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莼多糖通过抑制黑色素合成降低苹果炭疽叶枯菌分生孢子的侵染
1
作者 李宏利 杨春颖 +3 位作者 李婷婷 李平亮 李保华 练森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57,共6页
炭疽叶枯病是苹果生产上主要的早期落叶病,石莼多糖能提升苹果对炭疽叶枯病的抗性。本研究通过室内接种、孢子萌发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石莼多糖对炭疽叶枯菌侵染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石莼多糖处理后接种和先接种后石莼多... 炭疽叶枯病是苹果生产上主要的早期落叶病,石莼多糖能提升苹果对炭疽叶枯病的抗性。本研究通过室内接种、孢子萌发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石莼多糖对炭疽叶枯菌侵染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石莼多糖处理后接种和先接种后石莼多糖处理的苹果叶片和果实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9.35%和18.50%,而对照和接种后24 h后再用石莼多糖处理的叶片和果实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6.50%和46.83%,病原菌侵入早期石莼多糖处理可降低炭疽叶枯病的发生率;石莼多糖促进分生孢子芽管持续伸长,不能形成黑化的附着胞,也不能形成有效的侵染钉;组织学观察表明石莼多糖处理后的附着胞在叶片上仅部分形成侵染钉,但没有进一步发育和刺破寄主表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石莼多糖处理6、12、24 h时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CfSCD相对表达量分别降至对照的18.2%、31.3%、47.6%。综上,石莼多糖通过促进炭疽叶枯菌分生孢子芽管生长,减少附着胞的形成,抑制黑色素合成,从而降低分生孢子对寄主的侵染。本研究结果为石莼多糖在炭疽叶枯病防治中的应用探明了方向,可为炭疽叶枯病的绿色防治提供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莼多糖 苹果炭疽叶枯病 分生孢子 侵染 附着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炭疽叶枯病的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
2
作者 史磊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83-85,共3页
近年来,在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嘎拉、秦冠生产中,出现了炭疽叶枯病危害,炭疽叶枯病的发生会导致树势衰弱,苹果果实品质下降,对生产危害较大。详细介绍了苹果炭疽叶枯病的识别、发生规律,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苹果生... 近年来,在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嘎拉、秦冠生产中,出现了炭疽叶枯病危害,炭疽叶枯病的发生会导致树势衰弱,苹果果实品质下降,对生产危害较大。详细介绍了苹果炭疽叶枯病的识别、发生规律,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苹果生产中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减轻其对生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炭疽叶枯病 识别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平原县苹果炭疽叶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3
作者 吕连海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1期93-94,共2页
炭疽叶枯病是近年来造成山东省平原县苹果早期落叶、减产的的主要病害之一,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强,给果农造成严重损失。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果园试验等方式,总结提出了山东平原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炭疽叶枯病是近年来造成山东省平原县苹果早期落叶、减产的的主要病害之一,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强,给果农造成严重损失。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果园试验等方式,总结提出了山东平原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供果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炭疽叶枯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平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炭疽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4
作者 任若玙 任善军 《中国果菜》 2024年第9期58-63,共6页
苹果是我国栽培面积大、产量高的大宗水果。炭疽叶枯病是苹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潜育期短,产孢量大,发病急,流行速度快,来势猛,对苹果产业威胁巨大。本文简述了国内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病症病状,从抗病品种选育、生物源农药筛选及绿色防控... 苹果是我国栽培面积大、产量高的大宗水果。炭疽叶枯病是苹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潜育期短,产孢量大,发病急,流行速度快,来势猛,对苹果产业威胁巨大。本文简述了国内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病症病状,从抗病品种选育、生物源农药筛选及绿色防控、拮抗菌株筛选及防控、减药增效集成防控等方面对防控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拓展防控思路,实现对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科学绿色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炭疽叶枯病 绿色防控 病菌毒素钝化剂 生物源农药 拮抗菌株 减药增效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象危害与小果油茶果实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立红 李志文 +2 位作者 刘劲军 司嘉怡 曾爱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155,共5页
油茶是指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山茶属(Camellia)植物的总称,目前已知全世界有280种,其中238种分布在我国(张宏达,1998)。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庄瑞林,2008),与油橄榄(... 油茶是指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山茶属(Camellia)植物的总称,目前已知全世界有280种,其中238种分布在我国(张宏达,1998)。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庄瑞林,2008),与油橄榄(Olea europaea)、油棕(Elaeis guineensis)、椰子(Cocos nucifera)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炭疽病 油茶象 危害率 果形指数 壳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功友 张传伟 +3 位作者 吴金成 史济华 张善侠 吴书方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0-153,共4页
