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下和肌内注射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李波 角建林 +2 位作者 罗婷 冯所芹 孙怀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目的】通过运动症状表现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指标评价皮下和肌内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构建的树鼩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为PD研究提供理想的树鼩模... 【目的】通过运动症状表现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指标评价皮下和肌内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构建的树鼩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为PD研究提供理想的树鼩模型。【方法】通过皮下和肌内注射MPTP药液2 mg/kg诱导树鼩PD模型,参考非人灵长类和PD患者运动症状量化评估标准,从震颤、姿势、运动、步态及平衡5个方面建立树鼩PD模型行为评分表,观察树鼩PD运动症状;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树鼩中脑形态学的变化;通过qPCR检测分析树鼩PD模型脑组织中TH和α-syn的mRNA表达。【结果】2种注射方法均在第3次注射后出现典型的PD运动症状,第4次注射后PD运动症状最明显,第7次注射后PD运动症状明显减弱,第15次注射时基本消失;TH和α-sy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发现:皮下和肌内注射模型组黑质均有TH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减少、α-syn异常增加的现象,均能模拟典型的PD病理学表现。皮下和肌内注射模型组脑组织TH 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α-syn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结论】重复皮下和肌内注射2 mg/kg MPTP药液均能诱导树鼩产生较一致的PD典型运动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是较好的树鼩PD模型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mptp) 帕金森模型 树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对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MN9D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潇枫 盛灵慧 +1 位作者 刘希 王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MPTP对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MN9D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N9D细胞分别以0、1μmol/L MPTP处理(对照组和MPTP组),或分别以pcDNA4、pcDNA4-BACE2转染(对照组和BACE2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CE2、Cleaved Caspase-... 目的:探讨MPTP对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MN9D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N9D细胞分别以0、1μmol/L MPTP处理(对照组和MPTP组),或分别以pcDNA4、pcDNA4-BACE2转染(对照组和BACE2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CE2、Cleaved Caspase-3和内源性DSG2蛋白的表达。MN9D细胞分为DSG2组、DSG2+BACE2组和DSG2+BACE2+BACE抑制剂组,分别转染pENTER-DSG2+pcDNA4、pENTER-DSG2+pcDNA4-BACE2以及转染pENTER-DSG2+pcDNA4-BACE2后用1μmol/L的BACE抑制剂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SG2全长以及DSG2各片段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中BACE2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均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BACE2组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内源性DSG2表达减少(P<0.05)。与DSG2组相比,DSG2+BACE2组中全长DSG2表达下降,DSG2羧基末端片段以及胞外DSG2氨基末端片段均增多(P<0.05),而DSG2+BACE2+BACE抑制剂组中全长DSG2及各DSG2片段的表达与DSG2组相似(P>0.05)。结论:MPTP可通过上调BACE2促进MN9D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CE2对DSG2的剪切有关;BACE2和DSG2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BACE2 蛋白剪切 CASPASE-3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茯苓多糖对MPTP诱导帕金森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贵珍 汪俊博 +3 位作者 姜芳 李光坤 刘小阳 薛宏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99-1704,共6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抗超氧阴离子活力、MDA及过氧化氢含量,探讨SP对帕金森小鼠中脑和脑皮层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抗超氧阴离子活力、MDA及过氧化氢含量,探讨SP对帕金森小鼠中脑和脑皮层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和SP治疗组(SP 50、100、150mg·kg^(^(-1))),腹腔注射给药,取中脑和脑皮层匀浆,利用酶标仪检测小鼠中脑和脑皮层中SOD、GSH-Px、CAT活性、抗超氧阴离子活力、MDA及过氧化氢含量。结果 SP治疗组小鼠中脑和脑皮层3种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抗超氧阴离子活力升高、MDA及过氧化氢含量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SP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中脑和脑皮层神经元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化茯苓多糖 帕金森模型 mptp SOD GSH-PX 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Bad/mPTP通路介导14-3-3γ对抗脂多糖所致心肌损伤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丹 彭易安 +3 位作者 刘卓琦 汤蕾 尹东 何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Bcl-2/Bad/mPTP通路在14-3-3γ对抗脂多糖所致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FLAG-14-3-3γ重组质粒,转染至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然后行LPS损伤处理。