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for optimization, validation, and prediction of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kinetin based basal medium for 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1
作者 ÖZKAT Gözde Yalçın AASIM Muhammad +2 位作者 BAKHSH Allah ALI Seyid Amjad ÖZCAN Sebahattin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5年第2期228-241,共14页
Background Plant tissue culture has emerged as a tool for improving cotton propagation and genetics,but recalcitrance nature of cotton makes it difficult to develop in vitro regeneration.Cotton’s recalcitrance is inf... Background Plant tissue culture has emerged as a tool for improving cotton propagation and genetics,but recalcitrance nature of cotton makes it difficult to develop in vitro regeneration.Cotton’s recalcitrance is influenced by genotype,explant type,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To overcome these issues,this study uses different machine learning-based predictive models by employing multiple input factors.Cotyledonary node explants of two commercial cotton cultivars(STN-468 and GSN-12)were isolated from 7–8 days old seedlings,preconditioned with 5,10,and 20 mg·L^(-1) kinetin(KIN)for 10 days.Thereafter,explants were postconditioned on full Murashige and Skoog(MS),1/2MS,1/4MS,and full MS+0.05 mg·L^(-1) KIN,cultured in growth room enlightened with red and blue light-emitting diodes(LED)combination.Statistical analysis(analysis of variance,regression analysis)wa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hoot regeneration,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models used for confirming the findings.Results GSN-12 exhibited superior shoot regeneration potential compared with STN-468,with an average of 4.99 shoots per explant versus 3.97.Optimal results were achieved with 5 mg·L^(-1) KIN preconditioning,1/4MS postconditioning,and 80%red LED,with maximum of 7.75 shoot count for GSN-12 under these conditions;while STN-468 reached 6.00 shoot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10 mg·L^(-1) KIN preconditioning,MS with 0.05 mg·L^(-1) KIN(postconditioning)and 75.0%red LED.Rooting w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with naphthalene acetic acid and activated charcoal.Additionally,three different powerful AI-based models,namely,extreme gradient boost(XGBoost),random forest(RF),an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ased multilayer perceptron(MLP)regression models validated the findings.Conclusion GSN-12 outperformed STN-468 with optimal results from 5 mg·L^(-1) KIN+1/4MS+80%red LED.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based prediction models to optimize cotton tissue culture protocols for shoot regenera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cotton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ine learning COTTON In vitro regene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s OPTIMIZATION KINE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porous frequency of regenerator of microminiature thermoacoustic refrigerator 被引量:1
2
作者 LIU Yi-cai ZHOU Jie-min ZHOU Nai-jun LIAO Sheng-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z1期253-255,共3页
A new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irectly measure the effective resistance and distinguish the porous frequency in the regenerator of the microminiature thermoacoustic refrigerator. Measur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 new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irectly measure the effective resistance and distinguish the porous frequency in the regenerator of the microminiature thermoacoustic refrigerator. Measur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flux gain factor and transmission loss of the real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range of the porous frequency and frequency of the system is good,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porous frequency of the regenerator i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FREQUENCY microminiature THERMOACOUSTIC regener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complex compliance for regenerator in thermoacoustic resonator system