利用抑菌圈法和果实接种法测定了河南各苹果产区苹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连续用药3年以上的炭疽病菌株对多菌灵产生严重的抗药性,其他依次为农-4<许-3<泛-9.用药3年以上的炭疽病菌抗性菌株对甲基托布津具有交互抗... 利用抑菌圈法和果实接种法测定了河南各苹果产区苹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连续用药3年以上的炭疽病菌株对多菌灵产生严重的抗药性,其他依次为农-4<许-3<泛-9.用药3年以上的炭疽病菌抗性菌株对甲基托布津具有交互抗性.初步观察,混配药剂花麦特(50%多菌灵+50%退菌特+50%扑海因+70%代森锰锌)对抗性和敏感性菌株有显著效果,可作为替换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炭疽病菌 抗药性 多菌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类杀菌剂对苹果主要病原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丽 周增强 侯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86,共5页
为了找出能有效防治苹果主要病害的三唑类杀菌剂,为苹果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3种苹果病害病原菌的毒力,筛选出高效杀菌剂后进行田间防治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 为了找出能有效防治苹果主要病害的三唑类杀菌剂,为苹果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3种苹果病害病原菌的毒力,筛选出高效杀菌剂后进行田间防治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苹果轮纹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188 6、2.751 3、0.076 3、0.108 6 mg/L,其对苹果炭疽病菌的EC50分别为0.438 0、47.512 0、0.720 0、1.876 6 mg/L,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EC50分别为9.004 7、9.020 9、0.432 0、3.355 6 mg/L。2014年和2015年选用抑菌效果较好的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SC对春梢期斑点落叶病防效最好,分别为82.74%和85.32%,但3种药剂间差异不显著;10%苯醚甲环唑WG对炭疽病的防效最好,分别为82.20%和83.53%,与戊唑醇差异不显著;10%苯醚甲环唑WG和430 g/L戊唑醇SC对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贮藏30 d防效分别为80.97%、83.09%(2014年)和81.04%、79.45%(2015年),但2种药剂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3种苹果主要病害均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建议在生长季防治苹果病害时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杀菌剂 苹果轮纹病 苹果炭疽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草中抑制杉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的物质 被引量:29
8
作者 赵博光 蒋继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67,共6页
预试验发现苦豆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杉炭疽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进一步用不同溶剂 ,在不同 pH条件下萃取将苦豆草乙醇提取物分离为 4个组分。生测表明其生物碱部分对该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将生物碱部分用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到 7种单... 预试验发现苦豆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杉炭疽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进一步用不同溶剂 ,在不同 pH条件下萃取将苦豆草乙醇提取物分离为 4个组分。生测表明其生物碱部分对该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将生物碱部分用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到 7种单体结晶。用熔点、旋光度、红外、和GC MS得到的MS数据与文献相应数据对照鉴定了这 7种生物碱 ,它们分别是 :槐果碱、苦参碱、槐胺碱、莱曼碱、槐定碱、苦豆碱、野靛碱。用纸环法生测表明这 7种生物碱对杉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它们的EC50 为 :苦豆碱 72 0 μg/mL ,野槐胺碱 1 98 0 μg/mL ,苦参碱 86 0 μg/mL ,槐果碱 2 4 0 μg/mL ,槐定碱 2 6 0 μg/mL ,莱曼碱 1 2 6 0 μg/mL ,而相同条件下的常用杀菌剂 75 %百菌清和 70 %甲基托布津的EC50 值分别为 82 0和 1 1 8 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草 杉炭疽菌 生物碱 分生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增效农抗120对几种主要果树病害的试验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昌雄 田云龙 +1 位作者 蒋细良 姬军红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利用 4%增效农抗 1 2 0水剂 ,针对苹果轮纹病、苹果轮斑病、苹果炭疽病和梨黑星病 4种病害开展了室内和田间试验。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和轮斑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 ,对梨黑星病菌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室内对 4种... 利用 4%增效农抗 1 2 0水剂 ,针对苹果轮纹病、苹果轮斑病、苹果炭疽病和梨黑星病 4种病害开展了室内和田间试验。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和轮斑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 ,对梨黑星病菌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室内对 4种病菌的EC50 分别为 1 .92、5.56、1 7.1 4、4 3 6mg/L。田间试验结果 :4%增效农抗 1 2 0浓度为 68mg/L防治 4种病害的效果分别为75 3 3 %、90 1 6%、73 2 2 %、81 61 % ,均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 560mg/L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抗120 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斑病 苹果炭疽病 梨黑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田间防控试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昆 李晓军 +3 位作者 李林光 秦旭 亓彬 曲健禄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109-110,115,共3页
