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周力 韩勇 +6 位作者 庞婷 雷景恒 曾珊 王静静 周岳杰 李舒雅 邓哲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40-1845,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5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入...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5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入院时的基本生命体征、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浆FBG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探讨非线性关系,分段式logistic线性回归进行量化。绘制FBG和APACHE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两者的预测效能。采用亚组分析来探讨不同人群的异质性。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浆FBG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GAM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确定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FBG水平与院内死亡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拐点为5.54 g/L。分段式线性回归模型提示拐点左侧(FBG≤5.54 g/L),血浆FBG每降低1 g/L,死亡风险增加24.5%(OR=0.755,P=0.003);而拐点右侧(FBG>5.54 g/L),两者关系无统计学意义(OR=1.049,P=0.68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亚组特征对FBG与院内死亡之间的关系无修饰作用。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FBG水平与院内死亡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血浆纤维蛋白原 院内死亡 非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懿 林英城 +4 位作者 林文照 王鸿彪 林穗玲 曾德 霍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21-522,526,共3页
目的 :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 ,评价其在恶性肿瘤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BE凝血仪对 16 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进行FIB测定。结果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3.6 5± 1.11) g/L]显著高... 目的 :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 ,评价其在恶性肿瘤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BE凝血仪对 16 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进行FIB测定。结果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3.6 5± 1.11) g/L]显著高于早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 [(2 .98± 0 .81)g/L];化疗好转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FIB水平 [(2 .5 9± 0 .6 5 ) g/L]较治疗前下降 ;而复发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 [(3.97± 1.10 ) g/L]再次升高。结论 :FIB在诊断监测晚期恶性肿瘤化疗疗效及评估预后方面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浆纤维蛋白原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模式吸附层析从猪血浆中分离免疫球蛋白 被引量:12
3
作者 庄甜甜 夏海锋 +1 位作者 林东强 姚善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6-341,共6页
混合模式吸附层析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分离方法,通常结合了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具有非盐依赖的吸附特性,在高盐和低盐条件下,都可以高效吸附目标蛋白。本文将混合模式吸附用于从猪血浆中分离免疫球蛋白,首先比较了不同沉淀法从猪血浆中去... 混合模式吸附层析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分离方法,通常结合了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具有非盐依赖的吸附特性,在高盐和低盐条件下,都可以高效吸附目标蛋白。本文将混合模式吸附用于从猪血浆中分离免疫球蛋白,首先比较了不同沉淀法从猪血浆中去除纤维蛋白原,确定了最佳硫酸铵沉淀条件;进一步考察了混合模式吸附剂对猪血免疫球蛋白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确定了吸附和解吸条件;最后采用混合模式吸附层析,从硫酸铵沉淀的上清液中直接分离免疫球蛋白,得率为11.5 mg·ml^(-1)血浆,SDS-PAGE凝胶图像分析纯度达到77.4%,为猪血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式吸附层析 免疫球蛋白 猪血 沉淀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血制备的纤维蛋白原黏结剂对重组牛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兵 夏秀芳 +3 位作者 孔保华 孙方达 韩齐 李龙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25-130,共6页
将纤维蛋白原作为黏结剂应用于重组牛肉中,其中以2.0%血浆蛋白粉、0.3%复合磷酸盐、0.5%NaCl及4.0%水为基础,分别添加0.0%、1.0%、1.5%、2.0%、2.5%的纤维蛋白原混合。测定重组肉的色差、水分活度及解冻损失,通过质构仪测定纤维蛋白原... 将纤维蛋白原作为黏结剂应用于重组牛肉中,其中以2.0%血浆蛋白粉、0.3%复合磷酸盐、0.5%NaCl及4.0%水为基础,分别添加0.0%、1.0%、1.5%、2.0%、2.5%的纤维蛋白原混合。测定重组肉的色差、水分活度及解冻损失,通过质构仪测定纤维蛋白原添加量及凝结时间对黏结力的影响,同时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研究纤维蛋白黏结过程中水分子的迁移变化规律,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以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与纤维蛋白原为黏结剂的重组肉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纤维蛋白原添加量的不断增加,重组肉的水分活度稍有降低但不显著(P>0.05)、解冻损失率显著减少(P<0.05)、产品的红度值显著增加(P<0.05),亮度值有所减弱;重组肉的黏结力随纤维蛋白原添加量及凝结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大(P<0.05)。同时,LF-NMR研究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的添加增加了重组肉黏结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性,对重组肉中水分子的束缚能力逐渐增强;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以纤维蛋白原为黏结剂的重组肉比以TG为黏结剂的重组肉微观结构更紧密。上述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可以作为黏结剂应用于重组牛肉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血浆蛋白粉 复合磷酸盐 低场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倩 胡殿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1-843,共3页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 10 0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浆Fg含量 ,并测定部分肿瘤患者治疗后Fg含量。 