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秃杉赛菊芋黄素抑菌、杀螺活性及含量的时空动态
1
作者 陈家欣 毕晓阳 +1 位作者 周利娟 黄继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9-677,共9页
【目的】探究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中赛菊芋黄素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水稻稻叶褐条斑病病原菌稻黑孢霉菌Nigrospora oryzae (Berk.&Br.) Petch和香蕉枯萎病病原... 【目的】探究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中赛菊芋黄素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水稻稻叶褐条斑病病原菌稻黑孢霉菌Nigrospora oryzae (Berk.&Br.) Petch和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与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的抑制效果及其含量的生长时间变化以及生长部位和地域差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赛菊芋黄素对病原真菌的毒力,采用浸叶法测定对福寿螺的拒食活性;通过HPLC测定赛菊芋黄素的最大吸收波长、标准曲线及其含量的生长时间变化以及生长部位和地域差异。【结果】赛菊芋黄素对立枯丝核菌、稻黑孢霉菌和尖孢镰刀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抑制中浓度分别为7.38、5.97和28.13 mg·L^(−1)。对福寿螺幼螺具有明显的拒食活性,24和48 h拒食中浓度分别为41.63和11.22 mg·L^(−1)。赛菊芋黄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6 nm。秃杉中赛菊芋黄素含量的年度生长周期变化趋势为1—3月较低,4—5月上升,6—12月下降,呈规律性变化;主要分布在根和树皮中,最高含量分别为1 459.33和1 117.78 mg·kg^(-1)。相同地区不同树龄秃杉5个部位的赛菊芋黄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四川雅安地区秃杉中赛菊芋黄素含量总体比湖北恩施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秃杉更高。秃杉根际和腐叶土壤中含有赛菊芋黄素。【结论】秃杉赛菊芋黄素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与福寿螺的抑制作用明显,在根和树皮中的含量最高,在不同生长年限、季节、生长部位、地域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赛菊芋黄素 抑菌效果 拒食活性 季节变化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明怀 陈建新 +3 位作者 殷祚云 梁胜耀 黄越茂 沈维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0,共4页
4年生秃杉种源 -家系试验表明 ,秃杉种源间、种源内家系生长性状差异显著 .在遗传方差中 ,种源所占比例大于家系遗传方差 ,秃杉选择应优先选择种源 ,在此基础上选择家系 .用主成分遗传指数得分值综合树高、胸径、材积性状评价种源 ,优... 4年生秃杉种源 -家系试验表明 ,秃杉种源间、种源内家系生长性状差异显著 .在遗传方差中 ,种源所占比例大于家系遗传方差 ,秃杉选择应优先选择种源 ,在此基础上选择家系 .用主成分遗传指数得分值综合树高、胸径、材积性状评价种源 ,优良种源有贵州格、贵州交、贵州昂、云南龙陵、贵州丹 ,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 2 6 33% ,实际增益为 30 7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种源-家系 遗传变异 试验 生长量 方差分析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秃杉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兴宜 宋从文 张家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2-535,共4页
根据湖北省秃杉人工林调查的样地资料,找出了影响秃杉生长的主导因子,确定了各因子的划分等级,对秃杉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建立了秃杉优势木树高生长模型,编制了湖北省秃杉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并划分了生产力级;建立了秃杉数量化地位指数模... 根据湖北省秃杉人工林调查的样地资料,找出了影响秃杉生长的主导因子,确定了各因子的划分等级,对秃杉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建立了秃杉优势木树高生长模型,编制了湖北省秃杉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并划分了生产力级;建立了秃杉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秃杉的生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层厚度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并受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综合运用地位指数表、生产力级标准和地位指数模型,为给秃杉选择理想的造林地提供了依据,对于促进秃杉的栽培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秃杉 立地类型 立地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性苑 李旭光 李东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38,共5页
对贵州秃杉(TaiwaniaflousianaGaussen)集中分布地———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从种群的环境条件、大小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的生存分析等方面,研究该种群的动态特点。结论如下:⑴雷公山秃杉种群,在林下光线好... 对贵州秃杉(TaiwaniaflousianaGaussen)集中分布地———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从种群的环境条件、大小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的生存分析等方面,研究该种群的动态特点。结论如下:⑴雷公山秃杉种群,在林下光线好,人为扰动小的环境条件下,幼苗储备量丰富,种群为迅速增长种群。群落郁闭时,幼年个体及成年个体的被压木死亡。⑵秃杉种群静态生命表的生存分析表明,在种群的生活史中,各径级的生存与死亡、死亡密度与危险率2种函数都存在前期波动大后期趋于比较稳定的特点。幼年阶段存在明显的自疏和他疏现象。⑶人为干扰和种群的生物学特性使得种群结构出现明显的断代现象,因此应加强自然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性苑 李旭光 +2 位作者 李东平 周江菊 刘伦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264-12266,共3页
