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6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finite-element-based structural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 analysis methodology for gravity dams considering correlated failure modes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江 马福恒 吴素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78-189,共12页
The structural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SFP) is a valuable tool for evaluating the global safety level of concrete gravity dams.Traditional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failure probabilities are based on defined mathe... The structural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SFP) is a valuable tool for evaluating the global safety level of concrete gravity dams.Traditional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failure probabilities are based on defined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s,namely,limit state functions of failure modes.Several problems are to be solved i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gravity dams.One is how to define the limit state function really reflecting 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of the failure mode;another is how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ilure modes and enabl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whole structure to be determined.Performing SFP analysis for a gravity dam system is a challenging task.This work proposes a novel nonlinear finite-element-based SFP analysis method for gravity dams.Firstly,reasonable nonlinear constitutive modes for dam concrete,concrete/rock interface and rock foundation are respectively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mechanisms.Meanwhile the response surface(RS) method is used to model limit state functions of main failure modes through the Monte Carlo(MC)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dam-interface-foundation interaction finite element(FE) analysis.Secondly,a numerical SFP method is studied to compute the probabilities of several failure modes efficiently by simple matrix integration operations.Then,the nonlinear FE-based SFP analysis methodology for gravity dams considering correlated failure modes with the additional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roposed.Finally,a comprehensive computational platform for interfacing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the open source FE code Code Aster is developed via a freely available MATLAB software tool(FERUM).This methodology is demonstrated by a case study of an existing gravity dam analysis,in which the dominant failure modes are identified,and the corresponding performance functions are established.Then,the dam failure probability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is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considering th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of main failure modes on the basis of 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analysis with the MC-FE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y dam structural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computational plat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moral strength evaluated by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BMD,material distribution and geometric morphology
2