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Fg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 10 0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浆Fg含量 ,并测定部分肿瘤患者治疗后Fg含量。 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Fg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临床Ⅲ、Ⅳ期者Fg含量显著高于Ⅰ、Ⅱ期的患者 (P <0 .0 0 1)。手术组、放疗组、化疗组中治疗后缓解的患者Fg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0 1) ,但 3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未缓解者治疗前后Fg含量比较及 3组间变化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浆Fg含量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浆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牙周病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郝涛 高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bg)水平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Fbg与重度牙周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患者24例、糖尿病无牙周病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16例,测定Fbg的同时,测...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bg)水平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Fbg与重度牙周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患者24例、糖尿病无牙周病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16例,测定Fbg的同时,测定体质指数、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临床、生化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组血浆Fbg水平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无牙周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糖尿病无牙周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Fbg与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结论:牙周病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Fbg水平升高,这种炎性介质可能进一步加重糖、脂代谢异常,加重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病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立中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观察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 (L VH)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选择 5 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科素亚 5 0~ 10 0 mg/d或科素亚 2 5~ 5 0 m g/d加用卡托普利 37.5~ 75 m g/d降... 目的 观察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 (L VH)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选择 5 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科素亚 5 0~ 10 0 mg/d或科素亚 2 5~ 5 0 m g/d加用卡托普利 37.5~ 75 m g/d降压治疗半年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 (L VMI)及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无论科素亚或科素亚加卡托普利均使 L VMI及 Fg降低 ,科素亚加卡托普利降低的程度更大。结论 科素亚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后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更好 ,同时可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素亚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血浆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47584余辉等离子体对PVC吸附FIB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李晓菁 陈杰瑢 乔冠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改善聚氯乙烯(PVC)的抗凝血性,采用余辉等离子体修饰PVC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散射比浊法等方法,研究了余辉等离子体和放电区等离子体修饰前后的PVC表面形貌、亲水性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分... 为改善聚氯乙烯(PVC)的抗凝血性,采用余辉等离子体修饰PVC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散射比浊法等方法,研究了余辉等离子体和放电区等离子体修饰前后的PVC表面形貌、亲水性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了余辉等离子体和放电区等离子体对PVC吸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结果表明,余辉等离子体对PVC的刻蚀作用较弱,余辉等离子体修饰PVC的亲水性更强,其表面生成了更多的含氧官能团,对纤维蛋白原的抑制吸附明显,表现出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辉等离子体 PVC 修饰 纤维蛋白原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尿病老年人群血浆钙离子浓度与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汪蕾 蔡濛 张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在非糖尿病老年人群中,血浆钙离子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轻度波动对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 030例年龄大于65岁老年患者,根据血浆校正钙离子浓度(Ca_c)分为Q1、Q2、Q3、Q4四组,比较血浆Ca_c与血浆... 目的:探讨在非糖尿病老年人群中,血浆钙离子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轻度波动对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 030例年龄大于65岁老年患者,根据血浆校正钙离子浓度(Ca_c)分为Q1、Q2、Q3、Q4四组,比较血浆Ca_c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Hcy之间的关系。结果:(1)血浆纤维蛋白原(P=0.010)及Hcy(P<0.001)水平随血浆Ca_c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血浆Ca_c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OR=1.75,P=0.019)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82,P=0.026)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3)血浆Ca_c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标准回归系数β=0.15,P<0.001)及Hcy水平(标准回归系数β=0.08,P=0.009)均呈正相关。结论:在非糖尿病老年人群中,血浆钙离子浓度在正常范围内轻度升高,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Hcy水平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钙离子 纤维蛋白原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治疗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10