3
作者 张春萍 刘伟 +2 位作者 吴锋 郭方中 张晓青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320-325,共6页
In thermoacoustic system,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plex compliance of a regenerator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energy stored and dissipation of the whole engin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regenerators wit... In thermoacoustic system,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plex compliance of a regenerator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energy stored and dissipation of the whole engin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regenerators with different matrix geometries and materials coupled with different acoustic systems,an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 was presented.By measuring the resonant frequency,the complex compliance and quality factor of five kinds of matrix were experimentally analyzed respectively in the system of loudspeaker-driven thermoacoustic resonator(TAR)with different length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l part of complex compliance of the regenerator with pin-array has a maximum value among the measured matrixes and its quality factor is the largest(28.222)with the least dissipation factor of 0.035 4.So the pin-array matrix is testified to behave more excellently on the energy conversion than other matrixes.Compared with other factors the complex compliance of a regenerator contributes more to the performance of a thermoacoustic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ACOUSTIC regenerator resonant frequency complex compliance quality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n temperature efficiency and switch time of thin-walled regenerator with perturbation analysis
4
作者 艾元方 梅炽 +2 位作者 蒋绍坚 黄国栋 陈红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06-510,共5页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of honeycomb ceramic regenerator was optimized by the perturbation analytical-numer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temperature efficiency peak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of honeycomb ceramic regenerator was optimized by the perturbation analytical-numer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temperature efficiency peak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al switch time. The decrease of air oxygen concentration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maximum temperature efficiency. Optimal switch time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matrix thickness. The solid heat conduction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and the regenerator heat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unit volume have no impact on maximum temperature efficiency and optimal switch time. The temperature efficiency tendency based on the semi-analysis is the same as dispersion combustion tests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optimal switch time of 2-4 s agrees well with that of 4 s in high-temperature gasification tests. The possibility of design, operate and control a thin-walled regenerator with high efficiency by means of the perturbation method is 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walled regenerator PERTURBATION temperature efficiency switch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generator
5
作者 牛润萍 由世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824-828,共5页
