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影响的试验研究 |
蔡强国
马绍嘉
吴淑安
张光远
丁树文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4
|
|
|
6
|
稻草覆盖和聚丙烯酰胺对坡地红壤水蚀的阻控作用 |
林丽蓉
陈家宙
曾涛
宋州俊
魏强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7
|
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花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
黄尚书
武琳
叶川
黄欠如
成艳红
张昆
吴昌强
周琦娜
杨小华
钟义军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18 |
8
|
|
|
8
|
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侵蚀模型研究 |
杨武德
王兆骞
眭国平
陈宝林
徐锴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7
|
|
|
9
|
红壤坡地土壤侵蚀定位土芯Eu示踪法研究 |
杨武德
王兆骞
眭国平
陈宝林
徐锴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1
|
|
|
10
|
红壤坡耕地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 |
章明奎
刘兆云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
11
|
红壤丘陵区坡地固体径流基本理化性状探析 |
黄道友
陈桂秋
刘守龙
张广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5 |
3
|
|
|
12
|
不同农作措施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 |
袁东海
王兆骞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1
|
|
|
13
|
几种水蚀阻断措施对坡地红壤干旱的影响 |
林丽蓉
陈家宙
夏冰
吴月芳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4
|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李翔
杨贺菲
吴晓
张家其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15
|
红壤坡耕地综合治理与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
黄道友
陈桂秋
王克林
盛良学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7
|
|
|
16
|
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
陈安磊
王卫
张文钊
王飞
尹春梅
李雁勇
魏文学
谢小立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
17
|
红壤丘陵区稻田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环境影响的监测评价 |
李峰
王凯荣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
18
|
湘北红壤坡地土壤水分特征及其水分运移 |
谢小立
王凯荣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
19
|
红壤低丘坡耕地垄作草垱区田的种植效应试验 |
谢庭生
谢树春
赵玲
杨安琪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15 |
5
|
|
|
20
|
不同覆盖物对红壤旱坡地土壤环境和花生生长的影响 |
张天玉
邱才飞
万自成
余瑞新
刘绵庆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