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2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bstituted Benzil Compounds from Substituted Benzoin Compounds
1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21-321,共1页
关键词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bstituted Benzil Compounds from Substituted Benzoin Compoun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Methods in Genomic Research of Plants
2
作者 STEWART J M KANTARTZI S K AVILA C A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共1页
Association mapping(as opposed to population mapping) is becoming more important in establish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a phenotype and a genotype.The major advantage of association mapping,
关键词 new methods in Genomic Research of Pla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concise method of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prosophylline
3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A new concise method of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prosophyl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养分高效利用育种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童依平 滕婉 +1 位作者 凌宏清 张爱民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0-307,共8页
20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走资源节约型高产农业道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观,开展了作物高效利用营养元素的育种探索,开创了以提高磷、氮吸收和利用效率为主,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小麦育种... 20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走资源节约型高产农业道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观,开展了作物高效利用营养元素的育种探索,开创了以提高磷、氮吸收和利用效率为主,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引领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第二次绿色革命”。2024年9月,李振声院士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本文总结了李振声倡导育种新方向的战略考量,以及如何布局开展小麦磷高效利用的生理和遗传基础研究,以此向李振声院士在作物营养高效利用研究领域作出的出色工作致敬,期望能进一步展现李振声的治学方法和精神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高效利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 小麦 育种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化学驱油体系研究进展及资源潜力评价新方法
5
作者 束青林 巩锦程 +3 位作者 张娜 张磊 孙以德 李绪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3,共10页
化学驱作为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手段,其驱油体系的适用界限和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科学构建,对于实现化学驱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外对于化学驱资源潜力的评价方法普遍侧重于油藏特性和地层流体性质... 化学驱作为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手段,其驱油体系的适用界限和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科学构建,对于实现化学驱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外对于化学驱资源潜力的评价方法普遍侧重于油藏特性和地层流体性质等主要指标,而未能与驱油体系适用界限相关联。随着驱油体系性能的提升,化学驱技术的适用界限得到了拓展,这使得传统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在面对更广阔油藏类型时,在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等方面日益显现出局限性。为克服这一关键问题,系统梳理了中外化学驱资源潜力评价方法,重点阐述了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持续攻关形成的新型驱油剂和体系,以及不同维度适用界限拓展情况,其中地层温度界限拓展至95℃,地层水矿化度界限拓展至50000 mg/L,钙镁离子质量浓度界限拓展至1500 mg/L,原油黏度界限拓展至1000 mPa·s,渗透率界限拓展至10×10^(-3)μm^(2)。进而建立了与化学驱油体系适用性相关联的资源潜力评价新方法,将胜利油田化学驱资源潜力分为聚合物驱后油藏、海上油藏、低效普通稠油油藏、高温高盐油藏和中低渗透油藏5类,同时构建了直观的化学驱技术适用性图版,以更加科学高效地指导化学驱技术在不同资源潜力油藏的开发应用实践,并将化学驱资源储量增加10×10^(8)t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油体系 研究进展 界限拓展 资源潜力 评价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动态演进、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源 段丁允 +1 位作者 冯宗宪 张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3,共13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测度各省市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分析其动态演进趋势以及地区差异,识别新质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逻辑关系及作用路径,并通过障碍度计算主要发展... 基于2011-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测度各省市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分析其动态演进趋势以及地区差异,识别新质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逻辑关系及作用路径,并通过障碍度计算主要发展障碍因子,提出区域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结果显示:①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包括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以及山东,按区域划分,东部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②各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态势但存在较大差异,高水平地区对低水平地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③技术合作流动、未来产业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影响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丰富了新质生产力理论分析框架,为区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熵值法 动态演进 DEMATEL—ISM模型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7
