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遥感NDVI时序曲线特征的田区尺度冬小麦物候期提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春 况梦柯 +2 位作者 史良胜 钟立傲 易鸣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1,共11页
冬小麦是中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物候是随季节变化的特定生命周期事件,准确获取区域冬小麦物候期对指导粮食作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物候期监测方法主要基于野外实地观测,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存在局限性。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 冬小麦是中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物候是随季节变化的特定生命周期事件,准确获取区域冬小麦物候期对指导粮食作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物候期监测方法主要基于野外实地观测,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存在局限性。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长时间、大范围的冬小麦物候监测成为可能。目前遥感物候监测结果是以像元为单位空间分辨率较低的栅格影像,而以田区地块为单元的物候期图更符合实际作物生长状况。为了提高物候期分布图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并获取田区尺度冬小麦物候期图,该研究首先基于多源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建立时间上非均匀的NDVI影像数据集(2017年9月—2023年7月),然后基于插值法获取均匀的每日NDVI数据集,并通过SG滤波重构获取能够反映冬小麦真实生长状态的NDVI时序曲线。最后基于冬小麦NDVI时序曲线特征与物候特征对应关系,采用极值法和动态阈值法提取了生长季开始期(播种)、峰值期(抽穗)、成熟期和结束期4种物候期的栅格影像,并将像元尺度的物候期结果转为田区尺度。结果显示:2017—2018年度冬小麦播种期晚于其他5年;2019—2020年度和2020—2021年度抽穗期明显早于其他4年;2019—2020年度冬小麦成熟时间早于其他5年,同时该年度生长季结束期也早于其他5年。通过验证对比发现遥感物候期结果与田间数据和其他物候研究结果一致,满足物候期县域田区尺度提取的需求。进一步讨论冬小麦遥感抽穗期结果与气候变化响应,发现抽穗期与当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关系密切。研究综合运用高分一号、环境二号、Landsat-8和哨兵二号多源光学遥感影像,准确提取了6年冬小麦田区尺度物候期的空间分布图,可为监测冬小麦生长发育状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遥感 物候期 冬小麦 多源遥感影像 田区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植被指数NDVI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2
作者 毛学森 张永强 沈彦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通过对冬小麦植被指数 NDVI的变化规律和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植被指数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冬小麦的植被指数具有日变化规律 ,并且随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而变化 ,即小麦生长旺盛 NDVI数值较大。不同时期干旱处理 ,小麦 NDVI表现不一致 ... 通过对冬小麦植被指数 NDVI的变化规律和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植被指数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冬小麦的植被指数具有日变化规律 ,并且随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而变化 ,即小麦生长旺盛 NDVI数值较大。不同时期干旱处理 ,小麦 NDVI表现不一致 ,拔节期干旱处理后 ,小麦 NDVI后期反应不明显 ,灌浆期干旱后 ,NDVI反应小 ,抽穗期干旱后 ,NDVI在 5月下旬以后表现。但是土壤水分变化与 NDVI的关系不明显 ,土壤水分对小麦 NDVI的影响是通过对小麦植株体形态的改变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植被指数 动态变化 冬小麦 ndvi影响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加权指数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利民 刘佳 +3 位作者 杨玲波 杨福刚 滕飞 王小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27-135,共9页
该文针对农业信息服务中冬小麦种植面积调查业务的现状与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NDVI(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时间序列的冬小麦NDVI加权指数(WNDVI,weighted NDVI index)影像算法,可在训练样本、验证样本选择的基础上实现冬... 该文针对农业信息服务中冬小麦种植面积调查业务的现状与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NDVI(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时间序列的冬小麦NDVI加权指数(WNDVI,weighted NDVI index)影像算法,可在训练样本、验证样本选择的基础上实现冬小麦面积的自动提取,并以河北省安平县及周边地区2013-2014年度冬小麦面积提取为例,采用GF-1/WFV(wide field view)数据进行了算法实现。算法的主要思路是在时序影像基础上,通过冬小麦NDVI加权指数影像的构建,扩大冬小麦地类与其他地类的差异,结合自适应的阈值获取方法,区分冬小麦地类,获取冬小麦作物面积。算法包括冬小麦时间序列影像的获取、基于网格的样本点设置、构建冬小麦NDVI加权指数影像、迭代确定冬小麦NDVI加权指数提取阈值、精度验证这5个部分。影像的获取根据冬小麦的生长时间确定,保证每月1景GF-1/WFV无云影像,并进行预处理及NDVI计算;同时将研究区划分为一定数量的网格,每个网格再等分为2×2个子网格,根据目视解译、专家知识、实地调查等方法,确定左上网格中心点及右下网格中心点的地物类型。