A two-dimensional steady state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solved numerically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generator.Two-dimensional parameter distributions of air,solution and refrigerant were c... A two-dimensional steady state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solved numerically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generator.Two-dimensional parameter distributions of air,solution and refrigerant were calculated by the mathematical model.The solution content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along the solution flow direction.At y/Hr=0.98(where Hr is the height of regenerator),air humidity increases from 1.99% to 2.348%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used to validate mathematical model.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well.The results not only show tha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regenerator,but also has great value in th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gene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athematical model heat of condensation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gener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吸收体系中CO_(2)催化解吸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宁 陆诗建 +4 位作者 刘玲 梁静 刘苗苗 孙梦圆 康国俊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464,共20页
人类工业活动造成大气中CO_(2)含量逐渐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尤其是CO_(2)化学吸收过程,是实现大规模CO_(2)减排和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CO_(2)捕集技术的高能... 人类工业活动造成大气中CO_(2)含量逐渐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尤其是CO_(2)化学吸收过程,是实现大规模CO_(2)减排和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CO_(2)捕集技术的高能耗高成本是导致CCUS技术无法大规模推广和商业化应用的瓶颈之一。近年来,胺吸收剂催化再生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大规模应用潜力的CO_(2)捕集节能新技术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胺吸收体系中CO_(2)催化解吸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非均相催化剂的种类、特点、优缺点和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胺溶液中CO_(2)催化解吸反应机理以及Lewis酸、Br?nsted酸和碱性活性位点等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影响催化剂解吸再生性能的主要因素。最后,全面分析了催化解吸再生技术用于燃烧后CO_(2)捕集的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后碳捕集 化学吸收法 催化再生技术 非均相催化剂 低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设计在社区“微更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娟 刘彦红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6,共9页
目的 社区公共空间既是链接居民与社区的关键载体,又是展示城市形象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场所。旨在通过模块化设计进行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以解决老旧社区现有的环境问题,寻求实现空间活化与区域振兴新方法。方法 在分析社区公共空间... 目的 社区公共空间既是链接居民与社区的关键载体,又是展示城市形象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场所。旨在通过模块化设计进行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以解决老旧社区现有的环境问题,寻求实现空间活化与区域振兴新方法。方法 在分析社区公共空间的特点、需求及其与模块化设计关联性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公共空间的内在属性与外在形态,针对老旧社区现有问题探索节约高效、可复制且可持续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模块化设计方法。结果 提出了应对社区公共空间再生需求的模块化设计配置模式和基本构建方法。结论 模块化设计作为一种城市“微更新”的创新方法,能有效适应居民需求变化、发挥空间多功能性,且使资源利用、建设成本和维护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 城市微更新 空间再生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景观异质地形特质的识别与再利用:以首钢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愿 王雪涵 +1 位作者 王萌萌 朱育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1,共8页
工业遗产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范畴,其中工业景观被界定为文化景观子类以示特殊性。TICCIH《台北宣言》中强调亚洲工业遗产的异质地形特质,即工业活动遭遇土地反作用力制约形成的马赛克般异质性的地形,是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的载... 工业遗产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范畴,其中工业景观被界定为文化景观子类以示特殊性。TICCIH《台北宣言》中强调亚洲工业遗产的异质地形特质,即工业活动遭遇土地反作用力制约形成的马赛克般异质性的地形,是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的载体,对工业遗产整体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首钢为代表性个案,通过历史文献查找、历史地图校对等方法在区域、厂区、场景尺度识别工业景观的异质地形特质,提出开放空间化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复写、空间场化的价值转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工业景观 工业遗产 异质地形 首钢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皮瓣存活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金鹏 郭婕 +4 位作者 刘涛 魏晓涛 宋渊 王威威 何志军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422,共7页
