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MHCⅡ类抗原的表达
1
作者 成建定 陈玉川 +2 位作者 孔德晖 郭薇 刘水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1-432,共2页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 (VMC)心肌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 (MHCⅡ类抗原 )的表达特点 ,探索轻度、不典型VMC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方法】以 10 3 .5TCID50 的CoxsackieB3 病毒接种Balb/c小鼠 ,诱导小鼠轻度VMC。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M...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 (VMC)心肌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 (MHCⅡ类抗原 )的表达特点 ,探索轻度、不典型VMC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方法】以 10 3 .5TCID50 的CoxsackieB3 病毒接种Balb/c小鼠 ,诱导小鼠轻度VMC。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MC小鼠心肌MHCⅡ类抗原的表达。【结果】VMC小鼠心肌组织内MHCⅡ类抗原异常表达 ,部分心肌细胞膜局灶性MHCⅡ类抗原阳性。【结论】心肌MHCⅡ类抗原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轻度VMC的发病机制 ;心肌MHCⅡ类抗原 LSAB染色可望成为诊断轻度、不典型VMC的免疫病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组织相容性抗原 诊断 病理学 抗原 动物实验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8抗体协同表达MHC 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刺激自身T细胞增殖和活化
2
作者 李玉姝 杨帆 +6 位作者 周瑾 王楚媛 于晓会 关海霞 范晨玲 单忠艳 滕卫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如何发挥抗原递呈功能。方法分离表达MHCⅡ类分子的转基因鼠和对照小鼠的甲状腺细胞,免疫磁珠方法分离其自身T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并加入抗CD28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 目的探讨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如何发挥抗原递呈功能。方法分离表达MHCⅡ类分子的转基因鼠和对照小鼠的甲状腺细胞,免疫磁珠方法分离其自身T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并加入抗CD28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检测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的细胞因子浓度。结果单纯表达MHCⅡ类分子的转基因小鼠甲状腺细胞不能刺激自身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然而当加入抗CD28抗体后,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能刺激自身T细胞的增殖、活化及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而T细胞对野生型小鼠的甲状腺细胞无反应。结论加入协同刺激信号后,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也可刺激T细胞增殖活化及分泌细胞因子,具有递呈抗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 抗原递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 Ⅱ在小鼠子宫的表达
3
作者 董海龙 吴庆侠 +1 位作者 靳亚平 盛宏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在不同生长时期小鼠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个不同生理时期(出生后5d,15 d,30 d,60 d,妊娠1d,妊娠4 d,妊娠6 d,妊娠9 d,妊娠15 d,妊娠1... 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在不同生长时期小鼠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个不同生理时期(出生后5d,15 d,30 d,60 d,妊娠1d,妊娠4 d,妊娠6 d,妊娠9 d,妊娠15 d,妊娠18 d)小鼠子宫MHCⅡ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图像分析。各检测期子宫均见MHCⅡ表达,其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上皮细胞,其他部位基本无表达。出生后5、15、306、0 d,随着日龄增加,表达依次增强,差异显著(P<0.05)。其中60 d,MHCⅡ表达最强,但进入妊娠期MHCⅡ表达减弱。妊娠1 d、妊娠4 d、妊娠6 d、妊娠9 d这几组间MHCⅡ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而妊娠18 d与其他组均差异显著(P<0.05),MHCⅡ表达量最低。不同生长时期小鼠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上均有MHCⅡ表达,具备了成为非专职抗原递呈细胞的必要条件之一,因而推测子宫内膜细胞可能具有抗原呈递作用,其在不同生理期的生殖免疫中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子宫内膜 抗原递呈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激诱导Jurkat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和人白细胞抗原的表达
4
作者 晏丽 程谟斌 +1 位作者 张业 沈珝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6-750,共5页
目的检测热激对Jurkat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转录激活因子(CⅡTA)的表达,及其对下游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RT-PCR检测42℃热激和干扰素-γ(IFN-γ)作用前后Jurkat细胞中CⅡTA mRNA的变化。采用Wester... 目的检测热激对Jurkat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转录激活因子(CⅡTA)的表达,及其对下游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RT-PCR检测42℃热激和干扰素-γ(IFN-γ)作用前后Jurkat细胞中CⅡTA mRNA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热激和IFN-γ作用前后Jurkat细胞中CⅡTA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分析热激前后Jurkat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结果在Jurkat细胞中,热激可诱导CⅡTA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IFN-γ处理后无明显变化。与正常Jurkat细胞相比,热激后HLA-DR在Jurkat细胞表面的抗原浓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热诱导Jurkat细胞中CⅡTA和HLA-DR先后表达增高。提示热激可能在免疫基因表达缺陷的细胞中,重建相关基因的功能,为肿瘤热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 JURKAT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类转录激活因子 人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正昕 张明徽 +4 位作者 李楠 王元和 付志仁 王强 曹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 :观察肿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以进一步揭示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方法 :体外分离单核细胞 ,加入白细胞介素 4 (IL - 4 )、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肿瘤细胞培养上清体外培养树突状细... 目的 :观察肿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以进一步揭示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方法 :体外分离单核细胞 ,加入白细胞介素 4 (IL - 4 )、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肿瘤细胞培养上清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方法观察肿瘤细胞上清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并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了免疫抑制因子 IL - 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的 m RNA在人结肠、人卵巢和人肝脏肿瘤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 :当培养体系中加入人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后 ,树突状细胞表面 MHC 类分子和 CD80等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较低 ,树突状细胞刺激 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且 IL - 10 m RNA、VEGF m RNA和 TGF-β1 m RNA在 3种肿瘤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结论 :提示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可能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 ,肿瘤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可能是导致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功能低下、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激活和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细胞培养上清 树突状细胞 表型 功能 抗原提呈 组织相容性抗原 共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养层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喆 彭景楩 祝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胎盘滋养层是直接与母体接触的与母体基因型不同的胎儿组织 ,滋养层细胞是否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抗原以及表达何种MHC抗原对于妊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非经典MHCⅠ类抗原发现较晚 ,其中HLA G在滋养层细胞表达 ,可以保护带有... 胎盘滋养层是直接与母体接触的与母体基因型不同的胎儿组织 ,滋养层细胞是否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抗原以及表达何种MHC抗原对于妊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非经典MHCⅠ类抗原发现较晚 ,其中HLA G在滋养层细胞表达 ,可以保护带有父方同种异体抗原的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的杀伤 .经典MHCⅠ类抗原有多种亚型 ,不同亚型在滋养层细胞的表达有所不同 .MHCⅡ类抗原在妊娠维持过程中表达极弱 ,新近的研究资料表明 ,滋养层细胞CⅡTA在MHCⅡ类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主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非经典MHCⅠ类抗原 经经典MHCⅠ抗原 MHC类抗原 滋养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DR抗原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在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7
作者 牟江洪 王东 +1 位作者 陈俐 李增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71-673,共3页
目的:检测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中人白细胞 D R 抗原( H L A D R)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 Ag)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 H L A D R和 FⅧ R Ag 单克隆抗体对80 例骨肉瘤进行... 目的:检测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中人白细胞 D R 抗原( H L A D R)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 Ag)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 H L A D R和 FⅧ R Ag 单克隆抗体对80 例骨肉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 H L A D R,而 FⅧ R Ag 呈高表达。结论: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而几乎丧失免疫功能,其与骨肉瘤的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HLA-DR FVⅧRAg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