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py Number Variation and Loss of Heterozygosity of Human Lung Large Cell Cancer Cell Line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
1
作者 Bin HU Xiaoming QIU Ting WANG Yu FAN Li MA Jun CHEN Sen WEI Zhigang LI Hongyu LIU Haisu WAN Zhihao WU Qinghua ZHOU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12-514,共3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copy number gain/or loss (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 in uences gene expression and result in phenotypic variation by
关键词 肺癌 癌细胞 CNV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8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 杨晨晨 +2 位作者 杨耿煌 段海龙 邓靖威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针对光伏电池缺陷检测在复杂背景下存在的误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作为特征融合机制,通过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路径,实现多尺度特征的有效融合;其次,在颈部网络... 针对光伏电池缺陷检测在复杂背景下存在的误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作为特征融合机制,通过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路径,实现多尺度特征的有效融合;其次,在颈部网络引入上下文聚合模块,使用不同空洞卷积速率的空洞卷积获取不同感受野的上下文信息,帮助模型更精准地识别微小目标,进而提升模型的目标检测性能;最后,优化边界框损失函数,并不断调试其权重因子,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与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8算法检测网络相比,本文算法的召回率和平均精确度均值分别提高了10.4%、1.8%,检测帧率达到270 fps,保证了实时检测和后续部署的轻量化要求,改进后的算法能在复杂背景下对光伏电池的缺陷进行鲁棒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缺陷检测 YOLOv8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质子交换膜磷酸流失问题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汤红英 邢瑞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s)因其较快的反应动力学、简化的水热管理系统以及较高的耐一氧化碳浓度而受到广泛关注,而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磷酸掺杂的聚苯并咪唑(PBI/PA)体系面临严重的磷酸流失问题,难以应用于汽...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s)因其较快的反应动力学、简化的水热管理系统以及较高的耐一氧化碳浓度而受到广泛关注,而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磷酸掺杂的聚苯并咪唑(PBI/PA)体系面临严重的磷酸流失问题,难以应用于汽车领域,限制了基于PBI/PA的HT-PEMFCs的大规模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HT-PEMFCs的各种常见磷酸流失机理,重点总结了磷酸流失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指出HT-PEMFCs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磷酸流失 聚苯并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牙周再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4
作者 李天元 朱彤欣 +2 位作者 柳庆 董迎春 陈斌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7,共12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使用与不使用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牙周手术患者在临床附着水平(CAL)、牙周探诊深度(PPD)、牙龈退缩(GR)和骨缺损深度(BDD)上的差异,评估MSC在牙周再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使用与不使用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牙周手术患者在临床附着水平(CAL)、牙周探诊深度(PPD)、牙龈退缩(GR)和骨缺损深度(BDD)上的差异,评估MSC在牙周再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数据库中,检索2024年4月1日以前使用MSC治疗牙周炎患者牙周缺损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数据资料提取,并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与Stata 1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6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SC治疗组有更明显的CAL改善、PPD减少和BDD降低(P<0.05);但在GR指标上,两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牙周再生方法相比,应用MSC可能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研究间的潜在异质性以及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应审慎看待该结论。未来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估MSC应用于牙周再生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牙周再生 牙周炎 牙槽骨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对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张彤彤 唐鑫 +4 位作者 毛丙永 张秋香 赵建新 陈卫 崔树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279,共8页