处理结束后,取培养液检测LDH活性,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Bcl-2/Bad/mPTP通路在14-3-3γ对抗脂多糖所致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FLAG-14-3-3γ重组质粒,转染至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然后行LPS损伤处理。处理结束后,取培养液检测LDH活性,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肿胀实验检测mPTP开放,Western blot检测14-3-3γ、Bad、phospho-Bad以及线粒体Bcl-2蛋白表达。结果 LPS损伤使心肌细胞LDH活性升高、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细胞增加、mPTP开放加剧,转染pFLAG-14-3-3γ重组质粒后再行LPS损伤,则LDH活性下降、细胞存活率升高、mPTP开放与细胞凋亡减少,同时phospho-Bad蛋白表达增加,线粒体Bcl-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pFLAG-14-3-3γ能够对抗脂多糖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磷酸化Bad,释放Bcl-2至线粒体,抑制mPTP的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BAD 线粒体 mptp 质粒转染 脂多糖 心肌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乌制剂对MPTP引起的小鼠帕金森病的防治 被引量:18
5
作者 袁崇刚 白桦 阳飞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5-98,共4页
实验选用成年ICR纯系小鼠 ,通过对小鼠主动运动以及脑内多巴胺 (DA)含量的测定 ,观察首乌的醇提取物对MPTP引起的小鼠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实验发现 ,注射MPTP后 ,小鼠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 ,脑内DA含量明显降低 ,表现出帕金森病的... 实验选用成年ICR纯系小鼠 ,通过对小鼠主动运动以及脑内多巴胺 (DA)含量的测定 ,观察首乌的醇提取物对MPTP引起的小鼠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实验发现 ,注射MPTP后 ,小鼠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 ,脑内DA含量明显降低 ,表现出帕金森病的特征。对这些小鼠再注射首乌制剂能促进小鼠的运动 ,脑内DA的含量得以恢复。若同时注射MPTP和首乌制剂 ,则小鼠主动性活动时间以及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单独注射MPTP组。实验提示 ,MPTP可引起ICR小鼠脑内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并产生帕金森病症状 ,而首乌制剂对MPTP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和一定的治疗作用 ,这可能与首乌制剂抑制B型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乌制剂 疾病防治 小鼠 帕金森病 mptp 多巴胺 中药 单胺氧化酶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玲玲 陈磊 +4 位作者 陶丽珍 李雪芬 张磊 陈良为 陈建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bene-2-o-β-D-gluco-side,TSG)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黑质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甲基-4-苯... 目的:研究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bene-2-o-β-D-gluco-side,TSG)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黑质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注入小鼠腹腔制作PD模型,然后采用爬杆实验和悬挂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DAT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较正常对照组爬杆时间延长,悬挂能力下降(P<0.01),而TSG干预后可有效缩短小鼠的爬杆时间,并提高其悬挂能力(P<0.05,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黑质DAT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SG干预后,小鼠DAT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减少降低(P<0.05,P<0.01)。结论:TSG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学、提高黑质DAT阳性神经元的存活数目,表明TSG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mptp 多巴胺转运体 黑质 PD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诱导的褐鼠黑质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徐磊 吕立夏 +4 位作者 杨秀丽 刘振国 陈生弟 李学礼 王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5-357,共3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获取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褐鼠黑质差异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EST)。通过MPTP腹腔注射建立褐鼠帕金森病模型,利用差别显示反转录PCR(DDRT- PCR)技术分... 本研究目的在于获取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褐鼠黑质差异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EST)。通过MPTP腹腔注射建立褐鼠帕金森病模型,利用差别显示反转录PCR(DDRT- PCR)技术分析MPTP 处理褐鼠与正常褐鼠黑质基因差异表达的状况,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结果经DDRT-PCR 筛选并通过反Northern 杂交去除假阳性,最终获得2 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对其中一个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发现,该片段为一个新的EST 序列,并且与胰岛素原样α肽具有同源性。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差异表达序列的分析有可能为研究MPTP诱导的褐鼠黑质变性的分子机理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mptp 褐鼠 黑质基因 DDRT-PCR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损伤的小鼠PD模型的制作与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许耀刚 庞晓峰 汲娟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4-1018,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动物模型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异性损伤的机制,进而探索针对这种损伤的神经保护方法或治疗方法.