皮瓣手术是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可用于诸多疾病和创伤的治疗。皮瓣存活与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细胞自噬可维持细胞内稳态,在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等... 皮瓣手术是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可用于诸多疾病和创伤的治疗。皮瓣存活与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细胞自噬可维持细胞内稳态,在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过度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会对皮瓣构成威胁,影响其存活和成功移植;内皮细胞通过增殖、迁移和产生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血管再生,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则可直接促进血管形成和维持内皮细胞功能;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多种作用机制,在促进皮瓣存活和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影响术后皮瓣存活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提高术后皮瓣存活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更新幼苗生长-防御权衡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佳宝 冯志培 +2 位作者 宗婉莹 王腾 杨喜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森林更新幼苗的生长和防御的优先度受环境因素和苗木发育特征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幼苗的生理特征。生物量分配和碳储存性状特征能够表征幼苗的成活、生长和生态适应能力。因此,通过研究森林更新幼苗生物量分配策略,探明幼苗器官... 森林更新幼苗的生长和防御的优先度受环境因素和苗木发育特征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幼苗的生理特征。生物量分配和碳储存性状特征能够表征幼苗的成活、生长和生态适应能力。因此,通过研究森林更新幼苗生物量分配策略,探明幼苗器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含量的季节动态和碳储存变异特征,对于深入理解幼苗生长-防御权衡的变异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演替 森林天然更新 幼苗 生物量分配 碳同化 碳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产品的定价陷阱与价格歧视——若干国内更新现象的理论归纳
11
作者 刘迪 侯伟 +2 位作者 李博涵 梁颖烨 王瑜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2,共9页
针对更新中因物业处置权的不完整和集合产权的不可分割,导致消费者对更新多样化需求与单一化供给矛盾的问题。认为应寻求更新供给侧改变,通过多样化的更新供给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从而打破更新困局,形成“和而不同”的更新结果。从价... 针对更新中因物业处置权的不完整和集合产权的不可分割,导致消费者对更新多样化需求与单一化供给矛盾的问题。认为应寻求更新供给侧改变,通过多样化的更新供给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从而打破更新困局,形成“和而不同”的更新结果。从价格机制视角着眼,寻求多样化更新供给的实现路径。通过对更新中消费者心理的分析,引入需求弹性和价格剩余概念,结合若干国内更新现象,剖析了供给多样化导向下的更新定价机制。并借助经济学价格理论,提出价格歧视的解决思路,包括完全价格歧视、规模价格歧视、分类价格歧视三种策略,阐明了更新实践中价格歧视策略的应用路径,并讨论了价格歧视策略下公平与效率的法权边界。实证部分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为例,分析了三种价格歧视策略在各地更新实践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产权 成本 效率 老旧小区 可持续更新 公共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早熟马铃薯‘陇薯20号’高效再生体系建立及抗草铵膦种质创制
12
作者 贾小霞 齐恩芳 +6 位作者 文国宏 马胜 黄伟 吕和平 李建武 曲亚英 丁宁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85-2294,共10页
为建立中早熟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20号’的高效再生体系、创制抗草铵膦新种质,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试管苗茎段在添加不同浓度及其配比6-BA、NAA和GA3的MS培养基上的胚性愈伤诱导效率与芽再生能力发现,在MS+1.0 mg L^(–1)6-BA+0.5 m... 为建立中早熟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20号’的高效再生体系、创制抗草铵膦新种质,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试管苗茎段在添加不同浓度及其配比6-BA、NAA和GA3的MS培养基上的胚性愈伤诱导效率与芽再生能力发现,在MS+1.0 mg L^(–1)6-BA+0.5 mg L^(-1)NAA+4.5 mg L^(-1)GA3+3%蔗糖的培养基中,胚性愈伤诱导率(89.83%)与芽分化率(91.81%)最高。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Bar基因过表达载体,借助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试管苗茎段,经2.0 mg L^(-1)PPT筛选,成功获得6个独立转化株系。种植转基因及其未转基因对照株系,在苗期茎叶喷施有效成分1271 g hm^(-2)的市售草铵膦后,未转基因对照株系9 d内完全枯萎死亡,而转基因株系均表现出稳定的草铵膦抗性;成熟期表型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的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呈现不同程度分化,其中S_(20-4)的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与块茎淀粉、粗蛋白、还原糖含量等关键品质性状指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这说明S_(20-4)在整合草铵膦抗性的同时成功维持受体品种的产量与品质特性。本研究建立的高效再生体系为‘陇薯20号’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创制的S20-4为抗除草剂高产育种提供了可直接应用的候选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陇薯20号 再生体系 BAR基因 草铵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花秦艽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构建
13
作者 刘秀丽 范小峰 +1 位作者 卜婷 胡世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2,共7页