统计该期所有左上网格点冬小麦及其他地物的NDVI均值,冬小麦NDVI大于其他地物的将该期影像的权值设置为1,否则设置为-1,将所有时相NDVI影像进行加权平均,即可获取冬小麦NDVI加权指数影像。获取冬小麦NDVI加权指数影像后,还需设置合适的阈值提取冬小麦。该文选用右下网格点目视解译分类结果作为阈值提取依据,具体方法是将冬小麦指数从小到大按照一定间隔划分,作为冬小麦NDVI加权指数提取阈值,将各阈值二值法运用,与右下网格点的冬小麦提取的目视解译结果对比,精度最高的就是最优冬小麦NDVI加权指数分割阈值。在所有网格中,以初始识别获取的冬小麦面积为准,等概率选择10个样方作为精度验证样方进行验证。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分类总体精度达到94.4%,Kappa系数达0.88。该文通过构建冬小麦NDVI加权指数,将比较复杂的多个参数转换为一个参数,并且农学意义明确,相比传统的NDVI时序影像进行冬小麦面积的提取,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面积提取精度高、分类结果稳定的特点,已经在全国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业务中进行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 监测 种植面积 冬小麦 GF-1 ndvi 多时相 ndvi加权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氮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NDVI和光合速率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宗会 王小彬 +4 位作者 代快 张晓明 张丁辰 蔡典雄 华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3,共7页
在不同水氮条件下,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ble index:NDVI)和光合速率的变化及两者和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灌水对拔节期与孕穗期的NDVI值以及扬花期与灌浆期的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p<0... 在不同水氮条件下,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ble index:NDVI)和光合速率的变化及两者和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灌水对拔节期与孕穗期的NDVI值以及扬花期与灌浆期的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起身水+孕穗水+灌浆水处理(I3)的孕穗期NDVI值和灌浆期光合速率平均比起身水处理(I1)分别显著增高6.7%和8.0%,起身水+扬花水处理(I2)的扬花期光合速率平均比起身水处理(I1)显著增高5.5%。(2)施氮对NDVI值和光合速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0~270 kg/hm2范围内,增加施氮能显著提高拔节期NDVI值以及灌浆期光合速率,但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增加施氮对NDVI值的提高作用逐渐下降。(3)拔节期NDVI值和光合速率与冬小麦籽粒产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68和0.8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 施肥 ndvi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MODISNDVI的冬小麦产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25
5
作者 黄健熙 罗倩 +1 位作者 刘晓暄 张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301,共7页
选择我国河北、河南、山东3省作为研究区,在250 m空间分辨率的冬小麦种植区和1 km的冬小麦像元纯度图的基础上,分析了2000—2009年MODIS NDVI抽穗期峰值与单产的时间序列变化关系。采用Becker-Reshef等提出的去噪声修正后的冬小麦抽穗期... 选择我国河北、河南、山东3省作为研究区,在250 m空间分辨率的冬小麦种植区和1 km的冬小麦像元纯度图的基础上,分析了2000—2009年MODIS NDVI抽穗期峰值与单产的时间序列变化关系。采用Becker-Reshef等提出的去噪声修正后的冬小麦抽穗期NDVI峰值与单产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冬小麦产量预测模型,并分析冬小麦预测精度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2010年地级市尺度的统计单产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精度验证,模型的平均估产误差约为7.49%。结果表明,基于冬小麦抽穗期NDVI峰值的产量预测方法在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预测 时间序列 MODIS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影像NDVI年度间相关分析的冬小麦面积变化监测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利民 刘佳 +2 位作者 姚保民 季富华 杨福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4-191,共8页
为实现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的快速监测,减少监测难度,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年际NDVI相关关系的监测方法(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rNDVI)。选择河北省黄骅市、孟村县、海兴县3... 为实现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的快速监测,减少监测难度,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年际NDVI相关关系的监测方法(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rNDVI)。选择河北省黄骅市、孟村县、海兴县3个县市为研究区,基于2014年4月14日、2017年4月26日两个时期的GF-1/WFV数据,基于rNDVI方法,通过将样本点两年度的NDVI值构建二维空间,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方法获得不变地物点的上下包络线方程,进而得到冬小麦变化区域的监测阈值,提取冬小麦种植增加和减少区域,实现对研究区域的变化监测。