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融资约束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海青 原敏倩 薛萌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创新是中小企业保持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6-2022年创业板中小企业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分析、面板Tobit模型回归、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创新是中小企业保持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6-2022年创业板中小企业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分析、面板Tobit模型回归、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显著提高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融资约束在二者间发挥遮掩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对供应链集中度较高的企业更为显著。结论可为发挥供应链金融筹资优势,促进供应链生态系统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进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r&d投资效率 三阶段dEA 面板Tobit模型 遮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和RSR法的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综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杜逸芳 刘蒙 +3 位作者 朱艳霞 刘学谦 葛国曙 张怡青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2,106,共5页
目的:以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面上数据为基础,评价近1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分析其变化趋势,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方法:为减少环境因素和干扰项因素的影响,运用三阶段DE... 目的:以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面上数据为基础,评价近1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分析其变化趋势,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方法:为减少环境因素和干扰项因素的影响,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进行静态分析,以秩和比法进行排序和分档,采用Malmquist指数对2011~2020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果: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得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665、0.801、0.838,Malmquist指数测算得出2011~202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为0.837~1.153。RSR法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分为四档,其中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结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服务效率不高,且存在地区性差异,而技术进步是限制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应制定科学的基层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缩小地区性差异,通过提高医疗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服务效率 三阶段dEA-Malmquist r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下R&D投入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乾润 布娲鹣·阿布拉 +1 位作者 陈俊科 李敬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6,共7页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及“一带一路”深耕细作,强化R&D经费配置,催生双边棉产品贸易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环境、...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及“一带一路”深耕细作,强化R&D经费配置,催生双边棉产品贸易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科教与创新环境、区域经济合作、空间距离5大项指标共同作用,从不同程度对双边棉产品贸易产生影响;(2)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R&D投入、区域贸易协定、跨境人民币结算极大地促进了双边棉产品贸易增长;(3)R&D投入对双边棉产品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R&D投入强度每增加1%,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将显著提高2.520%。本文研究对于提升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r&d 丝绸之路经济带 棉产品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R&D投入与碳排放的内在关联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4
作者 刘伟 纪明 +1 位作者 韩进 王竞一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5,共11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推动中国碳减排与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析了绿色金融和科技研发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证明了绿色金融与R&D投...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推动中国碳减排与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析了绿色金融和科技研发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证明了绿色金融与R&D投入均对碳排放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R&D投入在绿色金融与碳排放之间的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它既是绿色金融政策落地的关键驱动力,也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我国应当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发挥R&D投入和技术创新在实现碳减排中的关键驱动作用,同时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研发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科技创新 r&d投入 碳排放 熵权法 单位根检验 区域异质性 科技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DIP付费下中医医疗行为异化及对策
5
作者 凌叶青 李建国 祝建辉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2,共4页
DRG/DIP付费下,中医医疗行为出现过度偏向西医诊疗路径、不合理缩短治疗周期、忽视中医特色疗法、选择住院或高套高编等异化行为,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和患者就医体验,加重门诊与住院科室不兼容,威胁中医药传承发展。对此,应加快中医医保支... DRG/DIP付费下,中医医疗行为出现过度偏向西医诊疗路径、不合理缩短治疗周期、忽视中医特色疗法、选择住院或高套高编等异化行为,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和患者就医体验,加重门诊与住院科室不兼容,威胁中医药传承发展。对此,应加快中医医保支付改革,优化中医临床路径,完善医保监管机制,对中医医生进行有效激励,减少DRG/DIP付费下中医医疗行为异化,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dIP付费 中医医疗机构 医疗行为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资本化背景下我国TFP增长率再测算 被引量:2
6