[目的]研究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分形特征。[方法]采用相邻格子法的取样数据,以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的格局研究方法和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雷公山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结果表明... [目的]研究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分形特征。[方法]采用相邻格子法的取样数据,以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的格局研究方法和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雷公山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雷公山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种群具有分形特征,不同的种群计盒维数的大小不一致,表明该地区秃杉种群的空间占据能力不同。雷公山秃山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种群的分布格局不一样,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总的趋势是聚集分布趋向随机分布,并且每个种群聚集程度不同,这主要与种群的数量和大小有明显的关系。雷公山秃杉种群同样遵循计盒维数随聚集度的下降而下降的现象,但在秃杉数量少,幼树幼苗多,并且以斑块状出现的情况下,随机分布类型的计盒维数大于聚集分布类型的计盒维数。[结论]反映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的占据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种群 分布格局 计盒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不同种源苗期及幼林生长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章健 徐英宏 唐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784-785,共2页
对 9个秃杉 (TaiwaniaflousianaGaussen)种源进行种源选择试验。分析表明 ,秃杉种源间苗期生长性状无明显差异 ;3年生幼林树高、冠幅则存在极显著差异 ,种源间树高和冠幅变幅分别为 0 .79~ 1.18m、0 .76~ 1.15m ,其变异分别由各种源... 对 9个秃杉 (TaiwaniaflousianaGaussen)种源进行种源选择试验。分析表明 ,秃杉种源间苗期生长性状无明显差异 ;3年生幼林树高、冠幅则存在极显著差异 ,种源间树高和冠幅变幅分别为 0 .79~ 1.18m、0 .76~ 1.15m ,其变异分别由各种源自身的遗传特性引起。可利用树高生长指标进行种源的初步选择。经综合评定 ,贵州剑河种源、贵州桥水种源表现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种源 苗期 幼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何诗雄 罗励 +3 位作者 黄恒川 吴敏 韦家国 黄海仲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760-763,768,共5页
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经济评价指标,对主伐期秃杉人工林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6年生秃杉人工林投资项目的总产值为631 860元/hm2,总利润为455 484元/hm2;项目的净现值为15 489.84元/hm2,财务内部收益率15.76%,项目年均利润为17... 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经济评价指标,对主伐期秃杉人工林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6年生秃杉人工林投资项目的总产值为631 860元/hm2,总利润为455 484元/hm2;项目的净现值为15 489.84元/hm2,财务内部收益率15.76%,项目年均利润为17 518.6元/hm2。秃杉人工用材林投资项目处于盈利状态,竞争力较强,并且具备较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人工林 经济评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秃衫林林窗及边界木特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东平 李性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988-3989,3991,共3页
研究了雷公山秃衫林的林窗特征。结果表明,雷公山秃衫林林窗以中、小型林窗为主,且林窗主要以折干(干基折断、中干折断)的形式形成,边界木对形成林窗的面积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秃衫 林窗 边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信息维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性苑 李旭光 +2 位作者 李东平 周江菊 刘伦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660-10661,共2页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信息维数探讨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秃杉种群的格局具有分形特征。5个样地的秃杉种群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Q5(1.428 0)>Q4(1.002 7)>Q3(0.828 3)>Q2(0.772 5)>Q1(0.715 9),这种...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信息维数探讨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秃杉种群的格局具有分形特征。5个样地的秃杉种群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Q5(1.428 0)>Q4(1.002 7)>Q3(0.828 3)>Q2(0.772 5)>Q1(0.715 9),这种差异反映了秃杉种群在各群落中更新状况的差异。信息维数揭示了秃杉种群格局强度的尺度变化程度和种群个体分布的非均匀性,适用于秃杉种群分布格局分形特征的定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信息维数 种群格局 格局强度 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种质资源迁地保存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3 位作者 卢洪霖 管青 万志洲 杜晓祥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6期1-5,共5页