通过建立C57BL/6小鼠脱发模型研究了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对毛发再生的影响。在动物实验中,连续21 d向小鼠灌胃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活菌,分析其对脱发小鼠背部毛发生长状态,皮肤组织中毛囊数量的影响。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了... 通过建立C57BL/6小鼠脱发模型研究了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对毛发再生的影响。在动物实验中,连续21 d向小鼠灌胃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活菌,分析其对脱发小鼠背部毛发生长状态,皮肤组织中毛囊数量的影响。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了小鼠背部皮肤中Wnt/β-catenin通路和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皮肤中促毛发生长因子和抑毛发生长因子的含量。结果表明,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显著促进脱发小鼠的毛发生长,14 d时小鼠背部毛发覆盖率为76.64%。在分子水平上,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干预后,Wnt/β-catenin通路中的Wnt5a mRNA,Wnt10b mRNA和LEF1 mRNA表达分别上调至2.09、4.67和5.53倍,抑凋亡因子Bcl2 mRNA表达显著上调至3.51倍,促凋亡因子BAX mRNA表达下调了16.69%。同时小鼠皮肤中促毛发生长因子VEGF和IGF-1含量有显著性提升,分别增加了10.60%和19.65%。抑毛发生长因子TGF-β1含量显著下调12.70%。结果表明,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进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小鼠的毛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 脱发 WNT 毛囊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片机械强度与抗旱性耦合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谢路路 张秀龙 +1 位作者 于大炮 王庆伟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9-1548,共10页
植物叶片机械强度(刚度和韧性)与其抗旱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策略。开展植物叶片机械强度与抗旱性耦合机制研究有助于理解和预测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由于缺少针对该协同关系驱动因素的系统... 植物叶片机械强度(刚度和韧性)与其抗旱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策略。开展植物叶片机械强度与抗旱性耦合机制研究有助于理解和预测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由于缺少针对该协同关系驱动因素的系统性研究,当前对植物适应干旱的生理生态机制缺乏深入理解。从叶片机械结构、抗旱性状及驱动二者变化的相关解剖学/生理性状进行分析,在综述叶片机械结构与抗旱性状的基础上,阐明抗旱性与机械性状协同关系的解剖学和生理基础,以期为今后研究植物机械性状和抗旱协同适应策略提供参考。细胞壁厚度、膨压损失点(Ψ_(tlp))和主脉长度(VLA_(maj))在调节叶片机械强度和抗旱性的权衡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①较厚的细胞壁不仅能够降低细胞膨压损失后的皱缩和塌陷风险,也会保护叶片免受由细胞收缩引起的导管外水分运输能力下降,从而使得植物叶片有较强的耐旱能力;②叶脉维管束水分的运输在干旱下存在着由栓塞引发的被破坏风险,而单位面积较大的主脉长度(VLA_(maj))可以提供额外的水分替代途径向叶肉供应水分;③较厚的细胞壁厚度和较高的VLA_(maj)有助于增加叶片的机械强度。综上所述,在干旱生境中,尽管水分亏缺会降低叶片光合速率,但具有高机械强度和抗旱性的叶片却能延长其寿命,以保证叶片在恶劣生境中维持基本的气体交换和正碳收益。揭示了高机械性和抗旱性的耦合是植物适应干旱的内在机制,并对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行展望,强调未来研究在考虑植物机械性状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理因素如渗透调节能力、水分缓冲能力等协同探究植物的抗旱性,以期为未来植物抗旱协同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叶重 叶密度 细胞壁 粗脉密度 失膨点 叶水力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耳聋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一锦 袁永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596,共5页
目前基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分子致病机制的新药研发、干细胞或基因治疗等生物治疗方案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内耳体外模型的构建为耳聋病理机制和生物治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工具。内耳体外模型是体外环境下通过在不同... 目前基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分子致病机制的新药研发、干细胞或基因治疗等生物治疗方案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内耳体外模型的构建为耳聋病理机制和生物治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工具。内耳体外模型是体外环境下通过在不同阶段对信号通路的调控实现干细胞向内耳细胞或器官的定向分化,进而用于耳聋致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内耳体外模型的构建和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体外模型 毛细胞 内耳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中的作用
8
