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lculating changes in fractal dimension of surface cracks to quantify how the dynamic loading rate affects rock failure in deep mining 被引量:31
1
作者 GAO Ming-zhong ZHANG Jian-guo +3 位作者 LI Sheng-wei WANG Man WANG Ying-wei CUI Peng-f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3013-3024,共12页
The split-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an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techniques are combin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compressive failure process of coal samples,and the box fractal dimension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 The split-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an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techniques are combin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compressive failure process of coal samples,and the box fractal dimension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dynamic changes in the coal sample cracks under impact load conditions with different loading rat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al dimension can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oal fractures under dynamic load.During the dynamic compression process,the evolution of the coal sample cracks presents distinct stages.In the crack propagation stage,the fractal dimension in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progress of loading,and in the crack widening stage,the fractal dimension increases slowly with the progress of loading.The initiation of the crack propagation phase of the coal samples gradually occurs more quickly with increasing loading rate;the initial cracks appear earlier.At the same loading time point,when the loading rate is greater,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cracks observed in the coal sample is gre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 dimension loading rate impact load coal cra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ctal Dimension of Pore Structure of Combustible Cartridge Cases 被引量:5
2
作者 肖乐勤 邹伟伟 +2 位作者 李煜 郭德惠 周伟良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CAS 201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A fractal pore structure model of combustible cartridge cases was established by virtue of the fractal geometry. Pore structure information, such as backbone fractal dimension and pore fractal dimension, of four kinds... A fractal pore structure model of combustible cartridge cases was established by virtue of the fractal geometry. Pore structure information, such as backbone fractal dimension and pore fractal dimension, of four kinds of combustible cartridge case were obtained by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MIP) .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ractal pore structure of combustible cartridg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ckbone fractal dimension consists of the component and influenced by the component number and size of components; the pore percolation fractal dimension reflects the pore structures of components;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pore structure is positively relative to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combustible cartridge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chemistry combustible cartridge case pore structure fractal dimension PORO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工作面覆岩三维破断运移演化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解盘石 黄宝发 +5 位作者 伍永平 罗生虎 朱明建 易磊磊 徐辉 陈建杰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6,共15页
