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生儿脑结构的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观测及临床应用 |
岳学强
付钰蕾
李品品
杜亚非
付升旗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长非编码RN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
党银霞
周岳
鲁霞
王生霞
王凡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新生儿HIE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其DWI、DTI特征与AQP-4的相关性 |
王宏伟
王晓明
郭启勇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
4
|
HIE恢复期患儿家长情绪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
单胜华
闫泽雨
张宝珍
薛松梅
|
《护理研究(上旬版)》
|
2016 |
13
|
|
|
5
|
HIE幼龄大鼠神经元自噬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研究 |
李鹏
李晓华
苏秦
白静
郝雷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6
|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新生儿脑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鲁霞
王凡
|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神经节苷脂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HIE患儿神经损伤、神经发育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
徐平
刘洁
|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8 |
3
|
|
|
8
|
新生儿HIE血中ET和NO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苏浩彬
郑念时
李文益
杨惠玲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
1999 |
0 |
|
|
9
|
人参皂苷Rb1通过ERK通路改善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
杨飞鸿
林超
孙翔宇
王永强
李贺
李利利
雍玥
宋建钢
|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INT-777激动TGR5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 |
刘绒洁
陈琴
熊英
汪朝云
陈昌领
张晴
陈茂琼
冯占辉
叶兰
|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动态监测HIE患儿血清IL-2、TNF—a、VEGF的临床意义 |
宋诩
姚宝珍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16 |
0 |
|
|
12
|
H_(2)S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 |
刘剑锋
何攀
贺来彪
霍佳雯
|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脊髓梗死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谢晓娟
张海艳
郭叶群
倪啸晓
|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HIE新生兔的表达 |
林迳苍
朱世泽
杜翠琼
黄煌
许相洋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5
|
环状RN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党银霞
沈富辉
王生霞
鲁霞
王凡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6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实验验证研究黄芪提取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机制 |
宋丽娅
李丽华
毕思童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7
|
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神经修复的研究 |
丁亚兵
赵媛
张凡
王倩
汪兆艳
栾佐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8
|
早期干预对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发育的研究 |
赵萍
周春梅
廖火生
张秀琴
张伟忠
李清媛
|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9
|
|
|
19
|
硫酸镁和川芎嗪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预防作用 |
王丹华
张宏
赵时敏
魏珉
张慧信
黄玉玲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1
|
|
|
20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
李勇
程锐
许植之
韩玉昆
周晓玉
蒋小镛
赵卫华
钱家萍
|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