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棒槌粗提液对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李玲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采用铁棒槌宿根作为原料,熬制成粗提液原液,并稀释成20、40、60倍液,以清水作为对照(CK),在祁连山东端北麓浅山区天然林的林缘地带,用此对青海云杉人工林主要病虫害——叶锈病、阿扁叶蜂、大灰象和黄卷蛾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 采用铁棒槌宿根作为原料,熬制成粗提液原液,并稀释成20、40、60倍液,以清水作为对照(CK),在祁连山东端北麓浅山区天然林的林缘地带,用此对青海云杉人工林主要病虫害——叶锈病、阿扁叶蜂、大灰象和黄卷蛾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铁棒槌粗提液均提高了叶锈病、阿扁叶蜂、大灰象和黄卷蛾防效。其中40倍液的防效最高,分别为71.82%、92.39%、91.78%和96.59%;20倍液的防效次之,60倍液的防效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稀释倍数铁棒槌粗提液间防效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显示出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显著效果和潜力。此次试验不仅验证了铁棒槌粗提液在病虫害防治中的有效性,也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棒槌 粗提液 病虫害 防效 青海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苔藓层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变化的缓冲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高红 王晓 薛亚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5,共8页
【目的】探讨干旱条件下苔藓层对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为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旱区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森林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干旱年和常水年有、无苔藓样地土壤水分的连续观测,分析不同干旱条件下苔藓层对土... 【目的】探讨干旱条件下苔藓层对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为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旱区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森林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干旱年和常水年有、无苔藓样地土壤水分的连续观测,分析不同干旱条件下苔藓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年际尺度上,常水年有、无苔藓样地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9.5±6.1)%、(29.6±7.1)%,干旱年有、无苔藓样地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2.3±4.7)%、(27.7±4.2)%;常水年苔藓层对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无显著影响(P>0.05),干旱年苔藓层会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P<0.05)。年内尺度上,不同月份苔藓层对土壤水分的作用存在差异,表现为生长季早期苔藓层对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的作用不显著(P>0.05),生长季中后期作用显著(P<0.05)。不同降雨条件下苔藓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显著。晴天或小雨条件下,苔藓层对土壤水分作用不明显(P>0.05),中大雨条件下,苔藓层会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P<0.05)。【结论】苔藓通过增加入渗和抑制土壤蒸发,从而在干旱条件下对土壤水分变化起到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祁连山 苔藓层 土壤水分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的激素、年龄和位置效应研究 被引量:74
3
作者 王军辉 张建国 +4 位作者 张守攻 许洋 杨红旗 张金学 孙国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71,共7页
为了解青海云杉插穗生根的外在因素和内在生理生化基础,采用网袋容器和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繁殖技术,系统研究了青海云杉插穗母株年龄、部位、类型及激素处理等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插穗类型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 为了解青海云杉插穗生根的外在因素和内在生理生化基础,采用网袋容器和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繁殖技术,系统研究了青海云杉插穗母株年龄、部位、类型及激素处理等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插穗类型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异戊烯基腺嘌呤(IPA)、酚类化合物和糖类的含量。结果表明,以7年生母株枝条作穗条扦插繁殖效果最佳;一级侧枝的生根情况优于二级侧枝和顶枝穗条,树冠下部穗条生根优于上部枝条;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硬枝插穗的生根率,其中以IBA 200 m g/kg处理3 h的生根效果最好;邻苯二酸和儿茶酸2种酚类化合物可能对生根有抑制作用;枝条和针叶中三糖含量随母株年龄增加而增大,而葡萄糖含量却呈下降趋势;高含量的Z和ZR均有利于插条生根,IAA对生根无促进作用,IPA对插条生根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单一的某种激素对青海云杉插穗生根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硬枝扦插 激素效应 年龄效应 位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文峰 李毅 +1 位作者 马彦军 李栋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869-9871,共3页
[目的]确定适应青海云杉ISSR-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方法]以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kom.)为材料,对影响其ISSR-PCR扩增结果的各因素(Mg2+、dNTPs、TaqDNA聚合酶、模板DNA、引物、退火温度)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青海云杉ISSR-PC... [目的]确定适应青海云杉ISSR-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方法]以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kom.)为材料,对影响其ISSR-PCR扩增结果的各因素(Mg2+、dNTPs、TaqDNA聚合酶、模板DNA、引物、退火温度)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青海云杉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0μl反应体系中包含1μl10×buffer,1.5 mmol/L的Mg2+,0.2 mmol/L的dNTPs,TaqDNA聚合酶1.0 U,模板DNA40 ng,引物0.6μmol/L。对青海云杉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的退火温度进行梯度试验发现,引物UBC818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4.2℃,且最适退火温度因引物而异。[结论]该优化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青海云杉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ISSR 体系建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lodyn在青海云杉活立木基本密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茹广欣 李林 朱秀红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6-510,共5页