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是对采场围岩与装备的多维耦合控制,定量化表征大倾角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破断特征、采动裂隙发育和空隙分布特征是实现该类煤层精准岩层控制的前提。以大倾角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计算、现场... 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是对采场围岩与装备的多维耦合控制,定量化表征大倾角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破断特征、采动裂隙发育和空隙分布特征是实现该类煤层精准岩层控制的前提。以大倾角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计算、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厘定覆岩空间移动变形规律的基础上,引入三维曲率、岩体空隙率及分形几何理论定量描述了采场不同区域破断岩块的运移–堆砌–铰接特征及岩体裂隙分布规律,实现了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三维结构组成及采动裂隙场空间占位的动态精细定量表征。研究表明,大倾角大采高破断顶板在采场空间发生了多维度耦合的非均衡运动,中、上部顶板以垂直岩层运动为主,下部顶板演变为倾向下滑。顶板破坏形式沿倾向、走向、垂向呈现三维区域异化,上部破断岩块错层、跨层迁移形成倾斜砌体结构,采空区后方存在“非均匀矸石–弯曲悬臂梁–破断岩块”承载结构形成非均匀空顶区域,承载结构相互约束,随倾向位置、覆岩层位不同发生动态演化。支架阻力分区波动性分布,中部阻力>上、下部,走向非同步来压。曲率分布呈“横、竖O–X”形态,“O”型内部垮落岩块非平行同步下沉,倾向、反倾向堆砌结构并存,正负曲率不一,岩块间形成弱铰接结构。随覆岩层位升高,离层破坏区域向中下部和采空区中部偏移,岩体空隙率和分形维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研究结果揭示了采空区内部覆岩三维破断运移规律,丰富了大倾角煤层岩层控制理论,也为顶板岩层运移规律的精细定量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大采高 覆岩破断运移 三维曲率 空隙率 分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ctal Feature of Western Fracture Zone in Xikuangshan Antimony Min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2
4
作者 TANG Shi-jia GAO Guang-ming +1 位作者 PENG En-sheng SUN Zhen-ji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0年第4期212-215,共4页
In Xikuangshan antimony ore-field, the western fracture zone is a composite of major fault, F75, and its secondary faults, such as F71, F72 and F3 etc.. On plane, the fracture zone scatters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In Xikuangshan antimony ore-field, the western fracture zone is a composite of major fault, F75, and its secondary faults, such as F71, F72 and F3 etc.. On plane, the fracture zone scatters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and concentrates from upper to deeper level on profile. All ore-bodies exist in the carbonate of footwall of the major fault or that of the footwall of its secondary faults. From 480 m and 320 m to 120 m level, the fractal dimensional number of the fault system decreases from 1.482 2 and 1.448 6 to 1.339 2, which indicates the form of fracture zone becoming more simple at deeper level. And in five sub-ranges, the III and IV sub-ranges are the known area, and the I, II and V sub-ranges are unknown. The fractal studies of the western fracture zone in these sub-ranges show that the fractal dimensional numbers of the I and II, being 1.201 5 and 1.278 0, respectively, are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III and IV, being 1.475 9 and 1.576 9,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the V, being 1.571 2, keeps with that of the III, IV sub-ranges. So mineralization is not well in I and II sub-ranges, and V sub-range is the best to benefit miner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 fractal dimension fracture zone Xikuangshan antimony-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from Fractal Multilayered Cylinde rat  Normal Incidence
5
作者 Wu Zhensen & Guo LixinXidian ( University, Xi’an 710071 ,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this paper, a more stable and accurate recursing equation and computing procedure are proposed to calculate scattering width of the multilayered cylinder. This procedure is applied to compu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 this paper, a more stable and accurate recursing equation and computing procedure are proposed to calculate scattering width of the multilayered cylinder. This procedure is applied to compu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cattering width an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scattering from fractal multilayered cylind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 of scattering and fractal dimension is discussed, and some important results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fractal fractal dimension Numerical recur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后岩石裂隙结构可视化及定量表征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雁冰 王兆阳 +1 位作者 付代睿 罗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8-1402,共15页