作者 廖康 潘明杰 +3 位作者 李美华 何四海 祝园平 姜鸿彦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经尾静脉注射对噪声性耳聋小鼠听力和耳蜗毛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hUC-MSCs的原代分离与培养,获得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选取6周龄听力...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经尾静脉注射对噪声性耳聋小鼠听力和耳蜗毛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hUC-MSCs的原代分离与培养,获得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选取6周龄听力正常的雄性C57BL/6J小鼠15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噪声暴露组、噪声暴露+hUC-MSCs组各5只。3组小鼠分别在噪声暴露前1 d及暴露后第1、3、7、14 d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评估听力阈值。实验结束后,以颈椎脱位法处死小鼠,取出耳蜗进行固定、脱钙和基底膜铺片,再使用Alexa Flour 488-Phalloidin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二盐酸盐(4',6-diamidine-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DAPI)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听觉毛细胞损伤情况。结果人脐带中分离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贴壁生长特性、符合鉴定标准。噪声暴露后,噪声暴露组、噪声暴露+hUC-MSCs组短声,8、16、32 kHz时ABR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hUC-MSCs组短声,8、16 kHz时ABR阈值低于噪声暴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hUCMSCs组32 kHz时ABR阈值与噪声暴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后,噪声暴露组与噪声暴露+hUC-MSCs组耳蜗顶回OHCs仍排列整齐,无明显缺失,中回OHCs可见部分缺失,底回OHCs大量缺失,残余OHCs排列明显不规则,噪声暴露+hUC-MSCs组中回、底回OHCs损伤程度轻于噪声暴露组,小鼠耳蜗OHCs缺失率从顶回至底回呈现指数增加趋势,噪声暴露+hUC-MSCs组OHCs缺失率低于噪声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尾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改善噪声暴露小鼠的听觉功能,减轻耳蜗毛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耳聋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听力保护 耳蜗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精准预测空间蛋白组与转录组细胞丰度的智能方法
9
作者 宋渝杰 曾远松 +1 位作者 杨跃东 戴智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6-184,共9页
细胞类型反卷积是从复杂组学数据(如空间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中解析细胞丰度的关键技术。然而,传统的反卷积方法通常仅针对特定组学数据进行设计,未能提供通用的预测框架。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深度学习反卷积方法——SpatialDec,旨在同... 细胞类型反卷积是从复杂组学数据(如空间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中解析细胞丰度的关键技术。然而,传统的反卷积方法通常仅针对特定组学数据进行设计,未能提供通用的预测框架。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深度学习反卷积方法——SpatialDec,旨在同时处理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SpatialDec结合了图神经网络的优势,能够识别复杂的细胞交互关系,并通过三元组损失函数强化细胞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此外,SpatialDec采用领域自适应技术,有效去除源数据和目标数据之间的批次效应。大量实验证明,SpatialDec在多个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集上显著提升了预测性能。在蛋白组学数据集上,SpatialDec将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21.9%,Lin的一致性相关系数(CCC)提高了46.1%,皮尔逊相关系数(PCC)提高了18.0%。在转录组学数据集上,SpatialDec也显著提高了性能,将RMSE降低了34.0%,CCC提高了45.4%,PCC提高了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类型反卷积 蛋白组学 图神经网络 三元组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RBF神经网络的车用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10
作者 王文 张晗 +3 位作者 张擘 李斌 杨继斌 王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897-5904,共8页
为研究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预测和健康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相对功率损耗率为健康指标、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算法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GWO-RBF),对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 为研究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预测和健康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相对功率损耗率为健康指标、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算法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GWO-RBF),对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预测。首先,通过对初始时刻燃料电池极化曲线的分析,构建以相对功率损耗率为健康指标的计算方法,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验证其可行性。然后,应用GWO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预测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最后,采用两组数据集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提出的基于GWO-RBF方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最小,决定系数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可见本文方法能够以较少的数据集、较高的精度预测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寿命预测 相对功率损耗率 灰狼优化算法 径向基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PS对锰酸锂-石墨电池高温存储容量衰减的影响
11