以麻花秦艽无菌苗根段、叶片外植体为材料,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分化,继而进行麻花秦艽的生根培养。结果表明,根段、叶块均可作为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其中根段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 以麻花秦艽无菌苗根段、叶片外植体为材料,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分化,继而进行麻花秦艽的生根培养。结果表明,根段、叶块均可作为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其中根段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A 0.3 mg/L+IBA 0.2 mg/L和MS+6-BA 2.0 mg/L+NAA 0.5 mg/L分别为根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的最佳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5 mg/L+IBA 0.5 mg/L和MS+6-BA 0.5 mg/L+NAA 0.5 mg/L+IBA 1.0 mg/L分别为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的最佳培养基;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生根率达93.3%,可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说明通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后分化产生不定芽,继而获得大量丛生苗,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因此,可通过该途径进行麻花秦艽的生物技术育苗,继而推动麻花秦艽的人工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秦艽 胚性愈伤组织 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旧城更新中日常景观的记忆挖掘及空间转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彦 张新翊 侯天颖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1,共9页
【目的】存量时期下的旧城更新中,城市日常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集体记忆,但因旧城更新进程滞后于民生设施建设,旧城景观丢失了重要的历史特征,同时因缺少宏观文化背景的指导,旧城更新存在同质化和割裂性等问题。需要寻找城市日... 【目的】存量时期下的旧城更新中,城市日常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集体记忆,但因旧城更新进程滞后于民生设施建设,旧城景观丢失了重要的历史特征,同时因缺少宏观文化背景的指导,旧城更新存在同质化和割裂性等问题。需要寻找城市日常景观中不同时期记忆的多元载体,并针对不同载体进行记忆挖掘,建立记忆与日常景观空间的关联。【方法】以《欧洲风景公约》为理论基础,结合多维度的景观记忆关联实体,全面梳理老旧城区多种日常景观记忆载体,提出“10种载体,4种声源,3类数据”的多元景观记忆挖掘方法。将传统调研方法和数字技术结合,分析各时期旧城日常景观的活力分布及记忆情感,进而通过叙事景观呈现城区多重记忆。以天津老城厢为例进行日常景观记忆挖掘和空间转化分析。【结果】分析得到“热闹境”“市井气”“世俗地”3种情感空间的分布规律及景观特征,并结合城区发展现状,提出具有景观差异性、发展适应性、时空连续性和空间交互性的更新策略。【结论】老旧城区日常景观承载了集体对生活空间的景观性记忆,是一种共享的遗产。在旧城更新中,通过对日常景观记忆的挖掘和空间转化,提出日常景观遗产化的路径,促进场地文化和记忆的延续,为可持续的城市空间优化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日常景观 集体记忆 景观遗产化 小说文本 空间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粉状活性炭的成型与再生试验
15
作者 许伟 刘军利 +3 位作者 孙康 呼生春 洪超 黄毅成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7,共7页
为实现废粉状活性炭的再生和高值利用,以废粉状活性炭为原料,凹凸棒土为黏结剂,经成型后进行了热再生处理。考察了材料物性、成型条件、再生条件等对活性炭性能和孔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同步热分析仪(TG-DSC)研究了成型活性炭对正丁烷的最... 为实现废粉状活性炭的再生和高值利用,以废粉状活性炭为原料,凹凸棒土为黏结剂,经成型后进行了热再生处理。考察了材料物性、成型条件、再生条件等对活性炭性能和孔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同步热分析仪(TG-DSC)研究了成型活性炭对正丁烷的最大吸附量和吸附热。试验结果表明:凹凸棒土是较好的成型黏结剂和耐热材料,其较好的热稳定性是成型活性炭具有较高得率、着火点和低吸附放热的原因;热处理可实现废粉状活性炭的再生,凹凸棒土的添加不会堵塞废粉状活性炭的孔结构,也不会影响废粉状活性炭的再生条件。制备成型活性炭的最佳条件为凹凸棒土添加量40%,热处理温度500℃,热处理时间15 min;制备的成型活性炭碘吸附值为580 mg/g,四氯化碳吸附率为43.49%,着火点为358℃,强度为92%,丁烷最大吸附量为59.05 mg/g,丁烷单位质量吸附热和单位吸附量吸附热分别为-37.049 J/g和-0.627 J/mg。本研究实现了废粉状活性炭的成型和再生,制备了一种耐高温、使用安全、性能较好的成型活性炭,拓展了废粉状活性炭的高值化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废粉状活性炭 凹凸棒土 成型 再生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催化型颗粒捕集器主动再生特性研究
16
作者 黄粉莲 王永佳 +2 位作者 万明定 周正伟 雷基林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1,93,共11页
基于GT-Power构建了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匹配后处理系统的仿真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甲醇替代率、再生目标温度和初始炭载量对双燃料发动机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atalytic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主动再生时压降特性、温度特性、... 基于GT-Power构建了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匹配后处理系统的仿真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甲醇替代率、再生目标温度和初始炭载量对双燃料发动机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atalytic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主动再生时压降特性、温度特性、完全再生持续时间及累计柴油消耗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再生目标温度、甲醇替代率和初始炭载量均对CDPF主动再生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再生目标温度升高,CDPF压降下降速率加快,较高的再生目标温度易导致CDPF内出现温度值“尖峰”现象,650℃再生时CDPF峰值温度较目标温度高85℃。随甲醇替代率增加,再生过程压降略微增加,载体峰值温度降低。随初始炭载量增加,CDPF主动再生反应速率加快,载体峰值温度升高,CDPF压降下降速率增大,载体内部温度的均匀性提高。提高再生目标温度可缩短完全再生持续时间,减少累计柴油消耗量。甲醇替代率对完全再生持续时间的影响较小,甲醇替代率从0%增至30%,累计柴油消耗量减少27.8%。600℃再生目标温度、30%甲醇替代率、20 g初始炭载量条件下可实现高效安全再生的同时降低再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甲醇替代率 再生目标温度 初始炭载量 主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元主体参与的韧性社区更新规划决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文丽 陈晓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8,共9页