爆后岩石破坏特征的定量表征一直是工程爆破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爆后岩石裂纹萌生、扩展演化直至贯通的过程是导致岩石破裂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被爆岩石内部裂纹扩展和断裂模式的演化过程,利用工业CT对爆后岩石进行扫描观测,通过... 爆后岩石破坏特征的定量表征一直是工程爆破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爆后岩石裂纹萌生、扩展演化直至贯通的过程是导致岩石破裂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被爆岩石内部裂纹扩展和断裂模式的演化过程,利用工业CT对爆后岩石进行扫描观测,通过图像堆栈矢量化处理构建岩石三维裂隙模型,并对裂纹结构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化表征岩石破坏程度及裂纹扩展情况。结合数值模拟分析爆炸冲击波压力的衰减规律,通过SEM电镜扫描试验研究爆破过程中不同位置岩石的微观形貌特征,对比断口元素成分变化与断裂模式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等效球体方法对岩体内不同尺度裂隙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微裂隙数目多且分布均匀,主裂隙体积大且连通性较好。随着裂隙等效球体直径的增加,裂隙表面积和体积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三维重构裂隙结构中裂隙率可以表征岩石局部裂纹扩展特征,爆炸近区裂隙率和三维分形维数远大于爆炸中远区的裂隙率和分形维数,说明岩石破裂过程中裂隙扩展演化主要在此阶段进行;相较于爆炸中远区,爆炸近区冲击波压力峰值高且衰减速率慢,使得整个爆破过程岩石微观断裂模式变化较大,大致呈现出由沿晶断裂向穿晶断裂、脆性断裂向塑性破坏的方向进行,非金属元素质量的变化对于各阶段断裂模式转变具有显著影响,断裂模式转变区域非金属元素质量发生明显减小。随着爆破作用的减弱,岩石破裂逐渐趋于无序和紊乱,破裂时断口也不限于解理面和晶粒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机理 工业CT扫描 三维重构 分形维数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的土体微观结构三维分析与分维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豫川 高旭龙 +1 位作者 刘东发 黄鸿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很早就建立了三维空间的分形模型,但分形维数计算所需参数很难由常规土工试验得到,限制了分形理论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定边与甘肃兰州原状土样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提出了三维化处理与三角形网格原理联合方法...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很早就建立了三维空间的分形模型,但分形维数计算所需参数很难由常规土工试验得到,限制了分形理论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定边与甘肃兰州原状土样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提出了三维化处理与三角形网格原理联合方法,可以得到土体颗粒(孔隙)不同测量尺度对应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值,由此实现分形维数的计算,并通过分形理论在土水特征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另外,三维化处理还可获取视孔隙率、比面等土体微观结构参数,可以作为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研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微观结构 三维分析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面结合部接触应力的三维分形模型
8
作者 王雪 李小彭 徐金池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3-700,共8页
为了对机械结构中圆柱结合部的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基于Hertz接触理论,并结合修正的三维分形理论,应用三维分形曲面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结合面,在综合考虑宏观特性因素与微观形貌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了圆柱结合部接触应力的三维分形模型,并与... 为了对机械结构中圆柱结合部的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基于Hertz接触理论,并结合修正的三维分形理论,应用三维分形曲面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结合面,在综合考虑宏观特性因素与微观形貌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了圆柱结合部接触应力的三维分形模型,并与Hertz接触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通过Matlab仿真分析得到,从宏观特性因素上,可以选用内接触圆柱结合部,或增大小圆柱体的半径来降低接触应力,提高承载能力;从微观形貌因素上,可以减小分形尺度参数,或减小材料特性参数来降低接触应力。分形维数对接触应力的影响比较复杂:当2.1≤D≤2.5时,增大分形维数,可以降低接触应力;当2.5≤D≤2.9时,减小分形维数,可以降低接触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结合部 三维分形理论 接触应力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联接结合面三维分形刚度模型与实验研究
9
作者 王雪 李小彭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1,共7页
为更准确地分析螺栓联接体的静动态特性,根据三维分形理论,考虑微凸体弹塑性接触在内的4种变形阶段,分别得到螺栓联接结合面的法向载荷与切向载荷,进而建立了螺栓联接结合面法向刚度与切向刚度模型,并分析了各参数对螺栓联接结合面刚度... 为更准确地分析螺栓联接体的静动态特性,根据三维分形理论,考虑微凸体弹塑性接触在内的4种变形阶段,分别得到螺栓联接结合面的法向载荷与切向载荷,进而建立了螺栓联接结合面法向刚度与切向刚度模型,并分析了各参数对螺栓联接结合面刚度模型的影响关系。开展了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应用所建立的法向刚度与切向刚度模型,将考虑结合面影响的螺栓联接体有限元分析结果分别与忽略结合面影响的螺栓联接体有限元分析结果以及实验结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增大预紧力、工作载荷、分形维数、材料特性参数,或是减小分形尺度参数,可增大螺栓联接结合面的刚度;应用所建立结合面刚度模型的螺栓联接体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8%以内,远小于忽略结合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联接 三维分形 弹塑性接触 结合面刚度 有限元分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条码检测技术中分形理论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一漩 林强 +2 位作者 刘睿智 娄慧儒 胡敏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
本研究基于一维条码检测技术截取150个典型反射率曲线段计算统计容量维数(D_(c))及缺陷度(Defects),选取边缘比率(ER)、边缘线段数量(LS)及波峰谷数量(FG)作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反射率曲线段的复杂度。经统计,D_(c)区间范围为[1... 本研究基于一维条码检测技术截取150个典型反射率曲线段计算统计容量维数(D_(c))及缺陷度(Defects),选取边缘比率(ER)、边缘线段数量(LS)及波峰谷数量(FG)作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反射率曲线段的复杂度。经统计,D_(c)区间范围为[1.00,1.42],平均值为1.18;Defects的区间范围为[0,0.0227],平均值为0.0055,D_(c)与复杂度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0.51。实验结果表明,Defects对于条码符号印制质量情况的评判主要集中于“最大”缺陷处,对于细微缺陷的描述不到位,D_(c)对于条码符号印刷质量的缺陷能够补充描述细节缺陷的情况,可作为一维条码符号印制品的质量检测的有效技术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一维条码符号 图像复杂度 光学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轴承转子系统中制造误差建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振宇 徐武彬 +1 位作者 李冰 张子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由于滑动轴承工作表面的制造误差与油膜厚度在同一量级(μm)上,制造误差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不可忽略。为了更好地表达轴承所含制造误差的完整信息,揭示滑动轴承制造误差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规律,圆柱曲面三维制造误差建... 由于滑动轴承工作表面的制造误差与油膜厚度在同一量级(μm)上,制造误差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不可忽略。为了更好地表达轴承所含制造误差的完整信息,揭示滑动轴承制造误差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规律,圆柱曲面三维制造误差建模已成为滑动轴承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发展趋势。通过概括滑动轴承制造误差建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传统误差模型、分形理论误差模型以及SDT三维误差模型的特点,并阐述了三种常用误差模型在滑动轴承中的建模研究,总结了制造误差模型在滑动轴承转子系统中建模的现存问题。通过对比分析表明:SDT三维误差模型能够更加合理地表征滑动轴承完整误差信息,基于SDT的滑动轴承三维误差建模方法在滑动轴承误差建模与运行特性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转子系统 传统误差模型 分形理论误差模型 SDT三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景观绿化演变视觉模拟方法