结果表明,采用rNDVI算法总体精度分别为90.60%,Kappa系数为0.84,相比传统的先最大似然分类后再提取冬小麦种植变化区域的方法,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6.6个百分点和16.7%。对冬小麦增加区域、冬小麦减少区域的变化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基于rNDVI的变化监测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裸地、线状道路、破碎的冬小麦地块等区域的变化识别能力,提高监测精度。同时分别利用2014年3月1日和2017年3月12日、2014年5月17日与2017年5月20日两对GF-1/WFV数据进行基于rNDVI的冬小麦变化区域监测,结果表明3月份的监测精度较低,主要是由于3月份冬小麦长势尚不明显,5月份与4月份的总体精度相近,主要是由于5月份冬小麦NDVI已较高,易于识别。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NDVI的冬小麦变化快速监测方法可以有效监测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算法简单高效,且能够在种植结构相对单一的冬小麦分布区域保持较高精度,能够满足农情遥感监测信息快速获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遥感 识别 GF-1 ndvi 冬小麦 相关分析 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eenSeeker的冬小麦NDVI分析与产量估算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磊 白由路 +2 位作者 卢艳丽 王贺 杨俐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753,共7页
以2007—2009年连续2个冬小麦生长季的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GreenSeeker获取冠层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分别对不同氮营养条件下冬小麦的产量变化、冠层NDVI值随施氮量和生育期的动态变化,以及NDVI与产量的相关性定量分析,建立基... 以2007—2009年连续2个冬小麦生长季的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GreenSeeker获取冠层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分别对不同氮营养条件下冬小麦的产量变化、冠层NDVI值随施氮量和生育期的动态变化,以及NDVI与产量的相关性定量分析,建立基于NDVI的冬小麦产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冬小麦的产量变化随施氮量的增加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冠层NDVI在返青期前随施氮量增加基本不变,返青期至灌浆初期随施氮量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整个生育期冠层NDVI呈现"低–高–低"变化趋势。冬小麦整个生育期不同施氮水平下的NDVI值与产量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随生育期逐渐增强,在灌浆末期达到最大。利用NDVI建立的冬小麦产量估算模型,以灌浆初期(P=0.005)和灌浆末期(P<0.001)的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经验证,灌浆初期的冬小麦产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回归关系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29),灌浆末期则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2)。因此,利用灌浆初期和灌浆末期的NDVI值可以预测冬小麦产量,尤以灌浆末期预测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产量 冠层ndvi 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滨州灌区冬小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康凌艳 芦清水 +1 位作者 邵宏波 施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3,共7页
在中国北方,干旱是冬小麦生育期内常见的灾害,对冬小麦的生长及产量有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以滨州灌区为例,分析了灌溉作用下干旱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利用1951-2014年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和MODIS数据,计算滨州灌区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在中国北方,干旱是冬小麦生育期内常见的灾害,对冬小麦的生长及产量有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以滨州灌区为例,分析了灌溉作用下干旱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利用1951-2014年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和MODIS数据,计算滨州灌区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蒸散量、有效降水量和冬小麦的水分亏缺量及其生育期内的MODISNDVI值。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育期内,该区的干旱月份占总月份的70.1%,在冬小麦生长关键的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其干旱频率分别为92.2%、60.9%、39.1%、9.4%。在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月份平均水分亏缺量为697.6 mm。灌溉只能减弱干旱对冬小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通过分析灌溉对干旱情况下小麦的作用,可以为今后该区域冬小麦种植措施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水分亏缺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年MODIS-NDVI的黄淮海农区冬小麦生产力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珂 刘忠 杨丽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61,F0003,共10页
