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等权视角下的法律援助制度研究——以值班律师“同案不同援”问题为切入点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玫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这彰显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理念。法律援助作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等化更是在诉讼中实现公民平等权的应有之义。然而值班律师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法律援...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这彰显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理念。法律援助作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等化更是在诉讼中实现公民平等权的应有之义。然而值班律师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法律援助形式之一,其实践运行中“同案不同援”的问题显著,具体表现为值班律师个体能力参差、尽职程度差异明显以及诉讼权利受限等,这也严重影响了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平等权保障。而且,值班律师是“认罪认罚从宽”“律师辩护全覆盖”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提升法律帮助效果直接关涉改革的正当性基础。值班律师的公设辩护人化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而言,应推进值班律师队伍构成的一元化建设,提升与优化配置值班律师的津贴补助,同时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值班律师的各项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平等 实质平等 值班律师 公设辩护人 一元化队伍 认罪认罚从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功能虚化的样态、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卫跃宁 朱雨晴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263,共12页
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功能虚化的问题持续存在,体现为值班律师在侦查阶段向办案人员了解案情受阻、值班律师会见被追诉人及阅卷依然被动、具结程序中值班律师在场见证形式化等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其一,值班律师制度运行因可... 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功能虚化的问题持续存在,体现为值班律师在侦查阶段向办案人员了解案情受阻、值班律师会见被追诉人及阅卷依然被动、具结程序中值班律师在场见证形式化等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其一,值班律师制度运行因可能造成程序流转降速、办案周期延长而与当前办案机关认罪认罚案件业务考核制度的效率价值导向有所冲突,一些办案人员对值班律师实质性参与诉讼程序存在抵触心理。其二,控辩双方平等对话、理性协商进而达成妥协的协商性司法理念尚未在认罪认罚案件诉讼过程中真正得到贯彻,部分办案人员对于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协商程序中的作用和能力存在着认知误区。其三,认罪认罚案件权力主导模式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乏力造成了宽纵影响,办案机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规则制定和具体诉讼程序中将其利益现实化、扩大化。对此应当认识到,一方面,现阶段值班律师制度对于实现认罪认罚案件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公权力的依赖与制约已经构成了影响当下值班律师制度运行效果的最为重要的两个层面。基于此,顺应我国刑事司法改革趋向,综合考虑目前的刑事司法实践环境,宜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值班律师制度及其相关机制的系统性建设,以解决值班律师功能虚化问题:一是,规范落实办案机关告知程序,保障值班律师会见被追诉人的及时性,并从法律层面赋予值班律师完整的阅卷权。二是,改革办案机关认罪认罚案件业务考核制度,屏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的考核指标,合理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考核方法对办案人员保障值班律师实质性参与认罪认罚案件办理的情况进行评价。三是,完善认罪认罚案件审前阶段的权力监督体系。在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同时,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健全认罪认罚案件中检察机关权力运行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以促进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实现对公安司法机关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的全方位监督,由此改善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诉讼参与整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法律帮助 认罪认罚 权力主导 效率价值 人民监督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援助中的有效辩护——基于法律援助与委托辩护的对比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程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法律援助与委托辩护在发生基础与价值导向上存在根本差异,因此有效辩护的侧重及实现亦有所不同,应分别探讨。委托辩护以民事合同为基础,以利益为导向,其中有效辩护的界定应是“令委托人满意的辩护”,在信息公开的条件下依靠市场自发调... 法律援助与委托辩护在发生基础与价值导向上存在根本差异,因此有效辩护的侧重及实现亦有所不同,应分别探讨。委托辩护以民事合同为基础,以利益为导向,其中有效辩护的界定应是“令委托人满意的辩护”,在信息公开的条件下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可以实现。