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Macaca mulatta)的齿序、年龄和个体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中兴 白寿昌 陈元霖 《兽类学报》 CAS 1984年第2期81-87,共7页
猕猴(Macaca mulatta)齿序与年龄的关系,我们已作过简明报道(曾中兴,1965;曾中兴等,1980)。与人一样,猕猴有2套齿列,即20颗乳齿和32颗恒齿。约在5月龄时出齐全部乳齿,4.5岁时乳齿全被恒齿替换。通常,雄猴到6.5岁左右出齐恒齿,而雌猴要到... 猕猴(Macaca mulatta)齿序与年龄的关系,我们已作过简明报道(曾中兴,1965;曾中兴等,1980)。与人一样,猕猴有2套齿列,即20颗乳齿和32颗恒齿。约在5月龄时出齐全部乳齿,4.5岁时乳齿全被恒齿替换。通常,雄猴到6.5岁左右出齐恒齿,而雌猴要到7岁左右。此后,随同动物年龄的增长,各类牙齿的齿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因此,猴子的牙齿状况可用来估计其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臼齿 犬齿 乳齿 个体发育 个体发生 macaca mulatta 猕猴 恒河猴 猕猴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猕猴(Macaca mulatta)夏季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炜 申琦 +2 位作者 马清义 田瑞 雷初朝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4,共4页
2006年7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17只笼养猕猴的昼间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笼养猕猴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表现为休息时间最多,其次是摄食和活动,梳理、社交、游戏及其他等行为... 2006年7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17只笼养猕猴的昼间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笼养猕猴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表现为休息时间最多,其次是摄食和活动,梳理、社交、游戏及其他等行为最少。在白昼各时间段内的活动规律为:摄食的高峰期在11:00-12:00,休息的高峰期在14:00-15:00,活动的高峰期在15:00-16:00,梳理、社交、游戏及其他行为在全昼趋于平缓。笼养猕猴的性别对活动时间分配影响不大,但母猴群体的梳理行为较雄猴群体多1倍以上。年龄对活动时间分配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成年猴、幼年猴休息行为最多,青年猴摄食行为最多,幼年猴运动时间明显高于成年猴和青年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笼养 行为 时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F_3猕猴(Macaca mulatta)生长发育观察
3
作者 周维官 曾维铭 +1 位作者 陈业良 周志权 《广西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在与 F2 猕猴 GMn- Ns品种相同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下驯养 1997年内出生的 F3猕猴 10只 (其中公 5只 ,母 5只 ) ,并与同年内出生的 F2 猕猴 11只作对照 ,分别测定其体重、躯干长、尾长及血常规等指标 ,统计成活率。结果 F3... 在与 F2 猕猴 GMn- Ns品种相同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下驯养 1997年内出生的 F3猕猴 10只 (其中公 5只 ,母 5只 ) ,并与同年内出生的 F2 猕猴 11只作对照 ,分别测定其体重、躯干长、尾长及血常规等指标 ,统计成活率。结果 F3猕猴公、母平均体重分别由出生时的 36 3g和 339g增加到 12月龄时的 15 96 g和 15 5 0 g,分别比 F2 猕猴公、母的体重小 ,经 t检验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公猴和母猴的躯干长分别由 6月龄时的 15 6 mm和15 1mm增加到 12月龄时的 185 mm和 181mm,尾长分别由 6月龄时的 119m m和 12 0 mm增加到 12月龄时的 130mm和 133mm,F3猕猴躯干长在不同月龄时都比 F2 猕猴略小 ,但尾长较接近。F3猕猴 12月龄时的成活率为83.3% ,血常规正常。说明 F3猕猴能在 F2 猕猴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第三代 驯养 生长 发育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供脑结构立体定位研究用广西恒河猴(Macaca mulatta)选种培育研究
4
作者 李进 张维嘉 杨文光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6,共3页
为达到颅、脑数值稳定、脑结构立体定位准确目的,广西恒河猴选种培育有三原则:动物来源于同一种群,同一地域;颅数值G-OP/APO OP为2 . 5±0 . 1mm ,APO- OP为32 +±1 0mm范围;后宫式饲养繁殖与相应学科研究密切结合。
关键词 选种培育 恒河猴 脑立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 第7颈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薛德明 张文学 +1 位作者 辛炳乾 瞿文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1-74,共4页