作者 郭慧芳 雷少帆 +3 位作者 齐敏杰 李娟 常林荣 程树国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1-1628,共8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充放电测试仪研究了1,3-PS(1,3丙烷磺酸内酯)对满电态锰酸锂-石墨电池在环境55℃下存储168 h测试容量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充放电测试仪研究了1,3-PS(1,3丙烷磺酸内酯)对满电态锰酸锂-石墨电池在环境55℃下存储168 h测试容量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1,3-PS将电池容量的衰减由9.9%减少到6.4%,其对存储测试中容量的衰减有抑制作用,但对锰酸锂与石墨的质量比容量无明显影响;存储测试前实验组电池负极片S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对比组,且存储测试后实验组电池负极片S元素含量明显上升。这说明首次充电与测试过程中1,3-PS在负极分解成膜;存储测试过程中空电态对比组电池负极片锂元素浓度由123.2μg/cm^(2)增加到250.1μg/cm^(2),实验组电池负极片锂元素浓度由121.6μg/cm^(2)增加到194.7μg/cm^(2),实验组电池与对比组电池负极片Mn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对比组电池电解液EC(碳酸乙烯酯)含量由25.89%降低至24.06%,实验组电池电解液EC含量由25.34%降低至24.83%,1,3-PS对负极片锂元素浓度与电解液中EC含量有明显影响,1,3-PS对容量衰减的抑制作用归咎于其抑制了EC在负极的分解与活性锂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酸锂-石墨电池 1 3-PS添加剂 高温存储测试 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调控下的细胞膜完整性对仔姜贮藏失水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雯 代慧 +3 位作者 舒丽洁 骆佳 周俞含 张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240,共9页
通过比较包装与否对高水分仔姜贮藏失水的影响,探究裸露仔姜即使在高湿冷库贮藏依然失水严重的原因及包装控制呼吸从而抑制失水的机制。设置未包装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60%组、未包装RH95%组、包装[30μm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 通过比较包装与否对高水分仔姜贮藏失水的影响,探究裸露仔姜即使在高湿冷库贮藏依然失水严重的原因及包装控制呼吸从而抑制失水的机制。设置未包装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60%组、未包装RH95%组、包装[30μm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RH60%组12℃下贮藏仔姜12 d,每2 d测定其感官、气体成分、呼吸强度、硬脆度、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活性氧及相关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12 d后未包装RH60%组、未包装RH95%组、包装(30μm BOPP)RH60%组的失重率分别为47.8%、21.0%、2.5%,即包装处理能显著减少失重率的上升,并保持较高硬脆度且有良好的感官得分。同时包装能营造低O_(2)高CO_(2)环境,降低呼吸速率,从而抑制了·O_(2)^(-)及H_(2)O_(2)等活性氧的上升,且其低呼吸速率也增强了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更好地清除了活性氧;而活性氧的减少使得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的上升速率得以抑制,细胞膜的完整性得以维持,从而降低了胞内水分向胞外的扩散速度,抑制了仔姜失水及品质劣变。高湿度裸露贮藏并不能很好地抑制仔姜的失水皱缩等品质下降,而包装处理通过呼吸调控维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了失水,更好地维持了仔姜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姜 贮藏 呼吸调控 细胞膜 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板提取物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伍子贤 方志超 +8 位作者 林锋 尚奇 招文华 陈弘林 张鹏 江晓兵 任辉 梁德 张学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6,共9页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后简称PTE)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应用传统半乳糖皮下注射+去势法建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模型,将C57/BL6小...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后简称PTE)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应用传统半乳糖皮下注射+去势法建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模型,将C57/BL6小鼠分为雌性或雄性的CON组、SOP组、SOP+PTE组;SOP+PTE组在造模过程中用PTE 0.5 g/mL灌胃干预4周,取材前1周进行行为学实验,后取大脑、L4椎体,检测骨和海马组织形态学;细胞实验:利用过氧叔丁醇(TBHP)诱导MC3T3/HT22细胞衰老,分别观察诱导后HT22半乳糖苷酶染色、衰老标志物和MC3T3成骨、衰老标志物的变化及PTE相应的治疗效果。结果MicroCT提示雌雄小鼠中,与CON组相比,SOP组骨量丢失,SOP+PTE组骨量则得到了恢复;骨HE切片结果与MicroCT结果相符;海马组织切片提示,与CON组相比,SOP组海马出现退变,而SOP+PTE组退变则得到缓解。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时序实验中,与CON、SOP组相比,雄性SOP+PTE组记忆能力明显恢复;但雌雄小鼠旷场实验均无明显变化。②TBHP可诱导MC3T3衰老,降低成骨能力及增加衰老蛋白表达,而当加入PTE后,均能逆转TBHP导致的成骨能力降低与蛋白下降;TBHP亦可增加HT22半乳糖苷酶染色区域,增加衰老蛋白表达,而加入PTE后,上述变化均得到逆转。结论PTE通过抑制前成骨细胞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和海马衰老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提取物 细胞衰老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量丢失 海马组织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YOLOv5s太阳能电池片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雪玲 林珊玲 +1 位作者 林志贤 郭太良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7,共11页