法律援助是以政府指派为基础,以义务为导向,其中的有效辩护应界定为“尽职尽责的辩护”,实现路径需依靠政府的有效监管,并对法律援助相关制度予以进一步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有效辩护 值班律师 公设辩护人 有效帮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查阶段律师辩护问题实证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方权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2-146,共15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之后,侦查阶段的律师辩护率仍然较低。律师会见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律师调查取证还是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律师的辩护意见也未能得到侦查机关足够的重视,律师为了维护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进行的申诉、控告、申...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之后,侦查阶段的律师辩护率仍然较低。律师会见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律师调查取证还是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律师的辩护意见也未能得到侦查机关足够的重视,律师为了维护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进行的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活动效果亦不明显。侦查阶段律师辩护的功能主要在于打破侦查程序的封闭性,从策略上看,应从对抗走向沟通、协商,从结果制约走向过程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 律师辩护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84
5
作者 陈卫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7,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公布,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步入了新的阶段,这种出自顶层设计的体系化改革对于国家反腐败法治化建设、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职务犯罪监察的调查程序事实上取代了原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公布,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步入了新的阶段,这种出自顶层设计的体系化改革对于国家反腐败法治化建设、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职务犯罪监察的调查程序事实上取代了原职务犯罪侦查功能,其所包含的权能内容亦与侦查权极其相似,在程序设计上应注重保障被调查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程序终结后,面临着与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程序衔接的问题,应构建相应的刑事立案程序与强制措施转化程序予以解决。在审查起诉阶段,应明确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公诉权的独立性,正确认识补充调查的内涵,还应理清监察证据向刑事诉讼证据的移送及效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律师帮助 审查起诉 证据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简化的权利——评刑事简易程序中的国际人权标准 被引量:24
6
作者 高一飞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69,共5页
作者认为 ,简易程序不需要按照普通的审判程序以陪审团审判和直接言词的形式进行审理。这必然要使被告人的一些权利无法行使 ,或者无法充分行使。国际人权公约要求各国在简易程序适用中保障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以国际公约为标准 ,作... 作者认为 ,简易程序不需要按照普通的审判程序以陪审团审判和直接言词的形式进行审理。这必然要使被告人的一些权利无法行使 ,或者无法充分行使。国际人权公约要求各国在简易程序适用中保障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以国际公约为标准 ,作者认为简易程序中的基本程序权利有三项 :知悉权 ;程序选择权 ;律师帮助权。以此为基础 ,作者指出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被告人人权方面的不足 ,并提出了完善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 刑事简易程序 权利 人权标准 国际人权公约 本诉 程序选择权 权方 作者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值班律师的法律定位及其权利保障 被引量:12
7
作者 肖沛权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4-152,共9页
值班律师制度作为一项旨在保障被追诉人权利的重要制度,在我国立法过程中,值班律师的法律定位经历了从模糊化处理到确立为法律帮助者的发展过程。基于联合国公约的要求以及现代意义上辩护的内涵,应将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理解为辩护行为... 值班律师制度作为一项旨在保障被追诉人权利的重要制度,在我国立法过程中,值班律师的法律定位经历了从模糊化处理到确立为法律帮助者的发展过程。基于联合国公约的要求以及现代意义上辩护的内涵,应将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理解为辩护行为,但值班律师并不等同于法律援助辩护律师。为了使值班律师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有效适用,应赋予值班律师摘抄、复制案卷材料的权利,还应采取措施提高值班律师的经济补助,并允许值班律师转化为辩护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法律帮助 值班律师向辩护律师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班律师制度的结构性分析——以“有权获得法律帮助”为理论线索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迎龙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106,共9页