对13例成年太行山猕猴(M.mulatatcheliensis)第7颈椎进行了全面测量,另算出两项指数.用第7颈椎矢径、全宽、椎孔矢径与椎孔横径两两组合为6组,第7颈椎与寰椎矢径、全宽、椎孔矢径与椎孔横径4项指标一一... 对13例成年太行山猕猴(M.mulatatcheliensis)第7颈椎进行了全面测量,另算出两项指数.用第7颈椎矢径、全宽、椎孔矢径与椎孔横径两两组合为6组,第7颈椎与寰椎矢径、全宽、椎孔矢径与椎孔横径4项指标一一对应组合为4组,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均呈正相关;其中第7颈椎矢径与全宽、椎孔横径与全宽、椎孔矢径与椎孔横径呈高度相关;第7颈椎与寰椎椎孔横径、全宽间呈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第7颈椎 相关 指数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第1胸椎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薛德明 张文学 +1 位作者 曹巍 瞿文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68-71,共4页
对15例成年太行山猕猴(M.mulatatcheliensis)第1胸椎进行了全面测量及观察,算出两项指数,并作了相关分析和异速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寰椎全宽与第1胸椎全宽呈高度相关(r=0.898,tr=5.773>... 对15例成年太行山猕猴(M.mulatatcheliensis)第1胸椎进行了全面测量及观察,算出两项指数,并作了相关分析和异速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寰椎全宽与第1胸椎全宽呈高度相关(r=0.898,tr=5.773>t(s)0.01=3.355,p<0.01);矢径、全宽、椎体上矢径、椎体下矢径为正异速生长,椎体下横径接近等速生长,椎体前高、椎体后高、椎体上横径、椎孔矢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第1胸椎 脊椎骨 灵长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虎山猕猴(Macaca mulatta)麻疹病毒感染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韦毅 刘自民 +3 位作者 黄广宾 麦兆良 符明泰 刘锋 《广西科学》 CAS 1996年第2期51-53,共3页
采用HI(血凝抑制试验)法,比较在不同生境中,龙虎山猕猴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小群关养组的阳性率为90.9%;半野生猴组阳性率为28.3%;野生猴组阳性率为2.4%。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猴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 采用HI(血凝抑制试验)法,比较在不同生境中,龙虎山猕猴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小群关养组的阳性率为90.9%;半野生猴组阳性率为28.3%;野生猴组阳性率为2.4%。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猴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半野生猴组阳性率逐年递增。对建立无麻疹、B病毒等病毒感染繁殖种群提出初步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抗体 猕猴 感染 观赏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猕猴海南亚种体质量与血液生化参数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8
作者 刘保臻 王军 +4 位作者 孙瑞萍 伍乘风 赵鑫源 赵建国 袁靖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7,共11页
目的比较猕猴海南亚种(Macaca mulatta brevicaudus)的体质量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后续实验动物培育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陵水南湾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的180只野生猕猴海南亚种(雌性和雄性)为对象,使用电子秤测量其体质量,同时采集猕猴... 目的比较猕猴海南亚种(Macaca mulatta brevicaudus)的体质量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后续实验动物培育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陵水南湾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的180只野生猕猴海南亚种(雌性和雄性)为对象,使用电子秤测量其体质量,同时采集猕猴血液样本,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RBC、HGB、WBC、PLT等),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生化指标(ALT、AST、GLU、BUN等)。数据分析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运用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猕猴的体质量及血液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成年野生猕猴海南亚种中,雄性体质量显著高于雌性(P<0.05)。然而,雌性和雄性猕猴的全血细胞计数结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雌性和雄性猕猴海南亚种之间乳酸脱氢酶(LDH)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生化指标则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野生猕猴海南亚种体质量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基础数据,为后续猕猴海南亚种实验动物化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海南亚种 野生动物 体质量 血液生化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博爱本地与引入猕猴种群粪便残余常量营养与粪便颗粒大小比较
9
作者 赵拓 赵玥 +3 位作者 吴凡 户晨珂 崔振伟 田军东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404,共10页