由神经毒素MPTP损伤的小鼠PD模型,广泛应用于散发性PD的研究中.根据注射总剂量、两次注射间...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动物模型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异性损伤的机制,进而探索针对这种损伤的神经保护方法或治疗方法.由神经毒素MPTP损伤的小鼠PD模型,广泛应用于散发性PD的研究中.根据注射总剂量、两次注射间隔时间、注射方式的不同,制成了适合于不同研究目的的各种小鼠PD模型.关于MPTP导致的PD模型动物神经损伤的评价方式也是多层面、多指标并存的.对MPTP动物模型的起源和MPTP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途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述,并对MPTP小鼠PD模型的制作方法与评价指标进行较为详细的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PD) mptp 小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雪芬 何虹 +3 位作者 王松海 王乐 栗艳 陈建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黑质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黑质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注入C57BL/6小鼠腹腔内,制备PD模型,Rotarod实验和游泳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DAT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Rotarod实验中模型组小鼠在滚轴上运动的时间明显短于正常组(P<0.01),给予不同剂量的Sal后,小鼠在滚轴上运动的时间有所延长,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游泳实验结果与Rotarod结果一致,模型组小鼠游泳时间明显短于正常组(P<0.01),给予不同剂量Sal后,小鼠游泳时间不同程度增加(P<0.05,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黑质中DAT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少于正常组(P<0.01),而给予不同剂量Sal干预后,小鼠DAT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减少有所恢复(P<0.05,P<0.01)。结论:Sal可以改善PD小鼠行为协调能力,提高DAT阳性神经元存活的数目,并呈剂量依赖性,表明Sal对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mptp 帕金森病 多巴胺转运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叶升麻苷对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35
10
作者 赵磊 蒲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类叶升麻苷在MPTP诱导的C57小鼠的帕金森病(PD)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自主活动实验和滚筒实验研究动物的行为表现,通过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观察脑纹状体多巴胺的变化,通过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xinehydroxy... 目的研究类叶升麻苷在MPTP诱导的C57小鼠的帕金森病(PD)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自主活动实验和滚筒实验研究动物的行为表现,通过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观察脑纹状体多巴胺的变化,通过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xine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并对黑质纹状体进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免疫印迹分析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①经MPTP诱导的C57小鼠,其自主活动次数、滚筒运动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P<0·01);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P<0·01);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黑质纹状体α-synuclein蛋白水平下降。②经类叶升麻苷(10、30mg·kg-1)预处理后能明显改善MPTP诱导的C57小鼠的行为学表现,增加脑内多巴胺递质的含量,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增加黑质纹状体α-synuclein蛋白水平。结论类叶升麻苷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对抗MPTP诱导的C57小鼠PD模型中的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α-synuclein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叶升麻苷 mptp PD模型 酪氨酸羟化酶 Α-突触核蛋白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颈内动脉注入 MPTP 建立偏侧帕金森病灵长类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进禄 刘玉军 +4 位作者 鲁强 王元身 徐群渊 李坤城 谷晔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分别向未夹闭颈外动脉(A组)和夹闭颈外动脉(B组)的恒河猴(Macaque)的一侧颈总动脉注入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制造帕金森病(PD)灵长类动物模型。发现未夹闭组动物均需重复注射MPTP2~4次方可出现... 分别向未夹闭颈外动脉(A组)和夹闭颈外动脉(B组)的恒河猴(Macaque)的一侧颈总动脉注入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制造帕金森病(PD)灵长类动物模型。发现未夹闭组动物均需重复注射MPTP2~4次方可出现PD症状;而夹闭组动物均经1次手术获得成功。术后1个月脑核磁共振检查显示注射侧黑质区域密度减低、面积缩小。抗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脑切片显示手术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少于对侧。