作者 张小军 高燕 +2 位作者 梁晋军 王鹏飞 温鹏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43-146,共4页
在“安吉宣言”提出新农科园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庞杂、学时有限、科研实训教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从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强... 在“安吉宣言”提出新农科园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庞杂、学时有限、科研实训教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从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强化、教学方法集成、科研实训完善和教学考核评价优化等多方面着手,探索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新模式。该教学新模式探索为新农科创新型园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也为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研究法 新农科 案例教学法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评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
8
作者 丁寿颐 陈天钰 +2 位作者 廖春 徐知秋 姜健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6,共9页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评估是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保护传承工作情况、保护对象的保护状况”要求的重要工作。基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评估是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保护传承工作情况、保护对象的保护状况”要求的重要工作。基于国内外遗产评估经验,阐述了新时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评估的要求,在梳理现有工作组织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从多期遥感影像监测、无人机航拍摄影、多源大数据识别研判3个方面提出了评估的方法优化,以期提高评估成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从而促进城乡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专项评估 方法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构想教学--兼论“新质教学”的价值导向与实操办法
9
作者 宗锦莲 李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新构想教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传统教学存在过度推崇知识、过度遵从学科逻辑、过度依赖训练等三大困境。在“新质生产力”先进思想的启发下,“新质教学”概念应运而生,人们开始致力于用新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新构想教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传统教学存在过度推崇知识、过度遵从学科逻辑、过度依赖训练等三大困境。在“新质生产力”先进思想的启发下,“新质教学”概念应运而生,人们开始致力于用新的方法解决传统教学的顽固性问题,以教学彰显素养为本,实现关注生活逻辑与复杂问题解决的价值转向。本文认为,具体的教学过程应围绕“锚定素养-内容整合-创新方式一优化评价”这一线索,加强对表现性任务关联、多模态大单元设计、真实生活情境嵌入以及进阶性测试伴随等操作路径的设计与实施,让新质教学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理念在课堂中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教学 价值导向 实操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区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柳燕兰 雷康宁 +6 位作者 马明生 李世成 侯慧芝 尹嘉德 张建稳 杨富位 张建荣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707-712,共6页
为旱作区新修梯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提升筛选适宜的耕作方式,选取静宁试验点和秦安试验点2个区域的新修梯田作为试验点布设3 a定位试验,研究普通旋耕、深松耕和立式深旋耕3种耕作方式对旱作区新修梯田土壤容重、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及... 为旱作区新修梯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提升筛选适宜的耕作方式,选取静宁试验点和秦安试验点2个区域的新修梯田作为试验点布设3 a定位试验,研究普通旋耕、深松耕和立式深旋耕3种耕作方式对旱作区新修梯田土壤容重、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宁试验点和秦安试验点,深松耕和立式深旋耕均不同程度降低了新修梯田挖方和填方部位的土壤容重,立式深旋耕的降低效果更显著。与普通旋耕相比,挖方部位0~20、20~40 cm土层立式深旋耕的土壤容重分别显著降低了5.26%~6.72%、6.52%~7.25%;填方部位的分别显著降低了5.38%~6.11%、6.72%~7.46%。立式深旋耕较深松耕不同程度增加了静宁试验点和秦安试验点新修梯田挖方和填方部位的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尤其对10~20、20~40 cm土层的效果更显著。挖方部位立式深旋耕的马铃薯产量较普通旋耕显著增加了22.17%~24.28%,填方部位显著增加了20.49%~31.10%。因此,立式深旋耕作是适合旱作区新修梯田前期快速熟化培肥的高效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新修梯田 耕作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 马铃薯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下配电网控保协同技术综述
11
作者 秦文萍 魏琦 +3 位作者 蔡逸天 韩肖清 燕铮 赵凯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80,共16页
【目的】高比例新能源经电力电子器件并网给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进一步提高了对继电保护的要求,由此提出的控保协同技术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此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方法】首先概述了新能源并... 【目的】高比例新能源经电力电子器件并网给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进一步提高了对继电保护的要求,由此提出的控保协同技术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此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方法】首先概述了新能源并网换流器的发展及应用;其次,介绍了控保协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最后,综述了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后配电网中的控保协同方案,并对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控保协同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结论】为相关科研人员及相关企业提供详尽的学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配电网 控保协同 构网型控制 稳定运行 新能源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集聚与地理集聚的互动耦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流动视角