12
作者 武嬿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由于森林公园景观人为干预较少,其绿化演变过程的随机性较强,视觉模拟过程中缺少对森林景观中细节细分的过程,导致森林层次区域的模拟失真。为解决这种问题,提高森林公园景观绿化演变视觉模拟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模拟方法,即运... 由于森林公园景观人为干预较少,其绿化演变过程的随机性较强,视觉模拟过程中缺少对森林景观中细节细分的过程,导致森林层次区域的模拟失真。为解决这种问题,提高森林公园景观绿化演变视觉模拟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模拟方法,即运用中点位移法与连续随机增加法对森林景观图像去褶皱,利用多细节层次法生成原始森林景观三角形网格,利用分形技术递归细分该森林景观的三角形网格,视觉过渡不同细节层次区域,经视觉渲染后最终获得景观绿化演变视觉模拟结果。测试实验表明,该方法模拟的森林公园景观绿化演变图像较为清晰、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绿化演变 视觉模拟仿真 三维分形 多细节层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多孔介质孔隙微结构参数与渗透率的分维关系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俊亮 田长安 +1 位作者 曾燕伟 董彪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2-817,共6页
根据分形几何理论的基本概念,就无序分形多孔介质孔隙率φ和渗透率K与多孔介质结构分数维数Df的关系进行了推导,利用Sierpinski固相分形体(Solid mass fractal)与孔相分形体(Pore mass fractal)概念对分形多孔介质微结构特征、孔隙累积... 根据分形几何理论的基本概念,就无序分形多孔介质孔隙率φ和渗透率K与多孔介质结构分数维数Df的关系进行了推导,利用Sierpinski固相分形体(Solid mass fractal)与孔相分形体(Pore mass fractal)概念对分形多孔介质微结构特征、孔隙累积数量-尺寸分布和孔隙率φ等参数及其物理关系给予了详细论述,定量地分析和讨论了基于不同模型的渗透率-分形维数关系与它们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多孔介质 孔隙率 渗透率 分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多孔介质孔隙度与比表面积的分形描述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启立 胡亚非 +1 位作者 何敏 刘颀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25-1729,共5页
为准确描述石墨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从Menger海绵模型出发,建立了石墨多孔介质的分形模型,推导了孔隙度和比表面积的分形表达式。关系式表明,石墨多孔介质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与等分数(m)、去掉的立方体个数(n)、迭代次数(i)有关,合理选... 为准确描述石墨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从Menger海绵模型出发,建立了石墨多孔介质的分形模型,推导了孔隙度和比表面积的分形表达式。关系式表明,石墨多孔介质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与等分数(m)、去掉的立方体个数(n)、迭代次数(i)有关,合理选择m、n、i是准确模拟的关键。压汞实验的结果表明,石墨试样体积分形维数在2.68~2.92之间,与Menger海绵的分形维数2.73较为接近,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可以应用分形理论描述石墨多孔介质的孔隙度与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孔隙度 比表面积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雷达导引头多路径效应的数字仿真 被引量:16
15
作者 段世忠 周荫清 +1 位作者 张孟 王祖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7-450,共4页
对于平整和起伏的地面或海面 ,分别给出了一种基于多反射点复杂目标的多路径回波的时域复包络波形数字仿真模型 .采用随机分形插值算法利用地形实测数据对复杂的起伏地面和海面进行三维地形建模 .对不同粗糙度地面上的低空目标的多路径... 对于平整和起伏的地面或海面 ,分别给出了一种基于多反射点复杂目标的多路径回波的时域复包络波形数字仿真模型 .采用随机分形插值算法利用地形实测数据对复杂的起伏地面和海面进行三维地形建模 .对不同粗糙度地面上的低空目标的多路径回波进行了仿真计算 ,并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数字仿真模型进行了多路径干扰环境下对低空目标的跟踪实验 .仿真实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效应 数字仿真 雷达导引头 随机分形地形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储集层横向预测和油气层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隋少强 宋丽红 李淑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2-344,共3页
复杂的地质现象具有内部自相似特点,因此,可以用分形理论来进行定量预测。介绍了利用地震数据求取面积、关联、振幅3种维数的方法和原理,并通过建立的理论模型和计算3种维数,可以进行储集层预测和油气判断的工作。通过实例分析,表... 复杂的地质现象具有内部自相似特点,因此,可以用分形理论来进行定量预测。介绍了利用地震数据求取面积、关联、振幅3种维数的方法和原理,并通过建立的理论模型和计算3种维数,可以进行储集层预测和油气判断的工作。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分形分维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地震波形特征和油气藏本身的变化,是一种比较好的进行储集层预测等工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油气层预测 分形理论 地震数据 油气藏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维空间中的损伤力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42
17
作者 谢和平 鞠杨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0-310,共11页