作者 He Gong1,Linwei Lv1,Rui Zhang1,Dong Zhu3,Ming Zhang2(1.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5,P.R.China 2.Department of Health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China 3.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No.1 Hospital,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1,China)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66-66,共1页
Precisely quantifying the strength of the proximal femur and accurately assessing hip fracture risk would enable those at high risk to be identified so tha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could be taken.Development of bette... Precisely quantifying the strength of the proximal femur and accurately assessing hip fracture risk would enable those at high risk to be identified so tha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could be taken.Development of better measures of femoral strength using the clin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moral strength evaluated by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BMD material distribution and geometric morphology F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冰多次碰撞下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河蓉 姜金辉 +1 位作者 杨泽文 袁昱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在不同碰撞角度与不同浮冰密集度下开展仿真计算,分析船冰连续多次碰撞过程中碰撞力、能量及响应数据,研究碰撞角度和浮冰场密集度对浮冰载荷及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船冰多次相互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规律与船冰单次作用存在一定差异,碰撞角度与浮冰场密集度参数对船冰碰撞力与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征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研究内容对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冰多次碰撞 舷侧结构 结构响应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区狭窄航道中船舶结构响应特性研究
4
作者 董海波 夏劲松 +1 位作者 刘俊杰 赵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4-60,共7页
针对极地运输船舶沿冰区狭窄航道航行的场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船-层冰的碰撞、摩擦作用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典型的初始速度与层冰厚度,分析船-冰作用过程中艏部结构的应力、变形损伤、层冰的破碎、能量变化及碰撞力,研究不同初始... 针对极地运输船舶沿冰区狭窄航道航行的场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船-层冰的碰撞、摩擦作用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典型的初始速度与层冰厚度,分析船-冰作用过程中艏部结构的应力、变形损伤、层冰的破碎、能量变化及碰撞力,研究不同初始速度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结构变形和冰破碎,碰撞力会不断出现卸载现象;随初始速度的增加,艏部左侧和右侧的最大碰撞力均会变大;随初始速度的增加,冰体和结构的变形能均变大,且同一时刻冰体变形能与结构变形能的比值在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有限元 狭窄航道 碰撞力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逆断层碳纤维加固海底管道抗错动性能研究
5
作者 余杨 周志远 +3 位作者 黄明哲 李振眠 徐启龙 余建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0-238,276,共10页
我国海洋油气区块位于环太平洋地震断裂带,长输管道常不可避免地穿越地震断层活跃区。以跨逆断层海底管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考虑几何、材料和接触非线性的屈曲失效分析模型,通过文献断层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证明了非线性有限元... 我国海洋油气区块位于环太平洋地震断裂带,长输管道常不可避免地穿越地震断层活跃区。以跨逆断层海底管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考虑几何、材料和接触非线性的屈曲失效分析模型,通过文献断层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证明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跨断层管段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包层加固方法,模拟逆断层作用下加固前后海底管道屈曲失效过程,量化分析了CFRP包裹长度、包裹层数、包裹角度对海底管道抵抗错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逆断层作用下海底管道将出现拉伸失效、屈曲失效和横截面过度变形等失效模式。在断层破裂面附近区域包裹CFRP能够明显增强海底管道抵抗错动性能;包裹角度为±60°,包裹长度为1.4 m,包裹层数为4层的CFRP包层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逆断层 非线性有限元 屈曲失效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块作用下LNG液舱围护系统抗压承载能力研究
6
作者 高大威 张若愚 师桂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8-45,共8页
