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8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volution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for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娟 黄守道 +1 位作者 高剑 CHEN Zh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763-2774,共12页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in wind turbine system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steady state equivalent circuit and basic equations of D...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in wind turbine system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steady state equivalent circuit and basic equations of DFIG, the modeling for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of DFIG was proposed. The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of DFIG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the magnetic flux calculation, parameters derivation and performance checks. For each step, the detailed numeric calculation formulas were all derived. Combining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the whole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procedure was established, which consisted of three iterative calculation loops, including magnetic saturation coefficient, electromotive force and total output power. All of the electromagnetic and performance data of DIFG can be calculated conveniently by the established calculation procedure,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new designed machine. A 1.5 MW DFIG designed by the proposed procedure was built, for which the whole type tests including no-load test, load test and temperature rising test were carried out. The test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DFIG satisfi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test data fit well with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which prov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esented calcul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wind TURB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Wind Turbines Equipped with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on Distance Protec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Hossein Kazemi KAREGAR Maryam KHODDAM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131,共4页
Nowadays wind energy is the fastest growing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in the world.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ng wind farms are caused by changes of wind speed during a day.Moreover,the behaviors of wind turbines equipp... Nowadays wind energy is the fastest growing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in the world.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ng wind farms are caused by changes of wind speed during a day.Moreover,the behaviors of wind turbines equipped with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differ fundamentally from synchronous generators.Therefore,more considerations are need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distance protection relays.The protection of a wind farm with distance relay is inspected.By changing the conditions of the wind farm,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ance relay are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双馈异步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组 配备 可再生能源资源 双馈感应发电机 距离继电器 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哈密顿模型的DFIG强迫型次同步振荡自适应抑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孙东阳 钱梓杰 +2 位作者 曹骏 于德亮 陈庆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2-3146,I0023,共16页
新疆哈密风电高度密集地区发生的强迫型次同步振荡(forced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FSSO)事故具有频率时变的新特征,其与以往的负阻尼次同步振荡有显著区别,从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文中对FSSO的产生机理进行探究,并据此提出一种基... 新疆哈密风电高度密集地区发生的强迫型次同步振荡(forced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FSSO)事故具有频率时变的新特征,其与以往的负阻尼次同步振荡有显著区别,从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文中对FSSO的产生机理进行探究,并据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哈密顿模型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首先,依据双馈机组数学模型分析电网间谐波扰动源在机组内部的传播过程,进而利用等效扰动方程阐述在扰动源激励作用下FSSO的产生机理,并通过分析机组带宽稳定性与阻尼状态的关系提出抑制策略的设计思路;其次,引入广义哈密顿理论设计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策略,并基于自适应哈密顿模型的扰动抑制作用与阻尼补偿效果,提出总体控制框架以及振荡抑制策略;最后,在综合考虑风速、线路串补度、风机在线台数等影响因素下,搭建风电场FSSO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抑制策略的有效性,并通过哈密地区实际FSSO算例表明该抑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型次同步振荡 双馈感应发电机 转子侧变流器 自适应哈密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故障时刻的DFIG电流峰值计算方法
