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TEC foot:A novel foot structure for humanoid robots combining static stability and dynamic adaptability
1
作者 Jintao Zhang Xuechao Chen +6 位作者 Zhangguo Yu Lianqiang Han Zhifa Gao Qingrui Zhao Gao Huang Ke Li Qiang Hu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30-51,共22页
Passive bionic feet,known for their human-like compliance,have garnered attention for their potential to achieve notabl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In this paper,a method was proposed to unifying passive bionic feet s... Passive bionic feet,known for their human-like compliance,have garnered attention for their potential to achieve notabl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In this paper,a method was proposed to unifying passive bionic feet static supporting stability and dynamic terrain adaptability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the Rigid-Elastic Hybrid(REH)dynamics model.First,a bionic foot model,named the Hinge Tension Elastic Complex(HTEC)model,was developed by extracting key features from human feet.Furthermore,the kinematics and REH dynamics of the HTEC model were established.Based on the foot dynamics,a nonlinear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stiffness matching(NOSM)was designed.Finally,the HTEC-based foot was constructed and applied onto BHR-B2 humanoid robot.The foot static stability is achieved.The enhanced adaptability is observed as the robot traverses square steel,lawn,and cobblestone terrains.Through proposed design method and structure,the mobility of the humanoid robot is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oid robot Bionic structure Passive foot structure Rigid-elastic hybrid dynamics model Optimal stiffness mat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ne extraction for navigation of humanoid robot
2
作者 张彤 肖南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627-632,共6页
In order to make the humanoid robot walk freely in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 the reliable capabilities for obtaining plane information from its surroundings are demanded. A system for extracting planes from data taken... In order to make the humanoid robot walk freely in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 the reliable capabilities for obtaining plane information from its surroundings are demanded. A system for extracting planes from data taken by stereo vision was presented, After the depth image was obtained, the pixels of each line were scanned and split into straight line segments. The neighbouring relation of line segments was kept in link structure. The groups of three line segments were selected as seed regions. A queue was maintained for storing seed regions, and then the plane region was expanded around the seed region. The process of region growing continued until the queue of seed regions was empty. After trimming, the edges of the planes became smooth. In the end, extracted planes were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two models were used: pipe and stairs. Two planes in pipe mode/and six planes in stairs model were extracted exactly. The speed and precision of algorithm can satisfy the demands of humanoid robot's nav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oid robot NAVIGATION line segments splitting region growing plane extraction depth i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ematic analysis of a humanoid robot CHP-1 and selection of motors in consideration of cooperative motion
3
作者 KIM Do-un HWANG Sang-wook +1 位作者 KANG Hyo-jung HONG Dae S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094-3099,共6页
A lower-part humanoid robot CHP-1 with 12 degree-of-freedom of motion has been developed for cooperative motion,such as pushing or lifting an object.The capability of the robot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performance o... A lower-part humanoid robot CHP-1 with 12 degree-of-freedom of motion has been developed for cooperative motion,such as pushing or lifting an object.The capability of the robot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tors,thus the motors need to be properly selected.For the purpose,the kinematics of the robot was analyzed,and a number of simulations for two kinds of cooperative motions were carried out.The torques required at each motor of the robot under external forces were obtained.Here,the external forces were also estimat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literature survey.On the basis of the torques found,the selection of motors was finally suggested,and the motors are to be installed to the humanoid rob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oid robot motor selection cooperative motion KINEMA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use of fuzzy intelligent technique for navigation of humanoid robot in obstacle prone zone 被引量:7