研究结果表明:夹闭颈外动脉向颈总动脉注入MPTP,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建立灵长类偏侧帕金森病模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疾病模型 mptp 四氢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MPTP诱导帕金森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金凤 徐桂梅 +5 位作者 张辰子 费帆 杨林 代路路 孙侠 邝少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不同年龄段的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周龄及32周龄各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组,模型组,GBE给药高...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不同年龄段的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周龄及32周龄各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组,模型组,GBE给药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PD动物模型,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进行灌胃治疗。运用爬杆、悬挂和游泳实验检测小鼠肢体运动功能,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大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及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阳性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 (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8周龄模型组小鼠运动功能得分、大脑GSH-Px活性、黑质TH阳性细胞及纹状体DAT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下降,脑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PD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给药组8周龄小鼠运动功能得分、SOD与GSH-Px活性、黑质TH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32周龄模型组小鼠运动功能得分、黑质TH阳性细胞以及纹状体DAT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下降,SOD与GSH-Px活性降低,脑组织MDA含量升高,说明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给药组32周龄小鼠运动功能得分、SOD活性、黑质TH及纹状体DAT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提高,脑组织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MPTP诱导的不同年龄段PD小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帕金森病 mptp 氧化应激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通过抑制ROS减轻MPTP对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毒性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虹 王松海 +3 位作者 李雪芬 王乐 栗艳 陈建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1-536,共6页
目的:探讨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bene-2-o-β-D-glucoside,TS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yl-1,2,3,6-tetrahydrophridine,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 目的:探讨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bene-2-o-β-D-glucoside,TS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yl-1,2,3,6-tetrahydrophridine,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分成三组,即健康C57BL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连续7 d给C57BL小鼠腹腔注射MPTP(30 mg/kg)制备亚急性PD模型;治疗组,在给予MPTP后1 h腹腔注射TSG(60 mg/kg)。爬杆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检测ROS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的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爬杆时间与转头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时间缩短(P<0.05)。模型组ROS水平较对照组大幅度升高(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免疫荧光染色: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H及DAT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P<0.01),而治疗组TH及DAT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的幅度明显有所下降(P<0.05)。结论:TSG对MPTP诱导的神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SG抑制R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mptp 活性氧 C57BL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茯苓多糖对MPTP诱导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贵珍 吴超 +1 位作者 薛宏宇 王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MPTP模型组和SP治疗组(50、100、150 mg/kg),实施腹腔注射给药。爬杆行为评价各组小... 目的:探讨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MPTP模型组和SP治疗组(50、100、150 mg/kg),实施腹腔注射给药。爬杆行为评价各组小鼠的运动能力,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染色法和TUNEL法检测黑质神经元的损伤与凋亡情况,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中脑和纹状体中DA含量、纹状体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MPTP组中小鼠的爬杆时间显著延长,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量增加,中脑和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含量显著下降(P<0.01),纹状体中NOS活性显著上升(P<0.01)。SP治疗组中,MPTP导致的上述变化均得到改善:小鼠爬杆时间缩短,TH阳性细胞增多,TUNEL阳性细胞减少;小鼠中脑和纹状体DA含量显著上升(P<0.01),NOS活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SP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化茯苓多糖 mptp 细胞凋亡 多巴胺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MPTP损害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陆璐 徐慧君 +1 位作者 武义鸣 田美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3-38,共6页