作者 沈君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097-1098,1101,共3页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巴曲酶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及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8.6%)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升高;治...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巴曲酶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及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8.6%)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血小板、凝血酶原、全血黏度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原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巴曲酶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登盛 管保章 蒋亚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肾功能相关性,评价其在不同肾功能状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首次确诊收治的193例APE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肾脏病饮食改良公式(MDRD)...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肾功能相关性,评价其在不同肾功能状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首次确诊收治的193例APE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肾脏病饮食改良公式(MDRD)计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利用eGFR分期将研究对象按照慢性肾脏病(CKD)分为CKD1-4组,比较不同肾小球滤过率组间临床资料(包括基础资料及实验室资料)指标的差异性;分析不同组内FIB与肾功能(血浆尿素、血胱抑素C、血肌酐、尿蛋白)的相关性;最后进行4组患者FIB与eGFR的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组间基线资料比较中年龄、血气PO2、尿酸、血淀粉酶、BNP及肌钙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观察指标水平比较只有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肾功能观察指标在患者组间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分析得到不同组中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与血胱抑素C(r=0.2980,P<0.05)、尿蛋白(r=0.3480,P<0.05)、血肌酐(r=0.6550,P<0.05)呈正相关关系;FIB与eGFR的回归分析显示,CKD3组及CKD4组中eGFR是影响FIB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可作为肺栓塞发生时凝血功能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APE患者中肾功能损伤越严重,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血浆纤维蛋白原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相楠 李亚 +2 位作者 王冬冬 栾军军 周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意义。方法随访确诊IMN并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137例患者。分析治疗前后Fg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钙、25-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情况...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意义。方法随访确诊IMN并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137例患者。分析治疗前后Fg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钙、25-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Fg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及预测临床疗效的准确性。结果治疗前Fg水平与治疗前及随访的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随访9个月患者完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初始Fg水平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治疗前Fg水平>9.4 g/L时,治疗9个月后只有20%的患者完全缓解;Fg水平<4.0 g/L时,治疗9个月后有85%的患者完全缓解。结论治疗前血浆Fg水平可能在评估IMN预后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血浆纤维蛋白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相关指标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小宇 叶勇裕 +5 位作者 潘柏祺 胡玄韬 郑霖力 陈蔚深 张紫机 盛璞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目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目前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许多标志物在PJI的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早期的诊断仍然缺乏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全关节置换术(TJA)患者术后发生PJI的关系。[方法]我们进行... [目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目前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许多标志物在PJI的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早期的诊断仍然缺乏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全关节置换术(TJA)患者术后发生PJI的关系。[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在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受了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总共2517例患者(2394例初次置换,87例无菌翻修,36例PJI)。我们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PJI组、初次置换和无菌翻修组之间凝血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观察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凝血相关指标在PJI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PLT/MPV,PLT/PDW和PLT/PCT。与其他凝血相关指标相比,FGB水平升高与PJI发生风险密切相关。PJI组与初次置换组相比,FBG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53 g/L,诊断敏感性为47.22%,特异性为93.07%;与翻修组比,FBG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44 g/L,诊断敏感性为47.22%,特异性为95.40%。ROC曲线分析提示FBG具有中度诊断效能,表明其为PJI诊断的潜在标志物。