4
作者 Asita Kumar Rath Dayal R.Parhi +2 位作者 Harish Chandra Das Manoj Kumar Muni Priyadarshi Biplab Kumar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77-682,共6页
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humanoid robots in several sectors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manufacturing, navigation and path planning of humanoids has emerg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rea of research. In this pa... 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humanoid robots in several sectors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manufacturing, navigation and path planning of humanoids has emerg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rea of research. In this paper, a navigational controller has been developed for a humanoid by using fuzzy logic as an intelligent algorithm for avoiding the obstacles present in the environment and reach the desired target position safely. Here, the controller has been designed by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 navigational parameters by the help of fuzzy rules. The sensory information regarding obstacle distances and bearing angle towards the target are considered as inputs to the controller and necessary velocities for avoiding the obstacles are obtained as outputs. The working of the controller has been tested on a NAO humanoid robot in V-REP simulation platform. To validat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has been design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Finally,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both the environments are compared against each other with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oid robot NAVIGATION Path planning FUZZ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智能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伟男 刘挺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2,共8页
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从研究简单、封闭的虚拟场景,发展到研究更为复杂、开放的现实场景。研究焦点也从早期的小规模语料库和网络文本数据集处理,发展到多模态一体化的处理架构和研究范式。与此同时,以OpenA... 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从研究简单、封闭的虚拟场景,发展到研究更为复杂、开放的现实场景。研究焦点也从早期的小规模语料库和网络文本数据集处理,发展到多模态一体化的处理架构和研究范式。与此同时,以OpenAI Sora为代表的物理世界近似和仿真模型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再次向通用人工智能迈进了一步。然而,若要让人工智能真正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标准,成为类人的智能,需要当今的人工智能体具备与物理世界交互学习的能力,即具身智能。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具身智能的研究内容和进展,具体包括具身感知、具身认知和具身行为优化3个方面。同时结合近期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概述具身智能技术在人形机器人等载体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及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智能 具身感知 具身认知 具身行为优化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仿真环境 人形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人体动作捕捉技术的人形机器人腾空跳跃实验设计
6
作者 杨亮 贺玉泉 +3 位作者 黄之峰 郭志军 杨伟钧 潘明攀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116,123,共7页
针对人形机器人模仿人类动作实现柔顺控制问题,设计了一套进行综合性教学实验方案,提出基于人体动作捕捉技术的人形机器人腾空跳跃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开展人体运动数据的采集,构建人体关节位置与机器人关节位置的约束关系,明确控制二者... 针对人形机器人模仿人类动作实现柔顺控制问题,设计了一套进行综合性教学实验方案,提出基于人体动作捕捉技术的人形机器人腾空跳跃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开展人体运动数据的采集,构建人体关节位置与机器人关节位置的约束关系,明确控制二者运动轨迹的映射关系;其次建立人形机器人腾空跳跃模型,开发变刚度落地缓冲策略,实现机器人的柔顺控制,最终完成腾空跳跃任务。该实验涵盖“理论建模、算法设计、实验验证”3个环节,可帮助学生理解人体运动数据的采集、建模、类人动作设计与优化、机器人控制等基本理论与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人体动作捕捉技术 腾空跳跃 类人动作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形机器人普及的法律监管——基于比例原则的分析
7