作者 杜瑶 许永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作用日益凸显,但对于R&D资本的核算亟待完善。本文基于SNA2008和CSNA2016框架,将R&D支出作为资本形成,对我国各省份物质资本存量和R&D资本存量进行规范化测算,使用随机前... 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作用日益凸显,但对于R&D资本的核算亟待完善。本文基于SNA2008和CSNA2016框架,将R&D支出作为资本形成,对我国各省份物质资本存量和R&D资本存量进行规范化测算,使用随机前沿分析法重新估算1991—2019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研究发现:第一,我国R&D资本存量规模呈总体递增和地区聚集趋势;第二,1991—2019年间,我国广义TFP增长率年平均增幅为2.10%,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作用;第三,将TFP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前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发现技术进步对TFP增长率的贡献最大,是推动我国TFP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却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第四,随着我国对R&D投入的不断增加与重视,R&D对我国广义TFP增长率的贡献呈现递增的趋势,R&D的贡献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资本化 r&d资本存量 TFP增长率 随机前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QVAR模型的中国金融机构尾部关联网络特征与系统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启发 蒋翠侠 汤彬彬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2,共17页
基于LASSO-QVAR模型,筛选金融机构之间有效关联,构建有向加权尾部关联网络,可以从系统视角揭示系统性风险动态特征。一方面,通过尾部关联网络构造系统性风险计分及其贡献,以度量系统性风险水平与识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一步从微观层... 基于LASSO-QVAR模型,筛选金融机构之间有效关联,构建有向加权尾部关联网络,可以从系统视角揭示系统性风险动态特征。一方面,通过尾部关联网络构造系统性风险计分及其贡献,以度量系统性风险水平与识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探究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将尾部关联网络区分为正关联网络与负关联网络,分别提取网络整体特征以及网络节点特征,考察不同关联关系下网络特征的系统性风险预测能力。以2011—2022年32家中国A股上市金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尾部关联网络具有时变特征,能够较好地吻合一些危机事件,银行业和证券业呈现出更为紧密的关联性,具有行业异质性。进一步,发现银行业风险共振(正关联网络)与风险分散(负关联网络)功能相较其他金融行业更强。第二,系统性风险计分可以作为量化系统性风险动态性的重要指标,系统性风险贡献主要集中于银行业与保险业,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公司治理水平能够显著影响到系统性风险贡献。第三,尾部关联网络特征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网络整体特征能够预测系统性风险大小,网络节点特征能够预测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尾部关联网络 风险计分 LASSO-QVAr模型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R&D资助对OFDI逆向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先锋 刘娟 李勃昕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4,共7页
应用中国分省区层面数据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政府R&D资助影响OFDI逆向绿色创新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OFDI对国内绿色创新产生了显著的驱动效应,但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先负后正的“U”型动态演化特征;政府R&D资助会... 应用中国分省区层面数据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政府R&D资助影响OFDI逆向绿色创新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OFDI对国内绿色创新产生了显著的驱动效应,但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先负后正的“U”型动态演化特征;政府R&D资助会正向调节OFDI逆向绿色创新溢出,且存在最适宜于OFDI逆向绿色创新的政府R&D资助区间(0.366,0.428],过高或过低强度的政府R&D资助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OFDI逆向绿色创新的红利损失;政府R&D资助调节下OFDI对绿色创新的动态影响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即在时空维度上存在“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交替演化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r&d资助 对外直接投资 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R理论视域下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提升路径——基于16个社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吕维霞 刘丰玮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从理论上研究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WSR理论,结合fsQCA方法,以北京市16个社区为案例样本,从组态视角探讨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制度、居... 从理论上研究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WSR理论,结合fsQCA方法,以北京市16个社区为案例样本,从组态视角探讨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并不单独构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提升的必要条件,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对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产生影响。目前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路径分别是激励动员路径和自主驱动路径。在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过程中,资源、制度、居民参与通过相互作用以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资源供给于民,为居民分类提供支持;制度完善稳定,保障垃圾分类的资源供给;之后制度逐渐内化于心,最终实现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提升。在实践方面,这两条路径符合现实发展趋势,即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经历早期行政推动到后期自觉行为的发展过程,各地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时应关注社区的发展阶段和条件,通过发挥因素间的互动作用来找到适合自身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WSr 资源 制度 居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距离对跨国企业OFDI生存绩效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衣长军 李楚薇 +1 位作者 李蕾 陈初昇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0,共9页
在制度套利逻辑框架下,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营商环境距离对跨国企业OFDI生存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距离(包括顺差和逆差)对跨国企业O... 在制度套利逻辑框架下,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营商环境距离对跨国企业OFDI生存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距离(包括顺差和逆差)对跨国企业OFDI生存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际化速度在二者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冗余资源会弱化营商环境距离与国际化速度的关系,且非沉淀性冗余的负向调节作用更加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制造业跨国企业中,营商环境距离对跨国企业OFDI生存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距离 跨国企业OFdI 生存绩效 制度套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R&D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光晖 刘颖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5,共9页