4
作者 黄琛 郑心怡 李银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8-2136,I0094,I0095,共11页
当网侧发生严重故障时,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通常投入撬棒保护以避免变流器过流,从而导致其故障特性与传统电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给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气安全设计带来了挑战。由于故障时刻的不确定性,为简便现有... 当网侧发生严重故障时,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通常投入撬棒保护以避免变流器过流,从而导致其故障特性与传统电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给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气安全设计带来了挑战。由于故障时刻的不确定性,为简便现有含DFIG接入电力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动稳定性校验,需要对考虑不同故障时刻的DFIG电流峰值进行计算。基于撬棒保护投入下故障电流的时域表达式,深入探讨了故障时刻对电流各分量以及电流峰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不同故障时刻的DFIG电流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故障时刻一定时的电流峰值解析式进行了推导,实现了对峰值的快速计算,接着针对故障时刻改变时的峰值计算非线性问题,提出了通过设置离散步长、逐步求解的方法得到了考虑不同故障时刻的峰值。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进行了DFIG并入无穷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计算值与仿真值之间误差均较小,从而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计算 双馈风机(dfig) 撬棒保护 不同故障时刻 电流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ctive Current Alloca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mprovement of Low Voltage Ride Though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Wind Turbine Generation System 被引量:36
5
作者 LI Hui FU Bo +2 位作者 YANG Chao ZHAO Bin TANG Xianh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04-I0004,22,共1页
为满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测试要求及其电气模型一致性评估需要,提出考虑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的控制策略。在阐述风电机组LVRT测试要求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双馈发电机(doubly... 为满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测试要求及其电气模型一致性评估需要,提出考虑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的控制策略。在阐述风电机组LVRT测试要求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双馈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定子侧及网侧变流器输出无功电流极限表达式,研究电网电压跌落深度和发电机总输出有功功率对其无功电流极限值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DFIG在LVRT期间的无功电流分配算法和改进的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策略。最后,以某实际2 MW双馈风电机组为例,分别对风速为5和12 m/s、电网电压对称跌落至20%和50%工况下的LVRT运行性能进行仿真比较和样机测试。与传统LVRT控制方法的对比表明,所提改进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满足风电机组LVRT的测试要求。样机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改进控制策略和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涡轮机 发电系统 控制策略 无功电流 分配算法 低电压 异步 双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展等效开环过程的多DFIG风电场振荡模态交互路径分析
6
作者 叶剑桥 李生虎 +1 位作者 齐楠 陶帝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3-985,I0014,共14页
随着风电规模扩大,风电场内部振荡风险加剧。现有振荡建模常把风电场等值为单台机组,忽略由风电机组间动态交互引发的振荡问题;现有振荡研究方法难以解释风电机组间交互作用过程。该文提出拓展等效开环传递过程(extended effective open... 随着风电规模扩大,风电场内部振荡风险加剧。现有振荡建模常把风电场等值为单台机组,忽略由风电机组间动态交互引发的振荡问题;现有振荡研究方法难以解释风电机组间交互作用过程。该文提出拓展等效开环传递过程(extended effective open-loop process,EEOP),以分析多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振荡模态的交互路径。首先,建立频域下多DFIG风电场传递函数矩阵反馈连接模型。基于DFIG两输入两输出特性重新划分传递函数矩阵,拓展EOP理论。推导多DFIG风电场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得到多DFIG间交互作用的解析表达以绘制交互路径,揭示多DFIG间的振荡传递过程和耦合关系。然后,基于2-范数和广义奈奎斯特理论,提出量化交互路径增益及其对风电场振荡特性影响的评估指标。最后,仿真分析风速、控制参数对交互作用的影响,验证交互路径和评估指标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振荡 交互路径 拓展等效开环过程(EEOP) 广义奈奎斯特 双馈感应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LAB的DFIG网侧变流器控制参数多目标分步辨识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恒山 曾宪金 +4 位作者 张旭军 李颜汝 薛飞 黄永章 李晨阳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1-780,I0103,I0104,共12页
为准确获取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网侧变流器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控制参数以建立其精准仿真模型,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 为准确获取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网侧变流器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控制参数以建立其精准仿真模型,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NSGA)-II对影响DFIG低穿特性的LVRT控制参数进行高精度分步辨识。首先,利用RT-LAB平台通过硬件在环(hardware-in-loop,HIL)实验获得DFIG真实控制器的响应数据集;其次,利用RF算法分析控制参数与待选观测量的关联程度,筛选出高关联度观测量,并依据各LVRT控制参数灵敏度不同确定其分步辨识顺序;然后,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NSGA-II算法和多目标决策方法求出最优参数解;最后,根据辨识参数结果建立DFIG仿真模型,并与HIL测试结果进行多案例对比,结果表明,所提辨识方法在20%~80%低电压穿越工况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能有效提高参数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遗传算法 双馈风机 低电压穿越 控制参数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Voltage Ride-through Control Strategy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Wind Generators Based on Virtual Impedance
