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活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叶蕾 陈芝芸 +2 位作者 严茂祥 赵振中 李剑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748-2750,共3页
目的:观察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ERK通路、JNK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其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40%CCl4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E... 目的:观察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ERK通路、JNK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其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40%CCl4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ERK1、JNK2、P38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ERK1/2、JNK2、P38的总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模型大鼠肝组织ERK1、JNK2、P38基因的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磷酸化的ERK1/2、JNK2、P38蛋白水平也较正常组显著增加。结论: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信号途径中的ERK、JNK及p38MAPK三条信号通路均被激活,参与了肝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调控EIMD后肌细胞膜损伤MAPK机制的探索与验证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飞 黄巧婷 +2 位作者 曹建民 王平 徐玉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3-71,F0003,共10页
目的:探索运动性肌损伤(EIMD)后低氧调控肌细胞膜损伤的MAPK机制,并进行验证。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氧24 h、48 h、72 h组和低氧24 h、48 h、72 h组。大鼠以EIMD运动模型进行间歇性下坡跑离心运动,腹腔注射伊文氏蓝荧... 目的:探索运动性肌损伤(EIMD)后低氧调控肌细胞膜损伤的MAPK机制,并进行验证。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氧24 h、48 h、72 h组和低氧24 h、48 h、72 h组。大鼠以EIMD运动模型进行间歇性下坡跑离心运动,腹腔注射伊文氏蓝荧光染色剂(EBD),取腓肠肌样本,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BD切片和阳性细胞率(PRC)评价膜损伤。用RT-qPCR和Westernblot测定MAPK的ERK1/2、JUN、p38和BMK1的mRNA表达、蛋白含量和磷酸化水平。再开展抑制剂实验以确认低氧调控膜损伤MAPK机制中的关键信号通路。结果:EIMD后,低氧与常氧各组均出现明显膜损伤,低氧各组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常氧各组和对照组(P<0.01)。低氧组ERK1、p38和BMK1通路的mRNA表达、蛋白含量和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常氧对应组(P<0.05),JNK信号通路蛋白含量和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抑制剂实验结果表明,ERK1/2和p38抑制剂组的蛋白含量和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BMK1抑制剂组24 h、48 h的磷酸化水平、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安慰剂对应组(P<0.001),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EIMD后低氧明显加剧膜损伤并造成损伤峰值前移。2)低氧调控膜损伤主要通过BMK1通路实现,抑制BMK1磷酸化能阻止低氧对膜损伤的加剧作用。BMK1/ERK5通路是低氧调控EIMD后膜损伤MAPK机制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运动性肌损伤 肌细胞膜 细胞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通过ERK/p38 MAPK信号通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的表达 被引量:62
3
作者 李姿慧 王键 +2 位作者 蔡荣林 刘晓丽 蒋怀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83-1888,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MAPK)信号通路在参苓白术散调控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3、AQP4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MAPK)信号通路在参苓白术散调控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3、AQP4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化钠注射液)、参苓白术散组、U0126+参苓白术散组、SB203580+参苓白术散组。除正常组外,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结合环境与饮食干预复制。14 d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AQP3、AQP4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B203580+参苓白术散组及U0126+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较小幅度升高,与正常组和参苓白术散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ERK/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表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 mapk) AQP3 AQP4 1 4-二氨基-2 3-二氰基-1 4-双(邻氨基苯巯基)丁二烯(U0126) 4-(4-氟苯基)-2-(4-甲基亚磺酰基苯基)-5-(4-吡啶基)-1H-咪唑(SB2035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参与热激诱导家蚕未受精卵发生孤雌生殖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翁宏飚 刘培刚 +1 位作者 牛宝龙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8-605,共8页
通过检测家蚕未受精卵细胞中参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几个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热激诱导家蚕未受精卵发生孤雌生殖发育的分子机制。首先基于家蚕未受精卵RNA-seq数据分析表明,在家蚕孤雌生殖系和有性生殖系间,无论是... 通过检测家蚕未受精卵细胞中参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几个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热激诱导家蚕未受精卵发生孤雌生殖发育的分子机制。首先基于家蚕未受精卵RNA-seq数据分析表明,在家蚕孤雌生殖系和有性生殖系间,无论是经过热激诱导处理(46℃水浴18 min)或未热激处理的未受精卵,MAPK途径都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分析MAPK途径的mos、mek、erk和p38mapk基因在热激诱导前家蚕孤雌生殖系及有性生殖系未受精卵之间的转录水平差异:位于MAPK通路中上游的2个基因mos和mek,无论中系品系还是日系品系中,均表现为在孤雌生殖系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而位于MAPK通路下游的基因erk和p38mapk,其转录水平在中系品系的孤雌生殖系与有性生殖系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日系品系中则表现为在孤雌生殖系中极显著下调(P<0.01)。qRT-PCR检测分析家蚕孤雌生殖系未受精卵的4个基因在热激诱导孤雌生殖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水平变化也表现出差异性:热激处理后mos和mek的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并维持在低水平;p38mapk则在热激处理前后保持稳定;而热激处理后erk基因的转录先显著升高(P<0.05),而后逐步下降,并维持在热激处理前的水平。研究结果提示,MAPK途径可能参与了热激诱导家蚕孤雌生殖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孤雌生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基因转录 热激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MAPK基因Os MPK4的克隆鉴定、蛋白表达和转基因载体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任琰 谌江华 +2 位作者 黄俊浩 郑重 宋凤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3-620,共8页