在LNG液舱建造中,围护系统受到脚手架垫块的垂向压缩载荷作用,垫块压力需控制在限值内以避免损坏围护系统。以Mark Ⅲ型薄膜围护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抗压试验结果开展非线性有限元计算,验证相关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总结围护系统关键失效模... 在LNG液舱建造中,围护系统受到脚手架垫块的垂向压缩载荷作用,垫块压力需控制在限值内以避免损坏围护系统。以Mark Ⅲ型薄膜围护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抗压试验结果开展非线性有限元计算,验证相关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总结围护系统关键失效模式,建立基于许用应力的抗压承载能力判定方法;调整设计参数分析围护系统抗压承载能力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结构薄弱环节。阐明垫块作用面积、树脂绳间距与宽度、底层合板厚度及泡沫密度对抗压承载能力的影响,根据最优设计参数判定准则选定设计参数,围护系统临界承载能力提升22.7%。通过改善底层合板受力,可有效提升围护系统抗压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新型围护系统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围护系统 失效评估 承载能力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隐式法的超短半径水平井井筒内管柱非线性屈曲分析
7
作者 罗敏 崔文磊 +1 位作者 徐亭亭 李巧珍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77,共7页
井筒内管柱受轴向载荷作用容易发生螺旋屈曲,导致管柱下入困难,螺旋屈曲严重时可发生自锁,甚至对管柱自身造成破坏。在静力学求解管柱屈曲时,容易出现计算不收敛和结果不稳定问题,而用动力学求解时,则会导致计算时间长和计算效率低的问... 井筒内管柱受轴向载荷作用容易发生螺旋屈曲,导致管柱下入困难,螺旋屈曲严重时可发生自锁,甚至对管柱自身造成破坏。在静力学求解管柱屈曲时,容易出现计算不收敛和结果不稳定问题,而用动力学求解时,则会导致计算时间长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为此,将隐式求解和显式求解的优点相结合,提出井筒内管柱非线性屈曲分析的半隐式法,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解决了管柱屈曲分析的收敛和稳定性问题。通过算例验证了半隐式方法的有效性。基于半隐式法建立了超短半径水平井井筒内管柱屈曲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管柱在井筒内的屈曲形态、横向位移和接触压力等。研究结果表明,管柱发生螺旋屈曲之前先发生三维横向屈曲,且发生三维横向屈曲的临界载荷大于发生螺旋屈曲的载荷,在发生三维横向屈曲后,很容易演变为螺旋屈曲。管柱等效应力最大值为359 MPa,塑性应变最大值为0.234,管柱屈曲程度越严重,管柱轴向载荷传递效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隐式法 管柱 非线性 屈曲 有限元法 超短半径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的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分析方法
8
作者 邓继华 谭建平 +2 位作者 邵旭东 王磊 田仲初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81,共13页
为在高耸大跨混凝土结构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的耦合作用,文章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开展计算方法的研究。利用共旋坐标法具有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脱耦的优点,将混凝土的徐变效应视为特殊的材料非线性而在共旋坐标系中将其等效... 为在高耸大跨混凝土结构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的耦合作用,文章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开展计算方法的研究。利用共旋坐标法具有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脱耦的优点,将混凝土的徐变效应视为特殊的材料非线性而在共旋坐标系中将其等效为徐变初应变荷载,几何非线性则通过共旋坐标系与结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予以考虑,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则采用能将荷载增量法与位移增量法合二为一的统一迭代求解列式,建立平面应力单元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耦合的分析方法,提供计算流程,对4个算例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已有文献的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几何非线性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及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的算法是正确的,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相对于考虑几何线性与徐变以及仅计入几何非线性而言,在具体计算结果、不同自由度的影响程度以及达到徐变计算稳定值所要取的徐变计算时间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文中方法较容易推广到其他更复杂的共旋法几何非线性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 几何非线性 徐变 共旋法 统一迭代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接触非线性光机集成分析
9
作者 黄志裕 刘勇 +2 位作者 张铭起 岳春宇 关英俊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针对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在结构中存在的接触非线性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接触非线性分析及光机集成分析,保证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在宽温域环境中正常成像。首先,采用定心车工艺对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进行结构设计,利用切... 针对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在结构中存在的接触非线性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接触非线性分析及光机集成分析,保证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在宽温域环境中正常成像。