[结论]FBG水平与PJI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可在临床中作为诊断PJI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血浆纤维蛋白原 凝血相关指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及血脂成分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马茜钰 张金鹏 +3 位作者 张兆元 彭石 王姣 张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71-776,共6页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脂成分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NCCLs)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首次PCI治疗,并于2020年12月31日前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脂成分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NCCLs)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首次PCI治疗,并于2020年12月31日前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的210例患者(两次手术至少间隔6个月以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NCCLs是否进展分为进展组(n=99)和非进展组(n=111),同时根据进展组患者NCCLs进展程度再分为三个亚组:轻度进展组(n=42)、中度进展组(n=35)、重度进展组(n=22)。比较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轻、中、重度进展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分析Fib及血脂成分与NCCLs进展的相关性,以及影响NCCLs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心力衰竭、入院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平均年龄大于非进展组,且糖尿病患者多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血浆Fib、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高于非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CCLs病变程度增加,血浆Fib、TG、LDL-C、non-HDL-C在轻、中、重度进展组中逐渐升高,而血浆HDL-C逐渐降低,但在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TC、LDL-C、non-HDL-C、D-二聚体与NCCLs进展呈正相关,且Fib与TC、LDL-C、non-HDL-C也呈正相关。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可作为NCCLs进展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284、1.052、0.293。结论血浆Fib及血脂成分与NCCLs进展相关,且Fib与部分血脂成分也存在相关性,但Fib不是NCCL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血脂 冠状动脉 非罪犯血管病变 进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血清标志物的变化及长效奥曲肽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沫 陈月 +2 位作者 钱文杰 伍询 任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血清标志物的变化及6个月长效奥曲肽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63例肢端肥大症患者(肢端肥大症组)及69名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血清标志物的变化及6个月长效奥曲肽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63例肢端肥大症患者(肢端肥大症组)及69名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血糖水平将肢端肥大症患者分为3个亚组:正常糖代谢(NGT)组(n=25)、糖调节受损(IGR)组(n=11)及糖尿病(DM)组(n=27)。比较肢端肥大症组与对照组,以及3个糖代谢亚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生长激素(GH)、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等指标,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年龄、BMI、血压、纤维蛋白原、hs-CRP、血脂与AIP的关系。对63例肢端肥大症患者中最终完成了6个月长效奥曲肽治疗的16例患者进行纵向研究,并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肢端肥大症组的BMI、血压、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脂蛋白a[Lp(a)]、AIP水平明显升高,hs-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中,DM组的TG水平明显高于IGR组、NGT组(P<0.05),但IGR组与NG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组AIP水平明显高于NGT组(P<0.05);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AIP与BMI、纤维蛋白原、FPG、TG、载脂蛋白B(Apo 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TC/HDL-C、LDL-C/HDL-C、APO B/APO A-1、Non-HDL-C/HDL-C呈正相关,而与HDL-C、载脂蛋白A-1(Apo A-1)呈负相关,在亚组分析后AIP仍与上述指标存在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在6个月的长效奥曲肽治疗后,肢端肥大症患者TG、AIP水平明显下降,但hs-CRP水平却明显升高(P<0.05)。结论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长效奥曲肽治疗可降低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端肥大症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奥曲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焦虑抑郁与血糖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智玉 王维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焦虑、抑郁障碍与血糖、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而为了解精神因素与躯体疾病之间的精神生物学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按照DMS-Ⅳ标准,对本院神经科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间新入院的患者,由同一位有... 目的 探讨慢性焦虑、抑郁障碍与血糖、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而为了解精神因素与躯体疾病之间的精神生物学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按照DMS-Ⅳ标准,对本院神经科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间新入院的患者,由同一位有经验的精神科临床医师对他们进行入院前20~30年或更长时期以来的精神状态包括焦虑和抑郁两个方面进行严重程度评分,同时采集患者入院当日或次日血样,化验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及血浆Fg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患者慢性焦虑、抑郁评分与其当前血糖、血脂及血浆Fg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焦虑障碍评分与血糖、血脂各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血浆Fg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抑郁障碍评分与血糖、血脂各指标及血浆Fg水平之间均未显示有显著相关性(P>0.05)。有焦虑组与无焦虑组做比较,有焦虑组血浆Fg水平明显低于无焦虑组(P<0.01)。有焦虑组血糖水平低于无焦虑组,但无显著差异(P=0.094)。结论慢性焦虑有降低血浆Fg水平的作用,从而对血栓形成性疾病如脑梗死、冠心病等可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和抑郁评分 血糖 血脂 血浆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