2023年12月,利用非损伤取样法采集了栖息于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博爱段猕猴Macaca mulatta本地种群和引入种群的粪样,利用近红外热量分析仪对粪便能量和常量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并采用湿法筛分法对粪便颗粒大小进行了定量分... 2023年12月,利用非损伤取样法采集了栖息于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博爱段猕猴Macaca mulatta本地种群和引入种群的粪样,利用近红外热量分析仪对粪便能量和常量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并采用湿法筛分法对粪便颗粒大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本地种群的粪便总能量、常量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和粪便颗粒平均粒径均极显著高于引入种群,但两者的粪便最小粒径颗粒占比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提示,本地与引入猕猴在粪便营养生态方面的差异可能是前者更适应本地环境的表现。本研究不仅为物种迁地保护、引入等活动提供参考基础,也为本土物种或本地种群管护提供新的思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粪便 常量营养 颗粒大小 本地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林区猕猴的地面活动节律和栖息地利用研究
10
作者 吴炳良 颜文博 +1 位作者 曾治高 黄祝礼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57,共8页
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林区通过160台红外相机对猕猴Macaca mulatta进行监测,共在74个位点获得348张有效照片,结果显示,猕猴的地面日活动曲线呈双峰分布,09∶00为小高峰,16∶00前后为最高峰,地面月活动... 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林区通过160台红外相机对猕猴Macaca mulatta进行监测,共在74个位点获得348张有效照片,结果显示,猕猴的地面日活动曲线呈双峰分布,09∶00为小高峰,16∶00前后为最高峰,地面月活动曲线为12月最强、5月最弱。基于零膨胀泊松分布广义线性模型对栖息地利用的分析显示:猕猴旱季偏好热带山地雨林,回避热带半落叶季雨林,对其他生境利用无显著差异,且偏好山谷、靠近水源区域;雨季仍偏好热带山地雨林,回避热带常绿季雨林,地形效应消失,但对水源的依赖依然显著,反映出水分对栖息地利用的全年重要性,栖息地利用具有显著旱雨季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猕猴为典型的昼行性动物,旱雨季的活动有明显差异。猕猴通过动态调整栖息地利用策略,平衡旱季水分胁迫、雨季植被竞争压力及全年食物资源分布,体现了其对热带山地雨林小气候和异质性景观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地面活动节律 栖息地利用 尖峰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理剑川石宝山旅游区猕猴可持续管理研究
11
作者 李军杰 张传晶 +6 位作者 程依婷 杨娟 黄灿斌 房以好 李延鹏 黄志旁 肖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8,共8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可续发展密切相关。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业能较好地兼顾保护与发展,但也面临着种群管理、人兽冲突等难题。为制定可持续的旅游区野生动物种群管理方案,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对云南大理剑川石宝山旅游区猕猴(Macac...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可续发展密切相关。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业能较好地兼顾保护与发展,但也面临着种群管理、人兽冲突等难题。为制定可持续的旅游区野生动物种群管理方案,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对云南大理剑川石宝山旅游区猕猴(Macaca mulatta)进行种群监测,收集猴群入村肇事信息,并分析旅游区猕猴的容纳量和维持量。结果表明:石宝山现有9群480只猕猴,种群呈指数型增长,f(x)=569.2×exp[(x-2010)/31.6]-348.3(R^(2)=0.998),猴群主要分布区密度为96只/km^(2)。结合猕猴群在2019年入村肇事数量开始明显增长的事实,确定旅游区最大容纳量(K)为408只,表明现阶段石宝山猕猴种群已超出最大容纳量,且依赖游客和旅游区投食生存。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投食量大幅减少,导致猴群进入村庄肇事,产生人猴冲突。为保证猴群健康发展,同时避免因种群增长速率过快而加剧人猴冲突,建议将石宝山猴群控制在204只(K/2)以下。依据石宝山旅游区自身发展,参考国家相关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实施周期(3年或5年),制定调控计划,若调控周期为5年则将种群控制在140只,若为3年则控制在170只。建议:(1)制定可持续的种群调控和应急预案;(2)设立专门的游客投食区并规范游客投食行为;(3)建设旅游区专业管猴队,规范化监测旅游区内猴群和游客行为,尝试将相关旅游区建设成为实验猴供给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非人灵长类 猕猴 人兽冲突 种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与野外近人环境猕猴肠道菌群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欣然 王晓晨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5,共7页