8
作者 XIE Zhen ZHANG Xing +1 位作者 YANG Shuying SONG Haihua QU Tingy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I0001-I0001,共1页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wind farms,the grid code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wind farms and enhance grid stability.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are largely used in wind turbines,but they are ...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wind farms,the grid code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wind farms and enhance grid stability.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are largely used in wind turbines,but they are very sensitive to grid disturbances.The voltage swell can be caused by switching on capacitor banks or switching off large loads,which may result in the reversal of the power flow in the grid convertor;the current may flow from the grid into the DC link,which may step up DC voltage,and result in large faults of rotor currents and instantaneous power oscillation.The grid reactive compensation devices can not have the automatic swithing function after the low voltage fault,which will result in local reactive power surplus,so some wind power generators will retreat from the grid under high voltage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power generat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virtual impedance 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HV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O多扰动输入机理分析的DFIG-GSC功率振荡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东阳 钱梓杰 +3 位作者 申文强 孟繁易 于德亮 吴晓刚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9,共11页
电网次同步振荡(SSO)已成为桎梏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SSO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中网侧变流器(GSC)的功率振荡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建立SSO对GSC的多扰动输入数学模型,探究不同扰动输入的性质以及其对GSC系统的影响,明确了针对... 电网次同步振荡(SSO)已成为桎梏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SSO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中网侧变流器(GSC)的功率振荡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建立SSO对GSC的多扰动输入数学模型,探究不同扰动输入的性质以及其对GSC系统的影响,明确了针对物理量扰动以及信号扰动分别采用补偿与滤除两种不同的抑制方法。其次,针对锁相环(PLL)输出误差经过坐标变换产生耦合振荡的问题,建立PLL输出误差角度的频域数学模型,并通过设计一种改进PLL消除其输出误差对GSC的信号扰动影响。同时,设计一种准谐振控制器的自适应算法,并提出基于自适应准谐振控制器的DFIG-GSC功率振荡抑制策略,消除SSO对GSC的物理扰动影响;最后,通过搭建具有SSO模拟环境的DFIG实验平台,验证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网侧变流器 锁相环 次同步振荡 振荡频率变化 自适应准谐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PSS与PLL耦合对功角振荡影响的DFIG控制参数协调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生虎 齐楠 夏伟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1582,I0035,共13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装设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有助于抑制同步发电机间功角振荡,但抑制效果受DFIG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跟踪误差影响。考虑PSS与PLL耦合特性对功角...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装设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有助于抑制同步发电机间功角振荡,但抑制效果受DFIG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跟踪误差影响。考虑PSS与PLL耦合特性对功角振荡的影响,提出改善振荡抑制效果的DFIG控制参数协调优化算法。首先基于DFIG有功控制的分解等效结构绘制DFIG-PSS与锁相误差的耦合路径,提出耦合特性解析表达。然后建立耦合解析表达对控制参数的轨迹灵敏度向量,以向量2-范数之比定义耦合强度,量化耦合特性对功角振荡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耦合强度指标,提出带有PLL参数动态不等式约束的多步优化模型,以协调DFIG控制参数取值,提高并网系统对功角振荡的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证实了耦合特性对功角振荡的影响,验证了所提协调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振荡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力系统稳定器 锁相环 耦合特性 多步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可控负荷灵敏度的DFIG并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抑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生虎 方天扬 叶剑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41-2654,I0011,共15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加剧了低频振荡(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LFO)。电力市场和智能用电设备,使得负荷可参与阻尼控制。此时危险模式阻尼比受负荷影响,增加特征灵敏度解析表达难度。现有恒阻...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加剧了低频振荡(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LFO)。电力市场和智能用电设备,使得负荷可参与阻尼控制。此时危险模式阻尼比受负荷影响,增加特征灵敏度解析表达难度。现有恒阻抗模型,不能反映综合负荷对小扰动稳定影响;异步电机模型精确,但参数辨识难度大,很难用于小扰动稳定分析。该文为避免潮流计算和稳定分析中负荷模型差异,采用ZIP负荷模型修正系统状态方程。以潮流解对负荷灵敏度为中间变量,提出危险模式阻尼比对负荷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引入准比例谐振控制(quasi-proportional resonance,qPR)调节负荷,相应修正阻尼比灵敏度,以改善阻尼控制的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低频振荡 阻尼控制 ZIP负荷 准比例谐振控制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并离网模式切换的DFIG电磁暂态仿真建模