克隆鉴定了一个水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基因OsMPK4.OsMPK4基因cDNA全长1483bp,包含一个113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37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预测分子量为42.8kD.OsMPK4基因位于... 克隆鉴定了一个水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基因OsMPK4.OsMPK4基因cDNA全长1483bp,包含一个113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37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预测分子量为42.8kD.OsMPK4基因位于水稻第10号染色体上,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OsMPK4蛋白具有MAPK的11个保守结构域及磷酸化位点TEY模体.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OsMPK4属于B组MAPK成员,与已知水稻MAPK蛋白有56%~74%的一致性.原核表达了OsMPK4基因,纯化获得重组OsMPK4融合蛋白,并构建OsMPK4的转基因双元载体,用于OsMPK4的生化功能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 OsMPK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对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 被引量:7
6
作者 吕雯 芦荣胜 +1 位作者 李捷 杨永青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通路主要包括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p38MAPK和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三条途径,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等过程,是细胞信号转导方面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显示MAPK也参与... 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通路主要包括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p38MAPK和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三条途径,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等过程,是细胞信号转导方面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显示MAPK也参与脂肪细胞的分化调节并发挥重要作用。ERK和p38MAPK信号通路对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在不同的实验模型中表现为正调控和负调控两种不同形式;而另一成员JNK能使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丝氨酸发生磷酸化,进而干扰胰岛素信号,从而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成脂分化,即对脂肪细胞分化发挥负调控作用。论文就MAPK信号通路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功能进行综述,为脂类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信号通路 ERK P38mapk JNK 脂肪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mGlu5通过MAPK信号通路调节肝癌细胞HepG2生长 被引量:2
7
作者 武永乐 谷利 +2 位作者 杨荟敏 刘莉 张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2-338,共7页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5)与神经元存活及脑肿瘤发生关系密切.近年发现,mGlu5在肝组织中有表达,并且在肝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而mGlu5是否在肝癌中起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特异性激动剂二羟基苯甘...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5)与神经元存活及脑肿瘤发生关系密切.近年发现,mGlu5在肝组织中有表达,并且在肝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而mGlu5是否在肝癌中起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特异性激动剂二羟基苯甘氨酸(dihydroxyphenylglycine,DHPG)处理肝癌细胞HepG2,从而探讨激活mGlu5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激活mGlu5能够促进HepG2细胞生长,并激活ERK/JNK通路,抑制p38通路,进而激活转录因子CREB/Elk1和NF-κB.本文揭示了MAPK通路可能参与mGlu5对肝癌细胞生长的调控,为临床提供以mGlu5作为药物靶位点的肝癌治疗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肝细胞癌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MAP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利美 林丹 翟晓巧 《河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17-20,共4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由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APKKK、MAPKK和MAPK组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近年来研究表明,在植物中,该信号转导通路通过其3个组分将胞外信号经细胞膜上的受体传递至下游应答因子,在个体...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由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APKKK、MAPKK和MAPK组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近年来研究表明,在植物中,该信号转导通路通过其3个组分将胞外信号经细胞膜上的受体传递至下游应答因子,在个体生长发育及防御反应PTI及ETI中发挥重要作用。对MAPK在植物中的研究做简要概述,旨在为今后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转导通路 生长发育 PTI E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WA as a functional molecule to regulate via MAPK cascades and F-actin cancer cells migration cytoskeleton 被引量:1
9
作者 Chen, H. R. Bai, J. Ye, J. Liu, Z. L. Chen, R. Mao, W. G. Li, A. P. Zhou, J. W.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4-1114,共1页