利用P ilodyn对青海云杉活立木南北方向进行探测,室内测定青海云杉木材各基本密度和早晚材管胞长,对青海云杉南北向P ilodyn值与木材各基本密度、早晚材管胞长、胸径间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 ilodyn值南向平均值为26.... 利用P ilodyn对青海云杉活立木南北方向进行探测,室内测定青海云杉木材各基本密度和早晚材管胞长,对青海云杉南北向P ilodyn值与木材各基本密度、早晚材管胞长、胸径间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 ilodyn值南向平均值为26.3 mm,北向平均值为27.3 mm,南北向P ilodyn平均值差异不显著,北向P ilodyn值与胸径间相关关系显著,青海云杉南北向P ilodyn值与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早晚材管胞长间都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对青海云杉南向P ilodyn值的贡献率最大为60%,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对北向P ilodyn值的贡献率最大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Pilodyn值 木材基本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嫁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邓延安 张卫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8-90,共3页
该文以 1 986— 1 995年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嫁接生产实践为基础 ,对影响青海云杉嫁接效果的因素 ,如嫁接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 ,嫁接时间 ,嫁接方法 ,嫁接时的天气状况 ,接穗的质量、年龄、来源、存储方法 ,砧木的年龄、所处环境等... 该文以 1 986— 1 995年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嫁接生产实践为基础 ,对影响青海云杉嫁接效果的因素 ,如嫁接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 ,嫁接时间 ,嫁接方法 ,嫁接时的天气状况 ,接穗的质量、年龄、来源、存储方法 ,砧木的年龄、所处环境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通过严格培训嫁接人员 ,在川灌区选择 4月下旬、林区选择 5月中旬 ,无风、无雨的天气 ,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将长 8~ 1 2cm、粗 5~ 1 0mm的 1年生接穗嫁接在 8~ 1 2年生的砧木上 ,可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萌芽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嫁接 接穗 嫁接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种子园无性系结实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祜 王立 吕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55-157,共3页
[目的]研究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利用青海云杉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中筛选出的18个优良无性系90个分株材料,研究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不同树冠层的结实量.[结果]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结实能力差异明显,其无性系... [目的]研究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利用青海云杉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中筛选出的18个优良无性系90个分株材料,研究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不同树冠层的结实量.[结果]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结实能力差异明显,其无性系重复力较高,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母树球果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上部的冠层分枝上,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主要分布在树冠上部,各部位的球果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球果量在树冠中部、上部、下部分别占单株球果总量的86.43%、10.37%和3.20%.通过性状相关分析,青海云杉单株结实量与树冠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下部结实量与冠幅呈极显著负相关,中部结实量、单株球果量和单果鲜重3个结实性状与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可为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系 种子园 结实性状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遗传变异及二代优树选择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娜 安三平 +4 位作者 王丽芳 蒋明 马建伟 欧阳芳群 王军辉 《甘肃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对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试验基地9年生40个青海云杉家系子代测定林树高、新梢、冠幅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家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青海云杉各性状中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各家系间树高、新梢、冠幅三者之间表... 对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试验基地9年生40个青海云杉家系子代测定林树高、新梢、冠幅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家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青海云杉各性状中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各家系间树高、新梢、冠幅三者之间表型相关均为极显著相关。以家系树高育种值为选择指标,共选出8个优良家系。采用配合选择最佳线性预测(BLUP)估算单株育种值,选出来自21个家系的102个优良单株,其树高比群体均值高出36.25%,期望遗传增益是27.97%。说明配合选择具有兼顾高遗传增益和广遗传基础的优点。这些优良家系和单株可作为营建青海云杉二代种子园试验林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遗传变异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种子园树木生长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健 颜增玉 马明呈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4期81-82,80,共3页
青海云杉种子园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更新造林用种的主要基地。青海林木良种育种工作比较薄弱,我们应用生长相关性分析理论,开展青海云杉种子园树木高生长与胸径以及树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来拟定青海云杉生长过程,并根据生长变量自... 青海云杉种子园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更新造林用种的主要基地。青海林木良种育种工作比较薄弱,我们应用生长相关性分析理论,开展青海云杉种子园树木高生长与胸径以及树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来拟定青海云杉生长过程,并根据生长变量自身的数据序列,建立起青海云杉树高生长与胸径生长、胸径生长与树冠的动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应用线型分析理论建立的树高生长量模型和胸径总生长量模型以及树冠生长量模型,精度相当高,能够准确地预测青海云杉树高生长的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种子园 相关性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数量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丁国民 刘兴明 +1 位作者 倪自银 彭吉廷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41,共6页