通过对来自北京动物园10只圈养猕猴(Macaca mulatta)和来自河南济源五龙口风景区10只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的粪便微生物进行鸟枪法测序,分析两种不同环境下猕猴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20份样品共检测出9个门、18个纲、22... 通过对来自北京动物园10只圈养猕猴(Macaca mulatta)和来自河南济源五龙口风景区10只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的粪便微生物进行鸟枪法测序,分析两种不同环境下猕猴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20份样品共检测出9个门、18个纲、22个目、31个科、46个属和226个种。通过分析发现,圈养和野外近人环境群体共享了绝大部分细菌(200种),但是近人环境群体相比于圈养群体,独有更多种类的微生物。圈养猕猴肠道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组成。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肠道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组成。圈养猕猴和近人猕猴属水平上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圈养猕猴和野外近人环境猕猴肠道菌群组成的多样性与差异,可为猕猴的圈养以及景区野生动物管理提供指导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肠道菌群 鸟枪法测序 宏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自发性2型糖尿病猕猴的筛查
13
作者 周亮 王健宸 +1 位作者 周佳 卫愿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9-684,695,共7页
目的 筛选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猕猴Macaca mulatta,为研究T2DM发生发展及治疗药物筛选提供优良模型。方法 对30只雄性普通猕猴进行静脉注射糖耐量试验,筛选出满足空腹血糖≥6.0 mmol·L^(-1)及葡萄糖注射120 min后血糖≥10.1 mmol... 目的 筛选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猕猴Macaca mulatta,为研究T2DM发生发展及治疗药物筛选提供优良模型。方法 对30只雄性普通猕猴进行静脉注射糖耐量试验,筛选出满足空腹血糖≥6.0 mmol·L^(-1)及葡萄糖注射120 min后血糖≥10.1 mmol·L^(-1)的猕猴,并通过身体质量指数、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4项等指标评价其生理状态。结果和结论 共筛选出4只自发性T2DM猕猴和8只糖尿病前期猕猴,且T2DM猕猴HbA1c较正常猕猴显著升高,差异显著,未来将进一步对自发性T2DM猕猴进行种群繁育及标准化研究,这对于T2DM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药物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2型糖尿病 猕猴 葡萄糖耐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的交配行为参数与模式
14
作者 何民强 田军东 +1 位作者 李文韬 路纪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生存和繁衍是动物的本能,交配则是营有性繁殖动物成功繁殖的前提,亦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重要作用环节。由于在自然条件下较难观察交配行为,故而相对缺乏有关野生动物交配行为的量化分析。本研究以济源五龙口地区的太行山猕猴(Macaca mu... 生存和繁衍是动物的本能,交配则是营有性繁殖动物成功繁殖的前提,亦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重要作用环节。由于在自然条件下较难观察交配行为,故而相对缺乏有关野生动物交配行为的量化分析。本研究以济源五龙口地区的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WLK‑1A群为对象,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采集了太行山猕猴交配行为数据,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进而与近缘物种作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太行山猕猴的交配前行为以社会理毛为主(49.8%),且多由雌性发起(61.8%);(2)太行山猕猴的交配模式属于多次爬跨射精型,一次完整的交配过程包括12个爬跨回合和1次射精,持续时长平均为(719.4±43.3)s;(3)交配后行为以社会理毛(19.4%)和休息(18.1%)为主,雌雄个体交配关系可持续平均(2.1±2.03)d;(4)猕猴属(Macaca)物种的交配参数存在种间差异,交配模式与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群组基本吻合,但与社会风格关系不甚明显。本研究结果为全面理解猕猴属物种的繁殖生态学特征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交配 多次爬跨射精 猕猴属 行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长臂猿与猕猴种间冲突行为初报
15
作者 蔡成林 柳帅 +4 位作者 李萍 齐旭明 周照骊 陈远 龙文兴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种间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对动物种群动态的调控具有重要影响(Akçakaya et al.,2019;Mittelbach and McGill,2019)。当具有相似生态习性的物种同域分布,并且空间和食物等必要生存资源有限时,就可能发生种间竞争,进而... 种间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对动物种群动态的调控具有重要影响(Akçakaya et al.,2019;Mittelbach and McGill,2019)。当具有相似生态习性的物种同域分布,并且空间和食物等必要生存资源有限时,就可能发生种间竞争,进而导致其生态位的分化。种间竞争包括两种主要形式,即利用型竞争(exploitation competition)和干涉型竞争(interference competition)(Dhondt,2012;Chen et al.,2020)。同一资源对两种动物都非常重要,但两者竞争过程中不发生直接冲突,表现为利用型竞争;一种动物借助于行为干扰另一种动物使其得不到资源,且发生直接冲突,则为干涉型竞争(Kro‐nfeld-Schor and Dayan,2003;Dhondt,2012)。这些竞争关系可能影响物种种群的稳定,或者使物种对资源的利用发生转变以避免竞争,从而实现长期共存(Mittelbach and McGill,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长臂猿 猕猴 种间竞争 干涉型竞争 同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