结合损伤力学和分形几何理论,给出分数维空间中分形损伤变量定义ω(d,ζ)及其解析表达式.指出欧氏空间损伤变量ω0实际是分数维空间分形损伤变量ω(d,ζ)当维数取Euclidean维数时的一种特例,将欧氏空间损伤变量定... 结合损伤力学和分形几何理论,给出分数维空间中分形损伤变量定义ω(d,ζ)及其解析表达式.指出欧氏空间损伤变量ω0实际是分数维空间分形损伤变量ω(d,ζ)当维数取Euclidean维数时的一种特例,将欧氏空间损伤变量定义推广到分数维空间,建立起一种兼顾反映损伤细观结构效应和宏观损伤力学分析需要的损伤定义与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材料损伤演化律和损伤本构关系的分形表达形式.作为例证,文中分析了单调压缩载荷下混凝土损伤及演化行为.实验对比分析表明:分形损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混凝土实际损伤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分形 分数维空间 分形损伤变量 演化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D曲线分形维度的丝光沸石晶化动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阔 陈永昌 +3 位作者 陈晓陆 孙兆林 李秀奇 宋丽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78-1081,共4页
在低硅丝光沸石水热合成制备过程中存在着丰富的水热晶化动力学行为。对丝光沸石在水热合成过程中不同时间点采集样品的XRD衍射曲线进行曲线分形维度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对丝光沸石水热合成过程进行非线性理论分析,并从封闭化学反应体系... 在低硅丝光沸石水热合成制备过程中存在着丰富的水热晶化动力学行为。对丝光沸石在水热合成过程中不同时间点采集样品的XRD衍射曲线进行曲线分形维度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对丝光沸石水热合成过程进行非线性理论分析,并从封闭化学反应体系有序度角度说明反应体系内存在某些混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同时对其行为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沸石 水热晶化 分形维度 化学混沌 晶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fissur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behaviors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雄威 王勇 +1 位作者 俞竞伟 王艳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564-3571,共8页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moisture content,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of field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in Nanning, Guangxi Province, China, was obtained by a direct or indi...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moisture content,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of field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in Nanning, Guangxi Province, China, was obtained by a direct or indirect method. Digital images of expansive soil of the surface fissure with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binarization statistic method. In addition, the fissure fractal dimension was computed with a self-compiled program. Combined with in situ seepage and loading plate tes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moisture content,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w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and moisture content show a linear relation, "y=-0.019 1x+1.028 5" for rufous expansive soil and "y=-0.07 1x+2.610 5" for grey expansive soil. Soil initial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surface fissure ratio show a power function relation, "y=1× 10^-9exp(15.472x)" for rufous expansive soil and "y=5× 10^-7exp(4.209 6x)" for grey expansive soil. Grey expansive soil deformation modulus and surface fissure ratio show a power fimction relation of "y=3.935 7exp(0.993 6x)". Based on the binarization and fractal dimens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fissure statistics can depict the fi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view of two dimensions. And the evolvement behaviors of permeability and the deformation modulus can indirectly describe the developing state of the fissure. The analysis reflects that the engineering behaviors of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are objectively influenced by fi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sive soil surface fissure ratio fractal dimension PERMEABILITY deformation modu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插值的三维路面重构与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鲁植雄 徐浩 +3 位作者 刘奕贯 姜春霞 Hoogmoed W B 周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88-194,共7页
原始精细的路面谱是研究车辆与路面耦合的重要基础,对车辆的通过性和噪声、振动及不平顺性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分析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构建与原始路面相同或相近的路面谱,利用非接触式激光路面不平度仪测量沥青路面... 原始精细的路面谱是研究车辆与路面耦合的重要基础,对车辆的通过性和噪声、振动及不平顺性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分析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构建与原始路面相同或相近的路面谱,利用非接触式激光路面不平度仪测量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比利时路面和砂石路面的三维路面不平度;基于分形理论,采用迭代函数法重构这四种路面谱;结合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评价指标和分形维数对四种路面的原始谱和重构谱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重构前、后路面谱的平均值、标准差、峰度系数以及分形维数变化范围在±5%以内,除水泥路面的偏态系数变化范围均在±9%以内,重构路面谱与原始谱具有一致性;重构路面谱保持了原始路面的结构特性,并具有路面的细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重构 三维 路面不平度 分形插值 迭代函数系统 盒维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