12
作者 董微微 耿仁强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数字经济时代下,基于网络的虚拟集聚已成为新型的产业空间组织方式,其与传统地理空间集聚的互动耦合日益深化,对于拓展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知识流动视角,采用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 数字经济时代下,基于网络的虚拟集聚已成为新型的产业空间组织方式,其与传统地理空间集聚的互动耦合日益深化,对于拓展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知识流动视角,采用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虚拟集聚与地理集聚的互动耦合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且知识流动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虚拟集聚与地理集聚的互动耦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这一影响效应显著为正,在中部地区虽然为正,但并不显著,在西部地区显著为负。据此,提出加快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促进虚拟集聚与地理集聚互动耦合,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联盟、柔性引才等举措促进知识流动,不断释放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地理集聚 区域创新能力 知识流动 互动耦合 新质生产力 熵值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徐升艳 许晨晨 宿晓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2,共11页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于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采用熵值法、固定效应回归及工具变量法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于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采用熵值法、固定效应回归及工具变量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2)机制分析发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可以通过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融资规模,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新质生产力。(3)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存在所有制异质性与行业异质性。其中,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促进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更大,生产规模变动与融资规模变动的影响机制也在这两类企业中更有效。研究结论:应提升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土地资源配置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和融资的保障作用。不断探索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保障优质的民营企业、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兴行业企业的供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保障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体系改革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亚琴 黄宏霞 +1 位作者 张志林 史红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新农科建设要求融合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农业高层次人才。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程,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根据园艺植物栽培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不... 新农科建设要求融合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农业高层次人才。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程,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根据园艺植物栽培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实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为新农科建设培养符合区域园艺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此类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园艺植物栽培学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超长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方法研究
15
作者 姚康 唐飞 +2 位作者 王海蓉 刘强 张晓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142,共9页
为了提高超长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能力,研究了313107超长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前微震能量和频次的演化特征,提出了基于日微震最大能量和微震能量、频次偏差高值相结合的“定量趋势”冲击地压。结果表明,冲击地压发生前5 d,微震事件存在“... 为了提高超长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能力,研究了313107超长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前微震能量和频次的演化特征,提出了基于日微震最大能量和微震能量、频次偏差高值相结合的“定量趋势”冲击地压。结果表明,冲击地压发生前5 d,微震事件存在“平稳期”;冲击地压发生时,微震事件频次达到极大值;冲击地压发生前,存在微震能量高值(0.8)和微震频次高值(0.27);冲击预警有效期为5 d;该方法跟原方法的预警准确率分别为100%、75%,R值分别为0.582、0.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工作面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预警新方法 定量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
16