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以2012—2022年1462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模型,对数字化转型、新质... 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以2012—2022年1462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模型,对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提升效应,且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证实,R&D投入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重要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效应更强。据此,提出打造数字化商业模式,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大R&D投入力度,激发企业创新研发活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技术创新 企业创新绩效 r&d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部署DeepSeek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2
作者 北京卫生法学会大数据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专委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分会法律伦理专家组 +5 位作者 曹艳林 王婧 李昱熙 张怡 钟光珍 宋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4-678,共5页
《医疗机构部署DeepSeek专家共识》系近30家国内顶尖医疗卫生及学术研究机构的医疗、医院管理、医学信息、卫生政策、法学、医学伦理等领域专家根据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机构实践总结出的医疗机构部署DeepSeek的详细指南,旨在为医... 《医疗机构部署DeepSeek专家共识》系近30家国内顶尖医疗卫生及学术研究机构的医疗、医院管理、医学信息、卫生政策、法学、医学伦理等领域专家根据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机构实践总结出的医疗机构部署DeepSeek的详细指南,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科学、规范且安全的部署指南,确保包括但不限于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既能契合医疗行业特性,又能切实推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从部署前的评估、部署过程实施、部署后管理与监测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医疗机构在引入DeepSeek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医疗需求适配性、技术能力与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伦理风险、数据准备与管理、模型选择与优化、系统集成与培训、性能监测与持续优化、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合规审查与评估等。以此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一套全面的部署框架,以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deepSeek 人工智能 法律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Bolar例外在非人用药领域的扩张
13
作者 徐棣枫 李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32,共16页
随着专利保护期限的临近,我国有一大批农兽仿制药面临为行政审批目的实施专利行为的侵权风险。解决非人用药上市的侵权困境成为当下药品专利制度的现实需求与重点调整方向。从美国Bolar例外制度的创立与演进历程看,其在近40年的发展过... 随着专利保护期限的临近,我国有一大批农兽仿制药面临为行政审批目的实施专利行为的侵权风险。解决非人用药上市的侵权困境成为当下药品专利制度的现实需求与重点调整方向。从美国Bolar例外制度的创立与演进历程看,其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变革进行了多次扩张,以实现仿制药企、原研药企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然而,我国Bolar例外制度可否扩张至非人用药领域?扩张方式、扩张限度及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限制性标准等问题均存在理论与制度空白,亟待系统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可知,Bolar例外制度在非人用药领域的扩张具有理论正当性与现实可行性。就正当性而言,首先,该扩张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基于实验性用途专利豁免发展而来的Bolar例外,其创制与发展均以产业变革为基本遵循。通过将农兽药行政审批相关的专利实施行为纳入“安全港”范畴,能够促进我国农兽仿制药的及时上市,优化现行产业结构。其次,有助于提升健康食品的可及性。在食品安全战略背景下,作为专利政策调节工具的Bolar例外蕴含公共政策属性,可有效规制农兽药专利的过度垄断,协调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在健康食品可及性方面的利益张力。此外,从国际规则看,该扩张具有国际法层面的合规性。农兽药Bolar豁免符合《TRIPS协议》第30条规定的三重检验标准,是国际条约框架下的合规性调整。就扩张限度而言,首先,从制度层面看,Bolar例外具有独立的制度价值,不应与专利期限补偿制度混同。原研药企常以利益平衡为由将二者划上等号,这种极具迷惑性的表观平衡背后更多地隐藏着对自身利益的呼吁。其次,从对象层面看,基于产业政策理论的比较优势,在农兽药领域的扩张应当局限于具有当下产业上市需求的化学药领域,不宜过早延伸至农兽生物制药,避免制度调整的偏差带来基础资源配置的错误和医药专利政策的失利。就具体路径选择而言,结合我国Bolar例外制度现状和域外比较分析结果,同时考虑到我国历次《专利法》修正的时间周期,建议采用两步法扩张其在非人用药领域的适用。第一阶段,借鉴美国司法豁免模式,实现在《专利法》修改前的过渡性司法扩张。第二阶段,在《专利法》第五次修正时将非人用药正式纳入Bolar例外的法律规范体系,通过稳定的制度体系促进我国农兽仿制药产业优势竞争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r例外 非人用药 产业政策 制度扩张 竞争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的技术创新及其启示——基于相邻可能理论的分析
14
作者 赵坚 赵云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DeepSeek的技术创新说明,相邻可能理论不仅能成为技术演化的解释框架,也是AI创新的行动指南。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比“追赶现有路径”更重要的是“探索下一个相邻可能”。当中国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接近世界技术前沿时,进行“相邻可... DeepSeek的技术创新说明,相邻可能理论不仅能成为技术演化的解释框架,也是AI创新的行动指南。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比“追赶现有路径”更重要的是“探索下一个相邻可能”。当中国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接近世界技术前沿时,进行“相邻可能”探索存在巨大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已经很难用传统的追赶策略来推动技术进步。在进入世界前沿技术充满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国际竞争中,中国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应主要聚焦投资人力资本和建设科技评价资助的“赛马体制”这样两条护城河,来取得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可能 大语言模型 算法创新 人力资本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S⁃DRG分组方案重磅升级,医疗机构该如何应对?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国杰 周炯 +3 位作者 谭旭彤 马小军 王治 常青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9-1005,共7页
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改革正式迈入2.0时代。2.0版分组方案中,DRG增加了6组,核心DRG增加了3... 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改革正式迈入2.0时代。2.0版分组方案中,DRG增加了6组,核心DRG增加了33组,具有分组更科学合理、更契合临床实际情况的特点。国家医保局同步明确了5个配套管理机制,即特例单议机制、基金预付机制、谈判协商机制、意见收集反馈机制和数据公开机制,旨在优化DRG支付改革管理,确保医疗机构、医保部门和患者实现多方共赢。2.0版的发布,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更精细化的管理工具和更合理的支付机制。医疗机构应积极拥抱该项改革,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最终达到患者、医保基金和医疗机构三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支付改革 管理机制 医疗机构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碎片化、老年福祉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整合——基于四期CHARLS数据和试点城市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周明 王若莹 叶宇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21,共14页