用生存分析和静态生命表研究方法,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了16个(20 m×20 m)样地,分析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种群数量动态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种群年龄结构不同,属顶级群落的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 用生存分析和静态生命表研究方法,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了16个(20 m×20 m)样地,分析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种群数量动态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种群年龄结构不同,属顶级群落的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表现为衰退型种群;灌木-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为增长型种群.1~5龄级存活曲线较陡,种群死亡率较高;5龄级以后存活曲线相对平缓,死亡率较低.采用指数方程和幂函数对生存曲线的类型进行检验,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和标准化青海云杉林的生存曲线符合DeeveyⅢ型曲线;灌木-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的生存曲线符合DeeveyⅡ型曲线.种群数量变化的回归分析和青海云杉生态寿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海云杉种群存活数变化和生态寿命与种群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生命表 存活曲线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枝云杉、青海云杉叶锈病病原及转主寄主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曹秀文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78-80,共3页
对白龙江林区云杉、青海云杉叶锈病的病原形态、转主寄主与寄主病原交互隔离接种后认为 ,2种云杉叶锈病病原均为祁连金锈菌 Chrysomyxa qilanensis Wang.Wu et L .粗枝云杉叶锈病病原转主寄主为山光杜鹃 Rhododendron oreodoxa Franch,... 对白龙江林区云杉、青海云杉叶锈病的病原形态、转主寄主与寄主病原交互隔离接种后认为 ,2种云杉叶锈病病原均为祁连金锈菌 Chrysomyxa qilanensis Wang.Wu et L .粗枝云杉叶锈病病原转主寄主为山光杜鹃 Rhododendron oreodoxa Franch,青海云杉叶锈病病原转主寄主为青海杜鹃 Rh.przeowalsk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枝云杉 青海云杉 叶锈病 转主寄主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宏斌 吕东 +4 位作者 李秉新 赵明 闫克林 赵祜 谢小兵 《河北林果研究》 2013年第4期335-338,共4页
以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30个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在张掖市肃南县塔尔沟苗圃开展苗期试验,测定5a生苗期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等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家系间苗高、地径、新梢长存在极显著差... 以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30个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在张掖市肃南县塔尔沟苗圃开展苗期试验,测定5a生苗期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等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家系间苗高、地径、新梢长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变异系数较高,均在19.76%以上,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指标的家系遗传力均较大,均在0.830以上;苗高与地径、新梢长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地径与新梢长、侧枝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2)以苗高为首要选择指标,按照1倍标准差选择出158#、106#、160#、154#、109#、119#6个优良家系,各性状值高于30个家系的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生产力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育种资源遗传评价
13
作者 陈雅丽 赵祜 +2 位作者 吕东 李伟 张宏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2,151,共8页
【目的】了解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及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为青海云杉遗传改良策略的制定及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甘肃省张掖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来自9个种源地共108个无性系进... 【目的】了解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及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为青海云杉遗传改良策略的制定及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甘肃省张掖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来自9个种源地共108个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种源间、无性系间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1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50个多态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484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154,Nei多样性指数为0.5129,Shannon信息指数为1.0065.种源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2816,基因流为0.6378,表明种源间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个体间(84%).基于Nei’1983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9个种源分为2大类群,108个无性系基本按照种源聚类.【结论】张掖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可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建设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系种子园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叶锈病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立民 《青海农林科技》 202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为了提高青海云杉叶锈病防治效果,调查了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生规律,研究了种植地海拔、郁闭度、距转移寄主青海杜鹃距离与病害发生率、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并选用不同杀菌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生率和病情指数随着种植地海... 为了提高青海云杉叶锈病防治效果,调查了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生规律,研究了种植地海拔、郁闭度、距转移寄主青海杜鹃距离与病害发生率、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并选用不同杀菌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生率和病情指数随着种植地海拔的提高而加重,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和转移寄主青海杜鹃距离的增加而减轻。选用不同杀菌剂防治后,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0.2%溶液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8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叶锈病 发生规律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青海云杉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占梅 才仁旦周 +1 位作者 高云鹤 万发栋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第1期25-30,35,共7页
