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8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Modality Medical Image Fusion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Quality Evalu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Yu Lifeng & Zu Donglin Institute of Heavy Ion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100871, P. R. China Wang Weidong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P. R. China Bao Shanglian Institute of Heavy Ion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100871,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1期42-48,共7页
Multi-modality medical image fusion ha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imag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nd apply a multi-re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wavelet pyramid to fuse ... Multi-modality medical image fusion ha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imag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nd apply a multi-re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wavelet pyramid to fuse medical images from different modalities such as PET-MRI and CT-MRI. In particular, we evaluate the different fusion results when applying different selection rules and obtain optimum combination of fusion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simula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mage analysis image quality image understand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ptical resolving 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PET及PET/MR脑成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与额颞叶痴呆 被引量:3
2
作者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与额颞叶痴呆(FTD)均为常见痴呆类型。MRI、PET及PET/MRI可无创精准评估AD及FTD患者脑结构、功能及分子水平改变,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MR、PET及PET/MR脑成像鉴别AD与FTD现状进行述评。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评估肝脏体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益铭 张小燕 +2 位作者 乔苗苗 王苗苗 郭顺林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200,227,共7页
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测量在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脏体积测量方法经历了从传统手动测量到现代自动化分割的显著演变。然而,现有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手动测量耗... 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测量在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脏体积测量方法经历了从传统手动测量到现代自动化分割的显著演变。然而,现有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手动测量耗时并存在主观差异,半自动或早期自动化方法测量误差高等。研究发现,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能够提高肝脏体积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尤其在异质性病变和边界模糊区域中表现突出。近年来,尚未有系统性的文章对其进行综述。本文深入回顾了肝脏体积测量技术的演进历程,对比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劣,重点探讨了AI在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但其仍存在对某些复杂病例的泛化能力不足、依赖高质量标注数据等局限性。因此,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影像技术优化、高效自动化算法开发、多模态融合及鲁棒性AI模型构建等方向,推动肝脏体积测量的精准化和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技术创新提供系统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肝切除术 肝脏体积测量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脑皮层厚度与壳核多巴胺转运体的相关性
4
作者 王静 葛璟洁 +7 位作者 白侠 吴平 朱毓华 鲁佳荧 林华媚 张慧玮 张政伟 左传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时期帕金森病(PD)患者大脑皮层厚度特征及其与壳核多巴胺转运体(DAT)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8月—202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PET中心行^(11)C-CFTPET和T1MRI扫描的15名健康对照者和30例PD患者... 目的探索不同时期帕金森病(PD)患者大脑皮层厚度特征及其与壳核多巴胺转运体(DAT)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8月—202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PET中心行^(11)C-CFTPET和T1MRI扫描的15名健康对照者和30例PD患者。使用SPM12对PET进行图像预处理,获得壳核前部和后部的DAT平均放射性计数,以枕叶作为参考区计算DAT摄取值。使用Freesurfer v7.2软件中的标准处理方法对T1进行组织分割和皮层重建。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比较两组间左右脑的皮层厚度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的皮层厚度与壳核DAT摄取值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患者的左侧顶下小叶和额中回下部、右侧额中回下部的皮层明显变薄(P均<0.05)。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下部的皮层厚度与同侧壳核前/后部的DAT摄取值呈显著正相关(r=0.30~0.47,P均<0.05);右侧中央前回与同侧壳核后部的DAT摄取值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性高于对侧(r=0.32,P=0.029)。