黄淮海农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该地区不同等级生产力耕地的空间分布,对提高该地区生产力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提取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对10a时间序列冬小麦MODIS-NDVI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并将冬小麦主要生长季多... 黄淮海农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该地区不同等级生产力耕地的空间分布,对提高该地区生产力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提取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对10a时间序列冬小麦MODIS-NDVI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并将冬小麦主要生长季多年NDVI特征值均值和年际变异系数,作为多年平均产量水平和稳产水平的指示指标,进行黄淮海农区冬小麦种植区耕地生产力评价,得到黄淮海农区冬小麦生产力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1)多时相MODIS-NDVI数据可以用于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空间分布提取。经县级尺度验证,有较高的提取精度;2)县级尺度的冬小麦单产水平与其辖区内冬小麦生长关键期多个NDVI特征值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用来评价冬小麦生产力水平;3)研究区冬小麦种植区耕地以中低生产力水平为主,高生产力水平的耕地只占不到20%。高生产力的麦田大多分布在水热条件较好的黄淮平原亚区,中等生产力麦田大多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亚区和鲁西黄灌区,而低生产力的麦田多分布在冀、鲁、豫低洼平原亚区。低生产力麦田分布集中连片的区域多为春旱易发、土壤粘淤或低洼积盐的地区。呈现出整体气候条件主导,局部土壤条件影响的高中低生产力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淮海农区的耕地质量管理和中低产田改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模型 农作物 黄淮海农区 冬小麦生产力 分级ndvi 产量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NDVI时间序列的大区域冬小麦全生育期墒情监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金鑫 赵光成 +4 位作者 张广周 于百顺 罗蔚然 张成才 李颖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7,71,共8页
针对遥感墒情监测存在的时空分辨率矛盾,提出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共享遥感数据,将修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墒情指示因子,实现对大区域冬小麦全生育期墒情准实时、半定量化监测的思想。首先,对冬小麦种植区域进行地域划分,依据冬小... 针对遥感墒情监测存在的时空分辨率矛盾,提出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共享遥感数据,将修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墒情指示因子,实现对大区域冬小麦全生育期墒情准实时、半定量化监测的思想。首先,对冬小麦种植区域进行地域划分,依据冬小麦的物候特征进行生育期阶段划分;其次,利用遥感数据计算各地域、各阶段的NDVI,针对各阶段冬小麦的生长情况,进行NDVI的自适应修正。经实测墒情数据和修正NDVI相关分析表明,修正NDVI可以作为农田墒情的指示因子;最后,将监测年的修正NDVI与前三年平均值做距平差值分析,得到与前三年平均值相比,冬小麦墒情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相符。可以预见:如果有较长的时间序列积累,可以得到监测年与常年相比,麦田的墒情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大区域冬小麦全生育期墒情的半定量化准实时监测,而且遥感数据容易获得,基本不需要实测数据,计算方便,成本低廉。对冬小麦农田管理与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墒情监测 MODIS ndvi 冬小麦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生育期间MODIS多时相NDVI特征分析及其在地物识别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金华 刘惠敏 +1 位作者 黄勇 张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41-3643,3667,共4页
[目的]为农作物产量预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分析安徽省小麦生长季MODIS多时相NDVI特征并利用该技术识别水体、城镇居民区、旱地、水田、林地研究了该技术在地物识别及农作物产量预报中的应用。[结果]一季稻和双季晚稻的NDVI最大... [目的]为农作物产量预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分析安徽省小麦生长季MODIS多时相NDVI特征并利用该技术识别水体、城镇居民区、旱地、水田、林地研究了该技术在地物识别及农作物产量预报中的应用。[结果]一季稻和双季晚稻的NDVI最大峰值出现在6月。水体在10月至次年6月NDVI(i,j)小于0或略大于0(如浅水体),而NDVI(i,j)小于0.16像元通常为城镇等居民点,水田NDVI(i,j)往往小于0.3,一般林地和种植越冬作物的耕地NDVI(i,j)均大于0.3。以NDVI多时相特征对5大地物类型进行识别时可识别出82.7%林地,67.4%旱地,52.1%水田,15.2%居民区。水体、旱地、水田、林地的识别可信度均达60%以上,其中识别出来的水体中有近80%为现实中的水体,城镇的识别可信度不足20%。