12
作者 于光耀 杨帮宇 +3 位作者 李振斌 崇志强 李惠玲 黄丽妍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2,共8页
目前,常用的商业仿真软件中的双馈式感应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模型通常不支持离网运行模式,难以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由离网到并网的全过程电磁暂态仿真,对电力系统仿真分析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研究适应并离网模式切... 目前,常用的商业仿真软件中的双馈式感应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模型通常不支持离网运行模式,难以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由离网到并网的全过程电磁暂态仿真,对电力系统仿真分析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研究适应并离网模式切换的DFIG电磁暂态仿真建模方法。基于模块化思想分别对风力机、异步电机、变流器以及断路器进行建模,在系统组装形成DFIG风力发电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提出了适应并离网模式切换的DFIG受控源等效电路模型和离散时间域实现方法,通过设计状态变量矩阵元素的截取和扩充算法实现了模型在并离网模式下的无缝衔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DFIG发电系统模型对所提方法和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建模方法能够很好地支持DFIG离网运行模式,实现DFIG由离网到并网的全过程电磁暂态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式感应发电机(dfig) 并离网切换 电磁暂态仿真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DFIG并网系统开环模式谐振风险及验证
13
作者 陈江 杜文娟 杨佳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5,132,共9页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阐释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振荡机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平均模型的离线时域仿真结果可信度存疑。为提升开环模式谐振的工程指导可靠度,首先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组建了用于验证开环模式谐振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其次建立...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阐释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振荡机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平均模型的离线时域仿真结果可信度存疑。为提升开环模式谐振的工程指导可靠度,首先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组建了用于验证开环模式谐振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其次建立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提出开环模式分析通用方法评估系统振荡风险;最后以两个算例进行了开环模式谐振现象的分析与实验。得到结论:硬件在环仿真的结果符合开环模式分析的结果,在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系统稳定性下降。留数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系统闭环模式,系统参数的合理整定可以减小开环模式谐振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模式谐振 硬件在环仿真 双馈感应发电风电场 振荡风险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地DFIG联动控制的多馈入受端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毅 翁汉琍 +7 位作者 曹善康 吴宇奇 熊振钦 梅瀚予 林湘宁 魏繁荣 李正天 李振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52-3462,I0009,共12页
我国沿海负荷中心呈现直流多馈入的结构特征,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使得系统在非正常工况下容易诱发次同步振荡,电压的快速波动可能会造成连续换相。针对该现象进行机理分析,通过优化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我国沿海负荷中心呈现直流多馈入的结构特征,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使得系统在非正常工况下容易诱发次同步振荡,电压的快速波动可能会造成连续换相。针对该现象进行机理分析,通过优化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控制方法,有效抑制了次同步振荡。同时,针对不同区域风电场调节能力差异,通过关联各直流落点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充分调动不同区域风电场的补偿能力抬升系统电压。该方法有效地抑制直流多馈入系统的异地连续换相失败。最后,通过PSCAD仿真对比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dfig) 次同步振荡 直流多馈入 连续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VSG-DFIG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澳 王鑫达 张学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3-81,共9页
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通过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这种典型的构网型控制方式,可以为电网提供一定的阻尼与惯性,而在电网发生电压跌落故障时,其可能会出现与同步机相似的功角稳定问题。首先,借助等面积定则分析电网电压发生三相对称跌落时,... 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通过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这种典型的构网型控制方式,可以为电网提供一定的阻尼与惯性,而在电网发生电压跌落故障时,其可能会出现与同步机相似的功角稳定问题。首先,借助等面积定则分析电网电压发生三相对称跌落时,网侧转差功率与变功率给定值对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为使变功率给定控制策略在暂态期间适应网侧变流器动态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功角前馈的虚拟同步机控制双馈风电机组稳定性优化方法。将功角偏差量通过前馈的方式补偿暂态过程中虚拟同步机的不平衡转矩,加速功角越过暂态期间平衡点后的减速过程。通过暂态功角曲线的加减速面积确定前馈系数的选取范围,在保证功角收敛的情况下维持电压源型控制穿越故障。最后,通过仿真与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控制 双馈风电机组 虚拟同步机控制 等面积定则 暂态功角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压下的DFIG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16
作者 王豪 董锋斌 +1 位作者 王凯 史新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3,共10页