16
作者 韩梦亚 田军东 +3 位作者 周言言 王钰炜 罗彤彤 路纪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龙口地区,以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WLK-1A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观察并记录目标个体的交配行为,以期探讨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及其性别-年龄组差异。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仅发生在交配期,高峰期为11月;(2)从性打搅的发起者来看,雄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29.1%,雌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14.9%,青少年个体占7.5%,婴幼个体占48.5%;(3)与接触式性打搅相比,雄性(P=0.011)和雌性(P=0.033)的性打搅均以非接触式性打搅为主,青少年个体的非接触式与接触式性打搅之间无显著差异(P=0.334),婴幼猴以接触式性打搅为主(P=0.001);(4)雄性倾向于打搅交配中的雌性(P=0.040),雌性对交配中雄性与雌性间的打搅频次无显著差异(P=0.157),青少年个体的性打搅大多指向其母亲(90%),婴幼猴的性打搅均指向其母亲。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频次、方式和打搅对象等表现出性别-年龄组间差异。基于功能分析,本研究认为,雄性和雌性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均支持性竞争假说,青少年个体的性打搅支持学习假说,婴幼猴的性打搅支持分离焦虑假说和学习假说。本研究结果可望增加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发育及其功能差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性打搅 性竞争 繁殖 行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毛滴虫对猕猴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鹤龄 陈智岗 +3 位作者 宗发梁 宁卿 严玉霖 王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74-4983,共10页
【目的】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毛滴虫感染对猕猴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临床研究利用微生物替代抗生素治疗毛滴虫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收集毛滴虫阳性和阴性的猕猴新鲜粪便样本各6份,通过宏基因组测序进行肠道菌群和功能基... 【目的】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毛滴虫感染对猕猴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临床研究利用微生物替代抗生素治疗毛滴虫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收集毛滴虫阳性和阴性的猕猴新鲜粪便样本各6份,通过宏基因组测序进行肠道菌群和功能基因预测分析。【结果】与健康猕猴相比,感染毛滴虫的猕猴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菌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拟杆菌和纤维杆菌显著减少(P<0.05),而弯曲菌和脱硫杆菌显著增加(P<0.05);肠道微生物中乳酸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弯曲杆菌科(Campylobacteraceae)等在感染毛滴虫的猕猴中显著富集,而普雷沃菌9菌(Prevotella_9)、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等在健康猕猴中更丰富;Brachyspira_hampsonii、Prevotellaceae_bacterium_Marseille_P2831是猕猴毛滴虫感染的生物标记物;肠道菌群功能基因预测显示,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微生物基因功能在毛滴虫感染的猕猴中显著降低(P<0.05)。【结论】毛滴虫感染猕猴可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降低肠道菌群的生物合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毛滴虫 16S rDNA 肠道菌群 功能基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方法的猕猴种群数量县域快速调查与人猴冲突分析:以贵州长顺为例
18