首先,采用定心车工艺对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进行结构设计,利用切线接触方式降低透镜应力水平;然后,采用接触非线性分析方法对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在自重和温度载荷作用下望远镜的变形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整机在重力和温升等静力学工况以及随机振动和冲击等动力学环境下的应力水平;其次,利用Sigfit软件进行Zernike多项式拟合并导入光学软件进行光机集成分析,评估系统在静力学环境变化下的光学指标劣化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静动力学工况中,光学元件的最大接触应力为1.83×10~7 Pa,安全裕度优于0.82,载荷作用下的光学元件变形导致光学系统参数发生变化,调制传递函数(MTF)降低约2.97%,满足光学允差要求;最后,对整机结构进行了加工装调和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系统波像差为0.123λ(λ=632.8 nm),其外场成像试验图像清晰,能够满足空间对地观测的使用要求,为后续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的优化设计、研制需求等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望远镜 接触非线性 有限元分析 光机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LBFS和NFE的大变形膜结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10
作者 佟莹 牟永飞 +2 位作者 刘钒 肖中云 雷勇强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6-1232,共17页
在航天航空工程领域,以降落伞、飞艇等为代表的柔性织物飞行器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呈现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与复杂流动特征,已成为大变形流固耦合(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FSI)研究的前沿挑战.这类超弹性膜结构在气动载荷作用下产... 在航天航空工程领域,以降落伞、飞艇等为代表的柔性织物飞行器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呈现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与复杂流动特征,已成为大变形流固耦合(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FSI)研究的前沿挑战.这类超弹性膜结构在气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边界非线性耦合现象,给传统数值模拟方法带来了网格畸变、界面追踪和能量守恒等多重技术难题.文章面向此类FSI数值模拟需求,提出将浸入边界-格子玻尔兹曼通量求解(immersed boundary-lattice Boltzmann flux solver,IB-LBFS)方法和膜结构非线性有限元(nonlinear finite elements,NFE)方法结合,建立了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框架,实现了四大核心功能:黏性流动动态变形边界识别、流体-结构载荷与物面动态重构、超弹性材料非规则薄膜结构求解和大规模并行计算.以恒压充气囊体为研究对象,对自由来流作用下气囊与黏性流体间的流固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预测数据符合流场分布特性及结构响应发展规律.开发的双向强流固耦合计算程序可进一步应用于航空降落伞、飞艇等充气式飞行器的流固耦合效应评估,为未来柔性飞行器结构设计、强度校核及飞行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IB-LBFS方法 非线性有限元法 织物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区加强结构非线性强度校核方法规范对比研究
11
作者 陈香淦 李昊 +1 位作者 刘俊 曾佳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冰区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与海冰相互作用而发生结构永久性损伤,各船级社对冰载荷作用下的极地船舶强肋骨和承载纵桁的非线性直接强度校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相关规定差异较大。通过对比主要船级社规范和指南中与强肋骨和承载纵桁非线性... 冰区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与海冰相互作用而发生结构永久性损伤,各船级社对冰载荷作用下的极地船舶强肋骨和承载纵桁的非线性直接强度校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相关规定差异较大。通过对比主要船级社规范和指南中与强肋骨和承载纵桁非线性直接强度校核相关的要求,解读各规范对于结构模型化方法、材料模型以及强度校核衡准之间的差异。选取冰带纵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计算探究这些差异对于强度校核结果的影响,分析各规范强度校核衡准的相对安全水平及适用性。结果表明,材料模型对非线性强度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硬化模量较大时影响较为显著。俄罗斯船级社的强度校核衡准相较于其余船级社更加保守,采用永久变形量作为衡准进行非线性强度校核容易导致对结构安全度的误判。研究成果能够为极地船舶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区加强 冰带纵桁 非线性有限元 强度校核 规范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线性影响的网状吊杆拱桥稳定分析
12
作者 江祖慊 肖汝诚 +3 位作者 宋超林 孙斌 王业腾 姜海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2,共12页
网状吊杆拱桥是以至少两次交叉的倾斜吊杆代替传统竖直吊杆的系杆拱桥体系。交叉布置的网状吊杆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拱桥的竖向刚度和整体力学性能,因此在桥梁工程领域受到关注。然而,随着拱桥跨径的增加及薄壁钢结构的广泛应用,结构稳定... 网状吊杆拱桥是以至少两次交叉的倾斜吊杆代替传统竖直吊杆的系杆拱桥体系。交叉布置的网状吊杆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拱桥的竖向刚度和整体力学性能,因此在桥梁工程领域受到关注。然而,随着拱桥跨径的增加及薄壁钢结构的广泛应用,结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以受压为主的钢拱肋失稳风险成为制约其工程应用的关键因素。