[结论]该法在农作物产量预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地物识别 多时相 ndvi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NDVI密度分割方法的冬小麦面积信息提取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震 赵红莉 蒋云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72,93,共7页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种植结构信息,能够比传统的统计数据更加直观地表达农作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些数据信息是水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数据参考。为解决GF-1 WFV传感器影像中混合像元对小麦信息提取结果的影响,引入...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种植结构信息,能够比传统的统计数据更加直观地表达农作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些数据信息是水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数据参考。为解决GF-1 WFV传感器影像中混合像元对小麦信息提取结果的影响,引入高分辨率GF-1PMS传感器影像,在两种影像相同位置建立样本研究区,利用PMS影像的分辨率优势为WFV影像中小麦混合像元训练样本提供真实小麦面积权重,得到WFV影像小麦混合像元NDVI与小麦面积权重的比例关系,再运用区间归一化的方法解决同一NDVI值对应不同小麦面积权重的问题,进而得到混合像元中小麦的真实面积信息,最终提取了冀州市的冬小麦信息。经验证,该方法能够在实地样本不足的条件下,较准确地提取冬小麦面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高分一号 冬小麦面积 遥感 归一化 密度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长时序NDVI评价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受旱状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铌 芦亚玲 +1 位作者 韩兰英 张某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0-1308,共9页
为了能够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不同年份冬小麦受旱状况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以甘肃陇东雨养农业区为研究区域,应用1981-2006年NASA GIMMS NDVI数据以及同期的降水、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数据,通过研究25个冬小麦生长季NDVI(Normalized Diff... 为了能够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不同年份冬小麦受旱状况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以甘肃陇东雨养农业区为研究区域,应用1981-2006年NASA GIMMS NDVI数据以及同期的降水、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数据,通过研究25个冬小麦生长季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特征以及与降水、土壤水分和生育期的相互联系,提出了能对冬小麦全生育期受旱状况进行客观定量评价的冬小麦受旱指数WWDI(Winter wheat drought index),并根据气象数据、冬小麦产量和历史年鉴资料对WWDI监测的冬小麦受旱状况的准确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WWDI能够很好地监测冬小麦的全生育期的受旱状况,应用WWDI确定的1981-2006年间冬小麦受旱最严重的几个年份分别是1995,2000和1992年,这几年冬小麦的受旱程度与其气象条件和农业生产状况非常一致;WWDI与冬小麦产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 001),可以作为定量评估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受旱状况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冬小麦受旱指数WWDI ndvi 雨养农业区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Ts特征空间的冬小麦水分诊断与长势监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云 孙丹峰 +1 位作者 宇振荣 侯世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7-151,共5页
综合利用NOAA气象卫星4个波段的信息,来证实NDVI-Ts特征空间是否可用于作物的水分亏缺诊断以及监测作物长势。该文在NOAA17/AVHRR数据基础上,利用其1和2通道的数据计算了NDVI,利用4和5通道数据采用优选出的UL92裂窗算法反演了Ts,以邯郸... 综合利用NOAA气象卫星4个波段的信息,来证实NDVI-Ts特征空间是否可用于作物的水分亏缺诊断以及监测作物长势。该文在NOAA17/AVHRR数据基础上,利用其1和2通道的数据计算了NDVI,利用4和5通道数据采用优选出的UL92裂窗算法反演了Ts,以邯郸地区为例计算了其植被供水指数(NDVI/Ts)并用NDVI-Ts二维特征空间分析该区冬小麦长势的情况。结果表明:NDVI/Ts基本能诊断邯郸地区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拔节和灌浆)的水分亏缺状况;NDVI-Ts二维特征空间表证了在各生育期冬小麦地的NDVI和Ts呈反比线性关系,而裸地二者没有相关性,证明了NDVI-Ts特征空间确实是研究作物水分亏缺和长势监测实用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 ndvi 水分亏缺诊断 长势监测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1和MODIS影像冬小麦长势监测指标NDVI的对比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利民 杨玲波 +2 位作者 刘佳 杨福刚 姚保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3-1054,共12页