结论本研究发现PD皮层变薄区域的厚度与壳核DAT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提示了基底神经节皮层环路的重要性并为进一步研究PD神经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多巴胺转运体蛋白 脑部皮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王倩 彭晖 +4 位作者 章礼玉 杨宗澄 王雨琪 潘宇 周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7-513,共7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制定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时,正确评估颈部淋巴结的分期至关重要。准确的临床分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颈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术后并发症。利用传统的影像学技术评估淋巴结性质时,主要依靠淋...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制定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时,正确评估颈部淋巴结的分期至关重要。准确的临床分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颈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术后并发症。利用传统的影像学技术评估淋巴结性质时,主要依靠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进行评估,存在主观偏向性。为了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数据,影像组学将图像转换为可由软件处理的定量变量。通过应用影像组学技术,医生能够利用定量的数据来评估淋巴结的性质,并根据这些结果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影像组学在OSCC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体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双向Transformer的伪CT图像生成方法
6
作者 肖宁 赵俊 +3 位作者 贾保平 强彦 赵涓涓 吕亚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4-1005,共12页
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可以根据肿瘤和对器官的威胁情况实时调整治疗计划,依靠使用磁共振成像生成伪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放射治疗.目前,伪层析成像的生成技术基于对抗性网络的生成方法,但它在训练过程中使用像素级损失更新网络参数,... 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可以根据肿瘤和对器官的威胁情况实时调整治疗计划,依靠使用磁共振成像生成伪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放射治疗.目前,伪层析成像的生成技术基于对抗性网络的生成方法,但它在训练过程中使用像素级损失更新网络参数,很容易导致模式崩溃,生成不稳定的伪计算机断层扫描.为了精准地实现基于磁共振图像的伪计算机断层扫描生成,利用视觉Transformer的上下文敏感性以及卷积算子的归纳偏置,提出一种循环双向Transformer医学图像合成方法.在编码预测阶段,循环双向Transformer利用U-Net编码得到的码本表示图像,并使用非自回归编码与向量量化方式缩短生成码本的长度,生成局部真实并且全局一致的图像;使用归一化互信息作为损失函数,并加入了循环一致性损失解决数据不匹配的问题.在颅脑磁共振成像数据集TCGA-GBM与CPTAC-GBM上进行一系列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图像生成任务上的有效性;该方法的MAE, PSNR和SSIM分别达到86.3, 25.96 dB和0.897;与对比方法相比,该方法也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Transformer 伪计算机断层扫描 循环一致性 颅脑磁共振成像 U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孙鹤 胡天翔 +1 位作者 彭姊鑫 杨奕婧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2-476,共5页
目的观察肥胖症(Ob)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Ob合并T2DM(A组)及47例单纯Ob(B组),比较组间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所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目的观察肥胖症(Ob)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Ob合并T2DM(A组)及47例单纯Ob(B组),比较组间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所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基于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法、CT或MRI所测脂肪定量参数,分析其相关性,以及Ob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FBG、HbA1c及HOMA-IR高于B组(P均<0.05)。A组全身总脂肪质量百分比(TFM%)及下肢脂肪质量百分比(LFM%)均低于B组,而肝脏及腰椎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均高于B组(P均<0.05)。全部67例Ob患者TFM%及LFM%均与FBG或HbA1c,TFM%及Android区脂肪质量百分比(Android FM%)均与HOMA-IR呈负相关(r=-0.447~-0.263,P均<0.05),内脏脂肪组织(VAT)面积与HOMA-IR呈正相关(r=0.339,P=0.006),肝脏PDFF与FBG、HbA1c及HOMA-IR,腰椎PDFF与FBG均呈正相关(r=0.323~0.599,P均<0.05)。LFM%升高为Ob合并T2DM的保护因素,而肝脏及胰腺PDFF升高均为其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LFM%及肝脏PDFF均为Ob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糖尿病 2型 吸收测定法 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稳定性的影像学评估新指标
8
作者 张静 黄钟轶琛 +3 位作者 文冬琳 章瑶 王怡 李小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3-640,共8页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滑脱节段稳定性的影像评估指标及其诊断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L4/5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动态X线、CT和MRI图像,根据雅加达失稳评分分为稳定组、潜在失稳组和失稳组。研究影像指标包括椎间盘、椎小关节、韧带及...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滑脱节段稳定性的影像评估指标及其诊断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L4/5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动态X线、CT和MRI图像,根据雅加达失稳评分分为稳定组、潜在失稳组和失稳组。研究影像指标包括椎间盘、椎小关节、韧带及椎旁肌等亚结构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指标的多重共线性,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指标与节段稳定性的关系,计算优势比和95%置信区间,并通过约登指数确定临界值。