对凯润等药剂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帅、嘎啦两个品种的炭疽叶枯病防治中,25%凯润乳油2 000倍+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0倍、25%凯润乳油2 000倍+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两个组合效果最好,且显著优于其他药剂... 对凯润等药剂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帅、嘎啦两个品种的炭疽叶枯病防治中,25%凯润乳油2 000倍+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0倍、25%凯润乳油2 000倍+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两个组合效果最好,且显著优于其他药剂组合。25%凯润乳油是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适合推广应用杀菌剂,在发病严重的果园,6月、7月尤其连续降雨前后要及时喷施该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润 苹果炭疽叶枯病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针叶黄华抗杉木炭疽菌活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继宏 赵博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5-257,共3页
预试验中发现披针叶黄华地上部分乙醇浸提物具有抗杉木炭疽菌活性 ,进一步用不同溶剂 ,在不同 p H值下萃取得到 4个组分 .生测表明披针叶黄华中生物碱部分对杉木炭疽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其生物碱对杉木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较对菌丝生长的... 预试验中发现披针叶黄华地上部分乙醇浸提物具有抗杉木炭疽菌活性 ,进一步用不同溶剂 ,在不同 p H值下萃取得到 4个组分 .生测表明披针叶黄华中生物碱部分对杉木炭疽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其生物碱对杉木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较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强 ,对杉木炭疽菌的分生孢子和菌丝的 EC50分别为 1 36.0 μg/m L和 1 555.0 μ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黄华 杉木炭疽菌 生物碱 抗直菌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株虫生真菌代谢产物对植物真菌性病害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运华 石明旺 +1 位作者 原丽 宋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8,共3页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4株虫生真菌代谢产物对小麦纹枯病菌(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葡萄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柑橘绿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4株虫生真菌代谢产物对小麦纹枯病菌(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葡萄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柑橘绿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4株虫生真菌代谢产物对5种植物真菌性病害菌落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卵胞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菌株BE-1对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菌落生长的平均抑制率最高。表明利用虫生真菌代谢产物对开发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物质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作用 小麦纹枯病菌(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 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葡萄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 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 柑橘绿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全 韩君 +1 位作者 张小兵 刘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91-93,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苹果炭疽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己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敏感性依次下降,EC50值均在2.2μg/ml以下,EC90值均低于21μg/ml;甲基硫菌灵对苹果炭...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苹果炭疽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己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敏感性依次下降,EC50值均在2.2μg/ml以下,EC90值均低于21μg/ml;甲基硫菌灵对苹果炭疽病菌毒力EC50值为1.9008μg/ml,与腈菌唑毒力相当;而福美锌、醚菌酯和代森联抑制病菌生长的毒力显著低于三唑类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毒力 苹果炭疽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抽提物对苹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继宏 李晓储 +2 位作者 陈凤美 黄利斌 曹小迎 《江苏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3-25,共3页
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点"建设需要为城市森林郊区生态经济型林果模式构建寻求具有植物抑菌素的绿化树种及植物。选用十大功劳(Maboniabealil)、龙柏(SabinachinensisKaizuca)、鹅绒藤(CynanchumchinenseR.Br)、银杏(Ginkgobiloba... 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点"建设需要为城市森林郊区生态经济型林果模式构建寻求具有植物抑菌素的绿化树种及植物。选用十大功劳(Maboniabealil)、龙柏(SabinachinensisKaizuca)、鹅绒藤(CynanchumchinenseR.Br)、银杏(GinkgobilobaLinn.)、苍耳(Xanthiumsibircum)等5种植物叶片样品的丙酮提取液研究其对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十大功劳、苍耳植物抽提物抑制苹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75%;鹅绒藤的抑制率在58 9%;银杏、龙柏的抑制率分别为3 9%和17 9%。十大功劳和苍耳2种植物对苹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林果模式 苹果炭疽病 分生孢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萤光假单胞杆菌和芽孢杆菌防治苹果叶果病害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功友 郑铁民 毛庆裕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3年第4期163-166,共4页