针对太阳能电池片缺陷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5s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为了解决电池片小目标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了上下文Transformer网络(CoT),可以为小目标提供全局上下文信息,帮助模型更好地... 针对太阳能电池片缺陷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5s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为了解决电池片小目标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了上下文Transformer网络(CoT),可以为小目标提供全局上下文信息,帮助模型更好地预测小目标。其次,将CBAM注意力加入到Head部分的C3模块,能够更好地捕捉输入特征图的重要通道和空间位置,提高模型的性能和鲁棒性。接着,使用轻量级的通用上采样算子CARAFE减少上采样过程中特征信息的损失,保证了特征信息的完整性。最后,使用WIoU作为边界框损失函数,大幅提升了回归的准确性,并且有助于快速实现模型的收敛。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YOLOv5s相较于原始算法在Precision、Recall、mAP@0.5三个指标上分别提高了5.5%、4.1%、3.3%,检测速度达到了76 FPS,满足太阳能电池片缺陷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片 YOLOv5s 上下文Transformer网络 CARAFE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取代近红外双缆共轭高分子材料与低能量损失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若男 梁世洁 +4 位作者 许韵华 张翠芬 唐正 刘柏侨 李韦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5,共8页
近红外型双缆共轭高分子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了10%,然而较大的能量损失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工作中,我们合成了两个氯取代的近红外双缆共轭聚合物材料,分别命名为as-DCPIC-Cl和as-DCPIC-2Cl。氯原子的引入使得单组... 近红外型双缆共轭高分子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了10%,然而较大的能量损失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工作中,我们合成了两个氯取代的近红外双缆共轭聚合物材料,分别命名为as-DCPIC-Cl和as-DCPIC-2Cl。氯原子的引入使得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损失低至0.57 eV。其中,基于as-DCPIC-Cl的器件实现了10.14%的PCE,为基于非稠环电子受体的双缆共轭聚合物的最高性能。研究表明,氯原子在实现高性能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缆共轭高分子 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 近红外 能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播环境的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接入点部署优化
16
作者 姜静 刘永强 +2 位作者 严冯洋 陶莎 Worakrin Sutthiphan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共11页
无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通过在覆盖区域内部署大量的接入点(AP),可以为用户提供均匀、可靠的服务。传统的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采用随机部署,未考虑AP周围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散射物以及环境遮挡对覆盖质量的影响。为了考... 无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通过在覆盖区域内部署大量的接入点(AP),可以为用户提供均匀、可靠的服务。传统的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采用随机部署,未考虑AP周围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散射物以及环境遮挡对覆盖质量的影响。为了考虑实际环境下无蜂窝大规模MIMO能实现均匀、一致的覆盖,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播环境的AP部署方案。首先,通过混合概率路径损耗模型对无线传播环境进行表征,其次构建了以最大化平均吞吐量为目标的AP部署优化问题,最后将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博弈过程,并且基于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ADDPG)算法得出最优的AP部署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随机部署和现有AP部署策略,所提方案可明显改善复杂环境下的非均匀覆盖问题,为用户提供良好一致的均匀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蜂窝大规模MIMO AP部署 混合概率路径损耗模型 MADDP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充循环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彦仪 汪红辉 +2 位作者 储德韧 许铤 商照聪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8-2155,共8页
选取了作为典型储能电池单体的商用磷酸铁锂/石墨电池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充电截止电压(3.65、4.20、4.40、4.60和4.80 V)下的过充循环性能演变特性。通过构建电池容量衰减模型,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程度过充循环下的容量衰减... 选取了作为典型储能电池单体的商用磷酸铁锂/石墨电池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充电截止电压(3.65、4.20、4.40、4.60和4.80 V)下的过充循环性能演变特性。通过构建电池容量衰减模型,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程度过充循环下的容量衰减情况。进一步借助电压微分曲线(DV)无损分析,同时结合关键电极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和元素分析,对磷酸铁锂电池过充循环下的容量衰减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过充电压越高,电池容量衰减越快。特别是在4.60 V过充循环时,平均容量衰减速率达到了每循环0.232‰,是正常循环下的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过度充电 容量衰减模型 电压微分曲线 活性锂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威 李为相 +2 位作者 方志 孙圆 陈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36-343,共8页