关键词 JWA基因 白血病 分裂素相关蛋白激酶 细胞骨架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ycyrrhiza Flavonoids Promote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by Activating Runx2 via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10
作者 CHU Hongdan LIANG Zheng +4 位作者 XU Jingru WANG Zhenhua LI Gang GAN Jing XU Bo 《食品科学》 2025年第20期188-198,共11页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licorice flavonoids in alleviating bone loss caused by osteoporosis,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four glycyrrhiza flavonoids,naringenin,liquiritigenin,isoliquiritig...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licorice flavonoids in alleviating bone loss caused by osteoporosis,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four glycyrrhiza flavonoids,naringenin,liquiritigenin,isoliquiritigenin,and licochalcone A,o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by molecular docking simulation,alkaline phosphatase(ALP)activity and osteocalcin(OCN)content assays,and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expression,and explored their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s.The results of molecular docking showed that the docking score of liquiritigenin with the estrogen receptor(ER)was the highest.All four flavonoids up-regulated ALP activity and OCN concentration in MC3T3-E1 cells,thereby elevating the mineralization level,among which liquiritigenin was the most effective.Moreover,treatment with a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inhibitor(LY294002)inhibited liquiritigenin from inducing increased phosphorylation levels in the PI3K/protein kinase B(AKT)signaling pathway and up-regulation of Runx2 expression,suggesting that PI3K and AKT were involved in osteogenic action.Liquiritigenin reversed bone mineral density loss in a zebrafish osteoporosis model.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iquiritigenin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osteogenic effect among the four estrogen-like flavonoids,stimulating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bone mineralization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Runx2 via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s.In conclusion,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great potential of liquiritigenin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steopo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T3-E1 cells liquiritigenin osteogenesis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 signaling pathway zebra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木犀草素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11
作者 代文斌 陈林 +6 位作者 周鑫 陈波 王威威 龙晓明 董陶涛 梁国标 杨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9-1385,共7页
目的: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木犀草素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Pharmmapper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木犀草素和膀胱癌的作用靶点... 目的: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木犀草素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Pharmmapper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木犀草素和膀胱癌的作用靶点,利用Venny2.1取出交集靶点,用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并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最后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通路-靶点-疾病网络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的活力以及集落形成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通路上蛋白的表达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进一步检测木犀草素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一共筛出136个木犀草素与膀胱癌的潜在靶点,GO分析中与生物过程相关主要涉及491个功能簇,与细胞组分相关主要涉及52个功能簇,与分子功能相关主要涉及112个功能簇。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151条通路,主要有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体外实验表明木犀草素通过MAPK信号通路有效抑制了膀胱癌细胞HT1376的增殖;CCK8实验结果表明,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HT1376的活力;集落形成实验表明木犀草素具有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MAPK通路上P-RAF、P-MEK、P-ERK1/2蛋白的表达,并且降低了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EDU实验表明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膀胱癌HT1376细胞的增殖。结论:本实验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的方法证明了木犀草素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HT137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膀胱癌 细胞增殖 网络药理学 HT137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中药单体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12