作者 何曼芳 王丽娟 +3 位作者 杨光美 曹和琴 刁奕欣 粟海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近年来,猕猴(Macaca mulatta)在多地种群增长迅速且人猴冲突事件频发。摸清猕猴种群数量及其人猴冲突状况是开展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以贵州长顺县为例,综合利用非诱导式访问、样线(带)与定点观测、红外相机配合夜宿地调查以及无人机调... 近年来,猕猴(Macaca mulatta)在多地种群增长迅速且人猴冲突事件频发。摸清猕猴种群数量及其人猴冲突状况是开展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以贵州长顺县为例,综合利用非诱导式访问、样线(带)与定点观测、红外相机配合夜宿地调查以及无人机调查等方法对贵州长顺县猕猴种群数量及人猴冲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以95%的可靠性和62%的调查精度表明,长顺县域共分布有猕猴群体20群,总数351±138只,并集中分布于南部区域;(2)应用的调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样线(带)与定点观测法发现猴群几率较大,访问调查法较为便捷,多方法综合使用能有效弥补单一调查方法获取数据的局限性;(3)猕猴危害作物高峰期发生在6—7月,与当地主要受害作物种类玉米成熟期时间一致,同时观测到靠近山林和水源的作物更易遭受猕猴危害;(4)原住民对猕猴保护态度各有不同,其中,有47.92%的受访者对猕猴保护政策持积极态度,52.08%的受访者持消极态度,其保护态度主要受受访者主要收入来源、受教育程度和猕猴危害造成的损失程度3个因素影响。本研究可为西南山地区域性猕猴种群快速调查与保护管理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数量 人猴冲突 野外调查 贵州长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猕猴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以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19
作者 熊晴帆 游奕来 +2 位作者 甘加俊 孙争争 刘璇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3期141-149,共9页
本文以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系统地介绍了红树林+猕猴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并应用SWO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连接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内地大陆的重要节点,森林生态旅游... 本文以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系统地介绍了红树林+猕猴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并应用SWO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连接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内地大陆的重要节点,森林生态旅游区位优势明显,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开展自然教育、休闲健身、娱乐康养等科普旅游潜力较大;②保护区的科普旅游设备设施较为简陋,解说系统缺乏新颖性、趣味性和吸引力等,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科学打造锤炼科普旅游宣教推介网络平台和配套设备设施建设迫在眉睫;③开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是当前政策的重要导向,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必然需求,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通道;④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需求与供应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科普旅游品牌打造与吸引力竞争的挑战比较突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猕猴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资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黄体酮联合Aromatase抑制剂或iNOS终止恒河猴妊娠 被引量:4
20
作者 代解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S1期28-29,共2页
[目的]评价抗黄体酮(mifepristone)联合Aromatase抑制剂(letrozole或aminoglutethimide)或iNOS抑制剂(aminoguandine)是否能有效终止恒河猴早期妊娠。[方法]将30只猴子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每组6只,对照组6只),并在妊娠30,31和32天进行如... [目的]评价抗黄体酮(mifepristone)联合Aromatase抑制剂(letrozole或aminoglutethimide)或iNOS抑制剂(aminoguandine)是否能有效终止恒河猴早期妊娠。[方法]将30只猴子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每组6只,对照组6只),并在妊娠30,31和32天进行如下处理:对照组,每只动物1ml安慰剂;A组,Mifepristone(1mg/kg,sc.);B组,Mifepristone(sc.)+Letrozole(2.5mg/只sc.);C组,Mifepristone(1mg/kg,sc.)+aminoglute-chimide(50mg/kgsc.,bid);D组,Mifepristone(1mg/kg,sc.)+aminoguanidine(150mg/kg,sc.,bid)。所有妊娠猴在妊娠29天通过超声波确认。[结果]在B、C、D组,所有的动物的妊娠都在妊娠早期被终止(6/6)。A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终止率分别为3/6和2/6。同时,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排空子宫腔和减少出血。[结论]该处理能有效地终止恒河猴早期妊娠。联合用药比用于女人的妊娠治疗更有效,并减少了流血时间,或许可以代替目前的终止妊娠的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progestin Aromatase and Nitric Oxide Inhibitors COMBINATIONS early pregnancy macaca mulatta(rhesus monk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