结果:椎小关节间隙、黄韧带厚度及棘间韧带水肿发生率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小关节间隙增大、黄韧带增厚及邻近节段椎小关节积液增多为潜在失稳和失稳的危险因素。区分节段稳定与否的最佳临界值为椎间关节间隙<0.99 mm和黄韧带厚度<3.54 mm。结论:椎小关节间隙、黄韧带厚度和棘间韧带水肿与节段稳定性显著相关,有助于识别适合单纯减压手术的稳定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 节段稳定性 椎小关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G PET/MR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同脑区占全脑百分比与脑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胤琰 张焱 +8 位作者 黄干 辛玫 袁沛哲 王悦 万良荣 王成 黄钢 刘建军 张晨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基于18 F-FDG PET/MR脑显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特定脑区体积在全脑体积中所占百分比(记为占比%)与标准摄取值(SUV)之间,以及二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AD患者,基于脑18 F-FDG PET/MR图像获取40个特定脑区... 目的基于18 F-FDG PET/MR脑显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特定脑区体积在全脑体积中所占百分比(记为占比%)与标准摄取值(SUV)之间,以及二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AD患者,基于脑18 F-FDG PET/MR图像获取40个特定脑区体积,计算占比%及平均SUV(SUV mean),分析各脑区占比%与其SUV mean的相关性;以基于正常大脑的数据库为参照,计算AD患者各脑区占比%的Z值及SUV mean的Z值,分别以之代表脑区结构与功能变化,观察二者相关性。结果29个脑区占比%与SUV mean原始值之间,以及占比%与SUV mean的Z值之间均具有相关性(r=0.288~0.778,P均<0.05),其中双侧颞中回、右侧梭状回、右侧海马、右侧楔前叶、左侧舌回及右侧海马旁回共7个脑区的相关系数均>0.6。结论FDG PET/MR所示AD患者大脑结构与代谢功能,以及二者改变之间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侣明 侯军文 +9 位作者 钟志民 葛璟洁 吴越 陈圣文 罗建华 杨贇豪 王静 林华媚 左传涛 管一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MR检查和18 F-贝他苯(18 F-FBB)PET显像,计算大脑皮层厚度和Aβ沉积值[即Centiloid(CL)值]并进行3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大脑皮层厚度分别为(2.18±0.14)、(2.35±0.08)及(2.36±0.09)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大脑皮层厚度显著低于MCI组及对照组(P均<0.05)。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CL值分别为77.97(63.07,95.55)、65.51(54.54,90.50)及-1.17(-9.66,4.8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及MCI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MCI组大脑皮层厚度与CL值呈中度负相关(r=-0.580,P=0.048),而在其余2组二者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AD源性MCI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Aβ异常沉积呈中度负相关,而在痴呆期二者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大脑皮质 淀粉样物质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4D Flow MRI的血流分析方法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蕾 刘继华 +2 位作者 丁静 郭瑜 夏爽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8,共7页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分析在临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都可以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可视化和量化。CF...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分析在临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都可以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可视化和量化。CFD是基于医学影像通过求解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来计算血流,具有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但依赖模型设定及管壁边界条件假设。4D Flow MRI能够直接测量体内的真实血流,但采集时间较长,分辨率和精度有限。本文旨在综述CFD和4D Flow MRI各自优势与局限性,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及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计算流体力学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1007 PET/MRI诊断前列腺癌侵犯精囊腺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莹莹 阳依宏 +6 位作者 尤志雯 陈兴 周子荣 袁增贝 王海峰 赵军 王海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5,共6页
目的观察^(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 PET/MRI诊断前列腺癌(PCa)侵犯精囊腺(S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2例接受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男性PCa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所见有无SVI将其分为阳性组(n=26)与阴性组(n=66)。比较组间PC... 目的观察^(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 PET/MRI诊断前列腺癌(PCa)侵犯精囊腺(S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2例接受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男性PCa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所见有无SVI将其分为阳性组(n=26)与阴性组(n=66)。比较组间PCa病灶PET/MRI参数,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_(min))、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 mean)、SUV_(max)/ADC_(min)、SUV_(max)/ADC mean、PSMA肿瘤体积(PSMA-TV)及PSMA表达总量(TL-PSMA);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诊断SVI的效能。