萤光假单胞杆菌P_(420-4)和芽孢杆菌B_(526-7)及其混合制剂在平板上,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和斑点落叶病菌都具一定拮抗作用。利福平标记发现,P_(420-4)和B_(526-7)在苹果叶果面具有定殖能力。在苹果生育前期,间隔15天,连续3次喷洒... 萤光假单胞杆菌P_(420-4)和芽孢杆菌B_(526-7)及其混合制剂在平板上,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和斑点落叶病菌都具一定拮抗作用。利福平标记发现,P_(420-4)和B_(526-7)在苹果叶果面具有定殖能力。在苹果生育前期,间隔15天,连续3次喷洒混合制剂,后期烂果率、病叶率分别下降70.20~77.27%和39.62~69.31%,百叶鲜重和百果鲜重分别增加29.90~44.83%和16.18~22.40%。离体果实接种试验表明,随着浸果时间的推移,混合制剂抑制苹果炭疽病菌侵染和限制病情发展的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防治 病害 萤光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贮藏期间炭疽病菌侵染过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琍 郑兆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73-675,共3页
将苹果炭疽病菌配成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接种至处于贮藏期的苹果上 ,在 2 0℃恒温下暗光培养 ,对病菌侵染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针刺接种秦冠苹果 ,病斑接种成功率随接种孢子浓度增大而增大 ,当接种浓度在 1× 10 5个孢子 /m... 将苹果炭疽病菌配成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接种至处于贮藏期的苹果上 ,在 2 0℃恒温下暗光培养 ,对病菌侵染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针刺接种秦冠苹果 ,病斑接种成功率随接种孢子浓度增大而增大 ,当接种浓度在 1× 10 5个孢子 /ml以上时 ,接种成功率为 10 0 % ;病菌潜伏期和潜育期与接种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潜育期至潜伏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和产孢时病斑直径在不同浓度接种间差异不显著 ,其值分别为 99.2℃和 19.6mm ;病斑扩展速率在接种浓度 1× 10 4 ~ 1× 10 5个孢子 /ml范围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秦冠 炭疽病 贮藏期 侵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矾炭疽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福祥 李雄华 《经济林研究》 2001年第1期7-8,共2页
山矾炭疽病菌是湖南省园林树种山矾的一个常见病害。作者研究了该病害的症状、病原和发生发展规律 ,确定病原为围小丛壳菌山矾型种 (Glomerella cingulata f.sp.symplocos Cao Fuxiang)。
关键词 山矾 碳疽病 围小丛壳菌 症状 发生规律 致病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楸炭疽病病原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景耀 杨学军 党齐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0-35,共6页
通过分离培养,人工接种和病原鉴定,证实刺楸炭疽病的病原是由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 引起,其无性世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同时还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PD... 通过分离培养,人工接种和病原鉴定,证实刺楸炭疽病的病原是由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 引起,其无性世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同时还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PDA培养基上,能产生其无性和有性世代。分生孢子在蒸馏水中,25℃条件下,4h开始萌发,14h达到萌发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在6种不同营养液中,分生孢子萌发情况不同。在4种不同的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也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楸 炭疽病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栽培滇龙胆炭疽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振玲 金航 +3 位作者 张金渝 张智慧 杨美权 杨维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34-1637,共4页
对栽培滇龙胆炭疽病的病害症状、病菌形态、病菌培养性状、致病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症状的2种滇龙胆炭疽病分别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的2个种(分化型)侵染所致,2种胶孢炭疽菌的菌落形态、... 对栽培滇龙胆炭疽病的病害症状、病菌形态、病菌培养性状、致病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症状的2种滇龙胆炭疽病分别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的2个种(分化型)侵染所致,2种胶孢炭疽菌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及附着孢形状等方面有差异,且有性阶段的子囊、子囊孢子也有一定差异。病菌有性阶段为小丛壳菌属(Glomerella Spauldinget Schre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小丛壳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炭疽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红梅 陈京元 肖德林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40-42,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引起林木炭疽病的病原真菌分类研究和林木炭疽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种类、传播与侵染方式以及病害的流行与防治等方面研究现状。对于今后林木炭疽病的研究热点也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林木 炭疽病 症状 侵染方式 胶孢炭疽菌 潜伏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