作者 陈静 吴学兵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5-21,32,共8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评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Kernel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等方法分析农业新质...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评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Kernel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等方法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快;各地区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呈现西部—中部—东部逐渐递减的趋势,地区间差距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各地区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高水平趋同俱乐部要比中间趋同俱乐部更加稳定且不易发生转移,具有“马太效应”;空间因素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较大;周边省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会对该省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产生影响,且导致其发生转移存在差异性,转移主要发生在相邻等级之间,跨多等级跃迁较为困难。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完善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均衡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熵值法 时空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ver迭代与Newton迭代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建国 刘颖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0-84,共5页
lver迭代是一个立方收敛的求根公式 ,而Newton迭代仅是平方收敛 ,但前者却不如后者为人们所熟知 ,以至于近来有作者称其推导了一个新的高阶迭代公式 ,而实际就是Olver迭代公式却浑然不知。那么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Olver迭代没有被广大... lver迭代是一个立方收敛的求根公式 ,而Newton迭代仅是平方收敛 ,但前者却不如后者为人们所熟知 ,以至于近来有作者称其推导了一个新的高阶迭代公式 ,而实际就是Olver迭代公式却浑然不知。那么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Olver迭代没有被广大的计算方法教科书介绍呢 ?本文对Newton迭代与Olver迭代做了详尽的分析 ,给出了两者各自的精度表达式 ,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结论是 :从计算效率及精度方面综合考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迭代法 newTON迭代 Olver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脱硫化氢工艺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欣 聂小龙 +2 位作者 段棋 吴维成 张静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1,共9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政府对含硫工业废气的治理要求日益严格。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H_(2)S是一种无色的剧毒气体,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等原料气中,在其开采过程中...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政府对含硫工业废气的治理要求日益严格。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H_(2)S是一种无色的剧毒气体,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等原料气中,在其开采过程中会对设备及开采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故对天然气中的H_(2)S进行脱除至关重要。综述了脱除天然气中H 2S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并对新型脱硫技术进行展望,为脱硫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硫化氢 湿法 干法 新型脱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OPSIS法的甘蔗新品种综合评价
19
作者 任生林 张静 +5 位作者 赵丽萍 覃伟 赵培方 赵勇 姚丽 赵俊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6-1834,共9页
为评估2021年国家区试甘蔗新品种在云南开远及云南其他蔗区的适应性,并为云南及其他相似生态蔗区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参加第十五轮国家甘蔗区试的13个甘蔗新品种为材料,以桂柳05136和云蔗05-51为对照,在云南开远开展1 a新植2 ... 为评估2021年国家区试甘蔗新品种在云南开远及云南其他蔗区的适应性,并为云南及其他相似生态蔗区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参加第十五轮国家甘蔗区试的13个甘蔗新品种为材料,以桂柳05136和云蔗05-51为对照,在云南开远开展1 a新植2 a宿根的比较试验,并基于DTOPSIS法对蔗产量、产糖量、前期平均蔗糖分、全期平均蔗糖分、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枯心苗率和黑穗病发病率等12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按照DTOPSIS分析结果,各品种的相对接近度(C_(i))依次为柳城1539>云蔗15505>中糖1211>桂柳05136>云蔗05-51>桂糖13334>中蔗14号>中蔗8号>桂糖14811>福农1311808>桂糖161253>福农141854>粤甘59号>桂南亚146210>云瑞14662,其中排前三的品种柳城1539、云蔗15505和中糖1211的C_(i)值分别为0.7413、0.6225和0.5975,这些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且大于对照桂柳05136和云蔗05-51。在参试品种中,柳城1539的蔗产量(141279.00 kg/hm^(2))和产糖量(19930.44 kg/hm^(2))均最高,前期发株快,分蘖好,叶片清秀,生势强、丛生性好,脱叶性较好,枯心苗率、黑穗病发病率均较低;中糖1211有效茎数最多(107226条/hm^(2)),前期发株快,叶片清秀,丰产性好,蔗糖分和产糖量较高,枯心苗率、黑穗病、花叶病发病率均较低;云蔗15505抗病性最强,枯心苗率(2.29%)和黑穗病发病率(0.14%)最低,脱叶性好,抗倒伏,蔗糖分和产糖量较高。甘蔗新品种柳城1539、云蔗15505和中糖1211在田间前期性状、产量性状及抗逆性等方面均展现显著优势,综合表现良好,具备在云南开远及相似生态区大规模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区试 D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氧化物在电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倪绎杰 许林成 李钒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7-1523,共7页
综述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最近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改性方式以及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制备方法和改性方式对尖晶石形貌、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展望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这将为高性能尖晶石型电... 综述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最近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改性方式以及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制备方法和改性方式对尖晶石形貌、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展望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这将为高性能尖晶石型电催化剂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电催化剂 合成方法 改性 新能源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