为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在不平衡电网电压工况下的运行性能,提出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中因负序分量引起的不确定项、模型误差及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进行参数估计。... 为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在不平衡电网电压工况下的运行性能,提出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中因负序分量引起的不确定项、模型误差及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进行参数估计。然后,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建立双馈风力发电机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数学模型。最后,针对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的功率振荡分量讨论功率优化补偿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不平衡电压 扩张状态观测器 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DFIG连接到直流微网的双变换器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苗晓阳 李冰然 傅洪全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181,共12页
针对双馈感应式发电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C连接系统电流谐波严重、双VSI连接系统损耗大等问题,设计了1种将三相DFIG连接到直流微电网的新型双变换器连接系统。首先,详细阐述了双变换器连接系统的拓扑结构、脉宽调制... 针对双馈感应式发电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C连接系统电流谐波严重、双VSI连接系统损耗大等问题,设计了1种将三相DFIG连接到直流微电网的新型双变换器连接系统。首先,详细阐述了双变换器连接系统的拓扑结构、脉宽调制PWM(pulse-width modulation)测量和DFIG模型等工作原理。与传统连接系统不同,所提连接系统采用开放端绕组结构,在定子绕组的每一侧使用1个三桥臂整流器,这些桥臂通常由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组成,为了减少控制开关的数量和降低成本,采用二极管替代了1个整流器中的IGBT;然后,给出了新型拓扑结构下SSC和RSC的控制策略;接着,与DFIG-DC连接系统和双VSI连接系统在电流谐波畸变、转矩脉动和半导体损耗等方面进行了仿真比较,说明所提方法优越性;最后,针对0.56 kW DFIG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在损耗、谐波以及转矩脉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定子侧变换器 转子侧变换器 转矩脉动 电流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对并联支路环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玉灵 刘翔奥 +5 位作者 代德瑞 徐明星 张文 赵路佳 万书亭 李俊卿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分析了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前后的定子绕组并联支路环流特性。首先对正常情况和匝间短路情况下气隙磁通密度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并联支路环流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建立了故障前后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并联支路环流进行... 分析了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前后的定子绕组并联支路环流特性。首先对正常情况和匝间短路情况下气隙磁通密度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并联支路环流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建立了故障前后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并联支路环流进行求解计算;最后在故障模拟发电机组上完成了实验验证,所得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及有限元仿真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发电机定子绕组无并联支路环流,而单条支路短路故障发生后并联支路内出现环流,其频率成分为f、f_(u)、(1+(n±x)(1-s))f,并且随着故障程度的加剧各并联支路环流频率成分幅值将会增加;两条并联支路发生相同程度短路故障后无并联支路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发电机 定子匝间短路 有限元分析 并联支路环流 故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功角偏差和阻尼效应的构网型双馈风机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颜湘武 蔡光 +3 位作者 李锐博 贾焦心 张书瑞 王耀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16-2632,I0014,共18页
构网型双馈风机(grid-formingdoublyfedinduction generator,GFM-DFIG)具有与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相近的主动支撑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与SG类似的暂态稳定性问题。但是,风机转子侧控制的电流限幅环节及转子电流和定子... 构网型双馈风机(grid-formingdoublyfedinduction generator,GFM-DFIG)具有与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相近的主动支撑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与SG类似的暂态稳定性问题。但是,风机转子侧控制的电流限幅环节及转子电流和定子电流之间的强耦合关系,使其暂态建模和分析更加困难。该文首先对GFM-DFIG模型进行降阶处理,得到用于暂态分析的二阶模型,考虑虚拟功角与机端功角的偏差,推导二阶模型在转子电流限幅下的虚拟功角特性方程,实现对GFM-DFIG动态特性的刻画;通过对阻尼效应做近似化处理,提出计及阻尼的改进暂态能量函数法,在所提二阶模型基础上,计算得到稳定极限电压、极限切除角、极限切除时间等暂态稳定评价指标;借由以上指标开展定量分析,揭示并网阻抗和控制参数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GFM-DFIG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最后,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双馈风机 电流限幅 功角偏差 阻尼效应 暂态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数据集误差下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设备多工况导纳获取方法
20
作者 李晗 李萌 +4 位作者 王垚鑫 马骏超 倪秋龙 李海盼 年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8-959,I0012,共13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已经广泛用于分析电力电子设备的多工况阻抗/导纳模型。然而,实际测量获取的导纳数据样本较少,并且由于测量噪声的影响导致阻抗数据质量较差,这将劣化模型的预测性能,导致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导纳之间存在... 基于数据驱动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已经广泛用于分析电力电子设备的多工况阻抗/导纳模型。然而,实际测量获取的导纳数据样本较少,并且由于测量噪声的影响导致阻抗数据质量较差,这将劣化模型的预测性能,导致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导纳之间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考虑测量误差影响下基于数据驱动的多工况导纳模型获取方法。首先,以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均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来指导神经网络训练;然后,分析多工况下电压电流噪声对导纳测量的影响,并建立测量误差与模型指标的关系;进一步地,通过贝叶斯算法搜索使上述指标最小的最优模型参数,进而降低噪声样本对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的干扰,提高模型输出的准确度。最后,搭建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BP神经网络导纳模型,并在含测量误差数据集中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数据驱动 多工况导纳 噪声分析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