总结研究了 13a来在地处北亚热带的江苏省宁镇丘陵地区引种原产云贵高原 ,鄂西山地的珍稀树种秃杉获得的播种育苗与无性繁殖技术成果。该项成果认为采用氧化剂消毒浸种催芽 ,适时防治幼苗猝倒病 ,适度遮荫保湿 ,当年冬季防寒保苗等组装... 总结研究了 13a来在地处北亚热带的江苏省宁镇丘陵地区引种原产云贵高原 ,鄂西山地的珍稀树种秃杉获得的播种育苗与无性繁殖技术成果。该项成果认为采用氧化剂消毒浸种催芽 ,适时防治幼苗猝倒病 ,适度遮荫保湿 ,当年冬季防寒保苗等组装技术 ,可使每公斤种子产秃杉合格苗2 2 0万~ 5 60万株 ,1年生苗安全越冬 ;采用砻糠灰作基质 ,用KMnO4 液浸条 ,在秋冬季扦插 ,生根率达 4 1 3%~ 54 4 % ;用电子叶间隙喷雾 ,以珍珠岩作基质 ,或在日光温室内用塑料薄膜封闭保湿 ,用KMnO4 液浸条等技术 ,可使插条生根率达 72 6%和 76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树种 秃杉 迁地保存 育苗技术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秃杉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章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230-231,233,共3页
秃杉 (TaiwainiaflousianaGaussen)是我国南方山地营造用材林、风景林、水源涵养林的优良树种。从 80年代开始 ,安徽省开展了引种、驯化、栽培 ,并对其地理分布、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秃杉是喜温暖湿润... 秃杉 (TaiwainiaflousianaGaussen)是我国南方山地营造用材林、风景林、水源涵养林的优良树种。从 80年代开始 ,安徽省开展了引种、驯化、栽培 ,并对其地理分布、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秃杉是喜温暖湿润的浅根性树种 ,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在安徽省的生态环境和营林水平条件下 ,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显示出较高的引种潜力。 13a生林分平均高变幅 7.5~ 10 .7m ,平均胸径变幅 11.2~ 17.5cm。在安徽省造林使用秃杉应提倡采用秃、阔混交林的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引种栽培 生态适应性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中幼林施肥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俊武 陈强 +4 位作者 刘云彩 刘永刚 王庆华 孙志刚 段成波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63-67,共5页
在云南省腾冲县对11~14年生的秃杉人工林开展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Zn、Mn、B、Cu等不同肥料的连续施肥试验。连续4 a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秃杉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说明秃杉在中幼林期不必施肥。研究结... 在云南省腾冲县对11~14年生的秃杉人工林开展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Zn、Mn、B、Cu等不同肥料的连续施肥试验。连续4 a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秃杉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说明秃杉在中幼林期不必施肥。研究结果可为秃杉人工林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中幼林 施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秃杉无性繁殖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勇 陈强 +4 位作者 刘永刚 苏俊武 王庆华 孙志刚 周筑 《福建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对秃杉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经30余年的研究,在秃杉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96. 7%;本砧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9%、异砧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0%以上;以成年优选单株的顶芽、2 a实生... 对秃杉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经30余年的研究,在秃杉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96. 7%;本砧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9%、异砧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0%以上;以成年优选单株的顶芽、2 a实生苗顶芽及茎段、种子发芽10~12 d的苗端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继代增殖系数达3~5倍,移栽成活率80%以上。并对秃杉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秃杉无性繁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扦插 嫁接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部秃杉生长与土壤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慧泉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43-158,共16页
对秃杉林区的调查分析,着重探讨母岩、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湿度、质地、土壤容重和腐殖质、石砾含量等因素对秃杉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土壤 秃杉 生长 云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大田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继策 陈明久 +2 位作者 邱尔发 张玉龙 周江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128-131,共4页