针对光伏电池对于太阳能转化效率不稳定的问题,提高光伏电池的质量,提出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算法PSD-YOLO,在YOLOv7-tiny中引入轻量化卷积模块PSDConv。将GSConv中的DW卷积替换为Partial卷积,降低了内存访问量并提高... 针对光伏电池对于太阳能转化效率不稳定的问题,提高光伏电池的质量,提出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算法PSD-YOLO,在YOLOv7-tiny中引入轻量化卷积模块PSDConv。将GSConv中的DW卷积替换为Partial卷积,降低了内存访问量并提高了检测速度;并且引入了GhostNetv2中的解耦全连接注意力(DFC)机制,在保持其可部署性的同时提高了轻量级算法对光伏电池复杂缺陷类型的检测能力;在损失函数部分,将原本的CIoU替换为EIoU,加速了收敛且提高了回归精度。实验结果表明,PSD-YOLO模型在参数量和计算量方面分别相较于YOLOv7-tiny模型下降了18.3%和16.7%,模型大小仅有4.9×10^(6),mAP@0.5提升了5.3个百分点,在实现更小模型体积的同时,达到了更高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tiny 光伏电池 缺陷检测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调控IKK/IκBα/NF-κB通路对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祝晓宇 邓华 +1 位作者 孙川惠 曹庆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2,共7页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调控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老年性聋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当归芍药散...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调控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老年性聋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当归芍药散组(中药-L组,3.2 g/kg生药)、高剂量当归芍药散组(中药-H组,6.4 g/kg生药)和高剂量当归芍药散+IKK/IκBα/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白藜芦醇(RES)组(中药-H+RES组,6.4 g/kg生药+43.33 mg/kg RES),每组12只小鼠;取12只2月龄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各组小鼠听阈值;HE染色观察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的病理变化,并对小鼠耳蜗中回与底回的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数量进行计数;TUNEL染色法检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ELISA法检测小鼠耳蜗组织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qRT-PCR法检测小鼠耳蜗组织中IL-1β、IL-6与TNF-α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耳蜗组织IKK/IκBα/NF-κB通路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odel组小鼠较Control组小鼠8 kHz、16 kHz、24 kH、32 kHz听阈值、耳蜗螺旋神经节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耳蜗组织MDA及IL-1β、IL-6与TNF-αmRNA水平、p-IκBα、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IKK、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SOD水平、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形态异常、排列疏松紊乱,发生空泡化,出现病理学损伤。中药-L组、中药-H组小鼠较Model组相应指标变化程度较轻(均P<0.05)。RES减弱了当归芍药散对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下调IKK/IκBα/NF-κB通路抑制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核因子-κB通路 老年性聋 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片化准单晶硅电池光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少波 李进 +2 位作者 瞿立 马润 王忠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177,共8页
利用Quokka2软件对以准单晶硅片为衬底的太阳电池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硅片厚度对不同氧含量、体寿命的准单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以及功率损耗的影响。与直拉单晶硅相比,准单晶硅成本较低,硅片内缺陷较多、氧含量较低。通过将准单晶硅片应... 利用Quokka2软件对以准单晶硅片为衬底的太阳电池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硅片厚度对不同氧含量、体寿命的准单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以及功率损耗的影响。与直拉单晶硅相比,准单晶硅成本较低,硅片内缺陷较多、氧含量较低。通过将准单晶硅片应用于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PERC)以及叉指背电极接触电池(IBC),比较硅片在不同电池结构下的光伏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硅片厚度从150μm降到70μm,Shockley-Read-Hall(SRH)复合损耗也随之降低,最高可达1.14 mW/cm^(2),但同时短路电流密度的下降也有0.95 mA/cm^(2),相互影响下电池转换效率仍有一定的提升。薄片化准单晶硅PERC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可达23.04%;薄片化准单晶硅IBC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可达2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厚度控制 数值模拟 准单晶硅 功率损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