作者 冀凡 司振民 +4 位作者 刘承东 韩延华 黄志超 吴效科 常惠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09-3717,共9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生殖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危害育龄期女性健康。中药单体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多重生物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黄酮类中药单体通过调控PCOS的多条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生殖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危害育龄期女性健康。中药单体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多重生物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黄酮类中药单体通过调控PCOS的多条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kappa-B(NF-κB)等发挥抗炎、抗氧化、免疫增强及激素调节的作用;此外,黄酮类中药单体还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并减轻卵巢炎症和纤维化等损伤,从而达到治疗PCOS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中药单体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核因子kappa-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非寄主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红霖 王义琴 +1 位作者 储成才 李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7-982,共6页
非寄主抗性是植物对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最普遍的抗病形式,由于它具有广谱持久的特性,因此在农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近年来对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植物非寄主抗性分子机制仍不十分了解。文章对目前研究的非... 非寄主抗性是植物对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最普遍的抗病形式,由于它具有广谱持久的特性,因此在农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近年来对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植物非寄主抗性分子机制仍不十分了解。文章对目前研究的非寄主抗性产生分子机理、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系统、PEN1编码的SNARE蛋白参与非寄主抗性、非寄主抗性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寄主抗性 识别 病原物相关的分子模式 信号传导 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 突触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生秀 李德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8-1284,共7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酵母、动物和植物等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和高度保守的一类信号转导通路,由MAPKKK、MAPKK和MAPK等3部分组成,在应对生物非生物胁迫、激素、细胞分裂调控及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酵母、动物和植物等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和高度保守的一类信号转导通路,由MAPKKK、MAPKK和MAPK等3部分组成,在应对生物非生物胁迫、激素、细胞分裂调控及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APK级联通路的组成、在植株体内的生物学功能以及MAPK通路的失活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今后MAPK通路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信号转导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SAPK和p38信号转导通路在高渗透压介导的兔髓核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方辉 薛少青 +2 位作者 修焕娟 李桂枝 王德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观察高渗透压对兔髓核细胞活性的影响及JNK/SAPK(c-Jun N-terminal kinases/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和p38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渗透压及时间段处理髓核细胞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刺激组和阻断组后采... 目的观察高渗透压对兔髓核细胞活性的影响及JNK/SAPK(c-Jun N-terminal kinases/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和p38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渗透压及时间段处理髓核细胞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刺激组和阻断组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凋亡情况,同时利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p38MAPK)、磷酸化JNK/SAPK激酶(phospho-JNK/SAPK,P-JNK/SAPK)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水平,观察其对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高渗透压[600mOsm/kg H2O(mOsm)]可导致髓核细胞显著凋亡及P-p38 MAPK和P-JNK/SAPK蛋白表达水平改变。600mOsm时各刺激组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阻断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而400mOsm时各刺激组和阻断组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p38 MAPK和P-JNK/SAPK在髓核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经高渗透压(600mOsm)刺激后P-p38MAPK和P-JNK/SAPK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相应阻断组P-p38MAPK和P-JNK/SAPK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高渗透压通过激活JNK/SAPK和p38信号转导通路导致体外培养的兔髓核细胞凋亡,同时髓核细胞对轻度的渗透压升高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通路 渗透压 p38丝裂原活化激酶(p38 mapk) JNK/SAPK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甲虫小胸鳖甲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基因的克隆与低温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闪闪 李洁琼 +2 位作者 阮梦鸽 陆雪莹 马纪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7-995,共9页