为系统分析网状吊杆提篮式拱桥的稳定性能,探明不同结构布置参数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该研究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及结构初始缺陷,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参数化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吊杆张拉力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计算了网状吊杆拱桥拱肋关键节点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及非线性失稳临界荷载;对比了国内外规范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并研究了不同矢跨比、拱肋倾角及吊杆倾角对网状吊杆拱桥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吊杆索力的改变对网状吊杆拱桥整体稳定性能影响不大;基于规范方法所得的网状吊杆拱桥拱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较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更为保守;网状吊杆拱桥的侧向整体稳定性随矢跨比和拱肋倾角的增加而提高,随吊杆倾角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网状吊杆拱桥吊杆倾角设置在50°~60°左右时侧向稳定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吊杆拱桥 非线性有限元 整体稳定 矢跨比 拱肋倾角 吊杆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筋/板焊趾影响的加筋板极限强度分析
13
作者 李政杰 崔虎威 +2 位作者 汪高飞 孔伟振 冯国庆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8-25,共8页
为了准确预报真实加筋板结构的极限强度,从而为船体加筋板结构极限强度评估提供支撑,本文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法,采用实体-壳板组合模型对筋/板焊趾进行模拟,初步对比分析了焊趾对加筋板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并以扁钢加筋板模型为对象... 为了准确预报真实加筋板结构的极限强度,从而为船体加筋板结构极限强度评估提供支撑,本文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法,采用实体-壳板组合模型对筋/板焊趾进行模拟,初步对比分析了焊趾对加筋板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并以扁钢加筋板模型为对象开展了焊接过程模拟,分析了焊接缺陷对加筋板结构极限强度的影响,可为考虑工艺影响的加筋板结构极限强度预报提供手段。计算结果表明,焊趾主要影响局部位置的应力分布,对整体极限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影响较小;由于焊趾的尺寸较小,难以改变加筋板的整体失效模式,对加筋板的极限承载特性影响有限;焊趾对加筋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变化不大,对后屈曲状态稍有影响;焊接缺陷使得扁钢加筋板模型极限强度下降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趾 加筋板 极限强度 非线性有限元法 焊接初始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塔筒局部预应力损失影响分析
14
作者 林政 黄昊 +3 位作者 郝巨涛 胡良明 杨嘉祥 刘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226,147,共5页
为分析预应力分布不均匀现象对结构安全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探讨钢筋混凝土塔筒在局部预应力损失情况下的力学响应,并研究临界屈曲荷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比局部预应力损失工况和整体预应力损失工况下塔筒的力学响应,局... 为分析预应力分布不均匀现象对结构安全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探讨钢筋混凝土塔筒在局部预应力损失情况下的力学响应,并研究临界屈曲荷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比局部预应力损失工况和整体预应力损失工况下塔筒的力学响应,局部预应力损失幅度增大会导致塔筒接缝处的损伤程度和塔顶位移显著增加(最大45%),局部预应力损失产生的偏心弯矩对结构的负面影响相比于整体预应力损失工况更为显著。当预应力损失幅度从10%增至40%,局部预应力损失工况临界荷载低于整体预应力损失工况,且二者差值从3×10^(4)N增至1.342×10^(7)N,说明在相同预应力损失幅度下,局部预应力损失工况更容易发生屈曲。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风机 有限元 塑性损伤 非线性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皮局部屈曲对加筋圆柱壳轴压承载力的影响
15
作者 张守宇 王会平 +1 位作者 曹景乐 贺丹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5,共8页
早期的网格加筋圆柱壳结构设计指南,如NASA SP-8007,建议通过采用足够的纵筋数目和蒙皮厚度来避免结构发生蒙皮局部屈曲。但这一设计要求缺乏有力的支撑证据,且有可能会提高工艺成本和结构重量。为了厘清蒙皮局部屈曲对结构产品轴压承... 早期的网格加筋圆柱壳结构设计指南,如NASA SP-8007,建议通过采用足够的纵筋数目和蒙皮厚度来避免结构发生蒙皮局部屈曲。但这一设计要求缺乏有力的支撑证据,且有可能会提高工艺成本和结构重量。为了厘清蒙皮局部屈曲对结构产品轴压承载能力的影响,分别基于线性解析法、非线性有限元法以及单点扰动载荷法对某典型网格加筋圆柱壳及其等刚度改型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无缺陷的完美结构,蒙皮局部屈曲会显著降低其结构承载力,而对含有初始缺陷的实际结构,蒙皮局部屈曲对其结构承载力并无影响。因此在结构设计时,不需要刻意地规避蒙皮局部屈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圆柱壳 蒙皮局部屈曲 非线性屈曲 有限元分析 单点扰动载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缓冲的工程车辆防侧翻仿真与优化设计
16
作者 姚志胜 朱文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工程车辆工作环境复杂,容易发生翻车或坠物事故,为保障驾驶员安全,需安装翻车和落物保护装置。以某平地机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建立驾驶室翻车和落物仿真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驾驶室在横向、垂向、纵向以及落物工况下的结构强... 工程车辆工作环境复杂,容易发生翻车或坠物事故,为保障驾驶员安全,需安装翻车和落物保护装置。以某平地机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建立驾驶室翻车和落物仿真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驾驶室在横向、垂向、纵向以及落物工况下的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并对驾驶室与车架连接处的柔性缓冲结构做进一步的模拟优化,获得对应的结构变形和能量吸收的结果。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驾驶室变形后没有侵入DLV区域,符合国际标准要求,考虑柔性缓冲后的仿真结果,在横向与纵向工况上与试验结果的数据误差由25%降低到15%以内,更加准确地反映了驾驶室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辆 柔性缓冲 防侧翻 防落物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八叉树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高拱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17