韧性社区规划对建设韧性城市和社区,实现规划的精细化、系统化和全过程管理至关重要,而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的群体决策是社区更新与韧性治理的重要决策机制。文章基于相关文献厘定研究对象、内涵和方法,探索社区韧性规划的决策框架体系... 韧性社区规划对建设韧性城市和社区,实现规划的精细化、系统化和全过程管理至关重要,而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的群体决策是社区更新与韧性治理的重要决策机制。文章基于相关文献厘定研究对象、内涵和方法,探索社区韧性规划的决策框架体系;通过模糊群决策的方法、机制和技术平台探索实现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技术路径。面向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规划群决策机制探索,为提高社区规划的韧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规划韧性 韧性规划 社区更新 模糊综合评价 群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评估工具启发下的传统老城街区更新要点探析
18
作者 梁思思 袁聪聪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9-106,共8页
【目的】街区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各类街区中,传统老城街区更新实践尤具挑战。面对绿色转型和存量更新的新目标,进行绿色有机更新、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空间利用向低碳高效转变,亟须探索创新举措和更新路径。国外绿色街区... 【目的】街区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各类街区中,传统老城街区更新实践尤具挑战。面对绿色转型和存量更新的新目标,进行绿色有机更新、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空间利用向低碳高效转变,亟须探索创新举措和更新路径。国外绿色街区/社区评估体系可为中国传统老城街区绿色更新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本研究采用“构建普适框架—构建专门框架—实证案例反馈”的逻辑路径:通过系统梳理既有文献与典型国内外评估工具,提炼关键要点形成新指标体系(重点关注更新密度控制、公共空间开放性、街道活力等更新实践核心问题与评价维度),构建适用于一般街区更新绿色情境的普适性策略框架;随后结合传统老城街区空间形态、发展阶段与治理机制等特征,明确其突出矛盾与更新诉求,并进一步优化框架要点;最后结合北京老城实证案例,分析具体更新策略的应用场景,为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结果】1)构建了涵盖核心指标的普适性绿色街区更新框架;2)通过案例实证识别出传统老城街区在空间结构与治理机制方面的特殊矛盾与需求;3)在普适框架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门性更新框架,并验证该框架不仅具备评估功能,还能为重点策略制定、空间干预设计及政策支持提供路径。【结论】本研究提出的从构建普适性框架、到街区特征识别、再到专门性策略制定的绿色更新路径,能够有效应对传统老城街区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空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多重挑战。该路径不仅涵盖街区绿色性能的核心维度,还强调基于在地特征和现实诉求的适应性调整,兼具评估与实施导向,可为中国传统街区的绿色有机更新提供系统性、操作性强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可持续发展 存量更新 传统街区 街区绿色更新 绿色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促进再生修复的研究趋势、热点与展望
19
作者 张明 郭玉峰 +3 位作者 高宁 张培初 储心乔 孙莹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7-1286,共10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发表的针灸促进再生修复的相关文献,以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上发表的与针灸促进再生修复相关的中、英文文...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发表的针灸促进再生修复的相关文献,以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上发表的与针灸促进再生修复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自建库以来至2024年6月30日,中、英文文献分别发表了1651篇和1437篇,近20年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中国是发文量最高的国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CNKI数据库中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为WOS数据库中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关键词分析揭示了针灸促进再生修复的研究热点聚焦在以电针、针刺和艾灸为主的针灸疗法,以及以脑、脊髓、胃肠道黏膜为主的研究靶点,未来的研究趋势将围绕作用机制展开,关注更多的针灸疗法在脊髓损伤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论近年来针灸促进再生修复这一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各研究团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研究热点呈现多样化且逐步深入的趋势,针灸在促进再生修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再生 修复 神经 VOSviewer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抑制蒙古栎组培褐化效果及其生理响应
20
作者 杨悦 吴晓微 +2 位作者 董思贤 沈海龙 杨玲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为降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组培过程褐化现象,阐明褐化发生是否与抗氧化酶系统及酚类物质产生有关。以蒙古栎成熟合子胚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优化蒙古栎再生植株体系获得再生植株,探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 为降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组培过程褐化现象,阐明褐化发生是否与抗氧化酶系统及酚类物质产生有关。以蒙古栎成熟合子胚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优化蒙古栎再生植株体系获得再生植株,探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栎合子胚萌发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VP 40(40代表PVP平均分子量范围)抑制褐化效果最佳,添加0.2 g/L PVP 40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71.17%,其芽增殖系数为3.90,芽生根率为40.37%,移栽存活率为73%;PVP降低了蒙古栎外植体抗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总酚酶活力,有效抑制褐化现象。PVP有效降低蒙古栎组培褐化效果抑制褐化不再加剧,优化蒙古栎器官再生植株体系,分析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栎合子胚萌发的内在生理机制,为栎属其他树种抑制褐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聚乙烯吡咯烷酮 褐化 植株再生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