值班律师制度法律帮助职能的立法设计与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有效参与及刑事辩护全覆盖的应然要求存在结构性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明确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进而引导值班律师供给侧制度改革,而非一概以“辩护人化”了之。基于... 值班律师制度法律帮助职能的立法设计与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有效参与及刑事辩护全覆盖的应然要求存在结构性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明确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进而引导值班律师供给侧制度改革,而非一概以“辩护人化”了之。基于实践需求,一方面在认罪认罚案件中,可以考虑明确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的认定标准,构建无效法律帮助程序的制裁机制,弥合值班律师法律帮助职能与律师有效参与需求间的功能悖离;另一方面,“刑事辩护”全覆盖应为辩护律师与值班律师并存的二元体系,保留值班律师提供初步、及时法律帮助的功能特性。值班律师制度理论来源于“有权获得法律帮助”,是对“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的理论发展。在辩护权利规范运行体系相对完善的背景下,应更强调国家法律援助的义务,实现辩护权利“质”与“量”的双重保障。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完善值班律师与法律援助律师二元划分的法律援助体系,实现律师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认罪认罚从宽 有效辩护 法律帮助权 刑事辩护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班律师再审视:与认罪认罚从宽的捆绑与解绑 被引量:9
9
作者 林艺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2,共4页
关于值班律师之定位,其到底是“法律帮助”的角色,还是“辩护人”的角色,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较大。产生这一争议的根源在于,值班律师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契合度并不高,值班律师难以适应复杂严重案件的认罪认罚工作,难以全面获知认... 关于值班律师之定位,其到底是“法律帮助”的角色,还是“辩护人”的角色,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较大。产生这一争议的根源在于,值班律师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契合度并不高,值班律师难以适应复杂严重案件的认罪认罚工作,难以全面获知认罪认罚案件信息,且在侦查阶段和审判阶段的功能受限。基于此,正视值班律师的应然定位,脱离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桎梏,是发挥其独特功能的必然路径。未来,我国应当明确值班律师适用范围之普惠性,明确其工作性质之即时性,并明确其职能定位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认罪认罚从宽 辩护 法律帮助 阅卷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辩护律师与被告人审前全面核实证据的正当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令勇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40-51,共12页
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可同被告人核实证据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围绕核实证据范围问题展开了争论。在狭义理解核实证据目的的基础上,核实证据范围限制论者主张限制核实证据的种类、预先审查核实证据的范围、阅... 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可同被告人核实证据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围绕核实证据范围问题展开了争论。在狭义理解核实证据目的的基础上,核实证据范围限制论者主张限制核实证据的种类、预先审查核实证据的范围、阅卷权应当专属于辩护律师。但是,从立法理由中所展现的保障被告人的有效质证、维持律师与被告人"核实证据"的基本构造、有效准备辩护的角度分析,被告人应当通过核实证据进行全面阅卷,辩护律师与被告人全面核实证据因而具有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律师 核实证据 被告人阅卷权 限制核实 全面核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意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职能之比较
11
作者 孙维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9-22,共4页
1996年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后 ,新法从立法上来说 ,基本上更多地采用了当事人主义的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控诉方和辩护方要尽量处于平等地位 ,而辩护律师的辩护职能的发挥对达到这一要求和目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当前律师辩护... 1996年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后 ,新法从立法上来说 ,基本上更多地采用了当事人主义的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控诉方和辩护方要尽量处于平等地位 ,而辩护律师的辩护职能的发挥对达到这一要求和目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当前律师辩护的问题 ,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权的问题 ,更是表现得尤其突出。对此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 ,与正在进行司法改革的意大利就有关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旨在从中寻求有益的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辩护权 律师 意大利 中国 侦查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查初期律师帮助权的欧洲标准及其启示——以欧洲人权法院萨多斯诉土耳其案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苏豪 《交大法学》 CSSCI 2019年第2期130-146,共17页
关于侦查初期律师帮助权,欧洲人权法院萨多斯案的革命性意义在于摒弃了整体平衡原则,尝试建立明确的规则。经过之后的判例和欧盟立法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律师帮助权的告知、放弃、范围以及相关保障机制的规则体系。法国、荷兰等具有... 关于侦查初期律师帮助权,欧洲人权法院萨多斯案的革命性意义在于摒弃了整体平衡原则,尝试建立明确的规则。经过之后的判例和欧盟立法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律师帮助权的告知、放弃、范围以及相关保障机制的规则体系。法国、荷兰等具有较强职权主义传统的国家,均不同程度地根据这一规则修改了国内立法,逐渐允许犯罪嫌疑人在讯问前咨询律师并要求律师在场。为了杜绝非法审讯,我国应当参照欧洲经验,加强侦查阶段的律师帮助权。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律师介入的及时性和提供法律帮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讯问 沉默权 封闭空间 法律帮助 律师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的“有权获得法律帮助”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迎龙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98,共12页