作者 陈灯红 张心瀚 +3 位作者 刘云辉 胡昊文 刘云龙 梁羽翔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6-2599,2638,共15页
传统有限元法对大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进行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与八叉树网格的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真实地形的高拱坝-不规则地... 传统有限元法对大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进行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与八叉树网格的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真实地形的高拱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自动建模方法。利用构建的八叉树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对某重力坝地震响应进行了数值验证。随后对NG5拱坝系统分别基于平整地基和不规则地基进行线弹性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相较于简化的平整地基拱坝系统,不规则地基拱坝系统坝顶与坝底横河向相对位移以及第一主应力峰值变化较大,分别增加了73.5%和103.6%;考虑拱坝横缝以及材料非线性的情况下,坝顶与坝底横河向相对位移以及顺河向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分别增加了43.9%、32.0%和56.6%,同时边缝的法向开度增加尤为显著,增加了388.9%和381.8%,开度峰值增加了105%,在应力和损伤方面,第一主应力峰值增加了81.6%,损伤较大的区域也沿着坝体底部进行了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高拱坝 八叉树网格 非线性响应 不规则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模型的压电双晶片执行器非线性建模及验证
18
作者 彭洪涛 凌杰 +1 位作者 李成刚 朱玉川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针对压电双晶片执行器的非线性建模问题,根据Hammerstein结构原理,将执行器系统线性动态模块与非线性静态模块串联,提出了基于Jiles-Atherton模型的压电双晶片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对比分析模型的准确性。... 针对压电双晶片执行器的非线性建模问题,根据Hammerstein结构原理,将执行器系统线性动态模块与非线性静态模块串联,提出了基于Jiles-Atherton模型的压电双晶片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对比分析模型的准确性。静/动态对比结果显示,理论模型、有限元仿真及试验测试迟滞非线性分别为18.1%,17.9%,19.3%,理论模型、有限元仿真与试验测试的阶跃响应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5.2%和4.1%,表明建模方法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双晶片 迟滞非线性 Hammerstein结构 物理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研究及模型二次开发
19
作者 田学军 刘峰 +2 位作者 牛小明 王旭 唐家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4,共8页
为准确预测并有效控制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针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进行分级卸荷蠕变试验,揭示砂岩衰减、稳态和加速蠕变3阶段特征;通过引入非线性粘滞元件对牛顿黏性系数进行修正,将冻融循环与三轴卸荷蠕变行为相结合,... 为准确预测并有效控制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针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进行分级卸荷蠕变试验,揭示砂岩衰减、稳态和加速蠕变3阶段特征;通过引入非线性粘滞元件对牛顿黏性系数进行修正,将冻融循环与三轴卸荷蠕变行为相结合,提出能够表征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基于ABAQUS用户自定义材料接口完成模型二次开发。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传统西原模型显著提高蠕变行为拟合精度。研究结果可为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卸荷蠕变预测与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试验 三轴卸荷蠕变 非线性粘滞元件 非线性黏弹塑蠕变模型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D+FEM分析弹目接触瞬间弹丸能量的变化
20
作者 尹飞 郭一谚 石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温差、空气密度、含氧量、重力、加速度、气压值等对某型脱壳穿甲弹飞行参数的影响较大,实弹试验面临实施条件困难、费用昂贵,且弹丸动能变化属于难解的非线性问题,因此,本项目在海拔四千多米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了... 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温差、空气密度、含氧量、重力、加速度、气压值等对某型脱壳穿甲弹飞行参数的影响较大,实弹试验面临实施条件困难、费用昂贵,且弹丸动能变化属于难解的非线性问题,因此,本项目在海拔四千多米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了二段PD+FEM直接耦合区域划分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靶板损伤进行数值分析,针对某型脱壳穿甲弹在预着靶时的运动平衡方程,推及弹丸的运动过程及弹丸着靶瞬间能量释放曲线。结果表明:弹靶接触瞬间,靶板正面承受的压力与弹尖和靶面间距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动力学 非线性有限元 弹速 海拔高度 AP 正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