本文研究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中脑多巴胺(DA)神经元体外生存及其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取胚胎腹侧中脑制成细胞悬液,常规体外培养。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在培养液中加入GM1(GM1组);第二组在培养过程中使用1... 本文研究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中脑多巴胺(DA)神经元体外生存及其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取胚胎腹侧中脑制成细胞悬液,常规体外培养。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在培养液中加入GM1(GM1组);第二组在培养过程中使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破坏DA神经元(MPTP组);第三组在使用MPTP破坏DA神经元的同时给予GM1(GM1-MPTP组);第四组为正常对照组。四组培养细胞定期抽出作免疫组化和荧光组化染色。GM1组培养各阶段,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至体外培养2周时,每孔阳性细胞数平均可达72.8个,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MPTP组在加入MPTP1周左右,荧光组化阳性细胞已基本消失,此后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至体外培养2周,每孔TH阳性细胞数平均仅剩14.5个,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残存的DA神经元中,突起变短或消失。GM1-MPTP组,体外培养期间均可看到荧光组化阳性细胞,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在体外培养2周时平均每孔为31.7个,明显高于MPTP组。研究结果表明GM1能提高体外生长的DA神经元的生存率,并能减轻MPTP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多巴胺 神经元 mp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MyD88/NF-kB信号通路探讨木犀草素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炎症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旭 王玥 刘国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8-223,共6页
为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抑制由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mhydropyridine,MPTP)所引起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抗炎反应的作用及机制,选取45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4d;MPTP... 为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抑制由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mhydropyridine,MPTP)所引起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抗炎反应的作用及机制,选取45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4d;MPTP模型组,先给予生理盐水3d,第4天开始腹腔注射30mg·kg^(-1)·d^(-1)MPTP(溶于生理盐水),共5d,最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6d;木犀草素治疗组,先给予3d木犀草素(溶于生理盐水),第4天腹腔注射30mg·kg^(-1)·d^(-1)MPTP,共5d,继续腹腔注射木犀草素6d,每组15只。应用旷场试验和旋转杆试验检测3组小鼠的运动能力;然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情况;运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考察小鼠黑质区TH、Bcl2、BAX、TLR4、MyD88和NF-kB的表达情况;使用ELISA检测小鼠黑质区中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行为学试验结果证实,MPTP模型组小鼠旷场中心区域移动距离和旋转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木犀草素处理后,旷场中心区域移动距离和旋转时间明显延长(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PTP模型组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率明显增多,与模型鼠相比,木犀草素处理后,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率明显减少;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LR4、MyD88、NF-kB、TNF-α、IL-6和IL-1β表达显著增加(p<0.05),Bcl2/BAX比例显著降低(p<0.05);与MPTP模型组小鼠相比,木犀草素处理后,黑质区TLR4、MyD88、NF-kB、TNF-α、IL-6和IL-1β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BAX比例降低显著增加(p<0.05)。木犀草素可缓解由MPTP诱导的帕金森模型鼠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和炎症反应的作用,进而改善小鼠的运动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MyD88/NF-kB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mptp 帕金森 多巴胺能神经元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油对MPTP处理小鼠行为学及黑质区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蔚文 刘焯霖 +5 位作者 徐浩文 褚文政 叶钦勇 谢安木 陈玲 黎锦如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油对MPTP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行为学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灵芝孢子油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方法C57BL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MPTP组、灵芝孢子油+MPTP组。MPTP组皮下注射MPTP(30mg/kg×6d)及喂食生理盐水,灵芝孢子...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油对MPTP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行为学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灵芝孢子油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方法C57BL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MPTP组、灵芝孢子油+MPTP组。