通过对屏南县鼓峰林场秃杉大田苗木采用遮荫、除草和施肥等措施设置5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育措施对苗木高生长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采用遮荫网、除草和施肥的处理效果为最好。
关键词 秃杉 大田育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杉与秃杉的幼苗形态特征研究及其栽培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道林 张纪卯 康远洋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3,共4页
通过对台湾杉和秃杉2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观测幼苗发育过程与形态特征,分析引种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台湾杉与秃杉2个珍稀树种的育苗、造林均较为容易,其场圃发芽率分别为16.7%和33.7%,当年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3.5 cm、18.0 cm和0.26 cm、... 通过对台湾杉和秃杉2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观测幼苗发育过程与形态特征,分析引种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台湾杉与秃杉2个珍稀树种的育苗、造林均较为容易,其场圃发芽率分别为16.7%和33.7%,当年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3.5 cm、18.0 cm和0.26 cm、0.20 cm;4年生时平均树高和地径分别为1.37 m、2.64 m和2.70 cm、5.1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杉 秃杉 幼苗 形态特征 栽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秃杉原生种群生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绍林 张志华 +2 位作者 廖于实 李红军 孙云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624-4625,共2页
在介绍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秃杉原生种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秃杉生境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并提出了保护秃杉母树和恢复其自然生境采取的各种对策。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秃杉 生境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扦插繁殖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胜耀 沈维强 +3 位作者 梁仕威 陈建新 王明怀 殷祚云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秃杉采穗母株萌芽比杉木难 ,经压弯、剪枝除顶等处理可促进大量萌芽 ,时间掌握在 11~ 12月较为适宜。影响插穗生根成活关键因素是材料的幼嫩程度 ,即生理年龄的大小 ,以及扦插季节。选用秃杉基部、枝托萌芽条 ,于春季扦插 ,无需特殊措... 秃杉采穗母株萌芽比杉木难 ,经压弯、剪枝除顶等处理可促进大量萌芽 ,时间掌握在 11~ 12月较为适宜。影响插穗生根成活关键因素是材料的幼嫩程度 ,即生理年龄的大小 ,以及扦插季节。选用秃杉基部、枝托萌芽条 ,于春季扦插 ,无需特殊措施其生根成活率可达 6 6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扦插 繁殖 采穗圃 扦插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初选 被引量:9
19
作者 连勇机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通过对从云南昌宁、云南龙陵引进的17个秃杉半同胞家系实生林的长期观测,进行了秃杉生长形状的遗传分析及初步选择。结果表明:各半同胞家系在第5、15、24年,生长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上,这些差异主要由其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受中、强... 通过对从云南昌宁、云南龙陵引进的17个秃杉半同胞家系实生林的长期观测,进行了秃杉生长形状的遗传分析及初步选择。结果表明:各半同胞家系在第5、15、24年,生长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上,这些差异主要由其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受中、强遗传力的控制,而受环境控制较弱。所有半同胞家系中,24年生14号、2号、17号、16号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均值分别为13.64 m、18.29 cm和0.1877 m^3,遗传增益的平均值分别为5.2%、4.38%和15.85%;选择出6株优良个体,2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17.6 m、29.12 cm和0.5886 m^3,遗传增益的平均值分别为14.13%、14.73%和69.83%,这些优良半同胞家系和优良个体表现出突出的生长优势,可作为种子园和采穗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半同胞家系 遗传特性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海岛秃杉引种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俞慈英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26-32,共7页
70年代末,舟山海岛引入秃杉。15a来,秃杉生长迅速,其生长量超过杉木。迄今尚未发现病虫危害,抗风、抗病虫害、抗盐碱等性能均比杉木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秃杉在舟山海岛引种是成功的,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适宜在舟山海... 70年代末,舟山海岛引入秃杉。15a来,秃杉生长迅速,其生长量超过杉木。迄今尚未发现病虫危害,抗风、抗病虫害、抗盐碱等性能均比杉木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秃杉在舟山海岛引种是成功的,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适宜在舟山海岛推广的优良造林及园林绿化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台湾衫属 引种 海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