作者 张春玲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92,共8页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场景拓展,引发了诸多现实困境。法律监管需回应劳动者权益与经济效率、个人隐私与数据利用、公共安全与技术创新等多元利益冲突问题。为此,需将利益衡量理论引入人形机器人监管,并以比例原则为主要权衡手段,为人...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场景拓展,引发了诸多现实困境。法律监管需回应劳动者权益与经济效率、个人隐私与数据利用、公共安全与技术创新等多元利益冲突问题。为此,需将利益衡量理论引入人形机器人监管,并以比例原则为主要权衡手段,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提供分级分类的法律监管路径。首先,需运用目的正当性原则限定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将道德实践的价值融入法律规范,保障相关场景必须契合科技向善的价值目标以及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目的;其次,应当依据适当性原则评估人形机器人在特定领域普及的有效性,确保其规模化应用能实质促进目标领域发展;再次,依据必要性原则筛选最小干预路径,防范拟人化技术消解主体性认知;最后,还要借助狭义比例原则进行整体审视,构建安全阈值与创新空间的弹性区间,实现产业发展与社会风险的可控协调。未来应完善人形机器人风险评估体系,制定《人形机器人发展促进法》,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张力中构建法律监管框架,实践科技向善的法治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比例原则 利益衡量 法律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程浩 王耀南 +1 位作者 莫洋 朱青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7,共18页
随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术的不断融合与突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形成了多元化竞争格局,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差距大、规模化量产难、商业化落地难等问题。本文在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术的不断融合与突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形成了多元化竞争格局,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差距大、规模化量产难、商业化落地难等问题。本文在介绍人形机器人主要细分领域与技术前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政策、技术、产业布局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梳理了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态势,总结了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技术创新、定点示范、法律法规完善、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研究建议,鼓励核心技术突破、强化产业布局、建设人形机器人基础设施、实施示范性工程,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克服技术难题、完善产业生态、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落地,提升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核心零部件 大模型 具身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类人型机器人提升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教育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友棚 洪秀敏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3,94,共8页
从小掌握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个体未来工作与生活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发展的当下,关于类人型机器人辅助教育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成效有待探索。研究从幼儿园中选择70名4~5岁的幼儿作为干预对... 从小掌握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个体未来工作与生活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发展的当下,关于类人型机器人辅助教育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成效有待探索。研究从幼儿园中选择70名4~5岁的幼儿作为干预对象,组成实验组1(n=27)、实验组2(n=20)和控制组(n=23),采用教育实验法探究了类人型机器人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类人型机器人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整体影响成效显著,对同伴问题归因、多元方法生成、行为策略决策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未能提升幼儿的行为结果预测技能。研究对类人型机器人有效提升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构建了由“具身性互动”“教学性互动”“社交性互动”组成的类人型机器人辅助教育教学的三维保障,分析了类人型机器人在干预提升诸如行为结果预测这类复杂性社会技能上的自限性。研究结论有助于为开展基于类人型机器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人型机器人 人工智能教育 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社会性 教育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人头像机器人“H&Frobot-Ⅲ”语音及口形系统研制与实验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伟国 宋策 孟庆梅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仿人头部器官及面部表情的行为智能,以及机器人与人类交流问题,首次将口形及其与语音协调问题引入到表情机器人系统,并进行研究。在已研制成功的具有面部表情及视觉仿人头像机器人系统"H&Frobot-II"基础上,... 为进一步研究仿人头部器官及面部表情的行为智能,以及机器人与人类交流问题,首次将口形及其与语音协调问题引入到表情机器人系统,并进行研究。在已研制成功的具有面部表情及视觉仿人头像机器人系统"H&Frobot-II"基础上,根据人面部运动肌肉解剖学及Ekm an面部表情编码系统FACS,论述了口部动作驱动点设置、口形驱动机构及控制方法,设计、研制了语音及口形系统;最后给出了机器人"H&Frobot-III"的语音识别与口形协调实验结果,其口形与人讲同样话时口形能够很好地吻合,验证了语音与口形系统的可行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机器人表情智能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人机器人 表情机器人 口形 语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技能人形机器人全身运动策略智能生成方法
11
作者 张玲俊 汤亮 刘磊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0,共13页
为解决人形机器人在单一策略模型下同时学习多样化全身运动技能时,不同技能过渡过程中动作完成质量与动作间连贯性难以兼顾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单模型多技能高效模仿学习(single model imitation learning for multi-skill efficiency,SMI... 为解决人形机器人在单一策略模型下同时学习多样化全身运动技能时,不同技能过渡过程中动作完成质量与动作间连贯性难以兼顾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单模型多技能高效模仿学习(single model imitation learning for multi-skill efficiency,SMILE)方法.该方法结合目标条件强化学习与生成对抗模仿学习,实现高效的全身运动策略生成.通过在奖励函数中引入偏好奖励,引导策略兼顾不同技能间的动作特性差异,有效降低策略陷入次优解的风险;通过基于失败次数的优先采样方法,自适应提高策略表现较差样本的采样概率,进一步提升学习多样化技能的效率与性能.仿真结果表明,SMILE方法可使人形机器人掌握包括站立、深蹲、行走、跃坎、俯身详察、捡拾物体等多种类人全身技能,且能够在不同技能之间实现连贯的过渡,成功率达到93.33%.在消融实验中,去除偏好奖励或基于失败次数的优先采样方法后,成功率分别降至53.33%和73.33%,训练效率也明显降低.与基于目标条件强化学习的全身运动策略生成方法相比,SMILE方法缓解了多技能训练过程中原有技能遗忘或性能退化现象.SMILE方法有效缓解了不同技能特性差异导致策略优化存在的冲突,而且兼顾了技能间过渡动作质量与连贯性,为人形机器人多技能模仿学习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强化学习 模仿学习 奖励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人机械手关节速度反馈的水果硬度在线抓取识别