MPTP组皮下注射MPTP(30mg/kg×6d)及喂食生理盐水,灵芝孢子油+MPTP组在注射MPTP前2d开始鼻饲灵芝孢子油1.5g/kg·d,连续8d。2周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Npc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Westernblot法对中脑TH蛋白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1)爬杆实验中肢体出现刻板抖动行为的小鼠数目比例灵芝孢子油+MPTP组较MPTP组显著减少(12.5%vs68.7%)。(2)DA及其代谢物含量在两组间有差异,灵芝孢子油+MPTP组各项指标均高于MPTP组。(3)灵芝孢子油+MPTP组小鼠在SNpc的TH阳性细胞、中脑TH蛋白含量均较MPTP组明显增多。结论灵芝孢子油能明显改善MPTP小鼠模型行为学,增加纹状体DA及其代谢物含量,减少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伤,提示灵芝孢子油可能具有减缓PD病变进程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油 mptp 动物模型 多巴胺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hα-syn基因疫苗预防注射对MPTP急性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法祥 彭国光 +2 位作者 王加才 王少君 何卿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注射优化hα-syn基因疫苗对多巴胺神经元在遭受急性神经毒素损害时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小鼠双侧后肢胫骨前肌部位分别注射优化基因疫苗、空重组质粒或PBS各50μl,共3次。末次注射3周后,优化基因疫苗组皮下注射MPTP30mg/kg,... 目的探讨预防注射优化hα-syn基因疫苗对多巴胺神经元在遭受急性神经毒素损害时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小鼠双侧后肢胫骨前肌部位分别注射优化基因疫苗、空重组质粒或PBS各50μl,共3次。末次注射3周后,优化基因疫苗组皮下注射MPTP30mg/kg,对照组用等容量的PBS背部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5d。最后1次模型注射后,观察行为学和病理生理改变。结果优化基因疫苗组小鼠的爬杆分数与空重组质粒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与PBS对照组比较,爬杆分数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基因疫苗组与空重组质粒组相比,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α-突触核蛋白表达略减少(P>0.05)。空重组质粒组与PBS对照组相比,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α-突触核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优化hα-syn基因疫苗预防注射能够较好的防止神经毒素对黑质多巴胺细胞的损害,对多巴胺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免疫预防 基因疫苗 mp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罗布麻对MPTP型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马成 马龙 RAUSCH Wolf-dieter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观察大花罗布麻叶中槲皮素-3-O-槐糖苷和黄酮富集物对MPTP型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的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MPTP腹腔注射30mg.kg-1连续5d制备PD模型,口... 目的观察大花罗布麻叶中槲皮素-3-O-槐糖苷和黄酮富集物对MPTP型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的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MPTP腹腔注射30mg.kg-1连续5d制备PD模型,口服灌胃给予槲皮素-3-O-槐糖苷25mg.kg-1和大花罗布麻叶黄酮富集物250mg.kg-1,造模前7d开始给药。给药结束后进行自主活动和爬杆实验测试动物行为变化,荧光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石蜡切片观察黑质神经细胞病理变化,分析大花罗布麻对多巴胺能神经的保护作用。结果槲皮素-3-O-槐糖苷25mg.kg-1预先给药1wk,能提升MPTP型PD小鼠的运动能力,提高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减轻黑质神经的损伤,增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表达数量。结论槲皮素-3-O-槐糖苷能减轻MPTP对PD小鼠的DA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罗布麻 槲皮素-3-O-槐糖苷 mptp PD模型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胺能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及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苑振云 顾平 +5 位作者 籍文强 崔冬生 刘力 王彦永 耿媛 王铭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SAMP8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3个月龄SAMP8小鼠皮下注射MPTP(36mg/kg),连续5d。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36ml/kg)。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SAMP8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3个月龄SAMP8小鼠皮下注射MPTP(36mg/kg),连续5d。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36ml/kg)。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寻找平台潜伏期及搜索策略。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MPTP小鼠黑质致密部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MPTP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第Ⅰ象限)游泳时间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在对侧象限(第Ⅳ象限)游泳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搜寻策略较对照组变差。结论:MPTP可造成SAMP8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并出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SAMP8 多巴胺能神经元 学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