结果92例中,^(18)F-PSMA-1007 PET/MRI显示30例SVI、62例无SVI,其诊断SVI的准确率为73.91%、敏感度为61.54%、特异度为78.79%、阳性预测值为53.33%、阴性预测值为83.87%。组间ADC_(min)、PSMA-TV及TL-PSM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SUV_(max)、ADC_(min)、ADC mean、SUV_(max)/ADC_(min)、SUV_(max)/ADC mean、PSMA-TV及TL-PSMA诊断PCa SV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54、0.341、0.396、0.603、0.581、0.755及0.705;其中,PSMA-TV的AUC高于除TL-PSMA外其他参数,其敏感度为84.60%、特异度为56.10%。结论^(18)F-PSMA-1007 PET/MRI有助于诊断PCa S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精囊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精准诊疗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璐豪 周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1,227,共7页
影像组学(radiomics)技术能够从多模态医学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人眼难以识别的图像特征,通过复杂的统计学分析,建立疾病的诊断、预后预测模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全球和我国的发病率和... 影像组学(radiomics)技术能够从多模态医学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人眼难以识别的图像特征,通过复杂的统计学分析,建立疾病的诊断、预后预测模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全球和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探索,影像组学研究焕发出新的活力,研究者从不同模态、不同维度信息中深度解析HCC的时间与空间异质性,优异的模型性能为临床的精准医疗提供了决策支持。尽管如此,影像组学的研究成果仍需要大量前瞻性高质量数据的验证与优化,并在实践中建立流程规范,逐渐形成整合影像组学的多组学研究模式。本文聚焦影像组学在HCC的早期诊断与鉴别、组织病理学信息的预测、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对每一部分的研究现状及局限性深入分析总结,旨在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的循证医学支持,并为研究者提出可参考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精准诊疗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评估神经纤维瘤病1型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瘤进展
14
作者 有慧 王晓明 +5 位作者 彭芸 黄飚 吴飞云 隋滨滨 陶晓峰 冯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0-834,共5页
丛状神经纤维瘤(pNF)为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最常见表型,早期无症状而可多部位受累,存在恶化风险;影像学为重要评估及管理方法。本文围绕影像学评估NF1相关pNF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1型 神经纤维瘤 丛状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特殊影像学表现的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5
作者 高子龙 刘飙 +2 位作者 祁乐 郎靖宇 刘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7,共6页
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GCRO)是骨肉瘤中一种特殊的亚型,极为罕见。本文作者报道1例具有特殊影像学表现的GCRO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为GCRO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患者,女性,69岁,因发现右小腿肿物1个月入院。X线影像表现为胫骨及腓骨... 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GCRO)是骨肉瘤中一种特殊的亚型,极为罕见。本文作者报道1例具有特殊影像学表现的GCRO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为GCRO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患者,女性,69岁,因发现右小腿肿物1个月入院。X线影像表现为胫骨及腓骨相对缘皮质骨呈轻度虫蚀样改变。CT平扫影像表现为肌肉内肿物,胫骨和腓骨相对缘骨皮质破坏,肿瘤仅累及表面皮质骨,未侵及深部皮质骨及髓腔。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为肿瘤邻近的胫骨和腓骨骨质局部破坏,髓腔未受侵及。行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GCRO。患者术后化疗,术后15个月右小腿肿物复发,术后21个月,患者去世。GCRO常因临床表现不特异导致误诊或漏诊,本文作者探讨该例GCRO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以提高临床医生对GCRO的临床认识水平和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巨细胞 X线计算机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MRI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患者颈动脉狭窄评估中价值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房景超 郑园园 +1 位作者 王琳 陶立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4年1~9月122例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首次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前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 目的探讨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4年1~9月122例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首次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前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非增强高分辨MRI的资料,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标准,由2名影像学医师分别对244支颈动脉的CTA、MRI图像进行狭窄程度测量,以CTA作为对照,以颈动脉狭窄率≥50%、≥70%和100%为界计算MR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以颈动脉狭窄率≥50%为界,MRI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是99.4%(161/162)、100.0%(82/82)、99.6%(243/244)、0.6%(1/162)、0.0%(0/82);以颈动脉狭窄率≥70%为界分别是100.0%(129/129)、100.0%(115/115)、100.0%(244/244)、0.0%(0/129)、0.0%(0/115);以颈动脉狭窄率100%为界,分别是100.0%(30/30)、99.5%(213/214)、99.6%(243/244)、0.0%(0/30)、0.5%(1/214)。不同影像学医师间CTA、MRI所测数值Kappa分析一致性极强(CTA:κ=0.967,P=0.000;MRI:κ=0.956,P=0.000)。结论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MRI能准确评估颈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Dixon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头颅CT图像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赵洪飞 董海鹏 +5 位作者 黄琼 曲源 刘克明 毋晓萌 尚雨蓉 陈锡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8-432,438,共6页