《法律援助法》的颁布强化了法律援助的权利属性。伴随着《法律援助法》的出台,刑事司法领域人权保障意识不断提高,在刑事辩护全覆盖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公民有权获得法律援助确立为刑事司法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目前《刑事诉讼法》关于... 《法律援助法》的颁布强化了法律援助的权利属性。伴随着《法律援助法》的出台,刑事司法领域人权保障意识不断提高,在刑事辩护全覆盖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公民有权获得法律援助确立为刑事司法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目前《刑事诉讼法》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与《法律援助法》并不匹配。经过对辩护制度历史发展的考察,刑事诉讼法规重在健全与完善辩护权利的运行规范体系,“有权获得辩护”原则便立基于此。虽然法律援助内容也在扩展,但范围覆盖仍然狭窄,至多是实现辩护权利的配套保障。在现有法律规范体系内,可以将“有权获得辩护”原则发展为“有权获得法律帮助”原则,为法律援助与刑事辩护提供统一理论证成。与此同时,通过明确法律援助内容的类型化与法律援助质量的标准化,保障被追诉人法律援助权利的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法》 法律帮助 有权获得辩护 值班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当程序视野下的认罪协商与权利救济——以美国弗莱伊案、库珀案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41-50,共10页
在弗莱伊案与库珀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从正当程序的立场,完整阐释了如何将无效辩护制度运用到答辩协商过程中。答辩协商是美国刑事司法的关键程序,被告人在答辩协商阶段应当获得律师的有效帮助,后期的公正审判亦无法治愈答辩协商过程... 在弗莱伊案与库珀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从正当程序的立场,完整阐释了如何将无效辩护制度运用到答辩协商过程中。答辩协商是美国刑事司法的关键程序,被告人在答辩协商阶段应当获得律师的有效帮助,后期的公正审判亦无法治愈答辩协商过程中的程序性缺陷。认定无效辩护后,联邦最高法院决定将案件倒回到答辩协商阶段。正当程序视野下构建我国的认罪协商程序,应当重视该程序本身的独立性和相关当事人的参与性,尤其要强调律师在认罪协商中的有效参与。应书面记录律师在认罪协商中提供帮助的情况,保障认罪认罚的被告人上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程序 答辩协商 认罪协商 律师 无效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的理论反思与制度完善——基于C市值班律师制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航 杨馨儿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23-30,共8页
使被追诉人获得有效法律帮助,既是值班律师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被追诉人自愿认罪认罚的重要前提。“两院三部”于2020年9月联合颁布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进一步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获得有效的法律帮... 使被追诉人获得有效法律帮助,既是值班律师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被追诉人自愿认罪认罚的重要前提。“两院三部”于2020年9月联合颁布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进一步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然而,在理论层面,学界将值班律师的有效法律帮助与辩护律师的有效辩护混同;在实践层面,值班律师的会见机制、司法审查机制以及配套保障机制仍有待落实。实际上,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属于有限辩护,有效法律帮助的认定标准也低于有效辩护。为此,宜从理论上明确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的有限辩护属性,重新审视有效法律帮助的实质内涵及判断标准;应从实践上在值班律师的履职层面和公权力机关的保障层面合力落实值班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改进有效法律帮助的司法审查机制,提高值班律师的履职质量,力求在当前立法框架下实现值班律师的有效法律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有效法律帮助 有效辩护 有限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辩护制度看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16
作者 郑至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37-140,共4页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为辩护制度确立了十分重要的法律地位。但从实践来看,现行的辩护制度还显得很不完善,并暴露出许多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予以完善,对现行《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辩方与控方产生抗衡...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为辩护制度确立了十分重要的法律地位。但从实践来看,现行的辩护制度还显得很不完善,并暴露出许多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予以完善,对现行《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辩方与控方产生抗衡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辩护律师的作用,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和诉讼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辩护 律师 缺陷 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