12
作者 陈家梁 李宁 +2 位作者 刘飞 刘丽莎 宋小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35,共8页
针对现有水果分拣技术在非表观信息感知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节电机速度反馈的仿人机械手硬度感知与分拣方法。通过内置速度编码器获取机械手与水果接触时的运动反馈,建立水果硬度与电机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水果成熟... 针对现有水果分拣技术在非表观信息感知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节电机速度反馈的仿人机械手硬度感知与分拣方法。通过内置速度编码器获取机械手与水果接触时的运动反馈,建立水果硬度与电机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水果成熟度的准确识别与分拣。首先,介绍了仿人机械手的整体结构与机械手指的模块化设计,构建了机械手运动学模型,并对手指的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为后续抓取和硬度感知试验提供了理论支撑;然后,基于仿人机械手对不同硬度物体的抓取数据,深入分析了物体硬度与关节电机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出电机速度的变化能够有效反映物体硬度的结论。通过多次试验验证了映射关系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为此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了试验依据。最后,提出了基于关节电机速度反馈的仿人机械手水果分拣方法,并对不同软硬程度的橙子进行分拣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分拣成功率达到90%,具备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分拣 仿人机械手 硬度感知 抓取 欠驱动 工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nBot:一种基于轻量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形手语机器人
13
作者 李新潮 袁野 刘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93-2200,共8页
人形机器人凭借高度逼真的人类外观与灵活稳定的运动能力,能够深度参与到人类社会活动场景;人机交互是人形机器人进入现实世界,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伴侣的必要能力.然而,现有机器人交互技术主要面向正常人群,缺乏适用于听力或... 人形机器人凭借高度逼真的人类外观与灵活稳定的运动能力,能够深度参与到人类社会活动场景;人机交互是人形机器人进入现实世界,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伴侣的必要能力.然而,现有机器人交互技术主要面向正常人群,缺乏适用于听力或者语言障碍人士的人机交互方案.为此,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的手语识别深度网络(SignNet),该模型能够快速集成到机器人硬件平台,使其具备手语识别能力.此外,本文将手语识别模型与现有表情控制算法、语音合成算法联合,使机器人能够识别手语,并通过表情和语音反馈进行交互.实验结果表明,SignNet在多个手语数据集(WLASL、CSL、SLR500)上识别准确率最高达到98.2%,进一步测试显示,该机器人能精准识别手语并提供适当反馈,为听力或语言障碍人士提供了有效的人机交互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人机交互 轻量级网络 手语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ple Balance Strategies for Humanoid Standing Control 被引量:2
14
作者 XING Deng-Peng LIU Xu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8-233,共6页
完整状态的反馈参量的控制器为响应冲动、经常的推承受类人动物机器人的平衡被建议。多重机器人模型被用来处于人的站的平衡接近多重策略。为每个模型,我们设计对每个州的变量起作用的一个参量的控制器并且为不同的推尺寸,方向,和地... 完整状态的反馈参量的控制器为响应冲动、经常的推承受类人动物机器人的平衡被建议。多重机器人模型被用来处于人的站的平衡接近多重策略。为每个模型,我们设计对每个州的变量起作用的一个参量的控制器并且为不同的推尺寸,方向,和地点优化控制器参数。每个控制器的表演响应不同的外部推被显示出。由比较在每策略处理骚乱的能力,到承受平衡的每个关节的贡献也被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状态反馈控制器 人形机器人 控制器 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Criterion for Humanoid Running
15
作者 LIZhao-Hui HUANGQiang LIKe-Jie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611,共6页
A humanoid robot has high mobility but possibly risks of tipping over. Until now, onemain topic on humanoid robots is to study the walking stability; the issue of the running stabilityhas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The... A humanoid robot has high mobility but possibly risks of tipping over. Until now, onemain topic on humanoid robots is to study the walking stability; the issue of the running stabilityhas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The running is di?erent from the walking, and is more di?cult tomaintain its dynamic stabil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stability criterion forhumanoid running based on the whole dynamics. First, the cycle and the dynamics of running areanalyzed. Then, the stability criterion of humanoid running is presented. Finally, the e?ectivenessof the proposed stability criterion is illustrated by a dynamic simulation example using a dynamicanalysis and design system (D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跑步 稳定性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形机器人治理中的刑法归责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华伟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6,共16页