作物长势是农情遥感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主要基于卫星影像反演的相关植被参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等。本文通过对比研究16 m... 作物长势是农情遥感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主要基于卫星影像反演的相关植被参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等。本文通过对比研究16 m分辨率GF-1卫星影像及250 m分辨率MODIS影像的NDVI与冬小麦综合茎数、株高、叶绿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尝试建立遥感监测作物长势指标与地面实测作物长势指标的定量关系。研究发现GF-1的NDVI与冬小麦综合茎数的相关性最高(R2=0.8961),而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弱;MODIS的NDVI指数与冬小麦综合茎数相关性较低(R2=0.4432),对作物长势的遥感监测精度较低。统计MODIS冬小麦像元内GF-1像元的NDVI平均值,并与MODIS的NDVI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较低(R2=0.3944);在消除MODIS与GF-1影像传感器光谱响应函数差异及NDVI尺度效应后,MODIS影像的冬小麦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精度得到一定提高(R2=0.4633)。对MODIS像元内GF-1 NDVI标准差排序发现,MODIS像元内冬小麦长势一致性越高,MODIS的长势遥感监测精度越高。GF-1和MODIS影像NDVI长势监测主要代表地面冬小麦综合茎数,且卫星影像分辨率越高,NDVI值越能反映实际的作物长势。MODIS像元内冬小麦长势一致性越高,基于NDVI的MODIS与GF-1数据冬小麦长势监测结果越一致。从区域长势监测角度来看,尽管MODIS与GF-1数据的监测结果趋势较为一致,并且通过光谱、尺度归一化能够进一步提高监测结果的一致性,但MODIS NDVI长势监测总体精度较低,为满足作物长势精细化监测的业务需要,应逐步使用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替代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作物长势遥感监测,并将其作为长势监测业务化运行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MODIS影像 GF-1影像 遥感监测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NDVI的关中地区冬小麦种植信息遥感提取 被引量:21
16
作者 申健 常庆瑞 +1 位作者 李粉玲 王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5-220,260,共7页
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和掌握冬小麦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信息对该区域粮食生产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迭代滤波技术重建MODIS NDVI时序序列,结合当地典型地物的NDVI曲线特征和二次差分... 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和掌握冬小麦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信息对该区域粮食生产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迭代滤波技术重建MODIS NDVI时序序列,结合当地典型地物的NDVI曲线特征和二次差分技术,建立冬小麦像元的识别规则,提取了该地区2014年冬小麦种植信息。结果显示2014年关中地区冬小麦集中分布于渭河两岸的河谷地区以及泾河以东的渭北平原,北部黄土台塬则呈星状散布。总体种植面积8.882×10~5hm^2,与统计资料相比,各地市遥感提取结果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在1.08%~9.02%之间,总体误差为3.70%。抽样验证结果显示分类精度为90.28%。该研究为关中地区制订种植计划和相关政策等提供了客观的数据参考,同时也为西北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信息 遥感提取 二次差分法 MODIS ndvi影像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MODIS-NDVI的冬小麦遥感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剑锋 贾玉秋 张喜旺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560-1563,共4页
利用TM影像更新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提取冬小麦可能出现的区域作为掩膜限定识别范围,从而可以减少其他植被类型信息的干扰;通过选取冬小麦样点,在时间序列NDVI数据中提取纯冬小麦的时序曲线,根据曲线特征构建时相识别模型;在限定的范... 利用TM影像更新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提取冬小麦可能出现的区域作为掩膜限定识别范围,从而可以减少其他植被类型信息的干扰;通过选取冬小麦样点,在时间序列NDVI数据中提取纯冬小麦的时序曲线,根据曲线特征构建时相识别模型;在限定的范围内根据识别模型提取冬小麦,进而将两个尺度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面积统计,冬小麦面积为268.65×10~3 hm^2;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和随机抽样两种方法进行精度分析,结果显示面积精度为91.56%,位置精度为87.46%。与实地调查和人工解译相比,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适用于大面积区域尺度的冬小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 ndvi 土地利用类型 冬小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年MODIS NDVI分级的河北平原农田生产力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蕊 李红军 雷玉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5-1181,共7页