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政策工具,旨在提高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基于四期CHARLS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分析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政策差异对失能老年人福祉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改善了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减... 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政策工具,旨在提高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基于四期CHARLS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分析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政策差异对失能老年人福祉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改善了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减少了家庭照护时间,降低了失能老人的抑郁程度,改善了其福祉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服务给付模式对重度失能老人的福祉提升尤为显著。长期护理保险的区域差异根植于政策试点阶段对基本医保体系的制度性依附与路径依赖,叠加地方分权导向下异质化政策试验的碎片化效应以及央地政府间福利公平目标与财政风险管控逻辑的持续性博弈。为破解制度整合困境,应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独立资金池体系,重构政策执行机制,弱化对基本医保体系的依赖,增进区域共济和央地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福祉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 地区差异 三重差分法 制度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观福利效应——基于DID的实证研究
17
作者 刘子兰 龚庆 《社会保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共15页
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公职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改革显著提升了公职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 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公职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改革显著提升了公职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改革通过提升公职人员的主观社会地位感知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对“新人”“过渡期外中人”、低收入群体和中东部地区公职人员的主观幸福感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建议协同推进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加大对西部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改革 主观幸福感 双重差分模型 职业年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医疗机构间医疗数据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萌 牟冬梅 邓君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134,共14页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揭示医疗机构间医疗数据共享系统的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演化趋势,以期提升医疗数据共享的研究深度,为医疗数据共享提供重要依据和建议。[方法/过程]依据计划行为、社会资本等理论挖掘影响医疗数据共享的关键...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揭示医疗机构间医疗数据共享系统的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演化趋势,以期提升医疗数据共享的研究深度,为医疗数据共享提供重要依据和建议。[方法/过程]依据计划行为、社会资本等理论挖掘影响医疗数据共享的关键因素,并构建医疗机构间医疗数据共享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医疗数据共享进行仿真预测。[结果/结论]仿真周期的前14个月,医疗数据共享各因素影响程度排序为:组织共享环境>共享平台=数据资源>制度保障>个人共享意愿,个人共享意愿在整个仿真周期内增速最快。仿真周期的前18个月,医疗数据共享受到预期收益的影响程度高于共享成本,而185个月后情况相反。仿真周期的275个月后,数据资源和共享平台的不足严重拉低了医疗数据共享水平。法律对医疗数据共享的影响程度始终高于政策和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数据 医疗机构 共享 影响因素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机构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某区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玉姝 陈一凡 +2 位作者 邹作丽 李明 王颖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评估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支付方式改革前后的变化,分析医疗机构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完善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并采用χ^(2)检验、Wi... 目的 评估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支付方式改革前后的变化,分析医疗机构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完善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并采用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围绕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质量安全、患者费用控制4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 在实施DIP支付方式改革后,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病例组合指数虽无明显变化,但较改革前试点医院的三、四级手术占比有所上升;医疗服务效率方面,平均住院日和床位使用率与改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质量安全方面,低风险组死亡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下降;患者费用控制方面,住院次均费用上升趋势有所减缓,药品费占比有所下降。结论 为进一步完善与落实DIP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有关部门需要完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重视医疗机构参与性;保证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实施动态弹性管理策略,因地制宜设置DIP实施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病种分值付费 支付方式改革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OECD国家医疗机构床位配置规模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心言 仇艺童 韩优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的:分析经合组织(OECD)国家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为我国床位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收集OECD国家公开数据库1991—2022年床位规模数据,基于健康需要和需求理论确定影响维度,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和相关性分析探索床... 目的:分析经合组织(OECD)国家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为我国床位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收集OECD国家公开数据库1991—2022年床位规模数据,基于健康需要和需求理论确定影响维度,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和相关性分析探索床位配置影响路径。结果:千人口床位配置和平均期望寿命在低于千人口床位平均值国家呈现显著正相关,而在高于千人口床位平均水平国家呈现相反趋势。老龄化程度显著影响长期护理床位增设。居民疾病谱、床位使用效率等多维因素与床位配置显著相关。医疗保险住院和门诊补偿比差异越大,慢性病患者的住院需求越高。结论:适度的床位规模方能实现较高的健康产出。应顺应人口结构变化,布局床位分类规划体系,完善医疗保障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床位配置 卫生资源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