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在应用场景上逐渐拓宽,同时也形成了多元而复杂的安全风险和刑法归责难题。理论上主要存在代理责任、过失责任、严格责任、独立责任四种各有利弊的刑法归责模式。除了严格... 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在应用场景上逐渐拓宽,同时也形成了多元而复杂的安全风险和刑法归责难题。理论上主要存在代理责任、过失责任、严格责任、独立责任四种各有利弊的刑法归责模式。除了严格责任之外,其余模式都可以统合在场景化的刑法归责体系之中。在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刑法教义学原理可以处理绝大部分的机器人刑法归责问题,不过也应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对可容许风险、信赖原则予以新的推演和发展。取决于未来的技术进展,在功能主义的视角下,将来可以考虑有条件地肯定智能人形机器人独立责任主体地位的可能性。人形机器人的刑法归责体系,应当对其他法秩序的规范评价和机器人伦理标准的探讨保持协同和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 应用场景 安全风险 刑法归责 机器人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试验性规制的人形机器人治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涛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6,共14页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带来巨大的效益,但也对社会秩序、法律规则及伦理价值等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科层式规制体系似乎不再能够完全适应这一新兴技术领域的规制需求。试验性规制作为一种规制创新,将规制过程视为一种学习过程,通过不断...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带来巨大的效益,但也对社会秩序、法律规则及伦理价值等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科层式规制体系似乎不再能够完全适应这一新兴技术领域的规制需求。试验性规制作为一种规制创新,将规制过程视为一种学习过程,通过不断试验、评估和修正,逐步完善规制措施,使规制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开发循证的、迭代的人形机器人治理策略。“监管沙盒”作为一种典型的试验性规制工具,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发现规制问题,积累规制成本与效益的证据,促成人形机器人的包容审慎规制,最终实现“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政策目标。为了推动人形机器人“监管沙盒”的制度化发展,应当通过试验性立法为“监管沙盒”授权,采用“中心辐射模式”治理“监管沙盒”,确保实施中的程序正义,并完善“后沙盒”阶段的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监管沙盒 科层式规制 试验性规制 人工智能 包容审慎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形机器人身体构造的法哲学审思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智航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
人形机器人不仅要求具备人类的智力,还必须拥有类似人类的身体,从而塑造出具有实体形态的通用人工智能。人的身体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形态,也是人的全部感知和内在精神生发的重要场域,更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本节点。身体和精神是人... 人形机器人不仅要求具备人类的智力,还必须拥有类似人类的身体,从而塑造出具有实体形态的通用人工智能。人的身体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形态,也是人的全部感知和内在精神生发的重要场域,更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本节点。身体和精神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核心基础。人的身体通过发挥感知能力和运动经验参与认知活动,通过完成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行为来进行社会活动。人的身体、与身体相关的非精神要素、人的精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形机器人的本质就是对人类身体的仿造和对人类行为的模仿。通过技术手段仿造经过数百万年自然发展而来的“人”的形态与功能,将会导致“人”这一概念的异化。这一过程割裂了身体与精神的统一关系,存在消解人对于他人的认知统一性、技术滥用、人权危机等一系列风险。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必须摒弃技术中立的观念,重视“人的形式”在法治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身心一元论 尊严 法律价值 通用人工智能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并重的法治探究——以人形机器人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权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2,共11页
基于“大数据+高算力+强算法”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连贯高效的人—机—环境智能交互,可服务特种领域需求,助力智能制造,成为人类生活助手和情感伴侣。尽管人形机器人存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国家安全、违法... 基于“大数据+高算力+强算法”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连贯高效的人—机—环境智能交互,可服务特种领域需求,助力智能制造,成为人类生活助手和情感伴侣。尽管人形机器人存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国家安全、违法“代理”、侵权、伦理等多种风险,但如果过度追求安全,就会扼杀创新而阻碍发展。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应实现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并重。通过理性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科学合理地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将人形机器人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完善数据安全认证、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等第三方声誉评价机制,并分级分类推动人形机器人标准制定。应合理配置相关主体的责任,避免人形机器人的过度拟人化,防止陷入“人形机器人陷阱”。通过完善的伦理规范约束人工智能研发者,并为人形机器人“加载”道德,使其对人和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 发展和安全并重 包容审慎监管 算法 安全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形机器人数据处理目的原则的再审视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方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200,共15页
人形机器人产业对数据的需求量急剧扩大,使得提前预知处理信息的目的变得更为困难。产业链条更为复杂与场景更为多元也给规制带来新挑战。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越来越不具有确定性,个人信息二次使用规则的缺位以及目的原则的判断标准不一... 人形机器人产业对数据的需求量急剧扩大,使得提前预知处理信息的目的变得更为困难。产业链条更为复杂与场景更为多元也给规制带来新挑战。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越来越不具有确定性,个人信息二次使用规则的缺位以及目的原则的判断标准不一,都要求从体系上对目的原则进行重新审视。将法律直接转化为代码面临重重困境。按照人形机器人的不同应用场景先行引入标准,摒弃水土不服的兼容性规则以及维持研究目的的开放性,是在技术快速变革的社会中把握支持性结构与适应性流变之间平衡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原则 人形机器人 个人信息保护 标准化 场景化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