根据中等分辨率航天成像光谱仪(MODIS)遥感数据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被广泛用于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但由于NDVI数值在不同年份的同一时期变化较大,直接用于评价农田生产力会有较大误差。本文以河北平原所在的北纬37°-39&... 根据中等分辨率航天成像光谱仪(MODIS)遥感数据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被广泛用于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但由于NDVI数值在不同年份的同一时期变化较大,直接用于评价农田生产力会有较大误差。本文以河北平原所在的北纬37°-39°之间连续种植的冬小麦农田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多年冬小麦MODIS NDVI数据进行比较和分级,尝试用每季NDVI在区域内的高低级别评估区域农田生产力。Landsat卫星数据用于对不同时相MODIS图像进行精确配准,从而实现像素尺度上长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分析。首先,对区域内2000-2008年间每年作物返青期到成熟期的NDVI平均值及各生育阶段NDVI平均值分别进行高低分级,以了解河北平原农田生产力的空间变异,结果显示其中高水平农田分布在太行山山前平原,指数等级水平并没有完全按南北走向趋势分布,表明该研究方法受纬度差异的影响较小。不同年份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东部地区也出现了较高等级的田块。其次,利用NDVI分级结果计算出9年间NDVI等级的变异系数,对采用不同生育期NDVI可能带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小麦生育期NDVI等级的变异系数不同,返青期和成熟期变异系数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地理差异。最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9年NDVI分级结果为基础制作了以县为单元的麦田生产力等级图,结果显示河北平原农田生产力高低分区,同时也表明中低水平区块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河北县级土地管理和耕地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农田生产力 MODIS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密度分割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24
19
作者 葛广秀 李卫国 景元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97-1002,共6页
为解决作物面积遥感监测中常遇的混合像元问题,选用江苏省沭阳县冬小麦扬花期HJ-1A卫星遥感影像,基于不同地物光谱信息的差异性与可分割性,提出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密度分割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方法。在利用GPS实地取样调查和建... 为解决作物面积遥感监测中常遇的混合像元问题,选用江苏省沭阳县冬小麦扬花期HJ-1A卫星遥感影像,基于不同地物光谱信息的差异性与可分割性,提出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密度分割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方法。在利用GPS实地取样调查和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对HJ-1A卫星影像进行了几何与大气校正。利用NDVI灰度影像提取混合像元训练样本的NDVI值和小麦种植面积,计算小麦面积权重,确定混合像元的NDVI阈值。利用NDVI再归一化结果对NDVI灰度影像进行密度分割,依据不同密度分割系数下像元总面积及其所对应的小麦面积权重关系,最终得到沭阳县冬小麦种植面积。结果表明,根据NDVI密度分割法提取冬小麦面积为8.37×104 hm2,面积精度为92.37%,样本精度为93.31%。基于密度分割系数(P>0.5)制作沭阳县冬小麦种植分布图,获取了全县冬小麦空间分布特征信息。以上结果说明NDVI密度分割法能较准确地提取研究区内冬小麦种植面积,可有效解决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中混合像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密度分割 冬小麦 面积权重 种植面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VI时序相似性对冬小麦种植面积总量控制的制图精度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方杰 任建强 +2 位作者 吴尚蓉 张宁丹 赵红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7-139,共13页
遥感技术获取的区域作物面积与作物面积统计数据间常常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物分布遥感制图信息的应用。为获得与作物面积统计数据一致的高精度作物分布遥感制图信息,该研究以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为研究区,以时序Sent... 遥感技术获取的区域作物面积与作物面积统计数据间常常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物分布遥感制图信息的应用。为获得与作物面积统计数据一致的高精度作物分布遥感制图信息,该研究以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为研究区,以时序Sentinel-2遥感影像生成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为研究数据,将冬小麦面积目视解译数据作为遥感提取的区域冬小麦面积总量参考,提出基于复合型混合演化算法(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University of Arizona,SCE-UA)和区域作物种植面积总量控制的NDVI时序相似性阈值优化冬小麦分布制图方法,并进行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不同生育阶段NDVI时序相似性及其相似性组合的冬小麦分布提取精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全生育期NDVI时序相似性获得的冬小麦分布制图结果总量精度达99.99%以上,总体精度达98.08%,Kappa系数为0.96,可以保证遥感提取的区域冬小麦面积与冬小麦种植面积总量控制参考间的高度一致性且能获得较高的作物遥感识别精度。从不同生育阶段NDVI时序相似性及其相似性组合的冬小麦分布提取结果可知,利用出苗期-分蘖期、返青期-拔节期的NDVI时序可获得高精度冬小麦分布提取结果,而利用抽穗期-成熟期的NDVI时序数据提取冬小麦结果则精度较低,且综合不同生育阶段NDVI时序数据有利于冬小麦制图精度的提高。该研究可为高精度冬小麦分布提取和制图技术及其方案优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也可为遥感数据和作物面积统计数据融合的大范围农作物分布遥感制图及统计数据空间化提供一定技术方法参考和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 制图 冬小麦 相似性 全局优化算法 ndvi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