昆虫属变温生物,冷胁迫是其最常见的环境刺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与细胞应对外界刺激密切相关,为了解MAPK信号通路在荒漠甲虫小胸鳖甲耐寒机制中的作用,从小胸鳖甲4℃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基因的全长... 昆虫属变温生物,冷胁迫是其最常见的环境刺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与细胞应对外界刺激密切相关,为了解MAPK信号通路在荒漠甲虫小胸鳖甲耐寒机制中的作用,从小胸鳖甲4℃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基因的全长c DNA,命名为Mp ERK。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p ERK全长1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Mp ERK的理论分子量是43 k Da,含有ERK激酶所共有的磷酸化位点,属于MAPK超家族,与其它物种ERK的一致性达80%以上。实时定量PCR检测Mp ERK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谱发现,4℃处理1 h后,Mp ERK基因的表达上调为对照的7.5倍,5 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的15倍。-4℃处理1 h后,Mp ERK基因的表达上调为对照的8.4倍,5 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的13.75倍。研究结果表明Mp ERK基因是冷响应的,可能在小胸鳖甲应对低温时发挥信号转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通路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小胸鳖甲 低温 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蛋白激酶(MK)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龚小卫 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5-701,共7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介导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理反应.对下游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是MAPK家族成员发挥生理作用的重要方式.在MAPK的下游存在3个结构上相关的MAPK激活蛋白激酶(MAPKAPKorMK),即MK2,MK3和MK5.在被MAPK激活后,MK可将...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介导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理反应.对下游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是MAPK家族成员发挥生理作用的重要方式.在MAPK的下游存在3个结构上相关的MAPK激活蛋白激酶(MAPKAPKorMK),即MK2,MK3和MK5.在被MAPK激活后,MK可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不同靶标,从而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节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骨架和细胞周期,介导细胞迁移和胚胎发育.最近,在基因敲除研究的基础上,不同MK亚族成员之间的功能区分已经逐渐明晰,使我们对于MK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O-126对HeLa细胞增殖及对FBW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迪 沈宜 +3 位作者 汪少华 向自武 谢莹珊 姜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观察UO-126对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增殖及对F-盒和含蛋白7的WD重复结构域FBW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UO-126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FBW7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RT-PCR、Western blot检测FBW... 目的:观察UO-126对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增殖及对F-盒和含蛋白7的WD重复结构域FBW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UO-126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FBW7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RT-PCR、Western blot检测FBW7 mRNA及蛋白在UO-126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前后的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各浓度UO-126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UO-126处理HeLa细胞后FBW7阳性表达增强。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O-126作用后HeLa细胞FBW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处理HeLa细胞明显增高(P<0.05)。结论: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UO-126抑制HeLa细胞增殖,FBW7位于MAPK信号通路的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126 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 FBW7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质量阿胶组分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国伟 马俊华 +5 位作者 梁玉景 王召君 曾茂茂 陈洁 秦昉 何志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25-131,共7页
为了探究阿胶不同分子质量组分免疫活性的强弱,通过Superdex 75pg葡聚糖凝胶柱将阿胶分为分子质量<10 kDa、10~30 kDa、>30 kDa(F1、F2和F3)的3个组分,并比较它们刺激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为了探究阿胶不同分子质量组分免疫活性的强弱,通过Superdex 75pg葡聚糖凝胶柱将阿胶分为分子质量<10 kDa、10~30 kDa、>30 kDa(F1、F2和F3)的3个组分,并比较它们刺激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能力,然后以免疫活性最强组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同等浓度下,F2组分比F1和F3组分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更多的NO和TNF-α,且其可以激活RAW264.7细胞,促进细胞释放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说明阿胶中10~30 kDa的组分(F2)具有相对较强的免疫活性。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结果表明F2可以促进细胞TNF-α、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的表达,增加其在细胞内的mRNA含量,说明F2组分能够与TLR4受体结合,并且能够促进细胞中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protein kainse,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表明阿胶中F2组分可以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将为优化阿胶的生产加工条件以制造出高免疫活性阿胶产品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分子质量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激酶在植物信号传递网络中的功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东辉 宋凤鸣 郑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MAP激酶,MAPK)链是真核生物信号传递网络中的重要途径之一.MAPK链由3类蛋白激酶MAP3K—MAP2K—MAPK组成,通过依次磷酸化将上游信号传递至下游应答分子.本文主要阐述MAPK链在植... 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MAP激酶,MAPK)链是真核生物信号传递网络中的重要途径之一.MAPK链由3类蛋白激酶MAP3K—MAP2K—MAPK组成,通过依次磷酸化将上游信号传递至下游应答分子.本文主要阐述MAPK链在植物的逆境反应、抗病反应和激素调控等信号传递网络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激酶 植物 信号传递网络 防卫反应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