目的基于颅脑磁共振Dixon多对比度图像,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CT图像,并与原始CT图像比较评估重建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7名健康志愿者头颅CT和MRI图像,使用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 目的基于颅脑磁共振Dixon多对比度图像,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CT图像,并与原始CT图像比较评估重建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7名健康志愿者头颅CT和MRI图像,使用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集62名,测试集15名,基于Dixon的4种对比图像及其不同组合共7种模型进行CT图像重建。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Pearson相关系数、颅骨区域戴斯相似性系数评估图像重建效果。结果7种Dixon图像组合模型训练重建CT图像与原始CT图像均呈较强相关性(R>0.75,P<0.05),采用4通道模型重建CT图像与真实CT值最相近[平均绝对误差为147.516±30.802,均方误差为(8.648±3.403)×104],相关系数最大(R为0.796±0.055),颅骨区域相似性系数最高(戴斯相似性系数为0.800±0.036)。结论通过Dixon图像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可实现头颅CT图像重建,且Dixon 4种对比图像组合可提高CT图像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头部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患者岛叶亚区功能连接及葡萄糖代谢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18
作者 毕晟 陈志庚 +7 位作者 何雨洁 薛寒笑 齐志刚 马杰 杨宏伟 武力勇 闫少珍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观察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FTD)患者岛叶亚区脑功能连接和葡萄糖代谢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38例bvFTD患者(bvFTD组)及44名健康人(对照组),基于功能MRI(fMRI)和18 F-FDG PET数据提取以岛叶亚区为种子点的平均时... 目的观察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FTD)患者岛叶亚区脑功能连接和葡萄糖代谢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38例bvFTD患者(bvFTD组)及44名健康人(对照组),基于功能MRI(fMRI)和18 F-FDG PET数据提取以岛叶亚区为种子点的平均时间序列信号,获得全脑功能连接图;以脑桥为参考,计算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比较组间上述参数,分析bvFTD组岛叶亚区SUVR与临床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bvFTD组岛叶各亚区与双侧额叶、颞叶、楔前叶、前扣带回及中扣带回功能连接均减弱,部分亚区与双侧顶叶及枕叶功能连接减弱(GRF校正后体素水平P均<0.001、团簇水平P均<0.05);各亚区SUVR均显著降低(GRF校正后体素水平P均<0.001、团簇水平P均<0.05)。bvFTD组右侧腹侧无颗粒岛叶(vIa)、背侧无颗粒岛叶(dIa)、背侧异颗粒岛叶(dId)及左侧背侧无颗粒岛叶(dIa)SUVR与额叶行为量表(FBI)评分呈负相关(r=-0.452~-0.330,P均<0.05)。结论bvFTD患者岛叶亚区存在功能连接及葡萄糖代谢改变,且其右侧vIa、dIa、dId及左侧dIa的SUVR与FBI评分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大脑皮层 磁共振成像 F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像学评估
19
作者 秦雨欣 冯友珍 +2 位作者 程仲元 余鑫 蔡香然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6,共13页
目前肥胖和超重人群比率不断升高,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是多种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及器官,包括呼吸系统。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肺部的机械性压迫和对支气管的低度炎性作用。机械性压迫主要表现为呼... 目前肥胖和超重人群比率不断升高,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是多种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及器官,包括呼吸系统。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肺部的机械性压迫和对支气管的低度炎性作用。机械性压迫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肺容积改变、气道阻力增加、区域性肺通气及通气/血流(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V/Q)改变、呼吸肌过载等。低度炎性状态可引起支气管壁炎性改变,诱发气道重塑。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一种对肥胖程度进行分类的简便方法,但其无法体现区域性脂肪的分布模式。不同脂肪分布模式对肺功能的影响不同。肺功能检查可无创、间接地显示肥胖人群肺功能的变化,但其仅可反映呼吸系统的整体改变,无法直接、动态地显示肺功能变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准确计算脂肪含量、分布及定量分析肺部结构的改变,还可在自由呼吸下观察胸廓、肺、呼吸肌的动态改变,从而尽早发现肺功能的变化,便于及时进行减重干预。本文综述了肥胖引起肺部改变的病理生理机制、肥胖相关的胸部影像学进展及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肺功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相关眼病评估中的应用
20
作者 高晓薇 刘延东 刘立民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但也可能存在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不一,因此准确评估其活动性和病变程度...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但也可能存在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不一,因此准确评估其活动性和病变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本文就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在甲状腺相关眼病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疾病进行准确的分期,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影像学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