本文以西宁市南北山20-30a生青海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定树高年生长量、胸径年生长量等10个评价指标进行赋值和无量纲化处理,并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其权重,通过参考健康度指标(HI)构建评价模型和正态等距法确定健康等级标准,最终分析并... 本文以西宁市南北山20-30a生青海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定树高年生长量、胸径年生长量等10个评价指标进行赋值和无量纲化处理,并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其权重,通过参考健康度指标(HI)构建评价模型和正态等距法确定健康等级标准,最终分析并得出西宁市南北山青海云杉人工林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各健康等级的取值范围为:不健康[0.22,0.33]、中健康[0.34,0.45]、亚健康[0.46,0.57]、健康[0.58,0.69];人工林中达到健康水平的有17%、亚健康的占42%、中健康的占28%、不健康的占13%,从隶属度最大的原则上分析,西宁市南北山青海云杉人工林以亚健康状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市 青海云杉 人工林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方式对云杉苗圃微环境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新鹏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56-59,共4页
为了促进青海云杉苗木生长和提高苗圃地除草效率,研究不同除草方式对苗木生长微环境、生长量、除草效率和除草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化学除草可提高青海云杉行间气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地表土壤温度和相对含水量;②机械除草可降... 为了促进青海云杉苗木生长和提高苗圃地除草效率,研究不同除草方式对苗木生长微环境、生长量、除草效率和除草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化学除草可提高青海云杉行间气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地表土壤温度和相对含水量;②机械除草可降低行间气温,提高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地表土壤温度,提高地表土壤相对含水量;③地膜除草可提高行间气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地表土壤温度和相对含水量;④不同除草方式中化学除草、机械除草和地膜除草均可提高除草效率和降低除草成本,但化学除草还提高了苗木生长量,而地膜除草降低了苗木生长量;⑤从生长量和除草成本综合判定,化学除草综合效果最佳:除草后苗木生长量较高(苗高、冠幅、地径可达84.31 cm、30.44 cm、7.04 cm,较人工除草(对照)分别提高了4.92%、15.09%、6.13%),除草效率最高(效率可达650.12 m^2·h^-1·人^-1,较人工除草(对照)提高864.86%),除草成本较低(成本仅2705.40元·hm^-2,较人工除草(对照)降低7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苗圃地 除草方式 微环境 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酸处理对青海云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生莹 陵军成 《青海农林科技》 2016年第2期76-78,共3页
以青海云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赤霉酸浓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胚根鲜重、简化活力指数和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酸处理能解除青海云杉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赤霉酸对种... 以青海云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赤霉酸浓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胚根鲜重、简化活力指数和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酸处理能解除青海云杉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赤霉酸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以500mg/L赤霉酸浸种24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0%、42%和19.51,建议青海云杉育苗生产中利用这一浓度处理来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酸 种子萌发 胚根生长 青海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青海云杉生长量和产种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亨银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54-57,62,共5页
为提高青海云杉采种林的产种量和种子质量,于2018—2020年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天祝县青海云杉良种示范基地,开展青海云杉发芽前期和旺盛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会降... 为提高青海云杉采种林的产种量和种子质量,于2018—2020年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天祝县青海云杉良种示范基地,开展青海云杉发芽前期和旺盛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会降低青海云杉主梢和副梢生长量,提高新枝数、种子产量和质量。其中,以多效唑1%处理的种子产量、千粒重、种子播种后发芽率、幼苗针叶数、苗高、根长均最高,分别为0.59 kg·株^(-1)、8.37g、82.69%、8.86个·株^(-1)、7.48 cm、6.25 cm,分别比对照(CK)提高293.33%、106.67%、27.02%、73.67%、64.04%、48.81%,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多效唑不同浓度处理的种子产量、千粒重和发芽率由高到低的排序均为1%>2%>0.5%>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多效唑 种子产量 种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海云杉造林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师菊梅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9期93-94,共2页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造林技术研究方面,发挥林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因地制宜,坚持实地适树,努力改变以往依靠营造杨树人工纯林的模式,大力发展针叶林,同时大力提倡混交林,不断地合理调整树种结构,从而实现林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太子山 青海云杉 造林 技术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不同生境与结果能力、产种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芳 《宁夏农林科技》 2022年第2期16-19,共4页
为了提高青海云杉采种林抚育水平和产种量,调查研究不同生境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和地形地貌与产种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速效氮含量、含水量与青海云杉结果植株比例、单株球果数、单株产种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98;... 为了提高青海云杉采种林抚育水平和产种量,调查研究不同生境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和地形地貌与产种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速效氮含量、含水量与青海云杉结果植株比例、单株球果数、单株产种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98;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青海云杉结果植株比例、单株球果数、单株产种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0.97;土壤类型、地形地貌与结果植株比例、单株球果数、单株产种量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参考相关性研究结论,建议从施肥、控水、园地选择等方面促进青海云杉种子早产和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不同生境 产种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